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77828U - 除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除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77828U
CN213577828U CN202022558082.5U CN202022558082U CN213577828U CN 213577828 U CN213577828 U CN 213577828U CN 202022558082 U CN202022558082 U CN 202022558082U CN 213577828 U CN213577828 U CN 213577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air inlet
air
cooling system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5808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255808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77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77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77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湿装置,其包括:具有进风部的外壳;冷却系统,冷却系统设置在外壳内,以对进入外壳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处理,进而产生冷凝水;收集箱,收集箱设置在外壳内,并位于冷却系统的至少部分的下方,以收集冷凝水;清洗部件,清洗部件位于进风部的一侧,并沿预定轨迹可移动地设置;收集箱内的冷凝水流至清洗部件上,以使清洗部件对进风部进行清洗。这样,不仅使得产生的冷凝水得以有效利用,还对进风部进行了清洗,以使进风部保持良好的洁净度,进而保证进风部不会对通过其进入外壳内的空气造成污染,从而保证空气质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除湿器不能对其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有效利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除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除湿器逐渐成为人们居家生活的必需品。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除湿器存在如下问题:一方面,传统的除湿器没有对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处理,对于除湿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通常是直接倒掉或者直接排出室外,不利于环保;另一方面,由于除湿器长期放于室内,与外界环境没有通风,故经过除湿器排出的空气得不到净化,从而导致空气质量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湿器不能对其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有效利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湿装置,其包括:外壳,外壳具有进风部;冷却系统,冷却系统设置在外壳内,以对进入外壳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处理,进而产生冷凝水;收集箱,收集箱设置在外壳内,并位于冷却系统的至少部分的下方,以收集冷凝水;清洗部件,清洗部件位于进风部的一侧,并沿预定轨迹可移动地设置;收集箱内的冷凝水流至清洗部件上,以使清洗部件对进风部进行清洗。
进一步地,除湿装置还包括连通部件,连通部件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连通部件的进水端伸入至收集箱内;清洗部件设置在连通部件的出水端,以使收集箱内的冷凝水经过连通部件流至清洗部件;或者,连通部件的出水端朝向清洗部件设置,以使收集箱内的冷凝水经过连通部件流至清洗部件。
进一步地,连通部件包括:连通管,连通管的一端伸入至收集箱内;喷头,喷头与连通管连接;清洗部件设置在喷头上,或者,喷头朝向清洗部件设置。
进一步地,当清洗部件设置在喷头上时,喷头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清洗部件沿预定轨迹移动;进风部为条状,喷头的移动方向与进风部的布置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连通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二管段的远离第一管段的一端伸入至收集箱内;第一管段的延伸方向与进风部的布置方向平行,喷头沿第一管段可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除湿装置还包括:过滤部件,过滤部件设置在外壳内,并与进风部相对设置;清洗部件位于过滤部件和进风部之间,清洗部件包括第一清洗部和第二清洗部,第一清洗部和第二清洗部分别朝向进风部和过滤部件设置;当清洗部件沿预定轨迹移动时,第一清洗部和第二清洗部分别对进风部和过滤部件进行清洗。
进一步地,进风部为条状,过滤部件为条状,过滤部件的延伸方向和进风部的延伸方向平行;清洗部件的移动方向与过滤部件的延伸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进风部为多个,清洗部件为多个,多个清洗部件与多个进风部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除湿装置还包括:排水箱,排水箱设置在清洗部件的下方,以收集清洗部件在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污水。
