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90321U - 一种压力治疗气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力治疗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90321U
CN213490321U CN202021937238.4U CN202021937238U CN213490321U CN 213490321 U CN213490321 U CN 213490321U CN 202021937238 U CN202021937238 U CN 202021937238U CN 213490321 U CN213490321 U CN 213490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foot
shank
air
div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372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徐盛
林鹏
卢立根
林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aobo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AOBRO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AOBRO MEDICAL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AOBRO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372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90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90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90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治疗气囊,大腿气囊、足靴气囊;大腿气囊用于对下肢的大腿部位进行压力治疗,足靴气囊用于对下肢的小腿部位和足底进行压力治疗;大腿气囊、足靴气囊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气囊部;每个气囊部均包括设置在外部两侧的包层和设置在内部的气囊;大腿气囊、足靴气囊还包括用于固定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局部气囊进行肢体按压,局部小气囊可以组合使用进行肢体的整体按摩治疗,也可以单独使用仅针对局部位置进行局部的按摩治疗,增加使用的灵活性和通用性;气囊被分割成多个不同的小的气囊个体,分割后的气囊会有多个不同的按压接触点与人体相互接触,提高按压的舒适程度和挤压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压力治疗气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治疗气囊。
背景技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多见于下肢,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时可致残。
当由于疾病、受伤或者不活动而使这些静脉中的血液循环受阻时,就存在血液积聚或者汇聚的趋势。血液静态汇聚可能导致血液凝块的形成。与这种情况相关联的主要风险是干扰心脏血管的循环。更严重的是,血液凝块的碎片能破裂松开并迁移。肺部栓子可由潜在阻塞主肺部动脉的碎片形成,这种情况可能是对生命有威胁的。
有移动障碍的患者来说,在术后恢复期间内最应该警惕这种病症的发生,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压力治疗法,利用循环压力作用于人体,促进腿深静脉中的血液循环,达到治疗和防范的作用。
现有的压力治疗设备主要包括主机和气囊两个大的部分,气囊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部件,与人体直接接触,气囊的形状是根据作用的部位来决定的,深静脉血栓的专用治疗气囊主要包括足部、小腿、大腿三个部位,这三个部位的气囊是根据人体的特征来设计的,现有的气囊多是采用一体式的结构设计,一体式的气囊主要作用于人体的整个上肢或者整个下肢,这样的气囊适合肢体上没有伤口的病人使用,而且有些病人并不需要进行整个肢体的压力治疗,仅仅需要对某个特定部位进行治疗,这样整体式气囊便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一体式气囊仅适合肢体上没有伤口的病人使用,而且有些病人并不需要进行整个肢体的压力治疗,仅仅需要对某个特定部位进行治疗,这样整体式气囊便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治疗气囊。
