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53087U - 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53087U
CN213553087U CN202022544942.XU CN202022544942U CN213553087U CN 213553087 U CN213553087 U CN 213553087U CN 202022544942 U CN202022544942 U CN 202022544942U CN 213553087 U CN213553087 U CN 2135530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atient
stretcher
built
transmiss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449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Cance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Cance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ubei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25449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530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530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530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症急救支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内置板和传动轴,设备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嵌入连接有凹槽,凹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齿轮,齿轮的中间贯穿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中间底部活动连接有电机,齿轮的顶部搭接相连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的作用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将患者从当前的支撑架的位置转移至另外一个相匹配的支撑架上,同时不需要医护人员亲自动手,而支撑机构能够对患者进行支撑的同时,根据患者的需求,控制相应的伸缩杆进行伸缩,使得两组内置板是一起翻转还是单独进行翻转,从而能够带动患者的背部向上起身或带动患者进行翻身的效果,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重症急救支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
背景技术
急救(First-aid)即紧急救治,是指在急病或意外发生时,在医生与护理人员到达前为生病或受伤的人,进行初步的救援及护理。
现有的呼吸重症护理用急救支撑设备,无法带动患者进行起身及翻身,从而使得设备对患者的支撑效果不佳,进而使得设备的功能性不全,并且不方便医护人员将患者进行转移,以至于医护人员需要亲自上手将患者进行抬起,从而使得医护人员需要花费时间和体力,进而导致医护人员的时间及体力产生了浪费。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无法带动患者进行起身及翻身和不方便医护人员将患者进行转移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内置板和传动轴,所述设备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嵌入连接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中间贯穿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中间底部活动连接有电机,所述齿轮的顶部搭接相连有齿条,所述齿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担架,所述担架的另一侧内侧固定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外围活动连接有内置板,所述内置板的另一侧底部嵌入连接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底部搭接相连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担架的另一侧贯穿连接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护栏。
优选的,所述担架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担架另一侧内侧的活动轴、活动轴外围的内置板、内置板另一侧底部的连接槽、连接槽底部的伸缩杆、伸缩杆底端的套环和套环内侧的支撑杆共同组成支撑机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顶部的凹槽、凹槽内侧的齿轮、齿轮中间的传动轴、传动轴中间底部的电机和齿轮顶部的齿条共同组成移动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种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呼吸重症护理用急救支撑设备,通过设备主体内设置有支撑机构,能够对患者进行支撑的同时,根据患者的需求,控制相应的伸缩杆进行伸缩,使得两组内置板是一起翻转还是单独进行翻转,从而能够带动患者的背部向上起身或带动患者进行翻身的效果,提高设备主体的多功能性。
2.该种呼吸重症护理用急救支撑设备,通过设备主体内设置有移动机构,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将患者从当前的支撑架的位置转移至另外一个相匹配的支撑架上,同时不需要医护人员亲自动手,给医护人员节省了体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主体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主体拆分后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主体的侧面剖视示意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担架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1、设备主体;2、支撑架;3、支撑脚;4、护栏;5、担架;6、内置板;7、伸缩杆;8、手柄;9、限位槽;10、套环;11、支撑杆;12、凹槽;13、齿轮;14、传动轴;15、电机;16、齿条;17、连接槽;18、活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内置板6和传动轴14,设备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顶部嵌入连接有凹槽12,凹槽1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齿轮13,齿轮13的中间贯穿连接有传动轴14,传动轴14的中间底部活动连接有电机15,齿轮13的顶部搭接相连有齿条16,齿条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担架5,担架5的另一侧内侧固定连接有活动轴18,活动轴18的外围活动连接有内置板6,内置板6的另一侧底部嵌入连接有连接槽17,连接槽17的底部搭接相连有伸缩杆7,伸缩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环10,套环10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1,担架5的另一侧贯穿连接有限位槽9。
