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71774U - 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71774U
CN213571774U CN202022071206.7U CN202022071206U CN213571774U CN 213571774 U CN213571774 U CN 213571774U CN 202022071206 U CN202022071206 U CN 202022071206U CN 213571774 U CN213571774 U CN 213571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ke
embankment
slope
discharge system
flood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712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冲
梁冬梅
洪少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ep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ep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ep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ep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712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71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71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717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涉及水利工程领域,用于解决洪堤安全性较差的问题。其包括堤体,堤体包括面对水域的堤坡、位于堤坡顶部的堤顶,堤顶靠近堤坡的一端设置有防护栏,防护栏包括栏杆,防护栏的底部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在堤顶。本申请中堤体的堤坡与堤顶的交界处设置有防护栏,防护栏对堤顶的行人以及车辆具有保护作用,防护栏降低了行人及车辆从堤顶坠落的风险,从而使得本申请中的堤坝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
背景技术
洪水是因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常见自然灾害,由于洪水每年都会对人民的财产以及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因此防洪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任务,堤是一种常见的防水抗洪的构筑物,堤常常沿江河、渠、湖、海岸边或行洪区、分洪区、围垦区边缘修筑。
目前公告号为CN20358343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堤坝,包括坝底和坝体,坝体面向海浪的一面依次形成连续的缓冲坡,缓冲坡为向外凸起的弧形坡体,相邻两缓冲坡之间设有缓冲装置,缓冲坡上设有与其贴合的护面块,护面块设有保护凸体。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上述堤坝的坝体顶部与坝坡以及坝底之间结构相互连通,因此位于坝顶的人有从坝顶坠落的风险,从而使得堤坝的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堤坝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包括堤体,堤体包括面对水域的堤坡、位于堤坡顶部的堤顶,所述堤顶靠近堤坡的一端设置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包括栏杆,防护栏的底部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在堤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堤体的堤坡面向水域,当水域中的水位上涨时,堤坡对水流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且由于堤坡为倾斜设置,因此堤坡可以抵御更大的水流量,位于堤体顶部的堤顶为一平面结构,因此堤顶的平面区域可用于行人与车辆的通行或是建造广场等占地面积较大的公共设施。由于防护栏通过连接组件被固定在堤顶靠近堤坡的一端,因此堤体的堤顶与堤坡被防护栏分隔开,位于堤顶的行人及车辆在堤顶靠近堤坡的一端进行活动或通行时,行人与车辆因意外而从堤顶坠落的风险有所降低,从而防护栏使得堤坝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座、连接块,固定座的底面上设置有连接脚,连接脚在固定座底面上周向布置,且连接脚预埋在堤顶,固定座设置为空腔结构,且固定座一端的壁面上设置有开口,固定座的上表面靠近开口的一侧开设有槽口,栏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上,连接块插设在固定座的空腔内,栏杆位于槽口内,固定座位于开口两侧的壁面上分别开设有通孔,连接块上与通孔对应开设有螺纹孔,且有一螺栓穿过通孔并与螺纹孔进行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座的连接脚在堤顶进行预埋后,固定座被固定在堤顶的表面,此时使用者将设置有栏杆的连接块从固定座的开口处插入固定座的空腔内,与此同时栏杆也进入了位于固定座上表面的槽口内,连接块此时除去面对开口的平面之外的另五个平面皆被固定座限制,随后使用者可将螺栓穿过固定座壁面的通孔并将螺栓与连接块壁面上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此时连接块沿开口方向的运动也被限制,从而螺栓将连接块完全固定在固定座内,防护栏也因此通过连接组件而被固定在堤顶上。
