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37363U - 一种高效净水器滤芯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净水器滤芯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37363U
CN213537363U CN202022236992.1U CN202022236992U CN213537363U CN 213537363 U CN213537363 U CN 213537363U CN 202022236992 U CN202022236992 U CN 202022236992U CN 213537363 U CN213537363 U CN 213537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ole
tube portion
connecting tube
filte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369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兆峰
关定平
马建林
周浩文
谭济
黄伦泉
陈建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Jizhou Dex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Jizhou Dex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Jizhou Dex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Jizhou Dex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369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37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37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37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净水器滤芯总成,包括外壳、内管、连接环及旋盖,外壳的上端形成有第一连接管部,内管的上端形成有第二连接管部,旋盖的下部通过环形凹槽围成有圆凸台,环形凹槽内形成有进水连接孔,圆凸台上形成有出水连接孔,旋盖形成有进水接口及出水接口,进水接口与进水连接孔连通,出水接口与出水连接孔连通,滑孔部与旋盖适配连接,连接孔部与第一连接管部螺接,第二连接管部适配套在圆凸台外,滤芯的中部形成有净水通道,净水通道与出水连接孔连通,进水连接孔与原水腔连通,原水腔与净水通道通过滤芯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滤芯总成有利于减小滤芯总成的占用空间,有利于滤芯总成灵活地安装布置,有利于提高过滤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净水器滤芯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芯总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净水器滤芯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家庭的厨房都设置了净水器,净水器内部设有滤芯,为了节省安装空间,目前市面上出现了滤芯总成产品,滤芯总成的结构紧凑,滤芯总成包括滤芯,滤芯总成可以通过安装座直接安装在橱柜内壁或厨房的墙体上,滤芯总成还设有用于连接自来水管的进水接口及用于连接净水龙头的出水接口。如附图17所示,目前很多家庭的厨房都设有橱柜,橱柜内嵌装有消毒柜,橱柜上的局部位置还装有洗碗盘,洗碗盘上对应设置有水龙头,洗碗盘下方的橱柜内的空间可以放置一些厨具或小托架等杂物,为了连接水龙头方便,自来水管96的端部设置在对应洗碗盘的下方位置,为了便于布置管路及减少厨房空间占用,且净水龙头97通常是设置在洗碗盘的旁边,所以上述滤芯总成通常安装在橱柜内且在洗碗盘附近的位置,进水接口与自来水管96通过原水管99连接,出水接口与净水龙头97通过净水管98连接,原水管99及净水管98通常都是尼龙软管,现有技术的滤芯总成的进水接口与出水接口对称布置,且进水接口及出水接口与安装座相对固定,于是原水管99的靠近滤芯总成的一端与净水管98靠近滤芯总成的一端反向延伸,导致滤芯总成在靠橱柜侧壁安装时,原水管99或净水管98与橱柜的侧壁干涉,滤芯总成无法贴靠橱柜的角落安装而侵占了橱柜内的空间,另外,如图17所示,在一些情况下,原水管99或净水管98需要折返布置,使得原水管99或净水管98进一步侵占橱柜内的空间,所以现有技术的滤芯总成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净水器滤芯总成,它有利于减小滤芯总成的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高效净水器滤芯总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滤芯,其中,还包括内管、连接环及旋盖,所述外壳的上端形成有第一连接管部,所述内管的上端形成有第二连接管部,所述连接环的上部形成有滑孔部,所述连接环的下部形成有连接孔部,所述滑孔部与所述连接孔部连通,所述滑孔部与所述连接孔部同轴线设置,所述旋盖的下端面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旋盖的下部通过所述环形凹槽围成有圆凸台,所述环形凹槽内形成有进水连接孔,所述圆凸台上形成有出水连接孔,所述旋盖形成有进水接口及出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进水连接孔连通,所述出水接口与所述出水连接孔连通, 