进一步地,外壳还具有出风部,除湿装置还包括:加热部件,加热部件设置在外壳内,并位于冷却系统的下游,以对经过除湿处理后的空气进行加热;和/或,灭菌部件,灭菌部件设置在外壳内,并位于冷却系统的下游,灭菌部件的介质发射部朝向冷却系统的出气部设置,以通过发射灭菌介质对经过除湿处理后的空气进行灭菌处理。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除湿装置包括具有进风部的外壳、冷却系统、收集箱和清洗部件,冷却系统、收集箱和清洗部件均设置在外壳内,冷却系统用于对进入外壳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处理,其中在对外壳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处理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汽冷却后形成冷凝水;将收集箱设置在冷却系统的至少部分的下方,可以使产生的冷凝水被收集在收集箱内;通过使清洗部件位于进风部的一侧,并使收集箱内的冷凝水流至清洗部件上,以在清洗部件沿预定轨迹移动时,能够对进风部进行清洗;即通过将产生的冷凝水收集在收集箱内,并使其流至清洗部件上,以用作对进风部进行清洗的清洗水,这样,不仅使得产生的冷凝水得以有效利用,还对进风部进行了清洗,以使进风部保持良好的洁净度,进而保证进风部不会对通过其进入外壳内的空气造成污染,从而保证空气质量。可见,本除湿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湿器不能对其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有效利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除湿装置的内部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除湿装置的喷头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除湿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除湿装置的驱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除湿装置;
10、外壳;11、进风部;111、进风孔;12、出风部;121、出风孔;
13、人机交互模块;14、拉杆;15、滚轮;
20、冷却系统;21、压缩机;22、蒸发器;23、冷凝器;
31、收集箱;32、排水箱;
50、连通部件;51、连通管;511、第一管段;512、第二管段;52、喷头;
60、过滤部件;
71、控制板;72、驱动部件;
81、风机;82、加热部件;83、灭菌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湿装置100,请参考图1至图4,除湿装置100包括外壳10、冷却系统20、收集箱31和清洗部件,外壳10具有进风部11;冷却系统20设置在外壳10内,以对进入外壳10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处理,进而产生冷凝水;收集箱31设置在外壳10内,并位于冷却系统20的至少部分的下方,以收集冷凝水;清洗部件位于进风部11的一侧,并沿预定轨迹可移动地设置;收集箱31内的冷凝水流至清洗部件上,以使清洗部件对进风部11进行清洗。
在本实用新型的除湿装置100中,除湿装置100包括具有进风部11的外壳10、冷却系统20、收集箱31和清洗部件,冷却系统20、收集箱31和清洗部件均设置在外壳10内,冷却系统20用于对进入外壳10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处理,其中在对外壳10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处理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汽冷却后形成冷凝水;将收集箱31设置在冷却系统20的至少部分的下方,可以使产生的冷凝水被收集在收集箱31内;通过使清洗部件位于进风部11的一侧,并使收集箱31内的冷凝水流至清洗部件上,以在清洗部件沿预定轨迹移动时,能够对进风部11进行清洗;即通过将产生的冷凝水收集在收集箱31内,并使其流至清洗部件上,以用作对进风部11进行清洗的清洗水,这样,不仅使得产生的冷凝水得以有效利用,还对进风部11进行了清洗,以使进风部11保持良好的洁净度,进而保证进风部11不会对通过其进入外壳10内的空气造成污染,从而保证空气质量。可见,本除湿装置100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湿器不能对其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有效利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收集箱31内的冷凝水流至清洗部件上,除湿装置100还包括连通部件50,连通部件50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连通部件50的进水端伸入至收集箱31内。
在本实施例中,清洗部件和连通部件50的一种结构布置方式为:清洗部件设置在连通部件50的出水端,以使收集箱31内的冷凝水经过连通部件50流至清洗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清洗部件和连通部件50的另一种结构布置方式为:连通部件50的出水端朝向清洗部件设置,以使收集箱31内的冷凝水经过连通部件50流至清洗部件。
针对连通部件50的具体结构:连通部件50包括连通管51和喷头52,连通管51的一端伸入至收集箱31内,即连通管51的这一端形成连通部件50的进水端;喷头52与连通管51连接,以使收集箱31内的冷凝水经过连通管51后由喷头52喷出。
具体地,清洗部件设置在喷头52上,以使由喷头52喷出的冷凝水能够流至清洗部件上;或者,喷头52朝向清洗部件设置,以使由喷头52喷出的冷凝水能够喷至清洗部件上。
可选地,清洗部件为清洗刷。
具体地,当清洗部件设置在喷头52上时,喷头52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清洗部件沿预定轨迹移动。
可选地,进风部11为条状,喷头52的移动方向与进风部11的布置方向平行。
