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44936U - 一种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44936U
CN213544936U CN202022903739.7U CN202022903739U CN213544936U CN 213544936 U CN213544936 U CN 213544936U CN 202022903739 U CN202022903739 U CN 202022903739U CN 213544936 U CN213544936 U CN 213544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refractive index
less
image
conc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037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毅
林贤城
李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Leading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Leading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Leading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Leading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037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44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44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449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设有九片透镜;第一透镜为具负屈光率的凸凹透镜;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均为具正屈光的凸凸透镜;第三透镜为具负屈光率的凹凹透镜;第五透镜具负屈光率且像侧面为凹面;第六透镜为具正屈光率的凹凸透镜;第七透镜为具负屈光率的凹凸透镜;第八透镜为具正屈光率的凹凸或平凸透镜;第九透镜为具负屈光率的凹凸透镜;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构成反远距物镜负透镜组,第六透镜至第九透镜构成反远距物镜正透镜组。本实用新型具有宽光谱设计,共焦性好,色差矫正好,成像质量高,同时获取光谱信道较多,体积小,视场范围相对照度均匀性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镜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得益于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完善,无人机载多光谱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呈现出大幅全面发展,广泛应用于资源考察、地质勘查、灾害调查以及测绘制图等诸多领域。在农业应用中,无人机载多光谱技术可以协助实现病虫害监测、土壤肥力、作物长势等信息监控,通过遥感及多光谱成像技术,为农民提供了监测作物健康状况的能力。
现有的应用于多光谱技术领域的多光谱照相机主要有以下三种:
多镜头型多光谱照相机,多镜头同时拍摄同一景物,用同一胶片同时记录不同光谱信息,至少有四个镜头,各自配备滤光片,分别让一种窄光通过。
多相机型多光谱照相机,由多个相机组成,具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光学通道,每个通道都由独立的物镜和传感器组成,光谱选择由光学滤光片完成。采用多相机工作,原理和设计上相对简单,但同时也存在体积和重量的问题,导致小型无人机难以支撑。另外视轴准直和图像配准也同样是个难题。
光束分离型多光谱照相机,采用单镜头多通道输出的形式,进入物镜的光束,经色散器件分光,得到多谱段图像。镜头后的梭镜装置用于选择光谱。由于采用单一镜头输入,多光谱图像易于配准且稳定性高,无视轴偏差,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但经过多次分光、反射损失较多能量,同时要求在宽光谱具有良好成像质量,镜头设计难度较大。
三种光谱照相机,各有优缺点:光束分离型牺牲成像质量获取较高的重叠精度;而多镜头和多相机型有较高的成像质量,但重叠性较差。
随着多光谱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其对光学成像镜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市面上的用于多光谱技术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同时获取光谱信道较有限,限制应用;镜头体积较大,对无人机应用负载较大;共焦及色差矫正一般,难以使用双波峰、三波峰等滤光片实现等,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二透镜具正屈光率,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五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七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八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或平面,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九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构成反远距物镜负透镜组,第六透镜至第九透镜构成反远距物镜正透镜组;
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的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
进一步的,还包括光阑,光阑设置在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
更进一步的,该第二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进一步的,该第五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进一步的,该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相互胶合,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相互胶合,第八透镜与第九透镜相互胶合。
更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37≤vd4≤vd3≤60,1.6≤nd3≤nd4≤1.8,其中,vd3和vd4分别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nd3和nd4分别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折射率。
