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54134U - 一种新型可视脑吸引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可视脑吸引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54134U
CN213554134U CN202021468662.9U CN202021468662U CN213554134U CN 213554134 U CN213554134 U CN 213554134U CN 202021468662 U CN202021468662 U CN 202021468662U CN 213554134 U CN213554134 U CN 2135541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rain
suction hose
brain suction
rigid cou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686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盛芳
薛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4686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541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541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541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可视脑吸引管,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端固接有亚克力板,所述外壳和亚克力板的轴线处安装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转轴、连接套、连杆、握把、卡块和转套,所述转轴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外壳和亚克力板活动相连,所述转轴的前端与连接套相固接,所述连接套的右端与连杆的左端相固接,所述连杆的右端前侧固接有握把,所述转轴的外壁中间位置均匀固接有多个卡块,多个所述卡块均与转套相套接。该新型可视脑吸引管,能够在吸液作业时对吸液状态进行有效观测,以便于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节吸液作业,极大的降低了洗液作业的安全隐患,且在使用过程中,脑吸引软管能够根据需求调节肠道,使用方法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可视脑吸引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视脑吸引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可视脑吸引管。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临床中使用的脑吸引管均为不锈钢管状结构,在手术吸引过程中,无法对吸引管内物质进行直观观察,从而易发生误操作,极大的产生了安全隐患,且整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脑吸引管较长,极易干扰正常操作,进而进一步的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视脑吸引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脑吸引管均为不锈钢管状结构,在手术吸引过程中,无法对吸引管内物质进行直观观察,从而易发生误操作,极大的产生了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视脑吸引管,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端固接有亚克力板,所述外壳和亚克力板的轴线处安装有控制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转轴、连接套、连杆、握把、卡块和转套;
所述转轴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外壳和亚克力板活动相连,所述转轴的前端与连接套相固接,所述连接套的右端与连杆的左端相固接,所述连杆的右端前侧固接有握把,所述转轴的外壁中间位置均匀固接有多个卡块,多个所述卡块均与转套相套接。
优选的,所述转套的外壁缠绕有脑吸引软管,所述外壳的右端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外壳的左上角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脑吸引软管的一端穿过第一开口与控压机构相连接;
所述控压机构包括套壳、滑槽、压块、滑块和滑道;
所述套壳与脑吸引软管相套接,所述套壳的右端开设有滑槽,所述套壳的滑槽内滑动套接有压块,所述压块与脑吸引软管紧密贴合,所述压块通过滑块和滑道与套壳滑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脑吸引软管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开口与连通机构相固接;
所述连通机构包括管体、环状挡块和环状凸块;
所述管体的外壁右端与环状挡块和环状凸块一体成型,所述管体的右端外壁与脑吸引软管相套接,多个所述环状凸块均与脑吸引软管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第一开口位置和第二开口位置均安装有限位机构;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滚轮和连接轴;
多个所述滚轮均与脑吸引软管的外壁相贴合,且多个滚轮通过连接轴与外壳活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脑吸引软管的与连通机构相连接一端的外壁加工有磨纹。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滚轮的间距与脑吸引软管的直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可视脑吸引管,能够在吸液作业时对吸液状态进行有效观测,以便于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节吸液作业,极大的降低了洗液作业的安全隐患,且在使用过程中,脑吸引软管能够根据需求调节肠道,使用方法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具体如下:
通过转轴、连接套、连杆、握把、卡块和转套的配合,从而通过控制握把以牵引转轴转动,使得脑吸引软管能够收入外壳内或被拉出,进而达到调节脑吸引软管长度的目的;
通过套壳、滑槽、压块、滑块和滑道的配合,从而通过改变压块与脑吸引软管的接触面,以改变脑吸引软管的流速,进而实现脑吸引软管内的压强改变,以便于吸液作业;
通过管体、环状挡块和环状凸块的配合,使得与病患接触的连通机构能够进行更换,从而避免不同患者间的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控压机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的连通机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外壳,2、亚克力板,3、控制机构,301、转轴,302、连接套,303、连杆,304、握把,305、卡块,306、转套,4、脑吸引软管,5、控压机构,501、套壳,502、滑槽,503、压块,504、滑块,505、滑道,6、连通机构,601、管体,602、环状挡块,603、环状凸块,7、限位机构,701、滚轮,702、连接轴,8、第一开口,9、第二开口,10、磨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视脑吸引管,包括外壳1,外壳1的前端固接有亚克力板2,外壳1和亚克力板2的轴线处安装有控制机构3;控制机构3包括转轴301、连接套302、连杆303、握把304、卡块305和转套306;转轴301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外壳1和亚克力板2活动相连,转轴301的前端与连接套302相固接,连接套302的右端与连杆303的左端相固接,连杆303的右端前侧固接有握把304,转轴301的外壁中间位置均匀固接有多个卡块305,多个卡块305均与转套306相套接。亚克力板2为透明亚克力板,能够直观的观察到外壳1内脑吸引软管4的情况。
转套306的外壁缠绕有脑吸引软管4,外壳1的右端开设有第一开口8,外壳1的左上角开设有第二开口9,脑吸引软管4的一端穿过第一开口8与控压机构5相连接;控压机构5包括套壳501、滑槽502、压块503、滑块504和滑道505;套壳501与脑吸引软管4相套接,套壳501的右端开设有滑槽502,套壳501的滑槽502内滑动套接有压块503,压块503与脑吸引软管4紧密贴合,压块503通过滑块504和滑道505与套壳501滑动套接。脑吸引软管4采用透明的医用级塑料制成,与静脉滞留针的输液管所用材质相同。脑吸引软管4的与控压机构5桃姐一段与空压机相连,从而达到吸液的目的,并通过改变压块503与脑吸引软管4的接触位置来细微的改变吸力,进而更准确的进行吸液操作。
