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02083U - 一种承力防水接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承力防水接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02083U
CN213602083U CN202022251425.3U CN202022251425U CN213602083U CN 213602083 U CN213602083 U CN 213602083U CN 202022251425 U CN202022251425 U CN 202022251425U CN 213602083 U CN213602083 U CN 213602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wire
wedging
jack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514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先嘉
胡先进
林子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aonengl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aonengl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aonengl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aonengl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514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02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02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02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承力防水接续装置,涉及电力工具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端子本体,端子本体包括可拆连接的第一插接筒以及第二插接筒,第一插接筒与第二插接筒内分别形成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内分别配置有锥筒形的楔紧套,两楔紧套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以使楔紧套可在第一插孔或第二插孔内往复移动;楔紧套内贯通有穿线孔,楔紧套的外周面形成有楔紧面,楔紧面与第一插孔、第二插孔方向一致;安装间隙内设置有迫紧弹簧,迫紧弹簧相对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相对的楔紧套,并对两楔紧套分别施加朝向相互远离的一端方向的作用力,让导线接续效率更高,并保证导线对接状态保持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承力防水接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力防水接续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工程中,电缆的“芯线对接”通常称为接续。接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为芯线接续,一种为芯线改接。接续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为接线子式,一种为模块式。
接续管用于上述导线连接,一般使用液压钳等工具进行导线压接,以将导线部分压紧在接续管当中,每次进行导线对接都需要采用相应的工具进行接续,导致接续过程效率较低,人工采用工具压接的方式也会导致导线与接续管之间的配合不够稳定,抗拉强度低,导线与管体间容易存在间隙,导致冒火、着火或断路等风险存在,在接续完成后还需要配套专用的护罩,起绝缘防护作用,耗时耗力,不完全适用于所有作业场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力防水接续装置,替代传统接续管的接线方式,实现导线与导线之间的快速导电连接,且连接牢靠,保证导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承力防水接续装置,用于固定连接多个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硬质导电材质制成,用于固定连接导线的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包括可拆连接的第一插接筒以及第二插接筒,所述第一插接筒与所述第二插接筒内分别形成有贯通的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与所述第二插孔为锥孔结构,所述第一插孔与所述第二插孔相互靠近的一端直径大于相互远离的一端;所述第一插孔与所述第二插孔内分别配置有锥筒形的楔紧套,两所述楔紧套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以使所述楔紧套可在所述第一插孔或所述第二插孔内往复移动;所述楔紧套内贯通有穿线孔,所述楔紧套的外周面形成有楔紧面,所述楔紧面与所述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插孔方向一致;所述安装间隙内设置有迫紧弹簧,所述迫紧弹簧相对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相对的所述楔紧套,并对两所述楔紧套分别施加朝向相互远离的一端方向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所述承力防水接续装置还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内形成有固定腔,所述端子本体设置于所述固定腔内;所述绝缘外壳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供导线穿入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与所述固定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外壳相对的两端分别可拆连接有外壳端帽,所述外壳端帽开设有与所述过线孔连通的穿线口;所述过线孔端部设置有压线爪,所述外壳端帽内形成有用于抵压所述压线爪,以使所述压线爪夹紧位于所述过线孔内的导线的抵压部。
