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83606U - 一种接地刀闸及负荷开关熔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地刀闸及负荷开关熔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83606U
CN213583606U CN202022930478.8U CN202022930478U CN213583606U CN 213583606 U CN213583606 U CN 213583606U CN 202022930478 U CN202022930478 U CN 202022930478U CN 213583606 U CN213583606 U CN 213583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haft
rod
long hol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304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利标
朱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witchg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Switchgear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Switchgear F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Switchgear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304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83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83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836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熔断器开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接地刀闸及负荷开关熔断器。接地刀闸包括接地板、第一轴、触头刀片和连杆机构。接地板两端设有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轴转动连接于第一板和第二板,触头刀片设置于第一轴上;连杆机构活动设置于第一板上,驱动件驱动连杆机构以带动第一轴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地刀闸通过触头刀片设置于第一轴上,驱动件驱动连杆机构以带动第一轴转动,实现了触头刀片与负荷开关熔断器的静触头的接触或分离,增强了接地刀闸的载流能力,连杆机构能使负荷开关熔断器更安全可靠的接地,稳定性好,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接地刀闸及负荷开关熔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断器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地刀闸及负荷开关熔断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力配网中,而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柜在环网柜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种柜型设备,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柜相对于单纯的负荷开关柜而言增加熔断器装置。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柜常用于变压器的控制和保护,变压器回路需要停电检修时,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柜分闸,接地刀合闸。接地刀闸能快速接地释放掉线路中负载侧储存的残余电流,保证安全。原来的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柜使用的接地刀闸安装在转动主轴上,通过主轴转动到接地状态,主轴后面的刀片插入安装在框架上的闸口中实现熔断器接地,此接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故障。国家标准要求接地开关接地时需要承受巨大的对地短路电流,原来的接地刀闸难以承载,从而导致接地刀闸烧毁,出现质量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地刀闸,以解决接地刀闸结构不佳,接触面积小,使得接地刀载流能力差,无法满足国家标准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地刀闸,包括:
接地板,所述接地板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相对且平行设置;
第一轴,所述第一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
触头刀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轴上,所述触头刀片包括两个刀片,且两个所述刀片的端部均弯折设置以相互靠近;
连杆机构,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上,所述连杆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轴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能驱动所述连杆机构传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轴转动使所述触头刀片与负荷开关熔断器的静触头接触或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板上开设有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所述连杆机构包括:
第一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固定连接;
第二杆,所述第二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铰接;
第三杆,所述第三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铰接,且所述第一螺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长孔内;
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三杆的另一端铰接,且所述第二螺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长孔内,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驱动杆使所述第二螺杆沿所述第一长孔滑动及所述第一螺杆沿所述第二长孔滑动,以使所述第一轴旋转带动所述触头刀片与负荷开关熔断器的静触头接触或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长孔沿垂直于所述接地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长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设置于所述第一长孔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长孔平行,所述第三段设置于所述第一长孔靠近所述第一轴的一侧,所述第三段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段倾斜,且所述第三段的一端的端部高于所述第一段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长孔最高点与所述第三段最高点的直线距离等于所述第三杆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长孔最低点和所述第一段最低点的直线距离等于所述第三杆的长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穿设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轴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轴能相对所述第二板转动,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二板的端部和所述第一轴的端部,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设有能调节所述第一轴的轴向位置的调节件。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轴为螺杆,所述调节件为螺母,所述螺母螺接于所述螺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接地板上设有安装孔,锁紧件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以固定所述接地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负荷开关熔断器,优化了负荷开关熔断器的结构,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负荷开关熔断器,包括上述的接地刀闸及与所述触头刀片接触或分离的静触头。
