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53725U -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53725U
CN213553725U CN202021620552.XU CN202021620552U CN213553725U CN 213553725 U CN213553725 U CN 213553725U CN 202021620552 U CN202021620552 U CN 202021620552U CN 213553725 U CN213553725 U CN 213553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fixedly connected
traditional chinese
spring
acupun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205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艳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6205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53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53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53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属于中药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套筒,套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存储箱,存储箱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挡板,套筒的右侧开设有进针槽,套筒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块,套筒的左侧开设有滑槽,按压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左侧贯穿至套筒的外部,套筒的左侧刻设有刻度线,该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可以通过存储箱、支撑弹簧、挡板、复位弹簧与按压块配合,实现一次存储多个银针,且可以控制是否取用银针,可以减少中医反复取用银针的繁琐,降低对中医手部的损伤,也节约工作时间,减少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刺的角度一般分为三种:直刺,针身与皮肤呈90度,垂直刺入,适用于肌肉丰厚部的穴位、斜刺,针身与皮肤约呈45度,角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的腧穴、平刺,针身与皮肤呈15度到20度,角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
目前的针灸大多是中医都是通过针灸完成一根银针,再拿取另一根银针对患者实施针灸,如此反复,长时间会导致中医手部酸痛,严重影响针灸效果,而且比较费时费力,同时不同穴位对针刺角度、方向与深度要求并不相同,但是针灸的操作大多是靠经验手捏针柄进行,下针的角度与深度无法准确控制,不容易掌握,直接影响下针速度,增加患者疼痛。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它可以实现一次存储多个银针,避免反复取用银针,减小医生的工作量,节约时间,同时可以固定角度,和控制针刺深度,减小患者疼痛。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存储箱,所述存储箱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套筒的右侧开设有进针槽,所述套筒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块,所述套筒的左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按压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左侧贯穿至套筒的外部,所述套筒的左侧刻设有刻度线,所述套筒的底部开设有三个凹槽,所述套筒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三个安装杆,且安装杆位于凹槽的内侧,三个所述安装杆远离轴心处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安装杆的圆周表面开设有四个限位槽,所述套筒的底部开设有三个限位安装槽,且限位安装槽位于凹槽的内侧,三个所述限位安装槽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三个所述限位弹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与限位槽相互卡接,所述限位杆位于限位安装槽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三个所述凹槽呈圆周均匀分布,四个所述限位槽呈十五度夹角设置,所述存储箱的右侧位于进针槽的沿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套筒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辅夹持板,所述套筒的内部左侧开设有夹持安装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安装槽的内部活动嵌设有主夹持板,所述主夹持板的圆周表面套接有夹持弹簧,且夹持弹簧位于夹持安装槽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于夹持安装槽的内部左侧,所述主夹持板的左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按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按钮的右侧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右端固定连接于套筒的外部左侧,所述存储箱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箱盖。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相较于一般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可以通过存储箱、支撑弹簧、挡板、复位弹簧与按压块配合,实现一次存储多个银针,且可以控制是否取用银针,可以减少中医反复取用银针的繁琐,降低对中医手部的损伤,也节约工作时间,减少工作量。
(2)、该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相较于一般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可以通过限位槽与限位杆相互配合实现角度调整,方便中医对针刺角度的控制,同时套筒的表面刻设有刻度线,可以控制针刺深度,提高中医针灸速度,减小患者疼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套筒;2、存储箱;3、支撑弹簧;4、挡板;5、复位弹簧;6、按压块;7、箱盖;8、滑块;9、滑槽;10、辅夹持板;11、主夹持板;12、夹持弹簧;13、按钮;14、支撑杆;15、刻度线;16、安装杆;17、限位槽;18、支撑板;19、限位安装槽;20、限位弹簧;21、限位杆;22、进针槽;23、凹槽;24、夹持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包括套筒1,套筒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存储箱2,存储箱2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3,支撑弹簧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挡板4,套筒1的右侧开设有进针槽22,套筒1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块6,套筒1的左侧开设有滑槽9,按压块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块8,且滑块8的左侧贯穿至套筒1的外部,套筒1的左侧刻设有刻度线15,套筒1的底部开设有三个凹槽23,套筒1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三个安装杆16,且安装杆16位于凹槽23的内侧,三个安装杆16远离轴心处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安装杆16的圆周表面开设有四个限位槽17,套筒1的底部开设有三个限位安装槽19,且限位安装槽19位于凹槽23的内侧,三个限位安装槽19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20,三个限位弹簧20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1,且限位杆21与限位槽17相互卡接,限位杆21位于限位安装槽19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存储箱2可以用来存储银针,支撑弹簧3与挡板4的作用下,可以对银针进行推动,复位弹簧5是为了使按压块6处于与进针槽22的沿口中部,抵挡银针掉落,滑槽9是为滑块8移动空间,以及限制滑块8只能竖直方向进行运动的作用,刻度线15是为了控制银针针刺的深度,限位槽17与限位杆21相互卡接是为了调整针刺角度,方便中医对针刺角度的控制。
