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3801U - 一种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73801U
CN213473801U CN202022064878.5U CN202022064878U CN213473801U CN 213473801 U CN213473801 U CN 213473801U CN 202022064878 U CN202022064878 U CN 202022064878U CN 213473801 U CN213473801 U CN 213473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olding
bottom plate
cover
fold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648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桂银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Cy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Cy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Cy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Cy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648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73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73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73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包括底板、折叠于底板竖向两侧的两个第一侧板以及折叠于底板横向两侧的两个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通过折叠板连接;底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折叠围成一个矩形且具有开口的容纳腔;两第一侧板远离底板的一侧分别折叠连接有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连接于第一侧板的连接处均翻折于容纳腔顶部,且第一加固板与第二加固板远离第一侧板的一端均翻折于容纳腔内,并与容纳腔腔底相抵触,底板上还折叠连接有盖板,盖板封盖在容纳腔的开口上,形成封闭的折叠盒。该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有效解决了折叠盒在成型后不够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包装盒大多通过胶水或订书机固定成型,成型过程较为繁琐,且重复利用率低,不便于回收;同时成型后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运输或存放。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106005659A中公开的折叠盒,包括底板,位于底板竖向两侧的第一侧板,位于底板横向两侧的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通过折叠板连接;在第一侧板向底板外侧折叠,第二侧板向底板内侧折叠后,折叠板与第一侧板平行,第二侧板与底板及第一侧板均平行,底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彼此平行;在第一侧板向底板中心折叠,第二侧板向底板外侧折叠后,折叠板与第一侧板平行且与其固定,第二侧板与底板及第一侧板均垂直,底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形成开口的盒体。
上述现有技术,在折叠盒运输的过程中,该折叠盒为平面结构,能够提高折叠盒的空间利用率,极大的降低了折叠盒的运输成本;在折叠盒初次使用后能够方便收纳,提高了重复利用率,并且折叠过程简单,省时省力。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折叠盒在成型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仅依靠折叠板连接,由于折叠板其本身具有可折叠的特征,因而成型后的盒体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虽然折叠板通过可重复粘贴的胶材提高了盒体的固定力,但折叠盒在长期重复地折叠使用过程中,其可重复粘贴的胶材的功能会减弱,从而导致折叠盒成型后的不稳定性增加,影响了折叠盒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至少解决了折叠盒在成型后不够稳定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包括底板、折叠于所述底板竖向两侧的两个第一侧板以及折叠于所述底板横向两侧的两个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通过折叠板连接;所述底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折叠围成一个矩形且具有开口的容纳腔;两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分别折叠连接有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的连接处均翻折于所述容纳腔顶部,且所述第一加固板与第二加固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均翻折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容纳腔腔底相抵触,所述底板上还折叠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封盖在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上,形成封闭的折叠盒。