一种压力治疗气囊,它包括大腿气囊、足靴气囊;所述的大腿气囊用于对下肢的大腿部位进行压力治疗,所述的足靴气囊用于对下肢的小腿部位和足底进行压力治疗;所述的大腿气囊、足靴气囊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气囊部;每个气囊部均包括设置在外部两侧的包层和设置在内部的气囊;所述的大腿气囊、足靴气囊还包括用于固定的固定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大腿气囊包括经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连接设置的第一气囊部、第二气囊部、第三气囊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包括两块片状连接部设置在第一气囊部与第二气囊部之间;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的两块片状连接部中间和两侧均设有第一槽口位;所述的第二气囊部与第三气囊部经过第二连接部相互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部的两块片状连接部中间和两侧均设有第二槽口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气囊部、第二气囊部、第三气囊部的两侧边缘均设有固定粘贴部;所述的固定粘贴部包括设置在一侧的第一粘接部、第二粘接部;所述的第一粘接部设置在第一气囊部、第二气囊部、第三气囊部的端部的内侧面;所述的第二粘接部设置在第一气囊部、第二气囊部、第三气囊部的外侧面;所述的第二粘接部包括两个呈条状的粘贴带,其沿着第一气囊部、第二气囊部、第三气囊部的圆弧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上还设有气囊分割部;所述的气囊分割部用于将气囊分割成若干个不同区域;所述的气囊分割部包括第一气囊部、第二气囊部、第三气囊部上的第二粘接部两侧的沿圆弧方向设置的第一气囊分割部,所述的第一气囊分割部成圆弧的弧线状,其边缘设有向第二粘接部的两侧伸展的分支;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分割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气囊分割部与进气口之间的第二气囊分割部;所述的第二气囊分割部沿第一气囊部、第二气囊部、第三气囊部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的第一气囊分割部、第二气囊分割部用于将分割成若干个不同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的足靴气囊包括小腿气囊部、足部气囊部;所述的小腿气囊部和足部气囊部整体呈扇形,且小腿气囊部、足部气囊部的两个顶点相邻设置,小腿气囊部位于上部,足部气囊部位于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小腿气囊部整体呈扇形,内部设有三个相互独立的气囊;所述的气囊的形状呈半圆环状;所述的小腿气囊部两侧边缘均设有固定粘贴部;所述的小腿气囊部的气囊靠近第三粘接部的一侧设有进气口;气囊分割部包括第三气囊分割部、第四气囊分割部;所述的第三气囊分割部竖直设置,位于第二粘接部与进气口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第四气囊分割部位于第二粘接部的两条粘接带的中部;所述的足部气囊部整体呈扇形,足部气囊部的中部设有气囊;所述的气囊呈长圆状,外侧设有进气口;所述的足部气囊部的气囊的两侧设有固定粘贴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力治疗气囊还包括小腿气囊,小腿气囊整体呈扇形,内部设有三个相互独立的气囊;所述的气囊的形状呈半圆环状;所述的小腿气囊两侧边缘均设有固定粘贴部;所述的固定粘贴部包括第二粘接部、第三粘接部;所述的第三粘接部设置在小腿气囊的一侧边缘的内侧,沿小腿气囊的径向设置,呈条状;所述的第二粘接部设置在小腿气囊的外侧面;所述的第二粘接部呈条状沿着小腿气囊的圆弧方向设置;所述的小腿气囊的气囊靠近第三粘接部的一侧设有进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力治疗气囊还包括足部气囊;所述的足部气囊整体呈扇形,足部气囊的中部设有气囊;所述的气囊呈长圆状;足部气囊上还设有前端固定带、后部固定带;所述的前端固定带设置在足部气囊的一侧尖端上,呈条状;所述的前端固定带的内侧设有固定粘贴部;所述的足部气囊的外侧与前端固定带相对应的另一侧的尖端上设有与前端固定带相互对应固定粘贴部;所述的后部固定带设置在足部气囊的前端固定带的相对一侧设置,固定在足部气囊的边缘;所述的后部固定带与足部气囊的径向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的后部固定带的端部设有固定粘贴部;所述的前端固定带与气囊之间设有与后部固定带相互对应的固定粘贴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力治疗气囊还包括连接带,所述的连接带用于连接大腿气囊、小腿气囊、足部气囊;通过连接带将三个气囊连接成为一体,三个气囊相互制约,达到稳固固定在人体肢体上的目的;所述的连接带通过粘接或纽扣连接设置在大腿气囊、小腿气囊之间和小腿气囊、足部气囊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治疗气囊,大腿气囊、足靴气囊;所述的大腿气囊用于对下肢的大腿部位进行压力治疗,所述的足靴气囊用于对下肢的小腿部位和足底进行压力治疗;所述的大腿气囊、足靴气囊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气囊部;每个气囊部均包括设置在外部两侧的包层和设置在内部的气囊;所述的大腿气囊、足靴气囊还包括用于固定的固定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大腿气囊、足靴气囊分别固定在肢体的各个位置,其中大腿气囊可以用于固定在大腿或膝盖上下的位置,足靴气囊可以用于对肢体的小腿位置和足底进行按压,气囊位置面向需要进行按压的位置,利用第二粘接部、第三粘接部将足靴气囊固定,固定时调节气囊包裹的松紧程度,调节至合适程度,将气囊的进气口与空气波发生装置连接,由空气波发生装置驱动气囊对人体进行有规律的按压。
