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53390U - 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53390U
CN213553390U CN202020282749.0U CN202020282749U CN213553390U CN 213553390 U CN213553390 U CN 213553390U CN 202020282749 U CN202020282749 U CN 202020282749U CN 213553390 U CN213553390 U CN 213553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ody
overturning
shaft
diagnosis
s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827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2827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53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53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533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包括底座、周向翻转组件、水平旋转组件、诊疗床体和头部组件;周向翻转组件的翻转轴支撑在底座上,翻转电机驱动翻转轴,翻转轴端部与翻转支架固定连接;水平旋转组件的旋转轴支撑在翻转支架上,旋转电机驱动旋转轴,旋转轴端部与安装板固定连接;诊疗床体的下身床体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上身床体末端与下身床体始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头部组件的摆动轴固定在摆动支架上,摆动支架通过摆动轴与上身床体始端铰接,摆动电机驱动摆动轴,头枕设置在摆动支架上。利用本诊疗装置代替患者完成转头、翻身等治疗动作,实现采用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BPPV及采用Barbecue法治疗治疗外半规管BPPV的目的。

Description

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石复位的诊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
背景技术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俗称“耳石症”,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
BPPV发病机制为位于前庭耳石膜上耳石脱落,聚集到半规管内因重力作用随体位改变而引起眩晕发作。临床就诊的BPPV患者中有60%~90%原因不明,为特发性BPPV,该病也可继发于外伤、手术及内耳疾病。
BPPV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公认的学说包括管结石症和嵴帽结石症两种学说。
BPPV按照病因和受累半规管可分为后半规管BPPV:约占70%一90%,其中嵴帽结石症约占6.3%;外半规管BPPV(水平半规管BPPV):约占10%~30%。根据滚转试验时出现的眼震类型可进一步分为向地性眼震型和离地性眼震型,其中向地性眼震型占绝大部分;前半规管BPPV:少见类型,约占I%~2%;多半规管BPPV:为同侧多个半规管或双侧半规管同时受累,约占9.3%~12%。其中后半规管BPPV及水平半规管BPPV最为常见,上半规管裂及复合半规管BPPV较少见。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2007,2017)、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会(2008)、美国神经病学学会(2008)和Barany学会(2015)分别发表了BPPV相关的诊疗指南或标准。
BPPV首先推荐的治疗方法为耳石复位治疗,针对后半规管BPPV及水平半规管BPPV常用的复位方法有Epley法及Barbecue法等。手法复位可徒手或借助耳石复位设备完成,效果良好。
治疗后半规管BPPV建议首选Epley法,Epley法具体为:1、患者从起始坐位改变为平卧位,2、头伸出做悬垂位,向患侧转头45度,3、头转回中线位,头向健侧转45度,4、身体转动至健侧卧位同时头向下转与水平面呈45度,5、保持此头位回到坐位,含胸低头30度。
治疗外半规管BPPV水平向地性眼震(包括可转换为向地性的水平离地性眼震)多采用Barbecue法,Barbecue法具体为:1、患者坐于治疗床上头向健侧扭转90°迅速平卧,2、身体向健侧翻转180°,头转90°,鼻尖朝下,3、继续朝健侧翻转,至侧卧于患侧,4、坐起。
