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16901U - 影像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影像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16901U
CN213516901U CN202022307249.0U CN202022307249U CN213516901U CN 213516901 U CN213516901 U CN 213516901U CN 202022307249 U CN202022307249 U CN 202022307249U CN 213516901 U CN213516901 U CN 213516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etected
reflector
reflection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072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和
陈文文
崔斌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yil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yil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yil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yil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072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16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16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16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影像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影像检测装置,包括处于同一光路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反射组件、光源组件以及影像采集装置。第一反射组件包括围设于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的至少一个第一反射镜,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与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呈夹角,以使光源组件的光束经第一反射镜反射后由影像采集装置所采集。将待检测对象放置在第一反射镜的一侧,这样,在光源组件发出光束后经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反射后照射在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并且,待测对象的周向侧壁的影像光束经原光束路径反射进入影像采集装置的采集端,即一次检测动作可获得待检测对象的至少两个不同的面。这样,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影像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影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影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影像检测装置一般是通过直接拍摄某个面的影像,或者通过第一反射镜反射某个面的影像,去对产品的待检测面进行检测。但随着科技快速发展,电子元器件的体积越来越小,结构越来越精密,检测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影像检测方法虽然可以对产品单个面进行拍摄检测,但一旦产品的外形发生角度上的变化,或者检测面更改,都需要对影像检测装置进行调整,比如通过更改第一反射镜的角度去迎合产品的变化。而且,产品通常需要进行多个面的影像检测,传统影像检测装置无法满足同时满足,检测效率更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影像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影像检测装置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影像检测装置,包括处于同一光路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反射组件、光源组件以及影像采集装置,所述第一反射组件包括围设于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的至少一个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与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呈夹角,以使所述光源组件的光束经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由所述影像采集装置所采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将待检测对象放置在第一反射镜的一侧,这样,在光源组件发出光束后经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反射后照射在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并且,待测对象的周向侧壁的影像光束经原光束路径反射进入影像采集装置的采集端,这样,根据实际需要,可增加第一反射镜的数量,来获得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的影像,例如,一个第一反射镜获得待检测对象的一个侧壁影像,两个第一反射镜则获得待检测对象的两个侧壁影像,以此类推,同时,影像采集装置又可直接采集到待检测对象的底部影像,即一次检测动作可获得待检测对象的至少两个不同的面。这样,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与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呈夹角可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与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之间的夹角能适应使用需求,这样,能够使得影像采集装置的采集端始终获得较为良好的侧壁影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组件包括座体、铰接于所述座体上的若干转动板以及设于对应所述转动板上的所述第一反射镜,所述座体上开设有供所述光源组件的光束透过的透光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体起到固定作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反射镜的转动板可相对座体铰接转动,从而改变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与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呈夹角的大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动板以所述座体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地设于所述座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同时对待检测对象的两个周向侧壁进行检测时,则设置两个转动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板通过转轴铰接于所述座体的内壁上,所述转动板具有与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呈夹角的安装面,所述第一反射镜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板的安装面朝向座体的透光孔,这样,使得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能够接收来自光源组件的光