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52031U - 一种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52031U
CN213552031U CN202021958285.7U CN202021958285U CN213552031U CN 213552031 U CN213552031 U CN 213552031U CN 202021958285 U CN202021958285 U CN 202021958285U CN 213552031 U CN213552031 U CN 213552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retractor
visual
tube
guide cath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582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元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Yinhet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Yinhet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Yinhet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Yinhet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582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52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52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520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包括扩张管和探入器,所述探入器首端的外壁环绕包附有牵开球囊,通过牵开球囊膨胀牵开组织置入扩张器。所述的牵开器还加装有可视系统和引流系统,让操作者在置入牵开器过程中观察牵开器前方的结构,并且在牵开过程中直接完成抽吸,避免再次置入。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探入器首端设置牵开球囊,减少了传统牵开过程中对脑组织的损伤,同时球囊扩张过程对脑组织的牵拉力大小均衡、稳定、方便控制,同时做到扩张过程可视,一次牵开完成抽吸腔内血肿腔内减压等操作。牵开器的金属扶持把柄可驳接市面上主流扶持杆,通过金属扶持把柄的形变对正牵开通道方向,暴露手术视野。

Description

一种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用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
背景技术
在各种脑室内或脑深部病变手术中,要到达一定深度的颅内病变部位,必须对大脑进行牵开操作,此时,必须要采用脑牵开器。通过使用脑牵开器对脑部进行牵开操作,即牵开脑白质以及其他脑内组织。脑牵开器可以为脑部手术获取手术通道和视野,它在脑室内手术或清除脑深部出血/肿瘤等手术中能广泛运用。
既往的牵开器在置入过程中,不能观察到牵开器首端的结构,在置入牵开器的过程中,可能损伤重要的血管和组织;直视下处理脑深部病变时,既往的牵开器靠金属片对脑组织进行牵拉,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大;在处理脑深部病变时,如脑出血手术治疗时,传统方法为先通过脑穿针穿刺血肿,抽吸证实脑穿针在血肿腔内,抽吸血肿中液体部分使脑压下降后拔出脑穿针,再按照脑穿针的穿刺方向置入牵开装置,但再次置入牵开装置时偏离血肿腔的机会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牵开器在脑外科手术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视化的能够有效降低牵开过程中对周围脑组织损伤的多功能牵开器。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包括扩张管和探入器,所述扩张管套装在探入器上,且扩张管能够沿探入器下滑,使探入器从扩张管中脱出,所述探入器靠近首端的外壁环绕包附有牵开球囊,球囊上下端密封在探入器管道上,进气管与牵开球囊连通,通过进气管向牵开球囊注入液体或气体,可使牵开球囊达到一定的直径并将周围的组织牵开。
进一步,当探入器为管状结构时,位于牵开球囊段的探入器管壁上开有贯穿管壁的通气孔,将进气管安装在探入器管内与通气孔连接,进气管沿管道伸出探入器尾端,在进气管的端部安装止回阀。
进一步,所述的探入器还安装有可视系统,可视系统的镜头固定安装在探入器首端,影像资料通过与镜头连接并且位于探入器管内的影像管投影到外部屏幕上,让操作者在置入牵开器过程中能够观察牵开器前方的结构,从而避免重要血管和组织的损伤。
进一步,所述的探入器还安装有引流系统,引流系统在探入器首端设置贯穿的引流口,引流口在探入器管道内密封连接引流管,引流管连接外部抽吸装置,穿刺成功后,直接完成抽吸和脑组织牵开,避免再次置入牵开通道时发生偏差。
进一步,所述的扩张管为锥形结构,扩张管管壁预先埋装有金属构件,或是在扩张管内壁贴合金属构件,金属构件在扩张管内侧壁下端露出有金属触点。所述的金属构件在扩张管上端有延伸出垂直于扩张管的金属持柄,方便操作人员握持,同时利用金属的可塑性可以在固定牵开通道时利用持柄的形变实现最佳的牵开通道方向。
进一步,所述探入器尾端有与扩张管匹配套装的锥形结构,该端部可以与扩张管匹配固定在一起,需要植入扩张管时两者可以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探入器首端设置牵开球囊,利用球囊扩张牵开脑组织,减少了传统牵开过程中对脑组织的损伤,同时球囊扩张过程对脑组织的牵拉力大小均衡,稳定,方便控制。
