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42407U - 一种便携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42407U
CN213642407U CN202021357697.5U CN202021357697U CN213642407U CN 213642407 U CN213642407 U CN 213642407U CN 202021357697 U CN202021357697 U CN 202021357697U CN 213642407 U CN213642407 U CN 213642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ube
dressing
liquid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576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萍
杨芳
罗学英
张利
伊丽超
卢燕
铁鸿琴
李自巧
曹秀梅
段连珠
马昌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Kunming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Kunm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Kunming filed Critical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Kunming
Priority to CN20202135769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42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42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424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包括敷料、引流管、引流杯、负压装置,所述引流管有两根分别埋设于敷料内部两侧,所述引流管在敷料内呈S形,所述敷料中间还安插有进液管,所述引流管和进液管位于敷料内部分侧边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引流管端部通过三通管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另一端连接在引流杯上盖,所述负压装置通过负压管与引流杯上盖连通;所述负压装置表面设置有按键,按键包括开关键、压力调节键,内部设置有蓄电池、电源模块、控制芯片、负压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济适用,所述引流管为S形增大了引流管引流的面积,从而增加了引流的效率,所述负压装置操作简便,可以调节不同的负压大小,提高引流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便携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为德国Fleischmann博士于1992年首创,目前已得到大家公认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国外研究结果表明,负压封闭引流可以促进急、慢性创面愈合,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四肢创伤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裘华德教授于1994年从德国引进、发展并改良VSD,并于2005年6月由我国自主研发成功,如今已遴选进入卫生部十年百项推广项目关键技术,广泛用于创伤外科、骨科、普外科、烧伤慢性伤口等创面的治疗。但标准负压封闭引流的治疗费用相对较高,每次千元至数千元不等,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不利于治疗的开展。目前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不能及时的对病人进行治疗,且不能调节负压的压力大小,对于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需要不同的压力大小;且现有的引流瓶没有监测装置,会导致引流瓶装满溢出,吸入负压装置导致损毁,影响引流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便携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以将一些较小的组织块引流出来,防止发生堵塞。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包括敷料、引流管、引流杯、负压控制器,所述引流管有两根分别埋设于敷料内部两侧,所述引流管在敷料内呈S形,所述敷料中间还安插有冲洗管,所述引流管和冲洗管位于敷料内部分底面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引流管端部通过三通管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另一端连接在引流杯上盖,所述负压控制器通过负压管与引流杯上盖连通,所述引流杯底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通过导线与负压控制器连接;
所述负压控制器表面设置有按键、显示屏,按键包括开关键、压力调节键,压力调节键设有至少三个,分别为一档、二档、三档压力,负压控制器内部固定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上固定有蓄电池、电源模块、控制芯片、A/D转换器、继电器、蜂鸣器、负压泵,蓄电池与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模块、按键、显示屏、继电器、A/D转换器、蜂鸣器与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通过导线与A/D转换器连接,当液位传感器反馈至控制芯片的液面数据达到限定值时,控制芯片控制继电器断开停止负压工作,并发出指令使蜂鸣器报警,继电器与负压泵连接,电源模块将蓄电池提供的电压转换成各工作模块所需的工作电压,所述负压控制器侧壁安装有充电口,充电口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负压管连接在负压泵上,负压泵上设置有负压接口和排气口,负压管连接在负压接口上。
