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74034U - 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74034U
CN213574034U CN202022328092.XU CN202022328092U CN213574034U CN 213574034 U CN213574034 U CN 213574034U CN 202022328092 U CN202022328092 U CN 202022328092U CN 213574034 U CN213574034 U CN 213574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production
electrically connected
oil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2809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长江
许辉
李金华
屈孝和
袁博阳
王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Sitan Apparat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Sitan Apparat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Sitan Apparat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Sitan Apparat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2809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74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74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74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包括:地面控制器、丢手工具、井下控制装置、多个配产器、多个过电缆封隔器、测井电缆、通信仪和层间电缆;丢手工具位于油井套管内且位于采油泵的下方;采油泵包括:杆式泵或管式泵;井下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和井下控制器;井下控制器设置在壳体内与层间电缆电连接;多个配产器之间通过油管连接;层间电缆穿设在过电缆封隔器上且与多个配产器电连接;地面控制器通过测井电缆与通信仪电连接;通信仪,与井下控制器无线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有缆和无线传输相结合的方式,管式泵和杆式泵采油管柱均可使用,能够在油井开采的同时实现长期测调,具有施工简单,长期监控,测调灵活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井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为了稳油控水,增产降耗,需要对油井井筒进行分层控制,从而完成对高含水层产液量的控制,降低含水率,同时完成对单层压力的测试,获取单层压力资料,为后续油田开发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目前,国内外对井下参数的监测、调控主要是采用电缆随井下参数控制阀配接油管串及泵下入井内,并连接至井口,通过地面控制系统与电缆的连接对油气层生产参数进行采集、存储、调控,油气井采油领域常用分层采油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存储式智能配产技术:该种配产器具有配产层温度、压力、流量、持水率采集存储功能,其油嘴能够按照设定的工作时序执行相应动作,包括打开、关闭及打开程度控制。其在下井前需根据经验预设好每一个配产层参数采集及油嘴动作策略。下井后,配产器根据预设指令执行采集和油嘴动作任务。其缺点为:配产器为存储式,无法实时获取各配产层数据,必须起井提出仪器后才能获取数据,施工成本高;各配产层调控策略需在下井前设置,地面不能灵活调节;配产器采用电池供电,仪器寿命较短。
2)无线式智能配产技术:在存储式智能配产器基础上增加无线通讯装置,每个存储式智能配产器下入井内独立工作,需要获取配产层产液数据时,需要使用地面控制器通过测井电缆连接通信仪下入各个配产器处,逐层进行数据通信,通信完成后再将通信仪提出井口。其缺点为:各配产层产液数据和油嘴开度调控,需要下入通信仪进行逐层通信,做不到实时调控;配产器采用电池供电,仪器寿命较短。
3)电缆式智能配产技术:该种技术采用地面控制器通过电缆与各采油层放置的配产器连接,为智能配产器供电,获取产液数据并调控油嘴状态。其缺点为:电缆需要从井内最下层配产器一直穿至井口,电缆过长,施工过程中发生电缆损伤风险高;电缆需要在每个油管接箍处使用电缆护卡保护,增大施工强度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包括:地面控制器、丢手工具、井下控制装置、多个配产器、多个过电缆封隔器、测井电缆、通信仪和层间电缆;
所述丢手工具,位于油井套管内,且位于采油泵的下方;所述采油泵包括:杆式泵或管式泵;
所述井下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和井下控制器;
所述壳体,位于油井套管内,通过一段油管与所述丢手工具连接,位于所述丢手工具的下方;
所述壳体上具有容纳槽且具有与所述油管连通的过流通道;
所述井下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层间电缆电连接;
所述多个配产器,位于所述壳体的下方,且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最上方的所述配产器与所述壳体通过一段油管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配产器之间通过一段油管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配产器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过电缆封隔器,最上层的配产器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过电缆封隔器;
所述过电缆封隔器,位于所述油井套管内,与油井套管接触,且与所述油管连接;
所述层间电缆,穿设在所述过电缆封隔器上,且与所述多个配产器电连接;