进一步地,所述压线爪为多个,多个所述压线爪环绕所述过线孔的周向设置以形成夹持导线的夹孔,所述夹孔内穿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楔紧套由若干个硬质导电材质的楔形压片围合而成,各所述楔形压片通过弹性套圈收束呈套筒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穿线孔的孔壁上排列设置有用于增加与导线之间摩擦力的防滑纹。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楔形压片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收束槽,所述弹性套圈卡套于所述收束槽;在所述楔紧套的径向投影方向上,所述收束槽与所述穿线孔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两所述穿线孔内分别设置一个活动的进线帽,所述进线帽的开口分别朝向所述第一插孔及所述第二插孔;所述进线帽包括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当所述进线帽处于第一位置,所述进线帽置于所述楔紧套远离所述安装间隙的一端;当所述进线帽处于第二位置,所述进线帽从所述穿线孔一端穿过所述穿线孔并置于所述安装间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进线帽的开口为逐渐向外延伸扩张的喇叭形结构,所述喇叭形结构外径大于所述穿线孔的内径,所述喇叭形结构为弹性材质,以使所述进线帽能够与所述穿线孔内壁进行弹性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筒与所述第二插接筒的连接处还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垂直穿过所述第一插接筒、所述第二插接筒的轴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可导电的端子本体将多根导线一一对应连接,需要对接的导线分别接入第一插接筒以及第二插接筒中,置于楔紧套的穿线孔当中,在导线从楔紧套外部抵推插入穿线孔的过程中,导线会对楔紧套施加朝向迫紧弹簧的力,使第一插接筒、第二插接筒释放楔紧套,从而让穿线孔孔径放大便于导线能够顺利插入,当导线插入穿线孔到适当位置后,松开对导线的抵推,两相对的楔紧套被安装间隙中的迫紧弹簧抵顶施加相互远离方向上的作用力,使楔紧套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并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楔紧配合,从而导致楔紧套内的穿线孔收窄紧压其内部导线,且迫紧弹簧会对楔紧套持续施加相应的作用力,使楔紧套对导线的压力相对稳定,保证在常规状态下导线与楔紧套之间的稳定性,有效降低冒火、着火或短路等风险,提高了导线接续效率,无需通过外部工具完成,节省人力劳动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承力防水接续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承力防水接续装置爆炸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承力防水接续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楔紧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楔紧套爆炸视图。
图中:10、端子本体;11、第一插接筒;12、第二插接筒;111、第一插孔; 121、第二插孔;13、楔紧套;14、安装间隙;15、迫紧弹簧;16、进线帽;17、定位销;131、穿线孔;132、楔紧面;133、楔形压片;134、弹性套圈;135、防滑纹;136、收束槽;161、喇叭形结构;20、绝缘外壳;21、固定腔;22、过线孔;23、压线爪;231、夹孔;30、外壳端帽;31、穿线口;32、抵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图3所示,为了让导线接续效率更高,并保证导线对接状态保持稳定,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承力防水接续装置,其用于固定连接多个导线,本例中,多个导线具体为两条,承力防水接续装置包括由硬质导电材质制成,用于固定连接导线的端子本体10,两根导线可通过该端子本体10对接导通。
具体的,端子本体10包括可拆连接的第一插接筒11以及第二插接筒12,第一插接筒11与第二插接筒12内分别形成有贯通的第一插孔111及第二插孔 121,在第一插接筒11和第二插接筒12连接的状态下,第一插孔111与第二插孔121对接连通且理想状态为同轴设置,第一插孔111与第二插孔121为锥孔结构,第一插孔111与第二插孔121相互靠近的一端直径大于相互远离的一端,使第一插孔111与第二插孔121相互靠近的一端内径朝相互远离的一端内径逐渐收窄。
