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09633U - 下腰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下腰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09633U
CN213609633U CN202022596984.8U CN202022596984U CN213609633U CN 213609633 U CN213609633 U CN 213609633U CN 202022596984 U CN202022596984 U CN 202022596984U CN 213609633 U CN213609633 U CN 213609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rod
waist
support
training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969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5969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09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09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09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腰训练装置,包括由前斜支架、后斜支架、下部纵向拉梁构成的三角形支撑基架,所述三角形支撑基架的顶角处安装腰部托梁,所述前斜支架、后斜支架均包括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以及固定连接在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下端的下横杆,前、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上端铰接,前、后斜支架的右支撑杆上端铰接,所述腰部托梁位于左、右支撑杆的上端之间分别与左、右支撑杆连接定位,前、后斜支架的下横杆之间铰接纵向拉梁,所述前斜支架的下侧设置脚部固定架和用于供训练者牵引拉动增加强度的攀爬拉绳,所述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之间安装一可拆卸的压腿横梁,用于供训练者劈叉训练,所述前、后斜支架的下端设置支承脚。

Description

下腰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韧性训练器材,特别涉及一种腰部柔韧性练习的下腰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腰部柔韧性训练是舞蹈、武术、体操等领域的基本功练习项目,在腰部柔韧性训练中,反身下腰是练习者的难点,在腰部没有依托的情况下,练习者往往是采用跪姿练习,依靠膝关节弯曲来替代下腰,无法达到腰部柔韧性的训练目的。而站姿下腰训练,因练习者不能看清身后的情况,后仰时容易摔倒,时有因训练摔伤导致骨折的事故发生。为了防止下腰练习摔倒现象,目前有利用腰部依托的辅助器材对练习者进行下腰训练,但是现有的下腰训练的辅助器材一般都是立柱式训练器,这类训练器是在底座上固定两个直立的立柱,在两立柱的上端安装一个横向的腰部依托,为避免训练时立柱倾倒,底座的占地面积必须足够大才能保证稳定,由此造成重量重、占地面积大,不便于在一般家庭环境使用和放置,挪动位置也不方便。
并且,现有的下腰训练器基本上都无法通过练习者自我控制逐渐增加下腰训练强度,增加强度时,一般需要借助他人的外力施压,而施加外力的人又难以得知练习者腰椎的耐受状况,盲目施压又容易造成练习者腰椎损伤,给练习者带来终生隐患。同时,练习者在加大强度后也很难将姿势持续保持为一种固定状态,手、脚会因忍受程度而发生移位,导致姿势变化,致使训练前功尽弃,下腰训练的进程缓慢,难以达到训练目标。
另外,年龄较小或初学训练者在使用现有的下腰训练器时,双手难以接触到需要初步到达的位置,无法独自完成下腰训练,致使年龄较小或初学训练者无法通过使用下腰训练器来达到最初级的训练强度,需要老师在旁辅助进行训练,由此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并且现有的下腰训练器功能单一,除了可训练腰部柔韧性外,没有对腿部柔韧性训练的功能,而腿部劈叉训练也是舞蹈、武术、体操等领域的基本功练习项目,目前“一字马”劈叉训练都没有相应的辅助器材,通常训练者都是在地面进行劈叉练习,在地面练习,训练者两腿的最大打开角度只有180度,若需要再增加角度,就只能依靠他人施与外力,训练者不能独立完成训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下腰训练装置,它