所述测井电缆,上端与所述地面控制器电连接,下端穿过所述丢手工具与所述通信仪电连接;
所述通信仪,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与所述井下控制器无线通信连接,与所述井下控制器的唤醒电路无线通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井下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芯片、第一发解码电路、第一电磁耦合线圈、第一存储芯片和所述唤醒电路;
所述通信仪,包括:第二控制芯片、第二电磁耦合线圈和有缆通讯端口;
所述第一发解码电路、所述唤醒电路、所述第一电磁耦合线圈和所述第一存储芯片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电连接;
所述第一发解码电路通过所述层间电缆与所述多个配产器电连接;
所述唤醒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磁耦合线圈产生的电磁波;
所述第一电磁耦合线圈,与所述第二电磁耦合线圈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电磁耦合线圈和所述有缆通讯端口均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电连接;
所述有缆通讯端口,与所述测井电缆的下端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井下控制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无线充电电路和电池;
所述第一电磁耦合线圈、所述第一控制芯片和所述电池均与所述无线充电电路电连接;
所述电池,与所述唤醒电路和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仪,还包括:磁定位线圈;
所述磁定位线圈,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产器,包括:外护管组件、第三控制芯片、第二发解码电路、第二存储芯片、流量传感器和持水率传感器;
所述第二发解码电路、所述第二存储芯片、所述流量传感器和所述持水率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外护管组件内且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电连接;
所述第二发解码电路通过所述层间电缆与所述第一发解码电路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产器还包括:油嘴开度驱动电机、温度传感器、内压力传感器器和外压力传感器;
所述油嘴开度驱动电机、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内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外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外护管组件内且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井口密封装置和测井电缆固定装置;
所述井口密封装置,设置在井口处,与所述采油泵和所述油井套管密封连接;
所述测井电缆固定装置,设置在井口处,与所述测井电缆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地面监测站和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设置在地面监测站内,与所述地面控制器无线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缆和无线传输相结合的方式,管式泵和杆式泵油管柱均可使用,能够在油井开采的同时实现长期测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丢手工具的管柱,通信仪从油套环空(油管和油井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入井,经由丢手工具进入油管下放至井下控制器处进行通信,因此,下放通信仪时无需提泵操作,具有施工简单,长期监控,测调灵活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能够采集各个配产层的参数。地面控制器使用测井电缆与通信仪进行能量和数据传输,而通信仪与井下控制器之间采用无线方式传输电能量和数据,井下控制器和配产器间使用层间电缆连接进行电能量和数据传输。该系统能够实现各采油层产液信息的实时监控,获取各采油层产含水量,调控油嘴开度降低高含水层产液量,进而提高整井出油量。
3、本实用新型的层间电缆只需从井下控制器连接到最下层配产器,所需电缆长度较短,节约施工成本、降低施工难度。同时,在需要数据交互时,通信仪通过井下控制器的唤醒电路唤醒井下控制器进行无线通信,在无需数据交互时,井下控制器的无线通信电路进入休眠状态,减少能量消耗,保证系统长期工作。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地面控制器;20-丢手工具;21-油井套管;22-油管;23-采油泵;30-井下控制装置;31-壳体;32-井下控制器;33-第一控制芯片;34-第一发解码电路;35-第一电磁耦合线圈;36-第一存储芯片;37-唤醒电路;38-无线充电电路;39-电池;40-配产器;41-第三控制芯片;42-第二发解码电路;43-第二存储芯片;44-流量传感器;45-持水率传感器;46-油嘴开度驱动电机;47-温度传感器;48-内压力传感器;49-外压力传感器;50-过电缆封隔器;60-测井电缆;70-通信仪;71-第二控制芯片;72-第二电磁耦合线圈;73-有缆通讯端口;74-磁定位线圈;80-层间电缆;90-井口密封装置;91-测井电缆固定装置;92-上位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和图2,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包括地面子系统和井下子系统,地面子系统包括地面控制器10,井下子系统包括丢手工具20、井下控制装置30、多个配产器40、多个过电缆封隔器50、测井电缆60、通信仪70和层间电缆80。丢手工具20位于油井套管21内,同时,丢手工具20位于采油泵23的下方;采油泵23包括:杆式泵或管式泵。井下控制装置30包括:壳体31和井下控制器32。壳体31位于油井套管21内,壳体31通过一段油管22与丢手工具20连接,壳体31位于丢手工具20的下方,壳体31上具有容纳槽,壳体31还具有与油管22连通的过流通道。