第一插孔111与第二插孔121内分别配置有锥筒形的楔紧套13,楔紧套13 用于与第一插孔111或第二插孔121配合夹紧导线或释放导线,两楔紧套13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14,以使楔紧套13可在第一插孔111或第二插孔121内的相对两端之间往复移动,楔紧套13内贯通有穿线孔131,理想状态下,在楔紧套 13与第一插孔111或第二插孔121配合夹紧导线时,穿线孔131与第一插孔111、第二插孔121处于同轴的位置上,楔紧套13的外周面形成有楔紧面132,楔紧面132与第一插孔111、第二插孔121方向一致,本例中,为了便于理解,楔紧套13靠近安装间隙14的一端为第一端,楔紧套13远离安装间隙14的一端为第二端,楔紧套13的第一端外径大于第一插孔111及第二插孔121的内径,使楔紧套13朝远离安装间隙14的方向移动夹紧导线时不会从第一插孔111或第二插孔121中脱离,能够保持在第一插孔111与第二插孔121内与对导线持续施加楔紧后的压力。
为了实现快速接续,并保证导线接续后保持接续装置与导线之间的稳定性,安装间隙14内设置有迫紧弹簧15,迫紧弹簧15相对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相对的楔紧套13,并对两楔紧套13分别施加朝向相互远离的一端方向的作用力,本例中,在楔紧套13与第一插孔111或第二插孔121楔紧配合时,穿线孔131直径小于导线,在第一插孔111或第二插孔121释放楔紧套13时,穿线孔131直径大于导线。
在两根导线通过该承力防水接续装置实现接续时,采用以下步骤:
1、将其中一根或两根导线上的绝缘管套剥开,使其导体部分外露,外露的部分长度优选大于楔紧套13的长度,小于第一插接筒11或第二插接筒12的长度;
2、将其中一根导线从第一插接筒11或第二插接筒12一端插入第一插孔111 或第二插孔121,使导线的导体部分抵顶穿线孔131,此时由于楔紧套13与第一插孔111或第二插孔121楔紧配合,其孔径小于导体的直径,从而让导体对楔紧套13施加朝向安装间隙14方向的作用力,从而压缩迫紧弹簧15;
3、随着楔紧套13朝安装间隙14移动,楔紧套13上的楔紧面132脱离于第一插孔111或第二插孔121,使第一插孔111或第二插孔121释放楔紧套13,让其穿线孔131孔径扩大至大于导体,从而让导体能够穿入穿线孔131当中;
4、在导体穿入穿线孔131的瞬间,楔紧套13失去了其朝向安装间隙14方向抵顶的作用力,迫紧弹簧15对楔紧套13的作用力大于导体对楔紧套13施加的作用力后,迫紧弹簧15会将楔紧套13抵压复位至与第一插孔111或第二插孔121楔紧配合的位置上,从而让穿线孔131重新收窄压紧导体,从而完成第一根导线的连接;
5、将另一根导线的导体部分从未插入导线的第一插孔111或第二插孔121 插入,即重复步骤2-步骤4,完成第二根导线的连接。
迫紧弹簧15对两楔紧套13持续施加相互远离方向上的作用力,使两楔紧套13分别对两导线持续施加压紧的作用力,保证其连接稳定,避免冒火、着火或断路的风险,且整个接续过程无需依赖外部工具完成,提高接续效率的同时,节省了人力劳动成本。
进一步的,承力防水接续装置还包括绝缘外壳20,绝缘外壳20内形成有固定腔21,端子本体10设置于固定腔21内,绝缘外壳20能够避免导线接续后导电部分外露,造成危险。绝缘外壳20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供导线穿入的过线孔22,过线孔22与固定腔21连通,本例中,为了让端子本体10稳固于绝缘外壳20内,绝缘外壳20包括第一段以及两第二段,第一段内部形成上述的固定腔21,第二段分置在第一段的两端且其内部形成上述的过线孔22,两第二段的内径(过线孔22孔径)小于第一段的内径(固定腔21直径),使两端过线孔 22与固定腔21之间形成用于卡接端子本体10的台阶。
本例中,绝缘外壳20为通过注塑成型的外壳,在将相应的部件装配入第一插孔111以及第二插孔121后,第一插接筒11与第二插接筒12相接形成端子本体10,随后将端子本体10置入注塑设备并在其表面注塑形成该绝缘外壳20,保证端子本体10结构稳定与绝缘外壳20当中。
进一步,为了提高导线置于穿线孔131后的稳定性,绝缘外壳20相对的两端分别可拆连接有外壳端帽30,外壳端帽30开设有与过线孔22连通的穿线口 31,在导线接续过程中,先将外壳端帽30的穿线口31穿入导线,将导线接入穿线孔131完成连接后,再将外壳端帽30盖设于绝缘外壳20的端部,本例中,外壳端帽30与绝缘外壳2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接上述,过线孔22端部设置有压线爪23,外壳端帽30内形成有用于抵压压线爪23,以使压线爪23夹紧位于过线孔22内的导线的抵压部32,在导线如上所述,穿入穿线孔131完成接续后,外壳端帽30盖设于绝缘外壳20的端部,使外壳端帽30上的抵压部32与压线爪23配合,从而让压线爪23夹紧导线,具体为夹紧导线具有绝缘管套的位置上,由于绝缘管套为软质材料,因此压线爪23能够更好的将导线夹紧,保证导线与该接续装置之间的稳定性。
更为具体的,压线爪23为多个,多个压线爪23环绕过线孔22的周向设置以形成夹持导线的夹孔231,夹孔231内穿设有密封圈,在压线爪23未与抵压部32配合的情况下,压线爪23所形成的夹孔231孔径大于等于导线,在压线爪23与抵压部32配合,夹孔231直径小于导线。
如图4-图5所示,为了便于装配以及提高对导线的夹紧力,楔紧套13由若干个硬质导电材质的楔形压片133围合而成,各楔形压片133通过弹性套圈134 收束呈套筒结构。
进一步,穿线孔131的孔壁上排列设置有用于增加与导线之间摩擦力的防滑纹135。
多个楔形压片133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收束槽136,弹性套圈134卡套于收束槽136,在楔紧套13的径向投影方向上,收束槽136与穿线孔131相互垂直。
楔紧套13在迫紧弹簧15的作用力及第一插孔111、第二插孔121孔壁的导向下,其各个楔形压片133会紧贴在导线外侧与第一插孔111、第二插孔121之间,从而使各导线通过楔形压片133和端子本体10进行导电连接,过流面积大,当导线受到向外的拉力时,导线会带动楔紧套13朝向第一插孔111或第二插孔 121的小径端移动,从而使得楔紧套13的各个楔形压片133会抱紧在导线外侧,对导线产生锁止的作用,从而使得导线即使承受较大的拉力也不会从端子本体 10中松脱。
