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50717U - 一种供液设备、液压系统及安全阀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液设备、液压系统及安全阀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50717U
CN213450717U CN202021958605.9U CN202021958605U CN213450717U CN 213450717 U CN213450717 U CN 213450717U CN 202021958605 U CN202021958605 U CN 202021958605U CN 213450717 U CN213450717 U CN 213450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upply
liquid
valve
plunger cylinder
pist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586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一村
刘欣科
赵忠辉
沙宝银
王阳阳
刘金国
崔述凯
杨建新
杨金祥
孙红波
姚玉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CCRI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CC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CCRI filed Critical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CCRI
Priority to CN2020219586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50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50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50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供液设备、液压系统和安全阀检测系统,能够输出流量恒定的高压液体。该供液设备包括液箱、供液管道、加载器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其中,供液管道具有进液口和供液口。加载器件包括柱塞缸和驱动装置。柱塞缸包括柱塞缸筒和与柱塞缸筒的工作腔滑动配合的活塞,活塞上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液箱通过进液管道与柱塞缸筒的工作腔连通,供液管道的进液口与柱塞缸筒的工作腔连通。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能够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第一活塞杆的往复运动,且传动组件中的传动件均由刚性材料制成。第一阀门串接于进液管道上。第二阀门串接于供液管道上。

Description

一种供液设备、液压系统及安全阀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液设备、液压系统和安全阀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液压系统是一种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来实现动力输出的装置。现有技术中,要向乳化液系统提供超过60MPa以上压力的液体,且流量可调,参见图1,其供液设备一般包括液箱a、液泵b、电机c、换向阀d、调速阀e和增压缸f。电机c带动液泵b提供液压动力,液体经换向阀d流入调速阀e,利用调速阀e调节流量后进入增压缸f的低压侧,推动增压缸f的活塞运动,通过增压缸f高压侧和低压侧活塞的面积比实现增压。
但是,由于调速阀e调节液体流量时,存在适用压力低、微流量稳定性差的问题,并且,在流量极小的情况向下,增压缸f容易出现爬行现象,使得其输出流量产生波动,导致供液设备不能输出流量恒定的高压液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液设备、液压系统和安全阀检测系统,能够输出流量恒定的高压液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液设备。该供液设备包括液箱、供液管道、加载器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其中,所述供液管道具有进液口和供液口。所述加载器件包括柱塞缸和驱动装置。所述柱塞缸包括柱塞缸筒和与所述柱塞缸筒的工作腔滑动配合的活第一活塞杆。所述液箱通过进液管道与所述柱塞缸筒的工作腔连通,所述供液管道的进液口与所述柱塞缸筒的工作腔连通。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能够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往复运动,且所述传动组件中的传动件均由刚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阀门串接于所述进液管道上。所述第二阀门串接于所述供液管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供液设备中,加载器件包括柱塞缸和驱动装置,柱塞缸包括柱塞缸筒和与柱塞缸筒的工作腔滑动配合的第一活塞杆。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能够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第一活塞杆的往复运动,同时,液箱通过进液管道与柱塞缸筒的工作腔连通,使得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活塞杆伸出柱塞缸筒外时,柱塞缸筒的工作腔内的容积逐渐变大,从而在柱塞缸筒的工作腔内负压区域。此时,液箱内的工作液体能够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通过进液管道进入至柱塞缸筒的工作腔内。
然后,由于柱塞缸筒的工作腔与供液管道连通,进液管道上串接有第一阀门,供液管道上串接有第二阀门,因此,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活塞杆缩回柱塞缸筒的工作腔内时,柱塞缸筒的工作腔的容积变小,使得柱塞缸筒的工作腔内的工作液体的压力升高。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打开,能够使得柱塞缸筒的工作腔内的工作液体通过供液管道流动至供液口进行供液。
