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85164U - 一种发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85164U
CN213485164U CN202021693284.4U CN202021693284U CN213485164U CN 213485164 U CN213485164 U CN 213485164U CN 202021693284 U CN202021693284 U CN 202021693284U CN 213485164 U CN213485164 U CN 213485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ear
pickup
ha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932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惠芳
李朝武
闫冰岩
李伯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20216932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85164U/zh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Priority to JP2022569605A priority patent/JP2023526608A/ja
Priority to BR112022022269A priority patent/BR112022022269A2/pt
Priority to CN202180012002.0A priority patent/CN115053533A/zh
Priority to KR1020227041657A priority patent/KR102662480B1/ko
Priority to EP21855136.4A priority patent/EP4124058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90973 priority patent/WO202203308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85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85164U/zh
Priority to US18/045,471 priority patent/US20230053556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主要是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包括两个扬声器组件、后挂组件和至少两个拾音组件。两个耳挂组件的一端各自对应连接一个扬声器组件;后挂组件连接于两个耳挂组件的另一端之间;至少两个拾音组件之间相互间隔设置;其中,至少两个拾音组件分别设置于两个耳挂组件和后挂组件中的至少两者,或者至少两个拾音组件间隔设置于后挂组件上。本申请在发声装置上设置多个间隔分布的拾音组件,多个拾音组件各自独立,能够各自独立地进行拾音和信号放大,进而能够独立地对不同方位的声音进行处理,以使得听障者可以适应不同方位的声音,进而改善听障者的听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发声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骨传导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助听器是一种小型的扩音器,把原本听不到的声音加以扩大,再利用听障者的残余听力,使声音能送到大脑听觉中枢。但是由于听障者听力受损或者退化,导致传统的耳道传音方式对听障者的听觉效果改善比较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包括两个扬声器组件、后挂组件和至少两个拾音组件。两个耳挂组件的一端各自对应连接一个扬声器组件;后挂组件连接于两个耳挂组件的另一端之间;至少两个拾音组件之间相互间隔设置;其中,至少两个拾音组件分别设置于两个耳挂组件和后挂组件中的至少两者,或者至少两个拾音组件间隔设置于后挂组件上。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在发声装置上设置多个间隔分布的拾音组件,多个拾音组件各自独立,能够各自独立地进行拾音和信号放大,进而能够独立地对不同方位的声音进行处理,以使得听障者可以适应不同方位的声音,进而改善听障者的听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发声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扬声器组件一实施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沿A-A剖切线的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沿A-A剖切线的另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防护纱网和环状上盖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沿A-A剖切线的又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纱网组件一实施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纱网组件一实施例的贴合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纱网组件一制备过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纱网组件另一制备过程示意图;
图11是图2中振动组件一实施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振动组件组装之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的振动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中耳挂组件一实施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中连接部件及耳挂壳体一实施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3中第二耳挂壳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3中通道件及拾音组件一实施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中控制电路组件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中耳挂壳体另一实施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8中功能按键及防水衬板一实施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8中耳挂组件沿功能按键的拨动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提供的发声装置中拾音组件的啸叫阈值与其位置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发声装置1可以为助听器、听音手环、耳机、音箱、智能眼镜等具有声学输出能力的设备。其中,本实施例以发声装置1为骨传导耳机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现有的助听器是一种小型的扩音器,把原本听不到的声音加以扩大,再利用听障者的残余听力,使声音能送到大脑听觉中枢。但是由于听障者听力受损或者退化,导致传统的耳道传音方式对听障者的听觉效果改善比较有限。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骨传导技术能够突破传统的耳道传音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听障者的听觉效果,而且使得听障者能够接收到更清晰更稳定的声音。
骨传导耳机能够将音频转化成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以人的骨头作为传递机械振动的介质,进而将机械振动传递到听觉神经,如此可以使得使用者不通过耳朵的外耳道和鼓膜也能够接收到声音。本申请将骨传导技术应用于助听器,能够有效改善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请参照如下实施例的示例性描述。
