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94169U - 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 - Google Patents

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94169U
CN213594169U CN202022747985.8U CN202022747985U CN213594169U CN 213594169 U CN213594169 U CN 213594169U CN 202022747985 U CN202022747985 U CN 202022747985U CN 213594169 U CN213594169 U CN 213594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ed
backrest
lying
s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4798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燕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74798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941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94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941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Kitchen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包括车厢、车轮组件及坐卧组件,坐卧组件包括升降桌、第一座椅、第二座椅、第三座椅、第一床主体及第二床主体,坐卧组件至少具有座椅状态及卧铺状态,当处于座椅状态时,第二座椅的上靠背及下靠背相连接且共同形成椅背支撑;当处于卧铺状态时,第二座椅的上靠背及下靠背分离且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上述坐卧组件形成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水平的第二躺卧支撑面及第一躺卧支撑面。本实用新型的房车可在体积较小的日常家用、旅居两用的B型房车中,现实以往C型、A型房车才能配置的功能;而当应用于C型、A型等房车时,同样的座卧等配置下,可为房车的其它设备、功能腾出更多的空间。

Description

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车,特别是一种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行旅居,开着房车或者乘着游艇休闲度假,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向往、追求的目标。
常见的自行式房车车型有的A型、B型、C型等,其中A型房车的体积最大,长度超过6米,国内一般家庭成员拥有的C1驾驶证无法驾驶;C型房车的长度相对较小,但其高度较高,一般在3到3.5米,受制于限高和停放不便的问题,因此也限制了其推广使用;而B型房车,C1驾驶证可驾驶,且具有较小的长宽高,兼可城市日常使用及旅居使用,是日常家用、旅居两用的理想车型,具有较大的推广前景。
现有技术中,空间的高效利用是房车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大技术问题。家庭多人出游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受到房车空间的限制,尤其是小型的B型房车,要么选择减少车内的设备,使得房车的功能较少;要么选择涵盖座位、床铺、餐桌、浴缸、储物柜、厨卫等多种设备,但需要减少座位及床铺的数量,或使得各设备的尺寸较小,无法供应多人出行使用。
在较小的房车(长度小于6米)内尽可能安置较多的设备,充分利用房车空间,增加房车功能,成为一项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分利用空间、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包括车厢、设置在所述车厢下部的车轮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车厢内的坐卧组件,所述坐卧组件包括:
升降桌,所述升降桌包括基座、可相对所述基座沿上下方向运动的桌板,所述桌板具有下降状态和升起状态;
第一座椅,所述第一座椅包括第一座位部;
第二座椅,所述第二座椅包括第二座位部、第二靠背部,所述第二靠背部包括沿上下方向可拆卸地连接的上靠背及下靠背,所述下靠背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座位部上,所述第二靠背部具有靠背使用位置及卧铺使用位置;
第三座椅,所述第三座椅包括第三座位部;
第一床主体, 所述第一床主体的一侧部转动地连接有第一床板,所述第一床板具有竖立于所述第一床主体一侧的护栏位置及平放于所述第一床主体一侧的卧板位置;
第二床主体,所述第二床主体位于所述第二座椅的上方,所述上靠背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床主体的一侧部;
所述坐卧组件至少具有座椅状态及卧铺状态,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座椅状态时,所述第二靠背部处于靠背使用位置,所述上靠背及所述下靠背相连接且均位于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同一平面上并共同形成椅背支撑,所述第一床板处于护栏位置;
