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09874U - 一种高温气液介质冷却分离或冷介质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气液介质冷却分离或冷介质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09874U
CN213609874U CN202021144079.2U CN202021144079U CN213609874U CN 213609874 U CN213609874 U CN 213609874U CN 202021144079 U CN202021144079 U CN 202021144079U CN 213609874 U CN213609874 U CN 213609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heat exchanger
medium
cooling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440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卫
贾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Fur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Fur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Fur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Fur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440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09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09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09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温气液介质冷却分离或冷介质加热装置,主要包括了装置外筒(1)、换热器(2)、冷却液收集器(3)、连接管(4),冷却液收集器(3)设置在装置外筒(1)内部,换热器(2)为多级设置形式,每级换热器(2)镶嵌在装置外筒(1)筒身的每个横截面上,每级换热器(2)通过连接管(4)串联起来,装置外筒(1)上部设置高温气液入口(5)和换热介质出口(6),高温气液入口(5)与装置外筒(1)内部连通,换热介质出口(6)与顶部换热器(2)连通,装置外筒(1)下部设置冷却液体出口(7)、冷却气体出口(8)和换热介质入口(9),冷却液体出口(7)和冷却气体出口(8)与装置外筒(1)内部连通,换热介质入口(9)与底部换热器(2)连通。

Description

一种高温气液介质冷却分离或冷介质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行业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气液介质冷却分离或冷介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高温气液冷却分离装置,采用接触式的换热分离,易产生废液污染环境,且装置的功能单一,不能充分的利用换热器双向换热功能,难以适用于综合性强的工业领域。
现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温气液冷却分离装置,环保性强,安全性强,实现高温气液的快速分离,同时可作为多功能换热器使用,适用于各种复杂工艺,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温气液介质冷却分离或冷介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了装置外筒、换热器、冷却液收集器、连接管,冷却液收集器设置在装置外筒内部,换热器为多级设置形式,每级换热器镶嵌在装置外筒筒身的每个横截面上,每级换热器通过连接管串联起来,装置外筒上部设置高温气液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高温气液入口与装置外筒内部连通,换热介质出口与顶部换热器连通,装置外筒下部设置冷却液体出口、冷却气体出口和换热介质入口,冷却液体出口和冷却气体出口与装置外筒内部连通,换热介质入口与底部换热器连通。
通过上述方式,该装置采用非接触式的间接换热,纯物理的换热方式,无环境污染,安全性高,可快速的冷却分离高温气液。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冷却液收集器为多级设置形式,每两个冷却液收集器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换热器。
通过上述方式,多级的布置冷却液收集器和换热器,通过每一级的热交换和分离作用,层层递进,彻底分离气液两相物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每级换热器由两个换热水箱通过换热管道连接构成,换热水箱安装在装置外筒外壁上,换热管道横穿装置外筒内部与换热水箱相连形成整体,换热器内的换热介质与装置外筒中的介质互不相通,每级换热器通过连接管在水箱处串联起来,每级换热器之间在纵向上可形成不同角度的安装方式。
通过上述方式,换热器中的换热管道与装置外筒内部介质流向呈垂直角度,同时每一级换热器在纵向上也形成不同角度,增大了装置外筒内部介质流动的扰动度,延长了换热时间,使热交换更加充分,提高换热效率。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冷却液收集器设置为碗状的内凹弧状或平板形状,中间设置有一定数量的小孔通道,装置外筒内部介质通过小孔通道,分离的气体最后进入冷却气体出口,收集的液体最后进入冷却液体出口。
通过上述方式,气液混合物撞击在冷却液收集器挡板上,液体被冷却液收集器吸附,剩余气液混合物通过小孔通道进入下一级冷却液收集器,液体继续被吸附收集,经过多级冷却液收集器,最后只余下气体,实现分离作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装置外筒内部为热介质,换热器内部为冷介质,该装置可作为冷却、分离装置使用;装置外筒内部为冷介质,换热器内部为热介质,该装置可作为加热装置使用。
通过上述方式,合理利用了换热器的双向热交换功能,既可以用来冷却,也可以用来加热,适用于未来综合性工业领域。
综上,该高温气液介质冷却分离或冷介质加热装置,采用间接的换热方式,解决了传统高温气液冷却分离装置易产生废液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安全性强,换热功能多样化,实用性和经济性突出。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背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作进一步说明。图中1 为装置外筒、2为换热器、3为冷却液收集器、4为连接管、5为高温气液入口、6为换热介质出口、7为冷却液体出口、8为冷却气体出口、9为换热介质入口。
如图1、图2所示,基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一种高温气液介质冷却分离或冷介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了装置外筒1、换热器2、冷却液收集器3、连接管4,冷却液收集器3设置在装置外筒1内部,换热器2为多级设置形式,每级换热器2镶嵌在装置外筒1筒身的每个横截面上,每级换热器2通过连接管4串联起来,装置外筒1上部设置高温气液入口5和换热介质出口6,高温气液入口5与装置外筒1内部连通,换热介质出口6与顶部换热器2连通,装置外筒1下部设置冷却液体出口7、冷却气体出口8和换热介质入口9,冷却液体出口7和冷却气体出口8与装置外筒1内部连通,换热介质入口9与底部换热器2连通。