为了便于导线能够顺利插入过线孔22,两穿线孔131内分别设置一个活动的进线帽16,进线帽16的开口分别朝向第一插孔111及第二插孔121,进线帽 16包括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当进线帽16处于第一位置,进线帽16置于楔紧套13远离安装间隙14的一端;当进线帽16处于第二位置,进线帽16从穿线孔131一端穿过穿线孔131并置于安装间隙14内,导线的导体端部能够接入进线帽16,并通过进线帽16与穿线孔131之间的弹性配合引导导体顺利滑入安装间隙14中。
进线帽16的开口为逐渐向外延伸扩张的喇叭形结构161,喇叭形结构161 外径大于穿线孔131的内径,喇叭形结构161为弹性材质,以使进线帽16能够与穿线孔131内壁进行弹性配合,喇叭形结构161能够避免进线帽16滑入安装间隙14后被重新拉出穿线孔131,本例中,楔紧套13位于安装间隙14的一端设置有与喇叭形结构161配合的斜面台阶。
本例中,第一插接筒11和第二插接筒12之间可通过套接、螺接等方式实现可拆连接,优选采用螺接配合,第一插接筒11与第二插接筒12的连接处还设有定位销17,定位销17垂直穿过第一插接筒11、第二插接筒12的轴心,能够避免第一插接筒11与第二插接筒12配合后松脱。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代替传统的接续管压接方式,实现导线与导线之间的快速导电连接,且连接牢靠,导电过流面积大,操作便捷,安全耐用;设置进线帽16,以及设置进线帽16的开口为向外扩张的喇叭形结构161,能够在导线插楔紧套13的穿线孔131时对导线进行引导,并且有利于推动楔紧套13 移动及撑开,更加有利于导线的插入;设置端子本体10为分体式结构,便于整个接线端子的制作与组装;设置定位销17,能够增加第一插接筒11、第二插接筒12的牢靠性,且定位销17位于垂直穿过第一插孔111、第二插孔121的轴心,能够在导线插入过程中起到限位的作用;通过在绝缘外壳20的进线口设置外壳端帽30,能够对绝缘外壳20与导线绝缘外皮/绝缘套管之间进行快速有效的密封,且能够进一步增加导线连接的牢靠程度。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承力防水接续装置,用于固定连接多个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硬质导电材质制成,用于固定连接导线的端子本体(10),所述端子本体(10)包括可拆连接的第一插接筒(11)以及第二插接筒(12),所述第一插接筒(11)与所述第二插接筒(12)内分别形成有贯通的第一插孔(111)及第二插孔(121),所述第一插孔(111)与所述第二插孔(121)为锥孔结构,所述第一插孔(111)与所述第二插孔(121)相互靠近的一端直径大于相互远离的一端;
所述第一插孔(111)与所述第二插孔(121)内分别配置有锥筒形的楔紧套(13),两所述楔紧套(13)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14),以使所述楔紧套(13)可在所述第一插孔(111)或所述第二插孔(121)内往复移动;所述楔紧套(13)内贯通有穿线孔(131),所述楔紧套(13)的外周面形成有楔紧面(132),所述楔紧面(132)与所述第一插孔(111)、所述第二插孔(121)方向一致;
所述安装间隙(14)内设置有迫紧弹簧(15),所述迫紧弹簧(15)相对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相对的所述楔紧套(13),并对两所述楔紧套(13)分别施加朝向相互远离的一端方向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力防水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防水接续装置还包括绝缘外壳(20);
所述绝缘外壳(20)内形成有固定腔(21),所述端子本体(10)设置于所述固定腔(21)内;所述绝缘外壳(20)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供导线穿入的过线孔(22),所述过线孔(22)与所述固定腔(2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力防水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20)相对的两端分别可拆连接有外壳端帽(30),所述外壳端帽(30)开设有与所述过线孔(22)连通的穿线口(31);
所述过线孔(22)端部设置有压线爪(23),所述外壳端帽(30)内形成有用于抵压所述压线爪(23),以使所述压线爪(23)夹紧位于所述过线孔(22)内的导线的抵压部(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力防水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爪(23)为多个,多个所述压线爪(23)环绕所述过线孔(22)的周向设置以形成夹持导线的夹孔(231),所述夹孔(231)内穿设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力防水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紧套(13)由若干个硬质导电材质的楔形压片(133)围合而成,各所述楔形压片(133)通过弹性套圈(134)收束呈套筒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力防水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131)的孔壁上排列设置有用于增加与导线之间摩擦力的防滑纹(13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力防水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楔形压片(133)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收束槽(136),所述弹性套圈(134)卡套于所述收束槽(136);
