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55165U - 一种健腹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健腹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55165U
CN213555165U CN202021693612.0U CN202021693612U CN213555165U CN 213555165 U CN213555165 U CN 213555165U CN 202021693612 U CN202021693612 U CN 202021693612U CN 213555165 U CN213555165 U CN 213555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ted disc
wheel
resistance
adjusting
connect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936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玲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6936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55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55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551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健腹轮,包括左轮体、右轮体、中间固定体、左把手和右把手,所述左轮体和右轮体为空心罩壳且分别位于所述中间固定体的两侧,包括中心轴,所述中间固定体的中心设有贯通孔,所述中心轴安装在所述贯通孔内,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把手和右把手固定连接,还包括阻力调节旋钮,所述阻力调节旋钮包括旋钮端和调节端,所述中间固定体的周面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调节端从所述安装孔伸入健腹轮的内部,所述中间固定体与左轮体/右轮体之间的空间内设有阻力调节齿盘,所述阻力调节齿盘上设有一圈轮齿,所述调节端包括伸入相邻两个轮齿之间的第一工作状态,和脱离轮齿的第二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的健腹轮的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可以通过阻力调节旋钮来调节是否增加阻力和助力。

Description

一种健腹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健身器材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锻炼腹部肌肉的健腹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小型健身器材因为足不出户便能锻炼身体而受到广泛欢迎,健腹轮作为锻炼腹部肌肉的最常用的健身器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目前市场上的健腹轮结构和功能单一,仅仅由手柄与滚轮简单组合,对于最初开始锻炼的人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带有自动助力的健腹轮,但是又无法满足需要提高锻炼强度的使用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可以调节阻力的健腹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健腹轮,包括左轮体、右轮体、中间固定体、左把手和右把手,所述左轮体和右轮体为空心罩壳且分别位于所述中间固定体的两侧,包括中心轴,所述中间固定体的中心设有贯通孔,所述中心轴安装在所述贯通孔内,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把手和右把手固定连接,还包括阻力调节旋钮,所述阻力调节旋钮包括旋钮端和调节端,所述中间固定体的周面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调节端从所述安装孔伸入健腹轮的内部,所述中间固定体与左轮体/右轮体之间的空间内设有阻力调节齿盘,所述阻力调节齿盘上设有一圈轮齿,所述调节端包括伸入相邻两个轮齿之间的第一工作状态,和脱离轮齿的第二工作状态。当调节端插入相邻轮齿之间时,限制阻力调节齿轮的转动;当调节端位于轮齿之外完全脱离轮齿时,阻力调节齿轮可以发生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包括连接罩,所述连接罩位于所述左轮体/ 右轮体与所述阻力调节齿盘之间,且所述连接罩与所述左轮体/右轮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罩罩设在所述阻力调节齿盘的外周。在使用健腹轮时,连接罩会随着左轮体/右轮体的转动而发生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健腹轮内还包括卷簧,所述卷簧位于所述阻力调节盘与所述连接罩之间的空间内,所述卷簧的一端与阻力调节齿盘固定连接,所述卷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罩固定连接。