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05885U - 上盖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上盖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05885U
CN213605885U CN202022064498.1U CN202022064498U CN213605885U CN 213605885 U CN213605885 U CN 213605885U CN 202022064498 U CN202022064498 U CN 202022064498U CN 213605885 U CN213605885 U CN 213605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positioning
cover
upper cover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644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志一
鲁永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644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05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05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05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上盖及烹饪器具,其中,上盖包括盖体、提手和紧固件;盖体包括顶壁以及连接于顶壁周侧的侧壁,顶壁与侧壁配合形成朝向一侧开口的盖体内腔,侧壁上设有两第一安装部;提手绕设在侧壁和顶壁外侧,提手两端设有与第一安装部配合的第二安装部;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配合将提手固定于盖体。本申请的上盖及烹饪器具,盖体侧壁设有第一安装部,提手设有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安装方式简单。安装后,由于提手绕设在侧壁和顶壁外侧,并且第二安装部设置于提手的两端,则提手的两端均形成固定点,因此,提手与盖体之间连接强度更高,不易出现提手松动的情况,有利于延长上盖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上盖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盖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锅具(如煮锅)的上盖通常采用圆形的提手,且圆形的提手设置在上盖的盖体顶部,通过螺钉将提手和上盖的盖体连接在一起,这样安装的提手通常连接强度较差,提手容易出现松动。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上盖及烹饪器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上盖及烹饪器具,上盖的提手连接强度较高,提手不易出现松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盖,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包括顶壁以及连接于所述顶壁周侧的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侧壁配合形成朝向一侧开口的盖体内腔,所述侧壁上设有两第一安装部;
提手,所述提手绕设在所述侧壁和所述顶壁外侧,所述提手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部配合的第二安装部;以及
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配合将所述提手固定于所述盖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还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提手还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中的一者包括定位柱,另一者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置于所述定位孔中。
如此设置,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即可实现提手位置的固定,结构非常简单,容易安装,定位效果好。由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因此可避免提手在安装过程中发生晃动,从而方便了提手的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手包括分体设置的提手体及提手盖,所述提手体连接于所述提手盖朝向所述盖体的一侧。
如此设置,提手包括提手体及提手盖两部分,可以保证提手的结构强度。且提手体和提手盖可以分开加工,加工过程更加简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提手体的第一定位孔以及设于所述提手盖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并插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孔中。
如此设置,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结构非常简单,装配过程方便,定位效果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设于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所述第一定位部设于所述侧壁靠近所述顶壁的位置。
