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61830U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61830U
CN213461830U CN202022373218.5U CN202022373218U CN213461830U CN 213461830 U CN213461830 U CN 213461830U CN 202022373218 U CN202022373218 U CN 202022373218U CN 213461830 U CN213461830 U CN 213461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creen
adhesive layer
mobile terminal
cover plate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732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雨凡
于元升
范维辉
陈伟
苏东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7321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61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61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61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前壳组件、显示模组和触摸屏装饰件;所述前壳组件包括基板以及自基板周缘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围绕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屏、第一粘胶层、触摸屏盖板,其中,所述触摸屏盖板为2.5D玻璃盖板,其厚度范围为0.7mm至3mm;所述触摸屏装饰件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四周,与所述显示模组组装成三合一组件,所述三合一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一定厚度的2.5D玻璃盖板作为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盖板,并对该盖板进行多道精雕和抛光工艺,再与普通的液晶显示屏进行全贴合,做出了3D曲面屏的效果以及实现了超窄边框设计,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当前,智能手机的边框越来越窄,屏幕可视区域的屏占比越来越高,3D曲面屏设计在各品牌机型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即窄边框和3D曲面屏成为了终端厂商追求的目标。然而市面上的3D曲面屏设计均采用曲面OLED屏幕,屏的单体成本相当高,只能在旗舰机中采用。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与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通过采用一定厚度的2.5D玻璃盖板作为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盖板,与普通的液晶显示屏进行全贴合,可以做出3D曲面屏的效果并且实现超窄边框设计,降低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前壳组件、显示模组和触摸屏装饰件;
所述前壳组件包括基板以及自基板周缘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围绕形成一收容空间;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屏、第一粘胶层、触摸屏盖板,其中,所述触摸屏盖板为2.5D玻璃盖板,其厚度范围为0.7mm至3mm;
所述触摸屏装饰件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四周,与所述显示模组组装成三合一组件,所述三合一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所述触摸屏盖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所述触摸屏盖板的第一侧面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侧面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侧,所述触摸屏盖板的第二侧面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侧面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侧,所述触摸屏盖板的第一侧面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触摸屏盖板的第二侧面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所述触摸屏盖板的第一侧面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mm至1mm。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所述显示屏的第一侧面与所述触摸屏装饰件的第一侧面形成第一缝隙,所述显示屏的第二侧面与所述触摸屏装饰件的第二侧面形成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中分别设置有第二粘胶层和第三粘胶层,所述显示屏通过第二粘胶层和第三粘胶层与所述触摸屏装饰件连接。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所述触摸屏装饰件包括位于所述触摸屏装饰件的上下两端的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触摸屏盖板通过第四粘胶层和第五粘胶层分别与所述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连接。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所述前壳组件还包括粘胶面,所述三合一组件通过第六粘胶层与所述粘胶面贴合。