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35≤vd7≤vd6≤70,1.55≤nd6≤nd7≤1.9,其中,vd6和vd7分别为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色散系数,nd6和nd7分别为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折射率。
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40≤vd9≤vd8≤70,1.55≤nd9≤nd8≤1.65,其中,vd8和vd9分别为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的色散系数,nd8和nd9分别为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的折射率。
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G56≤0.9mm,其中,G56为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5.5<f15/f<-2.5;1.1<∣f67/f∣;0.8<f69/f<1,其中,f15为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67为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f69为第六透镜至第九透镜的组合焦距,f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九片透镜,并通过对各个透镜进行相应设计,具有宽光谱设计,共焦性好,对目标光谱范围复消色差,可以实现通过搭配多种双波峰、三波峰滤光片等单一次拍摄获取多个光谱通道信息;光学传递函数管控较好,分辨率接近衍射极限分辨率水平;镜头尺寸小,重量轻;长光学后焦,可兼顾棱镜分光方式多光谱实现方式;对相对照度进行管控,保证视场范围相对照度均匀,图像拼接叠加均匀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可见光435-850nm的MTF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可见光435-850nm在60lp/mm的离焦曲线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可见光588nm的相对照度曲线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纵向像差曲线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多色光焦点漂移曲线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光线扇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点列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可见光435-850nm的MTF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可见光435-850nm在60lp/mm的离焦曲线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可见光588nm的相对照度曲线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纵向像差曲线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多色光焦点漂移曲线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光线扇形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点列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可见光435-850nm的MTF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可见光435-850nm在60lp/mm的离焦曲线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可见光588nm的相对照度曲线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纵向像差曲线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多色光焦点漂移曲线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光线扇形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点列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可见光435-850nm的MTF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可见光435-850nm在60lp/mm的离焦曲线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可见光588nm的相对照度曲线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纵向像差曲线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多色光焦点漂移曲线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光线扇形图;
图3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点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所说的「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或负屈光率)」,是指所述透镜以高斯光学理论计算出来的近轴屈光率为正(或为负)。所说的「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定义为成像光线通过透镜表面的特定范围。透镜的面形凹凸判断可依该领域中通常知识者的判断方式,即通过曲率半径(简写为R值)的正负号来判断透镜面形的凹凸。R值可常见被使用于光学设计软件中,例如Zemax或CodeV。R值亦常见于光学设计软件的透镜资料表(lens data sheet)中。以物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物侧面为凸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物侧面为凹面。反之,以像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像侧面为凹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像侧面为凸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二透镜具正屈光率,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五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七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八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或平面,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九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构成反远距物镜负透镜组,第六透镜至第九透镜构成反远距物镜正透镜组,优先保证后工作距离,可满足棱镜分光方式及适配各类相机接口。
