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15679U - 定位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定位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15679U
CN213515679U CN202022221265.8U CN202022221265U CN213515679U CN 213515679 U CN213515679 U CN 213515679U CN 202022221265 U CN202022221265 U CN 202022221265U CN 213515679 U CN213515679 U CN 213515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object
receiving
movable equipment
movable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12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来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22126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15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15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15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和系统,包括:可移动设备和位于目标对象上的接收设备;可移动设备与接收设备通信连接;可移动设备发送至少三次定位目标对象的指令信号;其中,可移动设备发送任意两次的指令信号时,所处的位置均不同;接收设备针对每次接收到的指令信号,向可移动设备发送对应的反馈信号;可移动设备接收到所有反馈信号后,显示目标对象的位置。该方式中,通过可移动设备在至少三个不同的位置,向接收设备发送指令信号,并通过接收设备的反馈信号,显示目标对象的位置,能够准确的定位目标对象的位置,该方式对网络信号依赖性小,可以应用于较多的定位场景,提高了定位效率。

Description

定位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对象的普及,利用对象出行的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在对象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寻找对象的问题,很多时候会因为寻找对象浪费很多时间。目前的对象定位方式,通常是基于网络信号进行对象定位,比如,GPS(Global 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信号、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网)信号、蓝牙等;但是在网络信号较差的场景中,比如,室内或者地下车库等,不能准确的获得对象的位置信息,该定位装置对网络信号的依赖性较强,制约了对象定位的应用场景,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和系统,以增加定位的应用场景,提高定位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包括:可移动设备和位于目标对象上的接收设备;可移动设备与接收设备通信连接;可移动设备发送至少三次定位目标对象的指令信号;其中,可移动设备发送任意两次的指令信号时,所处的位置均不同;接收设备针对每次接收到的指令信号,向可移动设备发送对应的反馈信号;可移动设备接收到所有反馈信号后,显示目标对象的位置。
进一步的,可移动设备包括显示屏、主板和第一电池;主板设置于显示屏和第一电池的中间;显示屏包括按键区域;按键区域包括定位按钮;主板包括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接收设备包括第二无线电收发模块;可移动设备通过无线电与接收设备通信连接;按下定位按钮,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发送定位目标对象的指令信号;第二无线电收发模块针对每次接收到的指令信号,发送对应的反馈信号;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接收反馈信号;其中,按下任意两次定位按钮时,可移动设备所处的位置均不同。
进一步的,主板包括:微处理器、陀螺仪模块、地球磁场传感器模块;微处理器分别与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陀螺仪模块和地球磁场传感器模块连接;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接收到反馈信号后,将反馈信号发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接收到反馈信号后,将反馈信号分别发送至陀螺仪模块和地球磁场传感器模块;陀螺仪模块接收到反馈信号后,将可移动设备的移动距离和角度,以及目标对象相对于可移动设备的距离,返回至微处理器;地球磁场传感器模块接收到反馈信号后,将可移动设备的当前朝向,返回至微处理器。
进一步的,陀螺仪模块还包括距离测量单元和角度测量单元;陀螺仪模块接收到反馈信号后,距离测量单元,用于将可移动设备的移动距离,以及目标对象相对于可移动设备的距离,返回至微处理器;角度测量单元,用于将可移动设备的角度返回至微处理器;主板还包括显示屏驱动模块;显示屏驱动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接收到可移动设备的移动距离和角度、目标对象相对于可移动设备的距离以及可移动设备的当前朝向后,将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显示屏驱动模块。
进一步的,显示屏还包括距离显示区域和方向显示区域;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对象相对于可移动设备的距离和方向;显示屏驱动模块接收到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后,将目标对象相对于可移动设备的距离显示在距离显示区域;将目标对象相对于可移动设备的方向显示在方向显示区域。
进一步的,按键区域还包括模式切换按钮;按下模式切换按钮,陀螺仪模块记录离开目标对象后,可移动设备的移动轨迹,将移动轨迹的数据发送至微处理器;其中,移动轨迹的数据包括:可移动设备相对于目标对象的移动方向,和可移动设备相对于目标对象的移动距离。
