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77941U - 安全通道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安全通道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77941U
CN213577941U CN202022412888.3U CN202022412888U CN213577941U CN 213577941 U CN213577941 U CN 213577941U CN 202022412888 U CN202022412888 U CN 202022412888U CN 213577941 U CN213577941 U CN 213577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tanding space
fan
side wall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128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维维
姜晶晶
陈路刚
蔡宇卿
严燕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erican Air Filte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erican Air Filte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erican Air Filte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erican Air Filte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128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77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77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77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安全通道设备。所述安全通道设备包括构造出站立空间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竖立于所述站立空间侧方的侧壁、横置于所述站立空间上方的箱顶以及设在所述侧壁和所述箱顶中的风道,所述风道具有位于所述箱顶的送风口和位于所述侧壁的回风口,所述风道中设置有空气处理模块和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通至所述送风口且其吸风端连通至所述回风口。由此,通过在箱顶竖直向下向站立空间中吹风,并通过在侧方回风,形成稳定的循环气流,避免站立空间中被污染的空气扩散出去而导致病毒的传播,降低病毒对公共场所中排队人员之间传播所造成的交叉感染几率;在排队场景应用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无感隔绝,避免造成恐慌心理。

Description

安全通道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通道设备。
背景技术
排队按序行动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传统情况下,大都通过中央空调的方式,或者是在公共场所定点安放空气净化器,以此来对公共场所空间中的空气进行杀菌净化,以提升公共场所中的空气质量,避免病菌、污染物等有害成分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这些杀菌净化方式虽然可以通过向公共场所送风来稀释空间中的污染物、病菌等有害成分,但是过程缓慢,在面对如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类似的紧急情况时,很显然是无法满足杀菌净化的艰巨任务,不能够有效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并且,在公共场所的同一空间中,病毒可通过飞沫、接触、气溶胶等多种方式传播,仅通过中央空调或局部空气净化器的方式,不仅不能够有效避免病毒的传播,甚至还会因为中央空调或局部空气净化器的送风而导致空间中的空气流动加速,促进病毒的扩散传播。
虽然人们会选择配戴口罩来进行防护,但病毒依然可能附着在衣服或裸露的皮肤上,造成病毒的继续传播和扩散;并且,配戴口罩妨碍面部识别,妨碍人员队列的快速前进,时间耽搁越久则越容易导致排队时人们的交叉感染。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降低人们在公共场所排队时的交叉感染的风险,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通道设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安全通道设备,包括构造出站立空间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竖立于所述站立空间侧方的侧壁、横置于所述站立空间上方的箱顶以及设在所述侧壁和所述箱顶中的风道,所述风道具有位于所述箱顶的送风口和位于所述侧壁的回风口,所述风道中设置有空气处理模块和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通至所述送风口且其吸风端连通至所述回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道包括位于所述风机的出风端和所述送风口之间的送风道和位于所述风机的吸风端和所述回风口之间的回风道;
所述送风道和所述回风道通过所述风机相导通,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侧壁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设于所述送风道和所述回风道的二者至少其一中,且其安装于所述侧壁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包括粉尘过滤单元、除味单元、杀菌单元、温度调节单元以及湿度调节单元的任一个或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包括限定所述站立空间侧方边界的内壁板以及位于所述内壁板外侧的外壁板,所述风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内壁板和所述外壁板之间;
所述回风口为内外贯通所述内壁板的开孔且位于所述站立空间的下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顶与所述侧壁的顶端相连接呈L形,其包括限定所述站立空间上方边界的内顶板以及位于所述内顶板上方的外顶板,所述风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内顶板和所述外顶板之间;