优选的,所述负压控制器侧壁设置有连接口,连接口与A/D转换器电连接,与液位传感器连接的导线插接在连接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济适用,所述引流管为S形增大了引流管引流的面积,从而增加了引流的效率,所述负压控制器操作简便,可以调节不同的负压大小,提高引流的效率,所述引流杯上安装有液位计,可以监测引流杯中液体的液面高度,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蜂鸣器发出报警。同时使负压泵停止工作,防止引流杯中的液体溢出来。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好处:维持高负压,使被引流区与外界隔绝,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持续引流创面的渗出液、坏死组织和细菌等,使被引流区内达到“零积聚”,创面能很快获得清洁的环境;增加创面血供,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收缩性纤维合成增多.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抑制感染创面继发性坏死。减少患者痛苦,创面愈合效果良好、愈合时间缩短,避免毒素重吸收,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价格低廉,经济适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负压泵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
1-敷料,2-冲洗管,3-引流管,4-三通管,5-连接管,6-引流杯,7-液位传感器,8-负压管,9-负压接口,10-负压控制器,11-按键,12-充电口,13-连接口,14-排气口,15-负压泵,16-继电器,17-控制芯片,18-电源模块,19-蓄电池,20-蜂鸣器,21-通孔,22-显示屏,23-A/D转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所述控制芯片17选用PIC12C508型号的单片机,所述电源模块18选用AMS1117-5.0型号芯片,继电器16选用日产A5W-K型微型继电器16,液位传感器7选用杭州米科传感技术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IK-P260的投入式液位传感器7,负压泵15选用深圳TCS电机公司生产的驱动电压为5.0V的JQB2438274型微型蠕动泵。
如图1-4所示,一种便携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包括敷料1、引流管3、引流杯6、负压控制器10,所述引流管3有两根分别埋设于敷料1内部两侧,所述引流管3在敷料1内呈S形,所述敷料1中间还安插有冲洗管2,所述引流管3和冲洗管2位于敷料1内部分底面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21,所述引流管3端部通过三通管4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另一端连接在引流杯6上盖,所述负压控制器10通过负压管8与引流杯6上盖连通,所述引流杯6底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7,所述液位传感器7通过导线与负压控制器10连接;
所述负压控制器10表面设置有按键11、显示屏22,按键11包括开关键、压力调节键,压力调节键设有至少三个,分别为一档、二档、三档压力,负压控制器10内部固定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上固定有蓄电池19、电源模块18、控制芯片17、A/D转换器23、继电器16、蜂鸣器20、负压泵15,蓄电池19与电源模块18连接,电源模块18、按键11、显示屏22、继电器16、A/D转换器23、蜂鸣器20与控制芯片17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7通过导线与A/D转换器23连接,当液位传感器7反馈至控制芯片17的液面数据达到限定值时,控制芯片17控制继电器16断开停止负压工作,并发出指令使蜂鸣器20报警,继电器16与负压泵15连接,电源模块18将蓄电池19提供的电压转换成各工作模块所需的工作电压,所述负压控制器10侧壁安装有充电口12,充电口12与蓄电池19连接,所述负压管8连接在负压泵15上,负压泵15上设置有负压接口9和排气口14,负压管8连接在负压接口9上。
优选的,所述负压控制器10侧壁设置有连接口13,连接口13与控制芯片17电连接,与液位传感器7连接的导线插接在连接口13上。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为,操作人员打开换药盘,戴上外科手套,使用75%酒精擦拭创面周围皮肤,并对伤口进行清创,清洗创面上的坏死组织和杂质,将敷料1覆盖于创面上,使用半透膜覆盖在敷料1上并贴敷于周围健康皮肤上,将敷料1和创面封闭,引流管3的下方健康皮肤防止泡沫,以防皮肤浸渍或压力性损伤,创面外胶布高举平抬固定引流管3手术膜贴于创面,将引流管3连接引流杯6,引流杯6通过负压管8与负压控制器10连接,冲洗管2与装有药液的储液袋或注射器连接,按动开关按键11,启动负压控制器10,选择压力大小键,调节负压泵15压力大小,按下不同档位的压力调节键对应不同的工作电流,不同的工作电流驱动负压泵15工作从而产生不同的负压大小,同时将负压档位信息显示在显示屏22上,对于不同创面程度需采用不同的负压大小,负压泵15使引流杯6中的空气减少从而形成负压对创面液体进行引流,药液从中间的冲洗管2进入敷料1中到达创面上,两侧的引流管3受负压吸引,使中间的药液向两边流动,流入引流管3中从而对创面进行清洗引流,引流管3在敷料1中成S形,增加了引流管3引流的面积,提高了引流效率,对于清创效果更好,被引流出来的液体流入引流杯6中,引流杯6中安装有液位传感器7,液位传感器7对于不同的液面高度产生的液压大小从而感应出液面高度信息,液面传感器将液面高度信息通过导线传送至负压控制器10中的A/D转换器23中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传送至控制芯片17中经过信息处理传送至显示屏22上显示液面高度,从而对引流杯6内的液面高度进行监测,当液面高度数据达到控制芯片17设定的限定值时,控制芯片17发出指令使继电器16断开连接,使负压泵15停止工作,从而防止液体从引流杯6中溢出,同时控制芯片17发出指令使蜂鸣器20报警提示医护人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

