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00356U - 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00356U
CN213600356U CN202022315177.4U CN202022315177U CN213600356U CN 213600356 U CN213600356 U CN 213600356U CN 202022315177 U CN202022315177 U CN 202022315177U CN 213600356 U CN213600356 U CN 213600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ase
rectangular
support
suppor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151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益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qun Automobile Fix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iqun Automobile Fix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iqun Automobile Fix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iqun Automobile Fix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151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00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00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003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包括支座本体,所述支座本体由底座和支撑块组成,所述支撑块的底部与底座的上侧中部相连接,所述底座设置为长方体型,所述支撑块设置为长方体型,所述底座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块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支撑块与底座之间采用挤压加工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底座的边缘尖角处倒角处理,所述支撑块的边缘尖角处倒角处理,所述支座本体的截面设置为倒置的“T”型。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矩形通孔和第三矩形通孔叠加形成多个高度,支座本体的多个高度一体化成型,能够根据检具测量高度的需求,对支座本体的顶部进行铣削,从而达到需要的高度,可以满足不同的规格高度检具的需要,操作简单,可更快的批量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检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
背景技术
支座是指用以支承容器或设备的重量,并使其固定于一定位置的支承部件,还要承受操作时的振动与地震载荷。
目前,现有的汽车检具用的支架都为I型,绝限于单个铸造或压铸,为了加固顶板,需要在底板和顶板间增加加强筋,不但提高了加工时间,降低了加工效率,且材料耗费大。
因此,发明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支座本体由底座和支撑块组成,整体截面呈倒置的“T”型,支撑块的重力作用与底座的中部,使得支座本体放置稳定,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便于安装,支撑块与底座之间采用挤压加工为条形一体化结构,挤压成型是一种高效、连续、低成本的一体化结构生产工艺,颠覆了传统的单个铸造和压铸工艺,加工简单,无需另外增加加强筋,大大减少加工时间,且通过第二矩形通孔和第三矩形通孔叠加形成多个高度,支座本体的多个高度一体化成型,能够根据检具测量高度的需求,对支座本体的顶部进行铣削,从而达到需要的高度,可以满足不同的规格高度检具的需要,操作简单,可更快的批量化生产,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包括支座本体,所述支座本体由底座和支撑块组成,所述支撑块的底部与底座的上侧中部相连接,所述底座设置为长方体型,所述支撑块设置为长方体型,所述底座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块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支撑块与底座之间采用挤压加工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底座的边缘尖角处倒角处理,所述支撑块的边缘尖角处倒角处理,所述支座本体的截面设置为倒置的“T”型。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侧表面的四角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底座的上下两侧表面。
优选的,前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贯穿底座的上下两侧表面,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与其前后两侧所述的第一安装孔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侧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2.5mm。