由此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供液设备中,主要通过传动组件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第一活塞杆的往复运动,利用第一活塞杆的推力来产生液压力。而由于传动组件中的传动件均由刚性材料制成,因此,传动组件具有较好的速度传递性能。此时,第一活塞杆和活塞具有较高的调速性能和较高的速度刚性,因此,当供液需求较小时,柱塞缸不会出现爬行现象,进而可以提供流量恒定的高压液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包括上述供液设备和执行设备,供液设备的供液口与执行设备的进液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系统的有益效果与上述供液设备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安全阀检测系统,该安全阀检测系统包括上述供液设备,所述供液设备的供液口与所述安全阀的进液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阀检测系统的有益效果与上述供液设备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载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液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液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液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液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四;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阀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液设备。图2示出了该供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该供液设备的中加载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上述加载器件中电动缸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图4,该供液设备包括液箱100、供液管道200、加载器件300、进液管道400、第一阀门500和第二阀门600。
其中,上述供液管道200具有进液口210和供液口220。
上述加载器件300包括柱塞缸310和驱动装置320,柱塞缸310包括柱塞缸筒311和与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滑动配合的第一活塞杆312。需要说明的是,柱塞缸筒311包括缸筒本体和前缸盖,前缸盖设于缸筒本体的端部。第一活塞杆312位于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内,且第一活塞杆312的第一端柱塞缸筒的工作腔滑动配合,第一活塞杆312的第二端通过前缸盖伸出柱塞缸筒311外后与传动组件连接。
液箱100通过进液管道400与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连通,供液管道200的进液口210与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连通。应理解,为了使柱塞缸筒311与进液管道400和供液管道200均连通,可以在上述柱塞缸筒311上开设有两个与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连通的开口,并使一个开口与供液管道200的进液口210连通,另一个开口与进液管道400连通。当然,也可以在柱塞缸筒311上开设一个与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连通的开口,并使进液管道400和供液管道200的进液口210均与该开口连通。
驱动装置320包括电机321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能够将电机321的转动转化为第一活塞杆312的往复运动,且传动组件中的传动件均由刚性材料制成。应理解,上述第一活塞杆312进行往复运动时,会使得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的容积发生变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传动组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上述传动组件可以为涡轮蜗杆结构,涡轮蜗杆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蜗轮和蜗杆,使蜗轮与电机321的输出轴同轴固接,蜗杆与第一活塞杆312同轴固接即可。
第一阀门500串接于进液管道400上。第二阀门600串接于供液管道200上。
当上述供液设备进行供液时,先使第一活塞杆312位于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内。然后使加载装置300执行吸液操作。吸液操作具体为:控制电机321旋转以使传动组件带动第一活塞杆312向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外移动,使得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的容积逐渐增大。此时,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内形成负压区域,使第一阀门500打开,第二阀门600关闭。然后液箱100内的液体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进入至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内。当第一活塞杆312移动至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的最上端后,柱塞缸筒311内充满工作液体。
然后,控制加载装置300执行供液操作。供液操作具体为:使电机321反向旋转,传动组件带动第一活塞杆312向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内移动,使得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的容积变小,进而使得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内的液体压力增加,使第二阀门600打开,第一阀门500关闭。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内液体流动至供液管道200进行供液。当第一活塞杆312移动至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的最下方时,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内的液体完全流动至供液管道200内,供液完成。