对于行动能力健在的患者,很容易通过肢体动作或者现有治疗仪器完成上述BPPV的治疗过程,但是部分行动不便或者上肢瘫痪的病患无法靠自身或者现有仪器完成上述治疗动作,亟需针对这部分病患研制一种耳石复位诊疗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机械设备帮助病患完成治疗动作的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该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可以针对部分行动不便或者上肢瘫痪的病患完成外半规管BPPV、后半规管BPPV的诊断和治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
包括底座、周向翻转组件、水平旋转组件、诊疗床体和头部组件;
周向翻转组件包括翻转支架、翻转轴和翻转电机,翻转轴支撑在底座上,翻转电机驱动翻转轴,翻转轴端部与翻转支架固定连接;
水平旋转组件设置在周向翻转组件的翻转支架上,水平旋转组件包括安装板、旋转电机和旋转轴,旋转轴支撑在周向翻转组件的翻转支架上,旋转电机驱动旋转轴,旋转轴端部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旋转轴的轴线处于安装板的法线方向;
诊疗床体设置在水平旋转组件的安装板上,诊疗床体至少包括上身床体和下身床体,下身床体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上身床体末端与下身床体始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第一转轴与上身床体固定,第一转轴通过第一电机驱动;
头部组件设置在治疗床的上身床体始端,头部组件至少包括摆动支架、摆动轴、摆动电机和头枕,摆动轴固定在摆动支架上,摆动支架通过摆动轴与上身床体始端铰接,摆动电机驱动摆动轴,头枕设置在摆动支架上。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下将本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简称为本诊疗装置。
作为本诊疗装置的优选方案,诊疗床体还包括臀部板体,臀部板体处于上身床体和下身床体之间,臀部板体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臀部板体与下身床体始端通过第二转轴铰接,第二转轴通过第二电机驱动。
作为本诊疗装置的优选方案,诊疗床体的上身床体和下身床体分别设有若干用于捆绑固定患者身体的固定绑带。
作为本诊疗装置的优选方案,头部组件还包括调节电机、丝杆、螺母和调节支架,丝杆支撑在摆动支架上,丝杆的长度方向与上身床体的始末端方向一致,调节电机驱动丝杆转动,螺母与丝杆配合,调节支架与螺母固定连接,头枕固定连接在调节支架上。
作为本诊疗装置的优选方案,摆动支架与调节支架之间还设有至少一组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包括滑轨和滑动套管,滑轨两端支撑在摆动支架之间上,滑轨的走向与丝杆的走向一致,滑动套管与滑轨配合,滑动套管与调节支架固定。
作为本诊疗装置的优选方案,头部组件的头枕上设有振动器。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将患者固定在本诊疗装置的诊疗床体上,利用本诊疗装置代替患者完成转头、翻身等治疗动作,实现采用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BPPV及采用Barbecue法治疗治疗外半规管BPPV的目的。
可用于外伤及腰椎、颈椎、肢体骨折恢复期、需久卧等被动体位患者。
另外,头枕上的振动器可模拟摇头试验,控制患者摇头频率,辅助摔落嵴顶结石和提高管石诊疗阳性率;头部组件的调节电机、丝杆、螺母和调节支架,可以灵活调节头枕的位置,适应不同身高患者的头部位置;臀部板体可以在上身床体翻转为坐姿状态时,配合翻转,使瘫痪的患者更容易跟随上身床体的转动直至坐起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诊疗装置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诊疗装置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3是图2沿A-A向部分剖视放大图。
图4是图2沿B-B向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
本诊疗装置包括底座1、周向翻转组件、水平旋转组件、诊疗床体和头部组件。
底座1放置在地面上,底座1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水平部1a和竖直状态的支撑部1b,支撑部1b处于水平部1a左端部上侧。
周向翻转组件包括翻转支架2b、翻转轴和翻转电机2a,翻转轴通过轴承支撑在底座1的支撑部1b上,翻转轴水平布置,翻转电机2a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支撑部1b的左侧壁上,翻转电机2a为减速电机,翻转电机2a的输出轴与翻转轴连接,翻转电机2a驱动翻转轴,翻转轴端部伸出底座1支撑部1b右侧且与翻转支架2b焊接固定,翻转支架2b处于底座1水平部1a上侧。
水平旋转组件设置在周向翻转组件的翻转支架2b上,水平旋转组件包括安装板3a、旋转电机3c和旋转轴3b,旋转轴3b通过轴承支撑在周向翻转组件的翻转支架2b上,旋转轴3b的轴线处于翻转支架2b的法线上,旋转电机3c通过螺栓与翻转支架2b的底部固定,旋转电机3c为减速电机,旋转电机3c的输出轴与旋转轴3b连接,旋转电机3c驱动旋转轴3b,旋转轴3b端部伸出翻转支架2b外且与安装板3a固定连接,旋转轴3b的轴线处于安装板3a的法线方向。