本实用新型在牵开器中加装可视系统,通过在牵开器首端安装的图像采集端,让操作者可以在置入牵开器的过程中能够观察牵开器前方的组织结构,从而避免在置入牵开器的过程中对重要血管和组织的损伤。
在牵开器端部设置引流口,使用引流管连接引流口在完成穿刺后,可以直接置入牵开器,利用牵开器端部的引流口抽吸腔内血肿,完成脑部腔内减压和牵开通道置入的一系列操作,避免二次置入牵开装置时偏离血肿腔。
牵开通道内安装金属构件,通过金属扶持把柄与地线连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做为地线使用,同时在手术过程中,金属材质的吸引器可作为双极电凝的一极,牵开通道作为双极电凝的另一极,从而使吸住即凝住变成可能,大大减少止血难度。且金属扶持把柄可驳接市面上主流扶持杆,因金属有一定的可塑性,所以可通过金属扶持把柄的形变达到牵开通道方向对正,从而有利于手术视野的暴露。
附图说明
图1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外观图。
图2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牵开球囊撑起时扩张管下滑外观图。
图3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剖面图。
图4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扩张管剖面图。
图5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俯视图。
图中标号:扩张管1,探入器2,可视系统3,引流系统4,金属构件101,持柄102,牵开球囊201,进气管202,通气孔203,镜头301,影像管302,引流口401,引流管4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包括扩张管(1)和探入器(2),所述扩张管(1)套装在探入器(2)上,且扩张管(1)能够沿探入器(2)下滑,使探入器(2)从扩张管(1)中脱出。所述探入器(2)为管状结构,探入器首端上侧环绕包附有牵开球囊(201),牵开球囊(201)上下端密封在探入器(2)管道上,位于牵开球囊(201)段的探入器(2)管壁上开有贯穿管壁的通气孔(203),通气孔(203)在探入器(2)内侧连接进气管(202),进气管(202)延伸出探入器(2)外部。
在B超,CT,有框(无框)导航的指导下,将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套装首端置入目标点,当探入器(2)首端到达预定位置后,通过进气管(202)经过通气孔(203)向牵开球囊(201)内注入一定量的液体或气体,可使牵开球囊(201)达到一定的直径并将周围的组织牵开,并形成一个通道。将扩张管(1)顺着充盈后的牵开球囊(201)置入预定目标;通过将球囊内气体或液体排出,牵开球囊(201)减少直径后拔除,将扩张管(1)留置于目标区域以形成手术通道。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的一种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还安装有可视系统(3)和引流系统(4),在将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置入的过程中,通过探入器(2)首端固定的镜头(301)将影像学资料经影像管(302)投影到屏幕上,让操作者观察到穿刺导引导管前方的结构,从而避免重要血管和组织的损伤。在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到达预定位置后,通过引流口(401)对首端的目标区域进行体液抽吸或者灌注,实现了穿刺成功后,牵开和抽吸一次性完成,避免先抽吸减压再置入牵开的重复操作,尤其是避免了再次置入牵开通道时发生偏差从而偏离血肿腔的问题。
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所述的扩张管(1)为锥形结构,扩张管(1)还加装有金属构件(101),金属构件(101)在扩张管(1)的内壁下端露出有金属触点,在扩张管(1)的上端延伸有金属持柄(102),通过金属持柄(102)与地线连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做为地线使用。如在手术过程中,金属材质的吸引器可作为双极电凝的一极,牵开通道的金属触点作为双极电凝的一极,从而使吸住即凝住变成可能,大大减少止血难度。且金属持柄(102)可驳接市面上主流扶持杆,因金属有一定的可塑性,可通过金属持柄(102)的形变调整牵开通道方向,从而有利于手术视野的暴露。
实施例4: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所述探入器(2)的上端与扩张管(1)有相似的端部结构,两者构成匹配结构,在牵开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探入器(2)和扩张管(1)可以锁定和分开。在探入阶段,两者锁定在一起方便操作者使用,需要扩张时,两者分开,扩张管(1)单独滞留在组织内形成操作通道。