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既有利于训练者独自增加下腰训练强度,又能够进行劈叉训练,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训练者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腰训练装置,包括由前斜支架、后斜支架、下部纵向拉梁构成的三角形支撑基架,所述三角形支撑基架的顶角处安装腰部托梁,所述前斜支架、后斜支架均包括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以及固定连接在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下端的下横杆,前、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上端铰接,前、后斜支架的右支撑杆上端铰接,所述腰部托梁位于左、右支撑杆的上端之间分别与左、右支撑杆连接定位,所述腰部托梁上端距地面的高度为60~100mm,前、后斜支架的下横杆之间铰接纵向拉梁,所述前斜支架的下侧设置脚部固定架和固定供训练者牵引拉动增加强度的攀爬拉绳,所述攀爬拉绳的自由端向后斜支架方向延伸,所述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之间安装一可拆卸的压腿横梁,用于供训练者劈叉训练,所述压腿横梁距地面的高度为200~350mm,所述前、后斜支架的下端设置支承脚。
所述纵向拉梁位于后斜支架的一端安装一可拆卸的辅助手抓架,所述辅助手抓架包括立柱和固定在立柱上的多个手抓横杆,相邻手抓横杆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0~150mm,所述立柱的下端与纵向拉梁连接。
所述辅助手抓架的立柱下端通过螺栓与纵向拉梁固定连接,所述纵向拉梁上偏于螺栓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立柱上设有偏于螺栓的定位销孔,立柱通过定位销穿过定位销孔插入一定位孔中形成角度定位。
所述纵向拉梁上通过螺栓连接辅助手抓架的插接座,所述插接座的下端及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纵向拉梁连接固定,所述纵向拉梁设有与插接座的下端螺栓对应的第一螺栓孔,以第一螺栓孔为圆心呈扇形均匀分布有多个供插接座调节角度的第二螺栓孔,使插接座可以第一螺栓孔圆心转动调整安装角度,所述辅助手抓架的立柱下端插入套筒座形成定位,并用锁紧螺钉锁定。
所述纵向拉梁包括前半段、后半段,所述前半段与后半段之间通过铰接形成可收折的拉梁。
所述纵向拉梁上沿纵向排列多个横向的手抓杆,两相邻的手抓杆之间留有间距,该间距随下腰难度的增加从纵向拉梁后端至前端逐渐依次减小。
所述脚部固定架固定在前斜支架的下横杆上,或者固定在纵向拉梁上,所述脚部固定架包括伸缩调节立管,伸缩调节立管上端固定连接一横臂,所述横臂的左、右延伸端分别固定一脚踏,各脚踏上固定设置脚部固定带,所述攀爬拉绳的固定端固定在脚部固定架上或前斜支架的下横杆上。
所述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分别固定一卡接支架,各卡接支架均设有一开口槽,所述压腿横梁左、右两端的轴颈分别配合在左、右卡接支架的开口槽中形成限位。
所述前、后斜支架的下端的支承脚为横管,前、后横管分别与前、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右支撑杆连接固定,前、后横管均左、右延伸出前、后斜支架。
所述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及纵向拉梁均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与外管的管孔间隙配合通过锁定销锁定连接,形成可调的伸缩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由前斜支架、后斜支架、下部纵向拉梁构成的三角形支撑基架,所述三角形支撑基架的顶角处安装腰部托梁,所述前斜支架、后斜支架均包括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以及固定连接在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下端的下横杆,前、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上端铰接,前、后斜支架的右支撑杆上端铰接,所述腰部托梁位于左、右支撑杆的上端之间分别与左、右支撑杆连接定位,所述腰部托梁上端距地面的高度为60~100mm,前、后斜支架的下横杆之间铰接纵向拉梁,所述前斜支架的下侧设置脚部固定架和固定供训练者牵引拉动增加强度的攀爬拉绳,所述攀爬拉绳的自由端向后斜支架方向延伸,所述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之间安装一可拆卸的压腿横梁,用于供训练者劈叉训练,所述压腿横梁距地面的高度为200~350mm,所述前、后斜支架的下端设置支承脚。