诊疗床体设置在水平旋转组件的安装板3a上,诊疗床体包括上身床体4a、臀部板体4d和下身床体4g,下身床体4g始端(初始状态时下身床体4g始端处于左侧)焊接在安装板3a上,臀部板体4d处于上身床体4a和下身床体4g之间,臀部板体4d与第二转轴4e焊接固定,臀部板体4d与下身床体4g始端通过第二转轴4e铰接,第二转轴4e的轴线与下身床体4g上端面平行,第二电机4f为伺服电机,第二电机4f通过螺栓固定在水平旋转组件的安装板3a上,第二电机4f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4e一端连接,第二转轴4e通过第二电机4f驱动,第二转轴4e另一端通过轴承支撑在下身床体4g始端。
第一转轴4b与上身床体4a末端底部右侧固定,第一转轴4b的轴线与下身床体4g上端面平行,上身床体4a末端与下身床体4g始端通过第一转轴4b铰接,第一电机4c为伺服电机,第一电机4c也通过螺栓固定在水平旋转组件的安装板3a上,第一电机4c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4b一端连接,第一转轴4b通过第一电机4c驱动,第一转轴4b另一端通过轴承支撑在下身床体4g始端。
诊疗床体的上身床体4a和下身床体4g分别设有两根固定绑带4h,固定绑带4h内侧上设有气袋4j,固定绑带4h的气袋4j可调整部位将患者身体有效固定,同时根据治疗床运动充气和泄压。
头部组件设置在治疗床的上身床体4a始端,头部组件包括摆动支架5b、摆动轴5a、摆动电机5c、头枕5h、调节电机5e、丝杆5d、螺母5f和调节支架5g;
摆动轴5a固定在摆动支架5b上,摆动轴5a的轴线、第一转轴4b轴线和第二转轴4e轴线平行,摆动支架5b通过摆动轴5a与上身床体4a始端铰接,摆动电机5c通过螺栓固定在上身床体4a上,摆动电机5c驱动摆动轴5a;
丝杆5d支撑在摆动支架5b上,丝杆5d的长度方向与上身床体4a的始末端方向一致,调节电机5e驱动丝杆5d转动,螺母5f与丝杆5d配合,调节支架5g与螺母5f焊接固定,头枕5h焊接在调节支架5g上,头枕5h上安装有振动器5j(头枕5h也可以设置绑带,用于固定头部)。
摆动支架5b与调节支架5g之间还设有两组滑动组件,每组滑动组件包括滑轨6a和滑动套管6b,滑轨6a两端支撑在摆动支架5b之间上,滑轨6a的走向与丝杆5d的走向一致,滑动套管6b与滑轨6a配合,滑动套管6b与调节支架5g焊接固定。
利用本诊疗装置采用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BPPV时,包括以下步骤:
1、调节诊疗床体的上身床体4a和臀部板体4d的位置,使上身床体4a上端面、臀部板体4d上端面和下身床体4g上端面保持水平且三者处于同一平面内,协助行动不便或者上肢瘫痪的病患平躺在诊疗床体上;
2、启动调节电机5e,将头枕5h调节至患者头部下侧,启动第一电机4c使上身床体4a相对下身床体4g翻转90°,患者处于坐姿位置;
3、第一电机4c反转,上身床体4a相对下身床体4g平齐,患者处于平躺姿态,启动周向翻转组件的翻转电机2a,带动翻转支架2b、诊疗床体及患者整体向一侧转动45°,使得患者头伸出做悬垂位,向患侧转头45度;
4、启动周向翻转组件的翻转电机2a,带动翻转支架2b、诊疗床体及患者整体转回初始位置,患者头转回中线位;
5、启动周向翻转组件的翻转电机2a,带动翻转支架2b、诊疗床体及患者整体向另一侧转动45°,患者头向健侧转45度;
6、翻转电机2a带动翻转支架2b、诊疗床体及患者整体继续向另一侧转动45°,患者身体转动至健侧卧位;
7、启动周向翻转组件的翻转电机2a,将诊疗床体回到初始位置,启动第一电机4c使上身床体4a相对下身床体4g翻转90°,患者处于坐姿位置,然后启动摆动电机5c,摆动支架5b带动患者含胸低头30°。
完成上述治疗动作后,眩晕和眼震消失。
利用本诊疗装置采用Barbecue法治疗治疗外半规管BPPV时,包括以下步骤:
1、调节诊疗床体的上身床体4a和臀部板体4d的位置,使上身床体4a上端面、臀部板体4d上端面和下身床体4g上端面保持水平且三者处于同一平面内,协助行动不便或者上肢瘫痪的病患平躺在诊疗床体上;
2、启动调节电机5e,将头枕5h调节至患者头部下侧;
3、启动周向翻转组件的翻转电机2a,带动翻转支架2b、诊疗床体及患者整体向一侧转动45°,使得患者头伸出做悬垂位,向健侧转头45度;
4、反向启动翻转电机2a,带动翻转支架2b、诊疗床体及患者整体向另一侧转动225°,使得患者头伸出做悬垂位,鼻尖朝下;
5、继续反向启动翻转电机2a,带动翻转支架2b、诊疗床体及患者整体向另一侧转动180°;
6、启动第一电机4c使上身床体4a相对下身床体4g翻转90°,患者处于坐姿位置。
完成上述治疗动作后,眩晕和眼震消失。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其特征为:
包括底座、周向翻转组件、水平旋转组件、诊疗床体和头部组件;
周向翻转组件包括翻转支架、翻转轴和翻转电机,翻转轴支撑在底座上,翻转电机驱动翻转轴,翻转轴端部与翻转支架固定连接;
水平旋转组件设置在周向翻转组件的翻转支架上,水平旋转组件包括安装板、旋转电机和旋转轴,旋转轴支撑在周向翻转组件的翻转支架上,旋转电机驱动旋转轴,旋转轴端部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旋转轴的轴线处于安装板的法线方向;
诊疗床体设置在水平旋转组件的安装板上,诊疗床体至少包括上身床体和下身床体,下身床体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上身床体末端与下身床体始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第一转轴与上身床体固定,第一转轴通过第一电机驱动;
