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49625U -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49625U
CN213449625U CN202022189514.XU CN202022189514U CN213449625U CN 213449625 U CN213449625 U CN 213449625U CN 202022189514 U CN202022189514 U CN 202022189514U CN 213449625 U CN213449625 U CN 213449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d
recess
bodies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895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嘉寅
窦卫
闵兆淼
谢开元
王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Bridge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Bridge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Bridge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Bridge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895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49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49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49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第四板体,两个所述第四板体的下表面均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三槽体,两个所述第三槽体的内侧壁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第六凹槽;工作人员将第一管体旋转到竖直状态并将第一杆体从第一管体的内部拉出,第一杆体的顶部滑动到第三槽体的内部,电磁铁通电带动第三杆体在第二通孔的内部滑动,使得第六板体对第二弹簧进行拉扯,第二槽体向上移动,电磁铁断电,第二弹簧形变带动第三杆体滑动到第五凹槽的内部,第二固定块对其进行限位,将第二杆体滑出第二管体使其一端卡在第一槽体的内部,从而完成装置的安装,大大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施工现场装配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施工时,需要使用支撑装置对叠合板进行支撑,从而完成建筑施工。
中国公开授权发明:CN207553654U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竖向支撑装置,其在使用时,通过连接杆可以直接套装在连接套筒,然后通过螺钉来固定,从而将三根立杆连接固定在一起,然后通过将插销插入不同的插孔中,即可以调整伸缩杆在立杆内的伸缩长度,然而还存在以下问题:
支撑装置是通过多个连接杆和套筒分离拼接而成的,然而在进行安装和拆卸时,工作人员需要旋转螺钉进行操作,工作人员在进行运输和搬运时,需要对不同的连接杆进行收集,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不便,同时在施工现场进行匹配拼接时也较为不便,工作人员费时费力,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第四板体,两个所述第四板体的下表面均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三槽体,两个所述第三槽体的内侧壁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第六凹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四板体的两侧均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板体,两个所述第二板体相斥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三板体,所述第三板体的上表面对称铰接有两个第一管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两个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通槽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管体的内侧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顶部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六凹槽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二板体相邻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均铰接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槽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槽体的前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旋钮,所述第二槽体的内部顶壁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第二槽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杆体,两个所述第二板体相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三杆体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五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五凹槽的内部均匀焊接有第二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底壁对称安装有两个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焊接于所述第三板体的下表面,两个所述第二板体相斥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分别开设有第四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三板体,所述第三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三杆体的外侧壁焊接有第六板体,所述第六板体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二槽体的内侧壁。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对称铰接有两个第一板体,两个所述第一板体的下表面均焊接有第一把手。
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七凹槽,所述第七凹槽的内部焊接有第五板体,所述第五板体的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均焊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贯穿所述第七凹槽的内侧壁且滑动连接于所述第六凹槽的内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壳体的前表面铰接有门体,所述门体的前表面焊接有第二把手。