如图1所示,发声装置1可以包括两个扬声器组件10、两个耳挂组件20以及后挂组件30。其中,两个耳挂组件20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一个扬声器组件10,也即是两个耳挂组件20各自连接一个扬声器组件10。后挂组件30连接于两个耳挂组件20背离各自对应的扬声器组件10 的另一端之间。当然,发声装置1还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拾音组件40。
扬声器组件10用于将音频转化成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发声装置1在被佩戴时,扬声器组件10可以贴近使用者邻近耳朵的头部,进而可以通过头部的骨头将机械振动传递至人的听觉系统。耳挂组件20用于挂设于使用者的耳部。具体地,两个耳挂组件20可以分别设置有电池组件50和控制电路组件60,控制电路组件60用于控制整个发声装置1的操作,比如音量控制、开关/关机、耳机模式选择、无线连接或者数据传输等。电池组件50用于给整个发声装置1供电。在发声装置1被佩戴时,后挂组件30可以绕设在使用者的头部的后侧。后挂组件30连接于两个耳挂组件20的另一端之间,结构可靠稳定,以使得发声装置1被稳定佩戴。
以本实施例包括多个拾音组件40为例,多个拾音组件40可以分别设置于两个扬声器组件 10以及后挂组件30中的至少两者,或者多个拾音组件40间隔设置于后挂组件30上。其中,多个拾音组件40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且各自独立,以能够各自独立进行拾音和信号放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多个”是指“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
例如,多个拾音组件40中的一者设置于后挂组件30,且可以设置于后挂组件30的中间位置。例如,至少两个拾音组件40设置于后挂组件30,且其中一个拾音组件40设置于后挂组件30的中间位置,其余拾音组件40间隔位于中间位置的一侧或者两侧。再例如,本实施例包括三个拾音组件40,其中两个拾音组件40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耳挂组件20内,另外一个拾音组件 40设置于后挂组件30内。上述拾音组件40各自独立,能够各自独立地进行拾音和信号放大,进而能够独立地对不同方位的声音进行处理,能够使得听障者可以适应不同方位的声音,提高听障者的听觉效果。
本实施例以骨传导技术应用于助听耳机上,扬声器组件10需要具备良好的传音效果,扬声器组件10主要是利用机械振动的形式传送音频信号。通常情况下,如果扬声器组件10内存在较大的空气振动,可能会影响骨传导扬声器12机械振动的传音效果,降低音质,进而影响到听障者的听觉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扬声器组件10,可以参照下述本申请扬声器组件10实施例的描述,当然,下述本申请扬声器组件10还可以应用于其它类型的骨传导耳机,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发声装置1。
如图2至图6所示,扬声器组件10可以包括扬声器壳体11、骨传导扬声器12以及防护纱网13。骨传导扬声器12可以容置于扬声器壳体11内。防护纱网13可以支撑于扬声器壳体11 上,进而可以用于保护骨传导扬声器12。
如图2所示,扬声器壳体11可以形成有具有一开口111的容置腔110。扬声器壳体11开设开口111的一侧,用于贴近使用者的头部。容置腔110用于容置骨传导扬声器12。骨传导扬声器12所产生的机械振动可以经开口111向使用者的头部传递。
可选地,扬声器壳体11的内壁可以设置有环状承台112。扬声器壳体11的内壁是指扬声器壳体11围成容置腔110的内壁。环状承台112可以邻近开口111设置。环状承台112可以用于支撑防护纱网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护纱网13支撑于环状承台112时,可以使得防护纱网 13遮蔽或者大致遮蔽开口111,进而可以保护骨传导扬声器12。
如图2所示,骨传导扬声器12可以包括振动组件121和传振板122。具体地,振动组件121 可以容置于容置腔110内。传振板122与振动组件121连接,并经开口111裸露。换言之,传振板122经开口111裸露于容置腔110外,骨传导扬声器12整体上形成自扬声器壳体11内凸出扬声器壳体11外的效果,传振板122凸出于开口111进而裸露。振动组件121在接收到音频信号时,可以将音频信号转化成机械振动。与振动组件121连接的传振板122可以将骨传导扬声器12的振动经使用者的头部传递至人的听觉神经。
如图2所示,防护纱网13设置于扬声器壳体11的开口端,并贴合传振板122的振动面。作为示例性地,防护纱网13可以包括贴合部131、筒状容置部132以及环状支撑部133。传振板122可以设置于筒状容置部132内。贴合部131用于封堵筒状容置部132的一端并与传振板 122的外端面贴合设置。具体地,筒状容置部132的一端可以是指筒状容置部132远离容置腔 110的一端,筒状容置部132的另一端可以是指筒状容置部132靠近容置腔110的一端。传振板 122的外端面是指背离容置腔110的端面,或者远离振动组件121的端面。在具体装配过程中,可以将防护纱网13盖合开口111,裸露于开口111的传振板122伸入到筒状容置部132内,进而传振板122的外端面与贴合部131进行贴合。环状支撑部133可以连接于筒状容置部132的另一端,并向筒状容置部132的外侧延伸。环状支撑部133用于支撑于扬声器壳体11的开口端上。具体地,环状支撑部133可以支撑于环状承台112上。
通过将骨传导技术应用于助听设备,也能够解决传统助听器的传统传音方式对听障者的听觉效果改善受限的问题,而且通过设置连接振动组件121的传振板122经开口111裸露,而且利用防护纱网13贴合传振板122,能够使得传振板122更贴近使用者的头部,裸露的传振板122 的振动能够更快速、更有力地传递到使用者的骨头,本实施例的机械振动更为完整、不容易丢失频段,能够有效地改善听障者的听觉效果,而且防护纱网13由于其网状结构,能够使得容置腔110内外的空气在上述机械振动过程中相互流通,以平衡容置腔110内外的空气压差,进而减少容置腔110内的空气由于振动而产生的声音,衰减传振板122的机械振动之外的空气振动产生声音,进而可以减少漏音现象。相对于将容置腔110封闭的结构而言,防护纱网13也能够减少容置腔110内的空气振动对传振板122的振动带来的影响,进而有效提高发声装置1的音质和声音效果。
如图2所示,为了能够进一步使得环状支撑部133能够稳定地支撑于环状承台112上,扬声器组件10可以包括环状上盖14,环状上盖14用于将环状支撑部133压持于环状承台112上,如此可以减少环状支撑部133容易被扯掉的情况,使得防护纱网13能够稳定地支撑于环状承台 112上。
对于环状上盖14、环状支撑部133以及环状承台112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支撑结构,有如下几种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环状支撑部133可以夹持于环状上盖14和环状承台112之间,其中,环状支撑部133的外表面贴近环状上盖14,环状支撑部133的内表面贴近环状承台 112。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纱网13的内表面是指与传振板122的外端面贴合的表面。环状支撑部133的内表面是指防护纱网13的内表面在环状支撑部133的部分。相应地,与防护纱网13 的内表面相背设置的是防护纱网13的外表面。环状支撑部133的外表面是指防护纱网13的外表面在环状支撑部133的部分。具体地,环状上盖14直接压持环状支撑部133的外表面,进而将环状支撑部133的内表面压持在环状承台112上。换言之,环状支撑部133从环状上盖14和环状承台112之间的间隙的内侧往外侧延伸。图3中示出了图中1中部分结构,未示出振动组件121。
可选地,环状支撑部133的内表面和环状承台112之间可以设置有胶粘层,进而将环状支撑部133和环状承台112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粘接固定。传振板122的外端面和贴合部131之间也可以设置胶粘层,进而将传振板122和贴合部131粘接固定。在实际装配过程中,防护纱网 13可以通过胶水同时与传振板122、扬声器壳体11直接或间接粘接在一起,进而形成上述的胶粘层,接着再将环状上盖14盖在环状支撑部133上。当然,环状支撑部133的外表面和环状上盖14之间也可以设置有胶粘层,进而使得环状支撑部133和环状上盖14粘接固定。
通过第一种实施方式对防护纱网13进行固定,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对防护纱网13的支撑也较为稳定。
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环状支撑部133的内表面可以包覆环状上盖14,且环状支撑部133进一步弯折延伸至环状上盖14和环状承台112之间,环状支撑部133的外表面贴近环状承台112。具体地,环状支撑部133内表面包覆环状上盖14,进而从环状上盖14和环状支撑部133之间的间隙的外侧往内侧延伸。图6中示出了图中1中部分结构,未示出振动组件121。