本实用新型采用局部气囊进行肢体按压,局部气囊包括大腿气囊、足靴气囊、小腿气囊、足部气囊,局部小气囊可以组合使用进行肢体的整体按摩治疗,也可以单独使用仅针对局部位置进行局部的按摩治疗,增加使用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大腿气囊采用多个气囊连接成一个的组合气囊的结构,连接部位采用镂空的设计思路,镂空部位可以用做膝盖位置的容纳,使得在治疗过程中不会用影响腿部的正常弯曲,提高了治疗过程的舒适性;小腿气囊和足部气囊采用包括组合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两种气囊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别选用,满足了患者的不同需求;气囊上设置的气囊分割部用于将气囊进行区域分割,将原有的整体式气囊分割成多个不同的小的气囊个体,分割后的气囊会有多个不同的按压接触点与人体相互接触,提高按压的舒适程度和挤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治疗气囊的大腿气囊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治疗气囊的大腿气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治疗气囊的小腿气囊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治疗气囊的小腿气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治疗气囊的足部气囊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治疗气囊的足部气囊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治疗气囊的足部气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治疗气囊的足靴气囊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治疗气囊的足靴气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治疗气囊的气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见附图1-7、10,一种压力治疗气囊,它包括:大腿气囊1、小腿气囊2、足部气囊3;
所述的大腿气囊1整体呈扇形,包括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
所述的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相互之间设有连接部;
所述的第一气囊部11与第二气囊部12经过第一连接部141相互连接;
所述的第二气囊部12与第三气囊部13经过第二连接部142相互连接;
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41设置在第一气囊部11与第二气囊部12之间;
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41包括两块片状连接部设置在第一气囊部11与第二气囊部12之间;
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41的两块片状连接部中间和两侧均设有第一槽口位1410;
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41的两块片状连接部的两侧远离第二气囊部12的外侧边缘设置;
所述的第二连接部142的包括两块片状连接部设置在第二气囊部12与第三气囊部13之间;
所述的第二连接部142的两块片状连接部中间和两侧均设有第二槽口位1420;
所述的第二连接部142的两块片状连接部的两侧远离第二气囊部12的外侧边缘设置;
所述的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均包括设置在外部两侧的包层100和设置在内部的气囊101;
所述的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整体呈扇形圆弧状,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两侧边缘均设有固定粘贴部;
所述的固定粘贴部为魔术贴;
所述的固定粘贴部包括设置在一侧的第一粘接部102、第二粘接部103;
所述的第一粘接部102设置在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端部的内侧面;
所述的第二粘接部103设置在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外侧面;
所述的第二粘接部103呈条状沿着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圆弧方向设置;
所述的气囊101设置在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同一侧,且位置与第二粘接部103的位置相互对应设置;
所述的气囊101的靠近第一粘接部102的一端设有进气口108;
所述的气囊101上还设有气囊分割部105;
所述的气囊分割部105用于将气囊101分割成若干个不同区域;
所述的气囊分割部105包括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上的第二粘接部103两侧的沿圆弧方向设置的第一气囊分割部1051,所述的第一气囊分割部1051成圆弧的弧线状,其边缘设有向第二粘接部103的两侧伸展的分支;
所述的气囊分割部105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气囊分割部1051与进气口108之间的第二气囊分割部1052;
所述的第二气囊分割部1052沿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径向方向设置;