针对进风部11的具体结构:进风部11包括多个进风孔111,多个进风孔111依次间隔布置,上述进风部11的布置方向为多个进风孔111的布置方向。
可选地,各个进风孔111均为条形孔,各个进风孔111的延伸方向均与进风部11的布置方向垂直。
可选地,多个进风孔111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
针对连通管51的具体结构:连通管5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段511和第二管段512,第二管段512的远离第一管段511的一端伸入至收集箱31内;第一管段511的延伸方向与进风部11的布置方向平行,喷头52沿第一管段511可移动地设置,即喷头52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管段511上。
可选地,第一管段511沿竖直方向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除湿装置100还包括过滤部件60,过滤部件60设置在外壳10内,并与进风部11相对设置,以使经过进风部11进入外壳10内的空气首先经过过滤部件60进行过滤处理;清洗部件位于过滤部件60和进风部11之间,清洗部件包括第一清洗部和第二清洗部,第一清洗部和第二清洗部分别朝向进风部11和过滤部件60设置;当清洗部件沿预定轨迹移动时,第一清洗部和第二清洗部分别对进风部11和过滤部件60进行清洗。
针对过滤部件60的具体结构:过滤部件60包括一级过滤部和二级过滤部,一级过滤部位于二级过滤部的靠近进风部11的一侧;一级过滤部为粗效过滤部,二级过滤部为高效过滤部。具体地,一级过滤部和二级过滤部均为网状,二级过滤部的网孔的密度大于一级过滤部的网孔的密度。
可选地,一级过滤部采用金属材料或橡胶材料制成;二级过滤部采用玻璃纤维制成。
当清洗部件设置在喷头52上时,喷头52为两个,第一清洗部和第二清洗部分别设置在两个喷头52上,两个喷头52均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第一清洗部和第二清洗部同步运动。具体地,两个喷头52均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管段511上,以沿第一管段511同步移动。
具体地,当进风部11为条状时,过滤部件60为条状,过滤部件60的延伸方向和进风部11的延伸方向平行;清洗部件的移动方向与过滤部件60的延伸方向平行。
可选地,进风部11为多个,清洗部件为多个,多个清洗部件与多个进风部11一一对应地设置,以使各个清洗部件位于相应的进风部11的一侧。进一步地,过滤部件60为多个,多个过滤部件60和多个进风部11一一对应地设置,以使各个过滤部件60与相应的进风部11相对设置;多个清洗部件与多个过滤部件60一一对应地设置,以使各个清洗部件设置在相应的进风部11和过滤部件60之间。
可选地,多个过滤部件60环绕冷却系统20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除湿装置100还包括排水箱32,排水箱32设置在清洗部件的下方,以收集清洗部件在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污水。
可选地,排水箱32为多个,多个排水箱32与多个清洗部件一一对应地设置,以使各个排水箱32收集相应的清洗部件在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污水。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还具有出风部12,以使经过除湿处理后的空气由出风部12排出。
具体地,出风部12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出风孔121。
具体地,除湿装置100还包括加热部件82,加热部件82设置在外壳10内,并位于冷却系统20的下游,以对经过除湿处理后的空气进行加热;一方面可以提升空气的干度,并使空气的温度升高,使从出风部12吹出的风为热风,以满足需要制热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对除湿处理后的空气进行加热,当达到预定的温度后,可以对空气中携带的病菌、细菌等杀灭,以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使出风部12吹出质量较高的、比较有利于健康的空气。可选地,加热部件82位于冷却系统20的上方。
具体地,除湿装置100还包括灭菌部件83,灭菌部件83设置在外壳10内,并位于冷却系统20的下游,灭菌部件83的介质发射部朝向冷却系统20的出气部设置,以通过发射灭菌介质对经过除湿处理后的空气进行灭菌处理。可选地,灭菌部件83位于冷却系统20的上方。
可选地,灭菌部件83为紫外灯,灭菌部件83可以发射出紫外线,以通过发射出的紫外线对空气进行灭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除湿装置100还包括风机81,风机81位于出风部12的一侧,并位于冷却系统20的下游,以在风机81的作用下,使外壳10内经过除湿处理后的空气流向出风部12,并经过出风部12排出。可选地,风机81位于冷却系统20的上方。
具体地,灭菌部件83位于冷却系统20的下游,加热部件82位于灭菌部件83的下游,风机81位于加热部件82的下游。
具体地,灭菌部件83位于冷却系统20的上方,加热部件82位于灭菌部件83的上方,风机81位于加热部件82的上方;出风部12位于风机81的上方。
可选地,风机81为轴流风机。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部12位于外壳10的顶部;风机81、灭菌部件83和加热部件82均位于外壳10内的上部;冷却系统20、进风部11和过滤部件60均位于外壳10内的中部;排水箱32和收集箱31均位于外壳10内的下部。
可选地,进风部11位于外壳10的侧部,多个进风部11环绕外壳10的周向设置。
具体地,除湿装置100还包括驱动部件72,驱动部件72的输出轴与喷头52连接,以驱动喷头52伸缩。可选地,驱动部件72的输出轴的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
当喷头52为两个,两个喷头52均与驱动部件72的输出轴连接,以使驱动部件72驱动两个喷头52同步伸缩。