实施例5:在实施列1-4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牵开器整体呈扁圆形,探入器(2)首端为鸭嘴形结构,探入脑组织时鸭嘴结构能够沿脑组织缝隙伸入,减少深入时对脑组织的压迫,避免组织受损。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包括扩张管(1)和探入器(2),所述扩张管(1)套装在探入器(2)上,且扩张管(1)能够沿探入器(2)下滑,使探入器(2)从扩张管(1)中脱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入器(2)靠近首端的外壁环绕包附有牵开球囊(201),牵开球囊(201)上下端密封在探入器(2)外壁上,进气管(202)与牵开球囊(20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入器(2)为管状结构,位于牵开球囊(201)段的探入器(2)管壁上开有贯穿管壁的通气孔(203),通气孔(203)在探入器(2)内侧连接进气管(202),进气管(202)延伸出探入器(2)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入器(2)还安装有可视系统(3),可视系统(3)的镜头(301)固定安装在探入器(2)的探入器首端,影像资料通过与镜头(301)相连并且位于探入器管内的影像管(302)投影到外部屏幕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入器(2)还安装有引流系统(4),引流系统(4)在探入器首端设置有贯穿的引流口(401),引流口(401)在探入器(2)内腔密封连接引流管(402),引流管(402)连接外部抽吸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张管(1)为锥形结构,扩张管(1)有预先埋装在管壁或是贴合在内壁上的金属构件(101),金属构件(101)在扩张管(1)内壁下端有金属触点,且在扩张管(1)上端有延伸出垂直于扩张管(1)的金属持柄(10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入器(2)尾端有与扩张管(1)匹配套装的锥形结构,该端部与扩张管(1)匹配固定在一起。
CN202021958285.7U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 Active CN213552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58285.7U CN213552031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58285.7U CN213552031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52031U true CN213552031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70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58285.7U Active CN213552031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520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4723A (zh) * 2021-11-24 2022-01-28 河南印何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视脑深部手术穿刺引流牵开导引导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4723A (zh) * 2021-11-24 2022-01-28 河南印何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视脑深部手术穿刺引流牵开导引导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24033B2 (ja) 気管壁に孔を形成する装置
US8357176B2 (en) Fibroid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284474A (en) Trochar system for laparoscopy
JPH04224740A (ja) 医療用カテーテル装置
CN209789973U (zh) 一种腹腔镜穿刺器
CN213552031U (zh) 一种可视穿刺牵开导引导管牵开器
CN108852475B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可视化脑穿刺引导装置
CN204890131U (zh) 一种高效能的经皮穿刺器
US10722107B2 (en) Video-guided chest tube insertion system
CN210185688U (zh) 一种用于穿刺与微波消融联合治疗的同轴组合针
CN109528383B (zh) 经皮胃造瘘管置入导引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6173382A (zh) 造瘘球囊扩张导管
CN111000594A (zh) 实时超声经皮穿刺抽吸活检注射装置
CN115737085A (zh) 经母体建立羊膜腔通道的装置及其用法
CN212650852U (zh) 一种具有滑动扩张鞘的内窥镜
CN212755829U (zh) 防损伤型急救胸腔穿刺置管设备
CN2137939Y (zh) 扩张型多功能套管穿刺针
CN210019557U (zh) 可视化胸腹水注射与抽吸装置及其辅助装置
CN210277939U (zh) 一种医用引流管组件
CN209004811U (zh) 一种可撕裂负压取石经皮肾微创扩张引流套件
CN208799293U (zh) 肝胆手术用鞘管组件
CN209203454U (zh) 一种扩张鞘和具有扩张鞘的内窥镜
CN111166442A (zh) 一种可视人工破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9578988U (zh) 一种介入穿刺抽液装置
CN105326510B (zh) 腹腔镜下静脉采血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