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32379U - 一种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32379U
CN213532379U CN202022538527.3U CN202022538527U CN213532379U CN 213532379 U CN213532379 U CN 213532379U CN 202022538527 U CN202022538527 U CN 202022538527U CN 213532379 U CN213532379 U CN 213532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hole
inner tube
outer sid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385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Bird Heat Exchang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Bird Heat Exchang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Bird Heat Exchang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Bird Heat Exchang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385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32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32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32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方安装有滚轮,所述底座的右侧安装有推把手,所述底座的上方右侧安装有第一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的内部安装有推杆,且推杆的左端外侧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推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外侧安装有挡板。该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第三支撑板与支撑杆和夹具构成夹紧机构,拉动第三支撑板带动支撑杆沿着第二凹槽的轨迹向中间进行运动,进而带动夹具向中间进行运动,以使得夹具将换热器内管夹紧,从而达到快速将换热器内管夹紧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内管安装装置是一种用于安装换热器内管时用的装置,其主要的目的是将换热器内管安装到换热器的内部。
现有的换热器内管安装装置在对换热器内管进行固定时,采用的是螺纹进行拧紧对换热器内管进行固定,螺纹拧紧非常的浪费时间,使得工作的效率变得很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换热器内管安装装置在对换热器内管进行固定时,采用的是螺纹进行拧紧对换热器内管进行固定,螺纹拧紧非常的浪费时间,使得工作的效率变得很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方安装有滚轮,所述底座的右侧安装有推把手,所述底座的上方右侧安装有第一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的内部安装有推杆,且推杆的左端外侧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推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外侧安装有挡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侧右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孔洞,所述第二孔洞的内部安装有第三支撑板,且第三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中间外侧设置有第三孔洞,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安装有夹具,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内部设置有第四孔洞,所述第四孔洞的内部安装有齿条,且齿条的上方外侧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齿条的下方外侧安装有齿轮,且齿轮的内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外侧安装有螺母,且螺母的下方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设置有滑道,所述螺母的外侧安装有夹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孔洞的宽度与推杆的宽度一致,且第一弹簧与推杆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与第二弹簧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挡板的外观形状为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与支撑杆的宽度一致,且支撑杆的宽度与第三孔洞的宽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齿条的下方外侧表面与齿轮的外侧表面紧密啮合,且齿轮与螺杆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两端螺纹旋向完全向反,且螺杆的与螺母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第三支撑板与支撑杆和夹具构成夹紧机构,拉动第三支撑板带动支撑杆沿着第二凹槽的轨迹向中间进行运动,进而带动夹具向中间进行运动,以使得夹具将换热器内管夹紧,从而达到快速将换热器内管夹紧的目的;
第一凹槽、第二弹簧和挡板构成卡扣机构,推动推杆向右进行运动,使得挡板运动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对挡板进行固定,使得夹具之间保持最大的距离,从而达到便于将换热器内管放在夹具的内部的目的;
螺杆与螺母构成螺纹运动机构,按压齿条向下进行运动,进而带动螺母和夹板向中间进行运动,以使得夹板将挡板推入第一凹槽的内部,使得推杆向右进行运动,从而达到将挡板推入第一凹槽的内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撑板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板右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滚轮;3、推把手;4、第一支撑板;5、第一孔洞;6、推杆;7、第一弹簧;8、第一凹槽;9、第二弹簧;10、挡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二孔洞;13、第三支撑板;14、第二凹槽;15、支撑杆;16、第三孔洞;17、支撑架;18、第四孔洞;19、齿条;20、第三弹簧;21、齿轮;22、螺杆;23、螺母;24、滑块;25、滑道;26、夹板;27、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方安装有滚轮2,底座1的右侧安装有推把手3,底座1的上方右侧安装有第一支撑板4,且第一支撑板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孔洞5,第一孔洞5的内部安装有推杆6,且推杆6的左端外侧安装有第一弹簧7,推杆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8,且第一凹槽8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9,第二弹簧9的外侧安装有挡板10,第一支撑板4的外侧右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板11,且第二支撑板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孔洞12,第二孔洞12的内部安装有第三支撑板13,且第三支撑板1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14,第二凹槽14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杆15,且支撑杆15的中间外侧设置有第三孔洞16,支撑杆15的上端安装有夹具27,第一支撑板4的上方安装有支撑架17,且支撑架17内部设置有第四孔洞18,第四孔洞18的内部安装有齿条19,且齿条19的上方外侧安装有第三弹簧20,齿条19的下方外侧安装有齿轮21,且齿轮21的内部安装有螺杆22,螺杆22的两端外侧安装有螺母23,且螺母23的下方安装有滑块24,滑块24的外侧设置有滑道25,螺母23的外侧安装有夹板26。
