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97679U - 锁点结构、锁定组件及门窗系统 - Google Patents

锁点结构、锁定组件及门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97679U
CN213597679U CN202021372774.4U CN202021372774U CN213597679U CN 213597679 U CN213597679 U CN 213597679U CN 202021372774 U CN202021372774 U CN 202021372774U CN 213597679 U CN213597679 U CN 213597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hole
locking
lock point
limiting member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727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宝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inex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inex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inex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inex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727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97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97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97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点结构、锁定组件及门窗系统。锁点结构包括:底座,开设有第一转动孔及第二转动孔,第一转动孔及第二转动孔的轴向相互平行;调节锁点,与第一转动孔转动连接,且当调节锁点在第一转动孔内转动时,调节锁点沿第一转动孔的轴向移动;及限位件,转动设置于第二转动孔内,限位件具有卡合态和脱离态,当限位件于第二转动孔内转动至卡合态时,限位件与调节锁点抵接,以固定所述调节锁点,当限位件于第二转动孔内转动至脱离态时,调节锁点能够在第一转动孔内转动。上述锁点结构,设置限位件对调节锁点进行固定,能够有效避免通过倾斜设置的螺钉将调节锁点固定的方式容易导致调节锁点的固定失效的情况。

Description

锁点结构、锁定组件及门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锁点结构、锁定组件及门窗系统。
背景技术
门窗在锁定时通常先转动门窗扇部的执手,通过执手与齿轮的配合带动门窗锁闭结构中的主传动杆移动,进而带动边传动杆移动,使边传动杆上的调节锁点与门窗框部的锁块相卡合,以此实现门窗的锁闭。并且,当采用不同的锁块以及门窗结构时,通常需要对调节锁点突出边传动杆的高度尺寸进行调整,以使调节锁点能够与锁块更好地卡合实现门窗的锁闭。目前,通常在调节锁点外周设置有螺纹,通过旋转调节锁点而对调节锁点突出边传动杆的高度尺寸进行调整。并且,在调节锁点高度尺寸调节完成后,通过相对调节锁点倾斜设置于边传动杆内的螺钉抵接调节锁点将调节锁点固定,防止调节锁点在使用过程中于高度方向上偏移。
然而,目前通过倾斜设置的螺钉将调节锁点固定的方式,当调节锁点突出传动杆的高度尺寸较大,即调节锁点位于边传动杆内的部分的高度尺寸较小时,边传动杆内的螺钉无法与调节锁点接触,容易导致调节锁点的固定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通过倾斜设置的螺钉将调节锁点固定的方式,容易导致调节锁点的固定失效的问题,提供一种锁点结构、锁定组件及门窗系统。
一种锁点结构,包括:
底座,开设有第一转动孔及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及所述第二转动孔的轴向相互平行;
调节锁点,与所述第一转动孔转动连接,且当所述调节锁点在所述第一转动孔内转动时,所述调节锁点沿所述第一转动孔的轴向移动;及
限位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孔内,所述限位件具有卡合态和脱离态,当所述限位件于所述第二转动孔内转动至卡合态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调节锁点产生干涉,以阻止所述调节锁点相对所述第一转动孔转动,当所述限位件于所述第二转动孔内转动至脱离态时,所述调节锁点能够在所述第一转动孔内转动。
上述锁点结构,通过设置限位件,当所述限位件处于脱离态时,所调节锁点能够在所述第一转动孔内转动,以调节所述调节锁点突出所述底座的高度尺寸,而当所述限位件处于卡合态时,所述限位件能够与所述调节锁点产生干涉,以在高度尺寸调节完成后实现所述调节锁点的固定。并且,由于第一转动孔及第二转动孔的轴向相互平行,限位件并非相对于锁点倾斜设置于底座内,当所述调节锁点突出所述底座的高度尺寸较大,即所述调节锁点位于所述底座内的部分的高度尺寸较小时,所述限位件处于卡合态时也能够与所述调节锁点抵接以固定所述调节锁点。由此,上述锁点结构能够有效避免通过倾斜设置的螺钉将调节锁点固定的方式容易导致调节锁点的固定失效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孔与所述第二转动孔连通,所述调节锁点形成有卡合槽,所述限位件的侧面凹陷形成有脱离面,当所述限位件处于脱离态时,所述脱离面朝向所述调节锁点,当所述限位件处于卡合态时,所述卡合槽朝向所述限位件,所述脱离面与所述卡合槽错位,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卡合槽卡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离面为平面或凹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合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卡合槽沿所述调节锁点的周向均匀分布;和/或
