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22321U - 一种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及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及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22321U
CN213522321U CN202022615194.XU CN202022615194U CN213522321U CN 213522321 U CN213522321 U CN 213522321U CN 202022615194 U CN202022615194 U CN 202022615194U CN 213522321 U CN213522321 U CN 213522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cavity
filtering
chamber
loudspeak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1519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红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ami Electroacou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ami Electro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ami Electroacou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ami Electro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1519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22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22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22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及耳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有喇叭单元,所述喇叭单元将所述壳体内腔分隔形成前腔和后腔,所述后腔为密封空间,所述喇叭单元的周侧设有与所述后腔相连通的滤波腔。本申请提供的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及耳机,其中所述喇叭单元为发声单元,产生的声波在后腔形成低频共振后再传送出去,在这过程中,高频声波在滤波腔内被过滤,在保证耳机本身的防水性能的同时,通过所述滤波腔滤去高频声波,确保了耳机的三频均衡。

Description

一种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及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及耳机。
【背景技术】
市面上大部分防水耳机重点在满足防水要求,而牺牲了耳机的音质。防水耳机(尤其针对TWS高等级防水耳机)的特点是:耳机后腔是绝对不允许进去,前腔可以进水,但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待干后,耳机性能正常,没有任何机械操作。这样防水耳机在声学设计上受到很大的制约。通常在设计耳机声学时为保证三频的均衡在前腔上会增加一定阻尼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更加舒适。而防水耳机为了满足防水设计要求,耳机前腔不能有任何阻尼,这样方便前腔的水进出自由,不损伤耳机的喇叭膜片。如何在符合防水要求的同时保证耳机的三频均衡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及耳机,其中所述喇叭单元为发声单元,产生的声波在后腔形成低频共振后再传送出去,在这过程中,高频声波在滤波腔内被过滤,在保证耳机本身的防水性能的同时,通过所述滤波腔滤去高频声波,确保了耳机的三频均衡。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有喇叭单元,所述喇叭单元将所述壳体内腔分隔形成前腔和后腔,所述后腔为密封空间,所述喇叭单元的周侧设有与所述后腔相连通的滤波腔。
如上所述的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所述前腔和后腔之间为安装所述喇叭单元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滤波槽,所述滤波槽与所述喇叭单元的侧面围设形成所述滤波腔。
如上所述的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所述滤波槽的截面呈U形。
如上所述的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所述后腔至所述安装腔方向的径向尺寸逐渐变小。
如上所述的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所述滤波槽的槽宽为所述安装腔横截面周长的1/12~1/10。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耳机,包括耳机硅胶套以及如上所述的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所述壳体外侧前端设有安装卡柱,所述耳机硅胶套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安装卡柱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所述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中,所述喇叭单元为发声单元,声波在后腔形成低频共振后再传送出去,在这过程中,高频声波在滤波腔内被过滤,在保证耳机本身的防水性能的同时,通过所述滤波腔滤去高频声波,确保了耳机的三频均衡,同时满足消费者对防水和音质的双重需求,消费者可以戴着耳机游泳同时单独专享自己喜欢的优美音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B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耳机在经过所述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滤波前后的声波曲线关系图,其中a曲线为滤波前,b曲线为滤波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内腔设有喇叭单元1,所述喇叭单元1将所述壳体10内腔分隔形成前腔2和后腔3,所述后腔3为密封空间,所述喇叭单元1的周侧设有与所述后腔3相连通的滤波腔4。
所述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中,所述喇叭单元1为发声单元,声波在后腔3形成低频共振后再传送出去,在这过程中,高频声波在滤波腔4内被过滤,在保证耳机本身的防水性能的同时,通过所述滤波腔滤去高频声波,确保了耳机的三频均衡,同时满足消费者对防水和音质的双重需求,消费者可以戴着耳机游泳同时单独专享自己喜欢的优美音乐。如图5所示,高频滤波后的耳机声波更加平顺,听起来更加舒适。
进一步地,所述前腔2和后腔3之间为安装所述喇叭单元1的安装腔5,所述安装腔5的侧壁上开设有滤波槽,所述滤波槽与所述喇叭单元1的侧面围设形成所述滤波腔4。具体地,作为其中一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滤波槽的截面呈U形。
为了保证较出色的声学性能,尤其是加强低频的下潜,一般后腔比前腔的体积大,相应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腔3至所述安装腔5方向的径向尺寸逐渐变小。
为了保证喇叭单元1安装的稳定性并保证高频滤波的有效性,所述滤波槽的槽宽为所述安装腔5横截面周长的1/12~1/10。
本实施还提供一种耳机,包括耳机硅胶套以及如上所述的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所述壳体10外侧前端设有安装卡柱101,所述耳机硅胶套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安装卡柱101上。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但不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中,所述喇叭单元1为发声单元,声波在后腔3形成低频共振后再传送出去,在这过程中,高频声波在滤波腔4内被过滤,在保证耳机本身的防水性能的同时,通过所述滤波腔滤去高频声波,确保了耳机的三频均衡,同时满足消费者对防水和音质的双重需求,消费者可以戴着耳机游泳同时单独专享自己喜欢的优美音乐。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内腔设有喇叭单元(1),所述喇叭单元(1)将所述壳体(10)内腔分隔形成前腔(2)和后腔(3),所述后腔(3)为密封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单元(1)的周侧设有与所述后腔(3)相连通的滤波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腔(2)和后腔(3)之间为安装所述喇叭单元(1)的安装腔(5),所述安装腔(5)的侧壁上开设有滤波槽,所述滤波槽与所述喇叭单元(1)的侧面围设形成所述滤波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槽的截面呈U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腔(3)至所述安装腔(5)方向的径向尺寸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槽的槽宽为所述安装腔(5)横截面周长的1/12~1/10。
6.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硅胶套以及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所述壳体(10)外侧前端设有安装卡柱(101),所述耳机硅胶套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安装卡柱(101)上。
CN202022615194.XU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及耳机 Active CN213522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5194.XU CN213522321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及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5194.XU CN213522321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及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22321U true CN213522321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23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15194.XU Active CN213522321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及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22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42485B (zh) 入耳式耳机
CN110971732B (zh) 一种电子终端
CN112839284B (zh) 发声单体和耳机
CN213522321U (zh) 一种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及耳机
RU2680663C2 (ru) Внутриканальный наушник
CN201986131U (zh) 一种3d四喇叭高保真立体声耳机
CN112165668A (zh) 一种自带高频滤波的耳机结构及耳机
CN208572425U (zh) 高音质双音频单元同向出音的发声装置
CN213906888U (zh) 发声单体和耳机
CN206061072U (zh) 耳机
CN205622807U (zh) 两用耳机
CN112165667A (zh) 一种自带分频网络的双单元耳机
CN210157350U (zh) 一种多喇叭耳机
TWM624432U (zh) 一種揚聲器結構和一種耳機
JP6583226B2 (ja) ヘッドホン
CN218920585U (zh) 耳机
CN213522324U (zh) 一种自带分频网络的双单元耳机
CN210431809U (zh) 一种带内腔体异型结构的耳机
CN215300904U (zh) 扬声器箱
CN216526586U (zh) 一种具有发声功能的眼镜
CN217721443U (zh) 耳机芯及耳机
CN210298019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210518782U (zh) 一种新型耳机喇叭音腔共鸣结构
CN216057449U (zh) 一种声学组件及耳机
CN218630413U (zh) 智能眼镜腿和智能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