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86955U - 一种环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86955U
CN213586955U CN202021241928.6U CN202021241928U CN213586955U CN 213586955 U CN213586955 U CN 213586955U CN 202021241928 U CN202021241928 U CN 202021241928U CN 213586955 U CN213586955 U CN 213586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rdling
knife
ring
space
ring pee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19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晨
厉彦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ay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y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y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y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124192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86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86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869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剥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剥装置。该环剥装置包括:第一卡持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环剥部和第一操控部;第二卡持部与第一卡持部交叉并铰接;第二卡持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环剥部和第二操控部;第一环剥部和第二环剥部围合形成封闭的环剥空间;第一环剥部的端部与第二环剥部的端部可结合/分离连接;第一环剥刀设置于第一环剥部内并延伸至环剥空间内;第二环剥刀设置于第二环剥部内并延伸至环剥空间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环剥部的端部和第二环剥部的端部结合连接,使环剥空间封闭,即可对枝干进行环剥操作,相对于人工操控把手施力不均匀环剥,加强了环剥深度控制,提高了环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环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剥装置。
背景技术
环剥是促使苹果壮幼树或药用植物成花结果的主要措施之一。即在树干上或不同年龄枝的下部,绕干或绕枝刻伤两道,两道间距为树皮的厚度,根据枝干粗细,宽约0.3~1厘米,刻口深达木质部,将两刻口间的树皮剥下称为环剥。环剥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同化营养物质向下运输,减少供给根系的营养物质,抑制根系的生长,从而可缓和生长势,使环剥口以上的部分获得较多的营养。
目前,操作人员通常用环剥刀片进行环剥,刀片没有环形设计,需要操作人员拿刀片环剥树一周,或通过钳式环剥工具等夹持需环剥的枝干操控把手进行环剥,但上述环剥工具均由人工控制环剥深度,环剥过深,容易伤到树木,环剥过浅,环剥效果差,影响环剥效率和环剥效果。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控制环剥深度的环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环剥装置,第一环剥部的端部与第二环剥部的端部可结合/分离连接,加强了环剥深度控制,提高了环剥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剥装置,包括:第一卡持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环剥部和第一操控部;第二卡持部,与所述第一卡持部交叉并铰接;所述第二卡持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环剥部和第二操控部;所述第一环剥部和所述第二环剥部围合形成封闭的环剥空间;所述第一环剥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环剥部的端部可结合/分离连接;第一环剥刀,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剥部内并延伸至所述环剥空间内;以及第二环剥刀,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剥部内并延伸至所述环剥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剥部的端部外轮廓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结合片,所述第二环剥部的端部外轮廓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结合片,所述第一结合片与所述第二结合片通过结合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结合件为螺栓组件,所述第一结合片和所述第二结合片上均设有通透的螺栓孔,所述螺栓组件穿过所述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剥刀和所述第二环剥刀朝向所述环剥空间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锯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剥部的内轮廓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二环剥部的内轮廓设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一环剥刀设置在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第二环剥刀设置在第二槽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环剥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剥部上和所述第二环剥部上的两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弧板和调节件,所述固定弧板与所述第一环剥部或所述第二环剥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件上朝向所述环剥空间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弧板并与所述第一环剥刀或所述第二环剥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为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所述第一环剥部或所述第二环剥部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上朝向所述环剥空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剥刀或第二环剥刀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具有标准螺距。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滑动杆和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开设于所述固定弧板上,所述滑动杆的端部穿过所述滑动槽并与所述第一环剥刀或所述第二环剥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操控部和所述第二操控部的外侧壁上均套设有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环剥部的端部和第二环剥部的端部分离并背向移动,卡持待环剥的枝干,第一环剥部的端部和第二环剥部的端部结合连接,使环剥空间封闭,即可对枝干进行环剥操作,相对于人工操控把手施力不均匀环剥,加强了环剥深度控制,提高了环剥效率。