所述送风口为内外贯通所述内顶板的开孔且其数目设置为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个送风口围绕所述站立空间的中心呈环形分布,以形成在所述站立空间的中心四周围绕的风幕。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具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侧壁在所述站立空间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支撑于所述箱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全通道设备包括前后方向依次排布的两个或以上所述箱体,任意两个所述箱体的所述风道彼此独立相分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具有供进出所述站立空间的前方出入口、后方出入口和侧方出入口;
所述安全通道设备还具有软帘,所述软帘通过磁吸件或粘扣带选择性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箱体并封闭所述前方出入口、所述后方出入口和所述侧方出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箱顶竖直向下向站立空间中吹风,并通过在侧方回风,形成稳定的循环气流,避免站立空间中被污染的空气扩散出去而导致病毒的传播,降低病毒对公共场所中排队人员之间传播所造成的交叉感染几率;而且,可以通过空气处理模块及时对人员呼出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避免病毒的扩散;在排队场景应用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无感隔绝,避免造成恐慌心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安全通道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安全通道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安全通道设备在使用时的气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安全通道设备的仰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变化实施方式的安全通道设备的仰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安全通道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安全通道设备,可用于公共场所对排队人员进行安全防护,避免公共场所大范围内空气混流而加速病毒的传播,并且还可以对排队人员所处的空间进行空气净化,进一步避免污染物、病菌等有害成分在队列人员之间传播,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具体地,所述安全通道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构造出供排队人员进行站立等待的站立空间10。
箱体1包括侧壁11、箱顶12以及风道2。其中,侧壁11竖立于站立空间10侧方,箱顶12横置于站立空间10上方,风道2设在侧壁11和箱顶12 中并构成为供空气流动的路径,风道2中设置有空气处理模块4和风机3。风道2具有回风口202和送风口201,送风口201位于箱顶12处并且与风机 3的出风端31相连通,回风口202位于侧壁11处并且与风机3的吸风端相连通。
由此,参图3,在风机3开启时,也即所述安全通道设备投入使用时,在风机3的驱动下,风道2中的气流经过空气处理模块4的净化处理,以洁净气流的状态沿图中箭头所示从箱顶12处的送风口201向下吹入站立空间 10,而后气流竖直向下吹过站立空间10中的人员,气流带走人员呼出的气体而被污染,在风机3所形成的负压作用下,站立空间10内被污染后的气流通过侧壁11处的回风口202返回风道2中,并在风道2中经过空气处理模块4 的净化处理后再次送入站立空间10,以此循环。
这样,通过在箱体1的箱顶12向站立空间10中吹风,并通过在侧壁11 设置回风口202进行回风,形成稳定的循环气流,避免站立空间10中被污染的空气扩散出去而导致病毒的传播,降低病毒对公共场所中排队人员之间传播所造成的交叉感染几率;而且,可以通过空气处理模块4及时对人员呼出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避免病毒的扩散;在排队场景应用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无感隔绝,避免造成恐慌心理。
进一步地,风道2包括位于风机3的出风端31和送风口201之间的送风道22和位于风机3的吸风端和回风口202之间的回风道21;送风道22和回风道21通过风机3相导通,也即风机3的设置位置将风道2分隔为回风道 21和送风道22。在风机3运行时,站立空间10内的空气通过回风口202返回回风道21,再流经风机3之后,通过送风道22、送风口201进入站立空间 10中。
优选地,风机3安装于侧壁11中,这样可以增强箱体1的结构强度和重心稳定,避免箱体1晃动或倾倒。
空气处理模块4设于送风道22和回风道21的二者至少其一中。如附图所示的实施例,空气处理模块4设置于送风道22中,由此经过风机3的气流穿过空气处理模块4得到净化处理,而后进入站立空间10中,可保证吹到人员身上的空气洁净无污染;或者且其安装于所述侧壁中。在变化实施例中,空气处理模块4设置于回风道21中,由此站立空间10中的气流进入风道2 内之后,首先在回风道21中被空气处理模块4净化处理,而后在流动至风机 3处,由此可避免空气中的污染物、病毒等有害成分吸附在风机3内而造成长期的潜在危害。当然,更优选的变化实施例中,空气处理模块4设置回风道21和送风道22中,以实现更全面的净化处理。
具体地,空气处理模块4包括粉尘过滤单元、除味单元、杀菌单元、温度调节单元以及湿度调节单元的任一个或多个。其中,所述粉尘过滤单元用于去除空气中颗粒物,具体结构可采用可用于去除颗粒物的已知过滤器件;所述除味单元用于去除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具体结构可采用可用于去除颗粒物的已知器件,例如载有吸气剂的半透膜;所述杀菌单元用于去除空气中细菌和病毒,具体可采用臭氧、紫外或其它已知杀菌器件;所述温度调节单元用于调节空气温度,具体可设置为加热器、制冷器等;所述湿度调节单元用于调节空气湿度,具体可设置为水雾加湿器、干燥器等。这些功能单元具体可按照需求进行设置,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侧壁11包括限定站立空间10侧方边界的内壁板111以及位于内壁板111外侧的外壁板112,风道2至少部分位于内壁板111和外壁板112之间;也即,侧壁11大致设置为中空矩形厚板结构,如此,一方面可增强箱体1的整体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是通过内壁板111来限定站立空间10 侧方边界,构成站立空间10中气流的屏障,避免气流四处扩散。