具体地,环状支撑部133可以包括环状子部1331和弯折子部1332。环状子部1331连接筒状容置部132,并往筒状容置部132的外侧延伸。弯折子部1332连接环状子部1331往筒状容置部132的外侧延伸的边缘,也即,弯折子部1332与环状子部1331往筒状容置部132的外侧延伸的边缘连接,并往远离环状子部1331的边缘的方向延伸。可选地,弯折子部1332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分别自环状子部1331的边缘往外延伸,弯折子部1332可以间隔设置于环状子部1331 的边缘。可选地,弯折子部1332也可以是呈连续环状,自环状子部1331的边缘往外延伸。
环状子部1331可以包覆环状上盖14,且弯折子部1332自环状子部1331延伸至环状上盖 14和环状承台112之间。环状支撑部133的内表面贴近环状上盖14。具体地,环状子部1331 的内表面和弯折子部1332的内表面贴近环状上盖14。环状支撑部133的外表面贴近环状承台 112。具体地,弯折子部1332的外表面贴近环状承台112。
可选地,环状支撑部133的外表面和环状承台112之间可以设置有胶粘层,进而将环状支撑部133和环状承台112进行粘接固定。传振板122的外端面和贴合部131之间也可以设置胶粘层,进而将传振板122和贴合部131粘接固定。在实际装配过程中,防护纱网13可以先包覆环状上盖14,再通过胶水同时与传振板122、扬声器壳体11粘接在一起,进而形成上述的胶粘层。当然,环状支撑部133的内表面和环状上盖14之间可以设置有胶粘层,进而使得环状支撑部133和环状上盖14粘接固定。
通过第二种实施方式对防护纱网13进行固定,相对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而言,通过环状支撑部133内表面包裹,可以避免防护纱网13和环状上盖14的内侧面(朝向容置腔110的侧面)之间形成的缝沟,进而在有效支撑环状支撑部133的基础上,可以避免灰尘在上述缝沟上堆积造成防护纱网13的堵塞,减少发声装置1的故障率。
第三种实施方式:如图4及图5所示,环状上盖14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盖体141和第二盖体142,第一盖体141相较于第二盖体142靠近环状承台112,第二盖体142支撑于环状承台112上。环状支撑部133夹持于第一盖体141和第二盖体142之间。具体地,环状支撑部133 的内表面贴近第一盖体141,环状支撑部133的外表面贴近第二盖体142。图4中示出了图中1 中部分结构,未示出振动组件121。
可选地,防护纱网13可以和环状上盖14利用套啤技术,形成为一个整体。环状上盖14的材料为硬胶,比如塑料,硬度大于防护纱网13的硬度。例如,先成型防护纱网13,再将防护纱网13放入到环状上盖14对应的模具中,再成型环状上盖14,进而可以使得第一盖体141和第二盖体142夹持环状支撑部133。当然,防护纱网13和环状上盖14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环状支撑部133的内表面和第一盖体141之间可以设置有胶粘层(施加胶水,凝固后形成胶粘层),进而使得环状支撑部133和第一盖体141粘接固定。环状支撑部133的外表面和第二盖体142之间设置有胶粘层,进而将环状支撑部133和第二盖体142进行粘接固定。
将防护纱网13和环状上盖14形成一个整体后,再在第一盖体141和环状承台112之间可以设置胶粘层,进而将第一盖体141和环状承台112粘接固定。传振板122的外端面和贴合部 131之间也可以设置胶粘层,进而将传振板122和贴合部131粘接固定。
上述第三种实施方式和第一种实施方式类似,第三种实施方式也可以改变成和第二种实施方式类似,也即环状支撑部133的内表面包覆第二盖体142,且环状支撑部133进一步弯折延伸至第一盖体141和第二盖体142之间。
通过设置环状上盖14包括第一盖体141和第二盖体142,第一盖体141和第二盖体142可以和防护纱网13能够提前制作成一体,便于后期和扬声器壳体11进行装配,第一盖体141和第二盖体142的夹持可以使得防护纱网13的固定能够较为稳定。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如果将开口111封堵,比如利用硅胶包括整个扬声器壳体11,会使得容置腔110内的空气也会振动进而产生声音,具体地会使得扬声器组件10在工作时在20-20000Hz内造成一个较大的固有频率谐振峰,漏音严重且可能会产生啸叫,降低骨传导扬声器12的扬声效果。
本实施例通过利用具有网孔结构的防护纱网13,能够使得容置腔110内外的空气流通,而并非是将开口111封堵,可以有效降低谐振峰,进而有效地降低漏音现象。本申请的防护纱网 13具有多个网孔,多个网孔可以分布于防护纱网13的部分位置,也可以遍布于整个防护纱网 13,具体地包括贴合部131、筒状容置部132以及环状支撑部133,但由于网孔结构较密和细微,因此在图2-图8中并未具体示出网孔。
进一步地,本申请发明人经过长期不断试验发现,防护纱网13的目数为250-600目,防护纱网13的厚度为0.01mm-0.3mm,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漏音,而且能够保证防护纱网13的强度。可选地,防护纱网13的目数为300-500目。可选地,防护纱网13的目数为380-480目。可选地,防护纱网13的目数为400-430目。可选地,防护纱网13的厚度为0.05mm-0.25mm。可选地,防护纱网13的厚度为0.1mm-0.2mm。可选地,防护纱网13的厚度为0.125mm-0.15mm。
防护纱网13的材料可以是PC(聚碳酸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中的至少一者。
本实施例的防护纱网13可以通过热塑成型,进而可以使得防护纱网13形成包括贴合部131、筒状容置部132以及环状支撑部133的结构。具体地可利用如下实施例提高防护纱网13成型的良品率和结构稳定性。
本申请纱网组件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上述本申请扬声器组件实施例,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包括彼此贴合设置的防护纱网13和辅助衬材15。
如图7至图9所示,防护纱网13和辅助衬材15可以通过热压成型,以使得热压后的防护纱网13包括贴合部131、筒状容置部132以及环状支撑部133,贴合部131用于封堵筒状容置部132的一端,环状支撑部133连接于筒状容置部132的另一端,并向筒状容置部132的外侧延伸。其中,辅助衬材15的硬度大于防护纱网13的硬度,并与防护纱网13共形设置,进而支撑防护纱网13保持热压后的形状。辅助衬材15的材料可以为塑胶。
由于辅助衬材15的硬度大于防护纱网13的硬度,防护纱网13和辅助衬材15一同热压成型时,辅助衬材15和防护纱网13一同变形到相应的形状,此时两者共形设置,辅助衬材15能够支撑防护纱网13保持相应的形状。在装配时,将防护纱网13装配至扬声器壳体11。
利用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对防护纱网13进行成型,具体的制备方法可以有如下两种:
如图9所示,第一种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准备原始纱网13A和原始衬材15B,将两者彼此贴合;
S12:将彼此贴合的原始纱网13A和原始衬材15B进行冲压成型,获得预定大小的防护纱网13和辅助衬材15;
S13:将防护纱网13和辅助衬材15贴合后,进行热压成型,辅助衬材15和防护纱网13两者共形,以使得辅助衬材15能够支撑防护纱网13保持热压后的形状,其中,热压后的防护纱网13包括贴合部131、筒状容置部132以及环状支撑部133,贴合部131用于封堵筒状容置部 132的一端,环状支撑部133连接于筒状容置部132的另一端,并向筒状容置部132的外侧延伸;
S14:剥离辅助衬材15,进而获得防护纱网13。
如图10所示,第二种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准备原始纱网13A和原始衬材15B;
S22:将彼此贴合的原始纱网13A和原始衬材15B进行热压成型,热压成型的原始纱网13A 和原始衬材15B共形,以使得原始衬材15B能够支撑原始纱网13A保持热压后的形状;
S23:将热压成型后的原始纱网13A和原始衬材15B,进行冲压成型,进而得到共形设置的防护纱网13和辅助衬材15,其中,防护纱网13包括贴合部131、筒状容置部132以及环状支撑部133,贴合部131用于封堵筒状容置部132的一端,环状支撑部133连接于筒状容置部132 的另一端,并向筒状容置部132的外侧延伸;
S24:剥离辅助衬材15,进而获得防护纱网13。
本实施例通过利用辅助衬材15辅助防护纱网13进行热压成型,由于辅助衬材15的硬度比防护纱网13的硬度大,进而再热压后,辅助衬材15能够支撑防护纱网13保持热压后的形状,进而能够获得形状和结构稳定的防护纱网13,提高防护纱网13的良品率和结构稳定性,便于后续进行装配至相应的扬声器壳体11内,而且由于防护纱网13能够有效地保持其热压后的形状,能够和骨传导扬声器12的结构、形状相适应,能够有效地贴合传振板122的外端面,防护纱网 13稳定的网状结构,能够使得容置腔110内外的空气可以流通,进而减少容置腔110内的空气由于振动而产生的声音,衰减传振板122的机械振动之外的空气振动产生声音,进而可以减少漏音现象,防护纱网13相对于将容置腔110封闭的结构而言减少扬声器组件10的漏音。也即,本实施例的纱网组件能够提高防护纱网13的结构稳定性,有助于提升发声装置1的助听效果。
