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16481U - 一种闷塞盖拆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闷塞盖拆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16481U
CN213616481U CN202022175746.XU CN202022175746U CN213616481U CN 213616481 U CN213616481 U CN 213616481U CN 202022175746 U CN202022175746 U CN 202022175746U CN 213616481 U CN213616481 U CN 213616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ping screw
mounting groove
self
hole
ve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757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昆
陈纲财
陈文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na PT Powertrain Jiang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gna PT Powertrain Jiang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na PT Powertrain Jiang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gna PT Powertrain Jiang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757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16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16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16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闷塞盖拆卸装置,用于拆卸变速箱壳体上的闷塞盖,包括旋转杆、连接杆、转接头、自攻螺钉以及导向套筒,导向套筒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导向套筒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通过一导向孔相连通,自攻螺钉穿过导向孔,闷塞盖上开设有多个预制孔,预制孔的孔径小于自攻螺钉的外径。使用时,将导向套筒扣合在闷塞盖上,将导向孔的孔位与预制孔的孔位相对齐,再将自攻螺钉穿过导向孔,此时再转动旋转杆将自攻螺钉旋入预制孔内,由于预制孔的孔径小于自攻螺钉的外径,从而可将闷塞盖稳固的卡紧在自攻螺钉上,最后将闷塞盖从变速箱壳体内拔出,完成了对闷塞盖的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闷塞盖拆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闷塞盖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普及,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
变速箱是汽车重要的零部件之一,是用于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变速箱的研发和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质量问题,导致需要对变速箱进行拆卸返修。在对变速箱进行拆卸返修的过程中,需要废弃一些易损件,其中,闷塞盖是变速箱的零部件之一,安装在变速箱壳体上,主要用于防止变速箱内油压过高而发生泄漏,由于闷塞盖无法拆卸而被定为易损件。
现有技术对闷塞盖的拆卸一般都是采用“一”字螺丝刀将闷塞盖从中间扎破,再将闷塞盖一点点的翘起过后用手将闷塞盖从变速箱壳体内取出。此种方式在拆卸的过程中存在容易擦伤变速箱壳体内腔孔和划伤闷塞孔的情况,导致变速箱壳体报废,不利于变速箱壳体的回收,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闷塞盖拆卸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闷塞盖拆卸的过程中存在容易擦伤变速箱壳体内腔孔和划伤闷塞孔的情况,导致变速箱壳体报废,不利于变速箱壳体的回收,增加了生产成本的问题。
一种闷塞盖拆卸装置,用于拆卸变速箱壳体上的闷塞盖,包括旋转杆、与所述旋转杆连接的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转接头、与所述转接头连接的自攻螺钉、以及套设在所述自攻螺钉上的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导向套筒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通过一导向孔相连通,所述自攻螺钉穿过所述导向孔,所述闷塞盖上开设有多个预制孔,所述预制孔的孔径小于所述自攻螺钉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杆和转接头将旋转杆与自攻螺钉连接在一起,且在自攻螺钉上套设有导向套筒。使用时,将导向套筒的第二安装槽扣合在闷塞盖上,将导向孔的孔位与闷塞盖上的任意一个预制孔的孔位相对齐,再将自攻螺钉穿过导向孔,此时再转动旋转杆将自攻螺钉旋入预制孔内,由于预制孔的孔径小于自攻螺钉的外径,从而可将闷塞盖稳固的卡紧在自攻螺钉上,最后将闷塞盖从变速箱壳体内拔出,完成了对闷塞盖的拆卸。此种拆卸方式在没有对变速箱壳体和闷塞孔产生损坏的情况下,就快速便捷的完成了对闷塞盖的拆卸,避免了对变速箱壳体的报废,有利于变速箱壳体的回收,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成本,且该闷塞盖拆卸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优选的,所述转接头包括连接部和由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延伸出的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径大小与所述安装凸台的外径大小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径大小与所述变速箱壳体上的闷塞孔的外圆的直径大小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锁紧螺钉。
优选的,所述转接头的顶部设置有并帽。
优选的,所述自攻螺钉与所述转接头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上活动套设有配重锤。
