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82396U - 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82396U
CN213482396U CN202022359725.3U CN202022359725U CN213482396U CN 213482396 U CN213482396 U CN 213482396U CN 202022359725 U CN202022359725 U CN 202022359725U CN 213482396 U CN213482396 U CN 213482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resistor
positive
negativ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597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鹏飞
罗乐
吴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597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82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82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82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所述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供电电路、正极继电器检测电路、负极继电器检测电路和辅助检测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源、用电设备、正极继电器、负极继电器;所述正极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压采样端;所述负极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二电压采样端;所述辅助检测电路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三电压采样端。通过在检测正极继电器的状态和负极继电器的状态时共用一个采样点电压作为检测依据,大大提升了检测正极继电器和负极继电器的准确性和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继电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电池等相关设备中,在出现充电的场景时往往需要对继电器进行检测,现有的技术一般是通过测量低压线圈电压来进行判断,但这种方法并不能准确反映继电器当前的状态,且步骤繁琐,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通过在检测正极继电器的状态和负极继电器的状态时共用一个采样点电压作为检测依据,大大提升了检测正极继电器和负极继电器的准确性和检测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所述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供电电路、正极继电器检测电路、负极继电器检测电路和辅助检测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源、用电设备、正极继电器、负极继电器;所述正极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压采样端;所述负极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二电压采样端;所述辅助检测电路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三电压采样端;
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正极继电器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压采样端,所述正极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用电设备的正极,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电源的负极和所述负极继电器的一端,所述负极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用电设备的负极;所述第八电阻与第七电阻的阻值之比、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之比以及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之比相等;
当所述第三电压采样端的电压等于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端的电压时,确定所述正极继电器断开;当所述第三电压采样点端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端的电压时,确定所述正极继电器闭合或粘连;
当所述第三电压采样端的电压等于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端的电压时,确定所述负极继电器断开;当所述第三电压采样端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端的电压时,确定所述负极继电器闭合或粘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极继电器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还包括正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和负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所述正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连接所述正极继电器的两端,用于检测所述正极继电器是否存在驱动信号,所述负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连接所述负极继电器的两端,用于检测所述负极继电器是否存在驱动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还包括正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和负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所述正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连接所述正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根据所述正极继电器是否存在驱动信号、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端的电压与所述第三电压采样端的电压之间的电压关系来判断所述正极继电器是否出现故障,所述负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连接所述负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根据所述负极继电器是否存在驱动信号、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端的电压与所述第三电压采样端的电压之间的电压关系来判断所述负极继电器是否出现故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还包括故障提示单元,所述故障提示单元包括正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和负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所述正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连接所述正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当所述正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正极继电器出现故障时,所述正极故障提示单元发出故障提示;所述负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连接所述负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当所述负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负极继电器出现故障时,所述负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发出故障提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端、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端和所述第三电压采样端的电压大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或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或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电路包括供电电源和第二二极管,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或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或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描述的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
上述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所述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供电电路、正极继电器检测电路、负极继电器检测电路和辅助检测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源、用电设备、正极继电器、负极继电器;所述正极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压采样端;所述负极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二电压采样端;所述辅助检测电路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三电压采样端。通过在检测正极继电器的状态和负极继电器的状态时共用一个采样点电压作为检测依据,大大提升了检测正极继电器和负极继电器的准确性和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图1或图2的一种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图1或图2的另一种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图4的另一种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也不是表示元器件的类型不同。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图都结合了供电电路即电源、用电设备、正极继电器和负极继电器。