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两组调节件相向或背向移动,调节第一环剥刀和第二环剥刀弧形顶点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于不同直径的枝干的环剥操作。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件即螺纹杆具有标准螺距,以更好的调整调节件的旋入或旋出的间距。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滑动杆与滑动槽的配合,使第一环剥刀和第二环剥刀在移动时不会发生偏移、旋转,保证了第一环剥刀和第二环剥刀的径向稳定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状态的环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环剥装置(不包括调节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状态的环剥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状态的环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环剥装置,101-第一卡持部,1011-第一环剥部,1012-第一操控部,1013-第一结合片,1014-第一槽体,102-第二卡持部,1021-第二环剥部,1022-第二操控部,1023-第二结合片,1024-第二槽体,103-环剥空间,104-第一环剥刀,105-第二环剥刀,106-结合件,107-锯齿,108-固定弧板,109-调节件,110-滑动杆,111-滑动槽,112-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解释以下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图1-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环剥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上”、“下”、“左”、“右”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图5所示,一种环剥装置100,包括第一卡持部101、第二卡持部102、第一环剥刀104和第二环剥刀105。其中,第一卡持部10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环剥部1011和第一操控部1012;第二卡持部102与第一卡持部101交叉并铰接;第二卡持部102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环剥部1021和第二操控部1022;第一环剥部1011和第二环剥部1021围合形成封闭的环剥空间103;第一环剥部1011的端部与第二环剥部1021的端部可结合/分离连接;第一环剥刀104设置于第一环剥部1011内并延伸至环剥空间103内;以及第二环剥刀105设置于第二环剥部1021内并延伸至环剥空间103内。具体的,第一环剥部1011和第二环剥部1021可以为半圆环形,该环剥空间103用于对应果树或药用植物的待环剥的枝干等。第一环剥刀104和第二环剥刀105均为弧形。第一卡持部101和第二卡持部102通过销轴铰接,使第一卡持部101和第二卡持部102能够相对转动,以使环剥空间103封闭或打开。环剥装置100具有第一环剥部1011的端部与第二环剥部1021的端部相向移动的卡持状态以及第一环剥部1011的端部与第二环剥部1021的端部背向移动的张开状态,以使环剥空间103封闭或打开。环剥装置100处于卡持状态时,能够与待环剥的枝干卡持以进行环剥操作,环剥装置100处于张开状态时能够从待环剥的枝干上移除,进行下一操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环剥部1011的端部和第二环剥部1021的端部分离并背向移动,卡持待环剥的枝干,第一环剥部1011的端部和第二环剥部1021的端部结合连接,使环剥空间103封闭并固定尺寸,即可对枝干进行环剥操作,相对于人工操控把手施力不均匀环剥,加强了环剥深度控制,提高了环剥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第一环剥部1011的端部外轮廓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结合片1013,第二环剥部1021的端部外轮廓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结合片1023,第一结合片1013与第二结合片1023通过结合件106连接。第一结合片1013和第一环剥部1011为一体成型,第二结合片1023与第二环剥部1021为一体成型,结构简单,固定牢固。通过结合件106将第一结合片1013和第二结合片1023结合,使环剥空间103封闭,即使第一环剥刀104和第二环剥刀105的操作空间固定,实现对待环剥的枝干的环剥深度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结合件106为螺栓组件,第一结合片1013和第二结合片1023上均设有通透的螺栓孔,螺栓组件穿过螺栓孔。螺栓组件包括螺栓和螺纹连接在螺栓末端的螺母,通过将螺栓穿过第一结合片1013和第二结合片1023,并将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栓的末端将第一环剥部1011的端部和第二环剥部1021的端部结合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环剥刀104和第二环剥刀105朝向环剥空间103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锯齿107。锯齿107的设置减少着力面积,增加环剥速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环剥装置100中可以通过设置第一环剥刀104和第二环剥刀105上的锯齿107厚度实现对环剥宽度的要求,一次环剥出所需宽度,避免上下两侧环剥切割,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环剥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环剥部1011的内轮廓设有第一槽体1014,第二环剥部1021的内轮廓设有第二槽体1024,第一环剥刀104设置在第一槽体1014内,第二环剥刀105设置在第二槽体1024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环剥装置100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环剥部1011上和第二环剥部1021上的两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弧板108和调节件109,固定弧板108与第一环剥部1011或第二环剥部1021的外侧固定连接,调节件109上朝向环剥空间103的一端穿过固定弧板108并与第一环剥部1011或第二环剥部1021连接。固定弧板108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通孔,调节件109穿过该螺纹通孔并与第一环剥刀104或第二环剥刀105连接。通过两组调节件109相向或背向移动,调节第一环剥刀104和第二环剥刀105弧形顶点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于不同直径的枝干的环剥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调节件109为螺纹杆,螺纹杆与第一环剥部1011或第二环剥部1021螺纹连接,螺纹杆上朝向环剥空间103的一端与第一环剥刀104或第二环剥刀105可转动连接。螺纹杆上背向环剥空间103的一端的外径大于上述螺纹通孔的孔径,通过调节件109的螺纹旋进或旋出,以调节第一环剥刀104和第二环剥刀105的弧形顶点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109即螺纹杆具有标准螺距,以更好的调整调节件109的旋入或旋出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调节组件还包括滑动杆110和滑动槽111,滑动槽111开设于固定弧板108上,滑动杆110的端部穿过滑动槽111并与第一环剥刀104或第二环剥刀105连接。具体的,滑动杆110的第一端外径大于滑动槽111的槽宽,滑动杆110的第二端外径小于滑动槽111的槽宽,滑动杆110的第二端穿过滑动槽111与第一环剥刀104或第二环剥刀105螺纹固定。滑动杆110和滑动槽111均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调节件109的两侧,通过滑动杆110与滑动槽111的配合,使第一环剥刀104和第二环剥刀105在移动时不会发生偏移、旋转,保证了第一环剥刀104和第二环剥刀105的径向稳定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操控部1012和第二操控部1022的外侧壁上均套设有防滑套112,便于操作人员握持进行环剥操作。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环剥操作时,操作者松开第一环剥部1011和第二环剥部1021,使第一环剥部1011的端部和第二环剥部1021的端部背向移动,通过环剥空间103卡住待环剥的枝干;将第一环剥部1011的端部与第二环剥部1021的端部结合连接,即可操作第一操控部1012和第二操控部1022进行环剥操作。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环剥装置100,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公开内容的基础上做出任何改造、修饰以及变动。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述具体实施方案及其任何等同形式。