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所述桌板处于下降状态,所述第二靠背部处于卧铺使用位置,所述上靠背及所述下靠背分离且均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床板处于卧板位置,所述第一座位部与所述桌板连接,所述第二座椅连接在所述升降桌与所述第一床主体之间,所述桌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座位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座位部的上表面、所述下靠背的上表面、所述第三座位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床主体的上表面及所述第一床板的上表面共同形成水平的第一躺卧支撑面,所述上靠背的上表面及所述第二床主体的上表面共同形成水平的第二躺卧支撑面,所述第二躺卧支撑面位于所述第一躺卧支撑面的上方。
优选地,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所述坐卧组件包括第一床位、第二床位及第三床位,所述第一床位包括所述第一床主体、所述第一床板、所述第三座椅、所述下靠背以及部分所述第二座位部;所述第二床位包括所述第二床主体及所述上靠背;所述第三床位包括所述升降桌、所述第一座椅及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座位部。
优选地,所述桌板至少一侧部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基座外,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座椅状态时,所述第一座椅收拢在所述桌板下方;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所述第一座椅向外拉出并拼接在所述桌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桌板的左侧部与后侧部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基座外,当所述桌板处于升起状态时,所述升降桌的左侧和后侧形成能够放置双腿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升降桌的所述基座包括浴缸,所述浴缸上设有可注水、排水的加热区。
优选地,所述桌板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且转动连接的第一板及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具有与所述第一板平铺展开的展开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一板转动收拢从而在所述浴缸后部形成可供人进入的开口的翻折位置,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座椅状态时,所述第二板处于翻折位置;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所述第二板处于展开位置。
优选地,所述升降桌、所述第二座椅及所述第一床主体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座椅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车厢内,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座椅状态时,所述第二座位部靠近所述第一床主体,所述第二座位部与所述升降桌之间具有第一过道;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所述第二座位部沿前后方向与所述桌板拼合,所述下靠背与所述第一床主体连接。
优选地,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座椅状态时,所述第一床主体与所述第三座椅之间具有第二过道,所述第一床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二过道的宽度相同;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所述第一床板与所述第三座位部连接并覆盖在所述第二过道上方。
优选地,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座椅状态时,所述第二座椅连接于所述第一床主体的前侧,所述第一床板沿前后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三座椅沿前后方向的长度相同,且均等于所述第二座椅与所述第一床主体沿前后方向的长度之和。
优选地,所述第二床主体下方连接有柜体,所述第二座椅、所述第一床主体及所述柜体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上靠背连接于所述第二床主体的前部。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其坐卧组件至少具有座椅状态及卧铺状态,当处于座椅状态时,至少第二座椅、第三座椅可供五人乘坐;当处于卧铺状态时,座椅、升降桌等均转换构成床铺的一部分,位于下铺的第一躺卧支撑面至少形成可供四人躺睡,位于上铺的第二躺卧支撑面至少可供一人躺睡。如此便可在体积较小的日常家用、旅居两用的B型房车中,实现以往C型、A型房车才能配置的功能;而当应用于C型、A型等房车时,同样的座卧等配置下,可为房车的其它设备、功能腾出更多的空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中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中坐卧组件处于座椅状态时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A-A截面剖视图;
附图3为实施例1中坐卧组件处于座椅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4为实施例1中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中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5为图4中B-B截面剖视图;