优选的,所述栏杆外柱面背向堤坡的一侧设置有槽板,栏杆沿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槽板,且槽板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栏杆的轴向,且分别位于栏杆两端的槽板的槽口相对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分别位于栏杆两端的槽板的槽口相对准,因此在两个槽板的槽口之间可以供板材插入,当水位上涨时,可在槽板的槽口之间插入板材,板材可以一定程度上对水流进行阻挡,且槽板将每根栏杆之间进行连接,从而使得不同栏杆之间变为一个整体,防护栏的结构强度也因此有所提升,当水位上涨且槽口内插设有板材时,结构强度较高的防护栏可以抵御更大的水流,从而使得堤坝的抗洪能力有所提高。
优选的,所述槽板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远离其与槽板之间转动连接中心的一端设置有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板材插设在槽板内时,使用者可将位于槽板两端的固定板进行旋转,并将固定板旋转至压抵在槽板的端面上,此时使用者可将一螺钉透过固定板的圆孔并将螺钉固定在板材的端面。固定板对板材的压抵作用使得板材被限制在槽板的槽内,固定板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板材在水流的流动作用下与槽板发生分离,进而失去对水流的阻挡作用,且螺钉透过固定板的圆孔与板材进行固定连接使得固定板无法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固定板保持对板材的限制作用,进而板材被更加稳定的限制在槽板的槽内,从而使得堤坝的使用稳定性有所提高。
优选的,所述栏杆的外柱面上设置有沿栏杆长度延伸方向的凸棱,且凸棱在栏杆的外柱面上周向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棱为条状结构,且条状结构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从而凸棱使得栏杆的结构强度有所提升,栏杆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也有所提高,栏杆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对行人以及车辆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可以抵御更大水流量的水流,从而使得栏杆具有更高的使用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栏杆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轴肩,且轴肩的直径小于连接杆的直径,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为中空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多组防护栏需要进行拼接时,由于防护栏上的连接杆的轴肩轴径较小,因此连接杆的轴肩可以插入与之相邻的防护栏的连接杆的中空结构内,中空结构对轴肩起到限制作用,中空结构对轴肩的限制作用使得防护栏之间产生相对移动的几率减小,从而使得两组相邻的防护栏之间能够被稳定的连接,防护栏在抵御水流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堤坝具有较好的使用稳定性。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工况对防护栏的数目进行选择以达到不同的使用需求,从而使得防护栏的适应性较强。
优选的,所述堤体内部填充有土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土壤为疏松结构,因此土壤的内部包含若干的疏松腔,疏松腔使得土壤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当水位上涨后,土壤可以吸收大量水分,土壤吸收水分后可以为堤坝分担一部分水流量,堤坝也因此可以低于更大的洪水,从而使得堤坝的抗洪能力进一步提高。
优选的,所述堤坡设置有可种植绿植的植被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堤坡处种植植被后,植被既具有观赏性又可以改善堤坝周围的生态环境,且植物的根茎扎在土里可以对堤坝内部的土壤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种植区的绿植使得土壤因水流冲刷而流失的现象得到改善,从而植被区的绿植使得堤坝的结构更加稳固。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堤体的堤顶与堤坡之间设置有防护栏,防护栏对行人及车辆起到防护作用,且防护栏通过连接组件被固定在堤顶,防护栏能够很好的为行人与车辆提供保护作用,从而使得堤坝的安全性较好;
2.防护栏的槽板内可以插设用于阻挡水流的板材,且板材可以被固定板限制在槽板内,栏杆的外柱面上设置有能够提升栏杆结构强度的加强棱,且当多组防护栏进行连接时,防护栏的连接杆的轴肩可以插入与之相邻防护栏的连接杆的中空结构内,防护栏与其相邻的防护栏之间实现连接,从而使得堤坝具有较好的使用稳定性;
3.堤坝内部的土壤可以吸收水分,且绿植区域的种植绿植后,绿植的根部可以对土壤起到固定作用,从而使得堤坝具有较好的抗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栅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堤体;11、堤坡;12、堤顶;2、防护栏;21、栏杆;211、凸棱;3、连接组件;31、固定座;311、连接脚;312、开口;313、槽口;314、通孔;32、连接块;321、螺纹孔;33、螺栓;4、槽板;41、固定板;411、圆孔;5、连接杆;51、轴肩;6、土壤;7、植被区;8、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参照图1与图2,包括堤体1,堤体1包括面对水域的堤坡11、位于堤坡11顶部的堤顶12,堤顶12靠近堤坡11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件3固定安装有防护栏2。
