CN213650239U - 一种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50239U
CN213650239U CN202021094609.7U CN202021094609U CN213650239U CN 213650239 U CN213650239 U CN 213650239U CN 202021094609 U CN202021094609 U CN 202021094609U CN 213650239 U CN213650239 U CN 213650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seat
shaped
locating rack
transportation
gear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46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nlite Bridge Bo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nlite Bridge B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nlite Bridge B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nlite Bridge Box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946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50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50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50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速箱运输工装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包括固定底架,固定底架的两端边角位置分别通过第一卡位机构安装有定位杆,端部两侧分别通过第二卡位机构安装有U形定位架,中间位置通过第三卡位机构安装有T形定位架,且处于使用状态时,在卡位机构作用下,T形定位架、定位杆和U形定位架均垂直于固定底架设置,处于折叠状态时,定位杆、U形定位架和T形定位架分别贴靠固定底架设置。本实用新型在便于装载机变速箱运输、实现装载机变数箱有效防护的同时,具有折叠功能,在回收时,将其进行折叠,折叠后体积大大减小,从而有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回收成本大大降低,能够适用于各种长短途路况变速箱运输。

Description

一种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运输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
背景技术
目前,小型装载机变速箱运输,通常使用运输工装架或工装箱,若不使用工装架直接将变速箱摆装到运输车斗内,不但只能实现变速箱的单层摆放,运输量少且无法实现对变速箱的防护,易在运输过程中对变速箱造成损伤,但目前的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虽能够实现对变速箱的双层摆放运输及运输过程中的有效防护,但目前的工装架多不具备折叠功能,工装架回收时所占空间与送货运输时是一样的,且不能够随意放置,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尤其跨省等长途运输时,因运输工装架的回收成本超过运输架的制作成本,运输工装架大多一次性使用,同样增加了生产成本,达不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因此,开发一种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以解决目前的变速箱运输工装架回收时所占空间大,进而运输成本大大增加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包括固定底架,所述固定底架的两端边角位置分别通过第一卡位机构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固定底架的端部两侧分别通过第二卡位机构安装有U形定位架,所述固定底架的中间位置通过第三卡位机构安装有T形定位架,且处于使用状态时,在卡位机构作用下,所述T形定位架、所述定位杆和所述U形定位架均垂直于所述固定底架设置,处于折叠状态时,在卡位机构作用下,所述定位杆、所述U形定位架和所述T形定位架分别贴靠所述固定底架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架上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朝向所述U形定位架的一侧顶部为敞口结构,所述定位杆底部活动插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内,且所述定位杆底部开设有第一条形通孔,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安装有贯穿所述第一条形通孔设置的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一安装座一侧敞口的底部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敞口相邻的两侧均对应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定位杆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适配的第一卡装凸起。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卡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架上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内侧顶部为敞口结构,所述U形定位架底部活动插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内,且所述U形定位架底部开设有第二条形通孔,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安装有贯穿所述第二条形通孔设置的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敞口底部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敞口相邻的两侧均对应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U形定位架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适配的第二卡装凸起。
作为一种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座高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且所述第一铰接轴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方。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卡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架中间位置的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三安装座其中一朝向所述固定底架的一侧为敞口结构,所述T形定位架底部活动插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座内,且所述T形定位架底部开设有第三条形通孔,所述第三安装座上安装有贯穿所述第三条形通孔设置的第三铰接轴,所述第三铰接轴与所述第三安装座的敞口底部对应设置;