当调节端处在第一工作状态下,阻力调节齿盘无法转动,当使用者使用健腹轮时,随着左轮体和右轮体的转动,连接罩也随之转动,从而使卷簧发生弹性形变,在将健腹轮向外推出时增大阻力,当将健腹轮滚动推回时,卷簧的弹性力会提供一定的助力;当调节端处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时,调节端对阻力调节齿盘没有限制作用,阻力调节齿盘可以进行转动,当使用者使用健腹轮时,随着左轮体和右轮体的转动,连接罩也随之转动,进一步使阻力调节齿盘也会发生转动,此时健腹轮不带阻力和助力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固定体包括固定盘和中间壳,所述中间壳罩设在所述固定盘的外周,所述固定盘包括环形壁、中间隔板和凸缘,所述贯通孔设置在所述中间隔板上,所述中间隔板与所述环形壁垂直且位于所述环形壁的中间,所述凸缘位于所述环形壁的外周且垂直向外延伸。在中间隔板的左右两侧,环形壁和中间隔板分别形成一定的容纳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力调节齿盘包括左阻力调节齿盘和右阻力调节齿盘,所述连接罩包括左连接罩和右连接罩,所述卷簧包括左卷簧和右卷簧,所述左阻力调节齿盘和右阻力调节齿盘分别位于中间隔板的两侧且位于所述中间隔板与所述环形壁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左连接罩与所述左轮体固定连接且罩设在所述左阻力调节齿盘外周,所述左卷簧位于所述左连接罩与所述左阻力调节齿盘之间,所述右连接罩与所述右轮体固定连接且罩设在所述右阻力调节齿盘外周,所述右卷簧位于所述右连接罩与所述右阻力调节齿盘之间,所述左阻力调节齿盘和右阻力调节齿轮均呈圆环状,所述左阻力调节齿盘和所述右阻力调节齿盘的轮齿相对设置在其朝向中间隔板的一端面上,所述左阻力调节齿盘上相邻的两个轮齿与相对应的右阻力调节齿盘上相邻两轮齿之间形成插孔,即四个轮齿之间的空间形成插孔,所述调节端的尺寸小于所述插孔的尺寸,以使调节端可以伸入插孔中以阻挡左阻力调节齿盘和右阻力调节齿盘的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壳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盘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阻力调节旋钮的调节端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且正对所述插孔,所述调节端沿轴向的尺寸大于所述中间隔板的厚度,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设置可以将左阻力调节齿盘和右阻力调节齿盘上相对的四个轮齿之间形成插孔露出,便于阻力调节旋钮的调节端从中间壳上插入上述插孔,而调节端的轴向尺寸要大于中间隔板厚度,才能使调节端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对左阻力调节齿盘和右阻力调节齿盘的旋转起到限制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壳的第一安装孔设有环形内壁面,所述内壁面上设有两个或多个限位槽,所述旋钮端的外周设有限位凸柱,所述限位凸柱与所述限位槽配合。每个限位槽的位置位于沿健腹轮径向上不同的高度处,以对应调节端不同的插入深度,当所述凸柱卡入最低处的限位槽时,调节端伸入插孔的距离最深,以限制左阻力调节齿盘和右阻力调节齿盘的转动,对应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凸柱卡入最高处的限位槽时,调节端处于高位而不会伸入插孔中,对左阻力调节齿盘和右阻力调节齿盘的转动没有限制作用,对应第二工作状态;而凸柱和限位槽的配合,可以使阻力调节旋钮在对应的工作状态保持,而不会脱出中间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调节端上,弹簧的一端与旋钮端的底面抵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盘的环形壁抵接,弹簧使旋钮端的凸柱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保持与限位槽的卡合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隔板的中心贯通孔的外周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中心轴上设有沿径向延伸并凸出于中心轴外壁的定位销,所述中心轴穿过所述套管围成的中心贯通孔且定位销伸入所述滑槽,通过定位销和滑槽的相互作用,保证中间固定体与左把手、右把手不会发生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连接罩和右连接罩的中心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轴延伸通过所述中心孔,所述左连接罩的中心孔与所述中心轴之间设有左轴承,所述右连接罩的中心孔与所述中心轴之间设有右轴承,所述中间壳上设有计数器,用于锻炼时进行计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健腹轮的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可以通过阻力调节旋钮来调节是否增加阻