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8477U - 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78477U
CN213478477U CN202022438531.2U CN202022438531U CN213478477U CN 213478477 U CN213478477 U CN 213478477U CN 202022438531 U CN202022438531 U CN 202022438531U CN 213478477 U CN213478477 U CN 213478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cooler
temperature
vehicle
heating member
humi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385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志涛
管振海
李峰
常瑞征
李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385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78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78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78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和车辆,所述中冷器组件包括:中冷器、加热件、检测单元和控制器,所述加热件适于对所述中冷器进行加热,所述检测单元适于检测所述中冷器的温度、环境温度以及湿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单元电连接且适于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加热件对所述中冷器进行加热。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设置加热件,控制器可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加热件的开启和关闭,可以有效且及时地避免水蒸气在中冷器内部冷凝或结冰,以防止冷凝水进入到发动机或中冷器结冰堵塞发动机的进气口,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发动机熄火或者发动机损坏,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发动机的增压气体正常进入中冷器内时,且当环境温度较低时,中冷器的温度较低,导致水蒸气遇冷形成冷凝水或冰霜,容易导致中冷器结冰,从而影响发动机的进气量,导致发动机无法运行;当环境湿度较高时,即空气的湿度过高,使进入中冷器内的气体湿度大,同时在车辆的中冷器大面积接触雨水时,由于雨水温度低,雨水与中冷器发生冷热交换以使中冷器温度降低,从而导致在中冷器内部出现水蒸气冷凝,在中冷器长时间处于环境湿度较高或者长时间接触雨水时,容易导致发动机熄火或者发动机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所述中冷器组件能够使发动机的工作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了具有上述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所述中冷器组件包括:中冷器、加热件、检测单元和控制器,所述加热件适于对所述中冷器进行加热,所述检测单元适于检测所述中冷器的温度、环境温度以及湿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单元电连接且适于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加热件对所述中冷器进行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通过设置加热件,控制器可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加热件的开启和关闭,可以有效且及时地避免水蒸气在中冷器内部冷凝或结冰,以防止冷凝水进入到发动机或中冷器结冰堵塞发动机的进气口,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发动机熄火或者发动机损坏,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适于检测车外环境温度并发出第一温度信号、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适于检测中冷器温度并发出第二温度信号,所述湿度传感器适于检测车外环境湿度并发出湿度信号,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件电连接,且所述控制器适于根据第一温度信号、所述第二温度信号与湿度信号开启所述加热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度信号低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二温度信号处于第一范围内且所述湿度信号高于第二阈值时开启所述加热件;或所述第二温度信号低于第三阈值时开启所述加热件。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中冷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冷器包括:壳体和导管,所述壳体固定在车身上,所述壳体的一端具有进气室,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具有出气室,所述导管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进气室和所述出气室,以使所述进气室与所述出气室连通,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进气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为多个,每个所述导管伸入所述进气室的一端上均设置有所述加热件。
