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51374U -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 Google Patents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51374U
CN213551374U CN202021358206.9U CN202021358206U CN213551374U CN 213551374 U CN213551374 U CN 213551374U CN 202021358206 U CN202021358206 U CN 202021358206U CN 213551374 U CN213551374 U CN 213551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up
cup cover
top wal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582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品
罗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582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51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51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51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杯盖组件及料理机。该杯盖组件包括下杯盖以及安装于下杯盖的上杯盖。下杯盖具有第一顶壁。上杯盖具有第二顶壁,上杯盖与下杯盖外边沿配合组装。其中,上杯盖包括从第二顶壁朝着第一顶壁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水壁,下杯盖包括从第一顶壁朝着第二顶壁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挡水壁。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及料理机能够有效解决液体水溢出的现象,达到防溢效果。

Description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料理机。料理机的功能主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打豆浆、磨干粉、榨果汁、打肉馅、刨冰、制咖啡、为女性调配美容面膜等等功能。料理机可以包括豆浆机、搅拌机或破壁机等。不同种类的功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料理机包括料理机底座、安装于该料理机底座上的杯体组件以及可盖合于杯体组件上的杯盖组件。现有的料理机杯盖在旋转刀组件高速运转时会使杯体组件的容置腔里的食材液体溢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杯盖组件及料理机,能够有效解决液体水溢出的现象,达到防溢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杯盖组件,应用于料理机。所述杯盖组件包括下杯盖以及安装于所述下杯盖的上杯盖。所述下杯盖具有第一顶壁。所述上杯盖具有第二顶壁,所述上杯盖与所述下杯盖外边沿配合组装。其中,所述上杯盖包括从所述第二顶壁朝着所述第一顶壁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水壁,所述下杯盖包括从所述第一顶壁朝着所述第二顶壁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挡水壁。
进一步地,所述上杯盖还包括从所述第二顶壁朝着所述第一顶壁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挡水壁,所述第二挡水壁穿插地位于所述第一挡水壁与所述第三挡水壁之间。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避免水流溢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水壁与所述第二挡水壁之间的间隔以及所述第二挡水壁与所述第三挡水壁之间的间隔分别在2至10毫米的范围内。因此,可以同时兼顾防溢和排气等功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水壁和所述第三挡水壁分别到所述第一顶壁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挡水壁到所述第二顶壁的距离分别在2至5毫米的范围内。因此,可以同时兼顾防溢、排气以及隔音降噪等功效。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挡水壁、所述第二挡水壁、所述第三挡水壁、所述第一顶壁以及所述第二顶壁之间形成非封闭的迂回空腔。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噪音,又兼顾到杯盖组件的排气效果。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顶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杯体组件的容置腔相连通的下排气口,在所述第二顶壁上设置有上排气口,在所述下排气口、所述非封闭的迂回空腔以及所述上排气口之间形成排气通道。从而,可以使得杯体内的蒸汽能够从下杯盖的下排气口进,经过非封闭的迂回空腔后从上杯盖的上排气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上杯盖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顶壁连接的第二侧壁,所述下杯盖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顶壁连接的第一侧壁,所述杯盖组件还包括上杯盖密封圈,所述上杯盖密封圈密封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从而使得上杯盖和下杯盖之间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顶壁上设置有内陷的提手凹槽。从而,可以方便用户用手抓握上杯盖。