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所述第二粘胶层、第三粘胶层、第四粘胶层、第五粘胶层和第六粘胶层对应的材质为热熔胶。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所述第一粘胶层、第四粘胶层、第五粘胶层和第六粘胶层通过点胶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粘胶层和第三粘胶层通过喷胶的方式形成。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所述第一粘胶层为光学胶。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所述触摸屏盖板的厚度为2mm。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前壳组件、显示模组和触摸屏装饰件;所述前壳组件包括基板以及自基板周缘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围绕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屏、第一粘胶层、触摸屏盖板,其中,所述触摸屏盖板为2.5D玻璃盖板,其厚度范围为0.7mm至3mm;所述触摸屏装饰件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四周,与所述显示模组组装成三合一组件,所述三合一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一定厚度的2.5D玻璃盖板作为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盖板,并对该盖板进行多道精雕和抛光工艺,再与普通的液晶显示屏进行全贴合,做出了3D曲面屏的效果以及实现了超窄边框设计,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三合一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设备。参考图1至图3,移动终端120包括显示模组10、电路板20、电池30、前壳组件40以及触摸屏装饰件50。
其中,前壳组件40包括基板401以及自基板周缘延伸的侧壁402,所述侧壁402围绕形成一收容空间,显示模组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屏101、第一粘胶层102、触摸屏盖板103,触摸屏盖板103安装到显示屏101上,以覆盖显示屏101。显示屏101为普通的液晶显示屏,触摸屏盖板103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例如,触摸屏盖板103可以是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玻璃盖板。其中,触摸屏盖板103为2.5D玻璃盖板,其厚度范围为0.7mm至3mm,例如触摸屏盖板103的厚度可以为2mm。例如,触摸屏盖板103可以为2mm厚度的2.5D玻璃盖板,以便可以通过多道精雕和抛光工艺,与普通的液晶显示屏进行全贴合,做出3D曲面屏的效果,降低了成本。此外,触摸屏盖板103在左右两侧比显示屏101单边凸出的尺寸范围为0mm至1mm,例如触摸屏盖板103在左右两侧比显示屏101单边凸出的尺寸可以为0.25mm,而目前市面上常规的窄边框设计,触摸屏盖板在左右两侧会比显示屏外形单边凸出1mm左右,因此,采用触摸屏盖板103做成的移动终端120与以常规设计的触摸屏盖板做成的移动终端相比,其黑边单边减小的尺寸范围为0mm至1mm,实现了超窄边框设计。
显示屏101安装在前壳组件40上,以形成移动终端120的显示面。显示屏101可以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显示区域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非显示区域不显示信息。非显示区域的底部可以设置指纹模组、触控电路等功能组件。
例如,显示屏101还可以为全面屏,只有显示区域,没有非显示区域。其中,指纹模组、触控电路等功能组件设置在全面屏的下方。例如,显示屏101还可以为异形屏。
其中,前壳组件40可以形成移动终端120的外部轮廓。触摸屏盖板103粘贴在触摸屏装饰件50上,与触摸屏装饰件50一起固定到前壳组件40上,该触摸屏盖板103、触摸屏装饰件50和前壳组件40形成密闭空间,以容纳显示屏101、电路板20、电池30以及第一粘胶层102等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壳组件40可以为镁合金、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前壳组件40的材料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比如,前壳组件40可以包括非金属部分和金属部分。比如,前壳组件40还可以为塑胶壳体。比如,前壳组件40也可以为陶瓷壳体。比如,前壳组件40还可以为金属和塑胶相互配合的壳体结构。前壳组件40可以采用冷加工、热加工、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压制成型、吹塑成型、浇铸成型和气体辅助成型的方法制成。例如,前壳组件40的材料为铝或者铝合金,可以采用车、铣、刨、钻、拉等冷加工方法制成。又例如前壳组件40的材料为非金属材料,则可以采用注塑成型等非金属材料成型方法制成。
其中,该印制电路板20安装在前壳组件40中,该印制电路板20可以为移动终端120的主板,是为移动终端120内各电子元器件提供电气连接的重要元件,按照线路板层数可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四层板、六层板以及其他多层线路板印制电路板20一般包含基材、金属涂层、线路层。印制电路板20上可以集成有马达、麦克风、扬声器、耳机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摄像头、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受话器以及处理器、射频模块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两个或多个。
其中,该电池30安装在前壳组件40中,电池30与该印制电路板20进行电连接,以向移动终端120提供电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触摸屏盖板103的第一侧面1031和第二侧面1032之间的距离大于该显示屏101的第一侧面1011和第二侧面1012之间的距离。即触摸屏盖板103覆盖住显示屏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触摸屏盖板103的第一侧面1031与该显示屏101的第一侧面1011位于该移动终端120的第一侧1201,该触摸屏盖板103的第二侧面1032与该显示屏101的第二侧面1012位于该移动终端120的第二侧1202,该触摸屏盖板103的第一侧面1031与该显示屏101的第一侧面1011之间的距离,等于该触摸屏盖板103的第二侧面1032与该显示屏101的第二侧面1012之间的距离,该触摸屏盖板的第一侧面与该显示屏的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mm至1mm。