具体的,三个凹槽23呈圆周均匀分布,四个限位槽17呈十五度夹角设置,存储箱2的右侧位于进针槽22的沿口处。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限位槽17呈十五度夹角,可以方便中医进行针刺角度调节,更加方便快捷,存储箱2的右侧位于进针槽22的沿口处是为了方便银针进入套筒1的内部。
具体的,套筒1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辅夹持板10,套筒1的内部左侧开设有夹持安装槽24。
本实施例中,辅夹持板10是对掉落到套筒1内部的银针起到抵挡保护作用。
具体的,夹持安装槽24的内部活动嵌设有主夹持板11,主夹持板11的圆周表面套接有夹持弹簧12,且夹持弹簧12位于夹持安装槽24的内侧。
本实施例中,通过夹持弹簧12可以为主夹持板11提供弹力作用,给主夹持板11一个向右的趋势。
具体的,夹持弹簧12的左端固定连接于夹持安装槽24的内部左侧,主夹持板11的左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按钮13。
本实施例中,按钮13可以限制主夹持板11不会被夹持弹簧12的弹力作用导致伸入过度。
具体的,按钮13的右侧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的右端固定连接于套筒1的外部左侧,存储箱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箱盖7。
本实施例中,按钮13可以利用支撑杆14,可以达到使主夹持板11能够向右移动的作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手动松开箱盖7上的螺栓,打开箱盖7,中医将消毒后的银针放入存储箱2中,再将箱盖7用螺栓固定住,该装置放置于患者身上需要进行针灸的穴位处,转动套筒1调整到合适的针刺角度,在限位弹簧20弹力的作用下,限位槽17会与限位杆21进行卡接,暂时固定住,不会晃动,将滑块8向上移动至不可移动的位置,此时银针会在支撑弹簧3与挡板4的作用下,掉落进套筒1的内部,被主夹持板11与辅夹持板10夹住,不会掉落出去,接着将滑块8向下移动,银针的下半部分会被挤压刺进患者穴位内,此时按下按钮13,由于杠杆原理,主夹持板11会向左移动,主夹持板11与辅夹持板10之间留下缝隙,松开对银针的夹紧,接着将该装置沿着刺进银针的方向逆着取下装置即可,支撑弹簧3、复位弹簧5、夹持弹簧12与限位弹簧20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合适弹力系数,以上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零件,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包括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存储箱(2),所述存储箱(2)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3),所述支撑弹簧(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挡板(4),所述套筒(1)的右侧开设有进针槽(22),所述套筒(1)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5),所述复位弹簧(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块(6),所述套筒(1)的左侧开设有滑槽(9),所述按压块(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块(8),且滑块(8)的左侧贯穿至套筒(1)的外部,所述套筒(1)的左侧刻设有刻度线(15),所述套筒(1)的底部开设有三个凹槽(23),所述套筒(1)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三个安装杆(16),且安装杆(16)位于凹槽(23)的内侧,三个所述安装杆(16)远离轴心处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所述安装杆(16)的圆周表面开设有四个限位槽(17),所述套筒(1)的底部开设有三个限位安装槽(19),且限位安装槽(19)位于凹槽(23)的内侧,三个所述限位安装槽(19)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20),三个所述限位弹簧(20)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1),且限位杆(21)与限位槽(17)相互卡接,所述限位杆(21)位于限位安装槽(19)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凹槽(23)呈圆周均匀分布,四个所述限位槽(17)呈十五度夹角设置,所述存储箱(2)的右侧位于进针槽(22)的沿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辅夹持板(10),所述套筒(1)的内部左侧开设有夹持安装槽(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安装槽(24)的内部活动嵌设有主夹持板(11),所述主夹持板(11)的圆周表面套接有夹持弹簧(12),且夹持弹簧(12)位于夹持安装槽(24)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弹簧(12)的左端固定连接于夹持安装槽(24)的内部左侧,所述主夹持板(11)的左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按钮(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13)的右侧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右端固定连接于套筒(1)的外部左侧,所述存储箱(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箱盖(7)。
CN202021620552.XU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 Active CN213553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0552.XU CN213553725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0552.XU CN213553725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53725U true CN213553725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55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20552.XU Active CN213553725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537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5460A (zh) * 2021-12-31 2022-10-28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一种操作便捷的中医学试验用送针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5460A (zh) * 2021-12-31 2022-10-28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一种操作便捷的中医学试验用送针装置
CN115245460B (zh) * 2021-12-31 2023-12-29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一种操作便捷的中医学试验用送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53725U (zh)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
CN209770889U (zh)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器
CN218528728U (zh) 头部固定装置
CN206659848U (zh) 一种蒙医放血器
CN210447608U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
CN215607603U (zh) 中医理疗针灸定位装置
CN215019716U (zh) 组合式隆乳提拉器
CN209574892U (zh) 一种便携式周围神经筛查仪
CN209848159U (zh) 一种穿刺针持针装置
CN212118158U (zh) 一种静脉穿刺辅助装置
CN112494320A (zh) 一种康复科临床针灸治疗装置
CN211066935U (zh) 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的穿刺器
CN214231632U (zh) 一种减轻组织损伤的埋植线导引针
CN205055085U (zh) 儿科病房用输液辅助装置
CN213130796U (zh) 一种针灸针取针器
CN219109462U (zh) 一种便于单手操作的血液采样器
CN216317555U (zh) 一种神经内科触觉检查装置
CN211272353U (zh) 一种经络穴位生物针灸器
CN218870984U (zh) 皮内注射手腕固定板
CN210785431U (zh) 一种多功能针灸针
CN219721271U (zh) 一种激光针灸仪
CN216124814U (zh) 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
CN215385799U (zh) 一种全自动便于替换药棒的敲打装置
CN211410675U (zh) 一种心血管患者病征护理机
CN213189608U (zh) 一种体检中心用采血辅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