进一步地,所述上杯盖与所述下杯盖可拆卸地组装,从而,拆装方便,便于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料理机。所述料理机包括料理机底座、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料理机底座上的杯体组件、以及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杯体组件上的如上所述的杯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及具有该杯盖组件的料理机通过在上杯盖上设置第一挡水壁及在下杯盖上设置第二挡水壁,当搅打食材高速运转时,从下杯盖的下排气口飞溅出的水流会分别撞击到上杯盖的第一挡水壁和下杯盖的第二挡水壁上,受到第一挡水壁和第二挡水壁的撞击和阻挡,水流会被反弹到下杯盖的第一顶壁上,因此,能够有效解决液体水溢出的现象,达到防溢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料理机的部分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杯体组件与杯盖组件的部分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杯体组件与杯盖组件的装配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下杯盖的顶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下杯盖的底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上杯盖的顶面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上杯盖的底面视图;
图8为图3所示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杯体组件与杯盖组件的装配剖视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11为图9所示的杯体组件与杯盖组件的另一角度的装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及其说明书中仅仅示出及说明与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点密切相关的结构特征,而对于其他不太相关的结构特征或其他现有的结构特征则进行了省略或略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或料理机一定不包括这些其他结构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或料理机中仍可能包括那些对于实现料理机的基本功能所必要的其他结构特征。
图1揭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料理机100的部分分解图,图2揭示了图1所示的杯体组件20与杯盖组件30的部分分解图,图3揭示了图2所示的杯体组件20与杯盖组件30的装配剖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料理机100包括料理机底座10、杯体组件20和杯盖组件30。料理机100可以是搅拌机、破壁机或榨汁机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料理机底座10为机座形式。料理机底座10可以提供电能,控制和驱动料理机100工作。料理机底座10内安装有电机(未图示)。
杯体组件20设置于料理机底座1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杯体组件20可拆卸地安装于料理机底座10上。杯体组件20包括杯体22和杯座21。杯体22安装于杯座21中,杯体22通过杯座21组装于料理机底座10上。杯体22具有容置腔220,杯体22的容置腔220内可盛放食材,可在杯体22的容置腔220内对食材进行搅打、加热和/或抽真空等。杯体22内可组装有旋转刀组件24,旋转刀组件24与电机(未图示)的转轴连接,电机可以驱动旋转刀组件24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对食材的搅打、磨碎等操作。旋转刀组件24例如可以设置为搅拌刀组件、破壁刀组件或榨汁轮组件等。
在杯体22的一侧设置有杯把手23。在一个实施例中,杯体组件20还包括组装于杯体22底部的加热组件25(如图3所示),例如设置有发热管的发热盘或电磁发热盘等,可以用来加热食材。旋转刀组件24可以组装于发热盘上。
杯盖组件30可拆卸地盖合于杯体组件20上。在料理机100工作时,可以将杯盖组件30盖合于杯体组件20上,用于对杯体组件20的杯口进行密封。在料理机100工作结束后,可以将杯盖组件30从杯体组件20上取下。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料理机100的料理过程中,可以打开杯盖组件30来添加食材。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30包括下杯盖31及安装于下杯盖31的上杯盖32。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30可以采用矮薄型杯盖设计,上杯盖32的顶端面至杯体22的杯口的高度大约在20毫米至35 毫米的范围内。可选地,上杯盖32的顶端面至杯体22的杯口的高度可以在20 毫米至25毫米的范围内。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30并不局限于采用矮薄型杯盖设计,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30也可以采用普通高度的杯盖设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下杯盖31安装于杯体组件20的杯口中。上杯盖32与下杯盖可拆卸地安装,从而拆装方便,便于清洗。
图4和图5揭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下杯盖31的图示,其中,图4 为下杯盖31的顶面视图,图5为下杯盖31的底面视图。如图4和图5所示,下杯盖31具有第一顶壁311、与第一顶壁311连接的第一侧壁312、以及与第一顶壁311连接的第三侧壁313,其中,第一侧壁312和第三侧壁313分别位于第一顶壁311的相对两侧。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壁312和第三侧壁313分别为环形的周壁。
如图2和图3所示,下杯盖31的第三侧壁313可以插入杯体22的杯口中。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30还包括下杯盖密封圈40。下杯盖密封圈40套设于下杯盖31的第三侧壁313的外表面,在下杯盖31的第三侧壁313的外表面与杯体22的杯口内壁之间通过下杯盖密封圈40密封。下杯盖31的第一顶壁311可以支撑在杯体22的顶端上,从而,杯体22的顶端可以对下杯盖31起到支撑的作用。
下杯盖31在一侧设置有杯盖把手314,杯盖把手314连接于第一侧壁312。如图2所示,杯盖把手314中可以设置杯盖耦合器(未标号),杯盖耦合器通过杯盖盖片安装于杯盖把手314中。在杯把手23上设置有杯体耦合器231。当下杯盖31盖合于杯体22上时,杯盖耦合器与杯体耦合器231可以电性连接,从而可以用来判断杯盖的开合状态。