附图6为实施例1中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7为实施例1中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8为实施例1中基座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9为实施例1中升降桌的桌板处于下降状态且第二板处于展开位置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10为实施例1中升降桌的桌板处于下降状态且第二板处于翻折位置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11为实施例1中坐卧组件处于就餐状态时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12为实施例1中坐卧组件处于就餐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13为实施例2中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中坐卧组件处于座椅状态时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14为实施例2中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中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15为实施例2中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16为实施例2中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的爆炸示意图;
其中:1、车厢;11、顶篷;12、车厢侧壁;13、车厢底板;14、发动机舱;2、车轮组件;
31、升降桌;311、基座;3111、加热区;3112、浴缸挡板;312、桌板;3121、第一板;3122、第二板;313、连接件;314、气囊;
32、第一座椅;321、第一座位部;322、第一靠背部;
33、第二座椅;331、第二座位部;332、第二靠背部;3321、上靠背;3322、下靠背;
34、第三座椅;341、第三座位部;342、第三靠背部;
35、第一床主体;351、第一床板;
36、第二床主体;361、第二床板;
37、柜体;
41、第一过道;42、第二过道;43、第三过道;
51、驾驶座;52、厨房区;53、卫生间;
61、第一床位;62、第二床位;63、第三床位;64、第四床位;
P、第一躺卧支撑面;Q、第二躺卧支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本文中关于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方位的描述均是参照房车正常使用时的方位作定义的。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2所示,一种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本实施例为自行式B型房车,尺寸调整后也适合A型、C型等车型,其包括车厢1、设置在车厢1下部的车轮组件2,以及设置在车厢1内的坐卧组件,其中车厢1包括顶篷11、车厢侧壁12及车厢底板13,车厢1前部为发动机舱14。本实施例中车厢1约为长510厘米、外部宽210厘米、内部宽183厘米、总高198厘米左右,其中发动机舱14长度约110厘米,车厢底板13顶部距离地面约55厘米,车厢底板13与顶篷11之间的距离约为125厘米。
如图1至图3所示,上述坐卧组件包括升降桌31、第一座椅32、第二座椅33、第三座椅34、第一床主体35、第二床主体36及柜体37,车厢1内还设有驾驶区51、厨房区52及卫生间53,其中,驾驶区51、厨房区52、第三座椅34、卫生间53从前至后依次设于车厢左侧,第三座椅34长度约为135厘米,至少可供三人沿前后方向并排乘坐;升降桌31、第二座椅33、第一床主体35及柜体37从前至后依次设于车厢右侧,第二座椅33宽度约为90厘米,至少可供两人沿左右方向并排乘坐;第一座椅32可拆卸地设于升降桌31的左侧,行车时可与升降桌31固定连接防止滑移;第二床主体36设于第一床主体35及柜体37的上方。如此布置,车厢内从前至后大致可分为桌椅区、床位区及卫生区,厨卫远离,且能够根据需要灵活分配各区的尺寸,有利于形成固定的设计模式,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如图3及图6所示,升降桌31包括基座311及可相对基座311沿上下方向运动的桌板312,桌板312至少一侧部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基座311外,本实施例中,具体为桌板312的左侧部与后侧部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基座311外,超出的长度均约为22厘米,桌板312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且转动连接的第一板3121及第二板3122,第二板3122具有与第一板3121平铺展开的展开位置,以及与第一板3121转动收拢的翻折位置,且桌板312具有下降状态和升起状态。
如图3及图6所示,第一座椅32包括第一座位部321及第一靠背部322;第二座椅33包括第二座位部331及第二靠背部332,第二座椅33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移动地设置在车厢1内,第二靠背部332包括沿上下方向可拆卸地连接的上靠背3321及下靠背3322,下靠背3322转动地连接在第二座位部331上,上靠背3321转动地连接在第二床主体36的一侧部,具体为第二床主体36的前部;第二靠背部332具有靠背使用位置及卧铺使用位置;第三座椅34包括第三座位部341及第三靠背部342。