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下部开设有第一矩形通孔,所述第一矩形通孔的边角均倒角处理,所述第一矩形通孔的前后两端贯穿支撑块的前后两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前侧开设有第二矩形通孔,所述第二矩形通孔位于第一矩形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二矩形通孔的边角均倒角处理,所述第二矩形通孔的前后两端贯穿支撑块的前后两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前侧开设有第三矩形通孔,所述第三矩形通孔位于第二矩形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三矩形通孔的边角均倒角处理,所述第三矩形通孔的前后两端贯穿支撑块的前后两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表面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下端与第三矩形通孔相贯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支座本体由底座和支撑块组成,整体截面呈倒置的“T”型,支撑块的重力作用与底座的中部,使得支座本体放置稳定,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便于安装,支撑块与底座之间采用挤压加工为一体化结构,挤压成型是一种高效、连续、低成本的一体化结构生产工艺,颠覆了传统的单个铸造和压铸工艺,加工简单,无需另外增加加强筋,大大减少加工时间,且通过第二矩形通孔和第三矩形通孔叠加形成多个高度,支座本体的多个高度一体化成型,能够根据检具测量高度的需求,对支座本体的顶部进行铣削,从而达到需要的高度,可以满足不同的规格高度检具的需要,操作简单,可更快的批量化生产;
2、通过在支撑块上从下到上依次开设有第一矩形通孔、第二矩形通孔和第三矩形通孔,在保证支撑块的整体强度下大大减小制作所需的材料,进一步节约材料,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提高了支座本体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座本体、2底座、3支撑块、4第一安装孔、5第二安装孔、6凹槽、7第一矩形通孔、8第二矩形通孔、9第三矩形通孔、10第三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包括支座本体1,所述支座本体1由底座2和支撑块3组成,所述支撑块3的底部与底座2的上侧中部相连接,所述底座2设置为长方体型,所述支撑块3设置为长方体型,所述底座2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块3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支撑块3与底座2之间采用挤压加工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底座2的边缘尖角处倒角处理,所述支撑块3的边缘尖角处倒角处理,所述支座本体1的截面设置为倒置的“T”型。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2的上侧表面的四角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所述第一安装孔4贯穿底座2的上下两侧表面,便于将底座2固定在汽车检具上,从而将支座本体1安装在汽车检具上。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前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4之间设置有第二安装孔5,所述第二安装孔5贯穿底座2的上下两侧表面,所述第二安装孔5的中心与其前后两侧所述的第一安装孔4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通过第二安装孔5提高了底座2安装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支座本体1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2的下侧中部开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深度为2.5mm,减小了制作材料,同时提高了底座2的美观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块3的下部开设有第一矩形通孔7,所述第一矩形通孔7的边角均倒角处理,所述第一矩形通孔7的前后两端贯穿支撑块3的前后两侧表面,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支撑块3的制作成本。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块3的前侧开设有第二矩形通孔8,所述第二矩形通孔8位于第一矩形通孔7的上方,所述第二矩形通孔8的边角均倒角处理,所述第二矩形通孔8的前后两端贯穿支撑块3的前后两侧表面,通过第二矩形通孔8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支撑块3的制作成本,同时形成新的高度,第二矩形通孔8与第一矩形通孔7间的壁厚可以按照需求进行设定,第二矩形通孔8的底部壁与底座2的底部壁间的距离可以按照需求进行设定。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块3的前侧开设有第三矩形通孔9,所述第三矩形通孔9位于第二矩形通孔8的上方,所述第三矩形通孔9的边角均倒角处理,所述第三矩形通孔9的前后两端贯穿支撑块3的前后两侧表面,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支撑块3的制作成本,同时形成新的高度,第三矩形通孔9与第二矩形通孔8间的壁厚可以按照需求进行设定,第三矩形通孔9的底部壁与底座2的底部壁间的距离可以按照需求进行设定。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块3的顶部表面开设有第三安装孔10,所述第三安装孔10的下端与第三矩形通孔9相贯通,通过第三安装孔10便于工件与支撑块3间的安装固定,从而方便支座本体1对工件进行支撑,支撑块3的顶部表面到第三矩形通孔9上侧壁间的壁厚可以按照需求进行设定,第三矩形通孔9的底部壁与底座2的底部壁间的距离可以按照需求进行设定。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第一安装孔4和第二安装孔5便于将支座本体1固定在汽车检具上,实现支座本体1的安装,通过第三安装孔10便于工件与支撑块3间的安装固定,从而方便支座本体1对工件进行支撑,支座本体1由底座2和支撑块3组成,整体截面呈倒置的“T”型,支撑块3的重力作用与底座2的中部,使得支座本体1放置稳定,支撑块3与底座2之间采用挤压加工为一体化结构,加工简单,强度硬度更高,无需另外增加加强筋,通过第二矩形通孔8和第三矩形通孔9叠加形成多个高度,支座本体1的多个高度一体化成型,其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后期能够根据检具测量高度的需求,对支座本体1的顶部进行铣削,从而达到需要的高度,可以满足不同的规格高度检具的需要,操作简单,可更快的批量化生产,大大减少加工时间,支撑块3上从下到上依次开设有第一矩形通孔7、第二矩形通孔8和第三矩形通孔9,在保证支撑块3的整体强度下大大减小制作所需的材料,进一步节约材料,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提高了支撑块3的美观性,从而提高了支座本体1的美观性,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检具用的支架都为I型,绝限于单个铸造或压铸,为了加固顶板,需要在底板和顶板间增加加强筋,不但提高了加工时间,降低了加工效率,且材料耗费大的问题。