需要说明的是,继电器闭合意味着继电器导通,在表现上可认为通过导线直接连通;继电器粘连也意味着触点间已经接合(意味着可以有电流流过),但电阻可能较大。继电器闭合和继电器粘连的最大区别在于继电器是否会响应断开继电器指令,有效的切断继电器。本申请的应用场景涉及电源侧和用电设备之间的继电器,包括动力电池和车载充电器(On Board Charger,OBC)输出之间的继电器、蓄电池和OBC(DC/DC(直流/直流变换器))输出之间的继电器、电池和整车控制器之间的继电器、电池与快充接口之间的继电器、停车距离控制系统(Parking Distance Control,PDC)和加热器之间的继电器、集成式电机控制和DC/DC输入之间的继电器以及蓄电池馈电等,电源侧的电压为预设电压值,而用电设备侧电压为零。
下面结合图1对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作详细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上述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供电电路、正极继电器检测电路、负极继电器检测电路和辅助检测电路;上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源DC1、用电设备DC2、正极继电器K1、负极继电器K2;上述正极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一电压采样端AD-SMP1;上述负极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二电压采样端AD-SMP2;上述辅助检测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
其中,上述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为:
上述电源DC1的正极连接上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上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上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上述正极继电器K1的一端,上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上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和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上述正极继电器K1的另一端连接上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上述用电设备DC2的正极,上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上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上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上述第一电压采样端AD-SMP1,上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上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上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和上述第二电压采样端AD-SMP2,上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上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上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上述电源DC1的负极和上述负极继电器K2的一端,上述负极继电器K2的另一端连接上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和上述用电设备DC2的负极;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八电阻R8与第七电阻R7的阻值之比、上述第二电阻R2与上述第一电阻R1的阻值之比以及上述第五电阻R5与上述第四电阻R4的阻值之比相等。
其中,由于上述第八电阻R8与第七电阻R7之比与上述第二电阻R2与上述第一电阻R1之比、上述第五电阻R5与上述第四电阻R4之比相等,所以当上述正极继电器K1断开时,可以确定上述第一电压采样端AD-SMP1的电压等于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当上述负极继电器K2断开时,可以确定上述第二电压采样端AD-SMP2的电压等于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当上述正极继电器K1闭合或粘连时,上述第一电阻R1与上述第三电阻R3并联,导致上述第一电压采样端AD-SMP1的电压小于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当上述负极继电器K2闭合或粘连时,上述第五电阻R5与上述第六电阻R6并联,导致上述第二电压采样端AD-SMP2的电压小于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
其中,可以通过将上述第一电压采样端AD-SMP1的电压与上述第三采样端AD-SMP3的电压进行比较,检测出上述正极继电器K1的状态,具体的,当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等于上述第一电压采样端AD-SMP1的电压时,确定上述正极继电器K1断开;当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大于上述第一电压采样端AD-SMP1的电压时,确定上述正极继电器K1闭合或粘连;可以将上述第二电压采样端AD-SMP2的电压与上述第三采样端AD-SMP3的电压进行比较,检测出上述负极继电器K2的状态,具体的,当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等于上述第二电压采样端AD-SMP2的电压时,确定上述负极继电器K2断开;当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大于上述第二电压采样端AD-SMP2的电压时,确定上述负极继电器K2闭合或粘连。
通过上述继电器检测电路,可以在检测正极继电器的状态和负极继电器K2的状态时共用一个采样点电压作为检测依据,大大提升了检测正极继电器和负极继电器K2的准确性和检测效率。
下面结合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作详细说明,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上述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供电电路、正极继电器检测电路、负极继电器检测电路和辅助检测电路;上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源DC1、用电设备DC2、正极继电器K1、负极继电器K2;上述正极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一电压采样端AD-SMP1;上述负极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电压采样端AD-SMP2;上述辅助检测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上述继电器检测电路还包括正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210、负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220、正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230、负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240、正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250和负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26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已经说明的电器元件连接方式及作用,请参加图1中描述的电路,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上述第一二极管D1正极连接上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上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和上述第二电压采样端AD-SMP2,上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上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上述第一二极管D1用于一些异常状况,如正极继电器K1闭合、负极继电器K2断开时,如果没有第一二极管D1,那此时用电设备DC2的内部电阻就和第六检测电阻R6串联后再与第四电阻R4并联,这会导致检测错误,形成错误判断,加入第一二极管D1之后,出现异常状况时由于第一二极管D1反向不导通,所以不会出现检测错误,这大大降低了检测继电器状态错误导致的安全隐患。
其中,上述正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210连接上述正极继电器K1的两端,用于检测上述正极继电器K1是否存在驱动信号,上述负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220连接上述负极继电器K2的两端,用于检测上述负极继电器K2是否存在驱动信号。
其中,上述正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230连接上述正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21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连接表示逻辑上的连接关系,在实际连接中,上述正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230还应该同时连接上述第一电压采样端AD-SMP1和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用于根据上述正极继电器K1是否存在驱动信号、上述第一电压采样端AD-SMP1的电压与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之间的电压关系来判断上述正极继电器K1是否出现故障,具体的,当上述第一电压采样端AD-SMP1的电压等于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时,若上述正极继电器K1不存在驱动信号,则认定上述正极继电器K1正常断开;当上述第一电压采样端AD-SMP1的电压等于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时,若上述正极继电器K1存在驱动信号,则认定上述正极继电器K1异常断开;当上述第一电压采样端AD-SMP1的电压小于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时,若上述正极继电器K1不存在驱动信号,则认定上述正极继电器K1粘连;当上述第一电压采样端AD-SMP1的电压小于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时,若上述正极继电器K1存在驱动信号,则认定上述正极继电器K1正常闭合;