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壳体31可以为环状结构,环状结构的中空部分为过流通道,容纳槽位于环状结构的内环部分上。壳体31将井下控制器32等元器件密封。井下控制器32设置在壳体31内,井下控制器32与层间电缆80电连接。多个配产器40位于壳体31的下方,多个配产器40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最上方的配产器40与壳体31之间通过一段油管22连接,相邻的两个配产器40之间通过一段油管22连接。过电缆封隔器50位于油井套管21内,过电缆封隔器50位于油井套管21内,与油井套管21接触,且与油管22连接,多个过电缆封隔器50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壳体31的下方,最上层的过电缆封隔器50与壳体31相邻设置。其中,过电缆封隔器50封隔上下采油层,相邻的两个过电缆封隔器50之间为一个采油层,一个采油层设置一个配产器40。过电缆封隔器50内部能使层间电缆80穿过,实现上下层之间仪器的电气连接。相邻的两个配产器40之间设置有一个过电缆封隔器50,最上层的配产器40与壳体31之间的过电缆封隔器50为最上层的过电缆封隔器50。层间电缆80穿设在过电缆封隔器50上,层间电缆80与多个配产器40电连接每个配产器40通过层间电缆80与井下控制器32电连接进行双向通信,每个配产器40和井下控制器32能够通过层间电缆80进行双向数据传输。配产器40能够采集所在配产层的温度、压力、流量及持水率等信息,采集的数据通过层间电缆80传输至井下控制器32。配产器40的油嘴开度可以调节,控制所在配产层的产液量大小。井下控制器32可以向配产器40发送控制命令和获取配产器40采集的数据。测井电缆60的上端与地面控制器10电连接,测井电缆60的下端穿过丢手工具20与通信仪70电连接。通信仪70位于容纳槽内,通信仪70与井下控制器32无线通信连接,通信仪70与井下控制器32的唤醒电路37无线通信连接。井下控制器32可与通信仪70进行无线数据交换,地面控制器10通过测井电缆60将控制指令传输至通信仪70,再经通信仪70以无线方式将控制指令发送给井下控制器32,最后经由井下控制器32将指令通过层间电缆80发送给相应配产器40,配产器40的反馈信息逆向回传。本实施例中,通信仪70从油套环空(油管22和油井套管21之间的环形空间)入井至采油泵23下端,经由丢手工具20进入油管22下放至壳体31的容纳槽内与井下控制器32进行对接通信。通信仪70可长期放置于井内,在油井采油泵23开采的同时进行数据交换,可以实时进行数据传输,扩展了使用场景。其中,层间电缆80只需从井下控制器32连接到最下层配产器40,所需电缆长度相对于油管22长度而言较短,节约施工成本、降低施工难度。同时,在需要数据交互时,通信仪70可以通过井下控制器32的唤醒电路37激活井下控制器32的无线通信功能,在无需数据交互时,井下控制器32的无线通信电路进入休眠状态,减少能量消耗,保证系统长期工作。本实施例中,丢手工具20、壳体31、配产器40均与油管22的连接处为密封连接。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持水率测量采用电容法和阻抗法相结合:在低含水时采用电容法测量,在高含水时切换为阻抗法测量,保证仪器持水率的采集精度。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井下控制器32包括:第一控制芯片33、第一发解码电路34、第一电磁耦合线圈35、第一存储芯片36和唤醒电路37。通信仪70,包括:第二控制芯片71、第二电磁耦合线圈72和有缆通讯端口73。第一发解码电路34、唤醒电路37、第一电磁耦合线圈35和第一存储芯片36均设置在壳体31内且与第一控制芯片33电连接。第一发解码电路34、唤醒电路37、第一电磁耦合线圈35和第一存储芯片36均与第一控制芯片33双向数据传输。第一发解码电路34通过层间电缆80与多个配产器40电连接。第一发解码电路34与层间电缆80电连接。唤醒电路37用于接收第二电磁耦合线圈72产生的电磁波,唤醒电路37感应到所述第二电磁耦合线圈72产生的磁场,从而激活第一控制芯片33的无线通信功能。当通信仪70需要与井下控制器32无线通信时,第二电磁耦合线圈72通电产生磁场,触发唤醒电路37的磁控开关,产生唤醒信号发送至井下控制器32,井下控制器32接收唤醒信号,控制第一电磁耦合线圈35通电,第一电磁耦合线圈35与第二电磁耦合线圈72无线通信以使井下控制器32和通信仪70进行数据传输。第二电磁耦合线圈72和有缆通讯端口73均与第二控制芯片71电连接。有缆通讯端口73与测井电缆60的下端电连接。测井电缆60电气连接通信仪70和地面控制器10进行有缆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井下控制器32还包括:设置在壳体31内的无线充电电路38和电池39。无线充电电路38与第一电磁耦合线圈35、第一控制芯片33和电池39电连接。电池39与唤醒电路37和第一控制芯片33电连接。本实施例中,通信仪70可以对井下控制器32进行无线充电,第一电磁耦合线圈35电能接收端,第二电磁耦合线圈72为电能发送端,第一电磁耦合线圈35通过无线充电电路38向电池39充电,电池39向第一控制芯片33和唤醒电路37供电。第一控制芯片33可以控制无线充电电路38的工作。其中,井下控制器32还可以通过层间电缆80为每个配产器40的用电元件供电。本实施例中,通信仪70对井下控制器32进行无线充电,能够满足自身用电需求和各个配产器40的用电需求,无需设置单独的供电装置。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通信仪70还包括:磁定位线圈74。磁定位线圈74与第二控制芯片71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磁定位线圈74用于定位通信仪70在井下的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配产器40包括:外护管组件、第三控制芯片41、第二发解码电路42、第二存储芯片43、流量传感器44和持水率传感器45。第二发解码电路42、第二存储芯片43、流量传感器44和持水率传感器45均设置在外护管组件内且与第三控制芯片41电连接。第二发解码电路42、第二存储芯片43、流量传感器44和持水率传感器45均与第三控制芯片41进行双向数据交换。第二发解码电路42通过层间电缆80与第一发解码电路34电连接。第二发解码电路42通过层间电缆80与第一发解码电路34实现有缆电气连接。本实施例中,流量传感器44和持水率传感器45可以测量所在配产层的流量数据和持水率数据,流量数据和持水率数据传输至井下控制器32中。本实施例中,外护管组件与油管22连接。