进一步的,显示屏还包括移动轨迹显示区域;微处理器接收到移动轨迹的数据后,将移动轨迹的数据发送至显示屏驱动模块;显示屏驱动模块接收到移动轨迹的数据后,将移动轨迹显示在移动轨迹显示区域。
进一步的,显示屏还包括当前朝向显示区域;当前朝向显示区域用于显示可移动设备的当前朝向。
进一步的,显示屏还包括信息提示显示区域;信息提示显示区域用于提示可移动设备接收到反馈信号;接收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池。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系统,包括:服务器和第一方面任一项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服务器用于接收定位装置发送的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和系统,包括:可移动设备和位于目标对象上的接收设备;可移动设备与接收设备通信连接;可移动设备发送至少三次定位目标对象的指令信号;其中,可移动设备发送任意两次的指令信号时,所处的位置均不同;接收设备针对每次接收到的指令信号,向可移动设备发送对应的反馈信号;可移动设备接收到所有反馈信号后,显示目标对象的位置。该方式中,通过可移动设备在至少三个不同的位置,向接收设备发送指令信号,并通过接收设备的反馈信号,显示目标对象的位置,能够准确的定位目标对象的位置,该方式对网络信号依赖性小,可以应用于较多的定位场景,提高了定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装置中可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装置的可移动设备中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装置的可移动设备中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装置中接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定位装置;1-可移动设备;2-接收设备;11-显示屏;111-按键区域;1111-定位按钮;1112-模式切换按钮;112-距离显示区域;113-方向显示区域;114-移动轨迹显示区域;115-当前朝向显示区域;116-信息提示显示区域;12-主板;121-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122-微处理器;123-陀螺仪模块;124-地球磁场传感器模块;125-显示屏驱动模块;13-第一电池;21-第二无线电收发模块;22-第二电池;200-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的对象定位装置,通常是基于网络信号进行对象定位,比如,GPS信号、WIFI信号、蓝牙等;该方式需要在应用场景中设置基站的定位系统,操作繁琐;另外,在网络信号较差的场景中,比如,室内或者地下车库等,不能准确的获得对象的位置信息,该定位方式对网络信号的依赖性较强,制约了对象定位的应用场景,且效率较低。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装置和系统,该技术可以应用于手机、车钥匙、平板电脑等可移动设备中。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定位装置进行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该定位装置100,包括:可移动设备1和位于目标对象上的接收设备2;可移动设备1与接收设备2通信连接;可移动设备1发送至少三次定位目标对象的指令信号;其中,可移动设备1发送任意两次的指令信号时,所处的位置均不同;接收设备2针对每次接收到的指令信号,向可移动设备1发送对应的反馈信号;可移动设备1接收到所有反馈信号后,显示目标对象的位置。
上述可移动设备可以是手机、车钥匙、还可以是显示屏等可移动设备;该可移动设备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等,本申请不做限制;上述接收设备可以设置于目标对象中,用于接收来自可移动设备的指令信号,还用于向可移动设备发送反馈信号;上述目标对象可以是停止的汽车、轿车、手机、人物、动物等对象。
上述指令信号可以是无线电信号、电磁波信号等;其中,每次向接收设备发送指令信号时,可移动设备所处的位置都不相同;三个位置可以是三个不同的位置;
当使用者需要寻找目标对象时,可以将可移动设备水平放置,在当前位置按下定位目标对象的指令对应的按钮,可移动设备响应于定位目标对象的指令,向接收设备发送指令信号,该接收设备的位置相当于目标对象的位置;接收设备接收到该指令信号后,会向可移动设备发送反馈信号,当可移动设备接收到反馈信号时,可移动设备可以通过振动、语音、或显示提示信息等方式提示,提醒使用者可以向下一个位置移动;移动到下一个位置后,继续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在三个位置时得到接收设备返回的针对第三次指令信号的反馈信号。
目标对象的位置为可移动设备移动至最后一个位置时,目标对象相对于该位置的具体位置信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包括:可移动设备和位于目标对象上的接收设备;可移动设备与接收设备通信连接;可移动设备发送至少三次定位目标对象的指令信号;其中,可移动设备发送任意两次的指令信号时,所处的位置均不同;接收设备针对每次接收到的指令信号,向可移动设备发送对应的反馈信号;可移动设备接收到所有反馈信号后,显示目标对象的位置。该方式中,通过可移动设备在至少三个不同的位置,向接收设备发送指令信号,并通过接收设备的反馈信号,显示目标对象的位置,能够准确的定位目标对象的位置,该方式对网络信号依赖性小,可以应用于较多的定位场景,提高了定位效率。
参见图2所示的可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可移动设备1包括显示屏11、主板12和第一电池13;主板12设置于显示屏11和第一电池13的中间;其中,可以根据配置需要第一电池可以是太阳能充电电池,也可以是蓄电池,即不能充电电池。
参见图3所示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显示屏11包括按键区域111;按键区域111包括定位按钮1111;
参见图4所示的主板的结构示意图,主板12包括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121;