作为优选,还包括主开关,所述主开关作为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连杆机构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地刀闸中,接地板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板和第二板,连杆机构活动设置于第一板上,连杆机构输出端连接第一轴,第一轴上设置触头刀片,驱动件能驱动连杆机构,使第一轴旋转,带动触头刀片与静触头接触或分离,设置连杆机构使熔断器能更可靠、安全地接地,提高了充气柜的可靠性;接地板的设置增大了接地面积,使得接地刀闸载流能力增强,降低了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荷开关熔断器采用上述的接地刀闸结构,优化了负荷开关熔断器的使用,安全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地刀闸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地刀闸中接地板的结构图。
图中:
1、第一板;11、第一长孔;12、第二长孔;121、第一段;122、第二段;123、第三段;
2、第二板;3、接地板;31、安装孔;
4、连杆机构;41、第三杆;411、第二螺杆;42、第二杆;421、第一螺杆;43、第一杆;44、驱动杆;
5、第一轴;6、触头刀片;61、刀片;7、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荷开关熔断器,包括接地刀闸和静触头,接地刀闸能与静触头接触或分离。在变压器回路需要停电检修时,接地刀闸与静触头接触,能快速释放掉线路中负载侧储存的残余电流,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地刀闸包括接地板3、第一轴5、触头刀片6和连杆机构4。接地板3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板1和第二板2,第一板1和第二板2相对且平行设置;第一轴5的转动连接于第一板1和第二板2;触头刀片6设置于第一轴5上;连杆机构4活动设置于第一板1上,连杆机构4的输出端与第一轴5连接,连杆机构4的输入端连接有驱动件,驱动件能驱动连杆机构4传动,以带动第一轴5转动使触头刀片6与负荷开关熔断器的静触头接触或分离。设置连杆机构4使熔断器能更可靠、安全地接地,提高了充气柜的可靠性;设置接地板3增大了接地刀闸的接地面积,增强了接地刀闸的载流能力,降低了安全隐患;触头刀片6包括两个刀片61,且两个刀片61的端部均弯折设置以相互靠近。在触头刀片6与静触头接触时,两个刀片61的端部能夹住静触头,实现良好接触,增大了刀片61与静触头的接触面积,静触头不会因接触不良发热或因震动而脱离原位造成安全事故。
在本实施例中,负荷开关熔断器还包括主开关,主开关作为驱动件与连杆机构4的输入端连接,无需额外设置驱动件驱动连杆机构4,简化了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板1上开设有第一长孔11和第二长孔12;连杆机构4包括第一杆43、第二杆42、第三杆41和驱动杆44。第一杆43的一端与第一轴5固定连接;第二杆42的一端与第一杆43的另一端铰接;第三杆41的一端通过第一螺杆421与第二杆42的另一端铰接,且第一螺杆421滑动设置于第二长孔12内;驱动杆44的一端通过第二螺杆411与第三杆41的另一端铰接,且第二螺杆411滑动设置于第一长孔11内,驱动杆44的另一端连接驱动件,驱动件驱动驱动杆44使第二螺杆411沿第一长孔11滑动及第一螺杆421沿第二长孔12滑动,以使第一轴5旋转带动触头刀片6与负荷开关熔断器的静触头接触或分离。第一螺杆421和第二螺杆411分别能稳定地在第二长孔12和第一长孔11内滑动,且第一螺杆411和第二螺杆421运动时不会脱出,使得连杆机构4运行可靠性高;该连杆机构4结构简单,控制稳定性好。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杆机构4还可以是其它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再进一步地,第一长孔11沿垂直于接地板3的方向延伸;第二长孔1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段121、第二段122和第三段123,第一段121设置于第一长孔11的下方且与第一长孔11平行,第三段123设置于第一长孔11靠近第一轴5的一侧,第三段123的一端朝向第一段121倾斜,且第三段123的一端的端部高于第一段121设置。当第二螺杆421从第一段121运动至第三段123时,带动第一轴5上的触头刀片6转动,实现触头刀片6与静触头的接触;当第二螺杆421从第三段123运动至第一段121时,带动第一轴5上的触头刀片6复位,实现触头刀片6与静触头的分离,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长孔11最高点与第三段123最高点的直线距离等于第三杆41的长度。第三段123相对于第一段121之间的夹角与连杆机构4带动第一轴5转动的角度成正比例;当第三杆41的两端同时运动至第一长孔11最高点和第三段123最高点时,能带动第一轴5翻转的角度最大,增加触头刀片6与静触头接触的可靠性,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具体需求来设计第一长孔11和第二长孔12的形状、大小和方位,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长孔11最低点和第一段121最低点的直线距离等于第三杆41的长度。当第三杆41的两端同时运动至第一长孔11最低点和第三段123最低点时,此时带动第一轴5的转动角度最大,能使触头刀片6与静触头完全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接地刀闸还包括连接轴7,连接轴7的一端穿设第二板2与第一轴5的端部固定连接,且连接轴7能相对第二板2转动,连接轴7上套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板2的端部和第一轴5的端部,连接轴7的另一端设有能调节第一轴5的轴向位置的调节件。通过调节件能调整触头刀片6与静触头之间的间距,以使触头刀片6能与静触头精确接触。
进一步地,连接轴7为螺杆,调节件为螺母,螺母螺接于螺杆上。旋拧调节件能调节第一轴5在其轴向的位置,调节件抵压第二板2;当操作者过度旋紧螺母使得第一轴5在朝着靠近第二板2方向的偏移距离过大时,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能起到缓冲调节第一轴5轴向位置的作用,防止因过度调节第一轴5而导致连杆机构4变形过大而影响连杆机构4的正常传动,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使用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接地板3上设有安装孔31,锁紧件穿设于安装孔31以固定接地板3,保证了接地可靠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接地刀闸,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地板(3),所述接地板(3)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板(1)和第二板(2),所述第一板(1)和所述第二板(2)相对且平行设置;
第一轴(5),所述第一轴(5)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板(1)和所述第二板(2)上;
触头刀片(6),设置于所述第一轴(5)上,所述触头刀片(6)包括两个刀片(61),且两个所述刀片(61)的端部均弯折设置以相互靠近;
连杆机构(4),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板(1)上,所述连杆机构(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轴(5)连接,所述连杆机构(4)的输入端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能驱动所述连杆机构(4)传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轴(5)转动使所述触头刀片(6)与负荷开关熔断器的静触头接触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刀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上开设有第一长孔(11)和第二长孔(12);所述连杆机构(4)包括:
