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42238U - 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42238U
CN213642238U CN202022219286.6U CN202022219286U CN213642238U CN 213642238 U CN213642238 U CN 213642238U CN 202022219286 U CN202022219286 U CN 202022219286U CN 213642238 U CN213642238 U CN 2136422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bioengineering
fixed connection
maintaining box
sterilization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1928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SHIJIE BIOTECHNOLOGY (SUZHOU)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刘勇强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刘勇强 filed Critical 刘勇强
Priority to CN20202221928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422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42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422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包括四组支撑架,所述四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分别与保压箱底部的四角固定连接,所述保压箱的顶部卡接有盖板,所述保压箱右侧与泄压管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泄压管的左端伸入至保压箱内,所述泄压管的底部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外表面的右侧与保压箱的右侧固定连接。该生物工程用灭菌锅,通过斜杆、连接杆、弹簧、泄压槽和监测板的配合,使得生物工程用灭菌锅能够在保压箱内压力过高时自行泄压,且能够使得压力保持稳定,通过泄压管连通设置有电磁阀,以及泄压管与保压箱的配合,方便控制生物工程用灭菌锅在使用完毕后进行泄压,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
背景技术
生物工程用灭菌锅是生物工程中用于灭菌的装置。传统的装置大多采用的泄压方式为人工泄压,导致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9475190U提出了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该装置通过电磁泄压阀对内锅体进行泄压,使得泄压更加安全,防止蒸汽将工作人员烫伤,但是该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不便于监控装置内部压力过高的情况,压力过高时泄压不及时较易于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解决了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不便于监控装置内部压力过高的情况,压力过高时泄压不及时较易于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包括四组支撑架,所述四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分别与保压箱底部的四角固定连接,所述保压箱的顶部卡接有盖板,所述保压箱右侧与泄压管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泄压管的左端伸入至保压箱内,所述泄压管的底部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外表面的右侧与保压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输水管左侧底端伸入至保压箱内,且输水管底部设置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的顶部与保压箱的底部连通,所述加热室的底部与排水管的顶端连通,所述泄压管外表面的左侧与卡环的中部卡接,所述卡环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垫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垫板底部四角分别与四组延长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四组所述延长柱的底端均与保压箱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垫板位于加热室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和卡环的顶部均设置有套环,两组所述套环的顶部分别与监测板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监测板的外侧壁与保压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监测板顶部的左侧设置有两组斜杆,两组所述斜杆的左端均穿过保压箱的左侧并分别与连接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送连接杆的中部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保压箱的左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斜杆之间设置有泄压槽,所述泄压槽开设于保压箱左侧内壁的中部,所述保压箱的左侧分别与两组导向环的右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斜杆分别穿过两组导向环的内腔,所述连接杆的左侧设置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右侧的前端和后端均与保压箱的左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泄压槽贯穿保压箱的顶部,且泄压槽的底部与斜杆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泄压槽的宽度为保压箱宽度的四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限位架左侧至保压箱左侧之间的距离大于弹簧的自然长度与连接杆的厚度之和,且小于弹簧的自然长度、连接杆的厚度与保压箱厚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斜杆底部的右侧设置为有斜角,且斜杆的底部为光滑平面,所述监测板的外侧壁卡接有密封圈,且监测板与保压箱之间为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环的内腔分别与支撑板的顶部截面和卡环的顶部截面相配合,所述排水管的底端和输水管的右端均卡接有防尘塞。