冷却液收集器3为多级设置形式,每两个冷却液收集器3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换热器2。
每级换热器2由两个换热水箱通过换热管道连接构成,换热水箱安装在装置外筒1外壁上,换热管道横穿装置外筒内部与换热水箱相连形成整体,换热器2内的换热介质与装置外筒1中的介质互不相通,每级换热器2通过连接管4在水箱处串联起来,每级换热器2之间在纵向上可形成不同角度的安装方式。
冷却液收集器3设置为碗状的内凹弧状或平板形状,中间设置有一定数量的小孔通道,装置外筒1内部介质通过小孔通道,分离的气体最后进入冷却气体出口7,收集的液体最后进入冷却液体出口7。
装置外筒1内部为热介质,换热器2内部为冷介质,该装置可作为冷却、分离装置使用;装置外筒1内部为冷介质,换热器2内部为热介质,该装置可作为加热装置使用。
该装置一方面用于高温气液介质的冷却分离,采用非接触式换热分离气相、液相物质;另一方面用于冷介质的加热,充分的利用了换热器热交换作用,合理利用资源,功能多样化,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
除了本实施列明的这种方法,其他与此相关的实施方式亦在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高温气液介质冷却分离或冷介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了装置外筒、换热器、冷却液收集器、连接管,冷却液收集器设置在装置外筒内部,换热器为多级设置形式,每级换热器镶嵌在装置外筒筒身的每个横截面上,每级换热器通过连接管串联起来,装置外筒上部设置高温气液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高温气液入口与装置外筒内部连通,换热介质出口与顶部换热器连通,装置外筒下部设置冷却液体出口、冷却气体出口和换热介质入口,冷却液体出口和冷却气体出口与装置外筒内部连通,换热介质入口与底部换热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气液介质冷却分离或冷介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液收集器为多级设置形式,每两个冷却液收集器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换热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气液介质冷却分离或冷介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级换热器由两个换热水箱通过换热管道连接构成,换热水箱安装在装置外筒外壁上,换热管道横穿装置外筒内部与换热水箱相连形成整体,换热器内的换热介质与装置外筒中的介质互不相通,每级换热器通过连接管在水箱处串联起来,每级换热器之间在纵向上可形成不同角度的安装方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气液介质冷却分离或冷介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液收集器设置为碗状的内凹弧状或平板形状,中间设置有一定数量的小孔通道,装置外筒内部介质通过小孔通道,分离的气体最后进入冷却气体出口,收集的液体最后进入冷却液体出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气液介质冷却分离或冷介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外筒内部为热介质,换热器内部为冷介质,该装置可作为冷却、分离装置使用;装置外筒内部为冷介质,换热器内部为热介质,该装置可作为加热装置使用。
CN202021144079.2U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高温气液介质冷却分离或冷介质加热装置 Active CN213609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44079.2U CN213609874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高温气液介质冷却分离或冷介质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44079.2U CN213609874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高温气液介质冷却分离或冷介质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09874U true CN213609874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20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44079.2U Active CN213609874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高温气液介质冷却分离或冷介质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098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72367A (zh) 油加热及热回收型反应锅
CN105157456A (zh) 一种工业级微通道换热器
CN201599788U (zh) 一种带夹套径向热管省煤器
CN213609874U (zh) 一种高温气液介质冷却分离或冷介质加热装置
CN210346439U (zh) 多级分离的板翅式换热器
CN204202251U (zh) 管内高液体润湿流动换热的壳管式蒸发器
CN201443986U (zh) 管外高效冷凝换热器
CN115235267A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汽水分离装置
CN105202951A (zh) 一种浮头式换热器装置
CN201344751Y (zh) 用于硅烷生产中硅烷和氨气分离的螺旋板换热器
CN204447364U (zh) 一种蒸馏釜冷凝系统
CN203928848U (zh) 一种冷凝式换热板片及其应用的冷凝换热器
CN102767978A (zh) 一种风冷换热装置
CN203170033U (zh) 一种利用空气对含盐水进行蒸发处理的多级蒸发塔
CN2861933Y (zh) 高效板管回程式方箱换热器
CN209672898U (zh) 一种具有油分离功能的油冷却器
CN221051577U (zh) 一种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系统用的气体冷凝装置
CN205027191U (zh) 多工质换热器
CN218155665U (zh) 一种尾气排放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904537A (zh) 高效板管回程式方箱换热器
CN220893064U (zh) 带有并行换热管的换热装置、热水器、余热回收系统
CN205079644U (zh) 换热器
CN212512593U (zh) 一种流体降温的悬挂式冷却单元
CN216645015U (zh) 一种高效换热的换热器结构
CN211246011U (zh) 一种废有机溶剂气体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