所述的第一气囊分割部1051、第二气囊分割部1052用于将分割成若干个不同区域;
所述的小腿气囊2整体呈扇形,内部设有三个相互独立的气囊101;
所述的气囊101的形状呈半圆环状;
所述的小腿气囊2两侧边缘均设有固定粘贴部;
所述的固定粘贴部包括第二粘接部103、第三粘接部104;
所述的第三粘接部104设置在小腿气囊2的一侧边缘的内侧,沿小腿气囊2的径向设置,呈条状;
所述的第二粘接部103设置在小腿气囊2的外侧面;
所述的第二粘接部103呈条状沿着小腿气囊2的圆弧方向设置;
所述的小腿气囊2的气囊101靠近第三粘接部104的一侧设有进气口108;
所述的足部气囊3整体呈扇形,足部气囊3的中部设有气囊101;
所述的气囊101呈长圆状;
所述的足部气囊3上还设有前端固定带31、后部固定带32;
所述的前端固定带31设置在足部气囊3的一侧尖端上,呈条状;
所述的前端固定带31的内侧设有固定粘贴部;
所述的足部气囊3的外侧与前端固定带31相对应的另一侧的尖端上设有与前端固定带31相互对应固定粘贴部;
所述的后部固定带32设置在足部气囊3的前端固定带31的相对一侧设置,固定在足部气囊3的边缘;
所述的后部固定带32与足部气囊3的径向方向垂直设置;
所述的后部固定带32的端部设有固定粘贴部;
所述的前端固定带31与气囊101之间设有与后部固定带32相互对应的固定粘贴部;
所述的压力治疗气囊还包括连接带,所述的连接带用于连接大腿气囊1、小腿气囊2、足部气囊3;通过连接带将三个气囊连接成为一体,三个气囊相互制约,达到稳固固定在人体肢体上的目的;
所述的连接带通过粘接或纽扣连接设置在大腿气囊1、小腿气囊2之间和小腿气囊2、足部气囊3之间。
使用时,首先将大腿气囊1、小腿气囊2、足部气囊3分别固定在肢体的各个位置,其中大腿气囊1可以用于固定在大腿或膝盖上下的位置,用于大腿位置上时,直接将大腿气囊1环绕固定在带推位置,第一粘接部102面向内侧,第二粘接部103面向外侧,气囊101位置面向需要进行按压的位置,利用第一粘接部102第二粘接部103将大腿气囊1固定,固定时调节气囊包裹的松紧程度,调节至合适程度,将气囊101的进气口108与空气波发生装置连接,由空气波发生装置驱动气囊101对人体进行有规律的按压。
大腿气囊1用于膝盖上下的位置时,第一气囊部11位于膝盖上侧位置,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位于膝盖下侧位置,第一粘接部102面向内侧,第二粘接部103面向外侧,气囊101位置面向需要进行按压的位置,利用第一粘接部102第二粘接部103将大腿气囊1固定,固定时调节气囊包裹的松紧程度,调节至合适程度,将气囊101的进气口108与空气波发生装置连接,由空气波发生装置驱动气囊101对人体进行有规律的按压。
小腿气囊2可以用于对肢体的小腿位置进行挤压按压,将小腿气囊2环绕包裹与小腿位置,第三粘接部104位于内侧;第二粘接部103位于外侧面;气囊101位置面向需要进行按压的位置,利用第二粘接部103、第三粘接部104将小腿气囊2固定,固定时调节气囊包裹的松紧程度,调节至合适程度,将气囊101的进气口108与空气波发生装置连接,由空气波发生装置驱动气囊101对人体进行有规律的按压。
足部气囊3可以用于对人体的的足底位置进行挤压按摩,足部气囊3在使用时,将足底对准足部气囊3的中部的气囊101;将前端固定带31绕过脚背部与足部气囊3的另一侧的固定粘贴部进行固定粘接,将后部固定带32绕过脚踝后部与足部气囊3的另一侧的固定粘贴部进行固定粘接,即可完成足部气囊3的固定;固定时调节气囊包裹的松紧程度,调节至合适程度,将气囊101的进气口108与空气波发生装置连接,由空气波发生装置驱动气囊101对人体进行有规律的按压。
使用时也可以将大腿气囊1、小腿气囊2、足部气囊3通过连接带连接成一体,对整个肢体进行同时治疗。
实施例2:
请参见附图1-2、8-10,一种压力治疗气囊,它包括:大腿气囊1、足靴气囊4;
所述的大腿气囊1整体呈扇形,包括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
所述的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相互之间设有连接部;
所述的第一气囊部11与第二气囊部12经过第一连接部141相互连接;
所述的第二气囊部12与第三气囊部13经过第二连接部142相互连接;
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41设置在第一气囊部11与第二气囊部12之间;
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41包括两块片状连接部设置在第一气囊部11与第二气囊部12之间;
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41的两块片状连接部中间和两侧均设有第一槽口位1410;
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41的两块片状连接部的两侧远离第二气囊部12的外侧边缘设置;
所述的第二连接部142的包括两块片状连接部设置在第二气囊部12与第三气囊部13之间;
所述的第二连接部142的两块片状连接部中间和两侧均设有第二槽口位1420;
所述的第二连接部142的两块片状连接部的两侧远离第二气囊部12的外侧边缘设置;
所述的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均包括设置在外部两侧的包层100和设置在内部的气囊101;
所述的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整体呈扇形圆弧状,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两侧边缘均设有固定粘贴部;
所述的固定粘贴部为魔术贴;
所述的固定粘贴部包括设置在一侧的第一粘接部102、第二粘接部103;
所述的第一粘接部102设置在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端部的内侧面;