如图11及图12所示,振动组件121可以包括磁铁组1211、导磁罩1212、线圈1213、振动片1214、外支架1215和内支架1216。其中,磁铁组1211具有一磁化方向,以便于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磁场。磁铁组1211可以为单个磁体,也可以为多个磁体的组合(例如图11所示的磁铁组1211具有三个层叠设置的磁体)。导磁罩1212主要是用于调整磁铁组1211产生的磁场,以便于增加上述磁场的利用率。线圈1213处于磁铁组1211、导磁罩1212等形成的磁场中,并在电信号(例如音频信号)的激励作用下产生安培力,进而带动振动片1214产生机械振动。外支架1215和内支架1216相互配合以支撑上述结构件。
导磁罩1212可以包括呈筒状设置的罩体侧部12121和罩体底部12122,罩体底部12122连接于罩体侧部12121的一端以围设成一筒槽12123。磁铁组1211设置在筒槽12123内,并可以通过磁力吸附、胶接、卡接、螺纹连接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固定连接导磁罩1212。例如:磁铁组1211包括多个堆叠设置的磁体,振动组件121还可以包括固定件1217,固定件1217用于将磁铁组1211的多个磁铁相固定。进而,磁铁组1217再通过如磁力吸附、胶接等固定在罩体底部12122。作为示例性地,固定件1217可以包括螺栓12171和螺母12172。其中,螺母12172 嵌设在罩体底部12122内,螺栓12171可以依次穿过磁铁组1211并穿出或者大致穿至罩体底部 12122,螺母12172和螺栓12171螺纹配合以使得磁铁组1211的各磁体组合一起。如此设置,由于螺母12172嵌设在罩体底部12122内,使得振动组件121在筒槽12123的轴向方向上的尺寸得以压缩,有利于控制骨传导扬声器12的整体尺寸。当然,在上述整体尺寸允许的情况下,螺母12172也可以设置在罩体底部12122背离筒槽12123的一侧,同样可以实现磁铁组1211和导磁罩1212之间的相对固定。
当然,固定件1217也可以一同将磁铁组1211与导磁罩1212固定连接,在此种情况下,还可以同时在磁铁组1211与导磁罩1212之间设置胶体(图11及图12中未示出),以使得两者之间的缝隙能够被填充,且两者的相对固定更稳固,进而避免磁铁组1211与导磁罩1212在机械振动下发生相对运动而产生杂音。
在磁铁组1211和导磁罩1212相对固定时,两者之间在筒槽12123的径向方向上形成一间隙(图12中未标注),该间隙主要是在振动组件121组装完成之后容纳线圈1213。因此,在筒槽12123的径向方向上,磁铁组1211和导磁罩1212之间的间隙的尺寸尽可能的均匀,以增加上述磁场的分布的均匀性,进而增加线圈1213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安培力的平稳度。
线圈1213与内支架1216固定,并套设于磁铁组1211的外周。其中,在振动组件121组装完成之后,线圈1213具体可以伸入磁铁组1211和导磁罩1212在筒槽12123的径向方向上形成的间隙内,以使得线圈1213处于磁铁组1211、导磁罩1212等形成的磁场中,进而在电信号的激励作用下产生安培力。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加线圈1213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安培力的平稳度,在筒槽12123的径向方向上,线圈1213与磁铁组1211或导磁罩1212之间的间距尽可能的处处相等。换言之,在前期加工、后期组装振动组件121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保证磁铁组 1211、导磁罩1212、线圈1213等结构件的同轴度。
作为示例性地,内支架1216的一端(具体可以是朝向磁铁组1211的一端)形成有盖槽12161。其中,线圈1213固定于内支架1216的一端且环绕盖槽12161,内支架1216的一端罩设于磁铁组1211上,以使得磁铁组1211能够部分伸入盖槽12161内,线圈1213套设于磁铁组1211的外周。如此设置,在满足振动组件121的发声需求下,可以使得振动组件121在筒槽12123的轴向方向上的尺寸得以压缩,有利于控制骨传导扬声器12的整体尺寸。
进一步地,振动片1214连接外支架1215和内支架1216,并用于限制外支架1215和内支架 1216沿筒槽12123的径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以便于实现振动组件121的组装。
作为示例性地,外支架1215呈筒状设置,外支架1215的一端固定于罩体侧部12121背离罩体底部12122的另一端,外支架1215背离导磁罩1212的另一端和内支架1216背离磁铁组1211 的另一端通过振动片1214连接。
相关技术中,外支架1215与导磁罩1212一般通过胶接、卡接、螺纹连接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其组合进行固定连接,这样容易导致外支架1215与导磁罩1212之间装配误差,也即是两者之间的同轴度难以保证。此时,由于内支架1216经振动片1214与外支架1215连接,使得内支架1216与导磁罩1212之间因外支架1215与导磁罩1212之间装配误差而出现装配误差,导致线圈1213与磁铁组1211、导磁罩1212之间的同轴度降低,进而导致线圈1213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安培力的平稳度降低,也即是线圈1213带动振动片1214产生机械振动的平稳度变差,进而影响振动组件121的发声品质。
与相关技术不同的是:本申请中,外支架1215以注塑方式固定于罩体侧部12121背离罩体底部12122的另一端,也即是外支架1215与导磁罩1212可以为金属嵌件注塑一体成型件。如此设置,可以有效地减小外支架1215与导磁罩1212之间装配误差,保证磁铁组1211、导磁罩 1212、线圈1213等结构件的同轴度,进而改善振动组件121的发声品质。
进一步地,外支架1215背离导磁罩1212的另一端凸出设置有第一凸柱12151。相应地,振动片1214开设有与第一凸柱12151相对应的第一贯穿孔12141。其中,第一凸柱12151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一贯穿孔12141。第一凸柱12151和第一贯穿孔1214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内支架 1216的另一端可以和振动片121进行可活动地镶嵌设置,如此配合第一凸柱12151和第一贯穿孔12141,以限制外支架1215和内支架1216沿筒槽12123的径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对于内支架1216的另一端和振动片121可活动地镶嵌设置的情况有多种,以下提供一些相应的示例。
在一种可选情况下,内支架1216背离磁铁组1211的另一端可以凸出设置有第二凸柱12162。振动片1214可以开设有第二贯穿孔12142,第二凸柱12162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二贯穿孔12142。通过第一凸柱12151配合第一贯穿孔12141以及第二凸柱12162配合第二贯穿孔12142,可以限制外支架1215和内支架1216沿筒槽12123的径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而允许内支架1215和振动片1214在筒槽12123的轴向方向上相对外支架1216移动,以便于将振动组件121产生的机械振动传递出去。可参照图13所示,在另一种可选情况下,振动片1214包括环状边缘部12144 以及支撑于环状边缘部12144内的一个或者多个肋条12145,环状边缘部12144开设有第一贯穿孔12141。内支架1215背离磁铁组1211的另一端可以开设有与肋条相对应的通槽(图未示),肋条可以容置于通槽内,进而可以限制外支架1215和内支架1216沿筒槽12123的径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而允许内支架1215和振动片1214在筒槽12123的轴向方向上相对外支架1216移动。
当然,上述两种可选情况也可以结合。可参照图13所示,振动片1214可以包括环状中间部12143、环状边缘部12144以及支撑连接于所述环状边缘部12144和环状中间部12143之间的一个或者多个肋条12145。环状中间部12143开设有第二贯穿孔12142,第二凸柱12162的位置则与第二管穿孔12142的位置相对应(不限于图11所示情况)。环状边缘部12144开设有第一贯穿孔12141,第一凸柱12151的位置则与第一贯穿孔12141的位置相对应。
