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54401U - 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54401U CN213454401U CN202022304443.3U CN202022304443U CN213454401U CN 213454401 U CN213454401 U CN 213454401U CN 202022304443 U CN202022304443 U CN 202022304443U CN 213454401 U CN213454401 U CN 2134544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ice making
- water tank
- making system
-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成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和蒸发器、以及用于为所述蒸发器提供水源的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水箱的水进行热交换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的入口通过第二节流装置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通,所述换热装置的出口通过单向阀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水箱中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知所述水箱中的水温并根据水温控制所述单向阀的启闭。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能够将常温水源的温度调节到合适的范围,从而能够降低制冰机的能耗、均衡制冰机的产量和出冰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冰机(ice maker或ice machine)是一种将水制成冰的制冷机械设备,其工作原理为:制冷剂经压缩机吸收压缩成高压气体后进入冷凝器中,高压气体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随后经膨胀阀节流装置节流后流入蒸发器中,低温低压液体在蒸发器中吸收水的热量后汽化且使蒸发器中的水结成冰块,而后,低温低压气体进入压缩机中重复下一个制冷循环。
通常,制冰机是采用常温水源制冰,但由于地域因素和气温差异,导致常温水源温度不一致,造成制冰机的能耗较高、产量时高时低,而且制出的冰块质量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制冰系统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能够将常温水源的温度调节到合适的范围,从而能够降低制冰机的能耗、均衡制冰机的产量和出冰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成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和蒸发器、以及用于为所述蒸发器提供水源的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水箱中的水进行热交换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的入口通过第二节流装置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通,所述换热装置的出口通过单向阀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水箱中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知所述水箱中的水温并根据水温控制所述单向阀的启闭。
为了使换热装置对水箱中的水预冷效果更好,所述换热装置为盘绕于所述水箱上或置于所述水箱中的盘管。
为了使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结构更加简单,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均为毛细管。
为了吸收制冷剂循环回路中的水分和过滤制冷剂循环回路中的杂质从而延长制冰机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或第二节流装置的入口和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之间设有干燥过滤器。
为了便于水箱为蒸发器提供水源,所述水箱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蒸发器内部具有制冰腔,所述蒸发器上具有与所述制冰腔连通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下方,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
为了便于对水箱补水,还包括具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的水泵,所述第三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
为了能够自动控制水箱补水,所述水箱中还设有液位开关,所述液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水箱中的水位并根据水位控制所述水泵的启闭。
为了防止水箱中水位过高,所述水箱顶部设有溢水管,所述水箱下方设有与所述溢水管对应的第一接水盘。
为了便于收集并排出水箱中溢出的水和制冰机的冷凝水,所述蒸发器下方设有第二接水盘,所述第一接水盘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接水盘连接,且所述第二接水盘上设有第二排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由第二节流装置、换热装置和单向阀组成的换热回路实现低温液体制冷剂对水箱中的水进行预冷,并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单向阀的启闭从而控制该换热回路的通断与否,能够对进入蒸发器中的水源水温调节至合适的温度,避免常温水源温差过大,从而能够降低制冰机的能耗、均衡制冰机的产量和出冰质量,而且,将单向阀设置于换热装置的出口和压缩机的入口之间,能够使部分从冷凝器中流出的制冷剂进入换热装置中与水箱中的水进行换热,同时避免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反向流入换热装置中而减少制冷剂循环回路中的制冷剂量,能够充分循环利用制冷剂,避免制冷剂浪费,有利于减少能量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第一节流装置31、第二节流装置32、蒸发器4、水箱5、温度传感器51、换热装置6、单向阀7。
