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30773U - 医用空调系统以及医用舱 - Google Patents

医用空调系统以及医用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30773U
CN213630773U CN202022829170.4U CN202022829170U CN213630773U CN 213630773 U CN213630773 U CN 213630773U CN 202022829170 U CN202022829170 U CN 202022829170U CN 213630773 U CN213630773 U CN 2136307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air
disinfection
sterilization device
condition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291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宏波
韦韬
吴承宇
李亚运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28291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307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30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307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空调系统以及医用舱,涉及空调领域,用以实现封闭空间以及半封闭空间的空气消毒净化。该医用空调系统包括回风流路、第一消毒杀菌装置、第二消毒杀菌装置以及空调器。回风流路包括均朝向室内的回风口和出风口;第一消毒杀菌装置设置于回风流路的上游,且两者流体连通,其被构造为对回风流路中的病毒进行杀菌消毒;第二消毒杀菌装置设置于回风流路的下游且两者连通;其被构造为对进入其中的气流进行杀菌消毒。空调器与第二消毒杀菌装置流体连通,且位于其下游;空调器位于出风口的上游且两者连通。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第二消毒杀菌装置配合作用,实现对室内回流至回风流路中的空气全面的消毒杀菌。

Description

医用空调系统以及医用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空调系统以及医用舱。
背景技术
综合性医院是一个复杂、特殊的处所,在医院内会同时出现大量的病源与易感人群,尤其是医院的门诊大厅。门诊大厅直接与室外大气相通,极易发生门诊大厅内部的病源排向室外大气的情况,造成室外大气感染。
大部分综合性医院在门诊大厅的平面布局设计时考虑到该问题,会对病人的就诊流程进行分类控制,通过就诊流程来规划外来患者的来往路线,尽量避免发生交叉。此外,还要尽量避免患者从医院外部向医院内部深入穿行,从而有效地减少交叉感染的机率。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上述方法是从人员的流动路线角度进行规划,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感染几率,健康人员在门诊大厅逗留时,仍有较大概率感染疾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医用空调系统以及医用舱,用以实现对门诊大厅以及类似封闭、半封闭空间的空气消毒净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风流路,包括均朝向室内的回风口和出风口;
第一消毒杀菌装置,设置于所述回风流路的上游,且与所述回风流路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消毒杀菌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回风流路中的病毒进行杀菌消毒;
第二消毒杀菌装置,设置于所述回风流路的下游,且与所述回风流路连通;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被构造为对进入其中的气流进行杀菌消毒;以及
空调器,与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流体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的下游;所述空调器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游且两者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医用空调系统还包括:
出风流路,与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流体连通;以及
流路切换阀组,设置于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所述空调器和所述出风流路之间,所述流路切换阀组被构造为使得以下两条流路中的至少一条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和所述空调器之间的流路、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与所述出风流路之间的流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路切换阀组包括:
第一切断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和所述空调器之间的流路;以及
第二切断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与所述出风流路之间的流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毒杀菌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毒杀菌装置和所述回风流路之间设置有第三切断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包括:
第一过滤组件,被构造为过滤进入其中的气流;