可选地,两个喷头52成对地设置;当清洗部件为多个时,需要设置多对喷头52,以使各个清洗部件的第一清洗部和第二清洗部分别设置在相应的一对喷头52的两个喷头52上;此时,驱动部件72为多个,多个驱动部件72与多对喷头52一一对应地设置,以使各对喷头52均设置在相应的驱动部件72的输出轴上,以使各个驱动部件72驱动相应的一对喷头52同步伸缩。
可选地,驱动部件72为微型两相步进电机。
具体地,除湿装置100还包括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来控制驱动部件72的启动或停动。可选地,控制器为微型控制器。
具体地,除湿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检测部件和第二检测部件,第一检测部件用于对收集箱31和排水箱32的水位进行监测,第二检测部件用于对出风部12和进风部11处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
具体地,除湿装置100还包括控制板71,控制器与控制板71电连接;第一检测部件和第二检测部件均与控制板71电连接。
具体地,除湿装置100还包括拉杆14,拉杆14可伸缩地设置在外壳10上。
具体地,除湿装置100还包括多个滚轮15,多个滚轮15设置在外壳10的底部,并环绕外壳10的周向间隔设置。可选地,滚轮15为万向轮。
具体地,除湿装置100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13,人机交互模块13设置在外壳10上,人机交互模块13与控制板71电连接。
可选地,人机交互模块13包括显示屏。
本除湿装置100不仅能够实现对其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回收再利用,还能够对进风部11进行自动清洗除尘,并利用一级过滤部和二级过滤部,结合灭菌部件83实现对空气的净化消毒。
具体地,冷却系统20包括压缩机21、蒸发器22、冷凝器23和节流部,节流部设置在冷凝器23的出气口处;压缩机21位于蒸发器22和冷凝器23之间,蒸发器22和冷凝器23均位于多个过滤部件60之间,即多个过滤部件60环绕蒸发器22和冷凝器23设置。可选地,节流部为毛细管。
可选地,蒸发器22和冷凝器23相对设置,即蒸发器22和冷凝器23为双排式布置。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除湿装置100中,除湿装置100包括具有进风部11的外壳10、冷却系统20、收集箱31和清洗部件,冷却系统20、收集箱31和清洗部件均设置在外壳10内,冷却系统20用于对进入外壳10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处理,其中在对外壳10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处理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汽冷却后形成冷凝水;将收集箱31设置在冷却系统20的至少部分的下方,可以使产生的冷凝水被收集在收集箱31内;通过使清洗部件位于进风部11的一侧,并使收集箱31内的冷凝水流至清洗部件上,以在清洗部件沿预定轨迹移动时,能够对进风部11进行清洗;即通过将产生的冷凝水收集在收集箱31内,并使其流至清洗部件上,以用作对进风部11进行清洗的清洗水,这样,不仅使得产生的冷凝水得以有效利用,还对进风部11进行了清洗,以使进风部11保持良好的洁净度,进而保证进风部11不会对通过其进入外壳10内的空气造成污染,从而保证空气质量。可见,本除湿装置100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湿器不能对其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有效利用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所述外壳(10)具有进风部(11);
冷却系统(20),所述冷却系统(20)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以对进入所述外壳(10)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处理,进而产生冷凝水;
收集箱(31),所述收集箱(31)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并位于所述冷却系统(20)的至少部分的下方,以收集所述冷凝水;
清洗部件,所述清洗部件位于所述进风部(11)的一侧,并沿预定轨迹可移动地设置;所述收集箱(31)内的冷凝水流至所述清洗部件上,以使所述清洗部件对所述进风部(11)进行清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连通部件(50),所述连通部件(50)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连通部件(50)的进水端伸入至所述收集箱(31)内;
所述清洗部件设置在所述连通部件(50)的出水端,以使所述收集箱(31)内的冷凝水经过所述连通部件(50)流至所述清洗部件;或者
所述连通部件(50)的出水端朝向所述清洗部件设置,以使所述收集箱(31)内的冷凝水经过所述连通部件(50)流至所述清洗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部件(50)包括:
连通管(51),所述连通管(51)的一端伸入至所述收集箱(31)内;
喷头(52),所述喷头(52)与所述连通管(51)连接;所述清洗部件设置在所述喷头(52)上,或者,所述喷头(52)朝向所述清洗部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清洗部件设置在所述喷头(52)上时,所述喷头(52)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所述清洗部件沿所述预定轨迹移动;所述进风部(11)为条状,所述喷头(52)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进风部(11)的布置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5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段(511)和第二管段(512),所述第二管段(512)的远离所述第一管段(511)的一端伸入至所述收集箱(31)内;