所述滑孔部与所述旋盖适配连接,所述连接孔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部螺接,所述滑孔部与所述旋盖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连接孔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部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连接管部适配套在所述圆凸台外,所述第二连接管部与所述圆凸台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滤芯的中部形成有净水通道,所述净水通道与所述出水连接孔连通,所述滤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原水腔,所述进水连接孔与所述原水腔连通,所述原水腔与所述净水通道通过所述滤芯连通,所述进水接口的轴线及所述出水接口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滑孔部的轴线,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出水接口并排布置,所述旋盖能够相对所述连接环转动,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
优选地,所述内管形成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部同轴线设置,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部的内壁适配贴靠连接,所述凸缘部形成有原水通水孔,所述原水通水孔的上端与所述环形凹槽连通,所述原水通水孔的下端与所述原水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原水通水孔的数量设为至少八个,所述原水通水孔以所述第二连接管部的轴线为中心周向阵列排布。
优选地,所述旋盖的下端边缘形成有限位凸环部,所述连接环在所述滑孔部与所述连接孔部之间形成有第二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凸环部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部的上端面之间,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连接管部的内下端形成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凸缘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与所述旋盖的下端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内管形成有第三连接管部,所述第三连接管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管部的下侧位置,所述第三连接管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部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三连接管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部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部适配插入在所述净水通道的上端部。
优选地,所述内管形成有分隔套筒,所述分隔套筒的上端与所述凸缘部的下端面连成一体,所述分隔套筒与所述第三连接管部同轴线设置,所述分隔套筒适配套在所述滤芯外,所述分隔套筒上形成有多个匀水孔,所述原水腔与所述滤芯通过所述匀水孔连通,所述匀水孔在所述分隔套筒的轴线方向上的间距设为从下至上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内管、连接环及旋盖,连接环的滑孔部与旋盖适配连接,连接环的连接孔部与外壳的第一连接管部螺接,内管的第二连接管部适配套在旋盖的圆凸台外,滤芯的净水通道与旋盖的出水连接孔连通,滤芯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原水腔,旋盖的进水连接孔与原水腔连通,原水腔与滤芯的净水通道通过滤芯连通,旋盖的进水接口的轴线及旋盖的出水接口的轴线垂直于连接环的滑孔部的轴线,进水接口与出水接口并排布置,旋盖能够相对连接环转动,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具体的安装布置需要而旋转调整本实用新型的滤芯总成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的方向,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滤芯总成有利于减小滤芯总成的占用空间,且有利于滤芯总成灵活地安装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盖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旋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旋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管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总成的一种安装布置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总成的第二种安装布置示意图。
图17为现有技术的滤芯总成的安装布置示意图。
