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52491U - 可翻转快装板 - Google Patents

可翻转快装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52491U
CN213452491U CN202021991743.7U CN202021991743U CN213452491U CN 213452491 U CN213452491 U CN 213452491U CN 202021991743 U CN202021991743 U CN 202021991743U CN 213452491 U CN213452491 U CN 213452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ocking screw
block
side plat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917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鸿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eqe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Leq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eqe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eqe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eqe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917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52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52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52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翻转快装板,包括相互枢接的底板和侧板以及锁止结构,所述底板与侧板其中之一形成有连接部、其中之另一形成有枢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枢接部枢接以相对转动,所述锁止结构包括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的锁紧螺杆以及连接于所述锁紧螺杆上的限位块,所述锁紧螺杆正向或者反向地转动驱动所述限位块在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限位块在锁定位置时抵顶所述枢接部,将所述底板与侧板限位固定;所述限位块在解锁位置时松开所述枢接部,使所述底板与侧板可相对转动,调整可翻转快装板的形态至L形或一字形,如此可以根据相机的结构而切换可翻转快装板的形态,避免与翻转的相机屏幕干涉,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可翻转快装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翻转快装板。
背景技术
可翻转快装板是一种通过云台安装在三角支架上,通过旋钮或扳扣固定相机机身,将三脚架与相机“融为一体”的摄影辅助器材。其中,L型可翻转快装板的底板固定相机,云台选择性地与底板或侧板连接,实现横拍与竖拍的快速转换。然而,对于具有可翻转屏幕的相机,在横拍过程中打开可翻转的屏幕时,屏幕会与可翻转快装板的侧板相撞,无法体验更好的拍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避免影响屏幕翻转的可翻转快装板。
一种可翻转快装板,包括相互枢接的底板和侧板以及锁止结构,所述底板与侧板其中之一形成有连接部、其中之另一形成有枢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枢接部枢接以相对转动,所述锁止结构包括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的锁紧螺杆以及连接于所述锁紧螺杆上的限位块,所述锁紧螺杆正向或者反向地转动驱动所述限位块在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限位块在锁定位置时抵顶所述枢接部,将所述底板与侧板限位固定;所述限位块在解锁位置时松开所述枢接部,使所述底板与侧板可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由所述底板与侧板其中之一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块以及由所述第一连接块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块,所述锁止结构还包括将所述枢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块转动地相枢接的轴杆,所述锁紧螺杆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与所述轴杆平行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螺合于所述锁紧螺杆上,所述锁紧螺杆转动时驱动所述限位块沿所述锁紧螺杆的轴向相对所述锁紧螺杆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所述螺杆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螺合的第一螺纹以及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螺合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侧板相对底板转动时,所述枢接部部分伸入至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所述锁紧螺杆转动时驱动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以夹紧或松开所述枢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两个且间隔设置,所述枢接部部分伸入至所述两个连接部的第二连接块之间并通过所述轴杆与所述第二连接块转动地相枢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两个连接部的第一连接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枢接部的外表面形成有限位槽,在所述侧板转动至与所述底板相垂直时,所述锁紧螺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的部分容纳于所述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侧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枢接部至少部分突出于所述侧板的一侧面之外,在所述侧板转动至与所述底板相叠时,所述枢接部突出于所述侧板的一侧面的部分转动至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螺杆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螺合连接,所述锁紧螺杆转动时驱动所述限位块随之沿所述锁紧螺杆的轴向同步移动。