如此设置,提手靠近开口的部位与盖体的侧壁相固定,提手靠近顶壁的部位也与盖体的侧壁相固定,提手与盖体之间具有多个固定点,从而提手可以很稳定地安装于盖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手的两端朝向相背离的方向延伸形成遮挡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设于所述遮挡部内,且所述遮挡部从上方挡住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紧固件。
如此设置,通过紧固件连接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时,可以从下方安装紧固件,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部然后连接第二安装部,遮挡部起到了很好的遮挡作用,避免紧固件露出在外,可保持上盖外形的美观,并且,由于紧固件从第一安装部下方进行安装,紧固件不容易沾水而被锈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壁部分透明可视或全部透明可视。
如此设置,方便通过透明可视部分观察锅内的食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如上述的上盖,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锅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还包括锁扣,所述锁扣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提手的两端;所述锅体设有锁块,所述锁扣开设有锁孔,所述锁孔与所述锁块卡接配合以将所述上盖锁定于所述锅体上。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锁扣可将上盖锁定于锅体,从而可以通过提手将上盖和锅体一起提起,方便搬动该烹饪器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蒸格,所述锅体内壁设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方,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凸台,所述蒸格设有供所述凸台通过的缺口,所述蒸格可选择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或所述第二支撑部上。
如此设置,蒸格可以放置在不同的高度位置,使用者可以根据蒸煮的食物进行相应的选择,使用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盖及烹饪器具,盖体侧壁设有第一安装部,提手设有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安装方式简单。安装后,由于提手绕设在侧壁和顶壁外侧,并且第二安装部设置于提手的两端,则提手的两端均形成固定点,因此,提手与盖体之间连接强度更高,不易出现提手松动的情况,有利于延长上盖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盖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盖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提手盖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蒸格和内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上盖;110、盖体;1101、顶壁;1102、侧壁;1103、盖体内腔;1105、安装槽;111、第一定位部;1111、第一定位柱;112、第一安装部;120、提手;121、第二定位部;1211、第一定位孔;1212、第二定位柱;1213、第二定位孔;122、第二安装部;123、提手盖;1231、卡槽;124、提手体;1241、卡钩;125、遮挡部;1251、轴孔;130、紧固件;140、锁扣;141、转轴;142、锁孔;1421、限位凸块;200、锅体;201、外壳;202、内锅;210、锁块;220、第一支撑部;230、第二支撑部;231、凸台;300、蒸格;310、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锅体200和上盖100,上盖100盖合于锅体200上。本实施例中,该烹饪器具为煮锅,但不限于此,该烹饪器具也可以是蒸锅、炒锅或者其他类型的锅具,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5,上盖100包括盖体110、提手120以及连接盖体110和提手120的紧固件130。其中,盖体110包括顶壁1101以及连接于顶壁1101周侧的侧壁1102,顶壁1101与侧壁1102配合形成一侧开口的盖体内腔1103。侧壁1102上设有两第一安装部112,提手120两端设有与第一安装部112配合的第二安装部122。提手120绕设在侧壁1102和顶壁1101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外侧”指的是远离盖体内腔1103的一侧。紧固件130穿过第一安装部112,与第二安装部122配合将提手120固定于盖体110。
第一安装部112和第二安装部122之间通过紧固件130连接,安装方式简单。安装后,由于提手120绕设在侧壁1102和顶壁1101外侧,也就是提手120围绕盖体110设置,并且第二安装部122设置于提手120的两端,则提手120的两端均形成固定点。相对于提手安装于盖体顶壁的结构而言,本实施例的上盖100,提手120与盖体110之间连接强度更高,不易出现提手120松动的情况,有利于延长上盖100的使用寿命。
此外,盖体110的顶壁1101通常比较平缓,为平面或者趋于平面的曲面,当有水落到盖体110顶壁1101时,水容易积聚在顶壁1101上。现有的上盖将提手设置于盖体顶壁,水容易积聚在提手和盖体的连接处,从而容易将连接提手和盖体的紧固件锈蚀。而本申请由于提手120连接于盖体110侧壁1102,而侧壁1102非常陡峭,因此,当有水滴落到侧壁1102时,水会沿着侧壁1102往下流,而不会积聚在第一安装部112和第二安装部122上,也就不会锈蚀紧固件130。
进一步地,顶壁1101部分透明可视或全部透明可视。如此,方便通过透明可视部分观察锅内的食物。由于第二安装部122设于提手120的两端,第一安装部112设于侧壁1102,也就是说,提手120连接于盖体110的侧壁1102,则提手120不占用顶壁1101的透明可视部分,也就是不会影响顶壁1101的视觉效果。