外护管组件包括外护管和接头装置等,接头装置与油管22连接,配产器40还包括送液通道、油嘴等实现配产器40功能的相应结构,这些结构和外护管组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配产器40还包括:油嘴开度驱动电机46、温度传感器47、内压力传感器48和外压力传感器49。油嘴开度驱动电机46、温度传感器47、内压力传感器48器和外压力传感器49均设置在外护管组件内且与第三控制芯片41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三控制芯片41控制油嘴开度驱动电机46来实现控制油嘴开关,井下控制器32通过层间电缆80与各个配产器40进行数据交换,从而井下控制器32可以获取配产器40采集的产液数据(例如温度、流量、持水率和压力等数据),并根据这些产液数据调控配产器40的油嘴开度驱动电机46以实现控制油嘴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还包括井口密封装置90和测井电缆固定装置91。井口密封装置90设置在井口处,井口密封装置90与采油泵23和油井套管21密封连接。测井电缆固定装置91设置在井口处,测井电缆固定装置91与测井电缆60连接。测井电缆固定装置91用于安装和固定测井电缆60。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还包括地面监测站和上位机92。上位机92设置在地面监测站内,上位机92与地面控制器10无线通信连接。上位机92通过无线方式远程与地面控制器10进行双向数据交换,上位机92通过地面控制器10获取井下的配产器40的产液信息,并根据产液信息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至地面控制器10,地面控制器10将控制指令发送至通信仪70,通信仪70将控制指令发送至井下控制器32,井下控制器32再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相应的配产器40,配产器40的反馈信息逆向回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控制器(10)、丢手工具(20)、井下控制装置(30)、多个配产器(40)、多个过电缆封隔器(50)、测井电缆(60)、通信仪(70)和层间电缆(80);
所述丢手工具(20),位于油井套管(21)内,且位于采油泵(23)的下方;所述采油泵(23)包括:杆式泵或管式泵;
所述井下控制装置(30),包括:壳体(31)和井下控制器(32);
所述壳体(31),位于油井套管(21)内,通过一段油管(22)与所述丢手工具(20)连接,位于所述丢手工具(20)的下方;
所述壳体(31)上具有容纳槽且具有与所述油管(22)连通的过流通道;
所述井下控制器(32),设置在所述壳体(31)内,与所述层间电缆(80)电连接;
所述多个配产器(40),位于所述壳体(31)的下方,且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最上方的所述配产器(40)与所述壳体(31)通过一段油管(22)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配产器(40)之间通过一段油管(22)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配产器(40)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过电缆封隔器(50),最上层的配产器(40)与所述壳体(31)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过电缆封隔器(50);
所述过电缆封隔器(50),位于所述油井套管(21)内,与所述油井套管(21)接触,且与所述油管(22)连接;
所述层间电缆(80),穿设在所述过电缆封隔器(50)上,且与所述多个配产器(40)电连接;
所述测井电缆(60),上端与所述地面控制器(10)电连接,下端穿过所述丢手工具(20)与所述通信仪(70)电连接;
所述通信仪(70),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与所述井下控制器(32)无线通信连接,与所述井下控制器(32)的唤醒电路(37)无线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控制器(32),包括:第一控制芯片(33)、第一发解码电路(34)、第一电磁耦合线圈(35)、第一存储芯片(36)和所述唤醒电路(37);
所述通信仪(70),包括:第二控制芯片(71)、第二电磁耦合线圈(72)和有缆通讯端口(73);
所述第一发解码电路(34)、所述唤醒电路(37)、所述第一电磁耦合线圈(35)和所述第一存储芯片(36)均设置在所述壳体(31)内且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33)电连接;
所述第一发解码电路(34)通过所述层间电缆(80)与所述多个配产器(40)电连接;
所述唤醒电路(37),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磁耦合线圈(72)产生的电磁波;
所述第一电磁耦合线圈(35),与所述第二电磁耦合线圈(72)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电磁耦合线圈(72)和所述有缆通讯端口(73)均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71)电连接;
所述有缆通讯端口(73),与所述测井电缆(60)的下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控制器(3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31)内的无线充电电路(38)和电池(39);
所述第一电磁耦合线圈(35)、所述第一控制芯片(33)和所述电池(39)均与所述无线充电电路(38)电连接;
所述电池(39),与所述唤醒电路(37)和所述第一控制芯片(3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仪(70),还包括:磁定位线圈(74);
所述磁定位线圈(74),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71)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产器(40),包括:外护管组件、第三控制芯片(41)、第二发解码电路(42)、第二存储芯片(43)、流量传感器(44)和持水率传感器(45);
所述外护管组件,与所述油管(22)连接;