结合图2至图6的相关描述,传振板122与振动组件121连接,并经开口111裸露,以便于将上述机械振动经使用者的头部而传递至其听觉神经,进而使得使用者听到声音。作为示例性地,传振板122设置于内支架1216背离磁铁组1211的另一端,并抵持振动片1214,以使得内支架1216和振动片1214能够带动传振板122振动。进一步地,骨传导扬声器12还可以包括弹性减震片123。具体地,振动组件121可以进一步包括弹性减震片123。其中,弹性减震片123 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扬声器壳体11。结合图2至图6对防护纱网13的相关描述,弹性减震片123 的外边缘具体可以介于扬声器壳体11与防护纱网13之间,也即是弹性减震片123的外边缘可以固定在扬声器壳体11上,防护纱网13再固定在弹性减震片123上。对于前述提及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而言,弹性减震片123可以夹持于环状承台112和环状支撑部133之间。具体地,环状支撑部133的内表面可以和弹性减震片123胶接,弹性减震片123可以和环状承台112胶接。对于前述提及的第二种实施方式而言,弹性减震片123可以夹持于环状承台112和环状支撑部 133之间。具体地,环状支撑部133的外表面可以和弹性减震片123胶接,弹性减震片123可以和环状承台112胶接。对于前述提及的第三种实施方式而言,弹性减震片123可以夹持于第二盖体142和环状承台112之间。具体地,弹性减震片123可以通过胶接分别和第二盖体142以及环状承台112相固定。
进一步地,弹性减震片123设置于传振板122和内支架1216背离磁铁组1211的另一端之间,以能够减缓内支架1216在筒槽12123的轴向方向上的振动,进而增加传振板122振动的平稳性。
作为示例性地,第二凸柱12162可以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柱段12163和第二柱段12164。其中,第一柱段12163相较于第二柱段12164更靠近内支架1216的一端,且在垂直于筒槽12123 的轴向上的截面上,第二柱段12164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柱段12163的横截面积。如此设置,第一柱段12163穿设于第二贯穿孔12142,第二柱段12164插置于传振板122内,以便于内支架 1216带动传振板122振动。进一步地,弹性减震片123开设有第三贯穿孔1231。其中,弹性减震片123通过第三贯穿孔1231套设于第二柱段12164,且支撑于第一柱段12163上。
如图14所示,耳挂组件20形成有用于容纳电池组件50或者控制控制电路组件60的容置空间21。其中,耳挂组件20还形成有连通孔22,连通孔22连通容置空间21和外界。进一步地,拾音组件40设置于容置空间21内,并邻近连通孔22设置,以使得拾音组件40能够通过连通孔22进行拾音。基于上述的详细描述,耳挂组件20的数量为两个,拾音组件40的数量也可以相应地为两个。此时,两个拾音组件40与两个容置空间21一一对应,也即是每个拾音组件40对应设置于一个容置空间21内且邻近连通孔22设置,以使得两个拾音组件40均能够通过相应的连通孔22进行拾音。
作为示例性地,耳挂组件20可以包括连接部件23和连接连接部件23的耳挂壳体24。其中,连接部件23的一端连接耳挂壳体24,连接部件23的另一端连接扬声器组件10。进一步地,每个耳挂壳体24各自形成有容置空间21和连通容置空间21与外界的连通孔22。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扬声器组件10在发声的过程中可能会带动外界的空气随之一起振动,也即是出现“漏音”。为此,连通孔22开设于耳挂壳体24远离扬声器组件10的一侧,以尽可能地避免拾音组件40 拾取扬声器组件10引起的“漏音”,进而降低扬声器组件10对拾音组件40的干扰。而且,拾音组件40设置在容置空间21内远离扬声器组件10的一侧,也可以减少扬声器组件10产生的机械振动被传递至拾音组件40,进而减少拾音组件40产生“啸叫”或者杂音的情况发生。当然,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连通孔22也可以开设于耳挂壳体24朝向扬声器组件10的一侧,或者开设于耳挂壳体24被佩戴时朝向用户的头部的一侧,或者开设于耳挂壳体24被佩戴时背离用户的头部的一侧。
如图15所示,连接部件23可以包括第一弹性覆层231、第二弹性覆层232和弹性金属丝 233,连接部件23内可以穿引导线234。其中,弹性金属丝233的一端连接耳挂壳体24(具体可以是第一耳挂壳体241),弹性金属丝233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扬声器组件10。结合图15及图 1,导线234的一端与设置在耳挂组件20内的电池组件50或者控制电路组件60等电性连接,导线234的另一端与对应于耳挂组件20的扬声器组件10电性连接。第一弹性覆层231和第二弹性覆层232可以通过双色注塑的方式成型,并包裹弹性金属丝233和导线234。此时,弹性金属丝233呈弯曲状,并具有一定的刚度/强度,以形成耳挂组件20的基本形态,进而便于用户佩戴发声装置1。第一弹性覆层231和第二弹性覆层232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及外观品质,以改善发声装置1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及外观美感。进一步地,第一弹性覆层231和第二弹性覆层232 的拼合缝将连接部件23的表面划分为相背设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其中,第一弹性覆层231的裸露表面作为连接部件23的内侧面,第二弹性覆层232的裸露表面作为连接部件23的外侧面。需要说明的是:在发声装置1处于佩戴状态时,连接部件23的内侧面绝大部分与用户的耳部及其附近的头部接触,连接部件23的外侧面绝大部分不与用户的耳部及其附近的头部接触。
相关技术中,在制作连接部件23时,一般会借助一辅助金属丝。其中,辅助金属丝与弹性金属丝233并排设置,两者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长度、曲率半径等结构参数。此时,相关技术一般会先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在辅助金属丝与弹性金属丝233的表面形成一弹性覆层,再将辅助金属丝抽出,并将导线234穿设在弹性覆层内(也即是辅助金属丝原先所在的位置),以得到连接部件23。然而,在上述注塑成型的过程中,由于辅助金属丝与弹性金属丝233具有一定的长度和曲率半径,两者(尤其是其中间区域)在注塑来料的冲击下可能会偏离最初的位置,最终导致弹性覆层的壁厚不均匀,影响连接组件23的成型品质。尤其是在弹性覆层的设计壁厚较薄时,在发声装置1的长期使用过程中,连接部件23甚至会出现“破皮”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度。
与相关技术不同的是:本申请中,不仅将相关技术的弹性覆层一分为二,也即是第一弹性覆层231和第二弹性覆层232,它们可以分两次注塑成型;还在其中一个弹性覆层(例如第一弹性覆层231)的一侧面形成通槽235。其中,通槽235沿第一弹性覆层231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并用于放置弹性金属丝233和辅助金属丝(可以在后续替换成导线234)。进一步地,第二弹性覆层232以注塑方式成型于第一弹性覆层231的一侧面(也就是通槽235所在的那面),并覆盖弹性金属丝233和辅助金属丝,以能够在第一弹性覆层231和第二弹性覆层232拼合固定后,通过抽出辅助金属丝,形成与弹性金属丝233并列设置且与容置空间21连通的引线通道(图15 中未标注),引线通道用于穿设导线234。
简而言之,本申请可以通过第一次注塑成型的方式得到具有一通槽235的第一弹性覆层 231,再将弹性金属丝233和辅助金属丝置于通槽235内,接着通过第二次注塑成型的方式在第一弹性覆层231的通槽235所在一侧形成第二弹性覆层232,以包裹弹性金属丝233和辅助金属丝,最后将辅助金属丝抽出形成引线通道,并将导线234穿设在引线通道内(也即是辅助金属丝原先所在的位置),以得到连接部件23。显然,由于通槽235具有一定的深度,使得第一弹性覆层231可以部分包裹弹性金属丝233和辅助金属丝,以对之起到限位的作用,进而使得弹性金属丝233和辅助金属丝能够抵挡注塑来料的冲击,这样有利于改善弹性金属丝233和辅助金属丝偏离最初的位置的技术问题。优选地,通槽235的深度可以等于弹性金属丝233和辅助金属丝中直径较大者的半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槽23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通槽235 并列设置且分别用于放置弹性金属丝233和辅助金属丝,以使得引线通道(也即是导线234所在的位置)和弹性金属丝233相互隔开,这样可以使得弹性金属丝233与辅助金属丝(或者后续设置的导线234)之间互不干涉。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通槽235的数量为一个,弹性金属丝233和辅助金属丝共同容置于通槽235内,以使得弹性金属丝233能够裸露于引线通道,这样可以简化连接部件23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覆层231和第二弹性覆层232可以先成型其中一者,进而可以在先成型的一者上形成通槽235,接着在先成型的一者上成型另一者。图15所示出的结构,仅仅是本实施例的中的一个示例性描述,并不限制为本实施例的唯一方式。例如,可以先成型图15 中第二弹性覆层232,第二弹性覆层232形成有通槽235,然后再成型第一弹性覆层235。换言之,相当于图15中所示出的第二弹性覆层232作为第一弹性覆层,图15中所示出的第一弹性覆层231作为第二弹性覆层。