该训练装置中的左支撑杆、右支撑杆、纵向拉梁均由矩钢制作而成。下腰训练时,训练者腰部依托在腰部托梁上后仰,双手抓到攀爬拉绳后沿攀爬拉绳逐渐向前攀爬,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逐渐加强训练强度。腰部托梁对训练者进行了依托,可防止训练者在后仰的下腰弯曲过程中摔倒,避免了摔伤等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下腰训练的安全性。攀爬拉绳可让训练者根据个人的情况自我控制逐渐增加下腰训练强度,独自便可完成下腰训练,不需借助他人的外力施压,防止了腰椎损伤的情况,其使用更安全可靠。并且训练的进程快、训练效率高,年龄较小或者初级的训练者均可拉到攀爬拉绳,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训练者的需求。该训练装置的结构简单、重量轻、占地面积小、挪动方便、制作成本低。其使用也简便、适用范围广、功能多,训练者通过压腿横梁可进行“一字马”的劈叉训练,劈叉与下腰均采用该训练装置即可,为训练者柔韧性的训练提供了便利。
所述纵向拉梁对应训练者上体的一端安装一可拆卸的辅助手抓架,所述辅助手抓架包括立柱和固定在立柱上的多个手抓横杆,相邻手抓横杆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0~150mm,所述立柱的下端与纵向拉梁连接。辅助手抓架是供年龄较小、双手不长的训练者抓取,以防止年龄较小训练者的双手无法接触装置下面的攀爬拉绳,为其提供了便利,方便了下腰训练,也不再需老师辅助下腰,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
所述辅助手抓架的立柱下端通过螺栓与纵向拉梁固定连接,所述纵向拉梁上偏于螺栓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立柱上设有偏于螺栓的定位销孔,立柱通过定位销穿过定位销孔插入一定位孔中形成角度定位。或者,所述纵向拉梁上通过螺栓连接辅助手抓架的插接座,所述插接座的下端及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纵向拉梁连接固定,所述纵向拉梁设有与插接座的下端螺栓对应的第一螺栓孔,以第一螺栓孔为圆心呈扇形均匀分布有多个供插接座调节角度的第二螺栓孔,使插接座可以第一螺栓孔圆心转动调整安装角度,所述辅助手抓架的立柱下端插入套筒座形成定位,并用锁紧螺钉锁定。当下腰幅度小的初学者使用时,可将辅助手抓架调整呈倾斜的角度,这样辅助手抓架既不会形成干涉,也方便了训练者的抓取及攀爬,为初学者的下腰训练提供了便利。
所述纵向拉梁包括前半段、后半段,所述前半段与后半段之间通过铰接形成可收折的拉梁。收折时对折纵向拉梁后合拢前斜支架与后斜支架即可,装置的收纳更简单便捷。
所述纵向拉梁上沿纵向排列多个手抓横杆,两相邻的手抓横杆之间留有间距,该间距随下腰难度的增加从纵向拉梁后端至前端逐渐依次减小。训练者也可通过手抓杆自我控制逐渐增加下腰训练强度,不同的训练者可自我选择下腰训练的方式,装置的使用方式多样,使用更方便。
所述脚部固定架固定在前斜支架的下横杆上,或者固定在纵向拉梁上,所述脚部固定架包括伸缩调节立管,伸缩调节立管上端固定连接一横臂,所述横臂的左、右延伸端分别固定一脚踏,各脚踏上固定设置脚部固定带,所述攀爬拉绳的固定端固定在脚部固定架上或前斜支架的下横杆上。训练者双脚踩在脚踏上更加舒适,脚部固定带用于绑住训练者双脚以防止双脚的松脱,训练者脚部的固定更好,适用更安全可靠。
所述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分别固定一卡接支架,各卡接支架均设有一开口槽,所述压腿横梁左、右两端的轴颈分别配合在左、右卡接支架的开口槽中形成限位。压腿横梁的安装方便,使用时将其放在卡接支架上即可,不需劈叉训练时拆下便可进行下腰训练。
所述前、后斜支架的下端的支承脚为横管,前、后横管分别与前、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右支撑杆连接固定,前、后横管均左、右延伸出前、后斜支架。横管的支承脚支撑更稳固,横管左、右延伸的两端能够防止训练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偏倒,装置的使用更安全可靠。
所述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及纵向拉梁均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与外管的管孔间隙配合通过锁定销锁定连接,形成可调的伸缩结构。伸缩结构的训练装置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训练者进行高度及长度的调节,扩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
