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65028U - 一种生态护坡砖及生态护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护坡砖及生态护坡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65028U CN216865028U CN202123406602.1U CN202123406602U CN216865028U CN 216865028 U CN216865028 U CN 216865028U CN 202123406602 U CN202123406602 U CN 202123406602U CN 216865028 U CN216865028 U CN 2168650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ilding block
- slope protection
- side wall
- outer side
- ecological slo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护坡砖及生态护坡结构,属于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包括砌块,所述砌块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砌块远离卡槽的一侧开设有卡槽,上下相邻的两个砌块可通过卡块和卡槽连接,使多个所述砌块形成挡墙,所述砌块的顶部开设有流水槽,所述砌块的顶部开设有流水孔,所述砌块的底部开设有通孔,包括土堤,所述土堤的外侧壁铺设有草皮护坡,所述土堤的外侧壁填充有第一垫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通过卡块和卡槽的配合使用,加快多个砌块之间的安装,从而形成挡墙,再通过流水孔和通孔的配合使用,加快水分的流动速度,通过上述结构从而达到了对生态护坡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护坡砖及生态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形成了大量无法恢复植被的岩土边坡。传统的边坡工程加固措施,大多采用砌石挡墙及喷混泥土等护坡结构,仅仅只起到了一个保护水土流失的作用,谈不上对生态环境有保护作用,相反的只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和谐。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及经济实力的增强,生态护坡技术逐渐应用到工程建设中。
护坡生态砖可以应用在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中,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发挥护坡砖硬质化功能,即防洪、护堤、抵浪等功能,确保河岸护坡的水利安全,另一方面依赖该护坡砖特有的疏松、多孔、围合功能,为各种水生动植物提供生存场所,尤其是为各种软体动物提供了栖息空间,实现了该护坡的生态、美观、增效效果。
在护坡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将砖块平铺在护坡的侧壁,但是一些砖块长期的使用后,可能会导致砖块软质化,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护坡的防护功能,进而大幅度增加了使用成本的投入。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砖块长期的使用后,可能会导致砖块软质化,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护坡的防护功能,进而大幅度增加了使用成本的投入的问题,提出一种生态护坡砖及生态护坡结构。
一种生态护坡砖,包括砌块,所述砌块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砌块远离卡槽的一侧开设有卡槽,上下相邻的两个砌块可通过卡块和卡槽连接,使多个所述砌块形成挡墙,所述砌块的顶部开设有流水槽,所述砌块的顶部开设有流水孔,所述流水槽与流水孔相连通,所述砌块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流水孔与通孔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优点为:多个砌块快速拼装形成挡墙,增加护坡的防洪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砌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的外侧壁与通孔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砌块的顶部搭接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的外侧壁与流水孔的内侧壁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优点为:尽量避免部分杂质流动至砌块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砌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砌块的顶部抵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侧壁与第二滤网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外侧壁与凹槽的内侧壁贴合,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洋钉,所述限位板贯穿第一洋钉的内部与砌块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优点为:便于第二滤网的位置进行固定。
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土堤和上述生态护坡砖,所述土堤的外侧壁铺设有草皮护坡,所述土堤的外侧壁填充有第一垫层,所述土堤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格挡板,所述土堤的底部开设有排水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优点为:增加土堤的防护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砌块的外侧壁抵接有土工格栅,所述土工格栅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洋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优点为:便于对植被的种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土堤的顶部铺设有第二垫层,所述第二垫层的顶部铺设有C25砼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优点为:增加土堤顶部的抗压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土堤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护肩,所述护肩远离C25砼路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墩,所述防护墩的底部与土堤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优点为:对土堤顶部的边缘进行防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包括:
一、通过卡块和卡槽的配合使用,加快多个砌块之间的安装,从而形成挡墙,再通过流水孔和通孔的配合使用,加快水分的流动速度,通过上述结构从而达到了对生态护坡的效果。
二、通过土工格栅和砌块的配合使用,便于种植植被,增加土堤外侧壁的防护能力,再通过草皮护坡和第一垫层的配合使用,进一步增强土堤的使用寿命,通过上述结构从而达到了增加土堤使用寿命的效果。
三、本实用新型的护坡砖构砌的河岸护坡,可有效地解决当前城市河水岸护坡外形单调,硬质化程度高,防洪功能好,但不利于动植物栖息生存、景观不美的缺陷;同时,应用该护坡砖特制的外形结构,可以铺设出不同形式的河岸护坡,显著提升河岸护坡的美景度,符合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态护坡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护坡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土工格栅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砌块;2、卡块;3、卡槽;4、流水槽;5、流水孔;6、通孔;7、第一滤网;8、第二滤网;9、限位板;10、第一洋钉;11、凹槽;12、土堤;13、草皮护坡;14、第一垫层;15、格挡板;16、土工格栅;17、第二洋钉;18、第二垫层;19、C25砼路面;20、护肩;21、防护墩;22、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一种生态护坡砖,包括砌块1,砌块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块2,砌块1远离卡槽3的一侧开设有卡槽3,卡块2的外侧壁与卡槽3的内侧壁相适配,一个砌块1和相邻四个铰的砌块1相互咬合,砌块1的上下左右留有空隙用来种植植被,上下相邻的两个砌块1可通过卡块2和卡槽3连接,使多个砌块1形成挡墙,挡墙进一步增加护坡的防洪效果,砌块1的顶部开设有流水槽4,砌块1的顶部开设有流水孔5,流水孔5设置有两个,两个流水孔5以砌块1 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流水槽4与流水孔5相连通,砌块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6,流水孔5与通孔6相连通,流水槽4、流水孔5和通孔6之间依次连通,水分落入砌块1的顶部,通过流水槽4流动至流水孔5的内部,在通过通孔6将水分排出,快速排出水分,减少水分停留的时间,从而增加砌块1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砌块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网7,第一滤网7位于通孔6的内部,第一滤网7的外侧壁与通孔6的内侧壁相贴合,砌块1的顶部搭接有第二滤网8,第二滤网8的数量与流水孔5的数量相等,两个第二滤网8与两个流水孔5对应,第二滤网8的外侧壁与流水孔5的内侧壁贴合,第一滤网7和第二滤网8尽量避免部分杂质流动至砌块1的内部。
参照图1-2,砌块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设置有四个,四个凹槽11两两为一组,每组凹槽11位于每个第二滤网8的两侧,砌块1的顶部抵接有限位板9,限位板9的外侧壁与第二滤网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限位板9的数量与凹槽11的数量相等,限位板9的外侧壁与凹槽11的内侧壁贴合,限位板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洋钉10,第一洋钉10的数量与限位板9的数量一一对应,限位板9贯穿第一洋钉10的内部与砌块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洋钉10将限位板9和砌块1固定在一起,从而对第二滤网8的位置限位。
参照图3,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土堤12和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砖,土堤12的外侧壁铺设有草皮护坡13,草皮护坡13的主要组成部分砂碎石构成,草皮护坡13分别位于土堤12的两个侧面,土堤12的外侧壁填充有第一垫层14,第一垫层14的数量与草皮护坡 13的数量相等,草皮护坡13和第一垫层14增强土堤12的抗压能力,土堤1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格挡板15,格挡板15尽量避免水分冲入土堤12的顶部,土堤12的底部开设有排水沟22,土堤12底部的部分水分可通过排水沟22快速排出。
参照图3-4,砌块1的外侧壁抵接有土工格栅16,土工格栅16 设置有多个,多个土工格栅16位于铺设在挡墙的外侧,土工格栅16 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洋钉17,第二洋钉17对土工格栅16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将植被种植在砌块1形成的空隙处。
参照图3,土堤12的顶部铺设有第二垫层18,第二垫层18的主要组成部分砂碎石构成,第二垫层18的顶部铺设有C25砼路面19,第二垫层18和C25砼路面19增强土堤12顶部的受压能力。
参照图3,土堤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护肩20,护肩20远离C25 砼路面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墩21,防护墩21设置有多个,多个防护墩21位于土堤12的顶部均匀分布,防护墩21的底部与土堤 12的顶部固定连接,护肩20和防护墩21进一步增强土堤12顶部路面的防护能力,从而增加土堤12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首先将砌块1铺设在土堤12的外侧壁,相邻两个砌块1上下咬合,一个砌块1和相邻四个角的砌块1都咬合,从而形成挡墙,砌块1的上下左右留有空隙,可将植物种植在空隙中,滴落在砌块1上的部分水分通过流水槽4流动至流水孔5的内部,通孔6将水分排出,第二滤网8和第一滤网7尽量避免杂质流动至砌块1的内部,水分快速流通,使得砌块1的内部快速烘干,增加砌块1的使用寿命,通过上述结构从而达到了对生态护坡的效果。