头部组件设置在治疗床的上身床体始端,头部组件至少包括摆动支架、摆动轴、摆动电机和头枕,摆动轴固定在摆动支架上,摆动支架通过摆动轴与上身床体始端铰接,摆动电机驱动摆动轴,头枕设置在摆动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诊疗床体还包括臀部板体,臀部板体处于上身床体和下身床体之间,臀部板体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臀部板体与下身床体始端通过第二转轴铰接,第二转轴通过第二电机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其特征是:
诊疗床体的上身床体和下身床体分别设有若干用于捆绑固定患者身体的固定绑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头部组件还包括调节电机、丝杆、螺母和调节支架,丝杆支撑在摆动支架上,丝杆的长度方向与上身床体的始末端方向一致,调节电机驱动丝杆转动,螺母与丝杆配合,调节支架与螺母固定连接,头枕固定连接在调节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其特征是:
摆动支架与调节支架之间还设有至少一组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包括滑轨和滑动套管,滑轨两端支撑在摆动支架之间上,滑轨的走向与丝杆的走向一致,滑动套管与滑轨配合,滑动套管与调节支架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头部组件的头枕上设有振动器。
CN202020282749.0U 2020-03-10 2020-03-10 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553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2749.0U CN213553390U (zh) 2020-03-10 2020-03-10 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2749.0U CN213553390U (zh) 2020-03-10 2020-03-10 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53390U true CN213553390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20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8274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553390U (zh) 2020-03-10 2020-03-10 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53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7939B (zh) 一种坐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CN108186182B (zh) 腰间盘突出康复诊疗床
CN104083240B (zh) 一种适应颈椎生理曲度的卧式颈椎牵引床
CN110353944A (zh) 坐式联合驱动下肢康复机器人
CN210812080U (zh) 一种内外科用医疗护理床
CN213553390U (zh) 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
CN205434029U (zh) 一种针对脊柱外科病的预防治疗椅
CN111228079A (zh) 用于活动受限者的耳石复位诊疗装置
CN208785688U (zh) 一种骨科用恢复锻炼装置
CN105943223A (zh) 非手术颈椎减压治疗系统
CN112807143A (zh) 一种矫正寰枢椎半脱位装置
CN211798296U (zh) 一种腿部康健理疗设备
KR100494073B1 (ko) 경추 견인장치
CN109512565B (zh) 躯干康复治疗机
JP3229852B2 (ja) 腰痛の治療若しくは予防のための装置
CN113648194A (zh) 立式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装置
CN209966626U (zh) 一种口腔治疗辅助装置
CN112716729A (zh) 骨科脊柱护理用康复床
CN111329641A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腿部牵引矫正装置
CN218552646U (zh) 一种辅助腰椎运动康复椅
CN219000776U (zh) 一种颈椎康复训练仪
CN218607274U (zh) 可移动手动眩晕病诊疗康复椅
CN215740310U (zh) 腰椎患者下床活动辅助器
CN215960506U (zh) 一种矫正寰枢椎半脱位矫正器
CN213697798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复健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