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39161U - 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39161U
CN213539161U CN202022208618.0U CN202022208618U CN213539161U CN 213539161 U CN213539161 U CN 213539161U CN 202022208618 U CN202022208618 U CN 202022208618U CN 213539161 U CN213539161 U CN 213539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negative pressure
water supply
rectangular plate
plat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086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波
郭昌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HANG Environment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Anji Pilo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ji Pilo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ji Pilo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086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39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39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39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立柱上设置安放板单元、底板单元以及支撑板单元的方式,达到水桶在出水管下方被稳定支撑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水桶支撑安放结构稳定性高,支撑强度大,水桶最大允许接水量大,结构自身拆装以及高度调节方便快捷,水桶防滑效果好,以及无负压稳流罐处整体接水使用操作方便轻松的优点。

Description

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
背景技术
二次供水无负压设备,一般指的是无负压稳流罐,其在市政供水管网后端进行二次供水使用时,具有不会给管网产生负压的优点,其结构主要包括罐体、进水管、泄流管以及出水管。
另一方面,现有的无负压稳流罐在单独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罐体较高,虽然出水管连接用水管时使用方便,但是用桶接水时,则需要一直提着桶,十分麻烦和费力,所以市场上急需一整套的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来保证用水操作的简单性和方便性。
专利公告号为CN 211228732U,公告日为2020.08.1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无负压二次供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底部连接有上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下支撑柱,且下支撑柱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设备主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且进水口的一端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过滤管,且第一过滤管的一端连接有抱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上支撑柱、下支撑柱、电动推杆、安装板。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无负压二次供水设备存在用水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其能通过在立柱上设置安放板单元、底板单元以及支撑板单元的方式,达到水桶在出水管下方被稳定支撑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水桶支撑安放结构稳定性高,支撑强度大,水桶最大允许接水量大,结构自身拆装以及高度调节方便快捷,水桶防滑效果好,以及无负压稳流罐处整体接水使用操作方便轻松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包括无负压稳流罐的罐体,设置在所述罐体上的进水管,泄流管,出水管,以及立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上并用于放置水桶的安放板单元,设置在所述立柱上且位于所述安放板单元下方位置处的底板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单元上并用于倾斜支撑所述安放板单元的支撑板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安放板单元包括第一矩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板上并用于所述立柱插入的第一开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孔上并用于夹紧固定所述立柱的第一螺栓,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板上表面上的防滑弹性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板上并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板单元的第一螺纹孔。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安放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栓插入端上的第一弹性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板上并用于设置所述防滑弹性片的固定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表面上且对齐所述第一螺纹孔并用于所述支撑板单元螺接安装的螺纹槽。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安放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开孔一端侧面上的竖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竖向板上并用于在所述第一矩形板上卡合安装的卡合板,所述防滑弹性片向下延伸至所述卡合板下表面。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防滑弹性片的上表面上设有竖向截面为正三角形的防滑条。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底板单元包括第二矩形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矩形板上并用于所述立柱插入的第二开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孔上并用于夹紧固定所述立柱的第二螺栓,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栓插入端上的第二弹性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矩形板上表面上并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板单元的板上螺纹槽。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矩形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矩形板,所述第二矩形板与所述第一矩形板竖向对齐。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板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矩形板上表面上的下方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板下表面上的上方板,设置在所述下方板和所述上方板的两个相互靠近侧面之间的倾斜支撑板,设置在所述下方板上并用于螺接所述板上螺纹槽的下方螺栓,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方板上并用于依次螺接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螺纹槽的上方螺栓。