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的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本实用新型采用九片透镜,并通过对各个透镜进行相应设计,具有宽光谱设计,共焦性好,对目标光谱范围复消色差,可以实现通过搭配多种双波峰、三波峰滤光片等单一次拍摄获取多个光谱通道信息;光学传递函数管控较好,分辨率接近衍射极限分辨率水平,可满足无人机挂载拍摄下对地面作物细节分辨需求;镜头尺寸小,在微小尺寸下满足大像面需求,并可通过多颗镜头拼接,实现更大靶面条件下使用,充分发挥大靶面传感器优势,同时由于镜头体积小,有效减小视差对图像合成的影响;重量轻,可实现无人机挂载拍摄,相同负载及信道获取下,使无人机可获得更长作业时间;长光学后焦,可兼顾棱镜分光方式多光谱实现方式;对相对照度进行管控,保证视场范围相对照度均匀,图像拼接叠加均匀的优点。
优选的,还包括光阑,光阑设置在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进一步提高整体性能。
更优选的,该第二透镜为非球面透镜,加强畸变、慧差、像散等矫正,在口径受限情况下,增大前组角放大率,扩大视场角。
优选的,第一透镜使用高折射材料(折射率大于1.80),进一步对系统预屈光,降低光线高度,减小像差初级量,且也可降低其高级量。
优选的,该第五透镜为非球面透镜,进一步扩大系统孔径,增大像面及提高系统分辨率。
优选的,该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相互胶合,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相互胶合,第八透镜与第九透镜相互胶合,进一步矫正色差,且降低加工难度。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第八透镜与第九透镜组成双高斯型,产生一定量的像差与前组相平衡,特别是垂轴像差,通过破坏对称性实现像差矫正。
更优选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37≤vd4≤vd3≤60,1.6≤nd3≤nd4≤1.8,其中,vd3和vd4分别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nd3和nd4分别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折射率,进一步矫正色差。
优选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35≤vd7≤vd6≤70,1.55≤nd6≤nd7≤1.9,其中,vd6和vd7分别为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色散系数,nd6和nd7分别为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折射率,进一步矫正色差。
优选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40≤vd9≤vd8≤70,1.55≤nd9≤nd8≤1.65,其中,vd8和vd9分别为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的色散系数,nd8和nd9分别为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的折射率,进一步矫正色差。
优选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G56≤0.9mm,其中,G56为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压缩镜头长度使前负组与后正组接近。
优选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5.5<f15/f<-2.5;1.1<∣f67/f∣;0.8<f69/f<1,其中,f15为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67为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f69为第六透镜至第九透镜的组合焦距,f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进一步提升像质,且使焦距分配更合理。
下面将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A1至像侧A2沿一光轴I依次包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光阑100、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第七透镜7、第八透镜8、第九透镜9、滤光片110和成像面120;第一透镜1至第九透镜9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A1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A2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第一透镜1具负屈光率,第一透镜1的物侧面11为凸面,第一透镜1的像侧面12为凹面。
第二透镜2具正屈光率,第二透镜2的物侧面21为凸面,第二透镜2的像侧面22为凸面。
第三透镜3具负屈光率,第三透镜3的物侧面31为凹面,第三透镜3的像侧面32为凹面。
第四透镜4具正屈光率,第四透镜4的物侧面41为凸面,第四透镜4的像侧面42为凸面。
第五透镜5具负屈光率,第五透镜5的物侧面51为平面,第五透镜5的像侧面52为凹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五透镜5的物侧面51也可以是凹面或凸面。
第六透镜6具正屈光率,第六透镜6的物侧面61为凹面,第六透镜6的像侧面62为凸面。
第七透镜7具负屈光率,第七透镜7的物侧面71为凹面,第七透镜7的像侧面72为凸面。
第八透镜8具正屈光率,第八透镜8的物侧面81为凹面,第八透镜8的像侧面82为凸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八透镜8的物侧面81也可以是平面。
第九透镜9具负屈光率,第九透镜9的物侧面91为凹面,第九透镜9的像侧面92为凸面。
第一透镜1至第五透镜5构成反远距物镜负透镜组,第六透镜6至第九透镜9构成反远距物镜正透镜组。
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三透镜3与第四透镜4相互胶合,第五透镜5与第六透镜6相互胶合,第八透镜7与第九透镜9相互胶合。
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透镜2和第五透镜5均为非球面透镜。
本具体实施例中,光阑100设置在第四透镜4与第五透镜5之间,但并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光阑100也可以设置在其它合适位置,如设置在第五透镜5与第六透镜6之间等。