位于堤坡11与堤顶12之间的防护栏2将堤顶12与堤坡11之间进行分隔,使用者与过往车辆从堤顶12与堤坡11的交界处发生坠落的几率在防护栏2的防护作用下有所降低,从而使得堤坝的安全性有所提高。
如图3所示,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31、连接块32,固定座31的底面上焊接有连接脚311,连接脚311在固定座31底面上周向布置,且连接脚311预埋在堤顶12,固定座31设置为空腔结构,且固定座31一端的壁面上开设有开口312,固定座31的上表面靠近开口312的一侧开设有槽口313,栏杆21的底部焊接在连接块32上,连接块32插设在固定座31的空腔内,栏杆21位于槽口313内,固定座31位于开口312两侧的壁面上分别开设有通孔314,连接块32上与通孔314对应开设有螺纹孔321,且有一螺栓33穿过通孔314并与螺纹孔321进行螺纹配合。
当使用者将固定座31的连接脚311预埋进堤顶12后,位于防护栏2底部的连接块32可以从连接座的开口312处插入连接座的内腔,与此同时栅栏的栏杆21也进入了固定座31的槽口313内,此时将螺栓33透过固定座31与连接块32壁面上的螺纹进行螺纹连接,从而使得连接块32被固定在连接座上,进而防护栏2被固定安装在堤顶12上。
如图2与图3所示,栏杆21背向堤坡11一侧的外柱面上焊接有槽板4,槽板4分别布置在栏杆21沿轴向的两端,槽板4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栏杆21的轴向相垂直,分别位于栏杆21两端的槽板4的槽口313相对齐,槽板4内插设有用于阻挡水流的板材8,槽板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铰接有固定板41,固定板41远离其与槽板4之间的铰接中心的一端开设有通孔314。
当槽板4内插设有板材8时,使用者可将固定板41旋转并将固定板41旋转至压抵在板材8的端面上,并用一螺钉透过通孔314固定连接在板材8的端面上。槽板4内的板材8可将栅栏的缝隙进行封闭,当水位上涨到浸没过堤坡11时,板材8可以对水流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进而使得堤坝的防洪性能有所提高。
栏杆21的外柱面上设置有沿栏杆21长度延伸方向的凸棱211,且凸棱211在栏杆21的外柱面上周向布置。栏杆21的中部焊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一端设置有轴肩51,且轴肩51的直径小于连接杆5的直径,连接杆5的另一端设置为中空结构。
凸棱211为条状结构,条状结构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从而凸棱211使的防护栏2的栏杆21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栏杆21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也随之提高,从而使得防护栏2对行人以及车辆的保护效果有所提高,进而使得堤坝的安全性有了进一步提高。
当有多组栏杆21需要拼接时,以两组防护栏2为例,使用者可以将其中一组防护栏2的连接杆5的轴肩51插入至另一组防护栏2的连接杆5的中空结构内,此时两组防护栏2即可进行连接,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工况对防护栏2的数目进行选择以达到不同的使用需求,从而使得防护栏2的适应性较强,且轴肩51与中空结构的配合使得放护栏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从而使得堤坝的使用稳定性较好。
如图4所示,堤体1内部填充有土壤6,堤坡11上还设置有可种植绿植的植被区7。
土壤6为疏松多孔结构,多孔结构使得土壤6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当水位上涨时,土壤6可以吸收一部分水分,从而土壤6为堤坝缓解了一部分抗洪压力,且植被区7可用来种植绿植,植物的根部可以起到很好的固土作用,堤体1内的土壤6因水流的冲刷作用而流失的现象也会减轻,从而植被区7的绿植使得堤坝的结构更加稳定。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的实施原理为:使用者将防护栏2的底部的连接块32插设在通过连接脚311预埋在堤顶12的固定座31的内腔,并通过螺栓33将固定座31与连接块32进行,从而使得防护栏2通过连接组件3固定安装在堤顶12。将焊接在栏杆21上的槽板4内插设进板材8,板材8可起到一定的阻挡水流的作用,板材8被固定板41限制在槽板4中,从而使得其保持对水流的阻挡作用。栏杆21的外柱面上凸棱211使得栏杆21的结构强度有所增加。当多组防护栏2需要进行连接时,使用者可将防护栏2的连接杆5的轴肩51插入另一组防护栏2的连接杆5的中空结构内,从而实现多组防护栏2之间的连接。堤体1内的土壤6能够吸收大量水分,且植被区7的绿植能够固土,从而使得堤坝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与抗洪能力。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包括堤体(1),堤体(1)包括面对水域的堤坡(11)、位于堤坡(11)顶部的堤顶(12),其特征在于:所述堤顶(12)靠近堤坡(11)的一端设置有防护栏(2),所述防护栏(2)包括栏杆(21),防护栏(2)的底部通过连接组件(3)固定连接在堤顶(12),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固定座(31)、连接块(32),固定座(31)的底面上设置有连接脚(311),连接脚(311)在固定座(31)底面上周向布置,且连接脚(311)预埋在堤顶(12),固定座(31)设置为空腔结构,且固定座(31)一端的壁面上设置有开口(312),固定座(31)的上表面靠近开口(312)的一侧开设有槽口(313),栏杆(2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连接块(32)上,连接块(32)插设在固定座(31)的空腔内,栏杆(21)位于槽口(313)内,固定座(31)位于开口(312)两侧的壁面上分别开设有通孔(314),连接块(32)上与通孔(314)对应开设有螺纹孔(321),且有一螺栓(33)穿过通孔(314)并与螺纹孔(321)进行螺纹