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方板上并用于卡合所述立柱的侧面弧形槽,设置在所述侧面弧形槽上且呈横向凸起设置的弧形防滑条,以及设置在所述倾斜支撑板上的减重开口。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方板上并用于插入安装所述卡合板的棱边处开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立柱上设置安放板单元、底板单元以及支撑板单元的方式,达到水桶在出水管下方被稳定支撑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水桶支撑安放结构稳定性高,支撑强度大,水桶最大允许接水量大,结构自身拆装以及高度调节方便快捷,水桶防滑效果好,以及无负压稳流罐处整体接水使用操作方便轻松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安放板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单元的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滑条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3、4、5以及附图6所示,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包括无负压稳流罐的罐体11,设置在所述罐体11上的进水管12,泄流管13,出水管14,以及立柱1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15上并用于放置水桶16的安放板单元1,设置在所述立柱15上且位于所述安放板单元1下方位置处的底板单元2,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单元2上并用于倾斜支撑所述安放板单元1的支撑板单元3。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现有技术的方式设置的所述无负压稳流罐,设置在市政水管网的后端,用于保证基本的无负压的城市二次供水效果,其中所述安放板单元1、底板单元2以及支撑板单元3三者组成一个用于稳定安放所述水桶16的安放结构,与所述无负压稳流罐一起配套使用,保证所述出水管14处用水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避免由于所述出水管14过高而造成的放水后水花四溅的问题,也不必人一直提着所述水桶16了。
所述安放板单元1包括第一矩形板101,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板101上并用于所述立柱15插入的第一开孔102,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孔102上并用于夹紧固定所述立柱15的第一螺栓103,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板101上表面上的防滑弹性片10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板101上并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板单元3的第一螺纹孔110。所述安放板单元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栓103插入端上的第一弹性块105,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板101上并用于设置所述防滑弹性片104的固定板106,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6下表面上且对齐所述第一螺纹孔110并用于所述支撑板单元3螺接安装的螺纹槽107。所述安放板单元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板101的远离所述第一开孔102一端侧面上的竖向板108,以及设置在所述竖向板108上并用于在所述第一矩形板101上卡合安装的卡合板109,所述防滑弹性片104向下延伸至所述卡合板109下表面。所述防滑弹性片104的上表面上设有竖向截面为正三角形的防滑条1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栓103螺接在所述第一矩形板101上,并在所述第一开孔102上夹紧所述立柱15,这样所述第一矩形板101就被基本固定住了。
此外,所述防滑弹性片104结合所述防滑条111,可以保证所述水桶16使用时不易滑到,所述固定板106、竖向板108以及卡合板109三者组成一个U型卡合结构,卡在所述第一矩形板101上,而所述防滑弹性片104与所述固定板106、上表面粘结,这样第一所述防滑弹性片104就不易滑到,第二所述防滑弹性片104包在所述U型卡合结构的棱边上,因此可以起到棱边撞击时的弹性缓冲效果。
另一方面,所述支撑板单元3在所述第一螺纹孔110上螺接安装时,同时螺接插入所述螺纹槽107,这样所述固定板106以及整个所述U型卡合结构就被再次加固了。
所述底板单元2包括第二矩形板201,设置在所述第二矩形板201上并用于所述立柱15插入的第二开孔202,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孔102上并用于夹紧固定所述立柱15的第二螺栓203,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栓203插入端上的第二弹性块20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矩形板201上表面上并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板单元3的板上螺纹槽205。所述第二矩形板20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矩形板101,所述第二矩形板201与所述第一矩形板101竖向对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矩形板101与所述第二矩形板201的长边竖向对齐,这样可以避免扭曲所述支撑板单元3,所述第二矩形板201同理通过所述第二螺栓203在所述立柱15上的夹紧作用,保证所述第二矩形板201的高度被有效固定。
所述支撑板单元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矩形板201上表面上的下方板301,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板101下表面上的上方板302,设置在所述下方板301和所述上方板302的两个相互靠近侧面之间的倾斜支撑板303,设置在所述下方板301上并用于螺接所述板上螺纹槽205的下方螺栓304,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方板302上并用于依次螺接所述第一螺纹孔110和所述螺纹槽107的上方螺栓305。所述支撑板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方板301上并用于卡合所述立柱15的侧面弧形槽306,设置在所述侧面弧形槽306上且呈横向凸起设置的弧形防滑条307,以及设置在所述倾斜支撑板303上的减重开口308。所述支撑板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方板302上并用于插入安装所述卡合板109的棱边处开槽30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方板301、上方板302以及倾斜支撑板303三者组成的Z字型板体结构,可以有效地将所述第一矩形板101上的压力分担给所述第二矩形板201,最终保证整个水桶支撑结构具有结构强度大,允许载重量高的优点。
此外,所述下方螺栓304以及上方螺栓305一上一下分别螺接,保证上下两端的固定连接强度,所述侧面弧形槽306卡合所述立柱15,进一步提高了所述Z字型板体结构的防有害旋转滑动效果,所述弧形防滑条307的材质为高强度橡胶,粘结在所述侧面弧形槽306上,用于进一步提高上述防滑效果。