重复吸液操作和供液操作,即可完成多次供液。
由上述供液设备的结构和供液设备的供液方法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供液设备中,驱动装置320驱动第一活塞杆312伸出柱塞缸筒311外时,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内的容积变大形成负压区域。此时,液箱100内的液体能够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进入至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内。
驱动装置320驱动第一活塞杆312缩回,会使得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的容积变小,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内液体的压力增大,使得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的液体能够通过供液管道200进行供液。
由此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供液设备中,主要通过传动组件将电机321的转动转化为第一活塞杆312的往复运动,利用第一活塞杆312的推力来产生液压力。而由于传动组件中的传动件均由刚性材料制成,因此,传动组件具有较好的速度传递性能。此时,活塞312具有较高的调速性能和较高的速度刚性,因此,即使供液需求较小时,也不会出现爬行现象,进而可以提供流量恒定的高压液体。
需要说明的是,供液流量可由电机321转速进行控制。当需要增加供液设备的供液流量时,可以增加电机321的转速。此时,第一活塞杆312移动的速度增大,从而可以增加供液流量。当需要减小供液设备的供液流量时,可以减小电机321的转速。此时,第一活塞杆312移动的速度减小,从而减小供液流量。
而为了检测柱塞缸筒中工作液体的压力,上述供液管道的进液口设有第一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能够检测柱塞缸筒中工作液体的压力。
同时,为了检测供液口220的供液压力,上述供液管道的供液口220上设有第二压力检测装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4,上述驱动装置320为电动缸,电动缸包括电机321、滚珠丝杆322、电动缸筒323和第二活塞活塞杆324。
滚珠丝杆322和第二活塞活塞杆324均位于电动缸筒323的工作腔内。滚珠丝杆322包括丝杆3221和与丝杆3221螺纹连接的滚珠螺母3222。丝杆3221与电机321的输出轴同轴固接,使得丝杆3221能够与电机321的输出轴同步旋转。
滚珠螺母3222与电动缸筒323的工作腔滑动连接,电动缸筒323的工作腔能够对滚珠螺母3222进行导向,使得滚珠螺母3222沿电动缸筒323的工作腔的延伸方向移动。
第二活塞活塞杆324的第一端与滚珠螺母3222固接,使得滚珠螺母3222能够带动第二活塞活塞杆324进行往复运动。同时,第二活塞活塞杆324的第二端伸出电动缸筒323的工作腔外,且第二活塞活塞杆324的第二端与第一活塞杆312的第二端同轴固接,使得第二活塞活塞杆324能够带动第一活塞杆312进行往复运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活塞杆324与第一活塞杆312通过法兰连接。
此时,电动缸内的滚珠丝杆322能够将电机321的转动转化第二活塞活塞杆324的往复运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一活塞杆312进行往复运动。而滚珠丝杆322中的滚珠螺母3222和丝杆3221均为刚性材料制成,因此,滚珠丝杆322具有较好的传动刚性。
同时,由于电动缸中电机321的转速和单位时间的转数可以精确控制,使得电动缸使用时能够精确第二活塞活塞杆324运动的速度、位移和推力。此时,第一活塞杆312运动时的速度、位移和推力也可以分别根据第二活塞活塞杆324的速度、位移和推力来精确控制,从而可以精确控制供液设备的供液量和供液压力。
进一步地,为了更精确地确定供液设备的供液量,上述电动缸筒323内设有直线位移传感器,直线位移传感器能够得到第二活塞活塞杆324的位移,从而可以更精确地得到第一活塞杆312的位移,进而可以更精确地得到供液设备的供液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柱塞缸筒311上固接有第一法兰311A,与所述第一活塞杆312同轴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法兰311A与柱塞缸筒311的连接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只要第一法兰311A与第一活塞杆312同轴设置即可。例如第一法兰311A与柱塞缸筒311的前缸盖固接。
电动缸筒323上固接有第二法兰323A,第二法兰323A与所述第二活塞活塞杆324同轴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法兰323A与电动缸筒323的连接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只要第二法兰323A与第二活塞活塞杆324同轴设置即可。例如第一法兰311A与电动缸筒323的前缸盖固接。
加载器件300还包括法兰套筒330,法兰套筒330的第一端与第一法兰311A连接,法兰套筒330的第二端与第二法兰323A连接。
此时,通过法兰套筒330、第一法兰311A和第二法兰323A将电动缸筒323和柱塞缸筒311进行连接,能够保证加载装置中电动缸与柱塞缸310的整体性,防止电动缸因重力的作用导致电动缸无法正常驱动第一活塞杆312进行往复运动。
同时,通过法兰套筒330、第一法兰311A和第二法兰323A将电动缸筒323和柱塞缸筒311连接,能够保证第一活塞杆312和第二活塞活塞杆324同轴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法兰311A和法兰套筒330的第一端之间设有止口结构。第二法兰323A与法兰套筒330的第二端之间也设有止口结构。此时,止口结构能够在第一法兰311A和法兰套筒330的第一端连接时进行定位,同时也能够在第二法兰323A与法兰套筒330的第二端连接时进行定位,进一步保证第一法兰311A、第二法兰323A均与法兰套筒330同轴连接,进而可以进一步保证第一活塞杆312与第二活塞活塞杆324同轴连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第一阀门500为单向阀,且第一阀门500仅允许进液管道400内的工作液体流动至柱塞缸筒311内。此时,供液器件300执行吸液操作时,无需单独控制第一阀门500的开闭,第一阀门会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打开,使得液箱100内的工作液体流动至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内。