优选的,所述配重锤包括握持部和设置在所述握持部两端的两个敲击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闷塞盖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导向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闷塞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闷塞盖拆卸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闷塞盖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变速箱壳体 100 闷塞盖 60
旋转杆 10 连接杆 20
转接头 30 自攻螺钉 40
导向套筒 50 第一安装槽 51
第二安装槽 52 导向孔 53
预制孔 61 连接部 31
安装凸台 32 锁紧螺钉 70
并帽 80 配重锤 90
握持部 91 敲击部 9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闷塞盖拆卸装置,包括:旋转杆10、连接杆20、转接头30、自攻螺钉40、导向套筒50、锁紧螺钉70以及并帽80。
其中:该闷塞盖拆卸装置用于拆卸变速箱壳体100上的闷塞盖60,该闷塞盖拆卸装置包括旋转杆10、与旋转杆10连接的连接杆20、与连接杆20连接的转接头30、与转接头30连接的自攻螺钉40、以及套设在自攻螺钉40上的导向套筒50,导向套筒5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51,导向套筒50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槽52,第一安装槽51和第二安装槽52通过一导向孔53相连通,自攻螺钉40穿过导向孔53,闷塞盖60上开设有多个预制孔61,预制孔61的孔径小于自攻螺钉40的外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旋转杆10的受力,旋转杆10的整体结构设置为“T”型杆,在本实施例中,需要指出的是,转接头30包括连接部31和由连接部31的一端延伸出的安装凸台32,其中,连接部31内设置有安装槽,该安装槽的内径大小与连接杆20的外径大小相配合,安装时,两者设置为过盈配合。如图3所示,在安装凸台32内开设有用于安装自攻螺钉的安装孔,其内径的大小与自攻螺钉的外径大小相配合,安装时,两者设置为间隙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导向套筒5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51,在导向套筒50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槽52,为了便于导向套筒50的安装与使用,可以理解的,第一安装槽51的内径大小与安装凸台32的外径大小相配合,为了便于将导向套筒50扣合在闷塞盖60上,第二安装槽52的内径大小与变速箱壳体100上的闷塞孔的外圆的直径大小相配合,使用时,第二安装槽52的内径与闷塞孔的外圆的直径两者之间设置为间隙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将连接杆20与旋转杆10牢固的安装在一起,在旋转杆10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对应的,在连接杆20的一端也开设有安装孔,且在连接杆20的一端设置有锁紧螺钉70,锁紧螺钉70穿过两者的安装孔,将旋转杆10和连接杆20牢固的安装在一起。在其他情况下,旋转杆10与连接杆20还可以通过焊接、卡接等固定安装在一起,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转接头30发生松动,在转接头30的顶部设置有并帽80,且并帽80套设在连接杆20的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自攻螺钉40与转接头30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便于自攻螺钉40的更换与维修。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5所示,通过连接杆20和转接头30将旋转杆10与自攻螺钉40连接在一起,且在自攻螺钉40上套设有导向套筒50。使用时,将导向套筒50的第二安装槽52扣合在闷塞盖60上,将导向孔53的孔位与闷塞盖60上的任意一个预制孔61的孔位相对齐,再将自攻螺钉40穿过导向孔53,此时再转动旋转杆10将自攻螺钉40旋入预制孔61内,由于预制孔61的孔径小于自攻螺钉40的外径,从而可将闷塞盖60稳固的卡紧在自攻螺钉40上,最后将闷塞盖60从变速箱壳体100内拔出,完成了对闷塞盖60的拆卸。此种拆卸方式在没有对变速箱壳体100和闷塞孔产生损坏的情况下,就快速便捷的完成了对闷塞盖60的拆卸,避免了对变速箱壳体100的报废,有利于变速箱壳体100的回收,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成本,且该闷塞盖拆卸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将闷塞盖60从变速箱壳体100内拔出过后,只需要对旋转杆10施加向上的推力,同时在导向套筒50的阻挡作用下,就可以将闷塞盖60阻挡在第二安装槽52内,从而完成闷塞盖60与该闷塞盖拆卸装置的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实施过程只是为了说明本申请的可实施性,但这并不代表本申请的闷塞盖拆卸装置只有上述唯一一种实施流程,相反的,只要能够将本申请的闷塞盖拆卸装置实施起来,都可以被纳入本申请的可行实施方案。
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闷塞盖拆卸装置,本实施例当中的闷塞盖拆卸装置与第一实施例当中的闷塞盖拆卸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在旋转杆10上活动套设有配重锤90,配重锤90与旋转杆10两者之间设置为间隙配合,使用时,配重锤90可在旋转杆10上进行上下滑动。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配重锤90包括握持部91和设置在握持部91两端的两个敲击部92。在具体实施时,当导向孔53的孔位与闷塞盖60上的预制孔61的孔位对齐时,将自攻螺钉40穿过导向孔53,此时技术人员握紧配重锤90的握持部91,并向下滑动敲打连接杆20的上端部,从而可对自攻螺钉40施加压力,将自攻螺钉40穿过预制孔61,然后将闷塞盖60从变速箱壳体100内拔出,完成对闷塞盖60的拆卸。