力和助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固定体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卷簧安装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盘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阻力调节齿盘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罩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阻力调节旋钮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壳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使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使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健腹轮,包括左轮体1、右轮体2、中间固定体3、左把手4和右把手 5,所述左轮体1和右轮体2为空心罩壳且分别位于所述中间固定体3的两侧,包括中心轴6,所述中间固定体3的中心设有贯通孔7,所述中心轴6安装在所述贯通孔7内,所述中心轴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把手4和右把手5固定连接, 还包括阻力调节旋钮8,所述阻力调节旋钮8包括旋钮端9和调节端10,所述中间固定体3的周面上设有安装孔11,所述调节端10从所述安装孔11伸入健腹轮的内部,所述中间固定体3与左轮体1/右轮体2之间的空间内设有阻力调节齿盘12,所述阻力调节齿盘12上设有一圈轮齿13,所述调节端10包括伸入相邻两个轮齿13之间的第一工作状态,和脱离轮齿13的第二工作状态。当调节端9插入相邻轮齿13之间时,限制阻力调节齿盘12的转动;当调节端9位于轮齿13之外完全脱离轮齿13时,阻力调节齿盘12可以发生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力调节齿盘12包括左阻力调节齿盘21和右阻力调节齿盘22,还包括两个连接罩14,分别为左连接罩23和右连接罩24,所述左连接罩14位于所述左轮体1与所述阻力调节齿盘12之间,所述右连接罩24位于所述右轮体2与所述阻力调节齿盘12之间,且所述左连接罩23与右连接罩 24分别与所述左轮体1、右轮体2固定连接。
健腹轮内还包括卷簧15,所述卷簧15位于所述阻力调节齿盘12与所述连接罩14之间的空间内,所述卷簧15的一端与阻力调节齿盘12固定连接,所述卷簧15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罩14固定连接。具体而言,阻力调节齿盘12和连接罩14上分别设有挂钩37,卷簧1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述挂钩37上,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而言,所述卷簧15包括左卷簧25和右卷簧26,所述左阻力调节齿盘21和右阻力调节齿盘22分别位于中间隔板19的两侧且位于所述中间隔板 19与所述环形壁18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左连接罩23与所述左轮体1固定连接且罩设在所述左阻力调节齿盘21外周,所述左卷簧25位于所述左连接罩23与所述左阻力调节齿盘21之间,所述右连接罩24与所述右轮体2固定连接且罩设在所述右阻力调节齿盘22外周,所述右卷簧26位于所述右连接罩24与所述右阻力调节齿盘22之间,所述左阻力调节齿盘2112和右阻力调节齿盘22均呈圆环状,所述左阻力调节齿盘21和所述右阻力调节齿盘22的轮齿13相对设置在其朝向中间隔板19的一端面上,所述左阻力调节齿盘21上相邻的两个轮齿13与相对应的右阻力调节齿盘22上相邻两轮齿13之间形成插孔,所述调节端 10的尺寸小于所述插孔的尺寸;即四个轮齿之间的空间形成插孔,所述调节端 10的尺寸小于所述插孔的尺寸,以使调节端10可以伸入插孔中以阻挡左阻力调节齿盘21和右阻力调节齿盘22的转动。
所述中间固定体3包括固定盘16和中间壳17,所述中间壳17罩设在所述固定盘16的外周,所述固定盘16包括环形壁18、中间隔板19和凸缘20,所述贯通孔7设置在所述中间隔板19上,所述中间隔板19与所述环形壁18垂直且位于所述环形壁18的中间,所述凸缘20位于所述环形壁18的外周且垂直向外延伸。在中间隔板19的左右两侧,环形壁18和中间隔板19分别形成一定的容纳空间。
所述中间壳17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1,所述固定盘16上设有第二安装孔 11-2,所述阻力调节旋钮8的调节端10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2且正对所述插孔,所述调节端10沿轴向的尺寸大于所述中间隔板19的厚度。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2的设置可以将左阻力调节齿盘21和右阻力调节齿盘22上相对的四个轮齿之间形成插孔露出,便于阻力调节旋钮8 的调节端10从中间壳17上插入上述插孔,而调节端10的轴向尺寸要大于中间隔板19厚度,才能使调节端10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对左阻力调节齿盘21和右阻力调节齿盘22的旋转起到限制作用。