上述第二阀门600为单向阀,第二阀门600仅允许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内的工作液体流动至供液管道200内。此时,在供液设备进行供液时,无需对第二阀门600进行控制,当柱塞缸310执行供液操作时,第二阀门600会在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内的工作液体的压力下自动打开,使得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内的工作液体通过供液管道200内。
作为一种实施例,参见图5,上述供液设备包括两组加载器件300,每组加载器件300中的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均通过一个第一阀门500与进液管道400,每组加载器件中的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均通过一个第二阀门600与供液管道200连通。
此时,第一组加载器件与第二组加载器件能够交替供液,从而使得供液设备可以连续供液。
实施方案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上述供液设备的供液方法。参见图6和图7,上述供液方法包括:
S100:预备步骤:使第一组加载器件300执行吸液操作。此时,第一组加载器件300内的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内存储工作液体。
其中,吸液操作包括:控制所述电机321沿第一方向旋转,使第一活塞杆312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第一活塞杆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活塞杆的第一端与柱塞缸筒的工作腔的底部平齐。第一活塞杆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活塞杆与柱塞缸筒的工作腔的顶部平齐。
S200:第一供液步骤:使第一组加载器件300执行供液操作,同时使第二组加载器件300执行吸液操作。
供液操作包括;控制电机321沿第二方向旋转,使第一活塞杆312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S300:第二供液步骤:使第一组加载器件300执行吸液操作,同时使第二组加载器件300执行供液操作。
S400:重复步骤:重复执行第一供液步骤和第二供液步骤,至供液完成。
本实施例提供的供液方法中,通过第一组加载器件300供液时,第二组加载器件300进行吸液。在第二组加载器件300件进行吸液时,第二组加载器件300进行供液,两组加载器件300吸液供液交替进行,使得供液设备能够连续供液。
为了保证供液设备连续供液时,供液设备的供液压力保持不变,参见图8上述S200:第一供液步骤具体为:
S210:接收第二组加载器件300中活塞312的位置信息;
接收第二组加载器件300中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中的工作液体的压力;
S220:使第一组加载器件300中的电机321以第一速度沿第二方向旋转,使第二组加载器件300中的电机321以第二速度沿第一方向旋转;其中,第一速度大于第二速度。
S230:在第二组加载器件300中的第一活塞杆312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使第二组加载器件300中的电机321停止旋转,然后再沿第二方向逐渐加速旋转,使第一组加载器件300中的电机321沿第二方向逐渐减速旋转,并使两组加载器件300中的电机321的速度之和为第一速度,至第二组加载器件300中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内的工作液体的压力达到第二阀门的临界压力。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阀门为单向阀,且第二阀门处于临界压力时第二阀门不打开。
此时,在整个供液过程中,第一组加载器件300和第二组加载器件300沿第二方向的转速和均为第一速度,从而可以保证加载器件300供液流量稳定。
进一步的,参见图9,上述S300:所述第二供液步骤具体为:
S310:接收第一组加载器件300中活塞312的位移信息;
接收第一组加载器件300中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中的工作液体的压力;
S320:使第二组加载器件300中的电机321以第一速度沿第二方向旋转,使第一组加载器件300中的电机321以第二速度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其中,第一速度大于第二速度;
S330:在第一组加载器件300中的第一活塞杆312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使第一组加载器件300中的电机321停止旋转,然后再沿第二方向逐渐加速旋转,使第二组加载器件300中的电机321沿第二方向逐渐减速旋转,且并使两组所述加载器件300中的电机321的速度之和为第一速度,至第一组加载器件300中柱塞缸筒311的工作腔内的工作液体的压力达到第二阀门的临界压力。
实施方案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二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参见图2和图10,该液压系统包括上述供液设备A和执行设备B,且供液设备A的供液口220与执行设备B的进液口连通。
此时,供液设备A提供的高压液体能够驱动执行设备B进行直线运动和往复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执行设备B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只要执行设备B能够将高压液体的压力转化为直线运动或者往复运动的动力即可。
例如,上述执行设备B可以为液压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系统的有益效果与上述供液设备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方案四
液压支架用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会影响液压支架支护性能,进而影响工作面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安全阀开启压力过低,会使立柱、支撑千斤顶的工作阻力不足,从而造成工作面矿压显现。开启压力过高,会造成立柱、千斤顶因工作阻力过大,不能及时溢流泄压而损坏。
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安全阀出厂之前,必须对安全阀的启溢闭特性进行抽检。但是,安全阀在检测的过程中,在不同的检测流量和检测压力之下,所测得开启压力、溢流最大值、溢流最小值、波动压力、关闭压力是不同的。在检测的过程中,测得如果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大于实际安全阀的开启压力时,会造成立柱、千斤顶和单体液压支柱因为工作阻力过大,不能及时溢流泄压而损坏。如果测得如果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小于实际安全阀的关闭压力时,就会降低立柱、千斤顶和单体液压支柱的工作阻力从而影响其支护性能。