进一步地,耳挂壳体24以注塑方式固定于弹性金属丝233的一端。其中,第二弹性覆层232 进一步包覆耳挂壳体24的至少部分外表面,第一弹性覆层231止挡于耳挂壳体24和扬声器组件10之间。作为示例性地,耳挂壳体24可以包括第一耳挂壳体241和第二耳挂壳体242,两者连接配合以形成容置空间21。其中,第一耳挂壳体241以注塑方式固定连接于连接部件23(具体可以是弹性金属丝233)的一端,第二耳挂壳体242与第一耳挂壳体241固定连接。此时,第二弹性覆层232包覆第一耳挂壳体241的外表面,第一弹性覆层231止挡于第二耳挂壳体242 和扬声器组件10之间。
基于上述的详细描述,耳挂组件10的成型过程可以是:1)在弹性金属丝233的两端分别形成扬声器组件10和第一耳挂壳体241;2)通过第一次注塑成型的方式得到具有通槽235的第一弹性覆层231;3)将步骤2)中的第一弹性覆层231与步骤1)中的半成品及辅助金属丝组装;4)通过第二次注塑成型的方式在第一弹性覆层231的通槽235所在一侧形成第二弹性覆层232,以包裹弹性金属丝233和辅助金属丝,并包覆第一耳挂壳体241的外表面;5)将步骤4)中半成品的辅助金属丝抽出以形成引线通道,再在引线通道内穿设导线234;6)通过胶接、卡接、螺纹连接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将第二耳挂壳体242与步骤5)中的第一耳挂壳体241配合固定。
如图16所示,在容置空间21内还形成有用于容纳拾音组件40的容纳槽25。作为示例性地,第二耳挂壳体242可以包括底壁2421和环接于底壁2421的侧壁2422。其中,第一耳挂壳体241 盖合于侧壁2422且与底壁2421相对设置,以形成容置空间21。此时,连通孔22可以开设于侧壁2422。具体地,如图15所示,连通孔22可以开设在第二耳挂壳体242上的C位置。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连通孔22开设于侧壁2422远离连接部件23的一侧,以尽可能地降低扬声器组件10对拾音组件40的干扰。进一步地,底壁2421朝向第一耳挂壳体241的一侧凸出设置有凸缘2423,凸缘2423不仅可以围成容纳槽25,还可以对拾音组件40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连通孔22也可以开设在其它位置,例如图15所示的第一耳挂壳体241上的O位置等,再例如图15所示的第二耳挂壳体242上的B、D、E位置等。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如果拾音组件40经连通孔22直接与外界连通,将导致拾音组件40与外界之间的声路较短。当发声装置1处于复杂环境(例如空气流动较为剧烈) 时,拾音组件40拾取的杂音较多,甚至引起“风噪”现象。为此,如图16及图17所示,本申请在拾音组件40与连通孔22之间设置一通道件26,以延长拾音组件40的声路,进而改善拾音组件40的拾音效果。
作为示例性地,通道件26设置于容置空间21内,并形成有进音孔261、通道262和出音孔 263。其中,进音孔261和出音孔263间隔设置且分别连通通道262。优选地,进音孔261经通道262至出音孔263的最短距离大于或者等于4mm,以便于延长拾音组件40的声路。进一步地,进音孔261与连通孔22对接连通,出音孔263邻近拾音组件40设置,以使得声音能够依次经连通孔22、进音孔261、通道262和出音孔263进而传输至拾音组件40。此时,通道件26可以盖设于凸缘2423,也即是通道件26盖合容纳槽25,并用于将拾音组件40压持于容纳槽25 内,且进音孔261朝向侧壁2422并与连通孔22对接连通,出音孔263与拾音组件40对接连通。如此设置,通道件26既延长了拾音组件40的声路,又实现了对拾音组件40的固定,也即是通道件26能够“一件两用”。
进一步地,连通孔22可以呈狭缝状设置,进音孔261可以对应为狭缝状设置,以增加拾音组件40的声路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而改善拾音组件40的拾音效果。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如果拾音组件40的声路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过大,一方面可能会引起“风噪”现象,另一方面也会大大降低耳挂组件20的防水防尘性能。为此,本申请在拾音组件40的声路上设置一防风网罩27。作为示例性地,防风网罩27抵接于通道件26和耳挂壳体24之间,进而将连通孔22和进音孔261间隔开,用于改善拾音组件40防风降噪,及改善耳挂组件20的防水防尘性能。其中,防风网罩27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铁网271和纱网272,纱网272相较于铁网271更靠近通道件26。需要说明的是:铁网271的结构强度大于纱网272的结构强度,而纱网272的目数大于铁网271的结构强度,两者配合以使得防风罩网27能够兼顾其自身的结构强度、拾音组件40 的拾音需求及耳挂组件20的防水防尘需求。
如图17所示,通道件26可以包括围设成通道262的通道顶壁264、通道底壁265和通道侧壁266。其中,通道顶壁264和通道底壁265相对设置,通道侧壁266连接于通道顶壁264和通道底壁265之间。进一步地,进音孔261开设于通道侧壁266,出音孔263贯穿通道底壁265。此时,通道底壁265还可以用于压持拾音组件40。作为示例性地,通道顶壁264和通道底壁265 平行间隔设置,以使得通道262呈扁平状设置,以适应耳挂壳体24的扁平结构。其中,通道262 在通道顶壁264到通道底壁265的方向上的高度可以为0.45-0.75mm。优选地,通道262在通道顶壁264到通道底壁265的方向上的高度可以为0.65mm。
进一步地,拾音组件40可以包括拾音元件41和保护套42。其中,保护套42套设于拾音元件41的外周。进一步地,保护套42开设有朝向通道底壁265的凹槽421,拾音元件41至少部分裸露于凹槽421。如此设置,以在通道件26将拾音组件40压持于容纳槽25内时,保护套42 抵接凸缘2423且与凸缘2423紧配合,凹槽421和出音孔263对接连通。此时,保护套42可以为硅胶套,以在上述组装过程中,保护套42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以增加凸缘2423对拾音组件 40的固定效果,并增加拾音组件40与通道件26之间的声路的密封性,进而改善拾音组件40 的拾音效果。此外,保护套42和拾音元件41之间可以为紧配合,拾音元件41的拾音部(具体可以是振膜)可以裸露于凹槽421,以使得声音在传递至凹槽421后,不容易从保护套42和拾音元件41之间泄漏至拾音元件41的后侧,进而可以能够较好地保持拾音元件41的拾音效果。
基于上述的详细描述,耳挂组件2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此时,拾音组件40的数量对应为两个,通道件26的数量也对应为两个。具体地,每个耳挂组件20的容置空间21内各自设置有一个拾音组件40和一个通道件26,以便于改善每一拾音组件40的拾音效果。进一步地,扬声器组件10的数量也对应为两个,每个耳挂组件20各自连接一个扬声器组件10。如此设置,在用户佩戴发声装置1时,两个扬声器组件10能够分别位于用户的头部的两侧,以形成立体声,进而改善发声装置1的声学表现力。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相关技术中,两个扬声器组件10大多与同一主板(例如后文中提及的主电路板61)电性连接,并通过一组音量控制按键(例如后文中提及的音量按键62)调节两个扬声器组件10。此时,两个扬声器组件10的音量在音量控制按键的调节下,同步增大,或者同步减小。如此设置,虽然对于听力正常的用户而言,可以简化扬声器组件10 的调节控制,还可以简化整机的结构;但是对于听力不正常的用户而言,也可能导致听到的声音总是“一边大一边小”,进而影响用户的体验度。为此,本申请在两个耳挂组件20上分别设置一组音量按键62,以分别调节与之对应的扬声器组件10,也即是两个扬声器组件10能够被两组音量按键62分别对应控制,以便于用户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分别对两个扬声器组件10进行适应性的调节。
如图18所示,控制电路组件60可以包括主电路板61和两组音量按键62。其中,电池组件 50容置于其中一个耳挂壳体24的容置空间21内,主电路板61容置于另一个耳挂壳体24的容置空间21内,以便于均衡发声装置1的重量分布。进一步地,主电路板61上集成有两个相互独立的音频处理芯片(图19中未示出),分别独立控制两个扬声器组件10的音频增益。其中,音频处理芯片例如为音频处理DSP芯片。
作为示例性地,如图16所示,每一耳挂壳体24(具体可以是第二壳体242)均形成有连通容置空间21的音量按键孔28。其中,每组音量按键62对应设置于一个耳挂壳体24的音量按键孔28,并经音量按键孔28裸露,以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按压音量按键62而控制主电路板61上相应的音频处理芯片,进而调节相应的扬声器组件10的音频增益。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组件60还可以包括副电路板63,设置于容置电池组件50的耳挂壳体 24的容置空间21内,也即是副电路板63与电池组件50设置在同一耳挂壳体24的容置空间21 内。此时,副电路板63可以覆盖与之对应的音量按键孔28且抵接音量按键62,以便于承受用户对音量按键62施加的按压力。而且,副电路板63可以和主电路板61耦接,以便于主电路板 61处理与副电路板63耦接的音量按键62的按压操作。