所述第三安装座与敞口相邻的两侧均对应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T形定位架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三卡槽相适配的第三卡装凸起。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底架的横撑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撑杆,所述第一撑杆位于所述固定底架的两端部、且与所述U形定位架对应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底架的横撑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撑杆,所述第二撑杆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座与所述第一撑杆之间。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有的该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在便于装载机变速箱运输、实现装载机变数箱有效防护的同时,具有折叠功能,在回收时,将其进行折叠,折叠后体积大大减小,从而有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回收成本大大降低,能够适用于各种长短途路况变速箱运输,节能降耗,实用性强。
(2)设有的该卡位机构,上拉或下压可实现折叠位及卡装位的转换,运输完成后,将该工装架的各定位部件上拉,便可进行折叠,重新使用时,将各定位部件按序翻折起并下压至插入相应的安装座底部即可实现定位固定,折叠及使用操作简单方便,且折叠后工装架的整体高度大大降低,便于运输。
(3)第一安装座高于第二安装座,且第一铰接轴位于第二安装座上方的结构,使得定位杆折叠后不受第二安装座影响,能够贴靠固定底架,折叠后整个工装架的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叠放回收。
(4)固定底架横撑上安装有的第一撑杆及第二撑杆,第一撑杆实现一侧U 形定位架折叠后的承托,第二撑杆实现T形定位架折叠后的承托,从而为U形定位架及T形定位架贴靠固定底架的折叠提供了可靠保障,避免翻折过渡对卡位机构造成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卡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杆拉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杆折叠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杆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固定底架;101-第一安装座;1011-第一卡槽;102-第二安装座;103-第三安装座;2-定位杆;201-第一条形通孔;202-第一卡装凸起;3-U 形定位架;4-T形定位架;5-第一撑杆;6-第二撑杆;7-第一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包括固定底架1,固定底架1的两端边角位置分别通过第一卡位机构安装有定位杆2,固定底架1的端部两侧分别通过第二卡位机构安装有U形定位架3,固定底架1的中间位置通过第三卡位机构安装有T形定位架4,且处于使用状态时,在卡位机构作用下,T形定位架4、定位杆2和U形定位架3均垂直于固定底架1设置,用以实现对变速箱运输时的固定与防护,处于折叠状态时,在卡位机构作用下,定位杆2、U形定位架3和T形定位架4分别贴靠固定底架1设置,便于叠放回收。
如图5至图8所示,第一卡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固定底架1上的第一安装座101,第一安装座101朝向U形定位架3的一侧顶部为敞口结构,定位杆2 底部活动插装于第一安装座101内,且定位杆2底部开设有第一条形通孔201,第一安装座101上安装有贯穿第一条形通孔201设置的第一铰接轴7,第一铰接轴7与第一安装座101一侧敞口的底部对应设置。
第一安装座101与敞口相邻的两侧均对应开设有第一卡槽1011,定位杆2 底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卡槽1011相适配的第一卡装凸起202。
第二卡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固定底架1上的第二安装座102,第二安装座102的内侧顶部为敞口结构,U形定位架3底部活动插装于第二安装座102 内,且U形定位架3底部开设有第二条形通孔,第二安装座102上安装有贯穿第二条形通孔设置的第二铰接轴,第二铰接轴与第二安装座102的敞口底部对应设置。
第二安装座102与敞口相邻的两侧均对应开设有第二卡槽,U形定位架3 底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二卡槽相适配的第二卡装凸起。
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101高于第二安装座102,且第一铰接轴7位于第二安装座102上方,使得定位杆2折叠后不受第二安装座102影响,能够贴靠固定底架1,折叠后整个工装架的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叠放回收。
第三卡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固定底架1中间位置的第三安装座103,第三安装座103其中一朝向固定底架1的一侧为敞口结构,T形定位架4底部活动插装于第三安装座103内,且T形定位架4底部开设有第三条形通孔,第三安装座103上安装有贯穿第三条形通孔设置的第三铰接轴,第三铰接轴与第三安装座103的敞口底部对应设置;
第三安装座103与敞口相邻的两侧均对应开设有第三卡槽,T形定位架4 底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三卡槽相适配的第三卡装凸起。
设有的卡位机构,上拉或下压可实现折叠位及卡装位的转换,运输完成后,将该工装架的各定位部件上拉,便可进行折叠,重新使用时,将各定位部件按序翻折起并下压至插入相应的安装座底部即可实现定位固定,折叠及使用操作简单方便,且折叠后工装架的整体高度大大降低,便于运输。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位机构、第二卡位机构和第三卡位机构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安装座的高度不同,铰接轴的安装高度及定位部件底部开设有的条形通孔长度为适用相应的折叠结构也存在不同,但其卡装与折叠方式相同,故本实施例中,第二卡位机构和第三卡位机构未在附图中单独示出。
本实施例中,各安装座开设的卡槽及定位部件底部设有的相适配的卡装凸起结构,对变速箱运输使用时,定位部件插装到相应安装座底部后,卡装凸起卡装到卡槽内,从而使得定位部件的卡装更加牢固,稳固性更好。
如图2至图4所示,固定底架1的横撑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撑杆5,第一撑杆5位于固定底架1的两端部、且与U形定位架3对应设置;固定底架1的横撑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撑杆6,第二撑杆6位于第三安装座103与第一撑杆5 之间。固定底架1横撑上安装有的第一撑杆5及第二撑杆6,第一撑杆5实现一侧U形定位架3折叠后的承托,第二撑杆6实现T形定位架4折叠后的承托,从而为U形定位架3及T形定位架4贴靠固定底架1的折叠提供了可靠保障,避免翻折过渡对卡位机构造成破坏。
使用时,各定位部件插入相对应安装座底部,如图1和图2所示,实现变速箱的运输防护,回收时,先将T形定位架4提起,朝向第二撑杆6的一侧折叠,通过第二撑杆6实现折叠后支撑,再将U形定位架3提起,分别朝向固定底架1内侧折叠,通过固定底架1横撑及第一撑杆5实现折叠后支撑,最后将定位杆2提起,折叠于固定底架1两侧边,便可完成整体工装架的回收折叠,折叠后如图3和图4所示,重新使用时,安装上述折叠的反序展开,下压卡装定位即可,折叠及使用操作简单方便。