所述第二发解码电路(42)、所述第二存储芯片(43)、所述流量传感器(44)和所述持水率传感器(45)均设置在所述外护管组件内且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41)电连接;
所述第二发解码电路(42)通过所述层间电缆(80)与所述第一发解码电路(34)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产器(40)还包括:油嘴开度驱动电机(46)、温度传感器(47)、内压力传感器(48)器和外压力传感器(49);
所述油嘴开度驱动电机(46)、所述温度传感器(47)、所述内压力传感器(48)和所述外压力传感器(49)均设置在所述外护管组件内且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41)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井口密封装置(90)和测井电缆固定装置(91);
所述井口密封装置(90),设置在井口处,与所述采油泵(23)和所述油井套管(21)密封连接;
所述测井电缆固定装置(91),设置在井口处,与所述测井电缆(6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面监测站和上位机(92);
所述上位机(92),设置在地面监测站内,与所述地面控制器(10)无线通信连接。
CN202022328092.XU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 Active CN213574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28092.XU CN213574034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28092.XU CN213574034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74034U true CN213574034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25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28092.XU Active CN213574034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740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3103A (zh) * 2021-11-26 2022-03-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集成控制智能分层采油管柱
CN116950618A (zh) * 2023-09-18 2023-10-27 西安洛科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耦合式无线供电与通信的有缆智能分采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3103A (zh) * 2021-11-26 2022-03-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集成控制智能分层采油管柱
CN114183103B (zh) * 2021-11-26 2024-04-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集成控制智能分层采油管柱
CN116950618A (zh) * 2023-09-18 2023-10-27 西安洛科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耦合式无线供电与通信的有缆智能分采系统
CN116950618B (zh) * 2023-09-18 2024-01-02 西安洛科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耦合式无线供电与通信的有缆智能分采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74035U (zh) 一种分层注水控制系统
CN213574034U (zh) 一种分层采油智能配产控制系统
US636082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downhole devices in a wellbore
US20090045974A1 (en) Short Hop Wireless Telemetry for Completion Systems
WO1996024751A1 (en) An acoustic transmisson system
CN109025926B (zh) 一种集中控制式智能分层注水管柱及调控系统
CN105422062B (zh) 一种桥式同心集成式验封单层直测调节仪器
AU4447199A (en) An acoustic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1205806B (zh) 井下仪器高速单芯电缆传输装置
CN104929592A (zh) 水平井找堵水与油层压力监测的管柱及其使用方法
CN105156093A (zh) 一种桥式同心测调验封一体化测试仪器
WO2023160147A1 (zh) 一种用于注水井的注水调控系统及方法
CN108756838A (zh) 预埋电缆的非金属连续管测控分层注水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6089162A (zh) 一种双向无线识别控制的分层段开采生产管柱及调控装置
CN107313764A (zh) 无缆式采油井分层配产装置及方法
CN102536179A (zh) 自反馈注水井调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530503A (zh) 一种测、调、采一体化的分层采油系统
CN210798937U (zh) 智能分采无线通讯控制系统
CN206769885U (zh) 基于互频原理的注水井无线供电智能测控系统
CN108571312A (zh) 油田分层开采用井下无线对接测调工具
CN206000524U (zh) 一种双向无线识别控制的分层段开采生产管柱及调控装置
CN209603955U (zh) 一种缆控式智能分层注水装置系统
CN106121600B (zh) 一种分层段开采测控生产管柱
CN206000525U (zh) 一种分层段开采测控生产管柱
CN207017991U (zh) 无缆式采油井分层配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