基于上述的详细描述,对于发声装置1而言,其后挂组件30的一端可以设置有一个耳挂组件20及对应的一个扬声器组件10、一个拾音组件40及其通道件26、一个电池组件50、一个副电路板63及一组音量按键62,另一端可以设置有一个耳挂组件20及对应的一个扬声器组件10、一个拾音组件40及其通道件26、一个主电路板61及一组音量按键62。其中,上述设置在后挂组件30两端的各个电性器件可以通过内置于后挂组件30的导线进行电性连接,以实现控制指令、电能等的传输。
进一步地,由于主电路板61在体积上一般要小于电池组件50,使得主电路板61所在一侧还可以设置一功能按键64。其中,功能按键64可以代替相应的音量按键62,也可以与音量按键62共存,并可以实现播放/暂停、AI唤醒、开机/关机等功能,以扩展发声装置1的交互能力。
作为示例性地,如图19所示,控制电路组件60还可以包括功能按键64和防水衬板65。其中,主电路板61上设置有功能开关66。容置有主电路板61的耳挂壳体24(具体可以是第一耳挂壳体241)上开设滑动孔29,滑动孔29与容置空间21连通,功能按键64可滑动地设置于滑动孔29内,并能够拨动功能开关66。进一步地,防水衬板65设置于容置有主电路板61的耳挂壳体24的容置空间21内,且固定连接容置有主电路板61的耳挂壳体24,以在主电路板61与相应的耳挂壳体24之间形成防水格挡。其中,防水衬板65开设有衬板孔651,衬板孔651可以与滑动孔29对应设置,例如同轴且大小相等。此时,功能按键64可滑动地穿设在滑动孔29及衬板孔651内,以便于拨动功能按键64。
如图20及图21所示,功能按键64可以包括一体连接的滑动部641和连接部642。其中,连接部642设置于滑动部641的一侧并往背离滑动部641的方向延伸设置,滑动部641可以位于滑动孔29,并用于供使用者进行滑动操作。例如,滑动部641可以背离连接部642的另一侧经滑动孔29裸露。进一步地,连接部642可以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滑动部641的连接板643,两个连接板643远离滑动部641的一侧各自凸出设置有往背离彼此的方向延伸的卡扣644,以使得连接部642能够卡接防水衬板65远离滑动部641的一侧。此时,其中一个连接板643远离滑动部641的一侧还开设有开关容置区645。开关容置区645用于容置功能开关66,进而使得功能按键64能够拨动功能开关66。如此设置,一方面功能按键64能够与功能开关66扣合,以便于用户通过功能按键64拨动功能开关66;另一方面功能按键64还能够与耳挂壳体24及防水衬板65扣合,以避免功能按键66从耳挂壳体24上脱落,并改善耳挂壳体24在功能按键66处的防水防尘性能。
作为示例性地,防水衬板65朝向滑动部641的一侧凸出设置有环绕衬板孔651的凸起652,也就是凸起652可以沿衬板孔651的周向设置一圈。如此设置,以在功能按键64与耳挂壳体24 及防水衬板65扣合时,凸起652抵接滑动部641的一侧,连接部642穿过滑动孔29及衬板孔 651,并能够在滑动孔29及衬板孔651内移动,以用于拨动功能开关66。此时,通过合理地设计功能按键64、防水衬板65的结构及其与耳挂壳体24之间的配合关系,在连接部642在衬板孔651内移动的过程中,凸起652能够始终保持抵接滑动部641的一侧,以确保耳挂壳体24在功能按键66处的防水防尘性能。
当然,上述关于功能按键64的结构仅为示例性描述,功能按键64还可以采用滑动、滚动以及触摸等形式,无论对于何种形式的功能按键64均可以使用上述的防水结构,也即通过防水衬板65的相应结构实现功能按键64的防水,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功能按键64、防水衬板65与壳体(具体可以包括第一耳挂壳体241和第二耳挂壳体242)可以配合形成按键防水组件100。
参阅图22,图22是本申请提供的发声装置中拾音组件的啸叫阈值与其位置的关系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2中横坐标可以表示拾音组件在发声装置上的相对位置,纵坐标可以表示拾音组件的啸叫阈值(其单位为dB)。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拾音组件40可以主要是用于拾取用户的语音、用户所在环境的环境音等。对于听障者而言,拾音组件40的拾音效果,将影响听障者通过发声装置1接收到的声音的清晰度、稳定度等。理论上而言,拾音组件40可以设置在发声装置1上的任意位置,但是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拾音组件40越靠近扬声器组件10,越容易受到扬声器组件 10的影响,越容易因两者的声耦合而引起“啸叫”。因此,结合图1及图15,本申请对拾音组件40的啸叫阈值与其在发声装置1上的相对位置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次试验,相应的试验结果如图22所示。其中,啸叫阈值越大,意味着拾音组件40出现“啸叫”现象的概率越低,受扬声器组件10的影响也就越小。
作为示例性地,如图15所示,拾音组件40可以设置在耳挂组件20上;如图1所示,拾音组件40也可以设置在后挂组件30上。其中,对于耳挂组件20而言,结合图14,因耳挂壳体24相较于连接部件23更加背离扬声器组件10,因此拾音组件40可以对应于第一耳挂壳体241、第二耳挂壳体242。结合图15及图1,相对位置O可以对应于第一耳挂壳体241,相对位置B、 C、D、E可以对应于第二耳挂壳体242。具体地,在发声装置1处于佩戴状态时,相对位置O位于耳挂组件20背离用户的头部的外侧,相对位置B、E位于耳挂组件20的上方,且相对位置E相较于相位位置B更加背离扬声器组件10,相对位置D位于耳挂组件20的下方,相对位置 C位于耳挂组件20背离扬声器组件10的后方。进一步地,对于后挂组件30而言,结合图1,相对位置F、G、H、I依次背离扬声器组件10。其中,相对位置I可以对应于后挂组件30的中间位置。
如图22所示,以相对位置O的啸叫阈值作为参照,也即是定义相对位置O的啸叫阈值为0。其中,相对位置B、C、D、E、F、G、H、I的啸叫阈值均大于0,这说明拾音组件40设置在这些位置均有利于改善上述“啸叫”现象。进一步地,相对位置F、G、H、I的啸叫阈值明显高于相对位置B、C、D、E的啸叫阈值,这说明拾音组件40设置在后挂组件30上更加有利于改善上述“啸叫”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耳挂组件20而言,相对位置C、E的啸叫阈值也要明显高于相对位置B、D的啸叫阈值,这说明拾音组件40设置在耳挂组件20上越背离扬声器组件10的位置越有利于改善上述“啸叫”现象。对于相对位置E而言,耳挂组件20与后挂组件30可能会发生结构上的干涉,因此优先考虑将拾音组件40设置在耳挂组件20上的C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扬声器组件;
两个耳挂组件,所述两个耳挂组件的一端各自对应连接一个所述扬声器组件;
后挂组件,所述后挂组件连接于所述两个耳挂组件的另一端之间;
至少两个拾音组件,所述至少两个拾音组件之间相互间隔设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拾音组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耳挂组件和所述后挂组件中的至少两者,或者所述至少两个拾音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后挂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挂组件包括连接部件和耳挂壳体,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耳挂壳体,所述连接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扬声器组件,每个所述耳挂壳体各自形成有容置空间和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连通孔,所述后挂组件连接于两个所述耳挂壳体之间;