如此设置,将折叠盒从平面结构变成立体结构后,通过底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折叠围成了一个矩形且具有开口的容纳腔,使容纳腔被完全撑开,再将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分别翻折在容纳腔内侧壁,使得第一加固板和与其对应连接的第一侧板之间、第二加固板和与其对应连接的第一侧板之间均形成一个夹持加固结构,并分别将折叠板夹在两者之间,从而限制了折叠板的活动,使折叠盒成型后的结构保持稳定状态;并且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还可对两个第一侧板起到加强作用,进而提高折叠盒的整体强度和对物品的承载力。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均与两所述第一侧板的大小相同。
如此设置,增加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加固面积,进一步提高容纳腔的固定力,增加折叠盒成型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加固板和所述第二加固板在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手拉槽和第二手拉槽。
如此设置,通过第一手拉槽和第二手拉槽分别提高对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操作便捷性,从而提高折叠盒的成型和展开的操作便捷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折叠连接有后侧板,所述后侧板覆盖在靠近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侧板的外表面上。
如此设置,在盖板盖上,形成封闭的折叠盒后,后侧板可对靠近盖板一侧的第一侧板起到进一步加固作用,可增加折叠盒的稳定性;而在盖板展开后,容纳腔保持矩形状态,后侧板和盖板则均与底板平行,如此在对批量的折叠盒内的容纳腔内进行物品放置时,每个折叠盒可将其容纳腔叠放在相邻的折叠盒上的后侧板或盖板上,从而减小了摆放的空间,提高了物品放置的操作效率。
进一步设置,所述盖板远离所述后侧板的一侧折叠连接有扣板,所述扣板贴合在远离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侧板的外表面上。
如此设置,扣板便于对盖板的开合,并且扣板增加了对容纳腔的封闭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型后的折叠盒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扣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大小相同,所述扣板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连接有插板,远离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的连接处在对应所述插板的位置设有插口,所述插板插入所述插口内。
如此设置,插板和插口的连接有效提高了扣板和第一侧板的连接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盖板与容纳腔开口的连接紧密型,从而进一步提高成型后的折叠盒的整体密封效果。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在将折叠盒从平面结构变成立体结构后,通过底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折叠围成了一个矩形且具有开口的容纳腔,使容纳腔被完全撑开,再将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分别翻折在容纳腔内侧壁,使得第一加固板和与其对应连接的第一侧板之间、第二加固板和与其对应连接的第一侧板之间均形成一个夹持加固结构,并分别将折叠板夹在两者之间,从而限制了折叠板的活动,使折叠盒成型后的结构保持稳定状态;并且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还可对两个第一侧板起到加强作用,进而提高折叠盒的整体强度和对物品的承载力;
(2)该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的盖板与底板之间折叠连接有后侧板,后侧板可对靠近盖板一侧的第一侧板起到进一步加固作用,可增加折叠盒的稳定性;而在盖板展开后,容纳腔保持矩形状态,后侧板和盖板则均与底板平行,如此在对批量的折叠盒内的容纳腔内进行物品放置时,每个折叠盒可将其容纳腔叠放在相邻的折叠盒上的后侧板或盖板上,从而减小了摆放的空间,提高了物品放置的操作效率;
(3)该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的盖板远离后侧板的一侧折叠连接有扣板,扣板贴合在远离盖板的第一侧板的外表面上,扣板远离盖板的一端连接有插板,远离盖板的第一侧板与底板的连接处对应插板的位置设有插口,插板插入插口内后,有效提高了扣板和第一侧板的连接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盖板与容纳腔开口的连接紧密型,从而进一步提高成型后的折叠盒的整体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成平面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成具有容纳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分别扣合在容纳腔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底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折叠板;401、第一折板;402、第二折板;5、容纳腔;6、第一加固板;601、第一手拉槽;7、第二加固板; 