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32391U - 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532391U CN213532391U CN202022375580.6U CN202022375580U CN213532391U CN 213532391 U CN213532391 U CN 213532391U CN 202022375580 U CN202022375580 U CN 202022375580U CN 213532391 U CN213532391 U CN 2135323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d
- connecting rod
- conflict face
- power arm
- abutting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安装或拆卸工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包括扳手本体,所述扳手本体包括第一头部和第二头部,所述第一头部与所述第二头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扳手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扳手本体动力臂方向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上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扳手本体动力臂方向的锁紧组件。本申请具有的效果:本申请通过在扳手本体上设置转动组件,转动组件用于改变扳手本体在使用时动力臂方向,适用于在狭小的空间对螺栓扳动,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装或拆卸工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
背景技术
棘轮扳手,一种手动螺丝松紧工具。目前使用的棘轮扳手,主要有焊接的棘轮扳手和一些可拆卸棘轮装置的棘轮扳手。
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2019216593753、主体名称为“油泵支架螺栓用棘轮快速扳手”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棘轮扳手的结构,该申请中通过卡接机构的设置,方便根据螺母的变化对棘轮扳手进行快速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拆装过程中,往往遇到在需要转动的螺栓位于狭小的空间,例如存在墙体,如图1所示,由于扳手的长度时固定的,力臂的方向无法改变,则在此情况下变无法使用扳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变扳手的力臂以适用于在狭小的空间对螺栓扳动,本申请提供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
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包括扳手本体,所述扳手本体包括第一头部和第二头部,所述第一头部与所述第二头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扳手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扳手本体动力臂方向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上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扳手本体动力臂方向的锁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在扳手本体上设置转动组件,转动组件用于改变扳手本体在使用时动力臂方向,适用于在狭小的空间对螺栓扳动,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头部上一端侧边的空腔和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的第一抵触面,所述空腔内顶部设置有第二抵触面,所述第一抵触面与所述第二抵触面之间穿设有同一螺栓使得第一头部相对于所述连接杆可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头部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使得第一头部与连接杆之间可互相转动,方便根据实际工作环境调节扳手本体动力臂需要调整的角度。
可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抵触面上的若干限位条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抵触面上的若干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条一一对应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槽与限位条之间的一一配合,对第一头部与连接杆之间进行了限位,防止在扳手本体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发生改变,提高了动力臂方向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限位条绕所述螺栓呈均匀发散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发散性的绕螺栓分布,在每转动一个单位角度后,限位条与限位槽仍然能够一一对应地配合,方便操作。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与所述第一头部为一体的第一杆和与所述第二头部为一体的第二杆,所述第一杆上设置有第一抵触面,所述第二杆上设置有第二抵触面,所述第一抵触面与所述第二抵触面之间穿设有同一螺栓使得所述第一杆相对于所述第二杆可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杆与第二杆通过螺栓连接,使得第一杆与第二杆之间可互相转动,方便根据实际工作环境调节扳手本体动力臂需要调整的角度。