进一步地,摄影设备通过锁紧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当所述侧板与底板垂直时,所述侧板与所述摄影设备一侧抵接或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设有双向卡接接口,所述双向卡接接口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插接块和第二插接块,所述侧板通过所述第一插接块实现一侧面与摄影辅助设备连接,所述侧板通过所述第二插接块实现另一侧面与摄影辅助设备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翻转快装板通过锁止结构与底板、侧板相作用,使侧板与底板可以锁定或解锁,从而在解锁时相对转动而调整可翻转快装板的形态至L形或一字形,如此可以根据相机的结构而切换可翻转快装板的形态,避免与翻转的相机屏幕干涉,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翻转快装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可翻转快装板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5为图1所示可翻转快装板折叠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仰视图。
图7为图5沿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为图1所示可翻转快装板解锁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翻转快装板包括相互枢接的底板10、侧板20、以及锁止结构30。
底板10与侧板20其中之一形成有连接部12、其中之另一形成有枢接部22,连接部12 与枢接部22通过锁止结构30转动连接。锁止结构30可以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锁止结构30在解锁位置时,底板10相对侧板20可转动以调整两者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可翻转快装板的形态,使其呈L形或者一字形;锁止结构30在锁定位置时,将连接部12与枢接部22限位固定,防止底板10相对侧板20转动,将可翻转快装板保持在L形或一字形,避免本实用新型可翻转快装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晃动或不稳定。
底板10、侧板20均为薄板状,可由塑料、金属、合金等材料制成。优选地,底板10、侧板20为铝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及相对较轻的重量,可以对相机等摄影器材形成良好的固定与支撑。请同时参阅图4,底板10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14与第二表面16,即图1方向的下表与上表面。第一表面14作为底板10的支撑面,用于承载相机。底板10 上形成有贯穿的装配孔18,固定件如螺钉等可以穿设于装配孔18内用于螺合固定相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均以图1方向为标准。
侧板2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24与第二侧面26,即图1方向的左右侧面。请同时参阅图 2,侧板20的边缘形成有插接块,用于与三脚架上安装的云台的燕尾槽配合以安装固定可翻转快装板。本实施例中,侧板20的第一表面14的前后侧缘分别形成第一插接块28、第二表面16的前后侧缘分别形成第二插接块29。位于侧板20同一侧缘的第一、第二插接块28、29平行间隔布置,形成双向卡接接口。可翻转快装板为L形时,如图1所示,第二插接块29位于第一插接块28外侧;可翻转快装板为一字形时,如图5所示,第一插接块28位于第二插接块29外侧。
可以理解地,底板10的侧缘也可以设置与云台连接的接口,如螺纹孔、燕尾插接块等,可针对不同尺寸燕尾槽进行配合连接。另外,底板10、侧板20上还可以设置冷靴接口、螺纹孔、避让接线口等,用于与其它周边器件连接或穿设连接线。如,底板10设有用于取放电池的电池避让口,侧板20设有用于避让相机侧面电接口的线避让口等。
可翻转快装板为L形时,如图1所示,侧板20与底板10相垂直,第一侧面24面向底板10的第一表面14,侧板20与连接于底板10上的摄影设备一侧抵接或平行。可翻转快装板通过其侧板20上的第二插接块29与三脚架上安装的云台连接,第二插接块29滑入云台的燕尾槽后,燕尾槽上的夹抓槽壁夹紧两第二插接块29,将可翻转快装板以及固定连接于可翻转快装板上的相机快速地固定连接于三角架上。此时,可以进行横拍或竖拍,横拍时底板 10对相机形成支撑、侧拍时侧板20对相机形成支撑。需要由横拍转换为竖拍或者由竖拍转换为横拍时,云台带动L形可翻转快装板转动90度即可。但是,可翻转快装板为L形进行横拍时,由于侧板20竖直,对屏幕的翻转形成阻碍,因此可翻转快装板为L形时最好使用屏幕不能翻转的相机。
可翻转快装板为一字形时,如图5所示,侧板20的第一侧面24背离底板10的第一表面14,第二侧面26与第二表面16相叠。第二插接块29相对地靠近底板10、第一插接块28 相对地背离底板10。可翻转快装板通过其侧板20上的第一插接块28与三脚架上安装的云台连接,在第一插接块28滑入云台的燕尾槽后,燕尾槽上的夹抓槽壁夹紧两第一插接块28,将可翻转快装板以及固定连接于可翻转快装板上的相机快速地固定连接于三角架上。此时,侧板20水平、位于相机的上方或者下方,相机屏幕可以任意翻转而不受影响,可以方便地使用带有翻转屏幕的相机进行拍摄。如此,本实用新型可翻转快装板可以根据相机屏幕的结构选择相应的使用形态,获得更佳的拍摄体验。
如图2所示,锁止结构30包括轴杆31、锁紧螺杆32、以及螺合于锁紧螺杆32上的第一限位块34与第二限位块36。