第一孔洞5的宽度与推杆6的宽度一致,且第一弹簧7与推杆6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使得推杆6可以在第一孔洞5的内部进行运动。
挡板10与第二弹簧9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挡板10的外观形状为三角形,使得挡板10可以对推杆6进行固定。
第二凹槽14的宽度与支撑杆15的宽度一致,且支撑杆15的宽度与第三孔洞16的宽度一致,使得支撑杆15在第二凹槽14的内部进行运动时不会发生晃动。
齿条19的下方外侧表面与齿轮21的外侧表面紧密啮合,且齿轮21与螺杆22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使得齿条19可以带动齿轮21进行转动。
螺杆22的两端螺纹旋向完全向反,且螺杆22的与螺母23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使得转动螺杆22可以打的螺母23向中间进行运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时,当需要将换热器内管进行夹紧时,推动推杆6向右进行运动,使得挡板10向右进行运动,使得挡板10卡在第一支撑板4的右侧对推杆6进行固定,推动推杆6向右进行运动,带动第三支撑板13向右进行运动,使得支撑杆15和夹具27沿着第二凹槽14的轨迹向外侧进行运动,使得夹具27之间保持最大的距离并保持固定,从而达到便于将换热器内管放在夹具27的内部的目的;
当换热器内管放进夹具27的内部时,按压齿条19向下进行运动,推动齿轮21进行转动,带动螺母23向中间进行运动,带动夹板26向中间进行运动,推动挡板10运动到第一凹槽8的内部,使得第一弹簧7推动推杆6向左侧进行运动,从而达到将挡板10推入第一凹槽8的内部的目的;
当推杆6向左侧进行运动时,带动第三支撑板13向左侧进行运动的,使得支撑杆15和第三孔洞16沿着第二凹槽14的轨迹向中间进行运动,对换热器内管进行固定,从而达到快速将换热器内管夹紧的目的。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方安装有滚轮(2),所述底座(1)的右侧安装有推把手(3),所述底座(1)的上方右侧安装有第一支撑板(4),且第一支撑板(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孔洞(5),所述第一孔洞(5)的内部安装有推杆(6),且推杆(6)的左端外侧安装有第一弹簧(7),所述推杆(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8),且第一凹槽(8)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9)的外侧安装有挡板(10),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外侧右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板(11),且第二支撑板(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孔洞(12),所述第二孔洞(12)的内部安装有第三支撑板(13),且第三支撑板(1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凹槽(14)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杆(15),且支撑杆(15)的中间外侧设置有第三孔洞(16),所述支撑杆(15)的上端安装有夹具(27),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上方安装有支撑架(17),且支撑架(17)内部设置有第四孔洞(18),所述第四孔洞(18)的内部安装有齿条(19),且齿条(19)的上方外侧安装有第三弹簧(20),所述齿条(19)的下方外侧安装有齿轮(21),且齿轮(21)的内部安装有螺杆(22),所述螺杆(22)的两端外侧安装有螺母(23),且螺母(23)的下方安装有滑块(24),所述滑块(24)的外侧设置有滑道(25),所述螺母(23)的外侧安装有夹板(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洞(5)的宽度与推杆(6)的宽度一致,且第一弹簧(7)与推杆(6)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0)与第二弹簧(9)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挡板(10)的外观形状为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14)的宽度与支撑杆(15)的宽度一致,且支撑杆(15)的宽度与第三孔洞(16)的宽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9)的下方外侧表面与齿轮(21)的外侧表面紧密啮合,且齿轮(21)与螺杆(22)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2)的两端螺纹旋向完全向反,且螺杆(22)的与螺母(23)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CN202022538527.3U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 Active CN213532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38527.3U CN213532379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38527.3U CN213532379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32379U true CN213532379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79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38527.3U Active CN213532379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32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32379U (zh) 一种便于管壳式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装置
CN211693788U (zh) 一种石油管道安装机构
CN110085456B (zh) 一种椭圆形电容器芯体紧密热定型夹具
CN115726503A (zh) 一种具有加固机构的光伏幕墙
CN213448868U (zh) 一种轻钢别墅屋架连接件
CN213933444U (zh) 一种便于快速固定零件的硬度试验机
CN211992745U (zh) 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轴承压入机构
CN211920280U (zh) 一种铜合金管收卷推压装置
CN213638440U (zh) 一种电力系统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
CN213735093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搬运装置
CN218092215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
CN111628698B (zh) 一种光伏发电的写字楼墙体悬挂机构
CN213936440U (zh) 一种便于锂电池系统固定安装的固定架
CN217581263U (zh)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连接组件
CN218818615U (zh) 一种室外管网安装用管头锁定装置
CN214054990U (zh) 一种螺栓检测用夹具
CN218534236U (zh) 一种机电工程施工用夹具
CN214072846U (zh) 铁木结合锁墙收纳架
CN218631289U (zh) 一种活动铝框组件
CN216374669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自动焊接搬运装置
CN220394953U (zh) 一种建筑幕墙防脱落装置
CN213497316U (zh) 一种冷轧钢板焊接装置
CN219280607U (zh) 一种组合式防洪挡板
CN220463857U (zh) 排气管放置支架
CN220892558U (zh) 一种交流电和光伏直流两用空气能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