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影像检测装置包括第二反射组件,所述第二反射组件具有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光路上,且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的光束路径以使所述影像采集装置采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增设第二反射组件后,光束经第一反射镜反射后的光路路径在经第二反射组件的第二反射镜反射后发生改变,影像采集装置的布设位置可与光源组件所发射光束的原光路呈夹角,从而使得影像检测装置整体占地空间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之间的角度可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需要带动第二反射镜相对安装座转动,从而使得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与水平平面之间夹角可调,从而与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相适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影像采集装置包括镜头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镜头的安装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用于固定镜头,以及安装板通过安装在外设支架上实现影像采集装置的整体的稳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头能够在所述安装板上沿光路方向相对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镜头可在滑轨结构的限位下于安装板上滑行,从而实现调整镜头与第一反射镜或第二反射镜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固定座以及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环形光源本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座起到对环形光源本体固定的作用,而环形光源本体的开孔与座体的透光孔相对应,方便待检测对象的检测面影像透过环形光源本体的开孔被影像采集装置的镜头所采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影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影像检测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影像检测装置的第一反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第一反射组件10、光源组件20、影像采集装置30、第一反射镜11、座体12、转动板13、透光孔12a、安装面13a、第二反射组件40、第二反射镜41、安装座42、镜头31、安装板32、防护罩33、滑轨结构32a、固定座21、环形光源本体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和图3,本申请的一种影像检测装置,包括处于同一光路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反射组件10、光源组件20以及影像采集装置30。这里,同一光路是指光源组件20发射出的光束经过第一反射组件10反射后照射在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上,同时,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上的影像光束原路返回,再经第一反射组件10反射后被影像采集装置30的采集端采集。第一反射组件10包括围设于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的至少一个第一反射镜11,第一反射镜11的反射面与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呈夹角,以使光源组件20的光束经第一反射镜11反射后由影像采集装置30所采集。可以理解地,第一反射镜11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加,即增加的第一反射镜11与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相对应,这样,根据实际的检测需要,来增加第一反射镜11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将待检测对象放置在第一反射镜11的一侧,这样,在光源组件20发出光束后经第一反射镜11的反射面反射后照射在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并且,待测对象的周向侧壁的影像光束经原光束路径反射进入影像采集装置30的采集端,这样,根据实际需要,可增加第一反射镜11的数量,来获得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的影像,例如,一个第一反射镜11获得待检测对象的一个侧壁影像,两个第一反射镜11则获得待检测对象的两个侧壁影像,以此类推,同时,影像采集装置30又可直接采集到待检测对象的底部影像,即一次检测动作可获得待检测对象的至少两个不同的面。这样,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需要说明地,若第一反射镜11的数量较多时,可根据待检测对象的大小,来调整各第一反射镜11之间的间距,以满足待检测对象的放置要求。这里,待检测对象可为电子元器件等。
请参考图1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镜11的反射面与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呈夹角可调。可以理解地,当待检测对象的放置位置发生改变时,可调节各第一反射镜11的反射面与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呈夹角,这样,能够始终获得较为良好的侧壁影像。
具体地,请参考图1和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反射组件10包括座体12、铰接于座体12上的若干转动板13以及设于对应转动板13上的第一反射镜11,座体12上开设有供光源组件20的光束透过的透光孔12a。可以理解地,座体起到固定作用,并且可通过外设的转接件进行支撑,实现安装位置固定。然后,用于连接第一反射镜11的转动板13可相对座体12铰接转动,从而改变第一反射镜11的反射面与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呈夹角的大小。需要说明地是,待检测对象放置在座体12的透光孔12a处,而各第一反射镜11围设在待检测对象的外围,从而满足待检测对象的侧壁影像光束通过透光孔12a反射回影像采集装置30的采集端。
优选地,请参考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动板13的数量为两个,转动板13以座体12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地设于座体12上。可以理解地,当需同时对待检测对象的两个周向侧壁进行检测时,则设置两个转动板13。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以座体12的中轴线为中心周向分布多个转动板13以满足多个第一反射镜11的发射采集需要。
具体地,请参考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动板13通过转轴铰接于座体12的内壁上,转动板13具有与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呈夹角的安装面13a,第一反射镜11安装于安装面13a上。可以理解地,转动板13的安装面13a朝向座体12的透光孔12a,这样,使得第一反射镜11的反射面能够接收来自光源组件20的光束。优选地,可在座体12上开设安装槽,将转动板13容置在安装槽内,从而对转动板13进行限位,以保证转动板13相对座体12铰接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在转动板13上设置提拉扳手,方便操作人员提拉带动转动板13相对座体12铰接转动。