回风口202为内外贯通内壁板111的开孔,其位于站立空间10的下部,也即,回风口202到站立空间10顶端(或者说至箱顶12)的距离大于回风口202到站立空间10底端(或者说侧壁11底端边沿)的距离,由此可以使得气流穿过人员的上半身之后,大致在腿部甚至往下的位置返回回风口202,从而增强对人员的有效保护,使站立空间10内的气体尽可能多的参与循环,以充分进行净化处理。
箱顶12与侧壁11的顶端相连接呈L形,其包括限定站立空间10上方边界的内顶板121以及位于内顶板121上方的外顶板122,风道2至少部分位于内顶板121和外顶板122之间;也即,箱顶12大致设置为中空矩形厚板结构,如此,可便于风道2的布置,以及便于箱体1的加工成型,例如,内壁板111和内顶板121采用钣金件通过弯折一体成型;外壁板112和外顶板 122采用钣金件通过弯折一体成型。
送风口201为内外贯通内顶板121的开孔,且其数目设置为多个。
优选地,多个送风口201围绕站立空间10的中心呈环形分布,也即,围绕站立空间10的中心一周,以形成在站立空间10的中心四周围绕的风幕,从而将站立空间10的中心与外部被风幕分隔开来,进而对站立空间10中的人员周身形成风幕保护屏障,避免病毒向外扩散(例如图中箭头m所示的传播路径),也可以避免外界的病毒进入站立空间10的中心而危害到其中的人员,由此可以实现对排队场景中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保护。
具体地,多个送风口201分布的形状具有多种,如图4所示,多个送风口201围绕站立空间10中心呈圆环形,如图5所示,多个送风口201围绕站立空间10中心呈方环形,当然,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箱体1具有若干支撑杆13,支撑杆13与侧壁11在站立空间 10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也即,侧壁11竖立于站立空间10的右侧(或左侧),相对应的,支撑杆13竖立在站立空间10的左侧(或右侧);每个支撑杆13 的上端支撑于箱顶12,具体支撑在内顶板121下方。由此,通过支撑杆13 和侧壁11共同支撑固定箱顶12。
在附图实施例中,支撑杆13的数目设置为前后相对布置的两个,当然其数目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参图1至图4所示,箱体1大致构成三面敞开的长方体结构,其具有供人员进出站立空间10的前方出入口102、后方出入口101和侧方出入口103。其中,前方出入口102由侧壁11的前边沿、箱顶12的前边沿和一个支撑杆13共同限定而出,后方出入口101由侧壁11的后边沿、箱顶12 的后边沿和另一个支撑杆13共同限定而出,侧方出入口103由箱顶12的侧边沿和两个支撑杆13共同限定而出。这样,一方面可增大人员在站立空间10的视野,避免封闭空间产生的蔽塞感,另一方面可便于人员的出入,尤其是侧方出入口103的设置,利于排队人员因特殊情况从队列中快速退出,而不需要向前或向后经过其它人员,降低人与人之间近距离接触而造成交叉感染的几率。
优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安全通道设备包括前后方向依次排布的两个或以上箱体1,也即,根据需要设置前后排布的多个箱体1,图中示例为3 个箱体1前后依次排布,当然数目还可以设置为更多个。任意两个箱体1的风道2彼此独立相分离,由此,每个箱体1处可供一个人员站立等待,全部箱体1共同限定出供人员排队等待的通道,且由于前后两个箱体1的风道2 相互独立,该两个箱体1所限定出的站立空间10彼此之间不存在气流交互,降低交叉感染,提升安全防护。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通道设备还具有软帘,所述软帘可以选择性拆卸地安装于箱体1上,并封闭前方出入口102、后方出入口101和侧方出入口103,从而使得站立空间10基本上形成为一封闭的空间,以使得孤立置放的每个箱体1可构造出一个独立的隔离舱。具体地,所述软帘可以通过磁吸件或粘扣带等连接结构封闭得连接于箱体1,不限于此。当然,所述安全通道设备也可以取消配置所述软帘,例如图6所示所述安全通道设备具有两个或以上箱体1且前后依次排布呈一条纵长通道的组装场景下,为避免排队人员沿纵长通道向前顺位移动时触摸软帘而造成交叉感染,可以取消配置全部或部分所述软帘,比如可以取消配置前方出入口102和后方出入口101处的软帘,而在侧方出入口103设置软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箱体1的箱顶 12向站立空间10中吹风,并通过在侧壁11设置回风口202进行回风,形成稳定的循环气流,避免站立空间10中被污染的空气扩散出去而导致病毒的传播,降低病毒对公共场所中排队人员之间传播所造成的交叉感染几率;而且,可以通过空气处理模块4及时对人员呼出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避免病毒的扩散;在排队场景应用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无感隔绝,避免造成恐慌心理。
上文所列出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安全通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构造出站立空间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竖立于所述站立空间侧方的侧壁、横置于所述站立空间上方的箱顶以及设在所述侧壁和所述箱顶中的风道,所述风道具有位于所述箱顶的送风口和位于所述侧壁的回风口,所述风道中设置有空气处理模块和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通至所述送风口且其吸风端连通至所述回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通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位于所述风机的出风端和所述送风口之间的送风道和位于所述风机的吸风端和所述回风口之间的回风道;
所述送风道和所述回风道通过所述风机相导通,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侧壁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通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设于所述送风道和所述回风道的二者至少其一中,且其安装于所述侧壁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通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包括粉尘过滤单元、除味单元、杀菌单元、温度调节单元以及湿度调节单元的任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通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限定所述站立空间侧方边界的内壁板以及位于所述内壁板外侧的外壁板,所述风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内壁板和所述外壁板之间;