标号说明:1-外壳;101-第一连接管部;102-第一限位台阶;2-内管;201-第二连接管部;202-凸缘部;2021-原水通水孔;203-分隔套筒;2031-匀水孔;204-第三连接管部;3-连接环;301-滑孔部;302-连接孔部;303-第二限位台阶;4-旋盖;401-进水接口;402-出水接口;403-环形凹槽;404-圆凸台;405-进水连接孔;4051-进水孔;406-出水连接孔;4061-出水孔;407-限位凸环部;5-滤芯;501-净水通道;6-安装座;601-第一安装孔;602-第二安装孔;7-原水腔;8-第一密封圈;9-第二密封圈;10-第三密封圈;96-自来水管;97-净水龙头;98-净水管;99-原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滤芯总成,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有滤芯5,滤芯5属于现有技术,滤芯5可以由现有技术的超滤膜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总成还包括内管2、连接环3及旋盖4。如图13所示,外壳1可以设为呈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外壳1的上端形成有第一连接管部101。如图9至图11所示,内管2的上端形成有第二连接管部201。如图7至图8所示,连接环3的上部形成有滑孔部301,连接环3的下部形成有连接孔部302,滑孔部301与连接孔部302连通,滑孔部301与连接孔部302同轴线设置。如图3至图6所示,旋盖4的下端面形成有环形凹槽403,环形凹槽403的截面可以设为呈长方形状,旋盖4的下部通过环形凹槽403围成有圆凸台404,换句话说,圆凸台404的圆柱外表面是环形凹槽403的内侧槽壁,如图4所示,环形凹槽403内形成有进水连接孔405,圆凸台404上形成有出水连接孔406;如图3所示,旋盖4形成有进水接口401及出水接口402,进水接口401及出水接口402分别形成有用于螺接管接头的内螺纹。如图4所示,进水接口401与进水连接孔405连通,出水接口402与出水连接孔406连通,具体是,进水连接孔405及出水连接孔406垂直于旋盖4的下端面,而进水接口401对应形成有进水孔4051,进水孔4051可以与进水接口401的内螺纹同轴线设置,进水孔4051与进水连接孔405在旋盖4的内部交汇连通,同理,出水连接孔406与出水接口402通过出水孔4061接通。如图2所示,滑孔部301与旋盖4适配连接,连接孔部302与第一连接管部101螺接,滑孔部301与旋盖4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8,连接孔部302与第一连接管部101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10,第二连接管部201适配套在圆凸台404外,第二连接管部201与圆凸台40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9,如图12所示,滤芯5的中部形成有净水通道501,净水通道501与出水连接孔406连通,滤芯5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原水腔7(所说的“原水”是指未经滤芯5过滤的水),进水连接孔405与原水腔7连通,具体是原水腔7与环形凹槽403对应连通,原水腔7与净水通道501通过滤芯5连通(将滤芯5的细微孔或缝隙结构理解为能让水通过的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滤芯总成的过滤水的过程是这样的:自来水从进水接口401进入到环形凹槽403,自来水再进入到原水腔7,自来水透过滤芯5的细微孔或缝隙结构,于是自来水中的铁锈、沙子等污染物就会被滤芯5拦截,经过过滤的净水从滤芯5的中部的净水通道501流至出水连接孔406,净水继而从出水接口402流出。
如图2和图4所示,进水接口401的轴线及出水接口402的轴线垂直于滑孔部301的轴线,换句话说,如果本发明的滤芯总成按图1的方向竖直安装,那么进水接口401的轴线及出水接口402的轴线都位于水平面内;进水接口401与出水接口402并排布置,具体地,进水接口401的轴线平行于出水接口402的轴线,如图3所示,进水接口401与出水接口402位于同一侧。如图2所示,旋盖4能够相对连接环3转动,具体地,旋盖4的与滑孔部301对应适配的部位是外圆柱面,旋盖4与连接环3间隙配合,且旋盖4与连接环3通过第一密封圈8密封,第二连接管部201与圆凸台404也设为间隙配合,第二连接管部201与圆凸台404通过第二密封圈9密封,连接环3固定连接有安装座6,图14展示了安装座6的外形,安装座6可以由钢板折弯制成,安装座6上形成第一安装孔601,第一安装孔601安装有用于将安装座6与连接环3固定连接的螺钉,安装座6上形成的第二安装孔602用于安装座6与橱柜内壁或墙体安装。
如图15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滤芯总成安装在橱柜内的靠近橱柜左侧壁的位置时,安装座6与橱柜的后内壁固定安装,由于旋盖4能够相对连接环3转动,于是可以把进水接口401及出水接口402旋至向右,净水管98将出水接口402与净水龙头97连接,原水管99将进水接口401与自来水管96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总成不会导致原水管99或净水管98与橱柜壁体干涉,而且有利于使原水管99及净水管98可以同向地从滤芯总成引出,从而有利于原水管99及净水管98的管路布置,避免原水管99及净水管98妨碍放置在橱柜内的其他物品;如图16所示,假如本实用新型的滤芯总成安装在橱柜内的靠近橱柜右侧壁的位置时,同理地,可以将进水接口401及出水接口402旋至向左;从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滤芯总成有利于减小滤芯总成的占用空间,且有利于滤芯总成灵活地安装布置。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内管2形成有凸缘部202,凸缘部202与第二连接管部201同轴线设置,凸缘部202可以设置在第二连接管部201的下侧,如图2所示,凸缘部202与第一连接管部101的内壁适配贴靠连接,如图9和图10所示,凸缘部202形成有原水通水孔2021,如图2所示,原水通水孔2021的上端与环形凹槽403连通,原水通水孔2021的下端与原水腔7连通,通过设置上述凸缘部202与第一连接管部101的内壁适配贴靠连接,有利于使内管2稳固,从而使圆凸台404旋转顺畅。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原水通水孔2021的数量设为至少八个,原水通水孔2021以第二连接管部201的轴线为中心周向阵列排布,由于进水连接孔405可以随旋盖4转动,通过设置原水通水孔2021周向阵列排布,使得进水连接孔405至原水腔7的水流阻力减小,从而有利于加快出水连接孔406的出水流速,图10中的原水通水孔2021的数量设为12个。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旋盖4的下端边缘形成有限位凸环部407,如图7所示,连接环3在滑孔部301与连接孔部302之间形成有第二限位台阶303,如图2所示,限位凸环部407设于第二限位台阶303与第一连接管部101的上端面之间,如图13所示,外壳1在第一连接管部101的内下端形成有第一限位台阶102,如图2所示,凸缘部202设于第一限位台阶102与旋盖4的下端面之间,上述结构设置合理,使旋盖4被限位而不能沿滑孔部301的轴线方向脱离连接环3,使内管2也不会沿滑孔部301的轴线方向松动。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内管2形成有第三连接管部204,第三连接管部204设于第二连接管部201的下侧位置,第三连接管部204与第二连接管部201同轴线设置,第三连接管部204与第二连接管部201连通,如图2所示,第三连接管部204适配插入在净水通道501的上端部,于是第三连接管部204有利于使滤芯5固定稳固,而且有利于增强内管2与滤芯5的连接密封性。