本实施例中,顶壁1101全部透明可视。进一步地,顶壁1101可以采用玻璃制成,但不限于此,顶壁1101也可以采用透明的塑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侧壁1102还设有第一定位部111,提手120还设有第二定位部121,第一定位部111和第二定位部121中的一者包括定位柱,另一者包括定位孔,定位柱插置于定位孔中。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即可实现提手120位置的固定,结构非常简单,容易安装,定位效果好。安装提手120时,只需要将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再通过紧固件130连接第一安装部112和第二安装部122即可将提手120安装于盖体110上,安装过程非常简单。由于第一定位部111和第二定位部121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因此可避免提手120在安装过程中发生晃动,从而方便了提手120的安装。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5,提手120包括分体设置的提手体124及提手盖123,提手体124连接于提手盖123朝向盖体110的一侧。提手120包括提手体124及提手盖123两部分,可以保证提手120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提手120采用塑料制成,生产加工时,提手体124和提手盖123可以分别注塑成型,然后再组装在一起。提手体124和提手盖123为分体设置的两个部分,更容易进行生产加工。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第二定位部121包括设于提手体124的第一定位孔1211以及设于提手盖123的第二定位柱1212,第二定位柱1212设有第二定位孔1213。第一定位部111包括第一定位柱1111,第一定位柱1111穿过第一定位孔1211并插置于第二定位孔1213中。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柱1111穿过第一定位孔1211并插置于第二定位孔1213中,即限定了提手体124和提手盖123的安装位置,使得提手体124和提手盖123不能相对盖体110在垂直于第一定位柱1111的方向上发生移动,再利用紧固件130连接第一安装部112和第二安装部122即可将提手120牢牢地固定在盖体110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11和第二定位部121结构非常简单,装配过程方便,定位效果好。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柱111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定位柱1111分别设于盖体110的两侧,即每侧均设有两个第一定位柱1111,第一定位孔1211和第二定位孔1213的数量和位置均与第一定位柱1111相对应。如此,第一定位柱1111可以很好地对提手体124和提手盖123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提手盖123呈U形,提手体124设于提手盖123中部,且提手体124的形状与提手盖123中部形状相适应。具体地,提手体124也呈U形。需要说明的是,“提手盖123中部”指的是两端之间的部位,包括但不限于中心部位。第一定位孔1211设于提手体124的两端。本实施例中,提手体124设于提手盖123中部,一方面加强了提手120的整体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提手体124用料较少,可以节省材料。提手盖123呈U形,提手体124的形状与提手盖123中部形状相适应,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请参阅图5和图6,一些实施例中,提手盖123和提手体124中的一者设有卡钩1241,另一者设有卡槽1231,卡钩1241卡接于卡槽1231中以使提手体124连接于提手盖123。该些实施例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提手盖123和提手体124,结构简单,容易连接。请参阅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提手盖123设有卡槽1231,提手体124设有卡钩1241,组装提手120时,将卡钩1241按压进卡槽1231中即可。但不限于此,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提手体124设有卡槽1231,提手盖123设有卡钩1241。
安装提手120时,可以先利用卡钩1241和卡槽1231配合将提手体124和提手盖123连接在一起,再通过第一定位柱1111穿过第一定位孔1211和第二定位孔1213对提手120定位;也可以先通过第一定位柱1111穿过第一定位孔1211和第二定位孔1213对提手体124和提手盖123定位,再利用卡钩1241和卡槽1231配合将提手体124和提手盖123连接在一起。将提手120安装于盖体110上之后,提手体124被夹于提手盖123和盖体110之间,提手体124不会发生上下晃动的情况。
请参阅图4和图5,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112设于侧壁1102靠近开口的位置,第一定位部111设于侧壁1102靠近顶壁1101的位置。由于提手120通过第一安装部112进行安装固定,并通过第一定位部111进行定位,因此,提手120靠近开口的部位与盖体110的侧壁1102相固定,提手120靠近顶壁1101的部位也与盖体110的侧壁1102相固定,提手120与盖体110之间具有多个固定点,从而提手120可以很稳定地安装于盖体110上。
侧壁1102表面设有安装槽1105,该安装槽1105由侧壁1102靠近开口的部位朝向顶壁1101延伸,提手120的两端至少部分贴靠于安装槽1105内壁。具体地,提手盖123长于提手体124的部分贴靠于安装槽1105内壁。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安装槽1105,有利于提手120贴靠盖体110,使得提手120的安装更加稳定。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112和第一定位部111均设于安装槽1105内,结构非常紧凑。