可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头部上一端侧边的空腔和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的第一抵触面,所述空腔内顶部设置有第二抵触面,所述第一抵触面与所述第二抵触面之间穿设有同一螺栓使得第二头部相对于所述连接杆可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头部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使得第二头部与连接杆之间可互相转动,方便根据实际工作环境调节扳手本体动力臂需要调整的角度。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手掌相符合凹凸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凸面与人体手掌相符合,在作业时方便握住连接杆,提高对扳手本体受力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头部上设置有梅花套;第二头部上设置有钳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头部与第二头部上可配合的两种不同螺栓,提高扳手本体的适用范围。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通过在扳手本体上设置转动组件,转动组件用于改变扳手本体在使用时动力臂方向,适用于在狭小的空间对螺栓扳动,提高工作效率。
2、第一头部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使得第一头部与连接杆之间可互相转动,方便根据实际工作环境调节扳手本体动力臂需要调整的角度。
3、通过限位槽与限位条之间的一一配合,对第一头部与连接杆之间进行了限位,防止在扳手本体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发生改变,提高了动力臂方向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需要转动的螺栓位于狭小的空间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扳手本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扳手本体的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扳手本体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扳手本体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扳手本体的爆炸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扳手本体的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扳手本体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扳手本体的爆炸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扳手本体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扳手本体;101、第一头部;1011、梅花套;102、第二头部;1021、钳口;200、转动组件;201、第一抵触面;202、第二抵触面;203、第一通孔;204、第二通孔;205、螺栓;206、空腔;300、限位组件;301、限位条;302、限位槽;400、连接杆;401、第一杆;402、第二杆;403、凹凸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包括扳手本体100,扳手本体100包括第一头部101和第二头部102,在第一头部101与第二头部102之间连接有连接杆400,在连接杆400与第一头部101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200,转动组件200用于调节第一头部101与第一头部101配合的螺母所形成的杠杆的动力臂的方向。在转动组件200上设置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用于锁紧第一头部101与第一头部101配合的螺母所形成的杠杆的动力臂的方向。
转动组件200:如图3、4所示,包括设空腔206和第一抵触面201,空腔206开设于是第一头部101朝向连接杆400的一端,连接杆400插设于空腔206内,在连接杆400插设于空腔206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抵触面201,空腔206内顶部上设置有第二抵触面202,在第一抵触面20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03,第二抵触面20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04,在第一通孔203、第二通孔204内插设有同一螺栓205使得第一头部101相对于连接杆400可转动。
锁紧组件:如图2、3所示,包括设置于第一抵触面201上的若干限位条301和开设于第二抵触面202上的若干限位槽302。限位条301绕着第一通孔203呈发散状均匀分布,每条限位条301的所在直线均经过第一通孔203的圆心,每相邻的两条限位条301之间的夹角角度相同,本实施例中,限位条301的数量为6条。
限位槽302绕着第二通孔204呈发散状均匀分布,每条限位槽302的所在直线均经过第二通孔204的圆心,每相邻的两条限位槽302之间的夹角角度相同,本实施例中,限位槽302的数量为6条,每个限位条301与限位槽302一一对应的配合。
限位条301和限位槽30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调节精确增减。
当然,也可以在第一抵触面201是开设限位槽302、第二抵触面202上设置限位条301。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头部101上设置有梅花套1011,第二头部102上设置有钳口1021。在连接杆400上设置有凹凸面403,凹凸面403与手掌相符合。
本申请实施例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连接杆400进入空腔206内,第一抵触面201上的限位条301与第二抵触面202上的限位槽302一一对应地配合,通过螺栓205将连接杆400与第一头部101连接。