优选的,支撑架2的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3,支撑脚3设置于支撑架2的底部四周,并设置有四个,然后由支撑脚3直接与地面进行接触,而后将设备主体1整体的重力及患者的重力经由支撑脚3传递至接触面,从而能够由支撑脚3对设备主体1进行支撑,且能够在四个支撑脚3的作用下,让设备主体1更加稳定。
优选的,支撑架2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护栏4,护栏4设置于支撑架2的正面,且支撑架2的后面也设置有护栏4,并且护栏4高于担架5的高度,而后在患者躺在担架5上时,能够让护栏4对患者进行阻挡,从而能够避免患者从设备主体1上摔到地面,同时由于护栏4与支撑架2呈活动连接,能够让护栏4以护栏4的底部为圆心进行翻转,直至护栏4向下垂直,而此时则无法对患者进行防护,从而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同时在护栏4对患者进行防护时,必须由医护人员或患者亲属将护栏4与支撑架2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固定。
优选的,担架5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手柄8,手柄8设置于担架5的四周,并设置有四个,能够在医护人员手动将手柄8握在手中时,可以让医护人员对手柄8施加向上的作用力,而后由于担架5与支撑架2之间为搭接相连,从而能够让医护人员通过手柄8将担架5与支撑架2进行分离,并能够将担架5移动至其它位置,提高设备主体1的实用性。
优选的,担架5另一侧内侧的活动轴18、活动轴18外围的内置板6、内置板6另一侧底部的连接槽17、连接槽17底部的伸缩杆7、伸缩杆7底端的套环10和套环10内侧的支撑杆11共同组成支撑机构,活动轴18设置于担架5的另一侧内侧,并在活动轴18的外围设置有内置板6,然后由于内置板6与活动轴18之间为活动连接,以至于内置板6能够以活动轴18为圆心进行翻转,而后在内置板6的另一侧底部设置连接槽17,并让伸缩杆7搭接在连接槽17的底部,而后在伸缩杆7进行伸缩后,则能够带动内置板6进行翻转,同时由于伸缩杆7的底端设置有套环10,而套环10是直接套在支撑杆11的外围,并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从而能够让伸缩杆7以支撑杆11为圆心进行转动,使得伸缩杆7在伸缩时,能够根据与内置板6之间的变化,让内置板6与伸缩杆7以各自的活动轴18和支撑杆11为圆心进行相应的转动,进而能够带动内置板6向上撑起,而躺在内置板6上的患者则能够被带动至起身的作用,同时由于内置板6设置有两组,并分布在患者的左右两侧,以此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让相应的伸缩杆7带动相应位置的内置板6进行翻转,而另外一组则不动,由此能够间接地带动患者进行翻身的效果,所以通过设备主体1内设置有支撑机构,能够对患者进行支撑的同时,根据患者的需求,控制相应的伸缩杆7进行伸缩,使得两组内置板6是一起翻转还是单独进行翻转,从而能够带动患者的背部向上起身或带动患者进行翻身的效果,提高设备主体1的多功能性。
优选的,支撑架2顶部的凹槽12、凹槽12内侧的齿轮13、齿轮13中间的传动轴14、传动轴14中间底部的电机15和齿轮13顶部的齿条16共同组成移动机构,凹槽12设置于支撑架2的顶部,并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凹槽12的内侧都设置有齿轮13,然后在齿轮13的中间设置有传动轴14,而传动轴14的中间底部与电机15相互连接,而后在电机15进行运转后,能够带动齿轮13进行转动,同时由于齿轮13的顶部设置有齿条16,且齿条16与齿轮13相互匹配,从而能够带动齿条16在齿轮13上进行移动,进而能够间接地带动担架5进行移动,由此能够在医护人员需要将患者转移至其它位置或病床上时,可以让医护人员以电机15作为动力带动担架5从支撑架2的顶部移出,而后便于医护人员将患者进行转移,并且能方便医护人员将患者从其它位置转移到支撑架2上,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转移工作时不需要浪费体力(即在支撑架2本身可带有轮子进行移动的情况下),所以通过设备主体1内设置有移动机构,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将患者从当前的支撑架2的位置转移至另外一个相匹配的支撑架2上,同时不需要医护人员亲自动手,给医护人员节省了体力。
工作原理:首先,支撑脚3设置于支撑架2的底部四周,并设置有四个,然后由支撑脚3直接与地面进行接触,而后将设备主体1整体的重力及患者的重力经由支撑脚3传递至接触面,从而能够由支撑脚3对设备主体1进行支撑,且能够在四个支撑脚3的作用下,让设备主体1更加稳定。
然后,护栏4设置于支撑架2的正面,且支撑架2的后面也设置有护栏4,并且护栏4高于担架5的高度,而后在患者躺在担架5上时,能够让护栏4对患者进行阻挡,从而能够避免患者从设备主体1上摔到地面,同时由于护栏4与支撑架2呈活动连接,能够让护栏4以护栏4的底部为圆心进行翻转,直至护栏4向下垂直,而此时则无法对患者进行防护,从而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同时在护栏4对患者进行防护时,必须由医护人员或患者亲属将护栏4与支撑架2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固定。
接着,手柄8设置于担架5的四周,并设置有四个,能够在医护人员手动将手柄8握在手中时,可以让医护人员对手柄8施加向上的作用力,而后由于担架5与支撑架2之间为搭接相连,从而能够让医护人员通过手柄8将担架5与支撑架2进行分离,并能够将担架5移动至其它位置,提高设备主体1的实用性。
紧接着,活动轴18设置于担架5的另一侧内侧,并在活动轴18的外围设置有内置板6,然后由于内置板6与活动轴18之间为活动连接,以至于内置板6能够以活动轴18为圆心进行翻转,而后在内置板6的另一侧底部设置连接槽17,并让伸缩杆7搭接在连接槽17的底部,而后在伸缩杆7进行伸缩后,则能够带动内置板6进行翻转,同时由于伸缩杆7的底端设置有套环10,而套环10是直接套在支撑杆11的外围,并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从而能够让伸缩杆7以支撑杆11为圆心进行转动,使得伸缩杆7在伸缩时,能够根据与内置板6之间的变化,让内置板6与伸缩杆7以各自的活动轴18和支撑杆11为圆心进行相应的转动,进而能够带动内置板6向上撑起,而躺在内置板6上的患者则能够被带动至起身的作用,同时由于内置板6设置有两组,并分布在患者的左右两侧,以此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让相应的伸缩杆7带动相应位置的内置板6进行翻转,而另外一组则不动,由此能够间接地带动患者进行翻身的效果,所以通过设备主体1内设置有支撑机构,能够对患者进行支撑的同时,根据患者的需求,控制相应的伸缩杆7进行伸缩,使得两组内置板6是一起翻转还是单独进行翻转,从而能够带动患者的背部向上起身或带动患者进行翻身的效果,提高设备主体1的多功能性。