本下腰训练装置的结构简单、重量轻、占地面积小、挪动方便、制作成本低。其使用也简便、适用范围广、功能多,训练者既可进行“一字马”的劈叉训练,也可进行下腰训练。下腰训练时可让训练者根据个人的情况自我控制逐渐增加下腰训练强度,使用安全可靠,训练效率高,方便了各年龄阶段训练者的使用。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放大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
图6为辅助手抓架倾斜调节的一种实施例;
图7为辅助手抓架倾斜调节的另一种实施例;
图8为纵向拉梁的前半段与后半段通过合页铰接的示意图;
图9为使用时训练者采用攀爬拉绳训练下腰的示意图;
图10为使用时训练者采用辅助手抓架训练下腰的示意图;
图11为使用时训练者采用压腿横梁训练劈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11,一种下腰训练装置,包括由前斜支架1、后斜支架2、下部纵向拉梁4构成的三角形支撑基架,所述三角形支撑基架的顶角处安装腰部托梁3。所述前斜支架1、后斜支架2均包括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0以及固定连接在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0下端的下横杆13。前、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14上端铰接,前、后斜支架的右支撑杆10上端铰接。所述前斜支架1和后斜支架2的左、右支撑杆上端均设有铰接头,前、后斜支架上的铰接头呈弯曲状相向延伸,前、后铰接头的相向延伸部设置轴孔,通过螺栓铰接。所述腰部托梁3位于左、右支撑杆10的上端之间分别与左、右支撑杆10连接定位。所述腰部托梁3包括横管和覆盖横管外圆的软垫层,所述横管的左、右端分别固定连接安装头,所述安装头上设有轴向限位台阶,该轴向限位台阶的轴心设置螺纹孔,通过铰接前、后斜支架的螺栓与螺纹孔配合,将腰部托梁3固定在三角形支撑基架上端,所述腰部托梁3上端距地面的高度为60~100mm。前、后斜支架的下横杆13之间铰接纵向拉梁4。所述纵向拉梁4的前、后端分别设置铰接头,所述前、后下横杆13上分别固定铰接座,该铰接座通过螺栓与纵向拉梁4的铰接头铰接,形成下横杆13与纵向拉梁4之间的铰接。所述纵向拉梁4包括前半段4-1、后半段4-2,所述前半段4-1与后半段4-2之间通过铰接形成可收折的拉梁。所述前半段4-1、后半段4-2的相向端设置铰接头,前半段4-1的铰接头与后半段4-2的铰接头通过销轴铰接,或者前半段4-1、后半段4-2的相向端直接通过合页铰接,合页连接在前半段4-1、后半段4-2的下部。通过前、后斜支架上端铰接,纵向拉梁与前、后下横杆铰接,纵向拉梁的前半段与后半段之间的铰接,使三角形支撑基架既能能够展开形成支撑状态,供训练者使用,又能够收折放置,收折时拧松铰接的螺栓后,将纵向拉梁4对折弯曲,前斜支1架与后斜支架2即可合拢,收折简单便捷。所述前半段4-1后端的上端面还可以通过销钉铰接一限位钩,在后半段4-2前端的上端面固定一限位螺栓,通过限位钩勾住限位螺栓锁定,可以防止纵向拉梁4的前半段4-1与后半段4-2之间的铰接处弯曲,使纵向拉梁4保持平直状态,收折时将限位钩推出锁定状态,便可进行收折。所述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0、纵向拉梁4可以采用钢管或铝合金管制作,所采用的管材可以是方形管,或椭圆形管,或圆形管,本实施例采用的是方形管中的长方形管,既能保证三角形支撑基架的强度,又使三角形支撑基架美观。所述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0,以及纵向拉梁4的后半段4-2均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间隙配合在外管的管孔中,所述外管沿轴向排列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内管上设有锁定孔,通过内管伸缩调节长度后用锁定销从外管的定位孔插入锁定孔形成锁定,形成可调的伸缩结构。该伸缩结构的训练装置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训练者调节高度,有利于训练者使用。所述前、后斜支架的下横杆13之间铰接纵向拉梁4包括两个拉梁,两个拉梁之间沿纵向排列多个横向的手抓杆15,两相邻的手抓杆15之间留有间距,该间距随下腰难度的增加从纵向拉梁4后端至前端逐渐依次减小,训练者可以通过用手抓住手抓杆15,保持下腰状态,并且随着下腰强度增加,自我控制逐渐攀爬增加下腰训练强度,以达到训练目的。或者所述前、后斜支架的下横杆13之间铰接纵向拉梁4也可以为一个,一个纵向拉梁4沿纵向排列多个横向的手抓杆15,各手抓杆15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出纵向拉梁4,供训练者用手抓住。所述前斜支架1的下侧设置脚部固定架5和固定供训练者牵引拉动增加强度的攀爬拉绳6,所述攀爬拉绳6的自由端向后斜支架2方向延伸。