图6和图7揭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上杯盖32的图示,其中,图6 为上杯盖32的顶面视图,图7为上杯盖32的底面视图。如图6和图7所示,上杯盖32具有第二顶壁321及与第二顶壁321连接的第二侧壁32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侧壁322例如可以为环形的周壁。在第二顶壁321上设置有内陷的提手凹槽3211,提手凹槽3211可以方便用户用手抓握上杯盖32。例如,提手凹槽3211可以包括多个,多个提手凹槽3211对称地设置在第二顶壁321上。在图6中示意性地示出四个提手凹槽3211。四个提手凹槽3211靠近第二顶壁 321的外缘设置并呈环形排布,以方便用户的手指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抓握上杯盖32。
上杯盖32与下杯盖31外边沿配合组装。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杯盖32的第二侧壁322与下杯盖31的第一侧壁312相互配合组装,从而将上杯盖32安装于下杯盖31上。如图8所示,在上杯盖32的第二侧壁322上设置有卡槽3220。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30还包括上杯盖密封圈50。上杯盖密封圈50密封于下杯盖31的第一侧壁312和上杯盖32的第二侧壁322之间,并卡置于上杯盖32 的卡槽3220中。上杯盖密封圈50的高度例如可以在5至25毫米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30通过设置上杯盖密封圈50并在上杯盖32的第二侧壁322上设置卡槽3220,使得上杯盖密封圈50可以卡置于上杯盖32的卡槽 3220中并密封于下杯盖31的第一侧壁312和上杯盖32的第二侧壁322之间,从而实现上杯盖32不易与下杯盖31相脱离,并且,在上杯盖32与下杯盖31 之间达到密封防水的效果,使得食材液体不易溢出。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30实现了上杯盖32和下杯盖31之间的可拆卸设计,因此,拆装方便,便于清洗。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杯盖32的第二侧壁322可以插入下杯盖31的第一侧壁312中。卡槽3220设置于上杯盖32的第二侧壁322的外表面,卡槽3220可以由设置于上杯盖32的第二侧壁322的外表面上的一对凸筋3221形成。上杯盖密封圈50可以套设于第二侧壁322的外表面的卡槽3220中并密封于第二侧壁322的外表面与第一侧壁312的内表面之间。从而,可以将上杯盖32密封于下杯盖31中。如图3所示,上杯盖32的第二顶壁321支撑在下杯盖31的第一侧壁312的顶端,从而,下杯盖31的第一侧壁312可以对上杯盖32起到支撑的作用。
如图8并配合参照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杯盖密封圈50的外表面与第一侧壁312的内表面面接触,并且,上杯盖密封圈50与下杯盖31的第一侧壁312之间过盈配合,即上杯盖密封圈50被压缩于下杯盖31的第一侧壁312 与上杯盖32的第二侧壁322之间。因此,上杯盖密封圈50和上杯盖32可以与下杯盖31紧密牢固地配合而不易脱离,并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上杯盖密封圈50的压缩量在0.5毫米至3毫米的范围内,从而可以确保上杯盖32和下杯盖31之间更好的密封效果。
图9和图10揭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杯盖组件30的图示。如图9 和图10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上杯盖密封圈50的外表面设有第一配合部401,在下杯盖31的第一侧壁312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二配合部3121,第一配合部401与第二配合部3121相互配合,从而可以将上杯盖32卡扣并密封于下杯盖31上,可以使得上杯盖32和下杯盖31不易脱离。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杯盖密封圈50的第一配合部401包括从上杯盖密封圈50的外表面向外凸伸出的第一凸筋,下杯盖31的第二配合部3121包括从下杯盖31的第一侧壁312 的内表面向内凸伸出的第二凸筋。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例如可以采用相反的钩状结构,从而可以在第一凸筋与第二凸筋之间形成倒扣连接。因此,上杯盖密封圈50可以与下杯盖31紧密牢固地配合而不易脱离,并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为了更好地确保上杯盖32和下杯盖31之间的密封效果,可以将上杯盖密封圈50的第一凸筋的最大外径设计成大于下杯盖31的第一侧壁312的内径,例如可以将下杯盖31的第一侧壁312的内径与上杯盖密封圈50的第一凸筋的最大外径的比值设计在0.9至0.998的范围内,从而,确保上杯盖密封圈50的第一凸筋与下杯盖31之间实现筋位过盈配合,即上杯盖密封圈50的第一凸筋被压缩,进而可以实现上杯盖32和下杯盖31之间更好的密封效果。
继续参照图4和图5所示,在下杯盖31的第一顶壁311上设置有可与杯体 22的容置腔220相连通的下排气口3110。例如,可以在第一顶壁311的中间部位设置多个下排气口3110。多个下排气口3110所占的面积例如可以大致在30 至100平方毫米的范围内。
在料理机100工作,旋转刀组件24搅打食材时,食材高速运转,水流可以从下杯盖31的下排气口3110流出,当下杯盖31内积水过多时,水流溢过下杯盖31,由于在下杯盖31与上杯盖32之间设置有上杯盖密封圈50,在上杯盖密封圈50的密封作用下,因此,可以使得水流被密封而不会溢出。
继续参照图6和图7所示,在上杯盖32的第二顶壁321上设置有与下杯盖 31的下排气口3110相连通的上排气口3212,在下杯盖31的下排气口3110与上杯盖32的上排气口3212之间形成排气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30通过在下杯盖31的第一顶壁311上设置下排气口3110,在上杯盖32的第二顶壁321上设置上排气口3212,从而,在下排气口3110与上排气口3212之间形成排气通道,可以使得杯体22内的蒸汽可以从下杯盖31的下排气口3110进,从上杯盖32的上排气口3212排出到外面。因此,可以使得杯体22中的食材液体不易溢出。