消毒杀菌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下游;以及
第二过滤组件,位于所述消毒杀菌组件的下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
第一滤网;以及
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的过滤精度高于所述第一滤网的过滤精度,且所述第二滤网位于所述第一滤网的下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毒杀菌组件包括:
壳体,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
支撑网,固定于所述壳体内部;
光触媒,附着于所述支撑网;
紫外线放射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支撑网间隔设置,所述紫外线放射装置被构造为向附着于所述支撑网的光触媒发射设定波长的紫外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毒杀菌组件还包括:
加热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网附近,以加热所述支撑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线放射装置包括:
第一紫外线放射灯,被构造为发射第一波长段的紫外线,以使得所述光触媒在所述支撑网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及
第二紫外线放射灯,位于所述第一紫外线放射灯远离所述支撑网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医用空调系统还包括:
进风管路,与所述空调器流体连通;以及
第四切断阀,设于所述进风管路,以控制所述进风管路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医用空调系统还包括:
第一压力检测元件,被构造为检测室内的气体压力;以及
第二压力检测元件,被构造为检测室外的气体压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医用舱,包括舱室以及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医用空调系统,所述回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舱室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医用空调系统,同时具有第一消毒杀菌装置和第二消毒杀菌装置,第一消毒杀菌装置可以对附着在回风流路的管壁上病毒进行消毒杀菌。第二消毒杀菌装置对回风流路中气流中的病毒进行消毒杀菌。通过第一消毒杀菌装置和第二消毒杀菌装置配合作用,实现对门诊大厅内回流至回风流路中的空气进行全面的消毒杀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医用空调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医用空调系统的第二消毒杀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医用空调系统的第二消毒杀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医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空调系统,包括回风流路1、第一消毒杀菌装置2、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以及空调器4。回风流路1包括朝向室内的回风口1a和出风口1b。回风口1a位于回风流路1上游侧的端部,出风口1b位于回风流路1下游侧的端部。室内空间比如为门诊大厅12以及与之类似的封闭空间、半封闭空间。后文以门诊大厅12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消毒杀菌装置2设置于回风流路1的上游,且与回风流路1流体连通,第一消毒杀菌装置2被构造为对回风流路1中的病毒进行杀菌消毒。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设置于回风流路1的下游,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与回风流路1连通。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被构造为对进入其中的气流进行杀菌消毒。空调器4与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流体连通,空调器4位于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的下游以接收经由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输出的全部气流,并进行消毒杀菌。空调器4位于出风口1b上游,空调器4输出的风提供给出风口1b,然后输送到门诊大厅12中。空调器4可以采用组合式空调柜。
参见图1,回风流路1的长度、数量与室内空间的尺寸有关,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条回风流路1,每条回风流路1独立控制或者单独控制均可。每条回风流路1可以设置多个回风口1a。出风口1b的数量也可为一个或者多个。
第一消毒杀菌装置2比如采用臭氧或者其他杀菌方式进行消毒杀菌。其具体结构与所需消杀的病毒种类相关。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接收回风流路1中的全部流体,且对全部流体进行消毒杀菌。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的具体结构形式有很多种,一方面与所要消杀的病毒种类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所需要的消毒灭菌效率相关。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可以采用具有多重消毒杀菌效果的装置。
