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92974U - 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92974U
CN213492974U CN202021880306.8U CN202021880306U CN213492974U CN 213492974 U CN213492974 U CN 213492974U CN 202021880306 U CN202021880306 U CN 202021880306U CN 213492974 U CN213492974 U CN 213492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ification
oxidant
protection
bacteria liquid
biological bacter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803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德超
张璐
孙营军
刘珂
邵江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ianyi Enviro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anyi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anyi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anyi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803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92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92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929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包括封闭罩设在施工区域的防护棚,在防护棚的内部设置,且包括:喷雾装置,用于向防护棚内喷洒氧化剂;氧化剂供应系统,通过氧化剂管路与喷雾装置连通;净化模块,设置于施工区域外围且包括:立柱;支撑框;净化布;净化模块设有多个且相互连接以围绕施工区域;生物菌液供应系统,通过生物菌液管路连通支撑框的顶杆。本申请通过防护棚的封闭,配合喷雾装置和净化模块的配合,在防止污染物扩散的同时持续进行防护棚内的污染物放置,提高土壤修复效率的同时降低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土壤修复领域,特别是涉及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土壤污染物是能够对土壤环境的正常功能产生影响、降低农作物的产量、损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可划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人工合成的有机农药、酚类物质、氰化物、石油类物质、多环芳烃等,其中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等难降解物质容易积累并造成危害。
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土壤异位修复来治理被污染的土壤。土壤异位修复时需要将污染土开挖出来转移到其他地方,开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扬尘,当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时,开挖过程中加剧有机物的挥发,造成施工现场尘土飞扬,气味难闻,工人工作环境恶劣。如果不加控制,扬尘及恶臭会扩散到施工区域外,对周围居民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为消除恶臭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当前一般使用密闭大棚施工+管道收集+废气设施集中处理+雾炮除尘的方式。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设备较多,需要铺设复杂管路,成本高、工艺繁琐、效率低,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包括封闭罩设在施工区域的防护棚,还包括:
喷雾装置,设置于防护棚内的顶部,用于向所述防护棚内喷洒氧化剂;
氧化剂供应系统,用于储存、调配所述氧化剂,并通过氧化剂管路与所述喷雾装置连通,所述氧化剂供应系统至少包括独立设置的氧化剂罐和连通所述氧化剂管路的氧化剂均化罐;
净化模块,设置于防护棚内且处在施工区域外围,所述净化模块包括:
立柱,成对布置且各立柱上设有安装槽;
支撑框,活动插接在各对立柱的对应安装槽内;
净化布,铺设于所述支撑框上;
所述支撑框的顶杆为空心结构且带有滴孔,所述滴孔用于向所述净化布输送用于净化的生物菌液;所述净化模块设有多个且相互连接以围绕施工区域;
生物菌液供应系统,用于储存、调配所述生物菌液并通过生物菌液管路连通所述顶杆,所述生物菌液供应系统至少包括独立设置的菌剂罐、营养罐以及连通所述生物菌液管路的生物菌液均化罐。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防护棚的骨架包括:
支撑柱,在施工区域内设有多根且延伸至施工区域的上方;
架空桁架,与所述支撑柱连接且用于安装所述喷雾装置;所述架空桁架在所述施工区域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延伸。
可选的,所述立柱和所述支撑柱为一体或分体结构,所述净化模块贴靠于所述防护棚或与所述防护棚间隔设置。
可选的,所述喷雾装置包括与所述氧化剂管路连接的多个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在所述架空桁架上阵列布置,所述雾化喷头的喷雾方向避让所述净化模块。
可选的,相邻的净化模块之间共用或者分别设置所述立柱。
可选的,所述立柱的高度高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支撑框的高度。