如图1所示,压缩机1、冷凝器2、第一节流装置31和蒸发器4首尾依次连接成制冷剂的循环回路,使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压缩机1吸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在冷凝器2中放热冷凝成中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随后经第一节流装置31转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再在蒸发器4中吸收水的热量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并使蒸发器4中的水结成冰,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最后流入压缩机1中,而后重复下一个制冷循环。
如图1所示,水箱5用于为蒸发器4提供水源,换热装置6用于与水箱5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具体地,该换热装置6的入口通过第二节流装置32与冷凝器2的出口连通,换热装置6的出口通过单向阀7与压缩机1的入口连通。温度传感器51设于水箱中,该温度传感器51用于感知水箱5中的水温并根据水温控制单向阀7的启闭。当温度传感器51监测到水箱5中的水温过高时,除了正常运行制冷剂的循环回路之外,温度传感器51开启单向阀7,使由第二节流装置32、换热装置6和单向阀7组成的换热回路导通,从而使从冷凝器2中流出的中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经第二节流装置32转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再与水箱5中的水进行换热以对水箱5中的水进行预冷,当温度传感器51监测到水箱5中的水温达到设定值时,关闭单向阀7,从而使由第二节流装置32、换热装置6和单向阀7组成的换热回路阻断,不再对水箱5中的水进行预冷,仅正常运行制冷剂的循环回路。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由第二节流装置32、换热装置6和单向阀7组成的换热回路实现低温液体制冷剂对水箱中的水进行预冷,并通过温度传感器51控制单向阀7的启闭从而控制该换热回路的通断与否,能够对进入蒸发器4中的水源水温调节至合适的温度,避免常温水源温差过大,从而能够降低制冰机的能耗、均衡制冰机的产量和出冰质量,而且,将单向阀7设置于换热装置6的出口和压缩机1的入口之间,能够使部分从冷凝器2中流出的制冷剂进入换热装置6中与水箱5中的水进行换热,同时避免蒸发器4中的制冷剂反向流入换热装置6中而减少制冷剂循环回路中的制冷剂量,能够充分循环利用制冷剂,避免制冷剂浪费,有利于减少能量损耗。
如图1所示,为了使换热装置6对水箱5中的水预冷效果更好,换热装置6为盘绕于水箱5上或置于水箱5中的盘管;本实施例中,盘管置于水箱5中。该第一节流装置31和第二节流装置32均为毛细管。为了吸收制冷剂循环回路中的水分和过滤制冷剂循环回路中的杂质从而延长制冰机的使用寿命,该第一节流装置31和第二节流装置32的入口和冷凝器2的出口之间设有干燥过滤器8。
如图1所示,该水箱5具有第一进水口52和第一出水口53,蒸发器4内部具有制冰腔,蒸发器4上具有与制冰腔连通的第二进水口41和第二出水口42,第二进水口41与第一出水口53连通且位于第一出水口53的下方,第二出水口42连接有第一排水管91,该第一排水管91上设有排水阀911。为了便于对水箱5补水,本实施例中的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还包括具有第三进水口101和第三出水口102的水泵10,第三进水口101连接有进水管92,第三出水口102与第一进水口52连通。为了能够自动控制水箱5补水,该水箱5中还设有液位开关54,该液位开关54用于检测水箱5中的水位并根据水位控制水泵10的启闭。为了防止水箱5中水位过高,水箱5顶部设有溢水管55,水箱5下方设有与溢水管55对应的第一接水盘11。为了便于收集并排出水箱5中溢出的水和制冰机的冷凝水,蒸发器4下方设有第二接水盘12,第一接水盘11通过连接管93与第二接水盘12连接,且第二接水盘12上设有第二排水管9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9)
1.一种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成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压缩机(1)、冷凝器(2)、第一节流装置(31)和蒸发器(4)、以及用于为所述蒸发器(4)提供水源的水箱(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水箱(5)中的水进行热交换的换热装置(6),所述换热装置(6)的入口通过第二节流装置(32)与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连通,所述换热装置(6)的出口通过单向阀(7)与所述压缩机(1)的入口连通;所述水箱(5)中设有温度传感器(51),所述温度传感器(51)用于感知所述水箱(5)中的水温并根据水温控制所述单向阀(7)的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6)为盘绕于所述水箱(5)上或置于所述水箱(5)中的盘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31)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32)均为毛细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31)和/或第二节流装置(32)的入口和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之间设有干燥过滤器(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具有第一进水口(52)和第一出水口(53),所述蒸发器(4)内部具有制冰腔,所述蒸发器(4)上具有与所述制冰腔连通的第二进水口(41)和第二出水口(42),所述第二进水口(41)与所述第一出水口(53)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出水口(53