请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影像检测装置包括第二反射组件40,第二反射组件40具有第二反射镜41,第二反射镜41位于光路上,且用于改变第一反射镜11反射后的光束路径以使影像采集装置30采集。可以理解地,当无第二反射组件40时,影像采集装置30只能沿光束经第一反射镜11反射后的光路路径上布设,这样,导致整个影像检测装置的长度较长,占地空间大。而增加了第二反射组件40后,光束经第一反射镜11反射后的光路路径在经第二反射组件40的第二反射镜41反射后发生改变,这样,影像采集装置30的布设位置可与光源组件20所发射光束的原光路呈夹角,从而使得影像检测装置整体占地空间减小。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反射镜41的反射面与第一反射镜11的反射面之间的角度可调。可以理解地,第二反射镜41铰接在安装座42上,即可根据需要带动第二反射镜41相对安装座42转动,从而使得第二反射镜41的反射面与水平平面之间夹角可调,从而与第一反射镜11的反射面相适配,这样,在第一反射镜11的反射面与待检测装置的周向侧壁之间的夹角发生改变时,第二反射镜41能够适应性的微调,从而保证影像采集清晰度以及采集角度更佳。
请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影像采集装置30包括镜头31以及用于连接镜头31的安装板32。可以理解地,安装板32用于固定镜头31,以及安装板32通过安装在外设支架上实现影像采集装置30的整体的稳固。优选地,请参考图,影像采集装置30还包括防护罩33,该防护罩33罩设于镜头31且连接在安装板32上,这样,对镜头31起到保护作用,提高采集过程的安全性。
优选地,请参考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31能够在安装板32上沿光路方向相对移动。可以理解地,在安装板32上设置有滑轨结构32a,例如,导轨,或导向槽等,使得影像采集装置30的镜头31可在滑轨结构32a的限位下于安装板32上滑行,从而实现调整镜头31与第一反射镜11或第二反射镜41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的安装场合需要。
请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组件20包括连接于安装板32上的固定座21以及设于固定座21上的环形光源本体22。可以理解地,固定座21起到对环形光源本体22固定的作用,而环形光源本体22的开孔与座体12的透光孔12a相对应,方便待检测对象的检测面影像透过环形光源本体22的开孔被影像采集装置30的镜头31所采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影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于同一光路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反射组件、光源组件以及影像采集装置,所述第一反射组件包括围设于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的至少一个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与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呈夹角,以使所述光源组件的光束经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由所述影像采集装置所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与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呈夹角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组件包括座体、铰接于所述座体上的若干转动板以及设于对应所述转动板上的所述第一反射镜,所述座体上开设有供所述光源组件的光束透过的透光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动板以所述座体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地设于所述座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通过转轴铰接于所述座体的内壁上,所述转动板具有与待检测对象的周向侧壁呈夹角的安装面,所述第一反射镜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影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检测装置包括第二反射组件,所述第二反射组件具有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光路上,且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的光束路径以使所述影像采集装置采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之间的角度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影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采集装置包括镜头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镜头的安装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影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能够在所述安装板上沿光路方向相对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影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固定座以及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环形光源本体。
CN202022307249.0U 2020-10-16 2020-10-16 影像检测装置 Active CN213516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7249.0U CN213516901U (zh) 2020-10-16 2020-10-16 影像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7249.0U CN213516901U (zh) 2020-10-16 2020-10-16 影像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16901U true CN213516901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397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07249.0U Active CN213516901U (zh) 2020-10-16 2020-10-16 影像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169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27274B (zh) 一种激光雷达
CN106442327B (zh) 一种用于物体侧面图像信息检测的光学系统
CN108761471A (zh) 一种激光雷达
US10901088B2 (en) Laser scanner with light
CN110207616A (zh) 一种基于反射光路的拍摄装置
CN210348162U (zh) 光源支架及装置及图像采集设备
CN213516901U (zh) 影像检测装置
CN115297247B (zh) 摄像机
CN209979849U (zh) 一种数字智能型微型激光位移传感器
CN214334696U (zh) Ccd相机外观检测机构
CN212988587U (zh) 体温监测装置
CN215296170U (zh) 一种分光图像采集装置
CN110031189B (zh) 一种光轴定位装置与方法
CN211085142U (zh) 一种车辆轮廓检测系统
CN219512085U (zh) 一种高清双转角同轴光源
CN215812391U (zh) 一种便携式光谱仪
CN217506338U (zh) 玻璃幕墙监测器以及玻璃幕墙监测装置
CN211502178U (zh) 多功能云台
CN218630254U (zh) 一种红外椭球漫反射装置
CN217505697U (zh) 装配支撑框架以及玻璃幕墙监测器
CN219875914U (zh) 复合型成像系统
CN217307765U (zh) 一种自适应转动相机
CN219145495U (zh) 一种摄像装置
CN111427224B (zh) 一种投影成像镜组的安装结构及投影成像装置
CN219266078U (zh) 一种旋转定位单元及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