所述脱离面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脱离面沿所述限位件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锁点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转动孔螺纹连接,所述卡合槽设置于所述螺纹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转动孔内的铆接部以及与所述铆接部连接的偏心部,所述偏心部包括卡合部及脱离部,且在所述铆接部的径向上,所述卡合部的尺寸大于所述脱离部的尺寸;当所述限位件处于卡合态时,所述卡合部抵接所述调节锁点,当所述限位件处于脱离态时,所述脱离部的侧面朝向所述调节锁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锁点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转动孔螺纹连接,当所述限位件处于卡合态时,所述卡合部抵接所述螺纹部侧面的外螺纹;和/或
所述卡合部的侧面设置有滚花,当所述限位件处于卡合态时,所述卡合部侧面的滚花抵接所述调节锁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本体部及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偏心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同一侧,所述第一转动孔从所述本体部内朝向所述突出部延伸并贯穿所述突出部的外表面,所述突出部形成有接触槽,所述接触槽与所述第一转动孔连通,所述偏心部贴合于所述本体部,当所述限位件处于卡合态时,所述卡合部进入所述接触槽并抵接所述调节锁点。
一种锁定组件,包括锁块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锁点结构,所述调节锁点包括螺纹部、连接部及锁闭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转动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螺纹部,所述锁闭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背离所述螺纹部的一侧,所述锁闭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径向尺寸,所述锁块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锁闭部能够经所述第一滑槽进入或脱离所述锁块,所述第二滑槽的宽度与所述连接部的径向尺寸相匹配。
一种门窗系统,包括扇部、框部、执手以及上述的锁定组件,所述扇部与所述框部转动连接,所述锁点结构设置于所述扇部,所述执手与所述扇部转动连接,所述锁块设置于所述框部,当所述扇部与所述框部贴合时,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滑槽或所述第二滑槽内,当所述执手相对所述扇部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连接部于所述第一滑槽及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锁点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锁点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锁点结构中限位件处于卡合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锁点结构中限位件处于脱离态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锁点结构中限位件与螺纹部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锁点结构中限位件与螺纹部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锁点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锁点结构的爆炸图;
图9为图7所示的锁点结构中限位件处于卡合态的示意图;
图10为图7所示的锁点结构中限位件处于脱离态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锁定组件及框部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锁定结构及扇部的示意图。
其中,100、锁点结构;110、底座;111、第一转动孔;112、第二转动孔;113、本体部;114、突出部;115、接触槽;120、调节锁点;121、螺纹部;122、卡合槽;123、连接部;124、锁闭部;125、第一螺纹面;126、第二螺纹面;130、限位件;131、脱离面;132、铆接部;133、偏心部;134、滚花;135、卡合部;136、脱离部;200、锁定组件;210、锁块;211、第一滑槽;212、第二滑槽;300、门窗系统;310、扇部;320、框部;330、主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锁点结构100的示意图,具体地,锁点结构100可以为门窗系统的锁闭结构中的边传动杆,锁点结构100包括底座110及调节锁点120,调节锁点120设置于底座110,且部分突出底座110,用于与门窗系统的锁闭结构中的锁块配合,实现门窗系统的锁闭。并且,调节锁点120与底座110的相对位置可调节,即调节锁点120突出底座110的部分的高度尺寸可调,以使锁点结构100能够匹配不同的锁块。