所述中间壳17的第一安装孔11-1设有环形内壁面27,所述内壁面27上设有两个或多个限位槽28,所述旋钮端9的外周设有限位凸柱29,所述限位凸柱 29与所述限位槽28配合。每个限位槽28的位置位于沿健腹轮径向上不同的高度处,以对应调节端10不同的插入深度,当所述凸柱29卡入最低处的限位槽 28时,调节端10伸入插孔的距离最深,以限制左阻力调节齿盘21和右阻力调节齿盘22的转动,对应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凸柱29卡入最高处的限位槽28 时,调节端10处于高位而不会伸入插孔中,对左阻力调节齿盘21和右阻力调节齿盘22的转动没有限制作用,对应第二工作状态;而凸柱29和限位槽28的配合,可以使阻力调节旋钮8在对应的工作状态保持,而不会脱出中间壳17。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弹簧30,所述弹簧30套设在所述调节端10上,弹簧30的一端与旋钮端9的底面抵接,弹簧30的另一端与固定盘16的环形壁18 抵接。弹簧30使旋钮端9的凸柱29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保持与限位槽28的卡合作用。
所述中间隔板19的中心贯通孔7的外周设有套管31,所述套管31的外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32,所述中心轴6上设有沿径向延伸并凸出于中心轴6 外壁的定位销33,所述中心轴6穿过所述套管31围成的中心贯通孔7且定位销 33伸入所述滑槽32。通过定位销33和滑槽32的相互作用,保证中间固定体3 与左把手4、右把手5不会发生转动。
所述左连接罩23和右连接罩24的中心设有中心孔34,所述中心轴6延伸通过所述中心孔34,所述左连接罩23的中心孔34与所述中心轴6之间设有左轴承35,所述右连接罩24的中心孔34与所述中心轴6之间设有右轴承36,所述中间壳17上设有计数器,用于锻炼时进行计数。
本实施例中健腹轮的使用方法为:调节阻力调节旋钮8,使凸柱29卡入中间壳17上最低处的限位槽28,此时调节端10处在第一工作状态,左阻力调节齿盘21和右阻力调节齿盘22无法转动,当使用者使用健腹轮时,随着左轮体4 和右轮体5的转动,左连接罩23、右连接罩24也随之转动,从而使左卷簧25 和右卷簧26发生弹性形变,在将健腹轮向外推出时增大阻力,当将健腹轮滚动推回时,左卷簧25和右卷簧26的弹性力会提供一定的助力;调节阻力调节旋钮8,使凸柱29卡入中间壳17上最高处的限位槽28,此时调节端10处在第二工作状态,调节端10对左阻力调节齿盘21或右阻力调节齿盘22没有限制作用,左阻力调节齿盘21和右阻力调节齿盘22可以进行转动,当使用者使用健腹轮时,随着左轮体4和右轮体5的转动,左连接罩23、右连接罩24也随之转动,进一步使左阻力调节齿盘21和右阻力调节齿盘22也会发生转动,此时左卷簧 25、右卷簧26不发生弹性形变,健腹轮不带阻力和助力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健腹轮,包括左轮体、右轮体、中间固定体、左把手和右把手,所述左轮体和右轮体为空心罩壳且分别位于所述中间固定体的两侧,其特征在于:
包括中心轴,所述中间固定体的中心设有贯通孔,所述中心轴安装在所述贯通孔内;
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把手和右把手固定连接;
还包括阻力调节旋钮,所述阻力调节旋钮包括旋钮端和调节端,所述中间固定体的周面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调节端从所述安装孔伸入健腹轮的内部;
所述中间固定体与左轮体/右轮体之间的空间内设有阻力调节齿盘,所述阻力调节齿盘上设有一圈轮齿,所述调节端包括伸入相邻两个轮齿之间的第一工作状态,和脱离轮齿的第二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腹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罩,所述连接罩位于所述左轮体/右轮体与所述阻力调节齿盘之间,且所述连接罩与所述左轮体/右轮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罩罩设在所述阻力调节齿盘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腹轮,其特征在于:健腹轮内还包括卷簧,所述卷簧位于所述阻力调节盘与所述连接罩之间的空间内,所述卷簧的一端与阻力调节齿盘固定连接,所述卷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罩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固定体包括固定盘和中间壳,所述中间壳罩设在所述固定盘的外周,所述固定盘包括环形壁、中间隔板和凸缘,所述贯通孔设置在所述中间隔板上,所述中间隔板与所述环形壁垂直且位于所述环形壁的中间,所述凸缘位于所述环形壁的外周且垂直向外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调节齿盘包括左阻力调节齿盘和右阻力调节齿盘,所述连接罩包括左连接罩和右连接罩,健腹轮内包括左卷簧和右卷簧,所述左阻力调节齿盘和右阻力调节齿盘分别位于中间隔板的两侧且位于所述中间隔板与所述环形壁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左连接罩与所述左轮体固定连接且罩设在所述左阻力调节齿盘外周,所述左卷簧位于所述左连接罩与所述左阻力调节齿盘之间,所述右连接罩与所述右轮体固定连接且罩设在所述右阻力调节