Claims (9)

1.一种环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卡持部(10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环剥部(1011)和第一操控部(1012);
第二卡持部(102),与所述第一卡持部(101)交叉并铰接;所述第二卡持部(102)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环剥部(1021)和第二操控部(1022);所述第一环剥部(1011)和所述第二环剥部(1021)围合形成封闭的环剥空间(103);所述第一环剥部(1011)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环剥部(1021)的端部可结合/分离连接;
第一环剥刀(104),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剥部(1011)内并延伸至所述环剥空间(103)内;以及
第二环剥刀(105),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剥部(1021)内并延伸至所述环剥空间(10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剥部(1011)的端部外轮廓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结合片(1013),所述第二环剥部(1021)的端部外轮廓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结合片(1023),所述第一结合片(1013)与所述第二结合片(1023)通过结合件(10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件(106)为螺栓组件,所述第一结合片(1013)和所述第二结合片(1023)上均设有通透的螺栓孔,所述螺栓组件穿过所述螺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剥刀(104)和所述第二环剥刀(105)朝向所述环剥空间(103)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锯齿(107)。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环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剥部(1011)的内轮廓设有第一槽体(1014),所述第二环剥部(1021)的内轮廓设有第二槽体(1024),所述第一环剥刀(104)设置在所述第一槽体(1014)内,所述第二环剥刀(105)设置在第二槽体(1024)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剥装置(100)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剥部(1011)上和所述第二环剥部(1021)上的两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弧板(108)和调节件(109),所述固定弧板(108)与所述第一环剥部(1011)或所述第二环剥部(1021)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件(109)上朝向所述环剥空间(103)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弧板(108)并与所述第一环剥刀(104)或所述第二环剥刀(10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09)为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所述第一环剥部(1011)或所述第二环剥部(1021)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上朝向所述环剥空间(10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剥刀(104)或第二环剥刀(105)可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滑动杆(110)和滑动槽(111),所述滑动槽(111)开设于所述固定弧板(108)上,所述滑动杆(110)的端部穿过所述滑动槽(111)并与所述第一环剥刀(104)或所述第二环剥刀(105)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控部(1012)和所述第二操控部(1022)的外侧壁上均套设有防滑套(112)。
CN202021241928.6U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环剥装置 Active CN213586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1928.6U CN21358695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环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1928.6U CN21358695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环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6955U true CN213586955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82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1928.6U Active CN21358695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环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869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11045U (zh) 一种可调节式果树环剥刀
CN213586955U (zh) 一种环剥装置
KR101726437B1 (ko) 박피 깊이의 조절기능을 갖는 환상박피기
CN213306377U (zh) 一种油茶种植用枝杆修剪装置
CN205658058U (zh) 一种多功能果树嫁接刀
CN206498710U (zh) 一种果树粗枝修剪器
CN103431742B (zh) 甘蔗刨皮机的刀具
CN205812905U (zh) 一种果树环割器
CN205865232U (zh) 一种果树环剥器
CN205105729U (zh) 双刀片葡萄藤环割刀
CN105766399B (zh) 一种易操作环割剪刀
KR20220098475A (ko) 과수용 속피 절단기
KR102199364B1 (ko) 안전절단이 용이한 사과 적과가위
CN108901421B (zh) 果树环剥刀装置
CN209930984U (zh) 一种可调节开口大小的树皮环剥刀
CN220875167U (zh) 一种安全性果树环剥刀
CN219803081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蜜柚槽形环剥刀
CN204860121U (zh) 一种摘果剪
CN219780983U (zh) 一种林业嫁接装置
CN218125684U (zh) 一种烤烟打顶装置
CN204291870U (zh) 一种疏花疏果剪
CN221082111U (zh) 苗木种植分支修剪器
DE10333335B3 (de) Werkzeug zum Entfernen des Stielansatzes von Tomaten
CN215912612U (zh) 一种新型环剥刀
CN108901422B (zh) 一种链条式果树环剥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