)的下方,所述第二出水口(42)连接有第一排水管(91),所述第一排水管(91)上设有排水阀(9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第三进水口(101)和第三出水口(102)的水泵(10),所述第三进水口(101)连接有进水管(92),所述第三出水口(102)与所述第一进水口(5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中还设有液位开关(54),所述液位开关(54)用于检测所述水箱(5)中的水位并根据水位控制所述水泵(10)的启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顶部设有溢水管(55),所述水箱(5)下方设有与所述溢水管(55)对应的第一接水盘(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4)下方设有第二接水盘(12),所述第一接水盘(11)通过连接管(93)与所述第二接水盘(12)连接,且所述第二接水盘(12)上设有第二排水管(9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04443.3U CN213454401U (zh) | 2020-10-15 | 2020-10-15 | 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04443.3U CN213454401U (zh) | 2020-10-15 | 2020-10-15 | 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54401U true CN213454401U (zh) | 2021-06-15 |
Family
ID=76291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304443.3U Active CN213454401U (zh) | 2020-10-15 | 2020-10-15 | 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54401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54732A (zh) * | 2021-02-02 | 2021-07-23 | 上海创历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机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
CN114636263A (zh) * | 2022-03-15 | 2022-06-17 | 广东英为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制水制冰设备 |
CN114704983A (zh) * | 2022-03-02 | 2022-07-05 | 创历电器(滁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转速单机制冰机 |
-
2020
- 2020-10-15 CN CN202022304443.3U patent/CN21345440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54732A (zh) * | 2021-02-02 | 2021-07-23 | 上海创历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机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
CN114704983A (zh) * | 2022-03-02 | 2022-07-05 | 创历电器(滁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转速单机制冰机 |
CN114636263A (zh) * | 2022-03-15 | 2022-06-17 | 广东英为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制水制冰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454401U (zh) | 具有水预冷功能的制冰系统 | |
CN203116203U (zh) | 带冷凝器冷却过冷装置的风冷空调系统 | |
CN111189245B (zh) | 一种变频恒温恒湿粮仓专用空调装置 | |
CN209782878U (zh) | 一种热管蒸发冷却式屋顶空调机组 | |
CN109237833B (zh) | 湿膜式低温型全热回收多联热泵机组 | |
CN115388578B (zh) | 一种热源塔热泵与水蓄能耦合的供冷供热系统和方法 | |
CN106440137A (zh) | 一种节能空调系统和制冷方法 | |
CN112611140A (zh) | 温控装置及方法 | |
CN104236147A (zh) | 冷水机组 | |
CN108954899B (zh) | 湿膜式低温型风冷热泵多联机组 | |
CN211552133U (zh) | 高效节能制冷加热控温系统 | |
CN202195620U (zh) | 一种低能耗的制冷系统 | |
CN210220312U (zh) |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中的载冷剂供液控制装置 | |
CN216384419U (zh) | 四管制风冷冷热水机组 | |
CN113719909B (zh) | 一种一体柜空调、机柜和控制方法 | |
CN215216873U (zh) | 一种具有化霜功率可自动调节功能的智能酒柜 | |
CN109114711A (zh) | 中央空调谷电蓄能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
CN218936714U (zh) | 一种闭环除湿热泵烘干机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 | |
KR20090065732A (ko) | 마이크로콘트롤러에 의해 복합열원 제어와 사계절 자동전환이 가능한 하이브리드 히트펌프 | |
CN107588581B (zh) | 热泵机组系统及其闪蒸罐结构 | |
CN216244978U (zh) | 切削液余热回收用于空气源热泵系统 | |
CN111765668A (zh) | 一种制冰机的制冷系统 | |
CN219433549U (zh) | 超声波液位控制装置 | |
CN221464055U (zh) | 一种多功能制冷系统 | |
CN220083361U (zh) | 空调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