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工作人员将第一管体旋转到竖直状态并将第一杆体从第一管体的内部拉出,第一杆体的顶部滑动到第三槽体的内部,电磁铁通电带动第三杆体在第二通孔的内部滑动,使得第六板体对第二弹簧进行拉扯,第二槽体向上移动,电磁铁断电,第二弹簧形变带动第三杆体滑动到第五凹槽的内部,第二固定块对其进行限位,将第二杆体滑出第二管体使其一端卡在第一槽体的内部,从而完成装置的安装,大大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施工现场装配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四板体和第一杆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槽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壳体;2、第一凹槽;3、第二壳体;4、第二凹槽;5、第一固定螺栓;6、第一板体;7、第一螺纹通孔;8、第一把手;9、第一管体;10、第一杆体;11、第二固定螺栓;12、第一槽体;13、第二杆体;14、旋钮;15、第二管体;16、第一固定块;17、第二槽体;18、第二板体;19、第三凹槽;20、通槽;21、第三板体;22、第四凹槽;23、电动推杆;24、第三槽体;25、第五凹槽;26、第二固定块;27、第四板体;28、第二把手;29、第三杆体;30、门体;31、第六凹槽;32、滑块;33、第七凹槽;34、第五板体;35、第一弹簧;36、第二通孔;37、第二弹簧;38、电磁铁;39、第六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第四板体27,两个第四板体27的下表面均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三槽体24,两个第三槽体24的内侧壁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第六凹槽31,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2,两个第四板体27的两侧均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一凹槽2的内部,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二壳体3,第二壳体3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板体18,两个第二板体18相斥的一侧和第二壳体3的内侧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三板体21,第三板体21的上表面对称铰接有两个第一管体9,第二壳体3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20,两个第一管体9的一端滑动连接于通槽20的内部,两个第一管体9的内侧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一杆体10,第一杆体10的顶部滑动连接于两个第六凹槽31的内部,两个第二板体18相邻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槽体17,第二槽体17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16,两个第一固定块16的上表面均铰接有第二管体15,第二管体15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杆体13,第一管体9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一槽体12,第二杆体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槽体12的内部,第一槽体12的前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栓11,第二管体15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旋钮14,第二槽体17的内部顶壁安装有电磁铁38,第二槽体17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通孔36,第二通孔3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杆体29,两个第二板体18相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五凹槽25,第三杆体29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五凹槽25的内部,第五凹槽25的内部均匀焊接有第二固定块26。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壳体3的内部底壁对称安装有两个电动推杆23,两个电动推杆23的活塞杆焊接于第三板体21的下表面,两个第二板体18相斥的一侧和第二壳体3的内侧壁分别开设有第四凹槽22和第二凹槽4,第四凹槽22和第二凹槽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三板体21,第三板体2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19;通过电动推杆23、第四凹槽22和第二凹槽4的设置,可以带动第三板体21在第二凹槽4和第四凹槽22的内部滑动,从而对第三板体21进行限位和导向。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三杆体29的外侧壁焊接有第六板体39,第六板体39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弹簧37,第二弹簧37的一端焊接于第二槽体17的内侧壁;通过第六板体39和第二弹簧37的设置,当第三杆体29左右滑动时,通过第二弹簧37的形变带动第六板体39和第三杆体29回到原来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壳体3的上表面对称铰接有两个第一板体6,两个第一板体6的下表面均焊接有第一把手8;通过第一板体6和第一把手8的设置,拉动第一把手8可以带动第一板体6对通槽20进行覆盖。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杆体10的顶部开设有第七凹槽33,第七凹槽33的内部焊接有第五板体34,第五板体34的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弹簧35,两个第一弹簧35的一侧均焊接有滑块32,滑块32的一侧贯穿第七凹槽33的内侧壁且滑动连接于第六凹槽31的内部;通过第七凹槽33、第五板体34、第一弹簧35和滑块32的设置,推动滑块32移动并和第五板体34配合,对第一弹簧35挤压,使得滑块32滑动到第七凹槽33的内部,可以将第一杆体10滑动到第三槽体24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两个第一板体6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7,第一螺纹通孔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5,第一壳体1的前表面铰接有门体30,门体30的前表面焊接有第二把手28;通过第一螺纹通孔7和第一固定螺栓5的设置,旋转第一固定螺栓5可以将第一板体6进行固定,通过门体30和第二把手28的设置,拉动第二把手28将门体30打开,从而将第一壳体1内部的第四板体27拉出。
综上所述,该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在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旋转第一固定螺栓5并拉动第一把手8将第一板体6打开,按压启动电动推杆23的开关,电动推杆23的活塞杆调动第三板体21在第二凹槽4和第四凹槽22的内部滑动,从而带动第一管体9向上移动,通过铰接将第一管体9旋转到竖直状态,将第一杆体10通过旋转从第一管体9的内部拉出,拉动第二把手28将门体30打开,通过第四板体27在第一凹槽2的内部滑动,将第四板体27拉出,按压滑块32对第一弹簧35进行挤压,使得滑块32滑动第七凹槽33的内部,第一杆体10的顶部滑动到第三槽体24的内部,第一弹簧35发生形变使得滑块32滑动到第六凹槽31的内部,对第四板体27进行安装,按压启动电磁铁38的开关,电磁铁38通电带动第三杆体29在第二通孔36的内部滑动,使得第六板体39对第二弹簧37进行拉扯,第二槽体17向上移动,电磁铁38断电,第二弹簧37形变带动第三杆体29滑动到第五凹槽25的内部,第二固定块26对其进行限位,通过第一固定块16的铰接将第二管体15旋转到倾斜状态,将第二杆体13滑入第二管体15,第二杆体13的一端卡在第一槽体12的内部,旋转第二固定螺栓11将其固定,旋转旋钮14将第二杆体13固定在第二管体15的内部,从而完成装置的安装,方便实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第四板体(27),两个所述第四板体(27)的下表面均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三槽体(24),两个所述第三槽体(24)的内侧壁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第六凹槽(31),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2),两个所述第四板体(27)的两侧均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2)的内部,所述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二壳体(3),所述第二壳体(3)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板体(18),两个所述第二板体(18)相斥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