进一步地,如图9和图11所示,内管2形成有分隔套筒203,分隔套筒203的上端与凸缘部202的下端面连成一体,分隔套筒203与第三连接管部204同轴线设置,如图2所示,分隔套筒203适配套在滤芯5外,为了便于安装滤芯5,滤芯5与分隔套筒203的内壁之间可以设有0.5毫米至1毫米的间隙,如图9和图11所示,分隔套筒203上形成有多个匀水孔2031,匀水孔2031可以是圆孔,原水腔7与滤芯5通过匀水孔2031连通,如图1所示,换句话说,分隔套筒203向下延伸至与外壳1的内底面接触,于是原水腔7与滤芯5通过分隔套筒203隔开,而原水腔7与滤芯5通过匀水孔2031连通。如图11所示,匀水孔2031在分隔套筒203的轴线方向上的间距设为从下至上逐渐增大,可以理解为,位于分隔套筒203上部的匀水孔2031的布置较为稀疏,而位于分隔套筒203下部的匀水孔2031的布置较为密集。为了增强过滤效果,现有的滤芯5需要设置为具有较长的长度,再者,为了节约安装空间,滤芯5通常是需要竖直布置的,而且,由于滤芯5的上部相对靠近进水接口401及出水接口402,于是使得通过滤芯5上部的细微孔或缝隙结构的水流速度相对较快,而通过滤芯5下部的细微孔或缝隙结构的水流速度相对较慢,即水流优先从滤芯5的上部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滤芯总成通过设置上述的匀水孔2031,使分隔套筒203对流过滤芯5上部的水流的阻力大于分隔套筒203对流过滤芯5下部的水流的阻力,从而有利于使流过滤芯5的水流均匀,充分利用滤芯5的过滤结构,有利于提高过滤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当内管2竖直安装布置时,在同一水平面内,至少八个匀水孔2031以分隔套筒203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阵列排布,但是在分隔套筒203的轴线方向上,对应相邻的匀水孔2031的间距也是设为从下至上逐渐增大。

Claims (6)

1.一种高效净水器滤芯总成,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滤芯(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管(2)、连接环(3)及旋盖(4),所述外壳(1)的上端形成有第一连接管部(101),所述内管(2)的上端形成有第二连接管部(201),所述连接环(3)的上部形成有滑孔部(301),所述连接环(3)的下部形成有连接孔部(302),所述滑孔部(301)与所述连接孔部(302)连通,所述滑孔部(301)与所述连接孔部(302)同轴线设置,所述旋盖(4)的下端面形成有环形凹槽(403),所述旋盖(4)的下部通过所述环形凹槽(403)围成有圆凸台(404),所述环形凹槽(403)内形成有进水连接孔(405),所述圆凸台(404)上形成有出水连接孔(406),所述旋盖(4)形成有进水接口(401)及出水接口(402),所述进水接口(401)与所述进水连接孔(405)连通,所述出水接口(402)与所述出水连接孔(406)连通,所述滑孔部(301)与所述旋盖(4)适配连接,所述连接孔部(302)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部(101)螺接,所述滑孔部(301)与所述旋盖(4)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8),所述连接孔部(302)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部(101)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10),所述第二连接管部(201)适配套在所述圆凸台(404)外,所述第二连接管部(201)与所述圆凸台(40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9),所述滤芯(5)的中部形成有净水通道(501),所述净水通道(501)与所述出水连接孔(406)连通,所述滤芯(5)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原水腔(7),所述进水连接孔(405)与所述原水腔(7)连通,所述原水腔(7)与所述净水通道(501)通过所述滤芯(5)连通,所述进水接口(401)的轴线及所述出水接口(402)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滑孔部(301)的轴线,所述进水接口(401)与所述出水接口(402)并排布置,所述旋盖(4)能够相对所述连接环(3)转动,所述连接环(3)固定连接有安装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净水器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形成有凸缘部(202),所述凸缘部(202)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部(201)同轴线设置,所述凸缘部(202)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部(101)的内壁适配贴靠连接,所述凸缘部(202)形成有原水通水孔(2021),所述原水通水孔(2021)的上端与所述环形凹槽(403)连通,所述原水通水孔(2021)的下端与所述原水腔(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效净水器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通水孔(2021)的数量设为至少八个,