基于上述结构的该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在便于装载机变速箱运输、实现装载机变数箱有效防护的同时,具有折叠功能,在回收时,将其进行折叠,折叠后高度仅为折叠前的20%左右,体积大大减小,折叠后叠放运输,从而有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回收成本大大降低,能够适用于各种长短途路况变速箱运输,节能降耗,实用性强,能够使得装载机变速箱的运输过程规范化、一致化。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架,所述固定底架的两端边角位置分别通过第一卡位机构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固定底架的端部两侧分别通过第二卡位机构安装有U形定位架,所述固定底架的中间位置通过第三卡位机构安装有T形定位架,且处于使用状态时,在卡位机构作用下,所述T形定位架、所述定位杆和所述U形定位架均垂直于所述固定底架设置,处于折叠状态时,在卡位机构作用下,所述定位杆、所述U形定位架和所述T形定位架分别贴靠所述固定底架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架上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朝向所述U形定位架的一侧顶部为敞口结构,所述定位杆底部活动插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内,且所述定位杆底部开设有第一条形通孔,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安装有贯穿所述第一条形通孔设置的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一安装座一侧敞口的底部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敞口相邻的两侧均对应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定位杆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适配的第一卡装凸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架上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内侧顶部为敞口结构,所述U形定位架底部活动插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内,且所述U形定位架底部开设有第二条形通孔,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安装有贯穿所述第二条形通孔设置的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敞口底部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敞口相邻的两侧均对应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U形定位架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适配的第二卡装凸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高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且所述第一铰接轴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架中间位置的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三安装座其中一朝向所述固定底架的一侧为敞口结构,所述T形定位架底部活动插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座内,且所述T形定位架底部开设有第三条形通孔,所述第三安装座上安装有贯穿所述第三条形通孔设置的第三铰接轴,所述第三铰接轴与所述第三安装座的敞口底部对应设置;
所述第三安装座与敞口相邻的两侧均对应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T形定位架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三卡槽相适配的第三卡装凸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架的横撑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撑杆,所述第一撑杆位于所述固定底架的两端部、且与所述U形定位架对应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架的横撑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撑杆,所述第二撑杆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座与所述第一撑杆之间。
CN202021094609.7U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 Active CN213650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4609.7U CN213650239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4609.7U CN213650239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50239U true CN213650239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82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4609.7U Active CN213650239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502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3784A (zh) * 2021-11-04 2022-02-08 南京中车物流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机车干燥器可循环利用的折叠包装箱
WO2024065303A1 (zh) * 2022-09-28 2024-04-04 深圳汉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杆结构及扫雪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3784A (zh) * 2021-11-04 2022-02-08 南京中车物流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机车干燥器可循环利用的折叠包装箱
WO2024065303A1 (zh) * 2022-09-28 2024-04-04 深圳汉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杆结构及扫雪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50239U (zh) 一种装载机变速箱运输用工装架
CN217770001U (zh) 一种双玻组件层压用的多功能固定框
CN207853815U (zh) 一种光伏组件用安装支架
CN211107644U (zh) 一种可伸展变形的童婴车
CN208085859U (zh) 集装箱拖盘车
CN204472988U (zh) 一种拆装方便的三轮车车篷
CN204979459U (zh) 一种汽车零配件包裹打包架
CN207860027U (zh) 电动延伸腿托
CN214185787U (zh) 一种横梁焊接开档结构
CN207078249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后货架
CN208036338U (zh) 一种转运车
CN208560044U (zh) 一种物资固定架
CN203538822U (zh) 兼作坐椅的梯子
CN201699120U (zh) 电视天线
CN206086555U (zh) 折叠行李架
CN215295403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快装结构
CN214478567U (zh) 一种组装型配电柜
CN212289488U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托架
CN215344461U (zh) 一种适用于5g通信网络节能减排装置
CN21417721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导轨条
CN213768832U (zh) 无缝连接式电动自行车前围
CN218144768U (zh) 一种基布面料的卷收装置
CN216624456U (zh) 一种重型卡车蓄电池托架
CN208988117U (zh) 一种可有效减小空间的滑轨结构
CN111017597A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硬件开发文件打印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