所述的第二粘接部103设置在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外侧面;
所述的第二粘接部103包括两个呈条状的粘贴带,其沿着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圆弧方向设置;
所述的气囊101设置在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同一侧,且位置与第二粘接部103的位置相互对应设置;
所述的气囊101的靠近第一粘接部102的一端设有进气口108;
所述的气囊101上还设有气囊分割部105;
所述的气囊分割部105用于将气囊101分割成若干个不同区域;
所述的气囊分割部105包括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上的第二粘接部103两侧的沿圆弧方向设置的第一气囊分割部1051,所述的第一气囊分割部1051成圆弧的弧线状,其边缘设有向第二粘接部103的两侧伸展的分支;
所述的气囊分割部105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气囊分割部1051与进气口108之间的第二气囊分割部1052;
所述的第二气囊分割部1052沿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径向方向设置;
所述的第一气囊分割部1051、第二气囊分割部1052用于将分割成若干个不同区域;
所述的足靴气囊4包括小腿气囊部41、足部气囊部42;
所述的小腿气囊部41和足部气囊部42整体呈扇形,且小腿气囊部41、足部气囊部42的两个顶点相邻设置,小腿气囊部41位于上部,足部气囊部42位于下部;
所述的小腿气囊部41整体呈扇形,内部设有三个相互独立的气囊101;
所述的气囊101的形状呈半圆环状;
所述的小腿气囊部41两侧边缘均设有固定粘贴部;
所述的固定粘贴部包括第二粘接部103、第三粘接部104;
所述的第三粘接部104设置在小腿气囊部41的一侧边缘的内侧,沿小腿气囊部41的径向设置,呈条状;
所述的第二粘接部103设置在小腿气囊部41的外侧面;
所述的第二粘接部103呈条状沿着小腿气囊部41的圆弧方向设置;
所述的小腿气囊部41的气囊101靠近第三粘接部104的一侧设有进气口108;
所述的气囊101上还设有气囊分割部105;
所述的气囊分割部105用于将气囊101分割成若干个不同区域;
所述的气囊分割部105包括第三气囊分割部1053、第四气囊分割部1054;
所述的第三气囊分割部1053竖直设置,位于第二粘接部103与进气口108的中间位置;
所述的第四气囊分割部1054位于第二粘接部103的两条粘接带的中部;
所述的足部气囊部42整体呈扇形,足部气囊部42的中部设有气囊101;
所述的气囊101呈长圆状,外侧设有进气口108;
所述的足部气囊部42的气囊101的两侧设有固定粘贴部;
所述的压力治疗气囊还包括连接带,所述的连接带用于连接大腿气囊1、足靴气囊4;通过连接带将两个个气囊连接成为一体,两个气囊相互制约,达到稳固固定在人体肢体上的目的;
所述的连接带通过粘接或纽扣连接设置在大腿气囊1、足靴气囊4之间。
使用时,首先将大腿气囊1、足靴气囊4分别固定在肢体的各个位置,其中大腿气囊1可以用于固定在大腿或膝盖上下的位置,用于大腿位置上时,直接将大腿气囊1环绕固定在带推位置,第一粘接部102面向内侧,第二粘接部103面向外侧,气囊101位置面向需要进行按压的位置,利用第一粘接部102第二粘接部103将大腿气囊1固定,固定时调节气囊包裹的松紧程度,调节至合适程度,将气囊101的进气口108与空气波发生装置连接,由空气波发生装置驱动气囊101对人体进行有规律的按压。
大腿气囊1用于膝盖上下的位置时,第一气囊部11位于膝盖上侧位置,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位于膝盖下侧位置,第一粘接部102面向内侧,第二粘接部103面向外侧,气囊101位置面向需要进行按压的位置,利用第一粘接部102第二粘接部103将大腿气囊1固定,固定时调节气囊包裹的松紧程度,调节至合适程度,将气囊101的进气口108与空气波发生装置连接,由空气波发生装置驱动气囊101对人体进行有规律的按压。
足靴气囊4可以用于对肢体的小腿位置和足底进行挤压按压,足部气囊部42可以用于对人体的的足底位置进行挤压按摩,足部气囊部42在使用时,将足底对准足部气囊3的中部的气囊101;翻转足部气囊部42的两侧设有固定粘贴部;包裹脚背处,达到固定的目的,然后将小腿气囊部41环绕包裹与小腿位置,第三粘接部104位于内侧;第二粘接部103位于外侧面;气囊101位置面向需要进行按压的位置,利用第二粘接部103、第三粘接部104将足靴气囊4固定,固定时调节气囊包裹的松紧程度,调节至合适程度,将气囊101的进气口108与空气波发生装置连接,由空气波发生装置驱动气囊101对人体进行有规律的按压。
使用时也可以将大腿气囊1、足靴气囊4通过连接带连接成一体,对整个肢体进行同时治疗。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压力治疗气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大腿气囊(1)、足靴气囊(4);所述的大腿气囊(1)用于对下肢的大腿部位进行压力治疗,所述的足靴气囊(4)用于对下肢的小腿部位和足底进行压力治疗;所述的大腿气囊(1)、足靴气囊(4)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气囊部;每个气囊部均包括设置在外部两侧的包层(100)和设置在内部的气囊(101);所述的大腿气囊(1)、足靴气囊(4)还包括用于固定的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治疗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腿气囊(1)包括经第一连接部(141)、第二连接部(142)连接设置的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