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89383U - 一种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89383U
CN213489383U CN202021862558.8U CN202021862558U CN213489383U CN 213489383 U CN213489383 U CN 213489383U CN 202021862558 U CN202021862558 U CN 202021862558U CN 213489383 U CN213489383 U CN 213489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r
square
patient
spine
do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625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富
钟勇
吕建林
黄晶晶
王明杰
陈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18625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89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89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89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包括第一方椅、第二方椅、滑轨,第一方椅和第二方椅通过滑轨连接,所述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分别设置有滑孔,所述滑轨穿过滑孔,第一支脚、第二支脚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本公开的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整脊正骨时,不同的手法需要适时调节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此时第一方椅、第二方椅之间通过滑轨滑动进行前后距离的调节,方便快捷。患者两腿分置于扶手支撑的两侧,腿部放置于前扶手与第一座面之间,扶手支撑及前扶手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固定患者骨盆及下肢后,方便医生进行复位手法,适用于胸椎下段、腰椎有明显旋转移位者,手法旋转力更强,定位更准。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中医诊疗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
背景技术
中医对脊柱劳损疾病的认识已有2000多年历史,并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整脊手法。脊柱损伤疾病属于常见病和高发病。研究表明,“整脊疗法”是在现代应用解剖学和人体生物力学的理论指导下,把传统的中医推拿、按摩、正骨疗法与整脊医学相结合的技术。美国19世纪末从传统正骨手法发展起了现已在国际上流行的整脊疗法,并获得美国政府承认。随着我国中医整脊技术的发展,手法更多。
在为病人进行整脊正骨疗法时,发现一般的椅子已不能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甚至影响治疗效果。首先,一般椅子在进行治疗时,由于椅面又短又宽,医生不能很好的使力,椅子也会随着移动,达不到治疗效果。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椅子,便于医生对患者进行整脊正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联椅,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整脊正骨时各种手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了一种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包括第一方椅、第二方椅、滑轨,第一方椅和第二方椅通过滑轨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方椅包括第一座面、第一支脚,第一座面通过第一支脚支撑连接,所述第二方椅包括第二座面、第二支脚,第二座面通过第二支脚支撑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分别设置有滑孔,所述滑轨穿过滑孔,第一支脚、第二支脚通过滑轨滑动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座面还设置有靠背。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方椅还包括前扶手、扶手支撑,前扶手通过扶手支撑连接安装在第一座面上方。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前扶手离第一座面的高度在20-30厘米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前扶手的形状为圆柱形。
本公开的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患者坐在第一方椅、医生坐在第二方椅,患者面向前扶手,两腿分置于扶手支撑的两侧,腿部放置于前扶手与第一座面之间,医生面向患者背部。
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整脊正骨时,不同的手法需要适时调节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此时第一方椅、第二方椅之间通过滑轨滑动进行前后距离的调节,方便快捷,而且保证了医生正对着患者背部不会发生偏移。患者两腿分置于扶手支撑的两侧,腿部放置于前扶手与第一座面之间,扶手支撑及前扶手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固定患者骨盆及下肢后,方便医生进行复位手法,适用于胸椎下段、腰椎有明显旋转移位者,手法旋转力更强,定位更准。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方椅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名称:
第一方椅1、扶手支撑2、前扶手3、第一座面4、第二座面5、靠背6、第二方椅7、第二支脚8、滑轨9、第一支脚10、滑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了涉及了一种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包括第一方椅1、第二方椅7、滑轨9,第一方椅1和第二方椅7通过滑轨9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方椅1包括第一座面4、第一支脚10,第一座面4通过第一支脚10支撑连接,所述第二方椅7包括第二座面5、第二支脚8,第二座面5通过第二支脚8支撑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脚10、第二支脚8分别设置有滑孔11,所述滑轨9穿过滑孔11,第一支脚10、第二支脚8通过滑轨9滑动连接。