如图3及图6所示,第一床主体35的一侧部转动地连接有第一床板351,具体地,第一床板351位于第一床主体35的左侧,还向前延伸至第二座椅33的侧边,第一床板351具有竖立于第一床主体35一侧的护栏位置及平放于第一床主体35一侧的卧板位置;第二床主体36的左侧还竖立有作为护板使用的第二床板361。
上述坐卧组件至少具有座椅状态及卧铺状态。如图1至图3所示,当坐卧组件处于座椅状态时,桌板312处于下降状态且第二板3122处于翻折位置,第一座椅32收拢在桌板312下方并与基座311连接,第一座椅32与驾驶区51及厨房区52之间具有第三过道43;第二座椅33连接于第一床主体35的前侧,且第二座位部331靠近第一床主体35,第二座位部331与升降桌31之间具有第一过道41,可供人乘坐时放置双腿;第二靠背部332处于靠背使用位置,上靠背3321及下靠背3322相连接且均位于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同一平面上并共同形成椅背支撑;第一床板351处于护栏位置,第一床主体35与第三座椅34之间具有第二过道42,第一床板351的高度与第二过道42的宽度相同;第一床板351沿前后方向的长度与第三座椅34沿前后方向的长度相同,且均等于第二座椅33与第一床主体35沿前后方向的长度之和,此时第一床板351可作为第二座椅33的扶手使用;上述第一过道41、第二过道42及第三过道43相贯通,可供人员在车厢内走动。
此外,当坐卧组件处于座椅状态时,第一床主体35及第二床主体36可用于存放物品,增加了该房车的储物空间。
如图4至图6所示,当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桌板312处于下降状态且第二板3122处于展开位置,第一座椅32向外拉出并拼接在桌板312的一侧;第二座椅33连接在升降桌31与第一床主体35之间,具体地,第二座位部331向前移动并沿前后方向与桌板312拼合,第二靠背部332处于卧铺使用位置,上靠背3321及下靠背3322分离且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下靠背3322与第一床主体35连接;第一床板351处于卧板位置,第一床板351与第三座位部241连接并覆盖在第二过道42上方。如此,桌板312的上表面、第一座位部321的上表面、第二座位部331的上表面、下靠背3322的上表面、第三座位部341的上表面、第一床主体35的上表面及第一床板351的上表面共同形成水平的第一躺卧支撑面P,上靠背3321的上表面及第二床主体36的上表面共同形成水平的第二躺卧支撑面Q,第二躺卧支撑面Q位于第一躺卧支撑面P的上方。
如图7所示,具体地,当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坐卧组件包括第一床位61、第二床位62及第三床位63,其中第一床位61包括第一床主体35、第一床板351、第三座椅34、下靠背3322以及部分第二座位部331;第二床位62包括第二床主体36、上靠背3321及第二床板361;第三床位63包括升降桌31、第一座椅32及另一部分第二座位部331。
本实施例中,第一床位61构成沿车厢1前后方向的宽度约为135厘米,沿车厢1左右方向的长度约为183厘米的可供两人沿左右方向躺卧的双人床;第二床位62构成沿车厢1前后方向的长度约为185厘米,沿车厢1左右方向的宽度约为90厘米的可供一人沿前后方向躺卧的单人床;第二板3122处于展开位置时的桌板312沿前后方向的长度约180厘米,沿左右方向的宽度约95厘米,第一座椅32沿前后方向的长度与桌板312相同,沿左右方向的宽度约30厘米,因此,第三床位63构成沿前后方向的长度约为190厘米、沿左右方向的宽度约为125厘米的可供两人沿前后方向躺卧的双人床。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坐卧组件处于座椅状态时,驾驶区51、第二座椅33及第三座椅34形成至少可供六人乘坐的座位;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第一床位、第二床位、第三床位形成至少可供五人躺卧的床铺,从而该房车能够实现多人出游。
此外,如图8至图10所示,升降桌31的基座311包括浴缸,浴缸上设有可注水、排水的加热区3111,浴缸的前部开口处设有浴缸挡板3112,其中加热区3111内部注水并设有对水加热的装置(图中未示出)。当升降桌31作为沐浴设备使用时,可在升降桌31周边拉上围帘,将第二板3122折叠至翻折位置从而在浴缸后部形成可供人进入的开口,向加热区3111内注水并打开加热装置,在浴缸内注水供人泡澡,或不在浴缸内注水供人汗蒸。
如图11至图12所示,升降桌31还包括固定于桌板312底部具有放气状态和充气状态的气囊314,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基座311与桌板312之间的可伸缩的连接件313,通过设置气囊314不同的充气程度,可将桌板312调节至不同的使用高度。气囊314至少具有位于桌板312与浴缸挡板3112之间的一个,当桌板31处于升起状态时,该气囊314处于某一充气状态并支撑在浴缸挡板3112与桌板312之间,从而升降桌31能够作为餐桌使用。且由于桌板312的左侧部与后侧部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基座311外,因此当桌板312升起时,升降桌31的左侧和后侧形成能够放置双腿的空间,将第一座椅32从升降桌31上拆离并置于升降桌31左侧,第二座椅33靠近第一床主体35,即可实现多人同时围坐在桌边就餐或进行其他活动。
本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顶篷11能够相对车厢1沿上下方向运动地设置,当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可将顶篷11提升从而提供第三床位63更大的躺卧空间;在其他实施例中,顶篷11还能够转换为敞篷状态,增加房车使用的舒适感。
综上,本实施例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即使在空间较小的B型房车中,其坐卧组件不仅具备基础的座椅状态及卧铺状态,还具备沐浴和就餐等多种功能,高效利用空间,功能转换操作便捷,既可以在平时通勤使用,也可以作短途旅行等使用,是居旅两用型房车。
实施例2