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10开设有第一转动孔111及第二转动孔112,第一转动孔111及第二转动孔112的轴向相互平行。调节锁点120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螺纹部121,螺纹部121与第一转动孔111螺纹连接,当螺纹部121在第一转动孔111内转动时,调节锁点120沿第一转动孔111的轴向移动,以实现调节锁点120与底座110的相对位置的调节。锁点结构100还包括限位件130,当调节锁点120与底座110的相对位置调节完成后,限位件130能够对调节锁点120进行固定,防止使用过程中调节锁点120与底座110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而影响门窗系统的锁闭效果。
进一步地,限位件130转动设置于第二转动孔112内,并具有卡合态和脱离态,当限位件130在第二转动孔112内转动时,限位件130能够在卡合态及脱离态之间切换。并且,一并参考图3所示,当限位件130于第二转动孔112内转动至卡合态时,限位件130与调节锁点120产生干涉,将调节锁点120与底座110固定。而一并参考图4所示,当限位件130于第二转动孔112内转动至脱离态时,限位件130脱离调节锁点120,调节锁点120能够在第一转动孔111内转动。
上述锁点结构100,当限位件130处于脱离态时,锁点结构100能够在第一转动孔111内转动,以调节调节锁点120突出底座110部分的高度尺寸,使锁点结构100能够匹配不同的锁块及门窗系统。而当限位件130处于卡合态时,限位件130能够与调节锁点120产生干涉,以在调节锁点120与底座110的相对位置调节完成后,能够实现调节锁点120的固定,避免使用时锁点与底座110的相对位置改变而影响门窗系统的锁闭。并且,由于第一转动孔111及第二转动孔112的轴向平行,限位件130并非相对于调节锁点120倾斜设置于底座110内,当调节锁点120突出底座110部分的高度尺寸较大,即调节锁点120位于底座110内的部分的高度尺寸较小时,限位件130也能够与调节锁点120抵接以实现调节锁点120的固定。由此,上述锁点结构100能够有效避免通过倾斜设置的螺钉将调节锁点120固定的方式容易导致调节锁点120的固定失效的情况。
具体地,参考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孔111与第二转动孔112连通,限位件130的侧面设置有外螺纹,限位件130与第二转动孔112螺纹连接。一并参考图5所示,限位件130的侧面部分螺纹向内凹陷形成有脱离面131,一并参考图6所示,螺纹部121的侧面形成有卡合槽122,卡合槽122的形状大致呈凹弧状,且卡合槽122的截面尺寸与限位件130侧面的外螺纹相匹配,限位件130的螺纹能够嵌入卡合槽122内使限位件130与调节锁点120相固定。进一步地,一并参见图3,调节锁点120于第一转动孔111内转动至卡合槽122朝向限位件130,而限位件130于第二转动孔112内转动至限位件130的外螺纹部分嵌入卡合槽122内时,由于限位件130的限位作用,调节锁点120无法在第一转动孔111内转动,此时限位件130进入卡合态。而一并参考图4所示,当限位件130于第二转动孔112内转动至脱离面131朝向调节锁点120时,限位件130不再抵接调节锁点120,调节锁点120能够在第一转动孔111内转动。
更具体地,请参见图5和图6,图5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130处于脱离态时限位件130与螺纹部121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130处于卡合态时限位件130与螺纹部121产生干涉的示意图。其中,螺纹部121的侧面设置有外螺纹的部分为第一螺纹面125,限位件130的侧面设置有外螺纹的部分为第二螺纹面126,当限位件130处于脱离态时,脱离面131朝向螺纹部121,螺纹部121在第一转动孔111内转动时,第一螺纹面125与第二螺纹面126不产生干涉。而参考图6所示,当限位件130处于卡合态时,限位件130部分伸入卡合槽122中,当螺纹部121在第一转动孔111内转动时,第一螺纹面125与第二螺纹面126发生干涉,第二螺纹面126阻挡螺纹部121在第一转动孔111内继续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螺纹面126的形状可与卡合槽122的凹陷形状完全匹配,当限位件130处于卡合态时,第二螺纹面126与卡合槽122完全咬合,此时限位件130对螺纹部121的限位作用较强。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螺纹面126的形状可不与卡合槽122的凹陷形状完全匹配,当限位件130处于卡合态时,限位件部分伸入卡合槽122中,此时螺纹部121于第一转动孔111内具有一定的转动空间,而第二螺纹面126位于第一螺纹面125的转动路径上,对第一螺纹面125产生干涉,阻止螺纹部121的进一步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实施例中,第一转动孔111及第二转动孔112的形状均大致呈圆柱体,为保证限位件130处于卡合态时,限位件130的螺纹能够嵌入卡合槽122内,第一转动孔111截面的圆心至第二转动孔112截面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应当大于第一转动孔111截面圆半径与第二转动孔112截面圆半径之和。