最后,凹槽12设置于支撑架2的顶部,并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凹槽12的内侧都设置有齿轮13,然后在齿轮13的中间设置有传动轴14,而传动轴14的中间底部与电机15相互连接,而后在电机15进行运转后,能够带动齿轮13进行转动,同时由于齿轮13的顶部设置有齿条16,且齿条16与齿轮13相互匹配,从而能够带动齿条16在齿轮13上进行移动,进而能够间接地带动担架5进行移动,由此能够在医护人员需要将患者转移至其它位置或病床上时,可以让医护人员以电机15作为动力带动担架5从支撑架2的顶部移出,而后便于医护人员将患者进行转移,并且能方便医护人员将患者从其它位置转移到支撑架2上,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转移工作时不需要浪费体力(即在支撑架2本身可带有轮子进行移动的情况下),所以通过设备主体1内设置有移动机构,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将患者从当前的支撑架2的位置转移至另外一个相匹配的支撑架2上,同时不需要医护人员亲自动手,给医护人员节省了体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内置板(6)和传动轴(14),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嵌入连接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齿轮(13),所述齿轮(13)的中间贯穿连接有传动轴(14),所述传动轴(14)的中间底部活动连接有电机(15),所述齿轮(13)的顶部搭接相连有齿条(16),所述齿条(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担架(5),所述担架(5)的另一侧内侧固定连接有活动轴(18),所述活动轴(18)的外围活动连接有内置板(6),所述内置板(6)的另一侧底部嵌入连接有连接槽(17),所述连接槽(17)的底部搭接相连有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环(10),所述套环(10)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5)的另一侧贯穿连接有限位槽(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护栏(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5)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手柄(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5)另一侧内侧的活动轴(18)、活动轴(18)外围的内置板(6)、内置板(6)另一侧底部的连接槽(17)、连接槽(17)底部的伸缩杆(7)、伸缩杆(7)底端的套环(10)和套环(10)内侧的支撑杆(11)共同组成支撑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顶部的凹槽(12)、凹槽(12)内侧的齿轮(13)、齿轮(13)中间的传动轴(14)、传动轴(14)中间底部的电机(15)和齿轮(13)顶部的齿条(16)共同组成移动机构。
CN202022544942.XU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 Active CN2135530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44942.XU CN213553087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44942.XU CN213553087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53087U true CN213553087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34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44942.XU Active CN213553087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530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9982A (zh) 一种手术病人智能化机械转运装置
CN102871815A (zh) 一种医用手术移送床
CN212699453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转运床
CN215350191U (zh) 一种重症临床用换床移位装置
CN205251889U (zh) 外科创伤护理用支架
CN213553087U (zh) 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
CN106667702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升降手术转移医疗床
CN207323659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升降手术转移医疗床
CN203861471U (zh) 内科护理病床
CN207412319U (zh) 一种便捷式患者转运车
CN211409866U (zh) 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病床
CN205494209U (zh) 脊柱手术病人翻身床
CN204092395U (zh) 护理病床
CN203341966U (zh) 一种康复护理自动摇床
CN215584654U (zh) 一种卧床患者用辅助起身装置
CN213047748U (zh) 一种急诊科用担架车
CN213406605U (zh) 一种患者转移床
CN211131753U (zh) 一种临床医学急救辅助装置
CN211705070U (zh) 一种急诊临床使用的新型担架床
CN104352309B (zh) 一种方便运送卧床病人做医学影像检查器具
CN209564381U (zh) 一种无背板剪叉式升降支架型心肺复苏机
CN112545776A (zh)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多功能的转运床
CN203017255U (zh) 病人专用便捷式可移动床垫
CN203379285U (zh) 可作病床的担架
CN212037982U (zh) 一种急诊使用的护理担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