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84466U - 一种新型usb转接头连接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usb转接头连接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84466U
CN213584466U CN202022677021.0U CN202022677021U CN213584466U CN 213584466 U CN213584466 U CN 213584466U CN 202022677021 U CN202022677021 U CN 202022677021U CN 213584466 U CN213584466 U CN 213584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connecting wire
fixedly connected
baffle
usb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770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操江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Yuel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Yuel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Yuel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Yuel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770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84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84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84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USB转接头连接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面开有通孔,所述壳体的左侧设有通槽,所述壳体的左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防脱杆,所述防脱杆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表面与壳体的左侧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壳体的内部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接触头。通过壳体与挡板的连接,方便把连接线放置在壳体的内部,避免放置在外部发生缠绕和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USB转接头连接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线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USB转接头连接线。
背景技术
USB,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是应用在PC领域的接口技术。USB接口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
现有的数据线在不使用时多数直接缠绕在一起,但这样容易出现打结的现象,从而使得数据线不方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USB转接头连接线,通过壳体与挡板的连接,方便把连接线放置在壳体的内部,避免放置在外部发生缠绕和损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USB转接头连接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面开有通孔,所述壳体的左侧设有通槽,所述壳体的左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防脱杆,所述防脱杆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表面与壳体的左侧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壳体的内部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接触头,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USB接头,通过壳体与挡板的连接,方便把连接线放置在壳体的内部,避免放置在外部发生缠绕和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与通孔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USB接头固定安装在通孔处的壳体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通过磁力连接,通过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的连接,方便把挡板固定住,方便把通槽遮挡住。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通过壳体与挡板的连接,方便把连接线放置在壳体的内部,避免放置在外部发生缠绕和损坏;
(2)壳体的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通过磁力连接,通过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的连接,方便把挡板固定住,方便把通槽遮挡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俯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左视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壳体、4通孔、5通槽、6防脱杆、7滑套、8挡板、9第一磁块、10第二磁块、11连接线、12充电接触头、13 USB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新型USB转接头连接线,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端面开有通孔4,壳体1的左侧设有通槽5,壳体1的左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防脱杆6,防脱杆6滑动连接有滑套7,滑套7固定连接有挡板8,挡板8的一侧表面与壳体1的左侧表面滑动接触,壳体1的内部放置有连接线11,连接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接触头12,连接线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USB接头13,通过壳体1与挡板8的连接,方便把连接线11放置在壳体1的内部,避免放置在外部发生缠绕和损坏。
壳体1的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9,挡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10,第一磁块9与第二磁块10通过磁力连接,通过第一磁块9与第二磁块10的连接,方便把挡板8固定住,方便把通槽5遮挡住,连接线11与通孔4滑动连接。
当需要使用时,首先滑动挡板8,使得挡板8向壳体1的一侧移动,同时防脱杆6与滑套7滑动连接,第一磁块9与第二磁块10脱离开,然后把充电接触头12移出通槽5的内部,然后拉动充电接触头12,使得连接线11移出通槽5的内部,通过壳体1与挡板8的连接,方便把连接线11放置在壳体1的内部,避免放置在外部发生缠绕和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USB转接头连接线,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面开有通孔(4),所述壳体(1)的左侧设有通槽(5),所述壳体(1)的左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防脱杆(6),所述防脱杆(6)滑动连接有滑套(7),所述滑套(7)固定连接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一侧表面与壳体(1)的左侧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壳体(1)的内部放置有连接线(11),所述连接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接触头(12),所述连接线(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USB接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USB转接头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9),所述挡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USB转接头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11)与通孔(4)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USB转接头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头(13)固定安装在通孔(4)处的壳体(1)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USB转接头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块(9)与第二磁块(10)通过磁力连接。
CN202022677021.0U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新型usb转接头连接线 Active CN213584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77021.0U CN213584466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新型usb转接头连接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77021.0U CN213584466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新型usb转接头连接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4466U true CN213584466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39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77021.0U Active CN213584466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新型usb转接头连接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84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04324C (en) Multiple plug sliding adapter with flexible extension
CN104617461A (zh) 一种兼容式数据接口
CN204391454U (zh) 一种兼容式数据接口
CN213584466U (zh) 一种新型usb转接头连接线
CN213340971U (zh) 一种多功能插座
CN213816677U (zh) 一种高清电视数据连接线
CN201352610Y (zh) 移动硬盘线缆
CN209675617U (zh) 一种便携式倍长伸缩收纳的数据线
CN219393953U (zh) 一种多功能传输连接线
CN209676683U (zh) 一种信息工程用电子通信装置
CN213520567U (zh) 一种物联网用便于更换接口的信号结构
CN206099393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充电器
WO2014194628A1 (zh) 一种连接器母端插座
CN208890029U (zh) 一种多功能数据线
CN218940099U (zh) 一种数据线外套
CN207925761U (zh) 一种便携式usb插头
CN204496921U (zh) 一种可切换的usb连接装置、数据传输装置和存储装置
CN220570012U (zh) 一种usb转rj45水晶头网卡线
CN213816534U (zh) 一种网线接口转换器
CN205335941U (zh) 一种通用无线充电接收器接口及接收器
CN216450907U (zh) 一种带有自主折叠结构的数据线
CN218334421U (zh) 一种可转换接头的type-c接口数据线
CN209786377U (zh) 一种单网口hub转接器
CN220652519U (zh) 一种充电端口可拆卸式的新型多合一数据线
CN214337011U (zh) 一种多接口的连接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