更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脱离面131为平面,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脱离面131也可以为凹面。可以理解的是,当脱离面131为平面时,第一转动孔111及第二转动孔11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应当大于脱离面131为凹面时第一转动孔111及第二转动孔11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以避免当限位件130处于脱离态时,调节锁点120在第一转动孔111内转动的过程中螺纹部121与脱离面131之间相互摩擦而导致调节锁点120及限位件130损坏的情况。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在调节锁点120与底座110的相对位置调节完成后,螺纹部121的卡合槽122应当朝向限位部设置,以便于限位部转动至卡合态时限位部的螺纹能够嵌入卡合槽122。因此,卡合槽122的个数及位置会影响调节锁点120于底座110的相对位置,若螺纹部121仅设有一个卡合槽122,则调节完成后,为保证卡合槽122朝向限位件130设置,螺纹部121与底座110相对位置的选择有限,难以匹配更多的锁块及门窗系统。由此,一并参考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螺纹部121设置有四个卡合槽122,四个卡合槽122沿螺纹部121的周向均匀分布。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螺纹部121也可以设置有两个、三个或五个卡合槽122,卡合槽122沿螺纹部121的周向间隔分布,分布位置不限。通过设置多个卡合槽122,使得调节锁点120位置调节完成时,调节锁点120与底座110的相对位置能够有更多的选择,以更好地匹配不同的锁块及门窗系统,提升锁点结构100的适用性。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130也可设置有多个脱离面131,例如两个、三个或四个,且多个脱离面131沿限位件130的周向均匀分布。由此,当限位件130由卡合态转换至脱离态时,仅需微调限位件130即可,使用更加方便。需要说明的是,卡合槽122及脱离面131的数量也不可过大,以免影响调节锁点120与第一转动孔111之间以及限位件130于第二转动孔112之间的螺纹连接。
请参见图7和图8,图7和图8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锁点结构100的示意图。具体地,在此实施例中,限位件130为偏心铆钉,限位件130与底座110铆接,且包括位于第二转动孔112内的铆接部132以及与铆接部132连接的偏心部133。其中,铆接部132的形状大致为圆柱形,偏心部133为限位件130的铆钉头,偏心部133的形状大致为圆饼状,偏心部133的轴线与铆接部132的轴线相错开设置。由此,在铆接部132的径向上,偏心部133形成有尺寸不同的两部分,其中尺寸较大的部分形成卡合部135,而尺寸较小的部分为脱离部136。可以理解的是,当铆接部132于第二转动孔112内转动时,会带动偏心部133转动,使偏心部133至螺纹部121的最短距离不断变化。而一并参考图9所示,当限位件130于第二转动孔112转动至卡合部135抵接调节锁点120时,限位件130处于卡合态,将调节锁点120固定于底座110内。一并参考图10所示,当限位件130转动至脱离部136与调节锁点120相对时,限位件130脱离调节锁点120,限位件130处于脱离态。
可以理解的是,在此实施例中,限位件130采用偏心铆钉,卡合部135能够于螺纹部121的任意部分抵接以固定调节锁点120,因此,相对于在调节锁点120上设置卡合槽122的实施例而言,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30处于卡合态时,调节锁点120与底座110的相对位置有更多的选择,锁点结构100的适用性更强。
另外,在此实施例中,螺纹部121也可不设置有螺纹,卡合部135直接与螺纹部121的侧面抵接以实现调节锁点120的固定。
进一步地,参考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偏心部133的侧面可设置有滚花134,而螺纹部121的侧面设置有螺纹,由此,当限位件130处于卡合态时,偏心部133侧面的滚花134抵接螺纹部121侧面的螺纹,极大增加了偏心部133与调节锁点120之间的摩擦力,使调节锁点120的固定效果更佳。当然,偏心部133中也可仅卡合部135的侧面设置有滚花134。
更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10包括本体部113及突出部114,突出部114与偏心部133设置于本体部113的同一侧,第一转动孔111从本体部113内朝突出部114延伸并贯穿突出部114的外表面,即可理解为本体部113靠近偏心部133的一侧由突出部114形成有突起的平台。突出部114靠近限位件130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转动孔111连通的接触槽115,偏心部133贴合于本体部113,即可理解为突出部114环绕限位件130的部分设置。由此,当限位件130由脱离态转换至卡合态时,卡合部135进入接触槽115内并与调节锁点120的螺纹部121相抵接。通过设置突出部114,能够对部分的偏心部133起到遮蔽及保护作用。同时,当螺纹部121突出本体部113与卡合部135抵接时,突出部114也能够对螺纹部121起遮蔽作用,使锁点结构100更加美观。并且,当螺纹部121突出本体部113时,突出部114能够延长第一转动孔111的轴向尺寸,以便于螺纹部121与第一转动孔111之间的螺纹连接,使调节锁点120与底座110的连接更加牢固。