轴杆31与锁紧螺杆32可平行间隔设置,按图1方向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限位块34 与第二限位块36结构相同,均为方块状。第一限位块34的中央形成有第一螺孔35、第二限位块36的中央形成有第二螺孔37。对应地,锁紧螺杆32上形成有第一螺纹38与第二螺纹39,其中,第一螺纹38用于与第一限位块34相螺合、第二螺纹39用于与第二限位块36相螺合。第一螺纹38与第二螺纹39间隔设置,两者的螺旋反向相反。如此,锁紧螺杆32转动时,使得第一限位块34、第二限位块36沿着锁紧螺杆32的轴向相向地移动彼此靠近或者背向地移动彼此远离。
连接部12为2个,分别由底板10的右侧端的前后位置处向外延伸。每一连接部12包括由底板10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块120以及由第一连接块120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块122。两个第一连接块120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空间121。两个第二连接块122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第二空间123。其中,第一空间121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空间123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第一、第二空间121、123整体上呈凸字状。每一第一连接块120上形成一限位孔124,用于与锁紧螺杆32连接。每一第二连接块122上形成有第一轴孔126,用于与轴杆31连接。
装配时,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置于两个第一连接块120之间的第一空间121内,第一螺孔35、第二螺孔37与限位孔124相对齐,锁紧螺杆32穿过限位孔124以及第一、第二螺孔35、37将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串接于两个第一连接块120之间,锁紧螺杆32 与限位孔124可间隙配合,旋转锁紧螺杆32时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由于第一空间121 的内壁限位阻挡以使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不能随着旋转锁紧螺杆32周向转动。第一限位块34与第二限位块35间隔设置,其中,第一限位块34与锁紧螺杆32的第一螺纹38相螺合、第二限位块36与锁紧螺杆32的第二螺纹39相螺合。较佳地,锁紧螺杆32与第一连接块120在轴向上限位,使得锁紧螺杆32仅能相对于第一连接块120转动,不能相对于第一连接块120在轴向上移动,防止来回移动,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偏离枢接部22,需要手动来回寻找位置,当然也可以通过在两连接部之间凹陷有限位槽,使得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只能在限位槽的长度范围内移动。
较佳地,第一空间121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以及枢接部 22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之和,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之间的最大间隔宽度大于枢接部22 的宽度。如此,在枢接部22与连接部12相连接时,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在锁紧螺杆 32的轴向上仍有一定的移动空间。较佳地,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第一空间121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限制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在第一空间121内的转动。如此,锁紧螺杆32转动时,驱动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沿锁紧螺杆32 的轴向相向或者背向地移动。
枢接部22由侧板20的顶端的中央向外延伸,枢接部22上形成有第二轴孔220用于与轴杆31连接,第二轴孔220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贯穿枢接部22。枢接部22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与第二空间123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相当,从而枢接部22可以插入至第二空间123内;枢接部22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空间121与第二空间123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之和,从而枢接部22可以完全容纳于第一空间121与第二空间123内,并在左右方向上与底板10 留有间隙,使得枢接部22可以以轴杆31为中心转动。另外,在厚度方向上,枢接部22至少部分突出于侧板20的第二侧面26之外,使得侧板20转动至与底板10相叠时,枢接部22 与锁止结构30可以达成锁定效果。
装配时,枢接部22插入至第二空间123内,枢接部22的第二轴孔220与两个第二连接块122第一轴孔126相对齐,轴杆31穿设于第一、第二轴孔126、220内将枢接部22与连接部12转动地连接。两个第二连接块122在枢接部22的轴向两端对枢接部22在前后方向上形成限位的同时,不影响枢接部22相对于第二连接块122的转动。当可翻转快装板转动至L形时,如图3所示,枢接部22的左侧部分伸入至第一空间121内。较佳地,枢接部22 上还形成有限位槽222,在可翻转快装板转动至L形,锁紧螺杆32位于第一、第二限位块 34、36之间的部分容纳于限位槽222内,防止侧板20旋转过度或者偏离旋转,保证侧板20 转动到位并且能够被夹紧固定。较佳地,限位槽222为U形槽,与第二轴孔220平行间隔设置。
如需将可翻转快装板保持在L形,以第一方向转动锁紧螺杆32使第一、第二限位块34、 36相向移动,直至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抵紧枢接部22,此时锁止机构30的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处于锁定位置,夹紧枢接部22使其不能转动,将可翻转快装板保持在L形。当可翻转快装板需要从L形变换至一字形时,如8所示,以第二方向反向地转动锁紧螺杆 32使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背向移动,与第一枢接部22分离而到达解锁位置,锁止结构 30的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对枢接部22不再具有作用力,侧板20可以相对底板10以轴杆31为中心转动270度,侧板20转动至与底板10相叠而成一字形。此时,枢接部22随侧板20转过270度,枢接部22的限位槽222位于第二轴孔220的正上方,枢接部22右侧突出于第二侧面26的部分转动至底板10的第二表面16下方,对应地插入第一空间121内。