结合参照图3、图4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 30中的上杯盖32还包括从第二顶壁321朝着下杯盖31的第一顶壁311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水壁323,下杯盖31还包括从第一顶壁311朝着上杯盖32的第二顶壁321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挡水壁31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挡水壁323和第二挡水壁315均为环形的周壁。如图3所示,上杯盖32的第一挡水壁323位于下杯盖31的第二挡水壁315的内侧。因此,在搅打过程中从下排气口飞溅出的水流会先撞击到第一挡水壁,部分水流会稍后撞击到第二挡水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30通过在上杯盖32上设置第一挡水壁323及在下杯盖31上设置第二挡水壁315,当搅打食材高速运转时,水流从下杯盖31的下排气口3110流出,从下排气口3110飞溅出的水流会分别撞击到上杯盖32的第一挡水壁323和下杯盖31的第二挡水壁315上,受到第一挡水壁323和第二挡水壁315的撞击和阻挡,水流会被反弹到下杯盖31的第一顶壁311上,因此,能够有效解决液体水溢出的现象,达到防溢效果。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30通过在上杯盖32上设置第一挡水壁323 及在下杯盖31上设置第二挡水壁315,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隔音降噪作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7所示,上杯盖32还可以包括从第二顶壁 321朝着下杯盖31的第一顶壁311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挡水壁324,第三挡水壁 324位于第一挡水壁323的外围,第三挡水壁324例如可以为环形的周壁。下杯盖31的第二挡水壁315穿插地位于上杯盖32的第一挡水壁323与第三挡水壁 324之间。
第一挡水壁323、第二挡水壁315和第三挡水壁324之间相互错落交至,并且彼此相互间隔。可选地,第一挡水壁323与第二挡水壁315之间的间隔以及第二挡水壁315与第三挡水壁324之间的间隔分别在2至10毫米的范围内。从而,可以兼顾防溢、排气和降噪等功效。
第一挡水壁323到下杯盖31的第一顶壁311之间、第二挡水壁315到上杯盖32的第二顶壁321之间、以及第三挡水壁324到下杯盖31的第一顶壁311 之间分别具有一定的间隙。可选地,第一挡水壁323和第三挡水壁324分别到第一顶壁311的距离以及第二挡水壁315到第二顶壁321的距离分别在2至5 毫米的范围内。从而,可以兼顾防溢和排气等功效。
图11揭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排气通道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第一挡水壁323、第二挡水壁315、第三挡水壁324、第一顶壁311以及第二顶壁321之间形成非封闭的迂回空腔(未标号),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噪音,又兼顾到杯盖组件30的排气。如图11中的箭头所示,在下杯盖31的下排气口3110、上杯盖32和下杯盖31之间形成的非封闭的迂回空腔、以及上杯盖32的上排气口3212之间形成排气通道。
在加热时,热蒸汽可以从下杯盖31的下排气口3110排出,通过上杯盖32 的第一挡水壁323、下杯盖31的第二挡水壁315和上杯盖32的第三挡水壁324 之间形成的非封闭的迂回空腔,然后,通过上杯盖32的上排气口3212将蒸汽排出上杯盖32之外。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下杯盖31的第一顶壁311的至少一部分倾斜内陷形成回流腔3111。
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30通过在下杯盖31的第一顶壁311上形成回流腔 3111,因此,在搅拌食材时,如果水流从下杯盖31的下排气口3110流出,则水流在撞击到下面回流腔3111的腔壁时,在重力作用下水流能够沿回流腔3111 的腔壁回流至杯体22中,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水流溢出。
如图3和图4所示,回流腔3111具有腔底壁3112及连接腔底壁3112的倾斜回流侧壁3113。下杯盖31的下排气口3110设置在回流腔3111的腔底壁3112 上。倾斜回流侧壁3113的倾斜角度例如可以在5度至70度的范围内,从而能够有效确保水流可以回流至杯体22中。
当料理机100工作时,旋转刀组件24搅打食材高速运转时,水流可以从下杯盖31的下排气口3110流出,在撞击到上杯盖32的第一挡水壁323时造成水流反弹,沿下杯盖31的回流腔3111的倾斜回流侧壁3113回流至杯体22中,部分的水流会继续向外冲击到下杯盖31的第二挡水壁315形成反弹,沿下杯盖31 的回流腔3111的倾斜回流侧壁3113继续回流,此时,水流再经过第一挡水壁 323和第二挡水壁315的撞击之后,水流的冲力能量大大降低,此时,几乎没有多少水流或只有极小部分的水流会进入上杯盖32的第三挡水壁324上,因此,可以有效解决液体水溢出的情况,达到防溢效果。
以上所述的上杯盖密封圈50与下杯盖31之间密封的实施例、下杯盖31的下排气口3110与上杯盖32的上排气口3212之间形成的排气通道的实施例、上杯盖32的挡水壁和下杯盖31的挡水壁的实施例、以及下杯盖31的第一顶壁 311的回流腔3111的实施例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相互之间任意组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30及具有该杯盖组件30的料理机100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溢效果,可以使得杯体22中的食材液体不易溢出。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30及具有该杯盖组件30的料理机100拆装方便,便于清洗,用户使用体验佳。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杯盖组件,应用于料理机(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杯盖(31),所述下杯盖(31)具有第一顶壁(311);以及
安装于所述下杯盖(31)的上杯盖(32),所述上杯盖(32)具有第二顶壁(322),所述上杯盖(32)与所述下杯盖(31)外边沿配合组装,