在需要动力臂方向时,松开螺栓205,将连接杆400向远离第二抵触面202的方向移动使得将原先一一配合的限位条301和限位槽302互相脱离;每相邻两个限位条301之间的夹角作为每次调节的单位角度,本实施例中每转动一个单位角度动力臂改变方向为30度,在连接杆400相对于第一头部101转动若干个单位角度之后,再将限位条301和限位槽302一一配合并通过螺栓205固定,实现动力臂方向调节。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包括扳手本体100,扳手本体100包括第一头部101和第二头部102,在第一头部101与第二头部102之间连接有连接杆400,在连接杆400与第二头部102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200,转动组件200用于调节第二头部102与第二头部102配合的螺母所形成的杠杆的动力臂的方向。在转动组件200上设置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用于锁紧第二头部102与第二头部102配合的螺母所形成的杠杆的动力臂的方向。
转动组件200:如图6、7所示,包括设空腔206和第一抵触面201,空腔206开设于是第二头部102朝向连接杆400的一端,连接杆400插设于空腔206内,在连接杆400插设于空腔206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抵触面201,空腔206内顶部上设置有第二抵触面202,在第一抵触面20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03,第二抵触面20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04,在第一通孔203、第二通孔204内插设有同一螺栓205使得第二头部102相对于连接杆400可转动。
锁紧组件:如图6、7所示,包括设置于第一抵触面201上的若干限位条301和开设于第二抵触面202上的若干限位槽302。限位条301绕着第一通孔203呈发散状均匀分布,每条限位条301的所在直线均经过第一通孔203的圆心,每相邻的两条限位条301之间的夹角角度相同,本实施例中,限位条301的数量为6条。
限位槽302绕着第二通孔204呈发散状均匀分布,每条限位槽302的所在直线均经过第二通孔204的圆心,每相邻的两条限位槽302之间的夹角角度相同,本实施例中,限位槽302的数量为6条,每个限位条301与限位槽302一一对应的配合。
限位条301和限位槽30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调节精确增减。
当然,也可以在第一抵触面201是开设限位槽302、第二抵触面202上设置限位条301。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头部101上设置有梅花套1011,第二头部102上设置有钳口1021。在连接杆400上设置有凹凸面403,凹凸面403与手掌相符合。
本申请实施例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连接杆400进入空腔206内,第一抵触面201上的限位条301与第二抵触面202上的限位槽302一一对应地配合,通过螺栓205将连接杆400与第二头部102连接。
在需要动力臂方向时,松开螺栓205,将连接杆400向远离第二抵触面202的方向移动使得将原先一一配合的限位条301和限位槽302互相脱离;每相邻两个限位条301之间的夹角作为每次调节的单位角度,本实施例中每转动一个单位角度动力臂改变方向为30度,在连接杆400相对于第二头部102转动若干个单位角度之后,再将限位条301和限位槽302一一配合并通过螺栓205固定,实现动力臂方向调节。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包括扳手本体100,扳手本体100包括第一头部101和第二头部102,在第一头部101与第二头部102之间连接有连接杆400,连接杆400包括第一杆401和第二杆402,第一杆401与第一头部101为一体,第二杆402与第二头部102为一体,在第一杆401与第二杆402之间设设置有转动组件200,转动组件200用于调节第一头部101(或第二头部102)与第一头部101(或第二头部102)配合的螺母所形成的杠杆的动力臂的方向。在转动组件200上设置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用于锁紧第一头部101(或第二头部102)与第一头部101(或第二头部102)配合的螺母所形成的杠杆的动力臂的方向。
转动组件200:如图9、10所示,包括第一抵触面201和第二抵触面202,第一抵触面201设置于第一杆401远离第一头部101的一端,第二抵触面202设置于第二杆402远离第二头部102的一端,在第一抵触面20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03,第二抵触面20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04,在第一通孔203、第二通孔204内插设有同一螺栓205使得第一杆401相对于第二杆402可转动。
锁紧组件:如图9、10所示,包括设置于第一抵触面201上的若干限位条301和开设于第二抵触面202上的若干限位槽302。限位条301绕着第一通孔203呈发散状均匀分布,每条限位条301的所在直线均经过第一通孔203的圆心,每相邻的两条限位条301之间的夹角角度相同,本实施例中,限位条301的数量为6条。
限位槽302绕着第二通孔204呈发散状均匀分布,每条限位槽302的所在直线均经过第二通孔204的圆心,每相邻的两条限位槽302之间的夹角角度相同,本实施例中,限位槽302的数量为6条,每个限位条301与限位槽302一一对应的配合。
限位条301和限位槽30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调节精确增减。
当然,也可以在第一抵触面201是开设限位槽302、第二抵触面202上设置限位条301。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头部101上设置有梅花套1011,第二头部102上设置有钳口1021。在连接杆400上设置有凹凸面403,凹凸面403与手掌相符合。
本申请实施例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第一抵触面201与第二抵触面202互相抵触,第一抵触面201上的限位条301与第二抵触面202上的限位槽302一一对应地配合,通过螺栓205将第一杆401与第二杆402连接。
