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85327U - 一种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85327U
CN213585327U CN202021906847.3U CN202021906847U CN213585327U CN 213585327 U CN213585327 U CN 213585327U CN 202021906847 U CN202021906847 U CN 202021906847U CN 213585327 U CN213585327 U CN 213585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submersible motor
rotor
motor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068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诚成
程康恒
孙圣年
李朝政
李连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engda Jianghai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engda Jianghai Pu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engda Jianghai Pu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engda Jianghai Pum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068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85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85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85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包括转子本体,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沿所述转子本体的长度方向连接在所述转子本体的一端;叶轮本体,所述叶轮本体垂直连接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所述叶轮本体用于将潜水电机内部冷却水经壳体中流道、冷却器冷却后循环至潜水电机的电机腔内。本实用新型首先在转子本体的一端设置连杆,利用转子本体工作时转动的特性带动设置在连杆另一端的叶轮本体转动,从而转动的叶轮本体可以将潜水电机内部冷却水经壳体、流道、冷却器冷却后再次电机腔内,实现传导热量的水的循环流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潜水电机散热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
背景技术
潜水电动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起动前不需引水、不受吸程限制、不需要另设泵房、安装使用方便、性能可靠、效率较高、价格低廉、可节约投资等优点,可以作为各种水下机械的配套动力源,如桥梁河和建筑探测用钻机驱动电动机、各种水下考察船用推进器动力源等。
现有的潜水电机内部在工作时极易产生大量的热量,而潜水电机的壳体内在工作时会充满冷却水,但该冷却水却是不流动的水,因而,冷却效果不甚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1、一种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包括转子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沿所述转子本体的长度方向连接在所述转子本体的一端;叶轮本体,所述叶轮本体垂直连接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所述叶轮本体用于将潜水电机内部冷却水经壳体中流道、冷却器冷却后循环至潜水电机的电机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以及所述叶轮本体设置在所述潜水电机的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本体本体为离心叶轮,所述叶轮本体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叶轮本体从进液口吸入液体沿圆周方向的所述出液口排出,所述进液口正对着所述壳体的第一通孔以及冷却器设置;所述出液口朝向电机腔一端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潜水电机的壳体内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潜水电机尾部的冷却器,所述流道的另一端连通至潜水电机前部的电机腔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潜水电机的尾部冷却器设有散热片;所述潜水电机的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散热筋。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与所述转子本体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键,所述连杆与所述转子本体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靠近所述叶轮本体的一端套设有挡片和紧固螺帽,所述叶轮本体套设在所述连杆上,且所述叶轮本体的一端面抵接在所述挡片上,所述叶轮本体的另一端面抵接在所述紧固螺帽上。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首先在转子本体的一端设置连杆,利用转子本体工作时转动的特性带动设置在连杆另一端的叶轮本体转动,从而转动的叶轮本体可以将潜水电机内部冷却水经壳体、流道、冷却器冷却后再次电机腔内,实现传导热量的水的循环流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潜水电机散热效果更佳。
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潜水电机转动时的动能完成水流的流动,从而提高了潜水电机的散热效果,实用价值更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转子本体1、连杆2、连接键21、螺柱22、叶轮本体3、出液口32、流道33、壳体4、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42、挡片5、紧固螺帽6、流道7、冷却器8、散热筋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1-附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包括转子本体1,还包括:连杆2和叶轮本体3。具体的,所述连杆2 的一端沿所述转子本体1的长度方向连接在所述转子本体1的一端;所述叶轮本体3垂直连接在所述连杆2的另一端,所述叶轮本体3用于将潜水电机内部冷却水经壳体中流道、冷却器8冷却后循环至潜水电机的电机腔内。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潜水电机工作时一般需要放置在水中,现有技术中潜水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潜水电机的外壳上,由外壳传导至水中,实现热量的散发;也有的潜水电机在转子本体1的尾部(也就是靠近潜水电机电气部件的部位)设有空心的腔室,潜水电机放入到水中以后,空心的腔室内充满水,起到传导热量的目的。