壳体(3)的内侧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三板体(21),所述第三板体(21)的上表面对称铰接有两个第一管体(9),所述第二壳体(3)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20),两个所述第一管体(9)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通槽(20)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管体(9)的内侧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一杆体(10),所述第一杆体(10)的顶部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六凹槽(31)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二板体(18)相邻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槽体(17),所述第二槽体(17)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16),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6)的上表面均铰接有第二管体(15),所述第二管体(15)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杆体(13),所述第一管体(9)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一槽体(12),所述第二杆体(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槽体(12)的内部,所述第一槽体(12)的前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栓(11),所述第二管体(15)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旋钮(14),所述第二槽体(17)的内部顶壁安装有电磁铁(38),所述第二槽体(17)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通孔(36),所述第二通孔(3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杆体(29),两个所述第二板体(18)相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五凹槽(25),所述第三杆体(29)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五凹槽(25)的内部,所述第五凹槽(25)的内部均匀焊接有第二固定块(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3)的内部底壁对称安装有两个电动推杆(23),两个所述电动推杆(23)的活塞杆焊接于所述第三板体(21)的下表面,两个所述第二板体(18)相斥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壳体(3)的内侧壁分别开设有第四凹槽(22)和第二凹槽(4),所述第四凹槽(22)和所述第二凹槽(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三板体(21),所述第三板体(2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杆体(29)的外侧壁焊接有第六板体(39),所述第六板体(39)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弹簧(37),所述第二弹簧(37)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二槽体(17)的内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3)的上表面对称铰接有两个第一板体(6),两个所述第一板体(6)的下表面均焊接有第一把手(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10)的顶部开设有第七凹槽(33),所述第七凹槽(33)的内部焊接有第五板体(34),所述第五板体(34)的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弹簧(35),两个所述第一弹簧(35)的一侧均焊接有滑块(32),所述滑块(32)的一侧贯穿所述第七凹槽(33)的内侧壁且滑动连接于所述第六凹槽(3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板体(6)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7),所述第一螺纹通孔(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5),所述第一壳体(1)的前表面铰接有门体(30),所述门体(30)的前表面焊接有第二把手(28)。
CN202022189514.XU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 Active CN213449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89514.XU CN213449625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89514.XU CN213449625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49625U true CN213449625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82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89514.XU Active CN213449625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496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59582U (zh) 一种预制的多面体房屋建筑构
CN215519478U (zh) 一种预制墙板加固结构
CN213449625U (zh)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装置
CN214195123U (zh) 一种装配式保温节能幕墙
CN21264175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底部连接机构
CN213233860U (zh) 一种建筑用保温墙板
CN21205331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
CN209723222U (zh) 一种房屋建筑用的框架结构
CN215716058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与建筑框架的空腔节点结构
CN216304963U (zh) 一种设有定位辅助机构的装配式建筑用组装式墙体
CN215978381U (zh) 一种复合保温墙板施工用爬架附着安装节点
CN220544395U (zh) 一种抗干扰的圆柱型电连接器
CN218622743U (zh) 一种安装稳定的墙体结构
CN21580232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固定结构
CN215806992U (zh) 一种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铜管结构
CN217150904U (zh) 一种外墙嵌合式装配式预制复合墙板
CN22015054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CN212836716U (zh) 铝模板与套管的固定机构
CN215926355U (zh) 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
CN21268920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
CN216641024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装配式建筑墙体
CN218265064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装配式墙板支撑杆
CN216616613U (zh) 一种防渗水型装配式建筑用防水屋檐
CN219554515U (zh) 一种桥架结构
CN21576055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安装用临时固定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