所述原水通水孔(2021)以所述第二连接管部(201)的轴线为中心周向阵列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效净水器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4)的下端边缘形成有限位凸环部(407),所述连接环(3)在所述滑孔部(301)与所述连接孔部(302)之间形成有第二限位台阶(303),所述限位凸环部(407)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303)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部(101)的上端面之间,所述外壳(1)在所述第一连接管部(101)的内下端形成有第一限位台阶(102),所述凸缘部(202)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102)与所述旋盖(4)的下端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效净水器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形成有第三连接管部(204),所述第三连接管部(204)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管部(201)的下侧位置,所述第三连接管部(204)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部(201)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三连接管部(204)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部(201)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部(204)适配插入在所述净水通道(501)的上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高效净水器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形成有分隔套筒(203),所述分隔套筒(203)的上端与所述凸缘部(202)的下端面连成一体,所述分隔套筒(203)与所述第三连接管部(204)同轴线设置,所述分隔套筒(203)适配套在所述滤芯(5)外,所述分隔套筒(203)上形成有多个匀水孔(2031),所述原水腔(7)与所述滤芯(5)通过所述匀水孔(2031)连通,所述匀水孔(2031)在所述分隔套筒(203)的轴线方向上的间距设为从下至上逐渐增大。
CN202022236992.1U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高效净水器滤芯总成 Active CN213537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6992.1U CN213537363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高效净水器滤芯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6992.1U CN213537363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高效净水器滤芯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37363U true CN213537363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96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36992.1U Active CN213537363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高效净水器滤芯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37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37363U (zh) 一种高效净水器滤芯总成
CN110404333B (zh) 复合滤芯和净水设备
CN215946931U (zh) 一种含有分水密封圈的过滤装置
CN215310691U (zh) 一种龙头净水器
CN111115883A (zh) 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水处理装置
CN110404327B (zh) 复合滤芯以及净水设备
CN212609921U (zh) 一种ro复合滤芯
CN212662918U (zh) 一种三合一复合滤芯
CN110404329B (zh) 滤芯组件、复合滤芯以及净水设备
CN209451449U (zh) 一种座便器
CN110404330B (zh)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CN209322575U (zh) 一种整合多种滤芯的复合滤芯
CN205031970U (zh) 一种龙头净水器
CN110404328B (zh) 复合滤芯和净水设备
CN212188133U (zh) 一种新型过滤水箱
CN110404331B (zh) 复合滤芯和净水设备
CN215891369U (zh) 一种活性炭过滤出水龙头
CN210885355U (zh) 倒置式复合滤芯
CN111905418A (zh) 一种进水过滤装置及洗涤设备
CN210313758U (zh) 一种密封分流的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CN109368826A (zh) 一种整合多种滤芯的复合滤芯
CN213144629U (zh) 一种远程多级滤清器
CN211752964U (zh) 一种集成复合的前置后置一体滤芯
CN110694330A (zh)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CN209791039U (zh) 过滤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