本具体实施例中,滤光片110可以是红外滤光片或其它窄波滤光片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表1-1所示。
表1-1实施例一的详细光学数据
Figure BDA0002819600160000081
本具体实施例中,物侧面21、像侧面22和像侧面52依下列非球面曲线公式定义:
Figure BDA0002819600160000082
其中:
r为光学表面上一点到光轴的距离。
z为该点沿光轴方向的矢高。
c为该表面的曲率。
k为该表面的二次曲面常数。
A4、A6、A8、A10、A12、A14分别为:四阶、六阶、八阶、十阶、十二阶、十四阶的非球面系数。
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请参考下表:
Figure BDA0002819600160000083
Figure BDA0002819600160000091
本具体实施例的相关条件表达式的数值请参考表5。
本具体实施例的MTF曲线图详见图2,离焦曲线图请参阅图3,可以看出宽光谱设计,光学传递函数管控较好,分辨率接近衍射极限分辨率水平,共焦性好;相对照度图详见图4,可以看出相对照度较高且管控好,保证视场范围相对照度均匀,图像拼接叠加均匀;垂轴色差图详见图5,纵向像差曲线图详见图6,多色光焦点漂移曲线图详见图7,光线扇形图详见图8,点列图请参阅图9,可以看出对宽光谱范围内进行复消色差,色差和像差矫正好,成像质量高。
本具体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20.99mm;光圈值FNO=4.8;视场角FOV=52.5°;像面直径大小为20.0mm;第一透镜1的物侧面11至成像面120在光轴I上的距离TTL=46.37mm,光学后焦BFL=25.77mm。
实施例二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各个透镜的面型凹凸和屈光率相同,仅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透镜厚度等光学参数不同。
本具体实施例中,仅第二透镜2为非球面透镜。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表2-1所示。
表2-1实施例二的详细光学数据
Figure BDA0002819600160000092
Figure BDA0002819600160000101
本具体实施例的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请参考下表:
表面 K A<sub>4</sub> A<sub>6</sub> A<sub>8</sub> A<sub>10</sub> A<sub>12</sub> A<sub>14</sub>
21 1.4 1.08E-05 9.92E-07 3.63E-08 0.00E+00 0.00E+00 0.00E+00
22 1.1 -9.83E-06 2.13E-06 -4.75E-08 0.00E+00 0.00E+00 0.00E+00
本具体实施例的相关条件表达式的数值请参考表5。
本具体实施例的MTF曲线图详见图11,离焦曲线图请参阅图12,可以看出宽光谱设计,光学传递函数管控较好,分辨率接近衍射极限分辨率水平,共焦性好;相对照度图详见图13,可以看出相对照度较高且管控好,保证视场范围相对照度均匀,图像拼接叠加均匀;轴色差图详见图14,纵向像差曲线图详见图15,多色光焦点漂移曲线图详见图16,光线扇形图详见图17,点列图请参阅图18,可以看出对宽光谱范围内进行复消色差,色差和像差矫正好,成像质量高。
本具体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21.06mm;光圈值FNO=4.8;视场角FOV=51.9°;像面直径大小为20.0mm;第一透镜1的物侧面11至成像面120在光轴I上的距离TTL=47.36mm,光学后焦BFL=26.82mm。
实施例三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各个透镜的面型凹凸和屈光率大致相同,仅第五透镜5的物侧面51为凹面,此外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透镜厚度等光学参数也有所不同。
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至第九透镜9均为球面透镜。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表3-1所示。
表3-1实施例三的详细光学数据
Figure BDA0002819600160000102
Figure BDA0002819600160000111
本具体实施例的相关条件表达式的数值请参考表5。
本具体实施例的MTF曲线图详见图20,离焦曲线图请参阅图21,可以看出宽光谱设计,光学传递函数管控较好,分辨率接近衍射极限分辨率水平,共焦性好;相对照度图详见图22,可以看出相对照度较高且管控好,保证视场范围相对照度均匀,图像拼接叠加均匀;轴色差图详见图23,纵向像差曲线图详见图24,多色光焦点漂移曲线图详见图25,光线扇形图详见图26,点列图请参阅图27,可以看出对宽光谱范围内进行复消色差,色差和像差矫正好,成像质量高。
本具体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21.65mm;光圈值FNO=5.5;视场角FOV=45.6°;像面直径大小为18.0mm;第一透镜1的物侧面11至成像面120在光轴I上的距离TTL=45.63mm,光学后焦BFL=26.95mm。
实施例四
如图2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各个透镜的面型凹凸和屈光率大致相同,仅第五透镜5的物侧面51为凹面,此外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透镜厚度等光学参数也有所不同。
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至第九透镜9均为球面透镜。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表4-1所示。
表4-1实施例四的详细光学数据
Figure BDA0002819600160000121
本具体实施例的相关条件表达式的数值请参考表5。
本具体实施例的MTF曲线图详见图29,离焦曲线图请参阅图30,可以看出宽光谱设计,光学传递函数管控较好,分辨率接近衍射极限分辨率水平,共焦性好;相对照度图详见图31,可以看出相对照度较高且管控好,保证视场范围相对照度均匀,图像拼接叠加均匀;轴色差图详见图32,纵向像差曲线图详见图33,多色光焦点漂移曲线图详见图34,光线扇形图详见图35,点列图请参阅图36,可以看出对宽光谱范围内进行复消色差,色差和像差矫正好,成像质量高。
本具体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21.65mm;光圈值FNO=5.5;视场角FOV=45.2°;像面直径大小为18.0mm;第一透镜1的物侧面11至成像面120在光轴I上的距离TTL=45.52mm,光学后焦BFL=26.99mm。
表5本实用新型四个实施例的相关重要参数的数值
实施例一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三 实施例四
G5(L5~6/7) 0.57 0.80 0.90 0.68
f15 -12.30 -13.23 -13.05 -12.74
f5 5.13 5.24 5.21 5.21
f67 3.31 3.37 3.36 3.35
f69 -3.20 -3.29 -3.26 -3.26
f 1.90 1.90 1.90 1.90
f15/f -5.49 -4.67 -2.98 -3.01
∣f67/f∣ 1.11 -7.32 -41.81 -39.96