参见图13至16所示,本实施例中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车厢1及车内各组件的尺寸较大,适用于稍大一些的以旅居为主的房车,可供更多人出行,同时,2.5米以下的车高,相对于C型房车,基本不受限高的限制,可提供更好的通过性。实施例1中的房车侧重于家用、旅居两用型,而本实施例中的房车是以旅居为主的B型房车。
其中,车厢1约为长598厘米、外部宽236厘米、内部宽210厘米、总高248厘米左右,其中发动机舱14长度约120厘米。第二座椅33宽度约为135厘米,至少可供三人沿左右方向并排乘坐;第三座椅34长度约为145厘米,至少可供三人沿前后方向并排乘坐;从而坐卧组件处于座椅状态时,驾驶区51、第二座椅33及第三座椅34至少可供七人乘坐。
如图14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当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坐卧组件包括第一床位61、第二床位62、第三床位63及第四床位64,其中第一床位61与第三床位63拼合连接,包括升降桌31、第一座椅32、第二座位部331、下靠背3322以及第一床主体35;第二床位62包括第二床主体36、上靠背3321及第二床板361;第四床位64包括第三座椅34及第一床板351。
本实施例中,第一床位61与第三床位63拼合后,沿车厢1前后方向的长度约为365厘米,沿车厢1左右方向的宽度约为135~150厘米,构成沿前后方向拼合的两张双人床,共可供四人躺卧;第二床位62构成沿车厢1前后方向的长度约为230厘米,沿车厢1左右方向的宽度约为135厘米的可供两人沿前后方向躺卧的双人床;第四床位64构成沿车厢1前后方向的长度约为145厘米,沿车厢1左右方向的宽度约为75厘米的可供一名儿童沿前后方向躺卧的单人儿童床。如此,第一床位61、第二床位62、第三床位63及第四床位64形成至少可供七人躺卧的床铺,从而该房车能够实现更多成员的同时出游。
此外,本实施例中,柜体37中可以安装洗衣机,厨房区52及第三座椅34左侧的车厢侧壁12还能够向外拓展地设置,从而形成阳台等更为宽敞的利用空间,增加房车使用的舒适感。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包括车厢、设置在所述车厢下部的车轮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车厢内的坐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卧组件包括:
升降桌,所述升降桌包括基座、可相对所述基座沿上下方向运动的桌板,所述桌板具有下降状态和升起状态;
第一座椅,所述第一座椅包括第一座位部;
第二座椅,所述第二座椅包括第二座位部、第二靠背部,所述第二靠背部包括沿上下方向可拆卸地连接的上靠背及下靠背,所述下靠背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座位部上,所述第二靠背部具有靠背使用位置及卧铺使用位置;
第三座椅,所述第三座椅包括第三座位部;
第一床主体, 所述第一床主体的一侧部转动地连接有第一床板,所述第一床板具有竖立于所述第一床主体一侧的护栏位置及平放于所述第一床主体一侧的卧板位置;
第二床主体,所述第二床主体位于所述第二座椅的上方,所述上靠背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床主体的一侧部;
所述坐卧组件至少具有座椅状态及卧铺状态,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座椅状态时,所述第二靠背部处于靠背使用位置,所述上靠背及所述下靠背相连接且均位于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同一平面上并共同形成椅背支撑,所述第一床板处于护栏位置;
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所述桌板处于下降状态,所述第二靠背部处于卧铺使用位置,所述上靠背及所述下靠背分离且均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床板处于卧板位置,所述第一座位部与所述桌板连接,所述第二座椅连接在所述升降桌与所述第一床主体之间,所述桌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座位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座位部的上表面、所述下靠背的上表面、所述第三座位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床主体的上表面及所述第一床板的上表面共同形成水平的第一躺卧支撑面,所述上靠背的上表面及所述第二床主体的上表面共同形成水平的第二躺卧支撑面,所述第二躺卧支撑面位于所述第一躺卧支撑面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所述坐卧组件包括第一床位、第二床位及第三床位,所述第一床位包括所述第一床主体、所述第一床板、所述第三座椅、所述下靠背以及部分所述第二座位部;所述第二床位包括所述第二床主体及所述上靠背;所述第三床位包括所述升降桌、所述第一座椅及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座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至少一侧部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基座外,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座椅状态时,所述第一座椅收拢在所述桌板下方;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所述第一座椅向外拉出并拼接在所述桌板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的左侧部与后侧部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基座外,当所述桌板处于升起状态时,所述升降桌的左侧和后侧形成能够放置双腿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