齿盘外周,所述右卷簧位于所述右连接罩与所述右阻力调节齿盘之间,所述左阻力调节齿盘和右阻力调节齿轮均呈圆环状,所述左阻力调节齿盘和所述右阻力调节齿盘的轮齿相对设置在其朝向中间隔板的一端面上,所述左阻力调节齿盘上相邻的两个轮齿与相对应的右阻力调节齿盘上相邻两轮齿之间形成插孔,所述调节端的尺寸小于所述插孔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壳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盘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阻力调节旋钮的调节端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且正对所述插孔,所述调节端沿轴向的尺寸大于所述中间隔板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壳的第一安装孔设有环形内壁面,所述内壁面上设有两个或多个限位槽,所述旋钮端的外周设有限位凸柱,所述限位凸柱与所述限位槽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健腹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调节端上,弹簧的一端与旋钮端的底面抵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盘的环形壁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板的中心贯通孔的外周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中心轴上设有沿径向延伸并凸出于中心轴外壁的定位销,所述中心轴穿过所述套管围成的中心贯通孔且定位销伸入所述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罩和右连接罩的中心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轴延伸通过所述中心孔,所述左连接罩的中心孔与所述中心轴之间设有左轴承,所述右连接罩的中心孔与所述中心轴之间设有右轴承,所述中间壳上设有计数器。
CN202021693612.0U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健腹轮 Active CN213555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3612.0U CN213555165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健腹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3612.0U CN213555165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健腹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55165U true CN213555165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54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93612.0U Active CN213555165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健腹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551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55165U (zh) 一种健腹轮
US11806576B2 (en) Fitness equipment provided with massage pedals
CN111450469A (zh) 一种环保式自发电健身拉力器
CN110934729A (zh) 一种肌肉按摩枪的新型摇杆机构
CN209734826U (zh) 便携式多功能组合健身器
CN201342210Y (zh) 摇摆哑铃
CN211912630U (zh) 一种多功能瑜伽柱
CN212262260U (zh) 一种新型健腹轮
CN213285501U (zh) 一种采用齿轮齿条的按摩踏板
KR200497609Y1 (ko) 조절 가능한 덤벨 구조
CN212491352U (zh) 一种回弹健腹轮
CN213131772U (zh) 一种多功能健腹轮
CN214019060U (zh) 一种带脚底按摩的健身器
CN113332667A (zh) 一种基于直驱电机的滑板健身装置
CN211188968U (zh) 一种健腹轮
CN217988272U (zh) 一种回拉器总成
CN208893550U (zh) 侧向滑步锻炼装置
CN208864791U (zh) 一种推拿/叩击按摩机构以及含有该按摩机构的足浴器
CN220090410U (zh) 大脑平衡训练器
CN216653280U (zh) 多功能健腹轮
KR20110056170A (ko) 점핑 트위스트 운동기구
CN213219007U (zh) 一种体育保健按摩锤
CN210872891U (zh) 滚珠式按摩装置
CN219333083U (zh) 一种配重组件、哑铃、杠铃以及壶铃
CN215781211U (zh) 一种拉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