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52853U - 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52853U
CN213552853U CN202022081428.7U CN202022081428U CN213552853U CN 213552853 U CN213552853 U CN 213552853U CN 202022081428 U CN202022081428 U CN 202022081428U CN 213552853 U CN213552853 U CN 213552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shell
hand
clamping groove
corn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814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玮
吴岩
殷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u Sh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u Sh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u Sh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u Sh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814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52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52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52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手术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该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驱动电机和电源;在壳体的一端设置LED光源和开关;抛光头,包括杆体和设于杆体一端的抛光部,抛光部为球形或弧面形;连接结构,设于壳体的外部,连接结构的一端与壳体内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在连接结构的另一端设置螺纹孔或卡槽;抛光头经连接结构的螺纹孔或卡槽与壳体可拆卸的相连。该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不损伤上皮组织以下的结构,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较好地为相关操作提供了思路,抛光头更换方便、连接稳固,适合临床及实验室动物模型手术操作使用。

Description

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手术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角膜是位于眼球最前部的透明组织,由角膜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构成,具有保护眼球作用,且是重要的屈光介质。同时,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角膜与外界直接接触,因此最易受到感染、机械或者化学损伤。此外,角膜也是常受眼部疾病累及的重要部位之一,包括角膜异物、角膜糜烂、丝状角膜炎及翼状胬肉等。部分角膜疾病在药物控制不佳或者反复发作后往往需要手术处理,而目前眼科角膜手术用到的手术器械包括: 注射器针尖、新月形刀片、韦斯科特剪刀、虹膜刮刀及海狸刀片等。尽管相关手术器械已广泛地应用于相关手术中,然而其往往具有锋利的锐利面,不可避免的带来损伤角膜上皮细胞层以下结构的可能。考虑到角膜除角膜上皮细胞层之外是难以恢复为原状的,使用锐利的手术器械带来的潜在损伤就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以翼状胬肉为例,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在角膜结膜中生长着三角形的病变组织,并逐渐侵入角膜,在全球影响了近2亿人。在临床上,侵入角膜2mm以上的翼状胬肉即符合手术指标,而手术中需要清除角巩膜面的病变组织并恢复角膜透明状态。锐利手术器械的切割导致的角膜形态及结构的改变往往会产生角膜散光,并进而影响视功能。此外,病变组织的清除程度也可能与翼状胬肉的复发息息相关。
现有采用经磨砂处理的球形抛光头作为角膜病变组织清除的抛光产品设计的报道,但还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1、现有用于角膜抛光的产品仅关注胬肉手术,设备的设计未考虑到其他角膜相关疾病的潜在应用场景,如全角膜上皮剥除,单纯依靠球形抛光头,无法满足手术顺利而高效的进行;2、现有产品虽已将抛光头和手柄的连接设计为可拆卸式,但两者的连接部分一般在产品的手柄外壳内部,抛光头安装、更换时,频繁经过连接部分所对应的外壳端部开口,使外壳端部开口易因抛光头的更换产生空隙,使用或放置过程中一旦此处进水、进液,易干扰、腐蚀产品外壳内的电机、电线等内部器件,影响产品使用寿命;3、浅层的角膜异物剔除术往往在裂隙灯辅助下单手进行操作,设备使用的便利性也对现有产品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可通过擦除而非切割角膜组织,不损伤上皮组织以下的结构,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较好地为相关操作提供了思路;抛光头更换方便,使用范围更广,作为手柄的壳体具备更好的安全性;适合临床及实验室动物模型手术操作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包括:
壳体,在壳体内设置驱动电机和电源;在壳体的一端设置LED光源和开关;
抛光头,包括杆体和设于杆体一端的抛光部,所述抛光部为球形或弧面形;
连接结构,设于壳体的外部,连接结构的一端与壳体内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在连接结构的另一端设置螺纹孔或卡槽;
所述抛光头经连接结构的螺纹孔或卡槽与壳体可拆卸的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LED光源包括用于预警电源电量的第一LED灯、和/或显示电源工作状态的第二LED灯;所述开关为减速开关,减速开关分别与电源和驱动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壳体内还设置继电器,所述减速开关、驱动电机、第一LED 光源和第二LED光源分别与继电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为一侧呈弧面设置的连接块,在连接块的弧面一侧设置卡槽,所述卡槽为与杆体的另一端间隙配合的柱状卡槽,在杆体的另一端侧壁上设置一凸块,在柱状卡槽内侧壁上设置内凹的凹槽,所述凸块与凹槽相配合,在凹槽伸入柱状卡槽内的下部外侧设置一限位开口,所述限位开口与所述凸块配合卡固。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与凹槽在柱状卡槽内侧壁上间隔设置,在所述开口与其所对应的凹槽下部一侧之间的柱状卡槽内侧壁上设置沿柱状卡槽内侧壁周向环设的弹性凸面。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凸面为固设于柱状卡槽内侧壁上的硅胶弹性凸面或橡胶弹性凸面。
进一步的,在连接块的弧面一侧固连一柱杆,所述柱状卡槽设于所述柱杆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为半透明塑料连接块。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不锈钢壳体或塑料壳体;所述抛光头的抛光部为圆球状磨砂抛光部,或者,所述抛光头的抛光部为弧度160°-175°的弧面状抛光部。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壳体为长度12cm、内径2cm的圆柱壳体;所述塑料壳体为长度12cm、内径1cm的圆柱壳体;所述圆球状磨砂抛光部为直径3.5mm、 1.5mm、0.5mm或0.2mm的圆球状磨砂抛光部;所述弧面状抛光部为直径11mm、 5mm或2mm的弧面状抛光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通过将抛光头的抛光部设计为可替换的圆球形和弧面形两种形状,不仅在胬肉手术中可以方便的使用,而且对于其他角膜相关疾病的手术如全角膜上皮剥除,也能通过简单替换抛光头而顺利实施,增加了眼科角膜抛光装置使用的功能和范围,提高了眼科手术操作效率。通过将连接结构设于手持式的壳体外端,在抛光头的杆体与连接块进行固定时,可以方便而准确的插入、固定,避免了现有产品抛光头插入至手柄内与连接结构进行固定时的不便,此外,该装置壳体与连接块靠近的一端开口处,因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出,此处方便通过轴承或密封圈进行密封,避免了壳体该端开口受到外部水分或液体浸润而对内部器件造成损伤,更加安全。通过在连接块上设置卡槽结构,抛光头的杆体插入卡槽后,通过转动一定角度,使杆体上的凸块与连接块的开口配合,实现了抛光头的限位固定,便于使用。通过将减速开关设置于壳体端部,便于手术中操作者灵活开启和关闭,同时,由于在减速开关外侧设置了两LED灯,分别用于显示工作状态和预警电池电量,可提醒手术操作者装置可使用周期等情况,控制手术进度,及时对装置进行充电。通过将弧面状的抛光部设计为不同的尺寸大小,还方便研究人员进行实验室内的动物模型实验,避免了特殊试验动物眼球较小、无法顺利实施角膜抛光手术研究的问题。该装置整体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通过擦除而非切割角膜组织,不损伤上皮组织以下的结构,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较好地为相关操作提供了思路,具备实用性,适合临床及实验室动物模型手术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抛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截面位置的右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壳体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B截面位置的右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驱动电机、3电源、4减速开关、5第一LED灯、6第二LED灯、7连接块、8柱状卡槽、9杆体、10抛光部、11凸块、12凹槽、13限位开口、14弹性凸面、15柱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该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包括圆柱状的不锈钢材质的壳体1,在壳体内设置驱动电机2、电源3和继电器;在壳体的一端设置LED光源和减速开关4;LED光源包括依次环设于减速开关外侧的第一LED灯5和第二LED灯6;第一LED灯用于预警电源电量,在装置电量不足时,第一LED灯量用于提示手术操作者,可及时充电或更换电池,避免对手术进度造成影响;第二LED灯在装置电量充足正常工作时亮起。