回风流路1中的细菌病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气流中携带的病毒细菌,另一部分是残留在回风流路1的管路壁体上的细菌病毒。由于回风流路1中的全部流体都会进入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中进行消毒杀菌,所以第一消毒杀菌装置2主要能够实现对残留在回风流路1的管路壁体上的细菌病毒进行消毒杀菌即可。
整个消毒杀菌的流程为:门诊大厅12的回风进入到回风流路1中,回风管中的全部流体经过回风流路1的管路进入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中进行消毒杀菌。空调系统使用一定时间后,可能会有部分细菌病毒残留在回风流路1的壁体上。此时,第一消毒杀菌装置2按照设定的频率开启,第一消毒杀菌装置2释放的消毒杀菌物质对回风管管壁残留的病毒细菌进行消毒杀菌。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医用空调系统还包括出风流路5以及流路切换阀组6。出风流路5与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流体连通;流路切换阀组6设置于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空调器4和出风流路5之间,流路切换阀组6被构造为使得以下两条流路中的至少一条处于导通状态: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和空调器4之间的流路、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与出风流路5之间的流路。
经由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消毒杀菌的流体有两个去处,其一是作为空调器4的进风;其二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正常情况下,为了保证医院内的病毒不会随意弥散到空气中,医院内的气压会低于外界环境的大气压。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可以继续向门诊大厅12输送流体,即可以采用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净化后的气流作为空调器4的进风。而在异常情况下,可能出现医院内的气压等于甚至高于外界环境的大气压的情形,在此情形下,空调器4不宜再向门诊大厅12排放过多的气体,以免造成门诊大厅12内的气压高于室外气压,从而造成门诊大厅12内的病毒扩散至室外,所以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净化后的气流此时可以直接全部或者部分排放至外界环境中。
为了便于控制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净化后的气流的流向,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流路切换阀组6包括第一切断阀61以及第二切断阀62。第一切断阀61设置于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和空调器4之间的流路;第二切断阀62设置于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与出风流路5之间的流路。第一切断阀61和第二切断阀62都可以采用电磁阀,通过PLC控制器等直接实现阀位的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毒杀菌装置2包括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能够生成臭氧,臭氧进入到回风流路1中,会对残留在回风流路1的壁体上的病毒细菌进行消毒杀菌。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毒杀菌装置2和回风流路1之间设置有第三切断阀7。第三切断阀7开启时,第一消毒杀菌装置2产生的臭氧能够进入到回风流路1中。第三切断阀7断开时,第一消毒杀菌装置2与回风流路1不连通。第三切断阀7可以采用电磁阀,通过PLC控制器等直接实现阀位的切换。
臭氧发生器与第三切断阀7同时开启或关闭,以此确保在臭氧发生器不工作时,回风口1a吸入的空气不会逸散至臭氧发生器内部,影响设备使用情况。而空调的运行工况又决定了上述臭氧发生器与第三切断阀7的运行频率,即:正常季节,空调运行在一次回风工况,传染性疾病就诊数量较少,门诊大厅12的空气消杀要求低,此时臭氧发生器及第三切断阀7的运行频率较低,例如2~3小时开启1次。特殊时期,空调运行在全新风工况,传染性病例就诊数量较多,门诊大厅12的空气消杀要求较高,此时臭氧发生器及第三切断阀7的运行频率较高,例如40~45分钟开启1次。
参见图2和图3,下面介绍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包括第一过滤组件31、消毒杀菌组件32以及第二过滤组件33。第一过滤组件31被构造为过滤进入其中的气流。消毒杀菌组件32位于第一过滤组件31的下游;第二过滤组件33位于消毒杀菌组件32的下游。
对于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而言,第一过滤组件31位于最上游,消毒杀菌组件32位于中游,第二过滤组件33位于最下游。回风流路1中的气流先被第一过滤组件31过滤,然后进入到消毒杀菌组件32中被消毒杀菌,随后进入到第二过滤组件33中被过滤。即,气流顺序流经第一过滤组件31、消毒杀菌组件32、第二过滤组件33。
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组件31包括第一滤网311以及第二滤网312,第二滤网312的过滤精度高于第一滤网311的过滤精度,且第二滤网312位于第一滤网311的下游。第一滤网311和第二滤网312都覆盖气流的流通面积,以使得气流全部流经第一滤网311和第二滤网312。第一过滤组件31还可以包括三层甚至更多层过滤精度不相同的滤网。图2示意了具有两个过滤精度不相同的滤网的实施例,图3示意了只有一个滤网的实施例。
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毒杀菌组件32包括壳体321、支撑网322、光触媒323以及紫外线放射装置324。壳体321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支撑网322固定于壳体321内部;支撑网322覆盖气流的流通面积,以使得进入到壳体321的全部气流都尽量与光触媒323接触。光触媒323附着于支撑网322。紫外线放射装置324位于壳体321内部且与支撑网322间隔设置,紫外线放射装置324被构造为向附着于支撑网322的光触媒323发射设定波长的紫外线。对门诊大厅的空气回收后,进行多次处理,对其中含有的有害颗粒、病原体进行消杀、过滤处理,再视运行工况送入空调器或排出室外,大大减少了门诊大厅出现交叉感染的概率。光触媒323包括二氧化钛结晶。