目前市面上常规的窄边框设计,触摸屏盖板在左右两侧会比显示屏外形单边凸出1mm左右,而本案的窄边框设计,触摸屏盖板103的左右两侧(即第一侧面1031和第二侧面1032)比显示屏101的左右两侧(即第一侧面1011和第二侧面1012)单边凸出的尺寸范围为0mm至1mm(例如可以为0.25mm),因此,采用触摸屏盖板103做成的移动终端120与以常规设计的触摸屏盖板做成的移动终端相比,其黑边单边减小的尺寸范围为0mm至1mm,实现了超窄边框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屏101的第一侧面1011与该触摸屏装饰件50的第一侧面501形成第一缝隙601,该显示屏101的第二侧面1012与该触摸屏装饰件50的第二侧面502形成第二缝隙602,该第一缝隙601和第二缝隙602中分别设置有第二粘胶层104和第三粘胶层105,该显示屏101通过第二粘胶层104和第三粘胶层105与该触摸屏装饰件50连接。
通过第二粘胶层104和第三粘胶层105,将显示屏101的第一侧面1011与该触摸屏装饰件50的第一侧面501紧密连接,将显示屏101的第二侧面1012与该触摸屏装饰件50的第二侧面502紧密连接,既可以将显示屏101与触摸屏装饰件50连接固定,又可以将第一缝隙601和第二缝隙602填充满,防止水以及灰尘等进入移动终端120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触摸屏装饰件50包括位于该触摸屏装饰件50的上下两端的第一台阶面503和第二台阶面504,该触摸屏盖板103通过第四粘胶层106和第五粘胶层107分别与该第一台阶面503和第二台阶面504连接。
通过第四粘胶层106和第五粘胶层107,将触摸屏盖板103与触摸屏装饰件50连接,加上触摸屏盖板103通过第一粘胶层102与显示屏101连接,从而组成包括触摸屏盖板103、显示屏101和触摸屏装饰件50的三合一组件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前壳组件40还包括粘胶面403,该三合一组件200通过第六粘胶层108与该粘胶面403贴合。
其中,该三合一组件200中的触摸屏装饰件50通过第六粘胶层108与前壳组件40的粘胶面403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粘胶层104、第三粘胶层105、第四粘胶层106、第五粘胶层107和第六粘胶层108对应的材质为热熔胶。
热熔胶是一种可塑性的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相比于一般胶水而言,热熔胶的黏合强度更大,固化效果更佳。且更容易控制胶水的粗细,更能满足电子设备窄边框的设计要求。另外,热熔胶属于热塑性聚氨酯,使用热熔胶粘接的产品更易于拆卸或返修。例如,该热熔胶可以为PUR热熔胶,即为湿气固化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主要成分是端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PUR热熔胶的粘接性和韧性(弹性)可调节,并有着优异的粘接强度、耐温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耐老化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粘胶层102、第四粘胶层106、第五粘胶层107和第六粘胶层108通过点胶的方式形成,该第二粘胶层104和第三粘胶层105通过喷胶的方式形成。
其中,因为第二粘胶层104和第三粘胶层105因为是处于第一缝隙601和第二缝隙602中,而第一缝隙601和第二缝隙602的尺寸太小,点胶不方便,点胶也不能点到所有的位置,因此第二粘胶层104和第三粘胶层105通过喷胶的方式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粘胶层102为光学胶。
其中,由于光学胶的特点,采用光学胶作为第一粘胶层102,不仅可以实现将触摸屏盖板103与显示屏101进行固定连接,还可以实现不影响显示模组10的透视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触摸屏盖板103的厚度为2mm。其中,触摸屏盖板103在该厚度下,做出来的曲面效果和3D曲面效果更接近,用户的握感和体验会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触摸屏盖板103通过精雕和抛光工艺做成。精雕即CNC,通过CNC将玻璃加工成项目所需要的形状,即将玻璃加工成本案触摸屏盖板103的形状;抛光的主要意义在于改善经过CNC加工后玻璃的外观色泽,本案中触摸屏盖板103采用的是抛光工艺中的平抛工艺(平抛主要用来加工大平面),即采用平抛工艺来加大触摸屏盖板103的弧面;另外,由于普通的2.5D玻璃盖板的厚度只有0.7mm左右,所以普通的2.5D玻璃盖板的弧度只能做得很小,而本案将玻璃盖板的厚度加厚,则可以加大2.5D触摸屏盖板103的弧度,形成大曲面效果;最后,本案对LCD显示屏的厚度没有要求,LCD显示屏的厚度不会影响整体的曲面效果,因此通过对触摸屏盖板103进行多道精雕和抛光工艺,再将其与普通的液晶显示屏进行全贴合,就可以做出3D曲面屏的效果,与采用曲面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屏幕做成3D曲面屏相比,降低了成本。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120,包括前壳组件40、显示模组10和触摸屏装饰件50;该前壳组件40包括基板401以及自基板周缘延伸的侧壁402,该侧壁402围绕形成一收容空间;该显示模组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屏101、第一粘胶层102和触摸屏盖板103,其中,该触摸屏盖板103为2.5D玻璃盖板,其厚度范围为0.7mm至3mm;该触摸屏装饰件50设置于该显示模组10的四周,与该显示模组10组装成三合一组件200,该三合一组件200设置于该收容空间内。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一定厚度和一定尺寸的2.5D玻璃盖板作为移动终端120的触摸屏盖板,并对该触摸屏盖板进行多道精雕和抛光工艺,再与普通的液晶显示屏进行全贴合,做出了3D曲面屏的效果以及实现了超窄边框设计,降低了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及尺寸测量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组件、显示模组和触摸屏装饰件;