上述负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240连接上述负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22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连接表示逻辑上的连接关系,在实际连接中,上述负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240还应该同时连接上述第二电压采样端AD-SMP2和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用于根据上述负极继电器K2是否存在驱动信号、上述第二电压采样端AD-SMP2的电压与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之间的电压关系来判断上述负极继电器K2是否出现故障,具体的,当上述第二电压采样端AD-SMP2的电压等于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时,若上述负极继电器K2不存在驱动信号,则认定上述负极继电器K2正常断开;当上述第二电压采样端AD-SMP2的电压等于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时,若上述负极继电器K2存在驱动信号,则认定上述负极继电器K2异常断开;当上述第二电压采样端AD-SMP2的电压小于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时,若上述负极继电器K2不存在驱动信号,则认定上述负极继电器K2粘连;当上述第二电压采样端AD-SMP2的电压小于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时,若上述负极继电器K2存在驱动信号,则认定上述负极继电器K2正常闭合。
进一步的,故障提示单元包括正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250和负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260,上述正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250连接上述正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230,当上述正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230判断上述正极继电器K1出现故障时,上述正极故障提示单元250发出故障提示;上述负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260连接上述负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240,当上述负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240判断上述负极继电器K2出现故障时,上述负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260发出故障提示。可选的,上述发出故障提示的方式可以采用闪光、提示音等,上述故障提示单元可以包括警示灯、电声元件中的任一种或者其组合。
可选的,当上述故障提示单元为警示灯时,可以将警示灯亮起表示继电器中存在驱动信号,此时上述继电器处于工作状态,将警示灯关闭表示继电器中不存在驱动信号,此时上述继电器处于休眠状态,进一步的,当上述警示灯亮起时,若灯光颜色为绿色,则确定此时上述继电器处于正常状态,若灯光颜色为黄色,则确定上述继电器处于异常断开状态,若灯光颜色为红色,则确定上述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中故障提示单元的限定。
通过增加故障提示单元,可以使用户了解到继电器产生了故障并及时进行修理,降低了因继电器故障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下面结合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图1或图2的一种保护电路作详细说明,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图1或图2的一种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保护电路用于限制第一电压采样端、第二电压采样端和第三电压采样端的电压大小。
可选的,上述保护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ZD,上述稳压二极管ZD的正极连接上述电源DC1的负极,上述稳压二极管ZD的负极连接上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或上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或上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ZD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正向特性和普通二极管类似,反向特性是在反向电压低于反向击穿电压时,反向电阻很大,反向漏电流极小,当反向电压临近反向电压的临界值时,反向电流骤然增大,称为击穿,在这一临界击穿点上,反向电阻骤然降至很小值。尽管电流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而稳压二极管ZD两端的电压却基本上稳定在击穿电压附近,从而实现了保护电路的功能。
通过一个稳压二极管充当保护电路,可以节省电路空间,并防止电压过大带来的安全隐患和检测结果出现错误。
可选的,上述保护电路还可以包括供电电源VCC和第二二极管D2,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图1或图2的另一种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上述供电电源VCC连接上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上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上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或上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或上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可以避免电压过高或反接引起采样芯片损坏。
进一步的,上述保护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三二极管D3,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图4的另一种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上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上述电源DC1的负极,上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上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进一步增强了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上述申请实施例中的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做详细说明,对上述第一电压采样端AD-SMP1、上述第二电压采样端AD-SMP2和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进行测量时,可以使用采样芯片进行采样,上述采样芯片可以自动获取上述第一电压采样端AD-SMP1的电压和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并发送至正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同时,正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也会自动检测上述正极继电器中是否存在驱动信号,并将检测结果定时或实时发送至正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上述正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接收到上述第一电压采样端AD-SMP1的电压和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正极继电器中是否存在驱动信号信息之后进行计算分析,输出判断结果,当出现异常断开或粘连时,正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向正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发送警示指令,该警示指令可以使正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向用户发出警报;上述采样芯片可以自动获取上述第二电压采样端AD-SMP2的电压和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并发送至负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同时,负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也会自动检测上述负极继电器中是否存在驱动信号,并将检测结果定时或实时发送至负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上述负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接收到上述第二电压采样端AD-SMP2的电压和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的电压、负极继电器中是否存在驱动信号信息之后进行计算分析,输出判断结果,当出现异常断开或粘连时,负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向负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发送警示指令,该警示指令可以使负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向用户发出警报。此外,上述第一电压采样端AD-SMP1、上述第二电压采样端AD-SMP2和上述第三电压采样端AD-SMP3都可以接入保护电路,避免因电压过高或反接引起采样芯片损坏。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申请。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申请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申请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申请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供电电路、正极继电器检测电路、负极继电器检测电路和辅助检测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源、用电设备、正极继电器、负极继电器;所述正极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压采样端;所述负极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二电压采样端;所述辅助检测电路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三电压采样端;