脑吸引软管4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开口9与连通机构6相固接;连通机构6包括管体601、环状挡块602和环状凸块603;管体601的外壁右端与环状挡块602和环状凸块603一体成型,管体601的右端外壁与脑吸引软管4相套接,多个环状凸块603均与脑吸引软管4紧密贴合。
外壳1的第一开口8位置和第二开口9位置均安装有限位机构7;限位机构7包括滚轮701和连接轴702;多个滚轮701均与脑吸引软管4的外壁相贴合,且多个滚轮701通过连接轴702与外壳1活动相连。脑吸引软管4的与连通机构6相连接一端的外壁加工有磨纹10。相邻两个滚轮701的间距与脑吸引软管4的直径相同。滚轮701使得脑吸引软管4从外壳1内拉出时不会弯折,从而避免脑吸引软管4弯折对正常吸液作业造成影响。
驱动握把304,使得握把304带动连杆303运动,使得连杆303带动连接套302以转轴301转动,使得转轴301带动多个卡块305同步运动,使得卡块305带动转套306以转轴301为轴转动,与此同时,同步牵引控压机构5和连通机构6,使得脑吸引软管4从而外力1内拉出,以便于脑吸引软管4的正常使用,在使用时,将脑吸引软管4与控压机构5套接的一端与空压机相连通,再将脑吸引软管4的另一端与连通机构6相套接,牵引连通机构6的管体601对准目标位置,此时启动空压机,再推动压块503,使得压块503带动滑块504在滑道505内滑动,使得压块503与脑吸引软管4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从而增强吸力,进而牵引管体601进行吸液作业,在此过程中,观察吸液状况,以便随时调整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 、 “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 “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可视脑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前端固接有亚克力板(2),所述外壳(1)和亚克力板(2)的轴线处安装有控制机构(3);
所述控制机构(3)包括转轴(301)、连接套(302)、连杆(303)、握把(304)、卡块(305)和转套(306);
所述转轴(301)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外壳(1)和亚克力板(2)活动相连,所述转轴(301)的前端与连接套(302)相固接,所述连接套(302)的右端与连杆(303)的左端相固接,所述连杆(303)的右端前侧固接有握把(304),所述转轴(301)的外壁中间位置均匀固接有多个卡块(305),多个所述卡块(305)均与转套(306)相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视脑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套(306)的外壁缠绕有脑吸引软管(4),所述外壳(1)的右端开设有第一开口(8),所述外壳(1)的左上角开设有第二开口(9),所述脑吸引软管(4)的一端穿过第一开口(8)与控压机构(5)相连接;
所述控压机构(5)包括套壳(501)、滑槽(502)、压块(503)、滑块(504)和滑道(505);
所述套壳(501)与脑吸引软管(4)相套接,所述套壳(501)的右端开设有滑槽(502),所述套壳(501)的滑槽(502)内滑动套接有压块(503),所述压块(503)与脑吸引软管(4)紧密贴合,所述压块(503)通过滑块(504)和滑道(505)与套壳(501)滑动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视脑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脑吸引软管(4)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开口(9)与连通机构(6)相固接;
所述连通机构(6)包括管体(601)、环状挡块(602)和环状凸块(603);
所述管体(601)的外壁右端与环状挡块(602)和环状凸块(603)一体成型,所述管体(601)的右端外壁与脑吸引软管(4)相套接,多个所述环状凸块(603)均与脑吸引软管(4)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视脑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第一开口(8)位置和第二开口(9)位置均安装有限位机构(7);
所述限位机构(7)包括滚轮(701)和连接轴(702);
多个所述滚轮(701)均与脑吸引软管(4)的外壁相贴合,且多个滚轮(701)通过连接轴(702)与外壳(1)活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视脑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脑吸引软管(4)的与连通机构(6)相连接一端的外壁加工有磨纹(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视脑吸引管,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滚轮(701)的间距与脑吸引软管(4)的直径相同。
CN202021468662.9U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新型可视脑吸引管 Active CN2135541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8662.9U CN213554134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新型可视脑吸引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8662.9U CN213554134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新型可视脑吸引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54134U true CN213554134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52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68662.9U Active CN213554134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新型可视脑吸引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541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15518B1 (de) Absaug- und zuführvorrichtung mit antriebseinheit und anschlussteil
TW201139852A (en) Hose pump with planetary gear
CN106943662B (zh) 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微型驱动装置
CN103100124B (zh) 医疗点滴泵装置
CN115040056A (zh) 一种可侧向取出镜体的软式内镜输送装置
CN213554134U (zh) 一种新型可视脑吸引管
WO2022232993A1 (zh) 一种血管介入手术辅助执行装置
CN205127037U (zh) 自动吸痰机
CN213004586U (zh) 一种不锈钢钢管抛光机
CN219501711U (zh) 单电机双通道蠕动泵
CN214180374U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负压口镜
CN109805985B (zh) 一种呼吸道痰痂清除器
CN212650371U (zh) 一种瓜蒌籽翻炒中灰尘收集处理设备
CN208809073U (zh) 医学药液配比装置
CN209794358U (zh) 一种旋转主轴和手套抓取装置
CN218979770U (zh) 一种静疗配液器
CN210582666U (zh) 一种手术室地面吸针装置
CN115089935B (zh) 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康复训练仪
CN212575255U (zh) 一种可碾碎药物并自动化水的管饲器
CN212942991U (zh) 一种伸缩式医用试剂吸管
CN212940619U (zh) 一种肿瘤内科用呕吐物盛放装置
CN220193652U (zh) 一种辅助吸痰器
CN210812845U (zh) 吸痰装置
CN211174546U (zh) 一种多用途可调式蠕动泵
CN215275205U (zh) 一种新型氧气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