所述脚部固定架5包括伸缩调节立管,脚部固定架5的伸缩调节立管下端与前斜支架1的下横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或者焊接固定在纵向拉梁4上设置的横支架上。伸缩调节立管上端固定连接一横臂,所述横臂的左、右延伸端分别固定一脚踏5-2,各脚踏5-2上固定设置脚部固定带5-1。训练者双脚踩在脚踏5-2上用脚部固定带5-1固定,可以防止训练者双脚松脱,而且能使训练者的脚尖保持绷直状态,提高训练效果。所述攀爬拉绳6的长度足够长可供训练者抓取,攀爬拉绳6的固定端可以通过连接卡扣固定连接在脚部固定架5的伸缩调节立管上或前斜支架1的下横杆13上焊接固定圆环上;或者,攀爬拉绳6的固定端也可以直接套在脚部固定架5的伸缩调节立管上或前斜支架1的下横杆13上。所述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0之间安装一可拆卸的压腿横梁12,用于供训练者劈叉训练,所述压腿横梁12距地面的高度为200~350mm。压腿横梁12由管材制成,压腿横梁12的外圆周包覆有一层软垫层,所述压腿横梁12的两端设置轴颈。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0分别固定一卡接支架9,所述卡接支架9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在支撑杆上,各卡接支架9上端均设有一开口槽9-1,所述压腿横梁12左、右两端的轴颈分别配合在左、右卡接支架的开口槽9-1中形成定位。下腰训练时可取下压腿横梁12,进行劈叉压腿训练时将其固定在卡接支架9上即可,训练者可以坐在地上,将一条腿放在压腿横梁12进行劈叉训练,增加训练强度。所述纵向拉梁4位于后斜支架2的一端安装一可拆卸的辅助手抓架8,辅助手抓架8是供年龄较小、双手不长的训练者抓取,以防止年龄较小训练者的双手无法接触装置下面的攀爬拉绳6,为其提供了便利,方便了下腰训练,也不再需老师辅助下腰,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在用攀爬拉绳6训练下腰或者采用压腿横梁12劈叉压腿时辅助手抓架8需拆下。所述辅助手抓架8包括立柱8-2,立柱8-2上固定有多个手抓横杆8-1,相邻手抓横杆8-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0~150mm,所述立柱8-2的下端分别与纵向拉梁4连接。所述辅助手抓架8的立柱8-2下端通过螺栓与纵向拉梁4固定连接,所述纵向拉梁4上偏于螺栓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立柱8-2上设有偏于螺栓的定位销孔,立柱8-2通过定位销穿过定位销孔插入一定位孔中形成角度定位。或者,所述纵向拉梁4上通过螺栓连接辅助手抓架8的插接座11,所述插接座11的下端及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纵向拉梁4连接固定,所述纵向拉梁4设有与插接座11的下端螺栓对应的第一螺栓孔,以第一螺栓孔为圆心呈扇形均匀分布有多个供插接座11调节角度的第二螺栓孔,各第二螺栓孔距第一螺栓孔的距离相同,使插接座11可以第一螺栓孔圆心转动调整安装角度。所述辅助手抓架8的立柱8-2下端插入插接座11形成定位,并用锁紧螺钉锁定。本实施例选择通过插接座11来安装辅助手抓架8。当下腰幅度小的初学者使用时,可将辅助手抓架8调整呈倾斜的角度,这样辅助手抓架8既不会形成干涉,也方便了训练者的抓取及攀爬,为初学者的下腰训练提供了便利。当纵向拉梁4采用两个时,辅助手抓架8的立柱8-2为两个,两个立柱之间连接手抓横杆8-1;或者当纵向拉梁4采用一个时,辅助手抓架8的立柱8-2为一个,一个立柱上连接的手抓横杆8-1向左右两端延伸出。所述前、后斜支架的下端设置支承脚7,所述前、后斜支架的下端的支承脚7为横管,前、后横管分别与前、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0连接固定,前、后横管均左、右延伸出前、后斜支架。横管的支承脚7支撑更稳固,横管左、右延伸的两端能够防止训练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偏倒,装置的使用更安全可靠。所述横管与前、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0垂直,或者前、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0的下端弯曲,横管与前、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0的下端呈锐角,本实施例选择横管与前、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0垂直。本装置的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0、纵向拉梁4上的铰接头均通过焊接固定或通过螺栓固定,前斜支架1的左支撑杆14或右支撑杆10上固定有一绑带,该绑带用于防止训练者膝盖弯曲,使用时其绑在左支撑杆14或右支撑杆10之间。