Claims (2)

1.一种便携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包括敷料、引流管、引流杯、负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有两根分别埋设于敷料内部两侧,所述引流管在敷料内呈S形,所述敷料中间还安插有冲洗管,所述引流管和冲洗管位于敷料内部分底面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引流管端部通过三通管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另一端连接在引流杯上盖,所述负压控制器通过负压管与引流杯上盖连通,所述引流杯底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通过导线与负压控制器连接;
所述负压控制器表面设置有按键、显示屏,按键包括开关键、压力调节键,压力调节键设有至少三个,分别为一档、二档、三档压力,负压控制器内部固定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上固定有蓄电池、电源模块、控制芯片、A/D转换器、继电器、蜂鸣器、负压泵,蓄电池与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模块、按键、显示屏、继电器、A/D转换器、蜂鸣器与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通过导线与A/D转换器连接,继电器与负压泵连接,电源模块将蓄电池提供的电压转换成各工作模块所需的工作电压,所述负压控制器侧壁安装有充电口,充电口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负压管连接在负压泵上,负压泵上设置有负压接口和排气口,负压管连接在负压接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控制器侧壁设置有连接口,连接口与控制芯片电连接,与液位传感器连接的导线插接在连接口上。
CN202021357697.5U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便携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Active CN213642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7697.5U CN213642407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便携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7697.5U CN213642407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便携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42407U true CN213642407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82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57697.5U Active CN213642407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便携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424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39596B1 (ko) 상처에서 음압을 조절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6026470B2 (ja) 組織部位へ減圧治療を施す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07012362U (zh) 一种便携式负压引流装置
CN213642407U (zh) 一种便携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CN200977325Y (zh) 便携式压力可控伤口负压治疗仪
CN105250076B (zh) 一种腹部切口感染裂开合并胆漏的敷料装置
CN104815358B (zh) 可实现自循环的负压引流系统
CN218045979U (zh) 一种负压引流护创装置
CN211357019U (zh) 负压引流系统
CN104815384A (zh) 可实现废液浑浊度监控的负压引流系统
CN201453736U (zh) 一种创伤创面综合治疗仪
CN220110162U (zh) 一种便携式负压封吸膜治疗系统
CN105919712A (zh) 腹腔渗液引流装置
CN212016288U (zh) 一种负压引流盒
CN110833634A (zh) 负压引流系统及其引流方法
CN213219683U (zh) 一种vsd引流装置
CN217245766U (zh) 一种精密计量减压器
CN204709615U (zh) 可实现废液浑浊度监控的新型负压引流系统
CN220344819U (zh) 一种普外科护理用腹腔引流装置
WO2013056412A1 (zh) 一种负压封闭引流专用敷料结构
CN204655769U (zh) 多功能新型负压引流系统
CN220110174U (zh) 一次性负压引流护创敷料
CN203042198U (zh) 内镜用脚踏电动高压冲水装置
CN212593262U (zh) 一种封闭式引流装置
CN212016290U (zh) 一种引流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