f69/f 0.96 0.89 0.81 0.81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二透镜具正屈光率,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五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七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八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或平面,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九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构成反远距物镜负透镜组,第六透镜至第九透镜构成反远距物镜正透镜组;
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的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阑,光阑设置在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相互胶合,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相互胶合,第八透镜与第九透镜相互胶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37≤vd4≤vd3≤60,1.6≤nd3≤nd4≤1.8,其中,vd3和vd4分别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nd3和nd4分别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折射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35≤vd7≤vd6≤70,1.55≤nd6≤nd7≤1.9,其中,vd6和vd7分别为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色散系数,nd6和nd7分别为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折射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40≤vd9≤vd8≤70,1.55≤nd9≤nd8≤1.65,其中,vd8和vd9分别为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的色散系数,nd8和nd9分别为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的折射率。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G56≤0.9mm,其中,G56为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5.5<f15/f<-2.5;1.1<∣f67/f∣;0.8<f69/f<1,其中,f15为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67为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f69为第六透镜至第九透镜的组合焦距,f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
CN202022903739.7U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 Active CN213544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3739.7U CN213544936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3739.7U CN213544936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44936U true CN213544936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84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03739.7U Active CN213544936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449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5718A (zh) * 2020-12-07 2021-02-26 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5718A (zh) * 2020-12-07 2021-02-26 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86525B2 (en) Imaging lens, camera and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CN110794552B (zh) 光学镜头
US6844991B2 (en) Fisheye lens
JP6741019B2 (ja) 撮像レンズ及び車載用撮像装置
CN108318995B (zh) 一种透镜系统和镜头
US7075736B1 (en) Compact and lightweight digital camera lens
CN104040408B (zh) 用于内窥镜的转像组和内窥镜
JP6711361B2 (ja) 撮像レンズ
CN107589534B (zh) 一种透镜系统及镜头
KR20200089235A (ko) 렌즈가 6개 이상인 사진용 대물 렌즈
JP6563130B2 (ja) 撮像用の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5128769B (zh) 光学镜头
CN110412721A (zh) 光学镜头
CN112415718A (zh) 一种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
CN213544936U (zh) 一种宽光谱复消色差的光学成像镜头
CN111538148B (zh) 一种小倍率摄像头和小倍率变焦镜头
CN112987232A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09581635B (zh) 光学镜头
JP2007047334A (ja) 結像レンズ系、画像読取装置、撮像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15327746A (zh) 光学镜头
WO2021014992A1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006627B2 (ja)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US10732386B2 (en) Optical lens system
CN112859310A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JP2021076740A (ja) 大口径撮像光学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