因此,为了保证测得的安全阀的启溢闭特性的准确性,上述安全阀检测系统应具有恒流量输出特性。即当负载变化时,安全阀检测系统中的供液设备的输出流量应尽可能的保持不变,否则将影响安全阀小流量启溢闭特性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现有的安全阀检测系统中,主要以液压系统的液压泵站为液压源来向安全阀进行供液。但是由于安全阀开启压力测试时,实验液流的流量要求为0.04L/min,并且要求实验液流的压力波动值不超过±5%。而液压泵的输出流量远大于0.04L/min,因此,在液压泵站上串接有增压器。增压器能够进一步提高供液设备的供液压力并减小供液流量,使得安全阀检测系统向安全阀提供小流量、恒流和恒压的实验液流。
但是,通过液压泵作为液压源,输出的高压液体不可避免地存在压力和流量的波动。同时,由于增压缸对液压油进行增压的动力为液压动力,传动刚性不足,因此,在液压油的流量需求极小的情况向下,增压缸容易出现爬行现象,使得增压缸的输出的流量和压力产生波动,导致供液设备不能输出流量恒定的高压液体,进而导致安全阀的小流量启溢闭特性得到的实验结果准确性较低。
为了提高安全阀检测系统测得的安全阀的小流量启溢闭特性的结果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阀检测系统。参见图2和图11,安全阀检测系统包括上述供液设备A,且供液设备A的供液口220与安全阀的进液口连通。
在较小的供液流量的情况下,上述供液设备A的供液口能够输出流量恒定的高压液体,从而可以提高安全阀检测系统对安全阀的小流量启溢闭特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供液管道200上串接有稳压罐700,稳压罐700能够平衡供液设备的工作液体的量,从而在供液设备的供液设备的工作液体较少时向供液设备及时补充工作液体。
作为一种实施例,上述供液管道200上还设有卸荷阀800,卸荷阀800与供液口220并联设置,从而使得卸荷阀800能够调节供液口220的供液压力。
当然,上述卸荷阀800可以为手动卸荷阀820,也可以为电磁卸荷阀810,也可以为相互并联的手动卸荷阀820和电磁卸荷阀810。
而为了节约资源,并使得安全阀检测系统的工作液体可回收利用,上述供液设备还包括集液槽900。集液槽900设于供液口220与安全阀连接处的正下方,且集液槽900与液箱100连通。此时,集液槽900能够收集从供液口220与安全阀连接处溢流出来的工作液体,并将工作液体传送至液箱100,从而可以保证工作液体的回收利用,节约能源。
同时,上述卸荷阀800的出液口也应设于集液槽900的正上方,进而使得集液槽900能够对卸荷阀800流出的液体进行回收利用。
进一步地,上述供液设备还包括过滤装置910,过滤装置910的进液口与集液槽900连通,过滤装置910的出液口与液箱100连通,使得过滤装置910能够对回收的工作液体进行过滤,保证工作液体的洁净性。
同时,上述供液设备还包括散热器920,散热器920设于集液槽900与液箱100之间。使得散热器920能够对回收的工作液体进行冷却,降低工作液体的工作温度,进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安全阀检测系统测得的安全阀的小流量启溢闭特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施例一
对上述安全阀检测系统进行测试。
测试方式为:
供液压力检测:调节电机321的转速,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在电机321的不同转速下,供液口220的供液压力。
供液量检测:利用烧杯承接供液口220溢流的工作液体,并利用烧杯测量供液口220溢流的工作液体的体积。间隔单位时间调节电机321的转速,并记录每一个单位时间内供液口220溢流的工作液体的体积,计算供液量是否能够达到0.04min/L,进而通过调节电机转速实现流量调节和标定。
供液流量的波动值:控制电机321转速为供液量为0.04min/L时对应的转速,检测每个单位时间内供液设备的供液量,并计算供液量的波动值。
实验结果如下:
供液设备的供液量能够达到为0.04min/L,供液量波动值小于额定输出液量的±10%。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阀检测系统的供液设备能够提供小流量的高压液体,从而可以保证安全阀的小流量启溢闭特性测试的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供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箱;
供液管道,所述供液管道具有进液口和供液口;
加载器件,所述加载器件包括柱塞缸和驱动装置;
所述柱塞缸包括柱塞缸筒和与所述柱塞缸筒的工作腔滑动配合的第一活塞杆,所述液箱通过进液管道与所述柱塞缸筒的工作腔连通,所述供液管道的进液口与所述柱塞缸筒的工作腔连通;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能够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往复运动,且所述传动组件中的传动件均由刚性材料制成;
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串接于所述进液管道上;
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串接于所述供液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缸,所述电动缸包括电机、滚珠丝杆、电动缸筒和第二活塞杆;所述滚珠丝杆和所述第二活塞杆均位于所述电动缸筒的工作腔内;所述滚珠丝杆包括丝杆和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的滚珠螺母,所述丝杆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接,所述滚珠螺母与所述电动缸筒的工作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滚珠螺母固接,所述第二活塞杆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电动缸筒的工作腔外,且所述第二活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活塞杆同轴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缸筒上固接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一活塞杆同轴设置;
所述电动缸筒上固接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第二活塞杆同轴设置;