请参见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锁点结构100能够与锁块210配合形成锁定组件200。此时,调节锁点120包括螺纹部121、连接部123及锁闭部124,螺纹部121与第一转动孔111螺纹连接,连接部123连接螺纹部121,锁闭部124设置于连接部123背离螺纹部121的一侧,且锁闭部124朝向锁块210设置,锁闭部124的径向尺寸大于连接部123的径向尺寸。锁块210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滑槽211及第二滑槽212,第一滑槽211的宽度大于第二滑槽212的宽度,第二滑槽212的宽度与连接部123的径向尺寸相匹配。在使用过程中,连接部123位于第一滑槽211或第二滑槽212内,且能够于第一滑槽211及第二滑槽212中的任意一个滑动至另一个。锁定组件200具有开合态及锁闭态,当连接部123位于第一滑槽211内时,锁闭部124位于锁块210背离底座110的一侧,且锁闭部124能够进入或脱离第一滑槽211,使锁点结构100能够与锁块210分离,此时锁定组件200处于开合态。当连接部123从第一滑槽211滑动至第二滑槽212内时,锁闭部124位于锁块210背离底座110的一侧,此时由于第二滑槽212的宽度与连接部123的径向尺寸相匹配,锁闭部124无法进入第二滑槽212中使锁点结构100与锁块210分离,锁定组件200处于锁闭态。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1和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组件200可用于门窗系统300中,门窗系统300还包括扇部310、框部320与执手(图未示出)。扇部310与框部320转动连接,锁点结构100设置于扇部310,锁块210设置于框部320,且当扇部310与框部320贴合时,连接部123位于第一滑槽211或第二滑槽212内。执手与锁点结构100传动连接,此时,执手与锁点结构100均可以为门窗系统300中锁闭结构的一部分,例如,锁点结构100为门窗系统300中锁闭结构的边传动杆,执手与锁点结构100通过齿轮(图未示出)及主传动杆330传动连接,当执手相对扇部310转动时,能够带动连接部123于第一滑槽211及第二滑槽212内滑动。并且,当执手带动连接部123从第一滑槽211滑动至第二滑槽212内时,锁定组件200处于锁闭态,锁点结构100与锁块210相固定,实现扇部310与框部320的锁闭。当执手带动连接部123从第二滑槽212滑动至第一滑槽211内时,锁定组件200处于开合态,锁点结构100与锁块210能够相互分离,以实现扇部310与框部320的分离,即实现门窗系统300的开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锁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开设有第一转动孔及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及所述第二转动孔的轴向相互平行;
调节锁点,与所述第一转动孔转动连接,且当所述调节锁点在所述第一转动孔内转动时,所述调节锁点沿所述第一转动孔的轴向移动;及
限位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孔内,所述限位件具有卡合态和脱离态,当所述限位件于所述第二转动孔内转动至卡合态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调节锁点产生干涉,以阻止所述调节锁点相对所述第一转动孔转动,当所述限位件于所述第二转动孔内转动至脱离态时,所述调节锁点能够在所述第一转动孔内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孔与所述第二转动孔连通,所述调节锁点形成有卡合槽,所述限位件的侧面凹陷形成有脱离面,当所述限位件处于脱离态时,所述脱离面朝向所述调节锁点,当所述限位件处于卡合态时,所述卡合槽朝向所述限位件,所述脱离面与所述卡合槽错位,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卡合槽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面为平面或凹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卡合槽沿所述调节锁点的周向均匀分布;和/或
所述脱离面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脱离面沿所述限位件的周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锁点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转动孔螺纹连接,所述卡合槽设置于所述螺纹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转动孔内的铆接部以及与所述铆接部连接的偏心部,所述偏心部包括卡合部及脱离部,且在所述铆接部的径向上,所述卡合部的尺寸大于所述脱离部的尺寸;当所述限位件处于卡合态时,所述卡合部抵接所述调节锁点,当所述限位件处于脱离态时,所述脱离部的侧面朝向所述调节锁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锁点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转动孔螺纹连接,当所述限位件处于卡合态时,所述卡合部抵接所述螺纹部侧面的外螺纹;和/或
所述卡合部的侧面设置有滚花,当所述限位件处于卡合态时,所述卡合部侧面的滚花抵接所述调节锁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本体部及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偏心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同一侧,所述第一转动孔从所述本体部内朝所述突出部延伸并贯穿所述突出部的外表面,所述突出部形成有接触槽,所述接触槽与所述第一转动孔连通,所述偏心部贴合于所述本体部,当所述限位件处于卡合态时,所述卡合部进入所述接触槽并抵接所述调节锁点。
9.一种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块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锁点结构,所述调节锁点包括螺纹部、连接部及锁闭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转动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螺纹部,所述锁闭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背离所述螺纹部的一侧,所述锁闭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径向尺寸,所述锁块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锁闭部能够经所述第一滑槽进入或脱离所述锁块,所述第二滑槽的宽度与所述连接部的径向尺寸相匹配。