在一些实施例中,紫外线放射装置324包括第一紫外线放射灯324a和第二紫外线放射灯324b,且第一紫外线放射灯324a和第二紫外线放射灯324b放射的紫外线的波长不相同。第一紫外线放射灯324a靠近光触媒323,第一紫外线放射灯324a发射的特定波长的紫外线使得二氧化钛结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达到分解、杀菌的作用,且杀菌效果好,反应生成物是无毒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第二紫外线放射灯324b发射出另一种波长的紫外线,该紫外线对空气实现消毒和杀菌,且消毒效果显著。
参见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毒杀菌组件32还包括加热装置325,加热装置325安装于支撑网322附近,以加热支撑网322。加热装置325比如为电加热器,电加热器挨着支撑网322或者与支撑网322有一定的间距,电加热器用于加热支撑网322,使得支撑网322温度升高,以利于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参见图2,第二过滤组件33可以采用活性炭等结构。
继续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医用空调系统还包括进风管路8以及第四切断阀9。进风管路8与空调器4连通;第四切断阀9设于进风管路8,以控制进风管路8的通断。
进风管路8用于给空调器4提供新风,新风是指外界大气。空调器4的进气有两个来源,其一是来自于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净化后的气体,其二是外界的新风。这两路气体可以同时提供给空调器4,也可以择一提供给空调器4。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医用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元件10以及第二压力检测元件11。第一压力检测元件10被构造为检测门诊大厅12室内的气体压力。第二压力检测元件11被构造为检测门诊大厅12室外的气体压力。第一压力检测元件10和第二压力检测元件11都可以采用压力传感器。
通过第一压力检测元件10和第二压力检测元件11的压力比较,可以判断门诊大厅12的环境是否为负压环境。如果第一压力检测元件10检测到的压力值小于第二压力检测元件11检测到的压力值,则说明门诊大厅12内部的气体压力比较小,门诊大厅12是负压环境。在负压环境下,空调器4可以正常向门诊大厅12排放调节后的空气,所以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净化后的气体可以全部或者大部分流向空调器4。如果门诊大厅12不是负压环境,则需要减少给门诊大厅12提供调节后的空气或者不给门诊大厅12提供调节后的空气,此时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净化后的气体可以少部分提供给空调器4或不提供给空调器4。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压力检测元件10和第二压力检测元件11各个阀的联动控制,使得整个门诊大厅12保持负压的状态,防止门诊大厅12内的空气(含传染性病菌)逸出至室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又提供一种医用舱,包括舱室以及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医用空调系统,回风口1a和出风口1b均与舱室连通。舱室是室内空间,比如为病房、上文介绍的门诊大厅12、手术室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医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医用空调系统实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按照设定频率采用第一消毒杀菌装置2对门诊大厅12的回风进行消毒杀菌处理。设定频率比如为30min、45min、1h开启一次第一消毒杀菌装置2。如果病毒浓度比较大或者患者人数比较多,则单位时间内开启第一消毒杀菌装置2的次数越多。关于第一消毒杀菌装置2的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见上文介绍的内容。
步骤S200、将消毒杀菌后的回风输送至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再次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可以对进入到其中的全部流体进行消毒杀菌。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的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见上文介绍的内容。
步骤S300、将再次消毒杀菌处理后的气流输送至空调器4或者排放至外界大气中。根据门诊大厅12的气压状态确定再次消毒杀菌处理后的气流是输送至空调器4、还是排放至外界大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门诊大厅12的室内压力等于或者大于门诊大厅12的室外压力,则增加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排放至外界大气中的气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判断条件为疫情期间,则将经由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消毒杀菌的气流全部排放至外界大气中。疫情期间可以人为输入控制系统。疫情期间比如为甲级流感、新冠等传染性极强、且危害较大的传热病爆发期。在疫情爆发期,会有大量的病患涌入医院就诊,此时门诊大厅12空气内的传染性病菌随着病患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会有更多的病菌附着在回风管道内,此时就需要更频繁地开启臭氧发生器,对回风管更加频繁地进行消毒杀菌。