下腰训练时,训练者脚部踩在脚部固定架5的脚踏5-2上,并用脚部固定带5-1将脚部固定后,身体向后仰使腰部依托在腰部托梁3上后,上身后仰双手抓住攀爬拉绳6或手抓杆,保持姿势稳定,使韧带得到拉伸,到达训练效果。随着训练强度增加,训练者可沿攀爬拉绳6或手抓杆逐渐向前攀爬,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逐渐加强训练强度,以达提高下腰训练效果。训练者独自便可完成下腰训练,不需借助他人的外力施压,防止了腰椎损伤的情况,其使用更安全可靠。并且年龄较小或者初级的训练者均可利用攀爬拉绳6或辅助手抓架达到训练目的,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训练者的需求。腰部托梁3对训练者进行了依托,可防止训练者在后仰的下腰弯曲过程中摔倒,避免了摔伤等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下腰训练的安全性。并且训练者还可以通过压腿横梁12可进行“一字马”的劈叉训练,为训练者腿部柔韧性的训练提供了方便。采用本装置进行柔韧性训练,训练的进程快、训练效率高,而且该训练装置的结构简单、重量轻、占地面积小、挪动方便、制作成本低,其使用也简便、适用范围广、功能多,集下腰与劈叉为一体,既减少了占地面积,又为训练者提供方便。

Claims (10)

1.一种下腰训练装置,包括由前斜支架(1)、后斜支架(2)、下部纵向拉梁(4)构成的三角形支撑基架,所述三角形支撑基架的顶角处安装腰部托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斜支架(1)、后斜支架(2)均包括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0)以及固定连接在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0)下端的下横杆(13),前、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14)上端铰接,前、后斜支架的右支撑杆(10)上端铰接,所述腰部托梁(3)位于左、右支撑杆(10)的上端之间分别与左、右支撑杆(10)连接定位,所述腰部托梁(3)上端距地面的高度为60~100mm,前、后斜支架的下横杆(13)之间铰接纵向拉梁(4),所述前斜支架(1)的下侧设置脚部固定架(5)和固定供训练者牵引拉动增加强度的攀爬拉绳(6),所述攀爬拉绳(6)的自由端向后斜支架(2)方向延伸,所述后斜支架(2)的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0)之间安装一可拆卸的压腿横梁(12),用于供训练者劈叉训练,所述压腿横梁(12)距地面的高度为200~350mm,所述前、后斜支架的下端设置支承脚(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拉梁(4)位于后斜支架(2)的一端安装一可拆卸的辅助手抓架(8),所述辅助手抓架(8)包括立柱(8-2)和固定在立柱(8-2)上的多个手抓横杆(8-1),相邻手抓横杆(8-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0~150mm,所述立柱(8-2)的下端与纵向拉梁(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手抓架(8)的立柱(8-2)下端通过螺栓与纵向拉梁(4)固定连接,所述纵向拉梁(4)上偏于螺栓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立柱(8-2)上设有偏于螺栓的定位销孔,立柱(8-2)通过定位销穿过定位销孔插入一定位孔中形成角度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拉梁(4)上通过螺栓连接辅助手抓架(8)的插接座(11),所述插接座(11)的下端及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纵向拉梁(4)连接固定,所述纵向拉梁(4)设有与插接座(11)的下端螺栓对应的第一螺栓孔,以第一螺栓孔为圆心呈扇形均匀分布有多个供插接座(11)调节角度的第二螺栓孔,使插接座(11)可以第一螺栓孔圆心转动调整安装角度,所述辅助手抓架(8)的立柱(8-2)下端插入插接座(11)形成定位,并用锁紧螺钉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拉梁(4)包括前半段(4-1)、后半段(4-2),所述前半段(4-1)与后半段(4-2)之间通过铰接形成可收折的拉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拉梁(4)上沿纵向排列多个横向的手抓杆(15),两相邻的手抓杆(15)之间留有间距,该间距随下腰难度的增加从纵向拉梁(4)后端至