请参阅图5,进一步地,提手120的两端朝向相背离的方向延伸形成遮挡部125,具体地,遮挡部125形成于提手盖123的两端。第二安装部122设于遮挡部125内,且遮挡部125从上方挡住第一安装部112和紧固件130。通过紧固件130连接第一安装部112和第二安装部122时,可以从下方安装紧固件130,紧固件130穿过第一安装部112然后连接第二安装部122,遮挡部125起到了很好的遮挡作用,避免紧固件130露出在外,可保持上盖100外形的美观,并且,由于紧固件130从第一安装部112下方进行安装,紧固件130不容易沾水而被锈蚀。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30可以采用螺钉,第一安装部112和第二安装部122均设有螺纹孔,或第一安装部112设有光孔,第二安装部122设有螺纹孔,通过螺钉与螺纹孔的螺纹连接即可实现第一安装部112和第二安装部122的连接,装配过程非常简单。
请参阅图3-5,进一步地,上盖100还包括锁扣140,锁扣140可转动地安装于提手120的两端,该锁扣140用于将上盖100锁定于锅体200上。通过设置锁扣140可将上盖100锁定于锅体200,从而可以通过提手120将上盖100和锅体200一起提起,方便搬动该烹饪器具。
一实施例中,锅体200外壁设有锁块210,锁扣140开设有锁孔142,锁孔142与锁块210卡接配合以将上盖100锁定于锅体200上。锁扣140上设有转轴141,提手120的两端开设有轴孔1251,轴孔1251贯穿提手120朝向盖体110的一侧壁面形成轴孔入口,转轴141通过该轴孔入口安装于轴孔1251内。提手120安装于盖体110时,盖体110挡住轴孔入口,从而避免转轴141脱落。本实施例中,提手12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锁扣140,每个锁扣140均设有两个转轴141,两个转轴141相对设置,转轴141从轴孔1251的轴孔入口安装于轴孔1251内,安装过程非常简单。相对设置的两个转轴141可保证锁扣140的平衡与稳定,使得锁扣140的转动更加平稳,易操作。
一实施例中,锁块210设置为矩形块体,锁孔142形状与锁块210形状相适应,锁孔142设置为矩形孔。锁孔142内壁还设有用于抵接锁块210的限位凸块1421,当锁块210插入锁孔142内时,限位凸块1421抵于锁块210,使得锁扣140与锁块210相互锁紧。使用时,朝向锅体200转动锁扣140,使得锁块210插入锁孔142中,利用限位凸块1421抵接锁块210即可将上盖100锁定于锅体200。需要解锁时,只需要朝向远离锅体200的方向转动锁扣140,使锁孔142脱离锁块210,即可解锁上盖100,之后即可将上盖100从锅体200上取下。
组装上盖100时,可以先将锁扣140连接于提手120的两端,再利用第一定位柱1111对提手体124、提手盖123定位,最后通过紧固件130固定第一安装部112和第二安装部122。
请参阅图2和图7,一实施例中,该烹饪器具还包括蒸格300,锅体200内壁设有第一支撑部220和第二支撑部230。第二支撑部230位于第一支撑部220上方。蒸格300可选择地设于第一支撑部220或第二支撑部230上,从而该烹饪器具可以作为蒸锅使用。将蒸格300取出,该烹饪器具也可以作为煮锅使用。
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23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凸台231,蒸格300设有供凸台231通过的缺口310。如此,蒸格300上的缺口310与凸台231不相对时,蒸格300可以放置于第二支撑部230上。蒸格300上的缺口310与凸台231相对时,蒸格300可穿过凸台231往下移动,从而蒸格300可以放置在第一支撑部220上。本实施例中,蒸格300可以放置在第一支撑部220或第二支撑部230上,也就是蒸格300可以放置在不同的高度位置,用户可以根据蒸煮的食物进行相应的选择,使用非常方便。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220包括环形的凸筋。第一支撑部220结构非常简单,容易加工,且可避免蒸格300掉落到锅体200底部。
请参阅图2和图7,锅体200包括外壳201和内锅202,内锅202固定于外壳201内。外壳201可以采用塑料制成,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且造型美观。内锅202可以采用金属制成,结构强度高且容易受热。第一支撑部220和第二支撑部230均由内锅202的侧壁朝内延伸形成,具体地,可以通过冲压的方式加工形成第一支撑部220和第二支撑部230。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上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110),所述盖体(110)包括顶壁(1101)以及连接于所述顶壁(1101)周侧的侧壁(1102),所述顶壁(1101)与所述侧壁(1102)配合形成朝向一侧开口的盖体内腔(1103),所述侧壁(1102)上设有两第一安装部(112);
提手(120),所述提手(120)绕设在所述侧壁(1102)和所述顶壁(1101)外侧,所述提手(120)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部(112)配合的第二安装部(122);以及
紧固件(130),所述紧固件(130)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部(112),与所述第二安装部(122)配合将所述提手(120)固定于所述盖体(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1102)还设有第一定位部(111),所述提手(120)还设有第二定位部(121),所述第一定位部(11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121)中的一者包括定位柱,另一者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置于所述定位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120)包括分体设置的提手体(124)及提手盖(123),所述提手体(124)连接于所述提手盖(123)朝向所述盖体(110)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121)包括设于所述提手体(124)的第一定位孔(1211)以及设于所述提手盖(123)的第二定位柱(1212),所述第二定位柱(1212)设有第二定位孔(1213),