如需将可翻转快装板保持在一字形,如图5至图7所示,再次以第一方向转动锁紧螺杆 32使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相向移动,直至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再次抵紧枢接部22,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回到锁定位置,夹紧枢接部22将可翻转快装板保持在一字形。类似地,如需将可翻转快装板从一字形变换至L形时,再次以第二方向转动锁紧螺杆32使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背向移动回到解锁位置即可,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松开枢接部22,侧板20可以相对底板10以轴杆31为中心反向地转动270度,回到L形,之后再次以第一方向转动锁紧螺杆32使第一、第二限位块34、36相向夹紧枢接部22,即可将可翻转快装板保持在L形。
上述实施例中,可翻转快装板的锁止结构30的锁紧螺杆32与限位块34、36螺合连接,正向或反向转动锁紧螺杆32实现限位块34、36在锁紧螺杆32轴向上的双向移动,夹紧或松开枢接部22,使底板10与侧板20锁定或解锁,如此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调整快装板的形态至L形或一字形,避免与翻转的相机屏幕干涉,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性好。
应当理解地,锁止机构的锁紧螺杆上也可以仅设置单个限位块与枢接部作用,同样地通过锁紧螺杆的正向与反向转动驱动限位块实现轴向上的双向移动,限位块朝向枢接部移动时将枢接部与连接部抵紧而限制枢接部与连接部的相对转动,反之限位块背向枢接部移动时松开枢接部,枢接部与连接部可以相对转动,实现底板与侧板的锁定与解锁。
应当理解地,锁止机构的锁紧螺杆也可以与连接部螺合连接,限位块固定于锁紧螺杆上与锁紧螺杆同步移动。正向与反向转动锁紧螺杆使其相对于连接部在轴向上形成双向移动,带动限位块朝向枢接部移动将枢接部与连接部抵紧而限制枢接部与连接部的相对转动,或者限位块背向枢接部移动松开枢接部,枢接部与连接部可以相对转动,实现底板与侧板的锁定与解锁。
应当理解地,连接部也可一个,限位块也可一个,枢接部转动时可伸入限位块与连接部的第一连接块之间以进行夹紧或松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翻转快装板,包括相互枢接的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与侧板其中之一形成有连接部、其中之另一形成有枢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枢接部枢接以相对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转快装板还包括锁止结构,所述锁止结构包括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的锁紧螺杆以及连接于所述锁紧螺杆上的限位块,所述锁紧螺杆正向或者反向地转动驱动所述限位块在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限位块在锁定位置时抵顶所述枢接部,将所述底板与侧板限位固定;所述限位块在解锁位置时松开所述枢接部,使所述底板与侧板可相对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快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由所述底板与侧板其中之一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块以及由所述第一连接块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块,所述锁止结构还包括将所述枢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块转动地相枢接的轴杆,所述锁紧螺杆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与所述轴杆平行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翻转快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螺合于所述锁紧螺杆上,所述锁紧螺杆转动时驱动所述限位块沿所述锁紧螺杆的轴向相对所述锁紧螺杆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翻转快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所述螺杆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螺合的第一螺纹以及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螺合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
所述侧板相对底板转动时,所述枢接部能够部分伸入至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所述锁紧螺杆转动时驱动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以夹紧或松开所述枢接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翻转快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两个且间隔设置,所述枢接部部分伸入至所述两个连接部的第二连接块之间并通过所述轴杆与所述第二连接块转动地相枢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两个连接部的第一连接块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翻转快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的外表面形成有限位槽,在所述侧板转动至与所述底板相垂直时,所述锁紧螺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的部分容纳于所述限位槽内。