701、第二手拉槽;8、盖板;9、后侧板;10、扣板;11、插板;12、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成平面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成具有容纳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分别扣合在容纳腔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 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包括底板1、分别折叠连接于底板1竖向两侧的两个第一侧板2以及分别折叠连接于底板1横向两侧的两个第二侧板3,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3通过折叠板4连接;折叠板4为正方形结构,折叠板4包括与第一侧板2通过强力胶固定粘接的第一折板401以及与第一折板401折叠连接的第二折板402,第二折板402远离第一折板401的一侧与第二侧板3折叠连接,第一折板401与第二折板402之间的折叠线与第一侧板2与底板1之间的折叠线的夹角为45°,底板1、第一侧板2以及第二侧板3折叠围成一个矩形且具有开口的容纳腔5;底板1靠近任一第一侧板2的一侧上折叠连接有盖板8,盖板8封盖在容纳腔5的开口上,形成封闭的折叠盒。如此,折叠盒对第一侧板2向外施力,使第一侧板2同时带动第一折板401向底板1的外侧折叠,而第二折板402在第一折板401的拉力作用下向底板1的内侧折叠,折叠后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折叠板4以及底板1均相互平行,从而使折叠盒展开形成一个平面结构,便于运输;而将第一侧板2向底板1内折叠,第二侧板3则向底板1外侧折叠,使得折叠板4 与第一侧板2平行且由于第一折板401与第二折板402之间的折叠线与第一侧板2与底板1之间的折叠线的夹角为45°,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均垂直于底板1,从而通过底板1、第一侧板2以及第二侧板3围成了一个矩形且具有开口的容纳腔5,使容纳腔5被完全撑开,再将盖板8封盖在容纳腔5的开口上,形成封闭的折叠盒;折叠盒的成型和展开操作非常简单方便,而且重复利用率高,有利于环保。
其中,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均为采用现有技术粘接在底板1上,同时不影响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的折叠;折叠板4均与第二侧板3为一体成型。
两第一侧板2远离底板1的一侧分别折叠连接有第一加固板6和第二加固板7,第一加固板6远离盖板8设置,第二加固板7靠近盖板8设置,第一加固板6和第二加固板7连接于第一侧板2的连接处均翻折于容纳腔5顶部,且第一加固板6与第二加固板7远离第一侧板2的一端均翻折于容纳腔5内,并与容纳腔5的腔底抵触;如此,在第一加固板6和与其对应连接的第一侧板2之间、第二加固板7和与其对应连接的第一侧板2之间均形成一个夹持加固结构,并分别将折叠板4夹在两者之间,并且第一加固板6和第二加固板7与容纳腔5腔底的抵触,使得第一加固板6和第二加固板7的活动摩擦力增加,使第一加固板6和第二加固板7的活动得到限制,从而通过第一加固板6和第二加固板7限制了折叠板4的活动,使折叠盒成型后的结构保持稳定状态;并且第一加固板6和第二加固板7还可对两个第一侧板2起到加强作用,提高了容纳腔5的强度,进而提高折叠盒的整体强度和对物品的承载力。
第一加固板6和第二加固板7均与两第一侧板2的大小相同,如此可增加第一加固板6和第二加固板7的加固面积,使第一加固板6和第二加固板7 均能覆盖在容纳腔5的内侧壁上,进一步提高了容纳腔5的固定力和强度,增加折叠盒成型后的稳定性。同时在第一加固板6远离与其相连接的第一侧板2的一端向第一加固板6内一体成型有第一手拉槽601,在第二加固板7远离与其相连接的第一侧板2的一端向第二加固板7内一体成型有第二手拉槽701;通过第一手拉槽601和第二手拉槽701分别提高了对第一加固板6和第二加固板7的操作便捷性,从而提高折叠盒的成型和展开的操作便捷性。
盖板8与底板1之间折叠连接有后侧板9,后侧板9覆盖在靠近盖板8的第一侧板2的外表面上,盖板8、后侧板9以及底板1一体成型,且彼此之间具有折痕。如此,在盖板8盖在容纳腔5开口上后,形成封闭的折叠盒后,而后侧板9则贴合在靠近盖板8一侧的第一侧板2的外表面上,后侧板9可对该第一侧板2起到进一步加固作用,进而增加折叠盒的稳定性;而在盖板8 展开后,容纳腔5保持矩形状态,后侧板9和盖板8则均与底板1平行,如此在对批量的折叠盒内的容纳腔5内进行物品放置时,每个折叠盒可将其容纳腔5叠放在相邻的折叠盒上的后侧板9或盖板8上,从而减小了相邻折叠盒之间的摆放空间,进而提高了物品放置的操作效率。
盖板8远离后侧板9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扣板10,后侧板9与扣板10的连接处具有折痕,扣板10贴合在远离盖板8的第一侧板2的外表面上。如此,扣板10可提高对盖板8的开合操作便捷性,并且扣板10增加了对容纳腔5 的封闭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型后的折叠盒的密封效果。
扣板10与第一侧板2的大小相同,扣板10远离盖板8的一端通过强力胶粘接有插板11,远离盖板8的第一侧板2与底板1的连接处在对应插板11 的位置设有插口12,插板11插入插口12内。由于两个第一侧板2和两个第二侧板3均通过强力胶粘接在底板1上,远离盖板8的第一侧板2在和底板1 的粘接处留有缝隙形成插口12,通过插板11和插口12的连接,有效提高了扣板10和第一侧板2的连接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盖板8与容纳腔5开口的连接紧密型,从而进一步提高成型后的折叠盒的整体密封效果,提高对容纳腔5内的存放物的保护效果。