可选的,各净化模块的顶杆相互连通,所述顶杆上设有供所述生物菌液流通的流入接口和流出接口,多个净化模块中,相邻的顶杆的流入接口和流出接口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软管连通。
可选的,所述净化布包括相对布置的两层防护层,以及位于两层防护层之间的净化层,所述净化层用于承接并挂载所述滴孔输送的生物菌液以实现净化功能。
可选的,所述顶杆和净化布之间按照如下方式设置:
所述净化布的中部搭置于所述顶杆的外周,两侧相互贴靠并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或
所述净化布的一侧边通过柔性连接件挂载于所述顶杆,其余侧边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或
所述净化层的中部搭置于所述顶杆的外周,两侧相互贴靠并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所述防护层贴附于所述净化层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氧化剂罐至少包括两个不同成分的氧化剂罐,所述氧化剂供应系统还包括基液罐,所述基液罐分别连通所述氧化剂均化罐和所述生物菌液均化罐。
本申请通过防护棚的封闭,配合喷雾装置和净化模块的配合,在防止污染物扩散的同时持续进行防护棚内的污染物放置,提高土壤修复效率的同时降低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多个净化模块装配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净化模块示意图;
图3a为一实施例中顶杆和净化布装配示意图;
图3b为另一实施例中顶杆和净化布装配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氧化剂供应系统和生物菌液供应系统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另一视角的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91、防护棚;
92、喷雾装置;
93、氧化剂供应系统;931、氧化剂罐;932、氧化剂均化罐;933、氧化剂管路;934、基液罐;
94、净化模块;941、立柱;9411、插接脚;942、支撑框;9421、顶杆; 9422、滴孔;943、净化布;9431、净化层;9432、防护层;944、软管;
95、生物菌液供应系统;951、菌剂罐;952、营养罐;953、生物菌液均化罐;954、生物菌液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至图6,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了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包括:
封闭罩设在施工区域的防护棚91;
喷雾装置92,设置于防护棚91的内部的顶部,用于向防护棚91内喷洒氧化剂;
氧化剂供应系统93,用于储存、调配氧化剂,并通过氧化剂管路933与喷雾装置92连通;
净化模块94,设置于施工区域外围且包括:
立柱941,成对布置且各立柱941上设有安装槽;
支撑框942,活动插接在各对立柱941的对应安装槽内;
净化布943,铺设于支撑框942上;
支撑框942的顶杆9421为空心结构且带有滴孔9422,滴孔9422用于向净化布943输送用于净化的生物菌液;净化模块94设有多个且相互连接以围绕施工区域;
生物菌液供应系统95,用于储存、调配生物菌液并通过生物菌液管路954 连通顶杆9421;
氧化剂供应系统93至少包括独立设置的氧化剂罐931和连通氧化剂管路 933的氧化剂均化罐932;生物菌液供应系统95至少包括独立设置的菌剂罐951、营养罐952以及连通生物菌液管路954的生物菌液均化罐953。
防护棚91能够实现对施工区域的封闭,从而实现对施工场地的密闭施工。在防护棚91内,通过喷雾装置92和净化模块94分别实现化学氧化除臭及生物氧化除臭。其中喷雾装置92通过喷洒氧化剂供应系统93的氧化剂来实现化学氧化除臭。净化装置通过生物菌液供应系统95提供的生物菌液实现生物氧化除臭。生物氧化是通过雾化喷头向围挡板喷洒微生物菌剂及营养液,使微生物附着在围挡板上形成微生物膜。微生物膜以臭气分子作为自身的营养物质进行繁殖、生长,将臭气分子分解为无毒无害的CO2,H2O,H2SO4,HNO3等简单无机物,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
氧化剂均化罐932和生物菌液均化罐953用于配置混合药剂,避免提前配置对药剂产生的影响。参考一实施例中,为避免药剂腐蚀罐体及管道,各罐体、各均化罐、各阀门、各搅拌器均使用塑料材质。
在防护棚91的搭建上,参考一实施例中,防护棚91的骨架包括:
支撑柱(图未示),在施工区域内设有多根且延伸至施工区域的上方;
架空桁架(图未示),与支撑柱连接且用于安装喷雾装置92;架空桁架在施工区域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延伸。
支撑柱能够形成骨架,在支撑柱上覆盖遮蔽材料即可实现施工区域的封闭。架空桁架能够实现喷雾装置92的安装以及位置的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施工进度调整喷雾装置92和施工区域之间的距离。
在立柱941和支撑柱的设置细节上,参考一实施例中,立柱941和支撑柱为一体或分体结构,净化模块94贴靠于防护棚91或与防护棚91间隔设置。
一体化的立柱941和支撑柱的能够节省设置材料,方便储运。在一些情况中,土壤治理设备的搭建速度非常重要,可以选择一体化的立柱941和支撑柱。分体化的立柱941和支撑柱能够调节净化装置相对于防护棚91的距离,从而根据现场情况灵活的调节净化装置的位置,甚至针对某一位置进行重点净化作业,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在立柱941的设置上,参考一实施例中,相邻的净化模块94之间共用或者分别设置立柱941。共用立柱941的优点在于能够节省立柱941的材料和运输成本,便于快速布置。独立立柱941的优点在于能够更灵活的布置净化模块94,例如针对重点位置重复布置净化模块94来克服该问题。
在立柱941和支撑框942的搭配关系上,参考一实施例中,立柱941的高度高于或等于或小于支撑框942的高度。