前端逐渐依次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固定架(5)固定在前斜支架的下横杆上,或者固定在纵向拉梁(4)上,所述脚部固定架(5)包括伸缩调节立管,伸缩调节立管上端固定连接一横臂,所述横臂的左、右延伸端分别固定一脚踏(5-2),各脚踏(5-2)上固定设置脚部固定带(5-1),所述攀爬拉绳(6)的固定端固定在脚部固定架(5)上或前斜支架的下横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0)分别固定一卡接支架(9),各卡接支架(9)均设有一开口槽(9-1),所述压腿横梁(12)左、右两端的轴颈分别配合在左、右卡接支架的开口槽(9-1)中形成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斜支架的下端的支承脚(7)为横管,前、后横管分别与前、后斜支架的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0)连接固定,前、后横管均左、右延伸出前、后斜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0)及纵向拉梁(4)均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与外管的管孔间隙配合通过锁定销锁定连接,形成可调的伸缩结构。
CN202022596984.8U 2020-11-11 2020-11-11 下腰训练装置 Active CN213609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96984.8U CN213609633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下腰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96984.8U CN213609633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下腰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09633U true CN213609633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33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96984.8U Active CN213609633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下腰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09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08167A (en) Exercising apparatus
US4921245A (en) Exercise device
US4796881A (en) Multipurpose exercising apparatus
US7637849B2 (en) Stepper exercise apparatus
US4337942A (en) Portable exercising device usable alone or with other devices for multiple routines
US9789347B2 (en) Folding exercise chair for resistance training
JP2009522073A (ja) 訓練装置
CN206852991U (zh) 一种健身座椅
US20100222192A1 (en) Stretching and toning device
JP2018000910A (ja) 運動器具
US20110183823A1 (en) Free-standing exercise apparatus
CN213609633U (zh) 下腰训练装置
US7108645B2 (en) Straddle stretching apparatus
KR100718349B1 (ko) 근육이완 및 관절유연성 운동기구
TW201729872A (zh) 蹲立健身器
CN2920319Y (zh) 攀登式爬树架
CN205197554U (zh) 多功能家用健身装置
CN215084620U (zh) 可调式下腰训练器
CN215195259U (zh) 多功能下腰训练器
KR101849564B1 (ko) 헬스용 침대
CN2746941Y (zh) 倒立床
CN213077360U (zh) 下腰训练器
CN105029948A (zh) 多功能家用健身装置
CN219783720U (zh) 一种多功能的倒立健身器材
CN205850081U (zh) 多功能运动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