参见图5所示的接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接收设备2包括第二无线电收发模块21;可移动设备1通过无线电与接收设备2通信连接;可移动设备1通过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和第二无线收发模块与接收设备2通信连接。
按下定位按钮1111,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121发送定位目标对象的指令信号;第二无线电收发模块21针对每次接收到的指令信号,发送对应的反馈信号;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121接收反馈信号;其中,按下任意两次定位按钮1111时,可移动设备1所处的位置均不同。
在不同位置按下可移动设备的定位目标对象的指令对应的定位按钮,可移动设备中的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在至少三个不同位置向接收设备发送指令信号,接收设备的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在每次接收到指令信号后,向可移动设备的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发送反馈信号。
上述按键区域111还可以包括开机按钮、复位按钮等。
继续参见图4所示的主板的结构示意图,主板12包括:微处理器122、陀螺仪模块123、地球磁场传感器模块124;微处理器122分别与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121、陀螺仪模块123和地球磁场传感器模块124连接;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121接收到反馈信号后,将反馈信号发送至微处理器122;微处理器122接收到反馈信号后,将反馈信号分别发送至陀螺仪模块123和地球磁场传感器模块124;陀螺仪模块123接收到反馈信号后,将可移动设备1的移动距离和角度,以及目标对象相对于可移动设备的距离,返回至微处理器122;地球磁场传感器模块接收到反馈信号后,将可移动设备1的当前朝向,返回至微处理器122。
可移动设备中的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接收到接收设备的第二无线电收发模块返回的针对至少三次指令信号的反馈信号,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每次接收到反馈信号后,都会将该次的反馈信号发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每次接收到反馈信号后,都会将该反馈信号分别发送至陀螺仪模块和地球磁场传感器模块;陀螺仪模块接收到反馈信号后,都会将当前可移动设备的移动距离和角度,以及目标对象相对于当前可移动设备的距离,返回至微处理器;地球磁场传感器模块每次接收到反馈信号后,将当前可移动设备的当前朝向,返回至微处理器。
继续参见图4,陀螺仪模块还包括距离测量单元和角度测量单元(图中未示出);陀螺仪模块接收到反馈信号后,距离测量单元,用于将可移动设备的移动距离,以及目标对象相对于可移动设备的距离,返回至微处理器;角度测量单元,用于将可移动设备的角度返回至微处理器;其中,距离测量单元可以是运动加速度测量单元或速度测量单元。
主板还包括显示屏驱动模块125;显示屏驱动模块125与微处理器122连接;微处理器122接收到可移动设备1的移动距离和角度、目标对象相对于可移动设备的距离以及可移动设备的当前朝向后,将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显示屏驱动模块125。
微处理器接收到可移动设备至少在三个位置时,可移动设备的移动距离和角度、目标对象相对于可移动设备的距离以及可移动设备的当前朝向后,才会将得到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并将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显示屏驱动模块。
继续参见图3,显示屏11还包括距离显示区域112和方向显示区域113;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对象相对于可移动设备1的距离和方向;显示屏驱动模块125接收到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后,将目标对象相对于可移动设备1的距离显示在距离显示区域112;将目标对象相对于可移动设备1的方向显示在方向显示区域113。其中,显示屏驱动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显示在显示屏的相应位置。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见图3所示,按键区域111还包括模式切换按钮1112;按下模式切换按钮1112,陀螺仪模块123记录离开目标对象后,可移动设备1的移动轨迹,将移动轨迹的数据发送至微处理器122;其中,移动轨迹的数据包括:可移动设备相对于目标对象的移动方向,和可移动设备相对于目标对象的移动距离。
参见图3所示,显示屏11还包括移动轨迹显示区域114;微处理器接收到移动轨迹的数据后,将移动轨迹的数据发送至显示屏驱动模块;显示屏驱动模块接收到移动轨迹的数据后,将移动轨迹显示在移动轨迹显示区域114。
当然,使用者还可以在下车之后,通过模式切换按钮,将模式转换为记录移动轨迹的定位模式,此时可移动设备中的陀螺仪模块运行,陀螺仪模块可以记录可移动设备离开目标对象时,可移动设备所移动的角度,同时可以记录使用者离开对象后的所有运动轨迹数据;将移动轨迹的数据发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接收到移动轨迹的数据后,将移动轨迹的数据发送至显示屏驱动模块;显示屏驱动模块接收到移动轨迹的数据后,将移动轨迹显示在移动轨迹显示区域;当用者可以利用可移动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的移动轨迹原路返回寻找目标对象。
能够利用两种不同的定位方式完成对象的定位,而且这两种方式可以相互校准,互补利用,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参见图3所示,显示屏11还包括当前朝向显示区域115;当前朝向显示区域115用于显示可移动设备的当前朝向。显示屏11还包括信息提示显示区域116;信息提示显示区域116用于提示可移动设备1接收到反馈信号;
为了使使用者能够区分当前位置的朝向,以及具体的方位,显示屏还包括当前朝向显示区域,用于显示可移动设备的当前朝向,使使用者能够时刻了解到当前面向的具体方位。信息提示显示区域116还可以用于显示其他的提示信息;比如,当前定位模式、开机关机显示等。
