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12475U -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12475U
CN213512475U CN202021531626.2U CN202021531626U CN213512475U CN 213512475 U CN213512475 U CN 213512475U CN 202021531626 U CN202021531626 U CN 202021531626U CN 213512475 U CN213512475 U CN 213512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layer
steel pipe
built
heat tr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316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文松
付博
徐洋
肖瑞雪
陈工
邓法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Kangc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angc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angc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angc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316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12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12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12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包括最内层的内置钢管,所述的内置钢管的外侧设置有一层外置软管,并且在内置钢管和外置软管之间设置有一层导热硅脂层,而所述的外置软管的外侧又设置有一层伴热带层,该伴热带层的外侧相应设置有一层内保护层,而该内保护层的外侧又设置有一层保温层,保温层的外侧设置有一层防水防腐层。本实用新型中的外置软管为内置钢管提供支撑,当伴热管线发生堵塞时,因内置钢管与外置软管之间设置有一层具有润滑作用的导热硅脂层,所以可以轻松将内置的BA级不锈钢管拔出并换上全新的BA级不锈钢管,以此来轻松解决堵塞问题,大大降低了运维的难度,节省人力、物力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伴热管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
背景技术
在CEMS(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系统中,样气在仪表之间的输送过程往往需要维持温度不变,甚至在某些特定工艺的要求下,样气输送过程中还应存在一定的温升。而如果直接将两仪表进出口相连,虽因传输距离短而保证了样气温度不变,但这种做法会极大限制各个仪表的安装自由度,给整个系统的集成造成影响。采取这种方式集成出来的系统不仅看起来臃肿繁杂,而且无法满足特定情况下的升温需求,更是会使系统失去一定的安全性。故而仪表之间的样气传输一般也会选用一种单芯的伴热管线来完成,这样就可以对仪表的安装位置进行精心的设计,最终集成出来的系统兼具美观与安全。例如经过预处理后的样气需要输送至分析柜(分析柜一般采用GC-FID),此时输送的管路就应该使用单芯的伴热管线,其帮助样气升温的同时又使得GC-FID能够合理地集成在分析柜中。
现有技术中伴热管线的组成结构由外到内一般分为:外壳、保温层、内保护层、伴热带以及作为气体实际通路的内管;其中内管用以传输样气;保温层、保护层及伴热带用以在传输过程中给样气升温;外壳用以增加一定的机械强度。输送伊始,传统的单芯伴热管线能够很好的完成输送的任务,但随着传输进行,样气中某些成分逐渐在内管的内壁结晶累积并最终堵塞内管,此时必须将伴热管线拆下并进行吹扫处理,对于吹扫处理无法疏通的情况就只能选择更换新的伴热管线。如果想要仅仅更换用于样气传输的内管,就需要彻底拆解伴热管线,但是彻底拆解后的伴热管线想要复原非常困难,同时也存在泄露样气以及伴热性能变差等风险,这些风险最终都会影响仪表测量的准确度及可信度。故传统伴热管线的换新操作不可能仅仅更换作为气体流通路径的内管,而是需要将整段伴热管线进行更换。由此可见,传统伴热管线的运维成本高且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费时、费力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包括最内层的内置钢管,所述的内置钢管的外侧设置有一层外置软管,并且在内置钢管和外置软管之间设置有一层导热硅脂层,而所述的外置软管的外侧又设置有一层伴热带层,该伴热带层的外侧相应设置有一层内保护层,而该内保护层的外侧又设置有一层保温层,保温层的外侧设置有一层防水防腐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置钢管设置为BA级不锈钢管,所述的导热硅脂层设置在内置钢管的外侧,并且通过光辉退火的方式在内置钢管的外侧设置导热硅脂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置软管设置为可耐受高温的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软管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伴热带层设置为加热丝,加热丝螺旋有序的紧密缠绕在外置软管的外壁上,并且加热丝的功率稳定可调。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保护层设置为由涤纶工业丝或芳纶丝制成的内保护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保温层设置为发泡交联聚乙烯保温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水防腐层设置为聚氯乙烯树脂防腐层、或聚丙烯防腐层、或聚乙烯防腐层。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外置软管为内置钢管提供支撑,当伴热管线发生堵塞时,因内置钢管与外置软管之间设置有一层具有润滑作用的导热硅脂层,所以可以轻松将内置的BA级不锈钢管拔出并换上全新的BA级不锈钢管,以此来轻松解决堵塞问题,大大降低了运维的难度,节省人力、物力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样气是通过内置的BA级不锈钢管进行运输的,BA级不锈钢管受热后“热胀冷缩”效应不明显,所以较之传统的伴热管线使用软管输送样气的流速受温度影响较小,样气输送更加的稳定;
(3)本实用新型中的BA级不锈钢管价值不高,且仪表之间连接的距离一般较短,所以直接更换钢管而不进行吹扫处理带来的经济损失在可接受范围内,其实际使用过程中钢管堵塞后用通过吹扫处理的方法通常不能实现疏通,因此通过更换BA级不锈钢管的方式会更加节省成本;