减速开关4分别与电源3和驱动电机2电连接。减速开关、驱动电机、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分别与继电器电连接。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穿出壳体1的一端并与一连接块7相连。连接块起到连接固定抛光头和壳体的作用,连接块靠近抛光头的一侧呈弧面状,在弧面状侧面的中部设置柱状卡槽8。柱状卡槽用于卡固抛光头,实现抛光头与壳体的可拆卸式连接。抛光头包括杆体9和设于杆体一端的抛光部10,通过将抛光部设计为球形或弧面形,可实现不同眼科角膜手术的替换,使用灵活。
在杆体与柱状卡槽相连接的一端侧壁上设置一凸块11,在柱状卡槽内侧壁上设置内凹的凹槽12,所述凸块与凹槽相配合,杆体与柱状卡槽间隙配合设置。在凹槽伸入柱状卡槽内的下部外侧设置一限位开口13,所述限位开口与所述凸块配合卡固。
所述不锈钢壳体长度为12cm、宽度为2cm;所述圆球状磨砂抛光部为直径 3.5mm的圆球状磨砂抛光部。
上述结构中的限位开口也可以设置为贯通连接块外侧壁的限位开口,如此可以方便在连接块外侧观察到凸块11与限位开口的卡合状态。
使用时,手握壳体1,将抛光头与连接块7的柱状卡槽8对准,抛光头的杆体9上的凸块11与柱状卡槽8内的凹槽对应,将抛光头逐渐推入柱状卡槽8 内,推入至柱状卡槽底端,转动杆体,凸块逐渐旋入限位开口13内,此时,杆体无法从柱状卡槽8内拉出,因为杆体与柱状卡槽间隙配合,保证了使用过程的稳固性。摁动减速开关4一下,驱动电机2以一定速度带动与其相连的抛光头转动,手术操作者将抛光头靠近患者眼角外侧的待清楚角膜病变组织,在抛光部10的转动下,对病变组织进行擦除。为了方便使用,针对不同位置及厚度的病变组织,手术操作者可继续二次摁动减速开关4,进行驱动电机2的转速调节。在电量充足时,壳体端部的第二LED灯6亮,当电量不足时,打开减速开关4后,或者在使用过程中,第一LED灯5亮、提醒使用者,便于及时充电或更换电池。
实施例2
如图6-7所示,该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同实施例1的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所不同的是,限位开口13与凹槽12在柱状卡槽8内侧壁上间隔设置,在所述开口与其所对应的凹槽下部一侧之间的柱状卡槽内侧壁上设置沿柱状卡槽内侧壁周向环设的弹性凸面14,弹性凸面为固设于柱状卡槽内侧壁上的橡胶弹性凸面。如此设置,可在抛光头的杆体伸入柱状卡槽后,通过转动,凸块先挤压橡胶弹性凸面,然后旋入限位开口内限位固定,保证了凸块与限位开口固定的稳定性。
使用过程参考实施例1的使用过程,此处不再详述。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该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同实施例2的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所不同的是,抛光头的抛光部为直径5mm的弧面状抛光部。该设计方便了眼科手术中进行全角膜上皮剥除的操作。具体使用时,操作者手持壳体,使弧面状抛光部的内侧面与眼球病变组织接近贴合状态使用。
实施例4
如图9所示,该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同实施例2的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所不同的是,在连接块7的弧面一侧固连一柱杆15,所述柱状卡槽8 设于所述柱杆内。如此设置,抛光头可以更方便的直接插入卡在柱杆15内。连接块和柱杆可以采用塑料材质,采用半透明的塑料材质,可在抛光头连接至柱杆内时方便的观察到内部旋转及卡固位置,使用更加灵活。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8)

1.一种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在壳体内设置驱动电机和电源;在壳体的一端设置LED光源和开关;
抛光头,包括杆体和设于杆体一端的抛光部,所述抛光部为球形或弧面形;
连接结构,设于壳体的外部,连接结构的一端与壳体内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在连接结构的另一端设置螺纹孔或卡槽;