41)包括两块片状连接部设置在第一气囊部(11)与第二气囊部(12)之间;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41)的两块片状连接部中间和两侧均设有第一槽口位(1410);所述的第二气囊部(12)与第三气囊部(13)经过第二连接部(142)相互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部(142)的两块片状连接部中间和两侧均设有第二槽口位(14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力治疗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两侧边缘均设有固定粘贴部;所述的固定粘贴部包括设置在一侧的第一粘接部(102)、第二粘接部(103);所述的第一粘接部(102)设置在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端部的内侧面;所述的第二粘接部(103)设置在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外侧面;所述的第二粘接部(103)包括两个呈条状的粘贴带,其沿着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圆弧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力治疗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101)上还设有气囊分割部(105);所述的气囊分割部(105)用于将气囊(101)分割成若干个不同区域;所述的气囊分割部(105)包括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上的第二粘接部(103)两侧的沿圆弧方向设置的第一气囊分割部(1051),所述的第一气囊分割部(1051)成圆弧的弧线状,其边缘设有向第二粘接部(103)的两侧伸展的分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力治疗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分割部(105)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气囊分割部(1051)与进气口(108)之间的第二气囊分割部(1052);所述的第二气囊分割部(1052)沿第一气囊部(11)、第二气囊部(12)、第三气囊部(13)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的第一气囊分割部(1051)、第二气囊分割部(1052)用于将分割成若干个不同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力治疗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足靴气囊(4)包括小腿气囊部(41)、足部气囊部(42);所述的小腿气囊部(41)和足部气囊部(42)整体呈扇形,且小腿气囊部(41)、足部气囊部(42)的两个顶点相邻设置,小腿气囊部(41)位于上部,足部气囊部(42)位于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力治疗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腿气囊部(41)整体呈扇形,内部设有三个相互独立的气囊(101);所述的气囊(101)的形状呈半圆环状;所述的小腿气囊部(41)两侧边缘均设有固定粘贴部;所述的小腿气囊部(41)的气囊(101)靠近第三粘接部(104)的一侧设有进气口(108);气囊分割部(105)包括第三气囊分割部(1053)、第四气囊分割部(1054);所述的第三气囊分割部(1053)竖直设置,位于第二粘接部(103)与进气口(108)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第四气囊分割部(1054)位于第二粘接部(103)的两条粘接带的中部;所述的足部气囊部(42)整体呈扇形,足部气囊部(42)的中部设有气囊(101);所述的气囊(101)呈长圆状,外侧设有进气口(108);所述的足部气囊部(42)的气囊(101)的两侧设有固定粘贴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压力治疗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治疗气囊还包括小腿气囊(2),小腿气囊(2)整体呈扇形,内部设有三个相互独立的气囊(101);所述的气囊(101)的形状呈半圆环状;所述的小腿气囊(2)两侧边缘均设有固定粘贴部;所述的固定粘贴部包括第二粘接部(103)、第三粘接部(104);所述的第三粘接部(104)设置在小腿气囊(2)的一侧边缘的内侧,沿小腿气囊(2)的径向设置,呈条状;所述的第二粘接部(103)设置在小腿气囊(2)的外侧面;所述的第二粘接部(103)呈条状沿着小腿气囊(2)的圆弧方向设置;所述的小腿气囊(2)的气囊(101)靠近第三粘接部(104)的一侧设有进气口(10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压力治疗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治疗气囊还包括足部气囊(3);所述的足部气囊(3)整体呈扇形,足部气囊(3)的中部设有气囊(101);所述的气囊(101)呈长圆状;足部气囊(3)上还设有前端固定带(31)、后部固定带(32);所述的前端固定带(31)设置在足部气囊(3)的一侧尖端上,呈条状;所述的前端固定带(31)的内侧设有固定粘贴部;所述的足部气囊(3)的外侧与前端固定带(31)相对应的另一侧的尖端上设有与前端固定带(31)相互对应