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正极继电器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压采样端,所述正极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用电设备的正极,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电源的负极和所述负极继电器的一端,所述负极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用电设备的负极;所述第八电阻与第七电阻的阻值之比、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之比以及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之比相等;
当所述第三电压采样端的电压等于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端的电压时,确定所述正极继电器断开;当所述第三电压采样点端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端的电压时,确定所述正极继电器闭合或粘连;
当所述第三电压采样端的电压等于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端的电压时,确定所述负极继电器断开;当所述第三电压采样端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端的电压时,确定所述负极继电器闭合或粘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继电器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检测电路还包括正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和负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所述正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连接所述正极继电器的两端,用于检测所述正极继电器是否存在驱动信号,所述负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连接所述负极继电器的两端,用于检测所述负极继电器是否存在驱动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检测电路还包括正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和负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所述正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连接所述正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根据所述正极继电器是否存在驱动信号、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端的电压与所述第三电压采样端的电压之间的电压关系来判断所述正极继电器是否出现故障,所述负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连接所述负极继电器驱动检测单元,根据所述负极继电器是否存在驱动信号、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端的电压与所述第三电压采样端的电压之间的电压关系来判断所述负极继电器是否出现故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检测电路还包括故障提示单元,所述故障提示单元包括正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和负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所述正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连接所述正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当所述正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正极继电器出现故障时,所述正极故障提示单元发出故障提示;所述负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连接所述负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当所述负极继电器故障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负极继电器出现故障时,所述负极继电器故障提示单元发出故障提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检测电路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端、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端和所述第三电压采样端的电压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或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或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供电电源和第二二极管,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或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或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
10.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继电器检测电路。
CN202022359725.3U 2020-10-21 2020-10-21 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 Active CN213482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59725.3U CN213482396U (zh) 2020-10-21 2020-10-21 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59725.3U CN213482396U (zh) 2020-10-21 2020-10-21 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82396U true CN213482396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66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59725.3U Active CN213482396U (zh) 2020-10-21 2020-10-21 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823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9215A (zh) * 2020-10-21 2021-09-24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9215A (zh) * 2020-10-21 2021-09-24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21359B (zh) 一种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状态检测电路及方法
EP2219042B1 (en) Fault detection method for detecting leakage paths between power sources and chassis
CN2781390Y (zh) 汽车负载短路、开路预检测电路
CN108832686B (zh) 充电回路及充电回路检测方法
CN113167833B (zh) 基于差分采样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和检测装置
CN213482396U (zh) 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
US20150137821A1 (en) Assembled-battery voltage detection device
CN112003261B (zh) 防反接保护电路、方法及电化学装置
KR20210002971A (ko) 전기차 충전기용 접지오류 검출장치 및 방법
CN113439215A (zh) 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
WO2022082529A1 (zh) 继电器粘连检测方法及系统
CN213934120U (zh) 基于差分采样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和检测装置
CN206685314U (zh) 一种具有负载故障检测功能的继电器
CN210742399U (zh) 高压互锁检测电路和电动汽车
CN113366326A (zh) 继电器粘连检测电路、方法及系统
CN113745672A (zh) 电池自加热控制方法、电池自加热装置、系统和车辆
CN105093048A (zh) 端口检测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3934121U (zh) 主负继电器工作状态检测系统
CN113454474B (zh) 主负继电器工作状态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CN213482398U (zh) 主负继电器检测系统
KR101907439B1 (ko) 배터리 셀 모니터링 장치 및 방법
CN113544521B (zh) 继电器工作状态检测系统、装置、方法及反接检测方法
CN108964178A (zh) 充电回路及充电回路检测方法
CN213934123U (zh) 主正继电器粘连状态检测电路和开关电源
CN113454473A (zh) 主负继电器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