在所述楔紧套(13)的径向投影方向上,所述收束槽(136)与所述穿线孔(131)相互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力防水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穿线孔(131)内分别设置一个活动的进线帽(16),所述进线帽(16)的开口分别朝向所述第一插孔(111)及所述第二插孔(121);
所述进线帽(16)包括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当所述进线帽(16)处于第一位置,所述进线帽(16)置于所述楔紧套(13)远离所述安装间隙(14)的一端;当所述进线帽(16)处于第二位置,所述进线帽(16)从所述穿线孔(131)一端穿过所述穿线孔(131)并置于所述安装间隙(14)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承力防水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帽(16)的开口为逐渐向外延伸扩张的喇叭形结构(161),所述喇叭形结构(161)外径大于所述穿线孔(131)的内径,所述喇叭形结构(161)为弹性材质,以使所述进线帽(16)能够与所述穿线孔(131)内壁进行弹性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力防水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筒(11)与所述第二插接筒(12)的连接处还设有定位销(17),所述定位销(17)垂直穿过所述第一插接筒(11)、所述第二插接筒(12)的轴心。
CN202022251425.3U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承力防水接续装置 Active CN213602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51425.3U CN213602083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承力防水接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51425.3U CN213602083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承力防水接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02083U true CN213602083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90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51425.3U Active CN213602083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承力防水接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02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51966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a cable clamping portion
EP2190069B1 (en) Connector with retaining ring for coaxial cabl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A2126095C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electrical conductor terminating arrangements
US7632143B1 (en) Connector with positive stop and compressible ring for coaxial cabl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8246392B2 (en) Securable connector
US6027373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7931499B2 (en) Connector including flexible finger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7261581B2 (en) Coaxial connector and method
CA2676022C (en) Electrical splice connector
WO199301650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20120003870A1 (en) Phone plug connector device
US20110130035A1 (en) Connector
CA2140104A1 (en) Coaxial cable end connector with signal seal
CN109888560A (zh) 一种用于连接端子的快插接头
KR101156449B1 (ko) 케이블용 단자커넥터
CN113594727B (zh) 一种电缆的连接头结构
CN117374619B (zh) 一种防水电缆
CN114779417A (zh) 一种紧凑型无源分支器及安装方法
CN213602083U (zh) 一种承力防水接续装置
CN212462102U (zh) 带铜铝转换接头的直插式连接器
CN111555056A (zh) 一种承力型快速接线端子
CN216413913U (zh) 光伏连接器系统及光伏组件
CA2486596C (en) No strip no crimp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4374107A (zh) 一种新型光伏式电气节能连接器
CN219979933U (zh) 一种电缆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