所述第一管段(5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进风部(11)的布置方向平行,所述喷头(52)沿所述第一管段(511)可移动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
过滤部件(60),所述过滤部件(60)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并与所述进风部(11)相对设置;所述清洗部件位于所述过滤部件(60)和所述进风部(11)之间,所述清洗部件包括第一清洗部和第二清洗部,所述第一清洗部和第二清洗部分别朝向所述进风部(11)和所述过滤部件(60)设置;当所述清洗部件沿所述预定轨迹移动时,所述第一清洗部和第二清洗部分别对所述进风部(11)和所述过滤部件(60)进行清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11)为条状,所述过滤部件(60)为条状,所述过滤部件(60)的延伸方向和所述进风部(11)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清洗部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过滤部件(60)的延伸方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11)为多个,所述清洗部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清洗部件与多个所述进风部(11)一一对应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
排水箱(32),所述排水箱(32)设置在所述清洗部件的下方,以收集所述清洗部件在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污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还具有出风部(12),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
加热部件(82),所述加热部件(82)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并位于所述冷却系统(20)的下游,以对经过除湿处理后的空气进行加热;和/或
灭菌部件(83),所述灭菌部件(83)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并位于所述冷却系统(20)的下游,所述灭菌部件(83)的介质发射部朝向所述冷却系统(20)的出气部设置,以通过发射灭菌介质对经过除湿处理后的空气进行灭菌处理。
CN202022558082.5U 2020-11-06 2020-11-06 除湿装置 Active CN213577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8082.5U CN213577828U (zh) 2020-11-06 2020-11-06 除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8082.5U CN213577828U (zh) 2020-11-06 2020-11-06 除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77828U true CN213577828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35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58082.5U Active CN213577828U (zh) 2020-11-06 2020-11-06 除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77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54113B1 (ko) 세정집진, 제습/승온 및 전기집진을 이용한 염색업종 텐터후단의 고점성 오염물질 처리공정
KR20180083234A (ko) 원통형의 바가 구비된 워터필터 와 이를 적용한 공기청정기 및 굴뚝분진저감장치
CN108514384A (zh) 一种带有净化功能的清洁机器人
CN210205429U (zh) 一种疾控中心化验室入室消毒装置
CN106338107A (zh) 带有消毒功能的空气净化设备
KR100583071B1 (ko) 스크린 공기세정시스템
CN2711615Y (zh) 一种空调器
CN111594957A (zh) 一种具有水幕除尘功能的空调设备
CN108775657A (zh) 一种人造石生产厂房用通风净化装置
CN213577828U (zh) 除湿装置
KR102016154B1 (ko) 미세먼지제거 및 공기청정 기능이 구비된 공기조화기용 필터가습 유닛
KR20160032496A (ko) 자동재생집진장치를 구비한 축사내 유해가스 제거용 공정화장치
CN112197362A (zh) 除湿装置
CN210463266U (zh) 空气净化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103329818A (zh) 养殖场用空气净化器
CN210114425U (zh) 鞋子处理设备
KR100999514B1 (ko) 하이브리드 공기 여과기 및 하이브리드 공기 여과기가 내장된 공조기
KR100526446B1 (ko) 복합 공기청정식 환기열회수 장치
CN208418964U (zh) 一种可清洁净化的风机盘管机组
KR100620353B1 (ko) 공기정화용 필터의 살균장치
CN1548829A (zh) 利用湿式滤网对空气进行消毒过滤的过滤装置
CN2644955Y (zh) 一种除尘灭菌空调器
CN213873079U (zh) 一种管道式空气消毒净化设备
JPH04367706A (ja) 空気清浄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08512801U (zh) 一种便于电极板清洁的静电式空气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