所述第一定位部(111)包括第一定位柱(1111),所述第一定位柱(1111)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1211)并插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孔(1213)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12)设于所述侧壁(1102)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所述第一定位部(111)设于所述侧壁(1102)靠近所述顶壁(1101)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120)的两端朝向相背离的方向延伸形成遮挡部(125),所述第二安装部(122)设于所述遮挡部(125)内,且所述遮挡部(125)从上方挡住所述第一安装部(112)和所述紧固件(1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1101)部分透明可视或全部透明可视。
8.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200)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上盖(100),所述上盖(100)盖合于所述锅体(20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00)还包括锁扣(140),所述锁扣(140)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提手(120)的两端;
所述锅体(200)设有锁块(210),所述锁扣(140)开设有锁孔(142),所述锁孔(142)与所述锁块(210)卡接配合以将所述上盖(100)锁定于所述锅体(20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蒸格(300),所述锅体(200)内壁设有第一支撑部(220)和第二支撑部(230),所述第二支撑部(230)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20)上方,所述第二支撑部(23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凸台(231),所述蒸格(300)设有供所述凸台(231)通过的缺口(310),所述蒸格(300)可选择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20)或所述第二支撑部(230)上。
CN202022064498.1U 2020-09-18 2020-09-18 上盖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13605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64498.1U CN213605885U (zh) 2020-09-18 2020-09-18 上盖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64498.1U CN213605885U (zh) 2020-09-18 2020-09-18 上盖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05885U true CN213605885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52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64498.1U Active CN213605885U (zh) 2020-09-18 2020-09-18 上盖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05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05885U (zh) 上盖及烹饪器具
CN211911358U (zh) 烹饪器具
KR102006910B1 (ko) 다기능 핸들 구비형 냄비
CN214595458U (zh) 锅体组件以及锅具
CN216494900U (zh) 一种炒菜机的锅盖结构及炒菜机
CN211833982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704320U (zh) 锅具的壳体组件及锅具
CN211355046U (zh) 蒸汽阀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355759U (zh)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8186377U (zh) 一种盖合紧密的电饭锅
CN209377376U (zh) 煎烤机及其烤盘组件
CN208808220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032002U (zh) 煎烤机及其烤盘组件
CN215777275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959642U (zh) 烹饪器具
CN209377355U (zh) 煎烤机及其烤盘组件
CN209032000U (zh) 煎烤机及其烤盘组件
CN211961707U (zh) 电热锅
CN219813850U (zh) 烹饪器具
CN217218718U (zh) 烹饪器具
CN211432289U (zh) 烹饪器具
CN209846942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032003U (zh) 煎烤机及其烤盘组件
CN214510721U (zh) 一种敲击炒锅
CN211432207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