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21)外柱面背向堤坡(11)的一侧设置有槽板(4),栏杆(21)沿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槽板(4),且槽板(4)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栏杆(21)的轴向,且分别位于栏杆(21)两端的槽板(4)的槽口(313)相对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板(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固定板(41),固定板(41)远离其与槽板(4)之间的转动连接中心的一端设置有圆孔(4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21)的外柱面上设置有沿栏杆(21)长度延伸方向的凸棱(211),且凸棱(211)在栏杆(21)的外柱面上周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21)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一端设置有轴肩(51),且轴肩(51)的直径小于连接杆(5)的直径,连接杆(5)的另一端设置为中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堤体(1)内部填充有土壤(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坡(11)设置有可种植绿植的植被区(7)。
CN202022071206.7U 2020-09-19 2020-09-19 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 Active CN213571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71206.7U CN213571774U (zh) 2020-09-19 2020-09-19 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71206.7U CN213571774U (zh) 2020-09-19 2020-09-19 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71774U true CN213571774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77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71206.7U Active CN213571774U (zh) 2020-09-19 2020-09-19 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717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1900A (zh) * 2021-11-27 2022-01-28 安徽省天成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护坡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1900A (zh) * 2021-11-27 2022-01-28 安徽省天成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护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71774U (zh) 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
US11155973B1 (en) Triangular modular ecological seawall
CA2625435A1 (en) Protective wall, dyk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 dyke
CN214530508U (zh) 一种河道护岸结构
CN110093899A (zh) 一种高效联合消能的海堤防护结构
CN210315380U (zh) 一种高效联合消能的海堤防护结构
CN211312409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耐久防洪堤
CN215105055U (zh) 一种运河堤坝景观平台结构
KR200327418Y1 (ko) 식생용 호안블럭
CN101469547A (zh) 防止地基掏空装置
CN112030867A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渗止水堤坝
CN112301946A (zh) 一种高路基低河床水毁防治结构
CN216865028U (zh) 一种生态护坡砖及生态护坡结构
CN217781886U (zh) 一种可将动能转换为电能的护岸防波堤
CN215518591U (zh) 一种水利防护高强度堤防
CN21580137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水库防洪堤
CN215482725U (zh) 一种黄河堤防安全用堤坝防护结构
CN21438392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复合边坡支撑结构
CN117230749A (zh) 一种水电水利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
CN220724975U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装置
CN216006818U (zh) 一种适于城市河道的多层防渗结构
CN220666098U (zh) 一种梯田式水利护坡生态堤
CN219862629U (zh) 一种堤坝防护装置
CN220150225U (zh) 一种水利护坡墙
CN219490844U (zh) 一种用于上段河道防洪护岸围栏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