固定粘贴部;所述的后部固定带(32)设置在足部气囊(3)的前端固定带(31)的相对一侧设置,固定在足部气囊(3)的边缘;所述的后部固定带(32)与足部气囊(3)的径向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的后部固定带(32)的端部设有固定粘贴部;所述的前端固定带(31)与气囊(101)之间设有与后部固定带(32)相互对应的固定粘贴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压力治疗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治疗气囊还包括连接带,所述的连接带用于连接大腿气囊(1)、小腿气囊(2)、足部气囊(3);通过连接带将三个气囊连接成为一体,三个气囊相互制约,达到稳固固定在人体肢体上的目的;所述的连接带通过粘接或纽扣连接设置在大腿气囊(1)、小腿气囊(2)之间和小腿气囊(2)、足部气囊(3)之间。
CN202021937238.4U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压力治疗气囊 Active CN213490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7238.4U CN213490321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压力治疗气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7238.4U CN213490321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压力治疗气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90321U true CN213490321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45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37238.4U Active CN213490321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压力治疗气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90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82038B2 (en) Compression apparatus
EP1720505B1 (en) Compression apparatus
US6589194B1 (en) Self-powered compress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moting circulation and therapeutic compression
US7276037B2 (en) Compression apparatus for applying localized pressure to the venous system of the leg
CN104490443B (zh) 一种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US20050187501A1 (en) Compression apparatus for applying localized pressure to a limb
JP5197821B2 (ja) 嚢管の接続
US20120316480A1 (en) Therapeutic compression apparatus
CN208243760U (zh) 一种自动控压间歇充气袜
CN213490321U (zh) 一种压力治疗气囊
JP4833719B2 (ja) 医療用圧迫装置
WO2014188250A1 (en) Lymph drainage trouser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20078288A1 (en) Compression garment having grip
WO2012142155A2 (en) Therapeutic compression apparatus
CN208911224U (zh) 一种医用股静脉置管固定防护装置
JP2596518Y2 (ja) 装着型止血用具
CN219049151U (zh) 一种静脉瘘压力带
CN213666163U (zh) 一种多功能分级压力弹力袜
CN214104837U (zh) 一种用于静脉炎的敷药装置
CN218922992U (zh) 一种静脉曲张袜
CN217407892U (zh) 一种改良冰脚套
CN210844143U (zh) 一种全自动踝泵运动气压治疗仪
CN217219382U (zh) 一种梯度压力袜
CN214509733U (zh) 一种减缓静脉曲张的多功能鞋
CN214858900U (zh) 神经外科用下肢静脉血栓预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431 No. 8, wisteria Road, Liuhe Town, Taic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Haobo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East Building, 8-1 Nanhai Road, Liuhe Town, Taic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HAOBRO MEDICAL DEVIC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