第一杆(43),所述第一杆(4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5)固定连接;
第二杆(42),所述第二杆(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43)的另一端铰接;
第三杆(41),所述第三杆(41)的一端通过第一螺杆(421)与所述第二杆(42)的另一端铰接,且所述第一螺杆(421)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长孔(12)内;
驱动杆(44),所述驱动杆(44)的一端通过第二螺杆(411)与所述第三杆(41)的另一端铰接,且所述第二螺杆(411)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长孔(11)内,所述驱动杆(4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驱动杆(44)使所述第二螺杆(411)沿所述第一长孔(11)滑动及所述第一螺杆(421)沿所述第二长孔(12)滑动,以使所述第一轴(5)旋转带动所述触头刀片(6)与负荷开关熔断器的静触头接触或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刀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孔(11)沿垂直于所述接地板(3)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长孔(1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段(121)、第二段(122)和第三段(123),所述第一段(121)设置于所述第一长孔(11)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长孔(11)平行,所述第三段(123)设置于所述第一长孔(11)靠近所述第一轴(5)的一侧,所述第三段(123)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段(121)倾斜,且所述第三段(123)的一端的端部高于所述第一段(12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刀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孔(11)最高点与所述第三段(123)最高点的直线距离等于所述第三杆(41)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刀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孔(11)最低点和所述第一段(121)最低点的直线距离等于所述第三杆(41)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刀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轴(7),所述连接轴(7)的一端穿设所述第二板(2)与所述第一轴(5)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轴(7)能相对所述第二板(2)转动,所述连接轴(7)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二板(2)的端部和所述第一轴(5)的端部,所述连接轴(7)的另一端设有能调节所述第一轴(5)的轴向位置的调节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地刀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7)为螺杆,所述调节件为螺母,所述螺母螺接于所述螺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刀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板(3)上设有安装孔(31),锁紧件穿设于所述安装孔(31)以固定所述接地板(3)。
9.一种负荷开关熔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接地刀闸及与所述触头刀片(6)接触或分离的静触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荷开关熔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开关,所述主开关作为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连杆机构(4)的输入端连接。
CN202022930478.8U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接地刀闸及负荷开关熔断器 Active CN213583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30478.8U CN213583606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接地刀闸及负荷开关熔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30478.8U CN213583606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接地刀闸及负荷开关熔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3606U true CN213583606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48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30478.8U Active CN213583606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接地刀闸及负荷开关熔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836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38098B1 (en) Isolating switch
CN213583606U (zh) 一种接地刀闸及负荷开关熔断器
EP3413329A1 (en) Wiring-improved structure for rotary double-breakpoint switch contact system
CN214254241U (zh) 户内高压隔离开关
EP3428945B1 (en) Rotary shaft device of circuit breaker
CN203055824U (zh) 断路器的手、自一体式分合闸机构
KR20160069338A (ko) 3-포지션 인터록 조절 장치
CN101692539B (zh) 一种防止开关柜内上下静触头挡板开启的定位闭锁卡具
CN103653495A (zh) 护目镜复合式下放机构
KR100730036B1 (ko) 부하 개폐기
CN210837587U (zh) 一种用于接地开关与隔离开关间的机械联锁结构
CN206163360U (zh) 引弧装置及隔离开关
CN211455633U (zh) 一种大电流断路器手动开关分合装置
CN208521814U (zh) 一种断路器的机械连锁保护装置
CN210722858U (zh) 一种户外高压交流隔离开关
CN113346397A (zh) 一种带连锁机构的低压抽屉式开关柜及其使用方法
CN217690954U (zh) 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操作系统
CN210129479U (zh) 一种用于模块化断路器的快速灭弧罩体装置
CN213583616U (zh) 一种新型的隔离开关的主刀闸装置
CN219641880U (zh) 一种断路器状态检测组件
CN205081072U (zh) 耐用型断路器
CN215527512U (zh) 一种断路器的互锁结构及断路器系统
CN204118022U (zh) 高压断路器用连杆
CN211700119U (zh) 高压断路器用传动装置
CN201509002U (zh) 一种防止开关柜内上下静触头挡板开启的定位闭锁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1161 No. 2 embroidery Road, Binjiang Development Zone,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Nanjing Switchgear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161 No. 2 embroidery Road, Binjiang Development Zone,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SWITCHGEAR FACTOR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