所述拾音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拾音组件与两个所述容置空间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拾音组件对应设置于一个所述容置空间内且邻近所述连通孔设置,以使得所述拾音组件能够通过相应的所述连通孔进行拾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孔开设于所述耳挂壳体远离所述扬声器组件的一侧;或者所述连通孔开设于所述耳挂壳体朝向所述扬声器组件的一侧;或者,所述连通孔开设于所述耳挂壳体在佩戴时远离用户的头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挂组件包括通道件,所述通道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通道件形成有进音孔、通道和出音孔,所述进音孔和所述出音孔间隔设置且分别连通所述通道,所述进音孔和所述连通孔对接连通,所述出音孔邻近所述拾音组件设置,以使得声音能够依次经所述连通孔、所述进音孔、所述通道和所述出音孔传输至所述拾音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挂壳体包括第一耳挂壳体和第二耳挂壳体,所述第一耳挂壳体和第二耳挂壳体连接配合以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一耳挂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耳挂壳体包括底壁和环接于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第一耳挂壳体盖合于所述侧壁且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所述底壁朝向所述第一耳挂壳体的一侧凸出设置有围成容纳槽的凸缘,所述连通孔开设于所述侧壁,所述通道件盖设于所述凸缘以将所述拾音组件压持于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进音孔朝向所述侧壁并所述连通孔对接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件包括围设成所述通道的通道顶壁、通道底壁和通道侧壁,所述通道顶壁和所述通道底壁相对设置,所述通道侧壁连接于所述通道顶壁和所述通道底壁之间,所述进音孔开设于所述通道侧壁,所述出音孔贯穿所述通道底壁,所述通道底壁用于压持所述拾音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孔开设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连接部件的一侧,所述连通孔呈狭缝状设置,所述进音孔对应为狭缝状设置,所述进音孔经所述通道至所述出音孔的最短距离大于或者等于4mm;和/或,所述通道顶壁和所述通道底壁平行间隔设置,以使得所述通道呈扁平状设置,所述通道在所述通道顶壁到所述通道底壁的方向上的高度为0.45-0.75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拾音组件包括拾音元件和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设于所述拾音元件的外周,所述保护套开设有朝向所述通道底壁的凹槽,所述拾音元件至少部分裸露于所述凹槽,所述保护套抵接所述凸缘且与所述凸缘紧配合,所述凹槽和所述出音孔对接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声装置包括防风网罩,所述防风网罩抵接于所述通道件和所述耳挂壳体之间,进而将所述连通孔和所述进音孔间隔开,用于防风降噪,所述防风网罩包括层叠设置的铁网和纱网,所述纱网相较于所述铁网更靠近所述通道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拾音组件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后挂组件,且位于所述后挂组件的中间位置;或者,所述至少两个拾音组件设置于所述后挂组件,且其中一个所述拾音组件设置于所述后挂组件的中间位置,其余所述拾音组件间隔位于所述中间位置的一侧或者两侧。
CN202021693284.4U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发声装置 Active CN213485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3284.4U CN213485164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发声装置
BR112022022269A BR112022022269A2 (pt) 2020-08-12 2021-04-29 Dispositivos acústicos
CN202180012002.0A CN115053533A (zh) 2020-08-12 2021-04-29 声学装置
KR1020227041657A KR102662480B1 (ko) 2020-08-12 2021-04-29 음향장치
JP2022569605A JP2023526608A (ja) 2020-08-12 2021-04-29 音響装置
EP21855136.4A EP4124058A4 (en) 2020-08-12 2021-04-29 ACOUSTIC DEVICE
PCT/CN2021/090973 WO2022033080A1 (zh) 2020-08-12 2021-04-29 声学装置
US18/045,471 US20230053556A1 (en) 2020-08-12 2022-10-11 Acoustic devic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3284.4U CN213485164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发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85164U true CN213485164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60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93284.4U Active CN213485164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发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851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3883A (zh) * 2022-03-12 2022-04-12 广州思正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智能语音识别装置
WO2023134382A1 (zh) * 2022-01-14 2023-07-20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4382A1 (zh) * 2022-01-14 2023-07-20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CN114333883A (zh) * 2022-03-12 2022-04-12 广州思正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智能语音识别装置
CN114333883B (zh) * 2022-03-12 2022-05-31 广州思正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智能语音识别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68149U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
WO2020140453A1 (zh) 一种扬声器装置
WO2020140449A1 (zh) 一种扬声器装置
JP7451736B2 (ja) イヤホン
US2008024048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earphone device
CN213485164U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212851007U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212851008U (zh) 发声装置及其扬声器组件
CN112087700A (zh) 扬声器组件、发声装置以及纱网组件
WO2021063111A1 (zh) 耳机
CN111757207B (zh) 耳机振动组件及具有该振动组件的振动式耳机
KR101470983B1 (ko)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115136618A (zh) 一种耳机
CN213342683U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213661944U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213342682U (zh) 发声装置、发声装置的扬声器组件及其纱网组件
CN213340155U (zh) 发声装置及其按键防水组件
CN216146436U (zh) 耳机、扬声器模组及其前护盖
WO2023097740A1 (zh) 一种复合式扬声器及发声装置
WO2022033080A1 (zh) 声学装置
WO2022033081A1 (zh) 声学装置及其防护组件的生产方法
CN217904626U (zh) 一种耳夹式骨传导耳机发声装置
CN217904622U (zh) 一种耳夹式骨传导耳机发声装置
WO2014061646A1 (ja) イヤホン
RU2800542C1 (ru) Акустические устройств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