所述前壳组件包括基板以及自基板周缘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围绕形成一收容空间;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屏、第一粘胶层、触摸屏盖板,其中,所述触摸屏盖板为2.5D玻璃盖板,其厚度范围为0.7mm至3mm;
所述触摸屏装饰件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四周,与所述显示模组组装成三合一组件,所述三合一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盖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盖板的第一侧面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侧面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侧,所述触摸屏盖板的第二侧面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侧面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侧,所述触摸屏盖板的第一侧面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触摸屏盖板的第二侧面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所述触摸屏盖板的第一侧面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mm至1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侧面与所述触摸屏装饰件的第一侧面形成第一缝隙,所述显示屏的第二侧面与所述触摸屏装饰件的第二侧面形成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中分别设置有第二粘胶层和第三粘胶层,所述显示屏通过第二粘胶层和第三粘胶层与所述触摸屏装饰件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装饰件包括位于所述触摸屏装饰件的上下两端的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触摸屏盖板通过第四粘胶层和第五粘胶层分别与所述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组件还包括粘胶面,所述三合一组件通过第六粘胶层与所述粘胶面贴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胶层、第三粘胶层、第四粘胶层、第五粘胶层和第六粘胶层对应的材质为热熔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胶层、第四粘胶层、第五粘胶层和第六粘胶层通过点胶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粘胶层和第三粘胶层通过喷胶的方式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胶层为光学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盖板的厚度为2mm。
CN202022373218.5U 2020-10-22 2020-10-22 移动终端 Active CN213461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73218.5U CN213461830U (zh) 2020-10-22 2020-10-22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73218.5U CN213461830U (zh) 2020-10-22 2020-10-22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61830U true CN213461830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93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73218.5U Active CN213461830U (zh) 2020-10-22 2020-10-22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618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85729B2 (en) Glass enclosure
US11612975B2 (en) Glass device housings
CN104933970B (zh) 显示屏组件及终端
EP4020944A1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415510A (zh) 终端
CN112351125A (zh) 电子设备、显示单元、显示屏组件及其贴合方法
US20230262152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mobile terminal
CN108111725B (zh) 摄像头组件、电子设备、摄像头装饰圈及其加工方法
CN213461830U (zh) 移动终端
CN113423212B (zh) 电子设备、壳体、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93599B (zh) 印刷天线组件的制作方法、印刷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511899B (zh) 印刷天线组件的制作方法、印刷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511900B (zh) 印刷天线组件的制作方法、印刷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4390127A (zh) 应用于终端的中框及终端
CN117475761A (zh) 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CN117032494A (zh)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