立柱941和支撑框942之间的配合主要通过安装槽来实现,安装槽可以通过附图中将立柱941设置为工字钢的方式实现,也可以设置为单独的卡槽,例如附图1中位于转角位置的立柱941。在高度上的配合主要考虑现场的施工情况,具体的阐述可以按需调整。立柱941的材质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高强度的塑料,通过铆钉或电焊的方式固定在施工区域边缘地面上。也可以参考图1所示,采用插接脚9411安装在土壤中,插接脚9411上设有用于抓握土壤的凸筋,保证安装强度和效果。在一般情况下,立柱941的高度与相邻立柱941之间的间距选择相等设置。例如在一实施例中,立柱941高度及两根立柱941之间的间距均为3m。
在各净化模块94的连接关系上,还需要考虑到生物菌液管路954的连接。参考一实施例中,各净化模块94的顶杆9421相互连通,顶杆9421上设有供生物菌液流通的流入接口和流出接口,多个净化模块94中,相邻的顶杆9421的流入接口和流出接口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软管944连通。
软管944连接的管路便于布置,各净化模块94的顶杆9421相连能够方便施工区域的统一关系,简化管路关系。
净化模块94主要通过净化布943上的生物菌液来实现净化效果。参考一实施例中,净化布943包括相对布置的两层防护层9432,以及位于两层防护层之间的净化层9431,净化层9431用于承接并挂载滴孔9422输送的生物菌液以实现净化功能。
在具体的产品汇总,净化布943由3层纤维布组成,中间净化层9431是活性炭纤维布,防护层9432为土工布。土工布具有防尘不防水,透气的作用,可以阻挡灰尘。活性炭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微孔结构发达、孔径小的特性,对于有机废气、无机废气等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在净化布943的具体设置方式上,参考一实施例中,顶杆9421和净化布943 之间按照如下方式设置:
净化布943的中部搭置于顶杆9421的外周,两侧相互贴靠并固定于支撑框 942(参见图3b);或
净化布943的一侧边通过柔性连接件(图未示)挂载于顶杆9421,其余侧边固定于支撑框942;或
净化层9431的中部搭置于顶杆9421的外周,两侧相互贴靠并固定于支撑框942,防护层9432贴附于净化层9431的表面(参见图3a)。
不同的设置方式在连接强度,净化效率,成本上略有不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选择。
在化学氧化除臭的设置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喷雾装置92包括与氧化剂管路933连接的多个雾化喷头,雾化喷头在架空桁架上阵列布置,雾化喷头的喷雾方向避让所述净化模块。避免对净化布上的生物挂膜造成不利影响,根据需要还可以改变雾化喷头位置,例如设置在立柱顶部,喷雾方向朝向施工区域内部,或选择合适的氧化剂-生物菌液组合。
喷雾装置92包括构成氧化剂管路933的主管、支管、连接管和用于喷洒的雾化喷头,管材均为PPR材质。在参数上,主管上的增压泵的压力设置为1-2Mpa,扬程设置为30m(可根据施工区域大小及喷头数量增大设计扬程)。支管尽头用管帽封闭,雾化喷头与支管通过连接管连接,通过改变连接管的方向可将喷头调整至对着施工区域。
在喷洒药剂的选择上,可以选择通过雾化喷头向施工区域上方喷洒芬顿试剂,达到削减恶臭的目的。但是芬顿试剂本身的不稳定性可能会对施工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参考一实施例中,氧化剂罐931至少包括两个不同成分的氧化剂罐931,氧化剂供应系统93还包括基液罐934,基液罐934分别连通氧化剂均化罐932和生物菌液均化罐953。
两个不同成分的氧化剂罐931能够克服芬顿试剂本身的不稳定性会对施工过程产生的影响。基液罐934在具体产品中可以装填水,用于稀释、调配氧化剂供应系统93和生物菌液供应系统95输送的药剂。
同时,氧化剂供应系统93和生物菌液供应系统95均设有水泵、流量计。各罐体的体积均可以设置为1-2立方米,分别用于存放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营养液、水、过氧化氢及硫酸亚铁。
实施案例:
在某危废填埋区域应急清理项目中,采用的修复路线是水泥窑协同处置,拟开挖基坑深度为5.5m。场地污染类型为有机物污染,主要污染物是乙苯、1, 2,4-三氯苯、3-硝基苯胺及六氯苯。污染土中乙苯浓度达到92.3mg/kg、1,2, 4-三氯苯超标点位浓度达到475mg/kg、3-硝基苯胺超标浓度达到132mg/kg、六氯苯超标浓度达到2mg/kg,污染场地恶臭明显。
使用本申请中的防护系统后,施工现场恶臭及TSP浓度均下降了5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包括封闭罩设在施工区域的防护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喷雾装置,设置于防护棚内的顶部,用于向所述防护棚内喷洒氧化剂;
氧化剂供应系统,用于储存、调配所述氧化剂,并通过氧化剂管路与所述喷雾装置连通,所述氧化剂供应系统至少包括独立设置的氧化剂罐和连通所述氧化剂管路的氧化剂均化罐;
净化模块,设置于防护棚内且处在施工区域外围,所述净化模块包括:
立柱,成对布置且各立柱上设有安装槽;
支撑框,活动插接在各对立柱的对应安装槽内;
净化布,铺设于所述支撑框上;
所述支撑框的顶杆为空心结构且带有滴孔,所述滴孔用于向所述净化布输送用于净化的生物菌液;所述净化模块设有多个且相互连接以围绕施工区域;
生物菌液供应系统,用于储存、调配所述生物菌液并通过生物菌液管路连通所述顶杆,所述生物菌液供应系统至少包括独立设置的菌剂罐、营养罐以及连通所述生物菌液管路的生物菌液均化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棚的骨架包括:
支撑柱,在施工区域内设有多根且延伸至施工区域的上方;