可选地,所述加热件构造为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缠绕设置在所述导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端部设置有对所述加热件进行限位的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构造为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与所述导管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背离所述导管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中冷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器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冷器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壳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湿度过高时加热件的触发流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温度过低时加热件的触发流程图。
附图标记:
中冷器10,壳体11,进气室111,出气室112,导管12,限位部13,加热件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首先,现有技术中,中冷器用于对进入到发动机内的增压气体进行降温,然而,在环境温度较低时,由于中冷器的温度较低,而流经中冷器进入到发动机内的增压气体的温度较高,容易在中冷器的作用下导致发动机进气管路内的水蒸气遇冷形成冷凝水或冰霜,进而中冷器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容易导致中冷器结冰,从而影响发动机的进气量,导致发动机无法运行。
在环境湿度过高时,即空气的湿度过高时,进入中冷器内的气体湿度大,中冷器内的气体温度高于中冷器的温度,会导致在中冷器的内部产生冷凝水,同时在车辆的中冷器大面积接触雨水时,由于雨水温度低,雨水与中冷器发生冷热交换进一步地降低中冷器的温度,并加剧中冷器内水蒸气的冷凝,进而当中冷器长时间处于环境湿度较高的环境或者长时间接触雨水时,容易导致发动机熄火或者发动机损坏。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中冷器组件包括:中冷器10、加热件20、检测单元和控制器,加热件20适于对中冷器10 进行加热,检测单元适于检测中冷器10的温度、环境温度以及湿度,控制器与检测单元电连接且适于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加热件20对中冷器10进行加热。
具体而言,加热件20用于加热中冷器10,以避免中冷器10结冰或冷凝,即防止中冷器10结冰或冷凝影响中冷器10的工作运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中冷器10的温度、环境温度以及湿度,控制器用于控制加热件20的开启和关闭,且检测单元与控制器电连接,也就是说,检测单元将检测中冷器10的温度、环境温度以及湿度的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可控制加热件20的开启或关闭,以对中冷器10及时进行加热,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中冷器10发生结冰或冷凝,进而可以提高中冷器组件的运行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湿度过高时,控制器控制加热件20开启,加热件20对中冷器10进行加热,可以降低中冷器10与进入到中冷器10内部的增压气体的温度差,以防止进入到中冷器10内的湿度较高的增压气体出现水蒸气冷凝,同时在中冷器10受到雨水冲刷时,雨水的冲刷会大幅度降低中冷器10的温度,进一步导致冷凝水的产生,此时加热件20通电开启,对应地加热件20对中冷器10进行加热,也可以防止在中冷器10内部出现水蒸气冷凝,从而防止发动机内部进水导致发动机熄火或者发动机损坏,从而提高发动机运行的稳定性。
在环境温度过低时,控制器控制加热件20开启,以使加热件20对中冷器10进行加热,提高中冷器10的温度,降低中冷器10与中冷器10内部的增压气体的温差,以避免中冷器10内的水蒸气遇冷发生结冰,即可以避免中冷器10结冰,以使发动机的进气量维持稳定,从而使发动机能够正常且稳定地运行,并提升发动机的功耗比。
需要说明的是,在湿度过高时表示此时的湿度值达到加热件20开启的设置值,在温度值过低时表示此时的温度值达到加热件20开启的设置值或设置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通过设置加热件20,控制器可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加热件20的开启和关闭,可以有效且及时地避免水蒸气在中冷器10内部冷凝或结冰,以防止冷凝水进入到发动机或中冷器10结冰堵塞发动机的进气口,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发动机熄火或者发动机损坏,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适于检测车外环境温度并发出第一温度信号、第二温度传感器适于检测中冷器10温度并发出第二温度信号,湿度传感器适于检测车外环境湿度并发出湿度信号,控制器与加热件20电连接,且控制器适于根据第一温度信号、第二温度信号与湿度信号开启加热件20。
具体而言,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组成中冷器组件的检测单元,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外环境温度,并向控制器发出第一温度信号,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中冷器10温度,并向控制器发出第二温度信号,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外环境湿度,并向控制器发出湿度信号,且控制器与加热件20电连接,即控制器可以控制加热件20开启或关闭,以使控制器可根据第一温度信号、第二温度信号与湿度信号控制加热件20的开启和关闭,使中冷器组件能够实时获取车外环境温度、车外环境湿度以及中冷器10的温度,以使中冷器组件能够及时开启加热件20,使加热件20 能够及时对中冷器10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发动机运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温度信号低于第一阈值、第二温度信号处于第一范围内且湿度信号高于第二阈值时开启加热件20;或第二温度信号低于第三阈值时开启加热件20。