然而,现有空心的腔室内水处于静止状态,无法流动,从而降温、传导热量的效果较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首先,在转子本体1的一端设置连杆2,利用转子本体1工作时转动的特性带动设置在连杆2另一端的叶轮本体3转动,从而转动的叶轮本体3可以将潜水电机内部冷却水经壳体中流道、冷却器冷却后循环至潜水电机的电机腔内,实现传导热量的水的循环流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潜水电机散热效果更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杆2以及所述叶轮本体3设置在所述潜水电机的壳体4内,所述叶轮本体3远离所述连杆2的端面上设有进液口,所述叶轮本体3的周壁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出液口32,所述叶轮本体3从进液口吸入液体沿圆周方向的所述出液口32排出,所述进液口可以通过对应的流道33与所述出液口32相连;所述潜水电机的壳体4位于所述叶轮本体3 的进液口处设有第一通孔41,所述进液口正对着所述壳体4的第一通孔41以及冷却器8设置;所述潜水电机的的定子与转子之间上设有第二通孔42;所述出液口32朝向电机腔一端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4上设有第一通孔41,潜水电机的的定子与转子之间上设有第二通孔42,其中叶轮本体3上的进液口相对第一通孔41 设置,实际工作时,叶轮本体3在连杆2的带动下进行转动,而转动的叶轮本体3将壳体4外侧的水通过第一通孔41吸入至壳体4内部;高速转动的叶轮本体3在靠近其转动轴(也就是与连杆2相连的部位)部位产生吸力,吸入的水由进液口通过流道33排入到出液口32,从出液口32中排出。随后,进入壳体4内的水进入到定子与转子之间最后从第二通孔42之间处溢出。排出的水在壳体4内流动,降温效果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潜水电机的壳体4内设有流道7,所述流道7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潜水电机尾部的冷却器8,所述流道7的另一端连通至潜水电机前部的电机腔一侧,也就是所述第一通孔41。流道7的设置可以将外界的水循环至潜水电机内,且可以将壳体4的温度带走,经过流道7 的循环,水从潜水电机外侧流动至第一通孔41,再由旋转的叶轮本体将其移动到潜水电机内部后由第二通孔42排出,实现热量的循环。
具体地,所述潜水电机的尾部的冷却器8设有散热片;所述潜水电机的壳体4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散热筋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杆2与所述转子本体1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键21,所述连接键21与所述转子本体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键21和所述转子本体1沿所述所述转子本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连接键21可以方便、牢固地将转子本体1 与连杆2相连;同时,设置的螺柱22可以进一步提高转子本体1与连杆2连接的牢固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杆2靠近所述叶轮本体3的一端套设有挡片5和紧固螺帽6,所述叶轮本体3套设在所述连杆2上,且所述叶轮本体3的一端面抵接在所述挡片5上,所述叶轮本体3的另一端面抵接在所述紧固螺帽6上,所述挡片5与所述连杆2一体成型,所述连杆2的直径不大于所述转子本体1的直径,所述叶轮本体3为圆盘形结构。挡片5和紧固螺帽 6可以将叶轮本体3牢固可靠地固定在连杆2的一端,且紧固螺帽6通过螺纹与连杆2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叶轮本体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Claims (7)

1.一种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包括转子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沿所述转子本体的长度方向连接在所述转子本体的一端;
叶轮本体,所述叶轮本体垂直连接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所述叶轮本体用于将潜水电机内部冷却水经壳体中流道、冷却器冷却后循环至潜水电机的电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以及所述叶轮本体设置在所述潜水电机的壳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本体为离心叶轮,所述叶轮本体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叶轮本体从进液口吸入液体沿圆周方向的所述出液口排出,所述进液口正对着所述壳体的第一通孔以及冷却器设置;所述出液口朝向电机腔一端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电机的壳体内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潜水电机尾部的冷却器,所述流道的另一端连通至潜水电机前部的电机腔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电机的尾部冷却器设有散热片;所述潜水电机的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散热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与所述转子本体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键,所述连接键与所述转子本体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靠近所述叶轮本体的一端套设有挡片和紧固螺帽,所述叶轮本体套设在所述连杆上,且所述叶轮本体的一端面抵接在所述挡片上,所述叶轮本体的另一端面抵接在所述紧固螺帽上。
CN202021906847.3U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 Active CN213585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06847.3U CN213585327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06847.3U CN213585327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5327U true CN213585327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69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06847.3U Active CN213585327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85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206342A1 (zh) 自循环液冷永磁电机
CN106655596B (zh) 一种内外双循环的全封闭电机自通风冷却结构
CN211046642U (zh) 一种带有双冷却通道的电机
CN109256902B (zh) 一种定转子一体化循环冷却的高速永磁电机及其冷却方法
CN11183512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
CN111541341A (zh) 一种散热电机
CN113669256B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防爆型真空泵
CN213585327U (zh) 一种带叶轮的潜水电机转子
CN108286523B (zh) 一种永磁电动机直接驱动的高速离心泵
CN211151698U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结构的电机
CN211874738U (zh) 一种吸水泵电机的冷却循环系统
CN110336416B (zh) 一种利用相变材料进行冷却的电机
CN114915055B (zh) 一种高效永磁电机的冷却结构
CN116317353A (zh) 一种永磁集成一体机
CN214698431U (zh) 一种轴流风机
CN112104165A (zh) 一种流动水冷式电机
CN208793256U (zh) 电动水泵
CN206060430U (zh) 高速电机内部空气循环散热冷却结构
CN111245144A (zh) 一种高效的三相异步电机
CN217741468U (zh) 一种基于机壳全铝合金的轻量化交直流电机
CN217421652U (zh) 一种用于涵道风扇的固定结构
CN110875671A (zh) 一种带有双冷却通道的电机
CN213185734U (zh) 一种钢带电梯专用分隔式轮毂永磁同步电机
CN215817822U (zh)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用电机轴散热装置
CN212992100U (zh)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节能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