(4)本实用新型中的伴热管线柔韧性较好,内置钢管不需担心连接过程中因为折叠而导致样气传输受阻,所以新型伴热管线用作集成时能够增加仪表安装的自由度,实现更加精巧的安装及集成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图;
其中,7-伴热带电源线及温度传感器信号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包括最内层的内置钢管1,内置钢管1的外侧设置有一层外置软管2,并且在内置钢管1和外置软管2之间设置有一层导热硅脂层,而外置软管2的外侧又设置有一层伴热带层3,该伴热带层3的外侧相应设置有一层内保护层4,而该内保护层4的外侧又设置有一层保温层5,保温层5的外侧设置有一层防水防腐层6。
内置钢管1设置为BA级不锈钢管,导热硅脂层3设置在内置钢管1的外侧,并且通过光辉退火的方式在内置钢管1的外侧设置导热硅脂层。
BA级不锈钢管外侧填涂一层导热硅脂层用以杜绝内置BA级不锈钢管与外置软管2之间存在空气的同时增大二者之间的传热系数,这样伴热带层3中的加热丝的功率就可以相应调小,最终实现节省能耗的目的。
内置钢管1在制造过程中,用于润滑的油脂晶粒也会因加工而变形,为了避免油脂残留在钢管中,在退火时利用高温以氩气充当炉内气氛,借由氩气与钢管表面的碳氧结合燃烧,进一步清洁钢管的表面产生亮面效果,这种利用纯氩气退火加热并快速冷却,以亮化光面的方式叫光辉退火,其为无缝管、洁净管,通常用以气路传输。
外置软管2设置为可耐受高温的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软管结构;伴热带层3 设置为加热丝,加热丝螺旋有序的紧密缠绕在外置软管2的外壁上,并且加热丝的功率稳定可调;即一旦调节至固定值,功率的短时间波动不应超过±3W,且此加热丝最高要可提供150℃的温度。
内保护层4设置为由涤纶工业丝或芳纶丝制成的内保护层;保温层5设置为发泡交联聚乙烯保温层;防水防腐层6设置为聚氯乙烯树脂防腐层、或聚丙烯防腐层、或聚乙烯防腐层。
本实用新型伴热管线最核心处为外侧涂有一层导热硅脂的BA级不锈钢管用以运输样气,内置BA不锈钢管外侧套有耐高温的外置软管用以提供支撑作用,耐高温的外置软管外螺旋紧密缠绕一层加热丝做成的伴热带用作热源,伴热带外侧裹上一层内保护层用以保证伴热带的稳定,内保护层外固定一层保温层用以减少热量散失,所述保温层外封装一层防水防腐层用以加强伴热管线的机械强度以及保障伴热管线的使用寿命。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要求范围的,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最内层的内置钢管(1),所述的内置钢管(1)的外侧设置有一层外置软管(2),并且在内置钢管(1)和外置软管(2)之间设置有一层导热硅脂层,而所述的外置软管(2)的外侧又设置有一层伴热带层(3),该伴热带层(3)的外侧相应设置有一层内保护层(4),而该内保护层(4)的外侧又设置有一层保温层(5),保温层(5)的外侧设置有一层防水防腐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置钢管(1)设置为BA级不锈钢管,所述的导热硅脂层设置在内置钢管(1)的外侧,并且通过光辉退火的方式在内置钢管(1)的外侧设置导热硅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置软管(2)设置为可耐受高温的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软管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伴热带层(3)设置为加热丝,加热丝螺旋有序的紧密缠绕在外置软管(2)的外壁上,并且加热丝的功率稳定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保护层(4)设置为由涤纶工业丝或芳纶丝制成的内保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层(5)设置为发泡交联聚乙烯保温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防腐层(6)设置为聚氯乙烯树脂防腐层、或聚丙烯防腐层、或聚乙烯防腐层。
CN202021531626.2U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 Active CN213512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1626.2U CN213512475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1626.2U CN213512475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12475U true CN213512475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35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31626.2U Active CN213512475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12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12475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仪表间伴热管线
CN109390078B (zh) 一种低温液体强迫冷却电缆结构
CN215000140U (zh) 输油管道伴热装置
CN206889947U (zh) 一种低吸附柔性伴热管
CN210240923U (zh) 可加热控温软管
CN205207953U (zh) 可弯曲的软体聚乙烯外护管保温管
WO2023185011A1 (zh) 一种耐高温隔热保温柔性复合管
CN109089335B (zh) 一种提高管路温度一致性的加热带及其设计方法
CN111022099A (zh) 一种用于高热隧道施工通风的co2双层隔热软风管
CN211010307U (zh) 一种用于空调系统的保温变径管
CN207406932U (zh) 一种耐高温传热管道
CN216520045U (zh) 丙烯腈生产系统伴热装置
CN210781417U (zh) 一种柔性加热管
CN214889672U (zh) 一种带连接件的防冻管
CN212361218U (zh) 碱性蚀刻液专用保温管道
CN210224179U (zh) 一种气体加热稳温装置
CN217088181U (zh) 一种用于真空管道的高温烘烤结构
CN219713970U (zh) 一种回转窑用纳米降温装置
CN206694685U (zh) 一种防漏式模压四氟直管
CN220396910U (zh) 一种新型送风支管隔热结构
CN207864897U (zh) 一种具有节能监测功能的预制直埋保温管
CN211289212U (zh) 一种用于区域供冷的具有监测结构的直埋管道
CN217762612U (zh) 一种气源管路防冻装置
CN214064206U (zh) 一种电热保温管
CN208014429U (zh) 一种低温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