所述加载器件还包括法兰套筒,所述法兰套筒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连接,所述法兰套筒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法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法兰套筒的第一端之间设有止口结构,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法兰套筒的第二端之间也设有止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为单向阀,且所述第一阀门仅允许所述进液管道的液体流动至所述柱塞缸筒的工作腔内;和/或,
所述第二阀门为单向阀,所述第二阀门仅允许所述柱塞缸筒的工作腔内的液体流动至所述供液管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设备包括两组所述加载器件,每组所述加载器件中的所述柱塞缸筒的工作腔均通过一个第一阀门与所述进液管道连通,每组所述加载器件中的所述柱塞缸筒的工作腔均通过一个第二阀门与供液管道连通管。
7.一种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设备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液设备,所述供液设备的供液口与所述执行设备的进液口连通。
8.一种安全阀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检测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液设备,所述供液设备的供液口与所述安全阀的进液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阀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管道上串接有稳压罐;和/或
所述供液管道上还设有卸荷阀,所述卸荷阀与所述供液口并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阀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设备还包括集液槽,所述集液槽设于所述供液口与安全阀连接处的正下方,且所述集液槽与所述液箱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全阀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设备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液口与所述集液槽连通,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液箱连通,和/或,
所述供液设备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集液槽与所述液箱之间。
CN202021958605.9U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供液设备、液压系统及安全阀检测系统 Active CN213450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58605.9U CN213450717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供液设备、液压系统及安全阀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58605.9U CN213450717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供液设备、液压系统及安全阀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50717U true CN213450717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22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58605.9U Active CN213450717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供液设备、液压系统及安全阀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507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46518A (en) Driving unit for a feed pump
CN102562563B (zh) 一种节能无级调压型高压泵性能测试台的液压系统
EP1232810A1 (en) Press brak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bidirectional fluid pump of hydraulic cylinder of press brake
US20150160108A1 (en) Material testing machine
CN213450717U (zh) 一种供液设备、液压系统及安全阀检测系统
CN109269794A (zh) 一种基于汽车板簧测试设备的测试方法
CN112145390A (zh) 一种供液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液压系统及安全阀检测系统
CN106862362A (zh) 自动补偿内高压成形中管端液体泄漏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595744B (zh) 一种应变强化工艺装备的运行方法
CN201632936U (zh) 磨料浆体射流微孔喷嘴内流道加工设备
CN201144894Y (zh) 动力头载重平衡蓄能器液压回路
CN112930446A (zh) 液压系统
CN210949319U (zh) 一种伺服液压装置
CN115707877A (zh) 一种焊机液压系统蓄能装置的自动检测充压调节系统
CN219657067U (zh) 一种压铸机用储能器压力自动检测装置
CN206450569U (zh) 织物静水压测试系统用织物夹紧组件
CN208596047U (zh) 一种油田气锚试验平台
CN106438585A (zh) 具有缓冲功能液压缸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2049839A (zh) 一种液压差动油缸装置及液压加载力源系统
CN216922652U (zh) 一种用于卧式钢球机的液压系统
CN116222869A (zh) 一种压铸机用储能器压力自动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217354960U (zh) 注入头控制系统以及连续管作业设备
CN206583768U (zh) 织物静水压测试系统用调水压组件
CN218297859U (zh) 一种新型卧式顶压阀门测试试验台
CN117705360A (zh) 一种气密性测试的泄漏量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