所述回风口为内外贯通所述内壁板的开孔且位于所述站立空间的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通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顶与所述侧壁的顶端相连接呈L形,其包括限定所述站立空间上方边界的内顶板以及位于所述内顶板上方的外顶板,所述风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内顶板和所述外顶板之间;
所述送风口为内外贯通所述内顶板的开孔且其数目设置为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通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送风口围绕所述站立空间的中心呈环形分布,以形成在所述站立空间的中心四周围绕的风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通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侧壁在所述站立空间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支撑于所述箱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通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方向依次排布的两个或以上所述箱体,任意两个所述箱体的所述风道彼此独立相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通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供进出所述站立空间的前方出入口、后方出入口和侧方出入口;
所述安全通道设备还具有软帘,所述软帘通过磁吸件或粘扣带选择性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箱体并封闭所述前方出入口、所述后方出入口和所述侧方出入口。
CN202022412888.3U 2020-10-27 2020-10-27 安全通道设备 Active CN213577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2888.3U CN213577941U (zh) 2020-10-27 2020-10-27 安全通道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2888.3U CN213577941U (zh) 2020-10-27 2020-10-27 安全通道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77941U true CN213577941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29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12888.3U Active CN213577941U (zh) 2020-10-27 2020-10-27 安全通道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779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3162A (zh) * 2021-09-02 2021-11-30 宁波安芯美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风淋洁净门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3162A (zh) * 2021-09-02 2021-11-30 宁波安芯美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风淋洁净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3525761A (ja) 空気を浄化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装置、及び方法
US7934981B2 (en) Patient isolation module and use thereof
EP2769917B1 (en) Aircraft cabin air entrainment filtration with condensation drain
US822689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anitizing air and spaces
WO2019227829A1 (zh) 一种用于进行隔离的防护装置
CN213577941U (zh) 安全通道设备
CA2556140C (en) Patient isolation module and use thereof
JP5150412B2 (ja) イオン拡散装置
JP5051337B2 (ja) 除菌バリアー作成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100635515B1 (ko) 송풍기를 이용한 엘리베이터의 공기청정시스템
JPS6159131A (ja) エアシャワー装置
WO2022131456A1 (ko) 바이러스 살균 및 미세먼지 측정 기능을 결합한 공기정화장치
CN213577948U (zh) 防交叉感染装置
RU15996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воздуха для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вагона
CN112755214A (zh) 一种人员消毒系统及消毒方法
EP4080127A2 (en) System for creating a microenvironment within an ambient environment
KR20110008720A (ko) 감염방지시스템
JP2002098378A (ja) 循環式エアーシヤワー装置
US11826499B2 (en) System for treating air
JPH05184255A (ja) 動物飼育装置
US2023026315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ressing scent originating in enclosed structure
CN212730481U (zh) 一种防疫通道
JPH0370974B2 (zh)
CN210374018U (zh) 空气净化器
DE102020122077A1 (de) Luftreinig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reitstellung eines Atemluftstro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