如图1、图2所示,患者坐在第一方椅1、医生坐在第二方椅7,医生面向患者背部。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整脊正骨时,不同的手法需要适时调节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此时第一方椅1、第二方椅7之间通过滑轨9滑动进行前后距离的调节,方便快捷。而且保证了医生正对着患者背部不会发生偏移。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座面5还设置有靠背6。
医生坐在第二方椅7,在第二座面5设置靠背6,方便医生进行倚靠发力,增加舒适度。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方椅1还包括前扶手3、扶手支撑2,前扶手3通过扶手支撑2连接安装在第一座面4上方。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前扶手3离第一座面4的高度在20-30厘米之间。
患者坐在第一方椅1、医生坐在第二方椅7,患者面向前扶手3,两腿分置于扶手支撑2的两侧,腿部放置于前扶手3与第一座面4之间。扶手支撑2及前扶手3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固定患者骨盆及下肢后,方便医生进行复位手法,适用于胸椎下段、腰椎有明显旋转移位者,手法旋转力更强,定位更准。
前扶手3离第一座面4的高度设置在20-30厘米之间,方便患者腿部放置于前扶手3与第一座面4之间,便于固定。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前扶手3的形状为圆柱形。
在整脊正骨过程中,某个手法需要患者进行上半部固定,此时患者可以手持前扶手3。前扶手3设置为圆柱形,更便于患者手持。
本公开的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患者坐在第一方椅1、医生坐在第二方椅7,患者面向前扶手3,两腿分置于扶手支撑2的两侧,腿部放置于前扶手3与第一座面4之间,医生面向患者背部。
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整脊正骨时,不同的手法需要适时调节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此时第一方椅1、第二方椅7之间通过滑轨9滑动进行前后距离的调节,方便快捷,而且保证了医生正对着患者背部不会发生偏移。患者两腿分置于扶手支撑2的两侧,腿部放置于前扶手3与第一座面4之间,扶手支撑2及前扶手3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固定患者骨盆及下肢后,方便医生进行复位手法,适用于胸椎下段、腰椎有明显旋转移位者,手法旋转力更强,定位更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方椅、第二方椅、滑轨,第一方椅和第二方椅通过滑轨连接;
所述第一方椅包括第一座面、第一支脚,第一座面通过第一支脚支撑连接,所述第二方椅包括第二座面、第二支脚,第二座面通过第二支脚支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分别设置有滑孔,所述滑轨穿过滑孔,第一支脚、第二支脚通过滑轨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面还设置有靠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椅还包括前扶手、扶手支撑,前扶手通过扶手支撑连接安装在第一座面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扶手离第一座面的高度在20-30厘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扶手的形状为圆柱形。
CN202021862558.8U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 Active CN213489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2558.8U CN213489383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2558.8U CN213489383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89383U true CN213489383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43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62558.8U Active CN213489383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893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17302A (zh) * 2022-07-29 2022-11-11 广西骨伤医院 整脊固定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17302A (zh) * 2022-07-29 2022-11-11 广西骨伤医院 整脊固定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eegan Alterations of the lumbar curve related to posture and seating
EP2227114B1 (en) Adjustable backrest
CN213489383U (zh) 一种用于整脊正骨的双联椅
WO1983001379A1 (en) Medical examination table with fractioned leg section
RU2297207C1 (ru) Ортопедическое лечебно-восстановительное ложе
CN202459134U (zh) 脊柱矫正床
KR20180064752A (ko) 거북목 교정용 의자
CN208989535U (zh) 颈部手术枕垫
CN210932106U (zh) 一种骨科脊椎用矫正装置
CN106264963A (zh) 一种可调式坐位治疗台
CN209864403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简易翻身器
CN213553345U (zh) 胸腰椎后路手术俯卧体位架
CN209734358U (zh) 一种眼部手术术后用辅助治疗装置
CN107296713B (zh) 一种手术床以及背板弧度调节方法
CN102631214B (zh) 一种用于腰椎功能位拍片的体位架
CN111938995A (zh) 一种脊柱治疗用按摩仪
CN207590921U (zh) 一种手术床
CN219090014U (zh) 一种可调节的颈前路手术体位垫
CN206745374U (zh) 一种俯卧扫描专用支板
CN219963204U (zh) 一种腰椎牵引椅
CN205758883U (zh) 一种防压可调可拆卸头颈部固定装置
CN219332376U (zh) 一种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术辅助座椅
CN207969912U (zh) 一种椅座高度可调的坐姿矫正椅
CN214909972U (zh) 一种老年病科检查椅
CN209437595U (zh) 固定座椅及脊柱骨骼矫形辅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