在需要动力臂方向时,松开螺栓205,将第一杆401向远离第二抵触面202的方向移动使得将原先一一配合的限位条301和限位槽302互相脱离;每相邻两个限位条301之间的夹角作为每次调节的单位角度,本实施例中每转动一个单位角度动力臂改变方向为30度,在第一杆401相对于第二杆402转动若干个单位角度之后,再将限位条301和限位槽302一一配合并通过螺栓205固定,实现动力臂方向调节。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包括扳手本体(100),所述扳手本体(100)包括第一头部(101)和第二头部(102),所述第一头部(101)与所述第二头部(102)连接有连接杆(4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体(10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扳手本体(100)动力臂方向的转动组件(200),所述转动组件(200)上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扳手本体(100)动力臂方向的锁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20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头部(101)上一端侧边的空腔(206)和设置于所述连接杆(400)上的第一抵触面(201),所述空腔(206)内顶部设置有第二抵触面(202),所述第一抵触面(201)与所述第二抵触面(202)之间穿设有同一螺栓(205)使得第一头部(101)相对于所述连接杆(400)可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抵触面(201)上的若干限位条(30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抵触面(202)上的若干限位槽(302),所述限位槽(302)与所述限位条(301)一一对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301)绕所述螺栓(205)呈均匀发散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00)包括与所述第一头部(101)为一体的第一杆(401)和与所述第二头部(102)为一体的第二杆(402),所述第一杆(401)上设置有第一抵触面(201),所述第二杆(402)上设置有第二抵触面(202),所述第一抵触面(201)与所述第二抵触面(202)之间穿设有同一螺栓(205)使得所述第一杆(401)相对于所述第二杆(402)可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20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头部(102)上一端侧边的空腔(206)和设置于所述连接杆(400)上的第一抵触面(201),所述空腔(206)内顶部设置有第二抵触面(202),所述第一抵触面(201)与所述第二抵触面(202)之间穿设有同一螺栓(205)使得第二头部(102)相对于所述连接杆(400)可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00)上设置有与手掌相符合凹凸面(40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部(101)上设置有梅花套(1011);第二头部(102)上设置有钳口(10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75580.6U CN213532391U (zh) | 2020-10-22 | 2020-10-22 | 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75580.6U CN213532391U (zh) | 2020-10-22 | 2020-10-22 | 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532391U true CN213532391U (zh) | 2021-06-25 |
Family
ID=76499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37558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532391U (zh) | 2020-10-22 | 2020-10-22 | 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532391U (zh) |
-
2020
- 2020-10-22 CN CN202022375580.6U patent/CN21353239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532391U (zh) | 便于调节的棘轮扳手结构 | |
CN216030461U (zh) | 一种可变角度的多用途弯柄扳手 | |
CN217292133U (zh) | 一种双头尖尾棘轮扳手 | |
CN220007615U (zh) | 一种平面角度可调节组合式活动扳手 | |
CN219005940U (zh) | 一种角度可调节式万能扳手 | |
CN216127149U (zh) | 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活扳手 | |
CN213034498U (zh) | 一种专用于消防设备安装的扳手 | |
CN108406653B (zh) | 一种v型推力杆安装扳手 | |
CN212978133U (zh) | 一种多规格的扳手 | |
CN213259181U (zh) | 一种活动扳手 | |
CN220197523U (zh) | 一种适用于调控人员的打击扳手 | |
CN210909752U (zh) | 一种防打滑活动扳手 | |
CN216657753U (zh) |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气安装万能套筒 | |
CN214818157U (zh) | 一种适用于电厂的调节组合扳 | |
CN220128650U (zh) | 可调节六角扳手 | |
CN219005873U (zh) | 一种能准确定位的可拆卸式扳手 | |
CN216991663U (zh) | 一种多规格通用型梅花扳手 | |
CN210255903U (zh) | 一种新型拆卸扳手 | |
CN217992332U (zh) | 一种四辊破碎调节用安全扳手 | |
CN214323249U (zh) | 一种多功能活动扳手 | |
CN220362496U (zh) | 一种改进型梅花扳手 | |
CN214870125U (zh) | 一种便于旋钮的扳手 | |
CN220241306U (zh) | 一种中空套筒双向扭矩扳手 | |
CN209755109U (zh) | 一种大型医疗设备检修装置 | |
CN213381279U (zh) | 一种扳手头可换式高适用性五金扳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