所述抛光头经连接结构的螺纹孔或卡槽与壳体可拆卸的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包括用于预警电源电量的第一LED灯、和/或显示电源工作状态的第二LED灯;所述开关为减速开关,减速开关分别与电源和驱动电机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一侧呈弧面设置的连接块,在连接块的弧面一侧设置卡槽,所述卡槽为与杆体的另一端间隙配合的柱状卡槽;在杆体的另一端侧壁上设置一凸块,在柱状卡槽内侧壁上设置内凹的凹槽,所述凸块与凹槽相配合;在凹槽伸入柱状卡槽内的下部外侧设置一限位开口,所述限位开口与所述凸块配合卡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与凹槽在柱状卡槽内侧壁上间隔设置,在所述开口与其所对应的凹槽下部一侧之间的柱状卡槽内侧壁上设置沿柱状卡槽内侧壁周向环设的弹性凸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面为固设于柱状卡槽内侧壁上的硅胶弹性凸面或橡胶弹性凸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块的弧面一侧固连一柱杆,所述柱状卡槽设于所述柱杆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不锈钢壳体或塑料壳体;所述抛光头的抛光部为圆球状磨砂抛光部,或者,所述抛光头的抛光部为弧度160°-175°的弧面状抛光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壳体长度为12cm、内径为2cm;所述塑料壳体长度为12cm、内径为1cm;所述圆球状磨砂抛光部为直径3.5mm、1.5mm、0.5mm或0.2mm的圆球状磨砂抛光部;所述弧面状抛光部为直径11mm、5mm或2mm的弧面状抛光部。
CN202022081428.7U 2020-09-18 2020-09-18 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 Active CN213552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1428.7U CN213552853U (zh) 2020-09-18 2020-09-18 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1428.7U CN213552853U (zh) 2020-09-18 2020-09-18 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52853U true CN213552853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76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81428.7U Active CN213552853U (zh) 2020-09-18 2020-09-18 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528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1626A (zh) * 2022-03-01 2022-06-10 北京华视诺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用抛光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1626A (zh) * 2022-03-01 2022-06-10 北京华视诺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用抛光装置
CN114601626B (zh) * 2022-03-01 2024-01-30 北京华视诺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用抛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00106A (en) Fixed arc cyclic ophthalmic surgical instrument
EP1632205A1 (en) Surgical apparatus
CN213552853U (zh) 手持式眼科角膜抛光装置
EP3362013A1 (en) Energetic device for treating an eye disorder
CN114601626B (zh) 医用抛光装置
CN110074915A (zh) 一种医疗防护穿戴设备
CN209203343U (zh) 一种用于皮肤取样装置
CN208756308U (zh) 一种眼科角膜手术抛光器
CN210541801U (zh) 一种自动宫颈冷刀锥切的手术器械
CN202313920U (zh) 眼表异物剔除器
CN208339662U (zh) 一种眼睑镊及医疗设备
CN202105082U (zh) 一种精细眼科手术剪
CN210228469U (zh) 一种眼结石挑针
CN218889738U (zh) 一种眼科电凝止血刀
CN219516517U (zh) 一种笔式倒睫电解器
CN218870641U (zh) 一种可以调节刀头伸出长度的眼科手术刀
CN220002098U (zh) 一种针对角膜异物及锈环的电动角膜异物锈环剔除工具
CN216455204U (zh) 一种新式烧伤美容科医生用切皮刀
CN215739489U (zh) 一种便携式预防交叉感染用防护面罩
CN215018832U (zh) 一种便捷无线式一体化手术电刀
CN214805952U (zh) 一种眼科临床手术持针装置
CN215131479U (zh) 一种咬切刀
CN216854792U (zh) 一种医学美容用微创手术刀
US10335313B2 (en) Method for removing colored spots to whiten the eye
CN211560039U (zh) 一种压舌板接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