优选的,所述泄压管的右侧连通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加热室的内壁螺装有电加热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生物工程用灭菌锅,通过斜杆、连接杆、弹簧、泄压槽和监测板的配合,使得生物工程用灭菌锅能够在保压箱内压力过高时自行泄压,且能够使得压力保持稳定,通过泄压管连通设置有电磁阀,以及泄压管与保压箱的配合,方便控制生物工程用灭菌锅在使用完毕后进行泄压,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2、该生物工程用灭菌锅,通过限位架与连接杆和保压箱的配合,能够限制连接杆和斜杆的移动距离,避免斜杆脱离保压箱,通过排水管的底端和输水管的右端均卡接有防尘塞,使得生物工程用灭菌锅在进行消毒时,避免产生气体和液体的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压箱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压箱左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保压箱;3、盖板;4、输水管;5、泄压管;6、卡环;7、支撑板;8、垫板;9、延长柱;10、加热室;11、排水管;12、监测板;13、套环;14、泄压槽;15、斜杆;16、连接杆;17、弹簧;18、导向环;19、限位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包括四组支撑架1,所述四组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分别与保压箱2底部的四角固定连接,所述保压箱2的顶部卡接有盖板3,所述保压箱2右侧与泄压管5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泄压管5的左端伸入至保压箱2内,泄压管5的右侧连通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泄压管5的底部设置有输水管4,所述输水管4外表面的右侧与保压箱2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输水管4左侧底端伸入至保压箱2内,且输水管4底部设置有加热室10,所述加热室10的顶部与保压箱2的底部连通,加热室10的内壁螺装有电加热器,所述加热室10的底部与排水管11的顶端连通,所述泄压管5外表面的左侧与卡环6的中部卡接,所述卡环6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底部与垫板8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垫板8底部四角分别与四组延长柱9的顶端固定连接,四组所述延长柱9的底端均与保压箱2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垫板8位于加热室10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板7的顶部和卡环6的顶部均设置有套环13,两组所述套环13的顶部分别与监测板12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监测板12的外侧壁与保压箱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监测板12顶部的左侧设置有两组斜杆15,两组所述斜杆15的左端均穿过保压箱2的左侧并分别与连接杆16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送连接杆16的中部与弹簧1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7的另一端与保压箱2的左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斜杆15之间设置有泄压槽14,所述泄压槽14开设于保压箱2左侧内壁的中部,所述保压箱2的左侧分别与两组导向环18的右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斜杆15分别穿过两组导向环18的内腔,所述连接杆16的左侧设置有限位架19,所述限位架19右侧的前端和后端均与保压箱2的左侧固定连接。
具体的,为了使得生物工程用灭菌锅能够在保压箱2内压力过高时自行泄压,且能够使得压力保持稳定,泄压槽14贯穿保压箱2的顶部,且泄压槽14的底部与斜杆15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泄压槽14的宽度为保压箱2宽度的四分之一,限位架19左侧至保压箱2左侧之间的距离大于弹簧17的自然长度与连接杆16的厚度之和,且小于弹簧17的自然长度、连接杆16的厚度与保压箱2厚度之和,当保压箱2内的压力过高时能够推动监测板12向上移动,当监测板12向上移动至对斜杆15施加推力后,斜杆15向左移动,同时弹簧17被拉伸,当斜杆15没入保压箱2内壁后监测板12继续向上移动,此时监测板12移动至泄压槽14右侧,同时弹簧17带动连接杆16和斜杆15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时保压箱2内的气流能够通过泄压槽14排出,当保压箱2内压力恢复稳定后监测板12逐渐下降,直至与斜杆15顶部相接触,此时监测板12和斜杆15阻隔了气流进入泄压槽,使得保压箱2内压力保持稳定。
具体的,为了能够推动斜杆15滑动,斜杆15底部的右侧设置为有斜角,且斜杆15的底部为光滑平面,所述监测板12的外侧壁卡接有密封圈,且监测板12与保压箱2之间为密封连接,避免在消毒过程中产生气体泄露。
具体的,为了能够限制监测板12向下移动的距离,套环13的内腔分别与支撑板7的顶部截面和卡环6的顶部截面相配合,进而使得支撑板7和卡环6对监测板12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监测板12与垫板8上的物品产生接触,所述排水管11的底端和输水管4的右端均卡接有防尘塞,使得生物工程用灭菌锅在进行消毒时,避免产生气体和液体的泄露。
工作原理:将盖板3向上取下,然后向左拉动连接杆16,进而带动两组斜杆15向左移动,直至斜杆15移出保压箱2内腔,同时向上拉动监测板12并将其取出,接着通过输水管4向加热室10内输入加热用水,并将待消毒物品放置在垫板8上,接着将监测板12放入保压箱2,并使得监测板12底部套入支撑板7和卡环6顶部,然后将盖板3盖好后启动加热室10内的电加热器进行消毒,使用完毕后启动泄压管5上的电磁阀进行泄压,当保压箱2内的压力过高时能够推动监测板12向上移动,当监测板12向上移动至对斜杆15施加推力后,斜杆15向左移动,同时弹簧17被拉伸,当斜杆15没入保压箱2内壁后监测板12继续向上移动,此时监测板12移动至泄压槽14右侧,同时弹簧17带动连接杆16和斜杆15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时保压箱2内的气流能够通过泄压槽14排出,当保压箱2内压力恢复稳定后监测板12逐渐下降,直至与斜杆15顶部相接触,此时监测板12和斜杆15阻隔了气流进入泄压槽,使得保压箱2内压力保持稳定。