架空桁架,与所述支撑柱连接且用于安装所述喷雾装置,所述架空桁架在所述施工区域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和所述支撑柱为一体或分体结构,所述净化模块贴靠于所述防护棚或与所述防护棚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装置包括与所述氧化剂管路连接的多个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在所述架空桁架上阵列布置,所述雾化喷头的喷雾方向避让所述净化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净化模块之间共用或者分别设置所述立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高度高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支撑框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净化模块的顶杆相互连通,所述顶杆上设有供所述生物菌液流通的流入接口和流出接口,多个净化模块中,相邻的顶杆的流入接口和流出接口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软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布包括相对布置的两层防护层,以及位于两层防护层之间的净化层,所述净化层用于承接并挂载所述滴孔输送的生物菌液以实现净化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和净化布之间按照如下方式设置:
所述净化布的中部搭置于所述顶杆的外周,两侧相互贴靠并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或
所述净化布的一侧边通过柔性连接件挂载于所述顶杆,其余侧边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或
所述净化层的中部搭置于所述顶杆的外周,两侧相互贴靠并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所述防护层贴附于所述净化层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罐至少包括两个不同成分的氧化剂罐,所述氧化剂供应系统还包括基液罐,所述基液罐分别连通所述氧化剂均化罐和所述生物菌液均化罐。
CN202021880306.8U 2020-09-01 2020-09-01 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 Active CN213492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0306.8U CN213492974U (zh) 2020-09-01 2020-09-01 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0306.8U CN213492974U (zh) 2020-09-01 2020-09-01 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92974U true CN213492974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43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80306.8U Active CN213492974U (zh) 2020-09-01 2020-09-01 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929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0770A (zh) * 2020-09-01 2021-12-07 浙江天弈环境有限公司 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0770A (zh) * 2020-09-01 2021-12-07 浙江天弈环境有限公司 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2915A (zh) 一种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循环井方法与装置
CN105234164A (zh)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异位生物堆气相抽提/生物通风修复装置和方法
CN213492974U (zh) 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
KR101291435B1 (ko) 다기능성 계면활성제 거품을 이용한 오염토양 정화처리방법 및 정화처리장치
CN110772953A (zh) 有机污染场地清挖作业异味控制系统
KR100972664B1 (ko) 오염된 기체 정화장치
CN114195283B (zh) 一种渐次循环式污染地下水修复装置及应用
CN205995270U (zh) 一种处理粘胶纤维行业二硫化碳和硫化氢的模块化生物塔
CN113290035A (zh) 一种用于土壤地下水污染的原位低耗组合接力修复装置
CN113277577A (zh) 基于气泡脉动理论的地下水污染原位循环修复系统
CN107377606A (zh) 一种多功能土壤修复车
CN213645358U (zh) 土壤修复系统和土壤施工系统
US20130260443A1 (en) Odor filter
CN113750770A (zh) 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
CN213613318U (zh) 用于生物通风的水平抽提注气井
CN113732031A (zh) 土壤修复系统和土壤施工系统
CN212039790U (zh) 移动式组合除臭系统
CN210010306U (zh) 移动式集成土壤修复系统
CN217312729U (zh) 一种隧道沥青路面铺装中可移动的通风设备
CN104858231A (zh) 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系统
CN206184910U (zh) 一种污染土壤气相抽提与生物滤塔组合处理系统
CN211803055U (zh) 一种土壤原位修复系统
CN212916997U (zh) 一种基于水平定向钻孔工艺综合修复土壤与地下水的装置
CN113003885B (zh) 一种风光发电驱动的可移动式水体净污装置
CN211191341U (zh) 一种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车间废气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