具体而言,在第一温度信号低于第一阈值、第二温度信号处于第一范围内且湿度信号高于第二阈值时,加热件20通电开启加热件20,以使加热件20对中冷器10进行加热,以降低中冷器10与进入到中冷器10内部的增压气体的温度差,可以防止进入到中冷器10内的湿度较高的增压气体出现水蒸气冷凝,同时在中冷器10受到雨水冲刷时,雨水的冲刷会降低中冷器10的温度,进一步导致冷凝水的产生,此时湿度信号远远高于第二阈值,对应地加热件20对中冷器10进行加热,也可以防止在中冷器10内部出现水蒸气冷凝,从而防止发动机内部进水导致发动机熄火或者发动机损坏,从而提高发动机运行的稳定性。
其中,在第二温度信号低于第三阈值时,加热件20通电开启加热件20,以使加热件20对中冷器10进行加热,提高中冷器10的温度,降低中冷器10与中冷器10内部的增压气体的温差,以避免中冷器10内的水蒸气遇冷发生结冰,即可以避免中冷器10 结冰,以使发动机的进气量维持稳定,从而使发动机能够正常且稳定地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阈值为30℃,第一范围的具体范围值在0℃至25℃之间,第二阈值为80%,第三阈值为-25℃。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阈值的大小与实际中冷器10出现冷凝或结冰的临界值有所偏差,以在中冷器10内部出现冷凝或结冰现象之前,提前开启加热件20,完成对中冷器10的加热,避免中冷器10内部出现冷凝或结冰现象,从而可以提高中冷器组件运行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阈值不小于车外温度临界点,第一范围不超过中冷器10温度临界范围,第二阈值不大于湿度临界点,第三阈值不小于车内温度临界值。根据车况及其他情况合理设置上述阀值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加热件20设置在中冷器10上。这样,通过将加热件20设置在中冷器 10上,以在加热件20开启时,方便加热件20加热中冷器10,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中冷器10结冰或冷凝,提高中冷器10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中冷器10包括:壳体11和导管12,壳体11固定在车身上,壳体11的一端具有进气室111,壳体11的另一端具有出气室 112,导管12的两端分别伸入进气室111和出气室112,以使进气室111与出气室112 连通,加热件20设置在进气室111内。
具体而言,壳体11固定设置在车身上,在壳体11的一端上设置有进气室111,在壳体1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出气室112,导管12设置在进气室111与出气室112之间,且导管12的一端伸入至进气室111内,导管12的另一端伸入至出气室112内,以使进气室111与出气室112相连通,方便气体在中冷器10内循环流通,其中,在进气室111 内设置有加热件20,以在加热件20工作时,加热件20可加热进气室111内气体的温度,并使加热后的气体经由导管12流动至出气室112内,可以有效且均匀地提高中冷器10 的整体温度,避免中冷器10结冰或冷凝,从而使发动机可以稳定运行。
进一步地,导管12为多个,每个导管12伸入进气室111的一端上均设置有加热件20。这样,通过在每个导管12伸入进气室111的一端上均设置加热件20,以在加热件 20工作时,加热件20可直接地对进气室111内的气体进行加热,可以有效地避免中冷器10结冰或冷凝,以确保中冷器10在恶劣天气环境下可以稳定地运行。
可选地,如图5所示,加热件20构造为加热丝,加热丝缠绕设置在导管12上。这样,通过设置构造为加热丝的加热件20,可以快速提高加热件20的温度,以使加热件 20能够快速地加热中冷器10,且加热丝缠绕设置在导管12上,可以使加热件20均匀地对导管12进行加热,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加热件20对中冷器10的加热效率。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加热丝的成本较低,可以降低本申请的中冷器组件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导管12端部设置有对加热件20进行限位的限位部13。
具体而言,导管12端部设置有限位部13,限位部13用于对加热件20进行限位,以避免加热件20从导管12端部上脱出,从而提高加热件20在导管12上的固定稳定性。
进一步地,限位部13构造为限位板,限位板的一端与导管12连接,限位板的另一端背离导管12延伸。
具体而言,限位板的一端与导管12连接,限位板的另一端背离导管12延伸,以延长导管12的长度,使构造为限位板的限位部13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加热件20从导管12 上脱出,从而提高加热件20对导管12加热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的车辆,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中冷器组件,通过设置加热件20,控制器可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加热件20的开启和关闭,可以有效且及时地避免水蒸气在中冷器10内部冷凝或结冰,以防止冷凝水进入到发动机或中冷器10结冰堵塞发动机的进气口,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发动机熄火或者发动机损坏,即提高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进而提高车辆运行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冷器(10);