桌的所述基座包括浴缸,所述浴缸上设有可注水、排水的加热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且转动连接的第一板及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具有与所述第一板平铺展开的展开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一板转动收拢的翻折位置,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座椅状态时,所述第二板处于翻折位置;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所述第二板处于展开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桌、所述第二座椅及所述第一床主体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座椅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车厢内,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座椅状态时,所述第二座位部靠近所述第一床主体,所述第二座位部与所述升降桌之间具有第一过道;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所述第二座位部沿前后方向与所述桌板拼合,所述下靠背与所述第一床主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座椅状态时,所述第一床主体与所述第三座椅之间具有第二过道,所述第一床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二过道的宽度相同;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卧铺状态时,所述第一床板与所述第三座位部连接并覆盖在所述第二过道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坐卧组件处于座椅状态时,所述第二座椅连接于所述第一床主体的前侧,所述第一床板沿前后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三座椅沿前后方向的长度相同,且均等于所述第二座椅与所述第一床主体沿前后方向的长度之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床主体下方连接有柜体,所述第二座椅、所述第一床主体及所述柜体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上靠背连接于所述第二床主体的前部。
CN202022747985.8U 2020-11-24 2020-11-24 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 Active CN213594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47985.8U CN213594169U (zh) 2020-11-24 2020-11-24 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47985.8U CN213594169U (zh) 2020-11-24 2020-11-24 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94169U true CN213594169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97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47985.8U Active CN213594169U (zh) 2020-11-24 2020-11-24 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941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2500263A (ja) 空間が限定された区画室内で昇降自在の寝棚を使用する装置
KR102288969B1 (ko) 공간활용 캠핑카
CN115027381A (zh) 休闲车辆改装系统
CN213594169U (zh) 可转换空间功能的房车
CN102785607A (zh) 自行式中型房车
CN103042957B (zh) 改进的系列座卧两用交通工具及其多用途座卧两用椅
CN213594168U (zh) 集成有多功能游艇和组合床位的房车
CN213594475U (zh) 可集成于房车中的多功能游艇
KR102099710B1 (ko) 다용도 침대 및 그 프레임
WO2010040293A1 (zh) 改进的汽车座椅组合床
CN112298000A (zh) 集成有多功能游艇和组合床位的房车
CN210062787U (zh) 一种旅居房车
CN210000214U (zh) 一种小型升顶房车
CN210284042U (zh) 一种新型旅居房车
CN210680525U (zh) 一种新型房车
CN210083113U (zh) 一种小型房车可隐藏式卫生间
CN213442267U (zh) 一种房车
CN113274208A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床
CN106672001A (zh) 动车车厢
AU2005202365C1 (en) A motor home having left and right slide outs
CN207345555U (zh) 一种后座椅可躺式的汽车
CN220923944U (zh) 一种升降式新型旅居车的车厢布局结构
KR102555285B1 (ko) 캠핑용 카라반
CN215621643U (zh) 一种房车
CN218839600U (zh) 车辆驾驶室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