最后,所述卡合板109插入所述棱边处开槽309,最终使得所述U型卡合结构具有螺接、卡合加插接的三重固定效果,保证其位置结构不易松动,保证同样呈U型的所述防滑弹性片104上表面防滑、侧面防撞的作用长期有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包括无负压稳流罐的罐体(11),设置在所述罐体(11)上的进水管(12),泄流管(13),出水管(14),以及立柱(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15)上并用于放置水桶(16)的安放板单元(1),设置在所述立柱(15)上且位于所述安放板单元(1)下方位置处的底板单元(2),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单元(2)上并用于倾斜支撑所述安放板单元(1)的支撑板单元(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板单元(1)包括第一矩形板(101),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板(101)上并用于所述立柱(15)插入的第一开孔(102),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孔(102)上并用于夹紧固定所述立柱(15)的第一螺栓(103),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板(101)上表面上的防滑弹性片(10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板(101)上并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板单元(3)的第一螺纹孔(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板单元(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栓(103)插入端上的第一弹性块(105),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板(101)上并用于设置所述防滑弹性片(104)的固定板(106),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6)下表面上且对齐所述第一螺纹孔(110)并用于所述支撑板单元(3)螺接安装的螺纹槽(1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板单元(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板(101)的远离所述第一开孔(102)一端侧面上的竖向板(108),以及设置在所述竖向板(108)上并用于在所述第一矩形板(101)上卡合安装的卡合板(109),所述防滑弹性片(104)向下延伸至所述卡合板(109)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弹性片(104)的上表面上设有竖向截面为正三角形的防滑条(1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单元(2)包括第二矩形板(201),设置在所述第二矩形板(201)上并用于所述立柱(15)插入的第二开孔(202),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孔(102)上并用于夹紧固定所述立柱(15)的第二螺栓(203),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栓(203)插入端上的第二弹性块(20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矩形板(201)上表面上并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板单元(3)的板上螺纹槽(2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板(20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矩形板(101),所述第二矩形板(201)与所述第一矩形板(101)竖向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单元(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矩形板(201)上表面上的下方板(301),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板(101)下表面上的上方板(302),设置在所述下方板(301)和所述上方板(302)的两个相互靠近侧面之间的倾斜支撑板(303),设置在所述下方板(301)上并用于螺接所述板上螺纹槽(205)的下方螺栓(304),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方板(302)上并用于依次螺接所述第一螺纹孔(110)和所述螺纹槽(107)的上方螺栓(30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方板(301)上并用于卡合所述立柱(15)的侧面弧形槽(306),设置在所述侧面弧形槽(306)上且呈横向凸起设置的弧形防滑条(307),以及设置在所述倾斜支撑板(303)上的减重开口(30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方板(302)上并用于插入安装所述卡合板(109)的棱边处开槽(309)。
CN202022208618.0U 2020-09-30 2020-09-30 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 Active CN213539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8618.0U CN213539161U (zh) 2020-09-30 2020-09-30 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8618.0U CN213539161U (zh) 2020-09-30 2020-09-30 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39161U true CN213539161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95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08618.0U Active CN213539161U (zh) 2020-09-30 2020-09-30 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391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39161U (zh) 城市二次供水无负压成套设备
CN218176767U (zh) 一种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
CN216428654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结构
CN214272567U (zh) 一种便于吊装的单元式玻璃幕墙
CN208571982U (zh) 一种新型易安装维护的太阳能板支架结构
CN208331445U (zh) 一种水利施工埋管固线装置
CN209066315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警示装置
CN208545993U (zh) 施工升降机基础地下室顶板回顶结构
CN207863502U (zh) 一种钢结构施工生命线支架
CN205089562U (zh) 一种真空泵底座
CN216197136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市政工程用围栏
CN218526068U (zh) 缆线的临边保护器
CN215371278U (zh) 一种石油裂解管道用支撑固定装置
CN209457158U (zh) 一种建筑用梁柱结构
CN21559486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施工架支腿加固结构
CN220506016U (zh) 一种地下管廊吊装管线支架
CN212482462U (zh) 一种挂壁式静力水准仪的安装装置
CN203413232U (zh) 一种可调节垂直高度的石油平台管道护管
CN210716591U (zh) 一种户外通信设备用防水安装基座
CN212986918U (zh) 一种具有防漏电结构的教室灯壳
CN217867902U (zh) 一种双位平衡的千斤顶支架固定底座
CN218335216U (zh) 一种母线槽安装支架
CN215185673U (zh) 一种电缆桥架连通结构
CN218161728U (zh) 弧形电缆支架
CN208718496U (zh) 一种施工用降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3000 No. 927, 9 / F, building 5, Xingchen homeland, wushansi Road, Diepu street, Anji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QIHANG Environm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000 No. 927, 9 / F, building 5, Xingchen homeland, wushansi Road, Diepu street, Anji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ji Pilo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3000 No. 128 Jinshi Road, Zhangwu village, Zhangwu Town, Anji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QIHANG Environm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000 No. 927, 9 / F, building 5, Xingchen homeland, wushansi Road, Diepu street, Anji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QIHANG Environment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