使用时,在折叠盒的成型过程中,将第一侧板2向底板1内折叠,第二侧板3则向底板1外侧折叠,使得折叠板4与第一侧板2平行且由于第一折板401与第二折板402之间的折叠线与第一侧板2与底板1之间的折叠线的夹角为45°,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均垂直于底板1,从而通过底板1、第一侧板2以及第二侧板3围成了一个矩形且具有开口的容纳腔5,使容纳腔5 被完全撑开,然后将第一加固板6和第二加固板7分别扣合在容纳腔5内侧壁,并均贴合于折叠板4远离第一侧板2的一面上,从而分别对两个第一侧板2进行加固,再将盖板8折叠封盖在容纳腔5的开口上,此时后侧板9贴合在靠近盖板8一侧的第一侧板2的外表面上,扣板10则贴合在另一第一侧板2的外表面上,并将插板11插入插口12内,从而形成封闭的折叠盒;在折叠盒的展开过程中,通过折叠盒对第一侧板2向外施力,使第一侧板2同时带动第一折板401向底板1的外侧折叠,而第二折板402在第一折板401 的拉力作用下向底板1的内侧折叠,折叠后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折叠板 4以及底板1均相互平行,从而使折叠盒展开形成一个平面结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折叠于底板(1)竖向两侧的两个第一侧板(2)以及折叠于底板(1)横向两侧的两个第二侧板(3),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3)通过折叠板(4)连接;底板(1)、第一侧板(2)以及第二侧板(3)折叠围成一个矩形且具有开口的容纳腔(5);两第一侧板(2)远离底板(1)的一侧分别折叠连接有第一加固板(6)和第二加固板(7),第一加固板(6)和第二加固板(7)连接于第一侧板(2)的连接处均翻折于容纳腔(5)顶部,且第一加固板(6)与第二加固板(7)远离第一侧板(2)的一端均翻折于容纳腔(5)内,并与容纳腔(5)腔底相抵触,底板(1)上还折叠连接有盖板(8),盖板(8)封盖在容纳腔(5)的开口上,形成封闭的折叠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固板(6)和第二加固板(7)均与两第一侧板(2)的大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固板(6)和第二加固板(7)在远离第一侧板(2)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手拉槽(601)和第二手拉槽(7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盖板(8)与底板(1)之间折叠连接有后侧板(9),后侧板(9)覆盖在靠近盖板(8)的第一侧板(2)的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盖板(8)远离后侧板(9)的一侧折叠连接有扣板(10),扣板(10)贴合在远离盖板(8)的第一侧板(2)的外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扣板(10)与第一侧板(2)的大小相同,扣板(10)远离盖板(8)的一端连接有插板(11),远离盖板(8)的第一侧板(2)与底板(1)的连接处在对应插板(11)的位置设有插口(12),插板(11)插入插口(12)内。
CN202022064878.5U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 Active CN213473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64878.5U CN213473801U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64878.5U CN213473801U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73801U true CN213473801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62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64878.5U Active CN213473801U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738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43070Y (zh) 笔记本电脑一体式包装盒
CN213473801U (zh) 一种封盖一体式的折叠盒
CN217416466U (zh) 一种便于搬运的拉链纸箱
CN215285644U (zh) 一种简易包装盒
CN214493721U (zh) 一种扣合式折叠包装盒
CN110949831B (zh) 一种下沉式展示包装盒结构
CN219566012U (zh) 包装盒
CN211033405U (zh) 全折叠式板式折叠箱
CN213893262U (zh) 包装盒
CN215852370U (zh) 一种环保型免胶带封口与易拆封的纸箱
CN210391927U (zh) 可折叠循环使用包装箱
CN218464129U (zh) 可折叠包装盒
CN215945397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6834734U (zh) 一种顶部和底部带加强结构的易开包装箱
CN214452672U (zh) 一种套装礼盒
CN215945358U (zh) 一种缓冲包装盒
CN216469605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2100098U (zh) 一种锁扣式密封包装盒
CN216071029U (zh) 包装盒
CN216995349U (zh) 一种塑料中空板斜筋一体箱
CN215945164U (zh) 一种纸箱
CN214777797U (zh) 一种封口处可快速启闭的瓦楞纸箱
CN214730421U (zh) 一种可二次利用的物流包装盒
CN219192848U (zh) 一种手提一体式折叠礼盒
KR20170106625A (ko) 접이식 다용도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