由于可移动设备需要发送至少三次指令信号,接收设备针对每次接收的指令信号,会返回反馈信号,且每次发送指令信号的位置都不同;为了提醒使用者可以向下一个位置移动,显示屏还包括信息提示显示区域,用于提示可移动设备接收到了反馈信号,此时使用者可以继续移动至下一个位置。
参见图5所示,接收设备2还包括第二电池22。其中,可以根据配置需要第二电池可以是太阳能充电电池,也可以是蓄电池,即不能充电电池。
需要说明的是,当可移动设备在当前位置发送指令信号后,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收到接收设备的反馈信号,则可以继续移动,当到达下一个位置时,再次发送指令信号,直到收到接收设备的反馈信号后,才会将反馈信号发送至微处理器,并确定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
该方式中,利用指令信号的发送和反馈信号的接收,输出目标对象相对于最终位置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信息显示在可移动设备中的显示屏,使用者可以根据可移动设备显示的导航信息寻找目标对象,该方式能够准确的定位使用者的相对移动位置,此外还能发射无线电信号,用于测距。能够替代传统的基于GPS或者基于WIFI,蓝牙等需要布置基站的定位系统,对网络信号的依赖性较小,特别适用于地下车库等网络信号不强的场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位系统,参见图6所示,包括:服务器200和上述的定位装置100,定位装置100与服务器200通信连接;服务器200用于接收定位装置100发送的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
定位装置100可以将最终输出的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以及可移动设备1的移动轨迹发送至服务器200。上述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也可以是硬件服务器;具体的,在有网络的情况下,服务器用于接收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当没有携带手持设备时,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查找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设备和位于目标对象上的接收设备;所述可移动设备与所述接收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可移动设备发送至少三次定位所述目标对象的指令信号;其中,所述可移动设备发送任意两次的指令信号时,所处的位置均不同;
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每次接收到的所述指令信号,向所述可移动设备发送对应的反馈信号;
所述可移动设备接收到所有反馈信号后,显示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设备包括显示屏、主板和第一电池;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第一电池的中间;
所述显示屏包括按键区域;所述按键区域包括定位按钮;
所述主板包括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所述接收设备包括第二无线电收发模块;所述可移动设备通过无线电与所述接收设备通信连接;
按下所述定位按钮,所述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发送定位所述目标对象的指令信号;所述第二无线电收发模块针对每次接收到的所述指令信号,发送对应的反馈信号;所述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接收所述反馈信号;
其中,按下任意两次所述定位按钮时,所述可移动设备所处的位置均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包括:微处理器、陀螺仪模块、地球磁场传感器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所述陀螺仪模块和所述地球磁场传感器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无线电收发模块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后,将所述反馈信号发送至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后,将所述反馈信号分别发送至所述陀螺仪模块和所述地球磁场传感器模块;
所述陀螺仪模块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后,将所述可移动设备的移动距离和角度,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可移动设备的距离,返回至所述微处理器;
所述地球磁场传感器模块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后,将所述可移动设备的当前朝向,返回至所述微处理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陀螺仪模块还包括距离测量单元和角度测量单元;所述陀螺仪模块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后,所述距离测量单元,用于将所述可移动设备的移动距离,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可移动设备的距离,返回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角度测量单元,用于将所述可移动设备的角度返回至所述微处理器;
所述主板还包括显示屏驱动模块;所述显示屏驱动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所述可移动设备的移动距离和角度、所述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可移动设备的距离以及所述可移动设备的当前朝向后,将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显示屏驱动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距离显示区域和方向显示区域;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可移动设备的距离和方向;