加热件(20),所述加热件(20)适于对所述中冷器(10)进行加热;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适于检测所述中冷器(10)的温度、环境温度以及湿度;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单元电连接且适于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加热件(20)对所述中冷器(10)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适于检测车外环境温度并发出第一温度信号、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适于检测中冷器(10)温度并发出第二温度信号,所述湿度传感器适于检测车外环境湿度并发出湿度信号,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件(20)电连接,且所述控制器适于根据第一温度信号、所述第二温度信号与湿度信号开启所述加热件(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信号低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二温度信号处于第一范围内且所述湿度信号高于第二阈值时开启所述加热件(20);或所述第二温度信号低于第三阈值时开启所述加热件(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20)设置在所述中冷器(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10)包括:壳体(11)和导管(12),所述壳体(11)固定在车身上,所述壳体(11)的一端具有进气室(111),所述壳体(11)的另一端具有出气室(112),所述导管(12)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进气室(111)和所述出气室(112),以使所述进气室(111)与所述出气室(112)连通,所述加热件(20)设置在所述进气室(1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2)为多个,每个所述导管(12)伸入所述进气室(111)的一端上均设置有所述加热件(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20)构造为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缠绕设置在所述导管(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2)端部设置有对所述加热件(20)进行限位的限位部(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3)构造为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与所述导管(12)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背离所述导管(12)延伸。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冷器组件。
CN202022438531.2U 2020-10-28 2020-10-28 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和车辆 Active CN213478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38531.2U CN213478477U (zh) 2020-10-28 2020-10-28 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38531.2U CN213478477U (zh) 2020-10-28 2020-10-28 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78477U true CN213478477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70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38531.2U Active CN213478477U (zh) 2020-10-28 2020-10-28 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784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2269A (zh) * 2022-01-18 2022-05-27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冷器、中冷器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2269A (zh) * 2022-01-18 2022-05-27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冷器、中冷器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4542269B (zh) * 2022-01-18 2023-07-07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冷器、中冷器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0263C (zh) 废热回收系统
CN204329389U (zh) 空调器
CN213478477U (zh) 用于车辆的中冷器组件和车辆
CN204227746U (zh) 空调器
CN104896672A (zh)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CN105730669A (zh) 一种船舶空调系统
CN111536594A (zh) 空调器及其新风风道防冻结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02149590U (zh) 一种防冻型强排式燃气热水器
CN204329173U (zh) 空调器
CN104296390A (zh) 套管式换热器防冻结构及其防冻方法
CN204629840U (zh) 空调器
CN101761999B (zh) 户用中央空调节能自动防冻控制方法及用该方法的空调机
CN204373074U (zh) 空调器
CN103900248A (zh) 即热式热水器
WO2018054178A1 (zh) 空调系统的室内机的节流阀体的检测方法
CN109974296A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及其除霜方法
CN205537192U (zh) 闭式冷却塔自动防冻裂加热循环保护系统
CN202510227U (zh) 节气门体加热装置的智能控制系统
CN208871832U (zh) 带防冻功能的燃气热水器
CN208296452U (zh) 一种四季用水垫
CN218544835U (zh) 一种使用喷气增焓压缩机的热泵热水机
CN204373073U (zh) 空调器
CN204329172U (zh) 空调器
CN204478275U (zh) 空调器
CN210118921U (zh) 加湿装置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