砌块1的顶部先铺设第二垫层18,在铺设C25砼路面19,随后将护肩20和防护墩21的位置固定,对C25砼路面19进行防护,增加土堤12的使用寿命,格挡板15位于土堤12靠近水面的一侧,有效地对海浪格挡,多个砌块1组成挡墙后,通过土工格栅16进行拉结,第二洋钉17将土工格栅16的位置固定,便于将植被种植在组装的空隙中,土堤12底部的部分水分通过排水沟22排出,通过上述结构从而达到了增加土堤12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护坡砖构砌的河岸护坡,可有效地解决当前城市河水岸护坡外形单调,硬质化程度高,防洪功能好,但不利于动植物栖息生存、景观不美的缺陷;同时,应用该护坡砖特制的外形结构,可以铺设出不同形式的河岸护坡,显著提升河岸护坡的美景度,符合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向。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生态护坡砖,包括砌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块(2),所述砌块(1)远离卡槽(3)的一侧开设有卡槽(3),上下相邻的两个砌块(1)可通过卡块(2)和卡槽(3)连接,使多个所述砌块(1)形成挡墙,所述砌块(1)的顶部开设有流水槽(4),所述砌块(1)的顶部开设有流水孔(5),所述流水槽(4)与流水孔(5)相连通,所述砌块(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6),所述流水孔(5)与通孔(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网(7),所述第一滤网(7)的外侧壁与通孔(6)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砌块(1)的顶部搭接有第二滤网(8),所述第二滤网(8)的外侧壁与流水孔(5)的内侧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1),所述砌块(1)的顶部抵接有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的外侧壁与第二滤网(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9)的外侧壁与凹槽(11)的内侧壁贴合,所述限位板(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洋钉(10),所述限位板(9)贯穿第一洋钉(10)的内部与砌块(1)的顶部固定连接。
4.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土堤(12)和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堤(12)的外侧壁铺设有草皮护坡(13),所述土堤(12)的外侧壁填充有第一垫层(14),所述土堤(1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格挡板(15),所述土堤(12)的底部开设有排水沟(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1)的外侧壁抵接有土工格栅(16),所述土工格栅(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洋钉(1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堤(12)的顶部铺设有第二垫层(18),所述第二垫层(18)的顶部铺设有C25砼路面(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堤(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护肩(20),所述护肩(20)远离C25砼路面(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墩(21),所述防护墩(21)的底部与土堤(12)的顶部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06602.1U CN216865028U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一种生态护坡砖及生态护坡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06602.1U CN216865028U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一种生态护坡砖及生态护坡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65028U true CN216865028U (zh) | 2022-07-01 |
Family
ID=82149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406602.1U Active CN216865028U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一种生态护坡砖及生态护坡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65028U (zh) |
-
2021
- 2021-12-30 CN CN202123406602.1U patent/CN2168650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284289U (zh) | 组合式河岸生态护坡结构 | |
KR100965467B1 (ko) | 에코-필라 사방댐 | |
CN107761668B (zh) | 一种滨海滨库造地型护岸结构及其建筑方法 | |
CN212200266U (zh) | 一种生态修复用河道护坡 | |
CN216865028U (zh) | 一种生态护坡砖及生态护坡结构 | |
CN210482209U (zh) | 一种水库大坝防滑坡结构 | |
CN209873714U (zh) | 城市山区河道护岸结构 | |
CN202148529U (zh) | 新型橡胶草皮护坡装置 | |
CN216194457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结构 | |
KR101170789B1 (ko) | 친환경 복합 사방댐 | |
CN212026132U (zh) |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缓冲坡 | |
CN205012282U (zh) | 一种新型生态景观型护岸系统 | |
CN209260662U (zh) | 一种嵌合勾连框格生态护岸结构 | |
CN209989867U (zh) | 一种水土保持用半渗透截流水平沟 | |
CN209555882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 |
CN207405576U (zh) | 用于山区沟道治理的铅丝笼拦砂坝 | |
JP6161924B2 (ja) | 耐震性防潮堤盛土のり面の緑化工法 | |
CN106522163A (zh) | 一种用于河道的生态砖 | |
CN205875086U (zh) | 一种用于边坡防护的生态砖 | |
CN206607548U (zh) | 一种河道边坡的护坡结构 | |
CN214883417U (zh) | 一种河道护坡绿化生态保护结构 | |
CN213896990U (zh) | 季节性浸水路堤高边坡排水防护结构 | |
CN213328905U (zh) | 一种生态环保型水利护坡 | |
CN109338994A (zh) | 一种嵌合勾连框格生态护岸结构 | |
CN214939851U (zh) | 一种河滨缓冲带防护及山地径流调控净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