所述显示屏驱动模块接收到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后,将所述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可移动设备的距离显示在所述距离显示区域;将所述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可移动设备的方向显示在所述方向显示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区域还包括模式切换按钮;所述主板包括陀螺仪模块和微处理器;
按下所述模式切换按钮,所述陀螺仪模块记录离开所述目标对象后,所述可移动设备的移动轨迹,将所述移动轨迹的数据发送至所述微处理器;其中,所述移动轨迹的数据包括:所述可移动设备相对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移动方向,和所述可移动设备相对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移动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移动轨迹显示区域;所述主板还包括显示屏驱动模块;
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所述移动轨迹的数据后,将所述移动轨迹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显示屏驱动模块;所述显示屏驱动模块接收到所述移动轨迹的数据后,将所述移动轨迹显示在所述移动轨迹显示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当前朝向显示区域;所述当前朝向显示区域用于显示所述可移动设备的当前朝向。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信息提示显示区域;所述信息提示显示区域用于提示所述可移动设备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
所述接收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池。
10.一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定位装置发送的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
CN202022221265.8U 2020-09-30 2020-09-30 定位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213515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1265.8U CN213515679U (zh) 2020-09-30 2020-09-30 定位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1265.8U CN213515679U (zh) 2020-09-30 2020-09-30 定位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15679U true CN213515679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396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1265.8U Active CN213515679U (zh) 2020-09-30 2020-09-30 定位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15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4189B (zh) 移动终端的gps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
KR101602221B1 (ko) 이동 단말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4599346A (zh) 一种驾驶行为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3718062A (zh) 用于确保个人导航设备的服务的持续性的方法及其设备
EP273584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oor navigation
WO2013125306A1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位置推定方法
CN103313146A (zh) 具定位功能的对讲机装置
CN207148550U (zh) 一种带支付功能的儿童校园手表
CN110806560B (zh) 一种物体定位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40968A (zh) 路况提醒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1837397U (zh) 基于蓝牙技术的智能导航系统
CN203775285U (zh) 具定位功能的rfid手机
CN102192739A (zh) 一种矿井导航仪及导航系统
CN104914456A (zh) 一种具有电子围栏功能的健康腕表
JPH10197277A (ja) 方向指示装置、方向指示方法、道案内システムおよび道案内方法
CN213515679U (zh) 定位装置和系统
US9756475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lace recognition
CN205121834U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寻车系统
CN110595458A (zh) 建筑物的三维展示系统
CN205179372U (zh) 近距离无线通信定位与跟踪装置
CN212624333U (zh) 定位手环和定位手环系统
CN107421528A (zh) 一种区域专用实体导航指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2003287426A (ja) Gps測位装置及び位置情報表示方法
TW201440563A (zh) 具循跡模組之手持裝置與方法
CN105050104A (zh) 一种lte室内无线信号参数分布数据的测试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