10.一种门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扇部、框部、执手以及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定组件,所述扇部与所述框部转动连接,所述锁点结构设置于所述扇部,所述执手与所述扇部转动连接,所述锁块设置于所述框部,当所述扇部与所述框部贴合时,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滑槽或所述第二滑槽内,当所述执手相对所述扇部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连接部于所述第一滑槽及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
CN202021372774.4U 2020-07-14 2020-07-14 锁点结构、锁定组件及门窗系统 Active CN213597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72774.4U CN213597679U (zh) 2020-07-14 2020-07-14 锁点结构、锁定组件及门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72774.4U CN213597679U (zh) 2020-07-14 2020-07-14 锁点结构、锁定组件及门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97679U true CN213597679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83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72774.4U Active CN213597679U (zh) 2020-07-14 2020-07-14 锁点结构、锁定组件及门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97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65344B2 (en) Adjusting device
KR101920589B1 (ko) 스톡 조립체
US10954694B2 (en) Simplified lever handing apparatus
US9835398B2 (en) Firearm trigger group module with pivoting element non-coaxial to assembly pin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a trigger group module
CA2923414C (en)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door closer or operator to swing door
US9410763B2 (en) Angle-adjustable buffer tube system
US20130111795A1 (en) Firearm selector switch locking apparatus
US8038372B2 (en) Push button holesaw mandrel assembly
WO2014110504A1 (en) Modular system for mounting firearm accessories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firearm accessory to firearm
US10154704B1 (en) Helmet slide assembly
CA2973486C (en) Exit trim with simplified lever handing
KR20140123488A (ko) 트라이포드 헤드
CN213597679U (zh) 锁点结构、锁定组件及门窗系统
US11767694B2 (en) Hinge
EP2833184A1 (en) Binoculars
US11193308B2 (en) Latch control device cooperating with a lock
US9809134B2 (en) Automatically aligning latching arrangement
US1109193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door locks
US11473357B2 (en) Hinge for a removable vehicle door
WO2013177609A1 (en)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pivots and mechanisms
US20090106939A1 (en) Torsion adjustment structure, member, and method for hinge device
US7552892B1 (en) Dual-sliding fin lock assembly
EP2929805B1 (en) Adjusting device
TWI809654B (zh) 用於選擇性接合攝影或武器座架之裝置、用於將支架耦合至該攝影或武器座架之快速釋放轉接器、及耦合至該攝影或武器座架之方法
US11815219B2 (en) Clamp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