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翻转快装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枢接部至少部分突出于所述侧板的一侧面之外,在所述侧板转动至与所述底板相叠时,所述枢接部突出于所述侧板的一侧面的部分转动至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翻转快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杆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螺合连接,所述锁紧螺杆转动时驱动所述限位块随之沿所述锁紧螺杆的轴向同步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快装板,其特征在于,摄影设备通过锁紧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当所述侧板与底板垂直时,所述侧板与所述摄影设备一侧抵接或平行。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翻转快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设有双向卡接接口,所述双向卡接接口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插接块和第二插接块,所述侧板通过所述第一插接块实现一侧面与摄影辅助设备连接,所述侧板通过所述第二插接块实现另一侧面与摄影辅助设备连接。
CN202021991743.7U 2020-09-11 2020-09-11 可翻转快装板 Active CN213452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1743.7U CN213452491U (zh) 2020-09-11 2020-09-11 可翻转快装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1743.7U CN213452491U (zh) 2020-09-11 2020-09-11 可翻转快装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52491U true CN213452491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23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91743.7U Active CN213452491U (zh) 2020-09-11 2020-09-11 可翻转快装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524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7833A1 (zh) * 2022-08-05 2024-02-08 深圳市乐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可翻转安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O2024027352A1 (zh) * 2022-08-05 2024-02-08 深圳市乐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可翻转安装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7833A1 (zh) * 2022-08-05 2024-02-08 深圳市乐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可翻转安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O2024027352A1 (zh) * 2022-08-05 2024-02-08 深圳市乐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可翻转安装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52491U (zh) 可翻转快装板
US10908483B2 (en) Load bracket and gimbal
US4733259A (en) Tiltable tripod attachment for a camera
US7441479B2 (en) Steering wheel tilt device
US11137668B2 (en) Camera control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7916211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lock mechanism
EP1282002B1 (en) Pan head
WO2024027352A1 (zh) 可翻转安装组件
WO2018192088A1 (zh) 云台轴臂结构及具有其的云台结构
JP2013091901A (ja) ヒンジ装置
JP2000501597A (ja) 配電箱のための作業プレート
US20100212577A1 (en) Adjustable connector for marine accessories
US20040163294A1 (en) Display frame for a flat panel device
CN115892776A (zh) 铰链装置及具有其的折叠式集装箱
CN218001073U (zh) 可翻转安装组件
CA2569528A1 (en) Locking system for concrete form panels
JP5976296B2 (ja) 扉の取付構造及び取付方法
US8783500B1 (en) Sliding lock mechanism
US11092882B2 (en) Photographic and video equipment bracket with deployable attachment point
CN213712361U (zh) 一种可折叠快装板
CN212900467U (zh) 物件夹持器
WO2024027833A1 (zh) 可翻转安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H07293093A (ja) 蝶 番
CN219909511U (zh) 一种建筑幕墙组件
US20050173854A1 (en) Door clam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