医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两种运行模式:正常模式和疫情模式。具体选择何种运行模式由医院工作人员根据当地疫情情况进行手动切换。
该系统的运行逻辑如下:正常工作状态下,门诊大厅12内的空气由回风口1a进入回风管,送入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后,在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内首先经多重过滤,比如粗、中、高效三层过滤,然后进入光触媒323段进行二次灭菌消毒,最后通过活性炭过滤段过滤,最后送至空调器4,与新风管道送入的新风混合后进行降温、除湿、再热处理,送回门诊大厅12。由于门诊大厅12回风中的部分病菌会附着在回风管内,故在回风流路1末端设置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周期性地生成臭氧,对回风流路1内壁附着的病菌进行消杀处理后,排出室外,第三切断阀7的开闭与臭氧发生器的开关联动控制,即同时开启、同时关闭。
在上述过程中,根据第一压力检测元件10和第二压力检测元件11检测到的室内外压差对各阀门进行调节,为防止门诊大厅12内的空气(含传染性病菌)逸出至室外,需保持大厅内负压状态。
如果门诊大厅12为正压环境: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设备、风管的施工安装及其他因素,风系统会出现漏风情况,此时可能导致送风量大于回风量,整个大厅会呈现正压状态,此时就需要对第二切断阀62、第四切断阀9进行调整,将整个大厅重新回调至负压状态。系统通过第一压力检测元件10和第二压力检测元件11对大厅室内外压差的值进行实时监测。若压差为正值,则表示室内压力大于室外压力,室内为正压状态,第一切断阀61常开,此时对第二切断阀62、第四切断阀9进行调节,增加第二切断阀62的开度,减少第四切断阀9的开度。以此加大排风量,减少新风量。
如果门诊大厅12为负压环境:无论正常季节、特殊季节,本系统要始终保持门诊大厅12的负压状态,故排风量需要大于新风量。当第一压力检测元件10和第二压力检测元件11的压差为负值(-10Pa)时,门诊大厅12整体为负压,此时送风量略小于回风量,即排风量略大于新风量,此时控制第二切断阀62、第四切断阀9的开度不变,使系统维持在该负压状态。
可见,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切断阀62、第四切断阀9的开度由第一压力检测元件10和第二压力检测元件11反馈的压差信号进行调节:如果压差为正值,表示大厅内为正压,则调节第二切断阀62开度增大,第四切断阀9开度减小。如果压差为负值,且压差过大,表示第二切断阀62开度过大,第四切断阀9开度过小,此时减小第二切断阀62开度,增大第四切断阀9开度。以上,经多次调节后,稳定维持大厅压差在微负压状态,并保持此时的风阀开度。
在特殊时期(类似甲级流感、新冠等传染性极强、且危害较大的传热病爆发期)工作状态:此时系统控制第一切断阀61关闭,第二切断阀62、第四切断阀9常开,由回风管收集到的室内空气经空气消杀装置统一处理后直接排出室外,空调器4以全新风模式运行,且通过室内外压差传感器的压差感应,控制第二切断阀62、第四切断阀9的开度,保持室内的负压状态(控制流程同上),且臭氧发生器更频繁地产生臭氧,以此保证回风道无残留病菌。
上述技术方案,考虑到平时和疫情时期的不同需求,平时医用空调系统对空气处理过程以一次回风为主,将回收的空气处理降温后送回大厅内;特殊时期(类似甲级流感、新冠等传染性极强、且危害较大的传热病爆发期)时通过相关阀门的控制,使得系统运行在全新风工况,回风直接通入排风风道,经多重处理消杀后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医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风流路(1),包括均朝向室内的回风口(1a)和出风口(1b);
第一消毒杀菌装置(2),设置于所述回风流路(1)的上游,且与所述回风流路(1)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消毒杀菌装置(2)被构造为对所述回风流路(1)中的病毒进行杀菌消毒;
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设置于所述回风流路(1)的下游,且与所述回风流路(1)连通;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被构造为对进入其中的气流进行杀菌消毒;以及
空调器(4),与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流体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的下游;所述空调器(4)位于所述出风口(1b)的上游且两者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出风流路(5),与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流体连通;以及
流路切换阀组(6),设置于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所述空调器(4)和所述出风流路(5)之间,所述流路切换阀组(6)被构造为使得以下两条流路中的至少一条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和所述空调器(4)之间的流路、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与所述出风流路(5)之间的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阀组(6)包括:
第一切断阀(61),设置于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和所述空调器(4)之间的流路;以及
第二切断阀(62),设置于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与所述出风流路(5)之间的流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毒杀菌装置(2)包括臭氧发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毒杀菌装置(2)和所述回风流路(1)之间设置有第三切断阀(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毒杀菌装置(3)包括:
第一过滤组件(31),被构造为过滤进入其中的气流;
消毒杀菌组件(32),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1)的下游;以及
第二过滤组件(33),位于所述消毒杀菌组件(32)的下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1)包括:
第一滤网(311);以及
第二滤网(312),所述第二滤网(312)的过滤精度高于所述第一滤网(311)的过滤精度,且所述第二滤网(312)位于所述第一滤网(311)的下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杀菌组件(32)包括:
壳体(321),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
支撑网(322),固定于所述壳体(321)内部;
光触媒(323),附着于所述支撑网(322);
紫外线放射装置(324),位于所述壳体(321)内部且与所述支撑网(322)间隔设置,所述紫外线放射装置(324)被构造为向附着于所述支撑网(322)的光触媒(323)发射设定波长的紫外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杀菌组件(32)还包括:
加热装置(325),安装于所述支撑网(322)附近,以加热所述支撑网(32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放射装置(324)包括:
第一紫外线放射灯(324a),被构造为发射第一波长段的紫外线,以使得所述光触媒(323)在所述支撑网(322)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及
第二紫外线放射灯(324b),位于所述第一紫外线放射灯(324a)远离所述支撑网(322)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风管路(8),与所述空调器(4)流通连通;以及
第四切断阀(9),设于所述进风管路(8),以控制所述进风管路(8)的通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压力检测元件(10),被构造为检测室内的气体压力;以及
第二压力检测元件(11),被构造为检测室外的气体压力。
13.一种医用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室以及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医用空调系统,所述回风口(1a)和所述出风口(1b)均与所述舱室连通。
CN202022829170.4U 2020-11-30 2020-11-30 医用空调系统以及医用舱 Active CN213630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9170.4U CN213630773U (zh) 2020-11-30 2020-11-30 医用空调系统以及医用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9170.4U CN213630773U (zh) 2020-11-30 2020-11-30 医用空调系统以及医用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30773U true CN213630773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39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29170.4U Active CN213630773U (zh) 2020-11-30 2020-11-30 医用空调系统以及医用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307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94829A (zh) 医用空调系统、医用舱以及医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WO2019186880A1 (ja) 紫外線照射装置、紫外線照射方法、照明装置および紫外線照射システム
WO2011087100A1 (ja) 空気殺菌清浄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呼気ガス殺菌清浄装置、室内空気殺菌清浄装置、簡易隔離装置
CN106016478A (zh) 负压空气净化消毒机
JP6480325B2 (ja) 流体の導管のためのガス殺菌/消毒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215607953U (zh) 带加热装置的空气消毒装置
CN113757861A (zh) 一种发热门诊室感染防控系统
CN108692391A (zh) 组装式智能隔离病房
CN206755386U (zh) 组装式智能空气消杀装置及其应用
CN213630773U (zh) 医用空调系统以及医用舱
CN112856687A (zh) 一种水平及竖向吹吸结合的空气隔离装置、系统及方法
KR102403260B1 (ko) 멸균 기능을 갖춘 이동형 음압기
CN111544235A (zh) 传染性病员专用氧舱
CN111457492A (zh) 一种传染病防护型医疗护理罩及消毒通风系统
CN217124483U (zh) 一种用于医疗车辆的负压风机调节装置
CN205980022U (zh) 负压空气净化消毒机
JPH07227421A (ja) 空気殺菌装置
CN113350560A (zh) 一种高效空气消毒杀菌装置及系统
CN111450300A (zh) 一种呼出空气即时消毒方法与系统结构
CN219955573U (zh) 防传染系统
CN217124484U (zh) 一种用于医疗车辆的负压风机装置结构
CN214120329U (zh) 一种感染科病房空气杀菌循环装置
CN212415681U (zh) 内窥镜主机
CN212522525U (zh) 方舱式ct的舱体及其换气系统
CN108692378A (zh) 组装式智能空气消杀装置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