当闷塞盖60从变速箱壳体100内拔出过后,只需要握紧配重锤90向上滑动并敲打旋转杆10,对旋转杆10施加向上的推力,同时在导向套筒50的阻挡作用下,就可以将闷塞盖60阻挡在第二安装槽52内,从而完成闷塞盖60与该闷塞盖拆卸装置的分离。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一些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闷塞盖拆卸装置在没有对变速箱壳体100和闷塞孔产生损坏的情况下,就快速便捷的完成了对闷塞盖60的拆卸,避免了对变速箱壳体100的报废,有利于变速箱壳体100的回收,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成本,且该闷塞盖拆卸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闷塞盖拆卸装置,用于拆卸变速箱壳体上的闷塞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杆、与所述旋转杆连接的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转接头、与所述转接头连接的自攻螺钉、以及套设在所述自攻螺钉上的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导向套筒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通过一导向孔相连通,所述自攻螺钉穿过所述导向孔,所述闷塞盖上开设有多个预制孔,所述预制孔的孔径小于所述自攻螺钉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闷塞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包括连接部和由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延伸出的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径大小与所述安装凸台的外径大小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闷塞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径大小与所述变速箱壳体上的闷塞孔的外圆的直径大小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闷塞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锁紧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闷塞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的顶部设置有并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闷塞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攻螺钉与所述转接头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闷塞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上活动套设有配重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闷塞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锤包括握持部和设置在所述握持部两端的两个敲击部。
CN202022175746.XU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闷塞盖拆卸装置 Active CN213616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5746.XU CN213616481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闷塞盖拆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5746.XU CN213616481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闷塞盖拆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16481U true CN213616481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56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75746.XU Active CN213616481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闷塞盖拆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16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16481U (zh) 一种闷塞盖拆卸装置
CN201208735Y (zh) 电机风扇拆卸工具
CN217801491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起动机输出轴销钉拆卸工装
CN106863211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活塞连杆组专用拆装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8207743U (zh) 一种kuka机器人减速器油堵快拆结构
CN208089906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机结构及拆卸工具
CN204239093U (zh) 一种燃气滤清器
CN212929050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手动阀门
CN208461611U (zh) 汽车用车窗怠速电机异型芯轴
CN212044478U (zh) 一种半联轴器传动衬套专用拆装工具
CN205438419U (zh) 拆卸气门导管密封套的工装
CN210909830U (zh) 一种用于外转子电机轴承拆卸的辅助垫块
CN203293108U (zh) 一种拆装螺旋叶片的工具
CN210413391U (zh) 一种新型钻头拆卸工具
CN207593673U (zh) 一种气门油封安装工具
CN220313251U (zh) 一种弹性胀套式曲轴油封拆卸工具
CN207149510U (zh) 一种新型35kVPT熔断器熔管快速拆装端盖
CN214852875U (zh) 一种切根箱结构及甘蔗机
CN202475142U (zh) 一种水车式增氧机的电机与减速箱连接机构
CN205664039U (zh) 防拆三通及三通拆卸扳手
CN206998814U (zh) 一种应用于管井法兰风管成排螺栓紧固整套装置
CN105370759B (zh) 一种带防外壳脱落结构的单向器
CN218504417U (zh) 一种拆装炼铁高炉凿岩机逆打头的专用工具
CN207884460U (zh) 压缩机驱动电机拆卸工具
CN216430203U (zh) 一种快速拆装防脱落保险圆柱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