其中,所述上杯盖(32)包括从所述第二顶壁(322)朝着所述第一顶壁(311)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水壁(323),所述下杯盖(31)包括从所述第一顶壁(311)朝着所述第二顶壁(322)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挡水壁(3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盖(32)还包括从所述第二顶壁(322)朝着所述第一顶壁(311)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挡水壁(324),所述第二挡水壁(315)穿插地位于所述第一挡水壁(323)与所述第三挡水壁(324)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壁(323)与所述第二挡水壁(315)之间的间隔以及所述第二挡水壁(315)与所述第三挡水壁(324)之间的间隔分别在2至10毫米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壁(323)和所述第三挡水壁(324)分别到所述第一顶壁(311)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挡水壁(315)到所述第二顶壁(322)的距离分别在2至5毫米的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挡水壁(323)、所述第二挡水壁(315)、所述第三挡水壁(324)、所述第一顶壁(311)以及所述第二顶壁(322)之间形成非封闭的迂回空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顶壁(311)上设置有用于与杯体组件(20)的容置腔(220)相连通的下排气口(3110),在所述第二顶壁(322)上设置有上排气口(3212),在所述下排气口(3110)、所述非封闭的迂回空腔以及所述上排气口(3212)之间形成排气通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盖(32)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顶壁(322)连接的第二侧壁(321),所述下杯盖(3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顶壁(311)连接的第一侧壁(312),所述杯盖组件还包括:
上杯盖密封圈(50),密封于所述第一侧壁(312)与所述第二侧壁(321)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顶壁(322)上设置有内陷的提手凹槽(321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盖(32)与所述下杯盖(31)可拆卸地组装。
10.一种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理机底座(10);
杯体组件(2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料理机底座(10)上;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杯盖组件(30),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杯体组件(20)上。
CN202021358206.9U 2020-07-10 2020-07-10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Active CN213551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8206.9U CN213551374U (zh) 2020-07-10 2020-07-10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8206.9U CN213551374U (zh) 2020-07-10 2020-07-10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51374U true CN213551374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51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58206.9U Active CN213551374U (zh) 2020-07-10 2020-07-10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51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64042A (zh) 杯组件及食物破壁料理机
CN213551374U (zh)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N213551371U (zh)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N213551373U (zh)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N213551372U (zh)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N213248640U (zh)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N211834059U (zh)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N214231006U (zh) 料理机
CN215272259U (zh)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N215914299U (zh)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N215914264U (zh)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N218738512U (zh) 杯盖组件和料理机
CN211834058U (zh)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N220236730U (zh)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N220236727U (zh)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N213757859U (zh) 料理机
CN211834081U (zh)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N218683935U (zh) 杯盖组件、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17488435U (zh) 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12234225U (zh) 杯盖组件和食物处理器
CN218246954U (zh) 料理杯组件和料理机
CN210697340U (zh) 搅拌机
CN216823096U (zh) 杯盖组件、料理杯及料理机
CN216416963U (zh) 食品加工机
CN215272251U (zh) 料理机杯盖、料理杯及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