综上所述,该生物工程用灭菌锅,通过斜杆15、连接杆16、弹簧17、泄压槽14和监测板12的配合,使得生物工程用灭菌锅能够在保压箱2内压力过高时自行泄压,且能够使得压力保持稳定,通过泄压管5连通设置有电磁阀,以及泄压管5与保压箱2的配合,方便控制生物工程用灭菌锅在使用完毕后进行泄压,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便利性,通过限位架19与连接杆16和保压箱2的配合,能够限制连接杆16和斜杆15的移动距离,避免斜杆15脱离保压箱2,通过排水管11的底端和输水管4的右端均卡接有防尘塞,使得生物工程用灭菌锅在进行消毒时,避免产生气体和液体的泄露。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包括四组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组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分别与保压箱(2)底部的四角固定连接,所述保压箱(2)的顶部卡接有盖板(3),所述保压箱(2)右侧与泄压管(5)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泄压管(5)的左端伸入至保压箱(2)内,所述泄压管(5)的底部设置有输水管(4),所述输水管(4)外表面的左侧与保压箱(2)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输水管(4)左侧底端伸入至保压箱(2)内,且输水管(4)底部设置有加热室(10),所述加热室(10)的顶部与保压箱(2)的底部连通,所述加热室(10)的底部与排水管(11)的顶端连通,所述泄压管(5)外表面的左侧与卡环(6)的中部卡接,所述卡环(6)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底部与垫板(8)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垫板(8)底部四角分别与四组延长柱(9)的顶端固定连接,四组所述延长柱(9)的底端均与保压箱(2)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垫板(8)位于加热室(10)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板(7)的顶部和卡环(6)的顶部均设置有套环(13),两组所述套环(13)的顶部分别与监测板(12)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监测板(12)的外侧壁与保压箱(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监测板(12)顶部的左侧设置有两组斜杆(15),两组所述斜杆(15)的左端均穿过保压箱(2)的左侧并分别与连接杆(16)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6)的中部与弹簧(1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7)的另一端与保压箱(2)的左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斜杆(15)之间设置有泄压槽(14),所述泄压槽(14)开设于保压箱(2)左侧内壁的中部,所述保压箱(2)的左侧分别与两组导向环(18)的右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斜杆(15)分别穿过两组导向环(18)的内腔,所述连接杆(16)的左侧设置有限位架(19),所述限位架(19)右侧的前端和后端均与保压箱(2)的左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槽(14)贯穿保压箱(2)的顶部,且泄压槽(14)的底部与斜杆(15)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泄压槽(14)的宽度为保压箱(2)宽度的四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19)左侧至保压箱(2)左侧之间的距离大于弹簧(17)的自然长度与连接杆(16)的厚度之和,且小于弹簧(17)的自然长度、连接杆(16)的厚度与保压箱(2)厚度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15)底部的右侧设置为有斜角,且斜杆(15)的底部为光滑平面,所述监测板(12)的外侧壁卡接有密封圈,且监测板(12)与保压箱(2)之间为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13)的内腔分别与支撑板(7)的顶部截面和卡环(6)的顶部截面相配合,所述排水管(11)的底端和输水管(4)的右端均卡接有防尘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管(5)的右侧连通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加热室(10)的内壁螺装有电加热器。
CN202022219286.6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 Active CN2136422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9286.6U CN213642238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9286.6U CN213642238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42238U true CN213642238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99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19286.6U Active CN213642238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422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27486U (zh) 一种全自动高效卧式酶标洗板机
CN213642238U (zh) 一种生物工程用灭菌锅
CN208455327U (zh) 一种台布蒸汽热压切割装置
CN204016365U (zh) 一种舌颤治疗装置
CN204093755U (zh) 一种快速蒸汽清洁机
CN211488954U (zh) 一种快速高效的口服液洗瓶装置
CN211509314U (zh) 一种能够均匀加热石墨烯的加热装置
CN212590978U (zh) 一种带升降中层架的取暖桌
CN212865293U (zh) 针织品蒸汽定型设备
CN212015655U (zh) 一种可调式皮肤科用采样装置
CN211434740U (zh) 妇科会阴消毒器
CN204339714U (zh) 静脉滞留针装配机
CN215193815U (zh) 一种中药浸泡用的过滤装置
CN213911398U (zh) 一种中医呼吸科用中药熬煮装置
CN205852673U (zh) 一种卫浴镜边框加固设备
CN213113102U (zh) 一种玻璃生产用夹胶机
CN211946962U (zh) 一种用于保健酒加工的蒸酿装置
CN217091441U (zh) 一种中药加工处理用煎煮装置
CN212902001U (zh) 一种牧民专用太阳能装置
CN214435331U (zh) 一种中医用全密封熏蒸治疗装置
CN211110974U (zh) 一种农副产品深加工后的罐装压盖设备
CN209527447U (zh) 一种组织培养样本放置架
CN114130056B (zh) 生物医药生产用原材料蒸煮装置
CN220608661U (zh) 中药熏洗保护罩
CN208087940U (zh) 一种具有自动夹持机构的面料自动电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2

Address after: 215300 room 1003,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za, East Qianjin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LAI SHIJIE BIO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n4-902, Yajule fuchunshanju,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u Yong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