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包括支座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本体(1)由底座(2)和支撑块(3)组成,所述支撑块(3)的底部与底座(2)的上侧中部相连接,所述底座(2)设置为长方体型,所述支撑块(3)设置为长方体型,所述底座(2)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块(3)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支撑块(3)与底座(2)之间采用挤压加工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底座(2)的边缘尖角处倒角处理,所述支撑块(3)的边缘尖角处倒角处理,所述支座本体(1)的截面设置为倒置的“T”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上侧表面的四角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所述第一安装孔(4)贯穿底座(2)的上下两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其特征在于:前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4)之间设置有第二安装孔(5),所述第二安装孔(5)贯穿底座(2)的上下两侧表面,所述第二安装孔(5)的中心与其前后两侧所述的第一安装孔(4)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下侧中部开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深度为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3)的下部开设有第一矩形通孔(7),所述第一矩形通孔(7)的边角均倒角处理,所述第一矩形通孔(7)的前后两端贯穿支撑块(3)的前后两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3)的前侧开设有第二矩形通孔(8),所述第二矩形通孔(8)位于第一矩形通孔(7)的上方,所述第二矩形通孔(8)的边角均倒角处理,所述第二矩形通孔(8)的前后两端贯穿支撑块(3)的前后两侧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3)的前侧开设有第三矩形通孔(9),所述第三矩形通孔(9)位于第二矩形通孔(8)的上方,所述第三矩形通孔(9)的边角均倒角处理,所述第三矩形通孔(9)的前后两端贯穿支撑块(3)的前后两侧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3)的顶部表面开设有第三安装孔(10),所述第三安装孔(10)的下端与第三矩形通孔(9)相贯通。
CN202022315177.4U 2020-10-18 2020-10-18 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 Active CN213600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15177.4U CN213600356U (zh) 2020-10-18 2020-10-18 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15177.4U CN213600356U (zh) 2020-10-18 2020-10-18 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00356U true CN213600356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91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15177.4U Active CN213600356U (zh) 2020-10-18 2020-10-18 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003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56107U (zh) 用于装夹深型腔模具的夹具装置
CN213600356U (zh) 一种汽车检具用支座
CN207087426U (zh) 一种托板移动机构
CN201459976U (zh) 一种组合式幕墙玻璃吊夹
CN216301813U (zh) 一种蜂窝状轴类托盘
CN211330927U (zh) 一种集装箱外侧板用双排冲孔模具
CN210217003U (zh) 一种墙板安装用自找平龙骨组件
CN200974286Y (zh) 石膏板生产简易模具
CN211074424U (zh) 一种新型橡胶模具
CN209869272U (zh) 一种橡胶注射模具结构
CN209832013U (zh) 一种双t型水泥秤钢模
CN202752454U (zh) 铁路客车大圆弧弯曲间壁成型模具
CN219520481U (zh) 一种脱脂烧结治具
CN220825447U (zh) 一种砂型防滑槽制作装置
CN219511773U (zh) 振动测试工装及装置
CN211728442U (zh) 一种板材切割用固定装置
CN220988323U (zh) 一种工业设计用模型放置架
CN213317609U (zh) 压铸模具的主型同主型镶块定位结构
CN212185437U (zh) 一种可塑性鞋材定型装置
CN214767910U (zh) 一种用于铝型材一出多挤压出料的出料工装
CN203526440U (zh) 用于锻造安装座锻件的模具
CN216815249U (zh) 一种复杂结构件快速检测工装
CN221826285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两用电子秤
CN214199946U (zh) 一种斜顶测量治具
CN212351770U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在线监测仪用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